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660文学理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

上传人:雁** 文档编号:304334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PDF 页数:60 大小:538.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660文学理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660文学理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660文学理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660文学理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目录2006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370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07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08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09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10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11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12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12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答案2013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670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13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670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答案2014年北京大学

2、外国语学院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14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答案2015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16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17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662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06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370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一、解释题(40分)1伊安篇2“为艺术而艺术”3布拉格学派4物哀文学5典论论文6世界文学7客观对应物8文学反应论二、简答题(50分)1区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意象与英美意象派诗人的意象有什么不同。2艺术与日神酒神精神有什么关系?谈谈你的理解。3什么是“东方主义”?用此文学理

3、论分析一部作品。4谈谈你对“文以载道”的理解。5简述黑格尔的美学思想。三、综合题(60分)1“影响的焦虑”这一概念是由谁提出来的?联系世界文学史范围内(包括中国)任意两个时代、两个流派或任意两个作家个体之间的关系,谈谈你对“影响的焦虑”的理解。2亦真亦幻论神话(传说)在二十世纪西方长篇小说中的影响。3分析亚非文学、东方文学和东方国别文学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4对严肃的文学批评来说,作家研究有何利弊?各国文学理论家或作家对此有什么论述?重点谈谈你的理解。2007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柏拉图的“洞穴喻”2结构主义文论3文镜秘府论4狂欢5形象思维6文学史7唯美主义

4、8形式主义二、简答题1典论论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谈谈你对神话的理解。3新历史主义的源起及特点。4文学与表现的关系。5比较印度的神韵与中国神韵的区别和联系。三、论述题1论述东方古典文论对世界的贡献。2列举西方20世纪三个理论家对“作者”的理解,并谈谈你的认识3谈谈你对“一切文学都在讲述同一件事”这句话的理解。4论述你对文学作用的认识并以作品分析之。2008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意识形态国家机器2美即生活3形态4象征5莱辛的拉奥孔二、简答题1简述伍尔芙“现代小说”的理论。2简述歌德的文艺观。3什么是肌理说?4后现代主义文学有哪些特征?三、论述题1分析日本文论

5、对中国文论的继承。2列举三个现代西方的文艺理论流派,试论它们对“作者”的不同阐释。2009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盖绥达诗体2人文主义3移情说4法兰克福学派5后殖民主义6集体无意识7罗兰巴特尔8谚语二、简答题1试述摩诃婆罗多主题的多样性。2谈谈公元前五世纪雅典三大喜剧诗人。3简述托尔斯泰小说对世界文学的影响。4席勒在狂飙突进运动中扮演怎样的角色。5用具体作品谈谈你对非洲文学的理解。三、论述题1以西亚或南亚为例,论述东方民间文学的特色。2阐述古希腊悲剧和莎士比亚悲剧的差异。3结合自然主义作家作品谈谈科学与文学发展的潜在关系。4写篇短文阐发你对世界文学史上“自我

6、”主题的理解。2010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八种常情2古希腊悲剧3元小说4解构主义5非个人化6布莱希特“陌生化”理论二、简答题1什么是“三一律”?2简述波斯细密画的艺术手法。3简要分析杜甫戏为六绝句第六首,并谈谈杜甫对中国诗歌理论的影响。4题目缺失。5如何理解LordMacaulay所说的“As civilization advances,poetry almostnecessarily declines.”三、论述题1论神秘主义在东方诗学中的体现。2苏珊桑塔格在反对阐释里说:“在现代大多数情形中,阐释无异于庸人们拒绝艺术作品的独立存在。真正的艺术能使我们

7、感到紧张不安。通过把艺术作品消减为作品的内容,然后对内容予以阐释,人们就驯服了艺术作品。阐释使艺术变得可被控制,变得顺从。阐释的这种平庸作风在文学中比在任何其他艺术门类中更为流行。几十年来,文学批评家们一直在把诗歌、戏剧、小说或故事的成分转换成别的什么东西,视之为己任我们的任务不是在艺术作品中去发现最大量的内容,也不是从已经清楚明了的作品中榨取更多的内容。我们的任务是削弱内容,从而使我们能够看到作品本身。”结合23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被阐释的案例,谈谈你对上面这段话的理解。3论述现代主义的一个流派在欧美亚三大洲的发展过程,重点论述主要理论家极其代表观点,以及在各洲的接受情况。4简述克劳德列维斯特

