1、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说课稿必备 50 篇(必修 1必修 5 全册)目录高 中 语 文 说 课 模 板11 . 沁 园 春 长 沙 说 课 稿22 . 雨 巷 说 课 稿43 . 再 别 康 桥 说 课 稿54 . 大 堰 河 我 的 保 姆 说 课 稿75 . 烛 之 武 退 秦 师 说 课 稿86 . 荆 轲 刺 秦 王 说 课 稿97 . 鸿 门 宴 说 课 稿1 08 . 记 念 刘 和 珍 君 说 课 稿1 19 . 小 狗 包 弟 说 课 稿1 21 0 . 记 梁 任 公 先 生 的 一 次 演 讲 说 课 稿1 41 1 . 别 了 ,“ 不 列 颠 尼 亚 ” 说 课 稿 1 51
2、 2 . 奥 斯 维 辛 没 有 什 么 新 闻 说 课1 61 3 . 包 身 工 说 课 稿171 4 . 荷 塘 月 色 说 课 稿1 81 5 . 故 都 的 秋 说 课 稿 2 21 6 . 囚 绿 记 说 课 稿261 7 . 诗 经 两 首 氓 说 课 稿2 81 8 . 诗 经 采 薇 说 课 稿3 01 9 . 离 骚 说 课 稿3 12 0 . 孔 雀 东 南 飞 说 课 稿3 32 1 . 涉 江 采 芙 蓉 说 课 稿3 42 2 . 短 歌 行 说 课 稿3 62 3 . 归 园 田 居 说 课 稿372 4 . 兰 亭 集 序 说 课 稿3 82 5 . 赤 壁 赋
3、 说 课 稿4 02 6 . 游 褒 禅 山 记 说 课 稿4 22 7 . 就 任 北 京 大 学 校 长 之 演 说 说 课 稿4 42 8 . 我 有 一 个 梦 想 说 课 稿452 9 . 在 马 克 思 墓 前 的 讲 话 说 课 稿4 63 0 . 林 黛 玉 进 贾 府 说 课 稿4 83 1 . 祝 福 说 课 稿513 2 . 蜀 道 难 说 课 稿533 3 . 琵 琶 行 说 课 稿5 43 4 . 寡 人 之 于 国 也 说 课 稿573 5 . 劝 学 说 课 稿593 6 . 过 秦 论 说 课 稿613 7 . 师 说 说 课 稿623 8 . 窦 娥 冤 说
4、课 稿6 43 9 . 雷 雨 说 课6 64 0 . 柳 永 词 两 首 说 课6 84 1 . 苏 轼 词 两 首 说 课 稿7 14 2 . 拿 来 主 义 说 课 稿734 3 . 父 母 与 孩 子 之 间 的 爱 说 课 稿764 4 . 廉 颇 蔺 相 如 列 传 说 课 稿784 5 . 林 教 头 风 雪 山 神 庙 说 课8 04 6 . 装 在 套 子 里 的 人 说 课 稿824 7 . 归 去 来 兮 辞 说 课8 34 8 . 滕 王 阁 序 说 课 稿8 54 9 . 咬 文 嚼 字 说 课 稿8 65 0 . 说 “ 木 叶 ” 说 课 8 8更多精品尽在【全册
5、精品】高中语文说课模板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语文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板书:课题、作者),下面我 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一、说教材是人教版年级下/上册第单元的第篇课文,该单元以“”为主题展开。是(文章体裁),主要写了(主要内容),表达了(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一般是: 语言简炼、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 目标确定为:1.能正确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了解本课写作背景和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2.整体理解文意,概括()提炼(),
6、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整体感知要达到的3.品味重要词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研读赏析要掌握的 由于(本课的一些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因为(学生的一些实际),我。难。: 二、说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 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 作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 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 阅读习惯。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三、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
7、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 1 导入新课,我设计的导语是()此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环节 2 落实基础,整体感知首先,教师请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 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例如()。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接下来,教师请数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或者是听范读),教师请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出每段的关键词句,理清文章脉络,教师根据学生板书文章脉络。(教师板书)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