8、劳斯的人类学研究与法国结构主义之间的关系。2011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诗镜2批评3反高潮4古典主义戏剧“三一律”5零度写作6民间文学7符号学8伯明翰学派二、简答题1分析日本古典俳句的诗学艺术。2简述布瓦洛诗的艺术。3列举中国古典文论中“以诗论诗”的三个例子并加以分析。4列举欧美“原型批评”的代表并简要评析。5根据具体作品谈谈“小说修辞学”其中的两个特点。三、综合题1什么是“东方主义”?有哪些主张?2分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与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渊源关系。3谈略萨与“总体文学”。4论文学和文化的关系。2012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一

9、、名词解释1诗病2韵光3戏仿4驳圣伯夫5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过失说6但丁的论俗语7叶芝的“面具”理论8文化霸权二、简答题1简论四类英才中的诗人观。2简述哈姆莱特延宕其复仇行为的原因。3布瓦洛诗艺的主要观点和影响。4简析元好问的“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若何”。5阿莱霍卡彭铁尔提出的“神奇的现实”。三、论述题1简论中印古典诗学中的韵味论之异同。2怎样理解阿多诺的名言“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以及“介入文学”与结构主义的论争?3莱辛的汉堡剧评对古典主义的反叛意义。4综合世界文学范围内三四部作品,阐述“不可靠叙述”在小说中的作用。2012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理论

10、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答案一、名词解释1诗病答:诗病是指诗歌声律上的毛病。近体诗的格律规则,初始于南齐永明年间的“声律说”,由于提倡音调和谐,逐渐形成了“永明体”。随着“四声八病”和“永明声律论”的传播,人们逐渐认识到其中的弊端,将其整理修改,出现了更为简便的“粘对律”,并由此演化出“平仄律”。经过长期的探索,格律规则定型于晚唐的宋之问、沈全期,他们不仅提倡诗歌应讲究声律和对偶,而且提出平仄相粘的规律,最终形成了七言律诗的格律规则。唐宋以来,诗人一直在探索格律,完善规则,尤其是明清时期,使格律规则理论化系统化了。违背格律规则就是诗病。如三仄尾、三平尾、孤平、合掌、失粘和失对等。2韵光答:韵光

11、是印度古代文学理论著作,作者是阿难陀伐弹那。全书分四章,书中有诗体歌诀和散文体的说明。韵光提出诗的主体是“韵”的理论,认为词的“暗示义”或“领会义”是“韵”的依据;“韵”是诗的灵魂,词和义不过是诗的“形体”。这在印度古代文论发展中是一重大突破。3戏仿答:戏仿,又称谐仿,是指作者在自己的作品中对其他作品进行借用,以达到调侃、嘲讽、游戏甚至致敬的目的。戏仿属二次创作的一种。戏仿的对象通常都是大众耳熟能详的作品。从文体学和风格学上看,戏仿可以简洁地界定为“不协调的模仿”,是“滑稽”的一种手法或变体。其目的在于通过突出形式和风格同题材之间的悬殊或落差,造成一种滑稽可笑的效果。戏仿所模仿的或者是一部特定

12、文学作品的严肃素材和手法,或者是一个特定作者的独特的文体风格,抑或是某种严肃文学样式的风格和其他特征,把它们应用于一个诙谐的或者不相协调的主题,以取得上述效果。一般说来,这种效果的取得需要通过对被模仿者的某些特征的变形、夸大,行文往往采用漫画式的手法或笔触。在与“原作”取得极端相似以及对其主要特征予以有意识的歪曲、夸大之间,必须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戏仿某种文学样式而言,文艺复兴后期,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就是对中世纪整个传奇文学传统的模仿。拉伯雷的巨人传则把冬烘学究式的教育传统打得人仰马翻。在现当代,戏仿作品也时有出现。在戏仿大家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中就能找到戏仿的痕迹。4驳圣伯夫答:驳圣伯夫是普鲁斯