8、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 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环节 3 研读赏析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以多媒体出示 Q1,Q2,教师请学生先默读在分组讨论。Q1,Q2 的设置一脉相承,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讨论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 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进而解决教学难点。环节 4 拓展延伸第 1 页 共 91 页好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等等之类 环节 5 课后作业好处:巩固知识点(知识类) 发挥学生想
9、象力,理论实践,学以致用(作文类) 四、说板书设计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 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 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沁园春长沙说课稿提纲:一、对教材的认识;五、教学时间的安排;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六、教学流程的设置; 三、重点难点的定位;七、作业的设计。 四、教学方法的运用;导入: 朗诵沁园春长沙,导入话题谈沁园春长沙的教学思路。 一、对教材的认识2003 年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把“现当代诗歌”确定为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并且以毛泽东
10、的词沁园春长沙作为高中新生语文学习的“卷首语”,与 2000 年人教版的语文课 本相比,明显具有两大优势: 1承上启下,由易到难的认知教育优势。高中现当代诗歌教学承接了初中语文第五、六册现 代诗歌的教学内容,教材按照诗歌散文议论文文言文的结构安排,由易到难, 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情感教育的优势。高一的学生正值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沁园春长沙的主题 是表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胸襟和蔑视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斗 志。毛泽东的词很多,不少词的艺术成就都在沁园春长沙之上,但沁园春长沙 作为高一新生的第一堂课,对学生进行革命理想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不管编订者的是否
11、 有此意图,教材的情感教育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二、教学目标的确立 1通过对诗歌的吟诵,训练学生的语感;2明确诗歌的意象;3培养学生以伟人为风范、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操。 确立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 三、重点难点的定位重点:诵读诗歌 难点:诗歌的意象。1确立重点的依据:沁园春长沙是一首词,词是诗歌的一种,因韵成诗,合曲为歌。 诗歌原始的表达方式是吟唱。我们现在学习诗歌,固然不要求吟唱。但诵读是一种必要的手 段。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诗歌学习的重点在于读,要求学生通过读, 读出韵味,读出感情。第 2 页 共 91 页2确立难点的依据:初中诗歌教学研讨的要点是诗词的大意和诗
12、歌的思想感情,“意象”没 有作为要点进行学习。而“意象”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诗词鉴赏的考查内容之 一。四、教学方法的运用 本课我将借助多媒件课件,采用启发式进行教学。教法选择的依据:诗歌的意象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易于学生接受,把相关意象通过 多媒体手段来表现,能营造更为深远的想象空间,利于启发学生思维。 启发式教学利于协调师生的双边活动,有助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五、教学时间的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流程的设置 本课教学流程分为两步:第一步:学生自主学习过程; 第二步:师生互动过程。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要突破重点。通过读,熟悉字音(本课生字:舸 g 遒 qi 稠 chu
13、 遏 );理解词义(本课生词:寥阔、挥斥方遒,中流);把握韵脚,读出韵味(韵脚:秋、头、 透、流、由、浮、游、稠、遒、侯、否、舟);分辨词牌和标题;体会两个问句的语气;理解 诗人的感情;思考上下阕的内在联系;明确词的艺术手法等等。 在互动过程中,教学要引导学生解决难点。本课的难点是意象,学生要明白什么叫意象,沁 园春长沙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为了突破难点,我将选择杜甫的诗登高与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进行比较阅读。 两首诗都是借景抒怀,所选的景点皆是水边洲头。杜诗选取的景物是呼啸的寒风,空旷的天 宇,哀哀啸叫的猴猿,凄清的水边小岛,白惨惨的沙滩,低飞
14、的水鸟;毛诗所选的景物是如 火的枫林,澄碧的江水,竞相行驶的帆船,高翔的雄鹰,快活的游鱼等等,通过比较,让学 生明白意象是寄托了作者思想感情的景物。杜诗的凄凉之景与个人的“老病孤舟”的命运相 吻合,而毛诗表现出来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与青年毛泽东与乐观豪放的情怀的以及对祖国壮美 山河的热爱之情相照应。 本课难点的解决还有两点要注意,第一,词的意象是不是单指景物,词 的主人公是不是意象? 第二,词的意象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如作者是怎么描写“鹰”的,怎么写“鱼”的;“浪遏飞 舟”的“遏”形象在哪里。这就是古诗词中的“炼字”的问题,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品析这 些关键词语。在重点突破、难点解决之后,根据板书,引