13、特的一部意识流艺术作品。一块小玛德莱娜蛋糕,牵引出丝丝缕缕、连绵不绝的无意识回忆。作者强烈抨击权威批评家圣伯夫批评方法的机械和错误,及因此造成的对当年法国文坛所有文学天才的轻视与误读。全书既有抒情的叙述,又有理性的思辨,为后来的文本主义和结构主义批评奠定了第一块基石。5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过失说答: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过失说是其在诗学中第一次对古希腊悲剧进行了界定,并为悲剧在理论上下了第一个定义。亚里士多德把悲剧作为科学认识对象,认为理想的悲剧人物应该是犯错误、有弱点的好人:“他不以美德或正义著称”,但“他之所以陷入否运,并非因其邪德败行,而是由于错误(即过失)。”他甚至认为悲剧描写“穷凶极恶的人由泰

14、运陷入否运”也是不恰当的,因为“穷凶极恶的人”本来就应该受到惩罚,难以唤起观众的怜悯和恐惧。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过失”可以包括两种:一是判断不明的错误,如俄底浦斯;二是道德选择的错误,如美狄亚。6但丁的论俗语答:论俗语是但丁用拉丁文撰写的最早的一部关于意大利语及文体和诗律的著作。其创作目的在于引起知识界对民族语言的注意。书中阐明了俗语的优越性和形成标准意大利语的必要性,对于解决意大利的民族语言和文学用语问题起过重大的作用。从这本书可以看出但丁用意大利语写作神曲的理论根据。7叶芝的“面具”理论答:叶芝的“面具”理论是叶芝艺术创作和认识世界、理解自我的重要手段。他认为,人的智能再创造是外部命运的对

15、立面,而“我所谓的面具是出自其内在本质的一切的情感的对立面。”面具是情感的再创造,即反自我。叶芝认为自我只有找到且自觉地模仿反自我,人格才有可能发展完善,而且在此过程中才会有所创造。“假如我们不能想象自己与自己不同,尝试充当那第二自我的话,我们就不能给自己强加一条戒律,虽然我们可以从别人那里接受一套。因此主动的品德与被动接受一种规则不同,是做戏似的、有意识的表演、戴着面具。”8文化霸权答:文化霸权是意大利政治学、新马克思主义学者安东尼奥葛兰西所提出的哲学和社会学理论,又称文化领导权、领导权。文化霸权是指一个社会阶层,可以通过操纵社会文化(信仰、解释、认知、价值观等),支配或统治整个多元文化社会

16、,统治阶级的世界观会被强制作为唯一的社会规范,并被认为是有利于全社会的普遍有效的思想,但实际上只有统治阶级受益。文化霸权首要的不是一个争夺“领导”的问题,而是一个争夺领导“权”的问题,是你的领导能否被接受,能否合法化的问题。因此统治阶级或统治集团要获得统治的合法权,就需要通过赢得被统治人民的同意,通过被统治阶级的自愿的赞同来获得,而不是通过压制或暴力来获得。二、简答题1简论四类英才中的诗人观。说明:本题暂未作答,请见谅。2简述哈姆莱特延宕其复仇行为的原因。答:哈姆莱特延宕其复仇行为的原因主要有:(1)社会的压迫从当时的客观情况来看,初期的人文主义者的思想还不成熟的,具有一定的软弱性,而丹麦还是