15、导学生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沁园春长沙毛泽东仰视:万山红遍 远眺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上阕独立寒秋图百舸争流近观: 万类霜天竞自由第 3 页 共 91 页问:谁主沉浮?景中寓情 情中显志 鹰击长空 俯视: 鱼翔浅底下阕: 峥嵘岁月图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答:同学少年寓情于事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中流击水图 浪遏飞舟 七、作业的设置 本课的作业可设置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巩固题。(解决字音、词义、特殊语法现象等问题的落实。)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百舸()争流浪遏()飞舟 挥斥方遒()峥嵘()岁月2“粪土当年万户侯”一句中“粪土”的用法及含义。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击”、“翔”分别好在
16、哪里? 第二部分:兴趣拓展题。(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理解的程度选择题目。) 1谈沁园春长沙的色彩美。2谈沁园春长沙的情操美。3谈沁园春长沙的意象的选择。4谈沁园春长沙上下阕的内在联系。雨巷说课稿1 说教材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诗人通过典型意象营造出优美的意境,表达了内心的落寞、惆 怅的情绪。雨巷编排在必修 1 第一单元的第二课,属于精读课文。学生可以借此体会、比较、鉴别 不同题裁、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诗词,符合新课改特别关注学生多方位情感体验要求,使 学生能够受到诗歌美的熏陶。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诗歌教学要以诵读为主,在诵读中使学生领悟这首词的思想感情。同 时,这首诗通过典型意象营造出优美的意
17、境,巧妙的将诗人的情感融入其中。据此,确立教 学目标如下。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联想、想象,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和表现 手法,理解诗中的思想感情。第 4 页 共 91 页教学重点:反复诵读,鉴赏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教学难点:理解象征的手法,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2 说教法诗歌是情感的艺术,诵读有助于学生把握诗歌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获得自我情 感的体验。同时,诵读有助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因此,本课采用以诵读为主的教学法。3 说学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体会意象及情感,通过自己诵读、思考、探究、讨论、促 成学生有效学习。4 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以歌
18、曲丁香花导入引导学生感受丁香的美丽、孤高、忧愁。“你说你最爱丁 香花/因为你的名字就是它/多么忧郁的花/多愁善感的人啊/花儿枯萎的时候/当画面定格的时 候/多么娇嫩的花/却躲不过风吹雨打/飘啊摇啊的一生/多少美丽编织的梦啊/就这样匆匆你走 来/留给我一生牵挂/那坟前开满鲜花是你多么渴望的美啊/你看那满山遍野/你还觉得孤单吗/ 你听那有人在唱那首你最爱的歌谣啊/尘世间多少繁芜/从此不必再牵挂”指导学生朗读,并引导学生找出诗歌意象及主要意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借助“雨巷” 的意象,引导学生感受悠长寂寥而又细雨蒙蒙之中“我”的落寞、惆怅的情绪。借助“丁香” 的意象,引导学生感受美丽而又愁怨的象征意义
19、。从两个意象入手,体会诗歌哀怨的意境美。 从而突破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究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象征意义。借助“在雨中哀怨”“默默彳 ch着”“像梦一 般飘过”感受丁香一样的姑娘美好而又忧愁更是朦胧的特点,进而引导学生,从表面上的对 少女的追慕和理想破灭后的惆怅到对革命失败后苦闷与追求等多个方面的理解上,联系背景, 感悟诗人的内心世界,理解诗人陷入人生苦闷时对未来渺茫的憧憬。从而突破教学难点。总结诗歌鉴赏重点。反复诵读,从雨巷及丁香两个意象入手,感受诗歌低沉、哀怨的感情 基调,进而深入而全面地把握诗歌的情感。布置作业,搜集与本课有关的材料向全班展示。 5 板书设计(雨巷)丁香一样的姑娘:在雨中哀怨默默
20、彳 ch着像梦一般飘过 诗人对未来渺茫的追求再别康桥说课稿一、说教材再别康桥一文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因为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 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因而他的诗歌具有语言清新、音韵和谐、想象丰富、意境优美、 神思飘逸的特点。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这种风格特点。诗歌记 下了诗人 1928 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带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二、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确立 知识目标:品味诗的意象美,领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真情。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德育目标: 体悟作者情怀,引发共鸣,逐渐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
21、。 教学重难点第 5 页 共 91 页学生喜欢故事性的文章,对诗歌的抽象性可能会产生畏惧心理,对课文提不起兴趣,或者只 能走马观花,难以深入体会诗歌的感情,鉴于此我把本课的重难点作了如下设定: 教学重点:领悟诗情,获得情感体验;品析“三美”, 感受艺术性。教学难点: 意象的把握与体味。 三、 说方法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我决定从学情出发,采取如下办法: 第一,以诵读为主。俗话说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要品位诗歌的语言美,理解诗歌的内容, 体会诗歌的感情,诵读是必不可少的。课堂上,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个别学生的试读, 全体学生的齐读、齐背将穿插在教学的各个环节。 第二,联
22、想法。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上力求通过课件的介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 用多媒体将课文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增强学生对诗歌的主体感悟。 第三,探究法。教师抓住诗中的关键字句进行推敲、点评。四、说教学过程的设计 1、导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 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 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2、分步实施: 第一步:课件展示完成作者及背景介绍 第二步:诗歌朗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并背诵第三步:整体感知诗歌离而不伤、别而不愁的格调。在让学生诵读的基础上谈朗读体会。自 古以来,离别总
23、免不了沉重的愁绪,再别康桥是一场深情的离别,却透露出轻快的情调。 为了便于学生准确把握这首诗有几分无奈,又有几分洒脱的基调。 第四步:把握与体味诗歌的意象美。先讲意境和意象的含义(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 象),然后引导学生感受诗中的意象美。 让学生自读,思考:诗中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分小组讨论交流)。 再让学生分析这些意象分别融入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进而体会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第五步: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和富有流动的画面美。为了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进入诗歌 梦幻般的氛围,用与诗歌每一小节意境相配的优美图片,让学生根据诗意选画面。再找个别 学生朗读自已最喜欢的一节诗歌,结合图片
24、画面,说出喜欢的理由,让学生深入体会每一节 的画面美。老师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动作性很强的词、融入强烈情感的词)进行适当的点拨, 借此指导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3、小结 本课我们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现代诗歌,并分析诗歌的表达感情和写作风格,同学们要学 会这种鉴赏新诗的方法。4、作业设计 背诵课文。 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比较赏析。写一篇赏析文,不少于五百字。 因水平有限,有许多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第 6 页 共 91 页大堰河我的保姆说课稿1 说教材大堰河我的保姆是现代诗人艾青的一部自传性的叙事抒情诗。诗人通过回忆大堰河 一生的悲苦经历,抒发了对乳母的真挚怀念与赞美之情
25、。大堰河我的保姆是高中教材必修 1 第一单元的第三课,作者采用描述性意象,用饱 含深情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幅感人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对学生进一步了解自由诗的 特点有很大的帮助。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诗歌教学要以诵读为主,鉴赏文学作品能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同 时,根据这首诗的典型意象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教学目的:把握诗中人物形象所体现的真挚感情,体会诗歌中对比、反复、排比等修辞手 法的使用。教学重点:鉴于本诗是叙事抒情诗,即通过撷取生活中一些典型细节,来塑造人物形象来 表达诗人情感。因此,抒情是本诗的侧重点。因而把体会诗人对大堰河的怀念、同情、赞美、 讴歌之情作为本课的重点。教学难点:
26、探究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2 说教法朗读法。诵读有助于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点拨法。启发学生思考、探究,期望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3 说学法朗读法。只有反复读才能让学生领会作者的情感。探究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4 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说起母爱,也许我们会记起孟郊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那么,诗 人艾青对养母“大堰河”又有着怎么的情感呢?母爱的话题总是让人情真意切,借用孟郊的 诗句引入新课,设置情境,调动学生的热情。指导学生朗读,学生根据朗读产生的感悟,在课堂上交流,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抓 住文中的关键词语,感受大堰河的形象。合作探究,搜