17、一个封建色彩很浓厚的国家,所以新兴的人文主义者尚无法同腐朽但是依旧强大的封建势力进行斗争。(2)性格的缺失哈姆雷特的性格是复杂的是变化着的。有热情澎湃、骄傲自尊、温和淡定的一面(留学时期),又有尖锐敏感、沉郁低落、多疑内向、耽于冥想的一面(得知父死母嫁后)。他在复杂的现实面前,性格中的弱点显现出来:优柔寡断,喜怒无常,思虑繁重,缺乏果敢的实践能力。于是,他在机会面前犹豫不决,在责任面前痛苦逃避。(3)信仰的破灭由于自身所接受的教育,他对“人”具有宗教般的崇尚意识,认为“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对于他来说,“人”是最高的哲学意义;但当他回国后才发现,人同时也具有邪恶,自私,虚伪的一面。

18、于是,他对“人”的看法从完全的褒扬走向了鄙夷的咒骂。信仰的崩塌使他开始怀疑人生与生活的意义:复仇到底是实践着灵长的职务还是为了一己的欲望杀害另一个“人”?这种矛盾的心理最终使他走向了悲剧的结局。(4)“俄狄浦斯情节”的作用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哈姆雷特的潜意识中蕴含着“杀父娶母”的俄狄浦斯情结,自己的父亲即是自己的潜意识中的假想敌。其叔父克劳迪斯杀死哥哥迎娶嫂嫂的行为是自己想做却做不到的,于是他的内心分化为不同的精神领域。从道义角度来说,他要杀了叔父为自己的父亲报仇,但由于克劳迪斯的行为是他所一直想实现的,所以另一方面,他的潜意识深处可能怀有对叔父的钦佩与赞同,两种矛盾的心理的胶着,导致他无法

19、主导自己的行为。(5)自身行为的滞后性作为一个接受新思想的青年,哈姆雷特过于的沉溺于思维领域,这使其长于思虑,短于行动。他热衷于沉思,在沉思的过程中,又因新生思想的不完善陷入精神痛苦中,在这种情况下,他迟迟不能做出复仇的行为即在于思维和行动寻在严重的脱节。(6)自身荣誉情结的要求哈姆雷特作为一个早期的人文主义的代表极为强调一个人的尊严和意义,在复仇中也便是如此。他的自尊使其极度看重贵族式的荣誉,所以在他叔父祷告的时候,哈姆雷特经过内心的挣扎仍是放弃了刺杀,因为他认为就这样让仇人死去,自己是一个阴险的刺杀者而不是一个光荣的复仇者,这样的荣誉情结贯穿了哈姆雷特的所有事件。(7)宗教教义的影响在当时

20、的丹麦,宗教仍是影响人思维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虽然哈姆雷特是一个进步的具有人文思想的青年人,但仍不免受到基督教传统教义的影响,他不肯刺杀正在祷告的叔父,是因为哈姆雷特认为其叔父“正在清洗他的灵魂,如果他在这一刻死去,他将进入天堂”。在基督教的教义中,有“七德”(谨慎,坚强,节制,正直,信仰,希望,仁爱)“七恶”(骄傲,妒忌,愤怒,懒惰,贪婪,保湿,好色)的束缚,在这种宗教背景下,哈姆雷特自动的将自己的行为带入了基督教的行为准则中,他开始思量自己在这一刻行为的公正性。(8)中心权力的争夺作为丹麦的王子,哈姆雷特是权力的合法继承人。但由于父亲的意外去世,他继承权力的地位受到动摇。在事实上,克劳迪斯

21、的继位是不合法的,但在公众眼中却是合法的,哈姆雷特对于叔父的憎恶主要来源于杀父娶母,却没有否认“兄死弟承”的王位继承法。而哈姆雷特若要进行复仇,则会将自己变为一个“弑君者”。在复仇的延宕期间,他的犹豫不决来自于对“王”这一地位的尊敬,若是杀了叔父则会造成领导者的缺失和中心权力的真空,极易造成动乱,于是他一直在寻找一个“万全之策”。3布瓦洛诗艺的主要观点和影响。答:诗艺是布瓦洛的代表作,在文学史上被认为古典主义文学理论的经典,它对17世纪以及后来的法国文学影响很大。(1)布瓦洛诗艺的主要观点布瓦洛在笛卡儿唯理主义的哲学基础上,继承古希腊罗马尤其是贺拉斯的理论传统,总结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创作经验,

22、提出了自己的美学思想。美源自“理性”的主张他认为“理性”是一切的准绳,也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原则。他提出的“理性”,即常识、天性,它是永恒、普遍、自然的。美源自理性,美必然符合理性,因而具有绝对的价值和普遍永恒的评价标准。提出“摹仿自然”的原则提出“摹仿自然”的原则。“自然”,即“人的自然”或“自然人性”,即经过理性净化了的自然。具体来说,“摹仿自然”就是要“研究宫廷”“认识城市”。布瓦洛崇尚理性和自然,认为“只有真才美”,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模仿古人,文学创作应以古希腊罗马的古典作品为典范在文艺作品方面,他认为文艺创作要以古人为榜样,因为古希腊罗马的古典作品体现了普遍理性与自然人性,具有高度的真实

23、性。悲剧是“高雅”的体裁,要用崇高,悲壮的诗体来表现宫廷生活;喜剧是“卑俗”的体裁,需用日常的语言来表现下层社会生活。作品要遵守严格的“三一律”。人物性格应定型化和类型化。(2)布瓦洛诗艺的影响诗艺把古典主义文学的主要观点编写成简练通畅、便于记诵的诗句,对古典主义理论的普及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布瓦洛的美学理论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体系,对欧洲文坛有深远影响,促进了法国古典主义文艺特别是戏剧理论的发展。4简析元好问的“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若何。”答:(1)诗歌简析元好问认为西晋时期的诗人很多都继承了建安文风的特点,这彰显出了建安风骨的影响之大“壮怀犹见缺壶歌”。但

24、是,诗歌绮靡文风也已经潜滋暗长了,元好问以张华为例,指出张华的诗歌“儿女情多,风云气少”,以至于到了晚唐的温庭筠、李商隐更是儿女情长,风格婉约,而这样的绮靡婉艳的诗风是不健康的,即使这些诗人赢得一时之名,终究会因缺乏豪壮慷慨的风骨而湮没,故元好问所肯定的诗品是那种直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或高扬政治理想,或反映民生疾苦,或抒发豪情壮志,或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强烈个性和浓郁悲情色彩的“建安风骨”风骨,所以“奈若何”一句表明了元好问对绮靡柔弱诗风的不满。(2)诗歌反映出的诗文风格流变说明:本问暂未作答,请见谅。5阿莱霍卡彭铁尔提出的“神奇的现实”。答:在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的笔下,拉丁美洲的社会现实

25、与传统现实主义定义中的“现实”,有着根本的区别。魔幻现实主义中所表现的是一种拉丁美洲充满这个光怪陆离、虚幻恍惚的现实,也就是卡彭铁尔所说的“神奇现实”。他提出了神奇现实的理论,在人间王国(一译为这个世界的王国)的序言中全面阐明了神奇现实的理论。他认为,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决不能和神话志怪或幻想故事相提并论。魔幻现实主义的本质在于神奇加现实。它的立足点是拉丁美洲的现实,神奇只是外在的形式,是手法。就是说,要用神奇的手法来表现拉丁美洲的黑暗现实。在这种现实中,生死不辨,人鬼不分,幻觉和真实相混,神话和现实并存。在所有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中,这种令人不可思议的“神奇现实”比比皆是,这一点,正是魔幻现实主义

26、的重要标志。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卡彭铁尔曾到过委内瑞拉弥漫传奇情调的茫茫草原以及富有魔幻色彩的加勒比海岛国海地。他惊奇地发现,“那个世界处在富有生气的原始状态,一切都如天造地设,象超现实主义者们精心虚构的一般于是就在我心中产生一种概念,并且在我的心里扎了根,这就是我所说的“神奇的现实”。此外,卡彭铁尔还在人间王国的序言中强调拉美有不同于欧洲的神奇的现实。他说:在海地逗留期间,“我随时都能发现神奇的现实,可我又想到,这种活生生的存在着的神奇的现实并非海地一国独有,而是整个美洲的财富”。他认为“整个美洲的历史”就是一部“神奇现实的编年史”。对此,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番石榴飘香中有一段话可以看成是对“神奇