27、索意象,把握情感。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性意象,借助手、笑、哭、梦、泪、 灰等细节感受作者对大堰河的怀念、同情、赞美、讴歌的思想感情。以此突破教学重点并培 养学生一种合作意识,思考习惯。探究修辞,体会作用。引导学生找出修辞的诗句,感受排比句式和重叠反复手法对于加强 抒情效果的好处,感受诗人对大堰河深沉的挚爱,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课堂小结。诗歌借助描写性的意象,成功地塑造了保姆大堰河这一勤劳纯朴的劳动妇女形 象。这个形象是旧中国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化身。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的同情。布置作业。搜集有关艾青的资料,阅读艾青其他的诗并相互交流。写一篇“我与母亲的故 事”作文。5 板书设计:大堰河的一生手(
28、排比):勤苦操劳、仁爱善良 哭(设问):无私善良、博大胸怀 笑(反复):劳动的快乐与艰辛 梦(想象):疼爱 泪(排比):忍辱负重、任劳任怨第 7 页 共 91 页对大堰河的讴歌与赞美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1 说教材烛之武退秦师是先秦历史散文左传中的名篇,它记述的是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 危若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盟散约毁, 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的故事。烛之武退秦师是高中语文必修 1 第二单元第一课的讲读课文,对于学生了解先秦文学, 认识中华文化的精华,汲取民族的智慧,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文言文教学要培养学生阅读浅显
29、文言文的能力,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积累语言知识,同时,根据本课情节、结构、形象、语言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教学目的: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的 含义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教学难点:烛之武的语言艺术。 2 说教法文言文教学应重视感悟、熏陶和积累。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 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据此,本课教学主要采用朗读 法、质疑法、讨
30、论法、探究法等。3 说学法自主学习法:指导学生参照注释,圈点、勾画、思考,理解课文大意。探究法。4 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本课可借伊拉克 的战争导入。还记得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吗?战争使多少无辜的人流血死亡,骨肉分离!然 而有这样一场战争,它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而强大的敌军不战而退,并化敌为友。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吧。根据课后练习一,指导学生朗读,指导学生参照注释,圈点、勾画、思考,理解课文大意。根据课后练习二,指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感受语言特点,掌握文中实词、虚词和 句式,从而突破教学重点。探讨烛之武说退秦师的
31、艺术。引导学生从借秦立场、以利相诱、离间秦晋、揭示贪婪等方 面理解烛之武说辞的智慧。从而理解左传精练的语言,感受烛之武的聪明智慧,能言善 辩,培养学生的论辩能力。以此突破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究烛之武的形象,深入感受烛之武的机智、勇敢以及爱国精神。小结。文言文重在朗读,借以感悟文中思想。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掌握实词、虚词和句 式用法,理解语言的艺术特色。引导学生诵读课文。作业,探究本文写作上的特点,让学生了解本文情节结构、谋篇布局上的独具匠心,特别 是伏笔与照应、情节的波澜起伏。5 板书设计第 8 页 共 91 页烛之武退秦师 临危授命:形势严峻说服秦伯:借秦立场、以利相诱、离间秦晋、揭示贪婪
32、大功告成:晋师撤离荆轲刺秦王说课稿1 说教材荆轲刺秦王是战国策的名篇。课文记叙了荆轲刺秦王的过程,再现了荆轲献图和血染秦 廷的壮烈场面,塑造了一个扶危济困、助弱锄强、视死如归的侠士形象。荆轲刺秦王是高中语文必修 1 第二单元第二课的讲读课文。课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 着很高的艺术成就,对于学生了解先秦文学,认识中华文化的精华,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文言文教学要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积累语言知识,同时,根据本课人物形象个性化描写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教学目的:学习荆轲的忠义正直、英勇爱国的精神,通过诵读质疑、自主探究、
33、合作解决,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一步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培养学生翻译的能力。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教学难点: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 说教法文言文教学应重视感悟、熏陶和积累。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 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据此,本课教学主要采用朗读 法、质疑法、讨论法、探究法等。3 说学法自主学习法:指导学生参照注释,圈点、勾画、思考,理解课文大意。探究法。4 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斩首行动”是现代战争中常用的一种军事手段,其核心是斩杀敌方最高军事指 挥首脑,借以瓦解敌军