27、的现实”的极好的注释。他说“拉丁美洲的日常生活告诉我们,现实中充满了奇特的事物。为此,我总是愿意举美国探险家德格拉夫的例子。上世纪初,他在亚马逊河流域作了一次令人难以置信的旅行,使他大开眼界。他见过一条沸水滚滚的河流;有一个地方,人一说话就会降下一场倾盆大雨;在阿根廷南端的里瓦达维亚海军准将城,极风把一个马戏团全部刮上天空,第二天渔民们用网打捞上来许多死尸和长颈鹿;在格兰德妈妈的葬礼里,我写了一个难以想象的、不可成为现实的旅行,即教皇亲访哥伦比亚的一个无名小村。我记得故事中描绘的迎接教皇的总统不但脑袋光秃而且身子矮胖,以此区别于当时执政的高个瘦削的总统。故事发表十一年后,教皇到哥伦比亚访问,迎

28、接他的总统和故事中描绘的一模一样;秃顶,矮胖。”马尔克斯这段话的意思正是为了强调拉美现实的独特性、神秘性。这种独特性神秘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拉丁美洲这片广袤的土地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许多事物还远没有为人们所认识。关于拉丁美洲现实,包括他的大自然、社会和历史的“神秘”之处,卡彭铁尔曾总结过“拉丁美洲的一切都异乎寻常:崇山峻岭和巨大的瀑布,广阔无垠的平原和难以逾越的的密林。混乱的城市建设伸入到风暴濒临的内陆。古代的和现代的,过去的和未来的,现代技术和封建残余,史前状态和乌托邦理想,这一切全都交织在一起。”正是这块土地上魔幻般的现实,为作家作品的绚烂多姿提供了神奇的背景。拉丁美洲大陆上的种族结

29、构也给这片土地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拉丁美洲是个种族混杂的地区,除去土著印第安人之外,还有殖民时期被贩运到这里来的非洲黑人。同时还接纳来自欧洲各国的移民。这种种族结构使得拉丁美洲不排斥任何外来文化的影响,造成了欧洲文化与印第安文化和非洲文化同时并存,相互渗透,彼此融合的独特的文化结构。因此,人们既可以在这里看到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也可以看到土著人原始的耕作方式;既可以看到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大都市,也可以看到山野林莽之中在蒙昧状态下的原始部落;既可以看到天主教的广泛传播,也可以看到印第安人和黑人古老的宗教习俗。这种特殊的种族结构,无疑使本来就以大自然的神奇而著称于世的拉丁美洲显得更加神秘。阿斯图里亚

30、斯的代表作总统先生淋漓尽致地塑造了近代拉美凶神恶煞的独裁者的生动形象。“神奇的现实”不只是表现于那些不可思议的自然的奥秘,还反映在他的政治现实上。拉丁美洲长期受到西班牙、葡萄牙殖民主义的统治,以后又是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十九世纪以来,民族解放运动不断,一些国家虽然取得了独立,但其政府首脑往往是帝国主义、大庄园主、大资产阶级的代理人。他们搞军事独裁,专制统治,其官僚机构残酷地压迫人民。大独裁者的昏庸、残暴在现代人看来,几乎难以置信。置身于拉丁美洲这块土地上的作家们感受到自己现实生活中充满奇特的魔幻事物,自然而然,那种天然的神秘色彩和魔幻氛围必然渗透到小说家们的想象和创作实践之中。基于拉丁美洲这块

31、神奇的土地上令人惊讶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实,人们熟知的、传统的文学表现方法显得无能为力,必须寻求与之适应的艺术原则和艺术方法。因此,就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来说,魔幻现实主义的源泉正是拉丁美洲神话般的自然与政治现实。二、论述题1简论中印古典诗学中的韵味论之异同。说明:本题暂未作答,请见谅。2怎样理解阿多诺的名言“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以及“介入文学”与结构主义的论争?说明:本题暂未作答,请见谅。3莱辛的汉堡剧评对古典主义的反叛意义。答:汉堡剧评是莱辛的一部重要理论著作,它是作者对汉堡民族剧院的实践进行批评和理论探讨的成果,是对德国资产阶级民族戏剧发展的科学原则最早、最成功的描述,以“真实”“自然