34、。对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国就使用了这一手段。而战国末期势单力孤的 燕国,使用过这一手段。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场惊心动魄的历史场面吧。本课以此导入,借 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了解故事背景以及战国策相关知识。指导学生朗读,指导学生参照注释,圈点、勾画、思考,理解课文大意。积累一些文言实 词、虚词和句式,完成课后练习三。以此突破教学重点。探究荆轲刺秦王的过程。了解行刺的缘由,认识荆轲“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了 解行刺的准备特别是易水诀别的场面,感受慷慨悲歌的氛围,认识荆轲刚烈勇武的性格。了 解廷刺秦王的高潮,抓住“顾”“笑”“前”,认识荆轲超人的胆识和非凡的气质。了解荆轲被
35、 斩,认识视死如归的英勇气概。借助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理解人物的形象,从而突破 教学难点。朗读并背诵易水诀别一段,结合课后练习二,引导学生探讨景物描写与音乐描写的渲染悲 壮气氛的作用。探讨课文中所展现的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充分体会人物的性格。第 9 页 共 91 页课堂小结。多角度的描写,有利于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来。本文通过环境描写、音 乐描写、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生动地刻画了荆轲这一勇武、侠义、果敢、忠义的人物形象。作业,搜集课文中的省略句并补足省略成分,根据课后练习四,探究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正确评价荆轲的行刺。5 板书设计 行刺的缘由:“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 行刺的准备:
36、白衣冠荆轲刚烈勇武行刺的过程: “顾”“笑”“前”超人的胆识和非凡的气质 行刺的结果:视死如归的英勇气概。鸿门宴说课稿1 说教材鸿门宴是司马迁的典范文章,叙述了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了争夺胜利果实而 展开的第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文章围绕项羽是否在鸿门宴上杀死刘邦层层展开,情节跌宕 起伏。鸿门宴是高中语文必修 1 第二单元第三课的讲读课文。课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着很 高的艺术成就,对于学生了解先秦文学,认识中华文化的精华,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有 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文言文教学要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积累语言知识,同时,根据本课人物形象个
37、性化描写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教学目的:了解司马迁与史记及对项羽的评价,通过诵读质疑、自主探究、合作解决,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一步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培养学生翻译的能力。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进一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 句式。教学难点:人物形象的塑造。 2 说教法文言文教学应重视感悟、熏陶和积累。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 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据此,本课教学主要采用朗读 法、质疑法、讨论法、探究法等。3 说学法自主学习法:指导学生参照注释,圈点、勾画、思考,理解课文大意。探究法。4 说教学过
38、程导入新课。借李清照的诗歌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李清照有首 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在人们的眼里,项羽是一个忠 肝义胆的豪杰,但终究是一个悲剧性的历史人物。学习鸿门宴,我们可以一起来探究一下 项羽悲剧的原因。引导学生了解故事背景以及史记相关知识。结合课后练习一,朗读课文,讲述故事情节,带动学生学习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以此 突破教学重点。首先,引导学生理清宴前、宴中、宴后的顺序,掌握无伤告密、范增说羽、 项伯夜访、张良献计、项王留饮、范增举袂、项庄舞剑、樊哙闯帐、沛公出逃、张良入谢、第 10 页 共 91 页项王受璧、亚父破斗、沛公除奸等情
39、节。其次引导学生学习“因、如、举、谢、意”等词及 词类活用情况,学习“此也(耳)”“何以”两个句式及判断句、宾语前置等其他特 殊句式。合作探究,找出刘邦、项羽的描写片断,讨论两人的性格特点,体会刘邦的善于应变与善 于用人、项羽的刚愎自用与不善用人,并引导学生了解在尖锐的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形象以 及通过人物个性化语言、动作描写的方法。以此突破教学难点。探讨课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包括刘邦与项羽、张良与范增、樊哙与项伯,进一步认识人 物塑造的方法。课堂小结。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的积累,是文言学习的基础。同时,借鉴史 传中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有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作业。找出出自本文的成语,课
40、外搜集评价项羽的资料,深入领会人物的思想性格,写小 论文互相交流。5 板书设计 宴前:无伤告密、范增说羽、项伯夜访、张良献计坐失良机 宴中:项王留饮、范增举袂、项庄舞剑、樊哙闯帐又失良机宴后:沛公出逃、张良入谢、项王受璧、亚父破斗、沛公除奸放虎归山记念刘和珍君说课稿1 说教材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用饱醮着热泪,用悲愤的笔调写下的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既 有对爱国青年沉痛的悼念,又有对反动派愤怒的控诉,也有对觉醒的国民的呐喊。记念刘和珍君是高中语文必修 1 第三单元第一课的讲读课文。文中描摹人物的音容笑貌, 叙述人物的行为事迹,都融入了作者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感悟。对学生明辨是非,领悟时代 精神和人
41、生意义,有着重要的作用。 新课标强调了要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并学会收集、判断、处理信息,具有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同时,记念刘和珍君 感情真挚,感悟深刻,具有典型人文性。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确立教学目标如下。教学目的: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体会作者的思 想感情,理解刘和珍追求真理、不畏强暴、勇敢果决的精神。教学重点: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教学难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了解夹叙夹议的方法。 2 说教法散文教学应重视感悟和熏陶。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词句、内容以及情感 脉络,为进一步理解课
42、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据此,本课教学主要采用朗读法、质疑法、讨论 法、探究法等。3 说学法自主学习法:指导学生朗读、质疑、思考、讨论,理解课文大意。探究法。4 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背景导入法,“三一八”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政府杀害爱国青年 的血的历史,200 百多名请愿群众倒在了血泊之中,它又是中国人残害中国人的一场罪恶,第 11 页 共 91 页一场耻辱。刘和珍,这位年仅 22 岁的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鲁迅先生按 捺不住心中的愤怒,毅然写下了这悲愤的文章记念刘和珍君。背景导入法,既可以让 学生了解故事的背景,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波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阅读全文,理
43、清思路。围绕“记念”,引导学生认识第 3、4、5 节为叙述的主体,介绍了刘 和珍君生前与遇害的情况,第 1、2 节交待了写作的缘由,第 6、7 节揭示了事件的教训和意 义。结合课后练习二,整体感知,课文记叙刘和珍的事迹,包括预定莽原、反抗校长、虑及 母校、参加请愿等,认识刘和珍追求真理、勇于反抗、从容勇毅的精神。结合神情“始终微 笑着的”感受刘和珍的乐观坚毅的性格。探究课后练习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的含义,以及探究第二节第一二两 句“真的猛士”的含义,了解作者对反动政府暴行的愤怒、对走狗文人的抨击、对战斗者的 激励的感情。并背诵第二节。朗读第四节,探究第四节的几个独立段作用以及
44、“沉默”段与“当三个女子”句的含义, 理解作者的激愤感情。借助陶潜的诗以及“至于这一回”“苟活者”句的理解,认识第六七节中关于惨案的教训和 意义。探究“中国人”“庸人”“苟活者”“无恶意的闲人”的含义,进一步认识当时社会的状况。课堂小结。作者通过纪念刘和珍君,表现了爱国青年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揭露了反动政 府的残暴罪行、走狗文人的卑劣无耻,同时激励战斗者“更愤然而前行”。作业。搜集鲁迅、刘和珍相关资料互相交流。为刘和珍塑像设计说明书,200 字左右。学 习鲁迅先生关心社会,关切民族命运的精神,关注当前的焦点、热点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 体验和时代的精神,表达你对社会人生的思索,写一篇文章。5 板
45、书设计 写作的缘由生平事迹:预定莽原(毅然)追求真理 反抗校长敢于反抗 虑及母校(默然)有责任感 参加请愿勇毅坚韧教训意义小狗包弟说课稿1 说教材小狗包弟是巴金随想录中的名篇,文章通过对小狗包弟悲惨命运的描写和叙述,深 刻淋漓地抒发了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深深歉意和对“文革”异化人类的罪行的有力控诉。小狗包弟是高中语文必修 1 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选的是写人记事的散文,这些 文章所描写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重在帮助我们增长见识,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 神和人生意义。小狗包弟这篇课文的主要价值,首先在于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十年动乱的 社会现实,以及当时的人们普遍的命运穷困、人性扭曲的状况,由此而产生的认识教育作用, 包括现在的高中生在内的所有中国人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