32、”的现实主义精神全面批判古典主义的戏剧原则和实践,在欧洲美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莱辛汉堡剧评对古典主义的反叛意义主要有:(1)提出戏剧应着眼于自然和真实莱辛指出,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英国戏剧把人们从法国人自欺欺人的睡梦中唤醒了,大家终于体验到,戏剧还可以产生一种完全不同于高乃依和拉辛的效果。高乃依决非无瑕可击,莱辛以罗多古娜这个高乃依自己颇为欣赏的剧本为例,说明把一个嫉妒的女人、怨恨的妻子、凶狠的母亲克里奥帕特拉所犯的罪行,擅自改成是出于一种骄傲的统治欲,是多么不自然。莱辛认为,女人不是因恋爱的嫉妒而是因统治野心而犯罪是有的,但却是反常的、例外的、矫揉造作的,戏剧不应以展览反常和例外为乐,而应

33、着眼于自然和真实。(2)主张平民化方法,将宫廷题材推向现实主义道路莱辛说:“帝王和英雄的名字能够使一部剧本显得壮丽和威风,却不能使它因此而更感动人。那些处境和我们最相近的人的不幸必然能最深刻地打入我们的灵魂深处;如果说,我们同情国王,那是因为我们把他们作为人看待,而不是因为他们是国王的关系。他们的地位固然常常使他们的不幸显得重要些,但却不能使剧本因此而引起更多的兴趣。虽然整个民族往往被牵涉到不幸中去,但我们的同情需要一个个别的对象,一个国家对我们的感性认识来说是一个过于抽象的概念。”莱辛这里表达了对古典主义者常常离不开的那些剧中人的宫廷身份的轻视,认为对戏剧来说只有与广大观众最相近的普通人的遭

34、遇才能感动人。莱辛没有一般地否定宫廷题材,没有绝对地反对帝王和英雄作为戏剧人物,而是主张用平民化的方法来处理这些。这表明了莱辛要把宫廷题材推向现实主义道路上去的努力。(3)对私人家庭生活题材创作的提倡在戏剧的题材样式上,莱辛反古典主义之道而行之,主张重点表现市民的私人家庭生活。在狄德罗等人论述的基础上,莱辛进一步说明了在新的时代戏剧样式变化的必要性和自然趋向。他说,在这个时代无论是喜剧还是悲剧都没有逃脱这种变化。“喜剧提高了若干度,悲剧却降低了若干度。就喜剧来说,人们想到对滑稽玩艺的喜笑和对可笑的罪行的讥嘲已经使人腻味了,倒不如让人轮换一下,在喜剧里也哭一哭,从宁静的道德行为里找到一种高尚的娱

35、乐。就悲剧来说,过去认为只有君主和上层人物才能引起我们的哀怜和恐惧,人们也觉得这不合理,所以要找出一些中产阶级的主角,让他们穿上悲剧角色的高底鞋,而在过去,唯一的目的是把这批人描绘得很可笑。喜剧的变化造成提倡者所称的打动情感的喜剧,而反对者则把它称为啼哭的喜剧。悲剧经过改革,成为市民的悲剧。”当然,时代和历史对于戏剧发展的影响未必刻板地表现和停留在一种戏剧样式上。后来莱辛也感受到市民戏剧在思想教益和社会改革运动中作用的局限,转而向往表现市民阶级中英雄人物的政治悲剧,希望在那里熔铸进更多的社会伦理思想,这种要求,是以市民戏剧反对古典戏剧的斗争的一个自然发展,也是对现实主义戏剧的一种新推动。4综合

36、世界文学范围内三四部作品,阐述“不可靠叙述”在小说中的作用。答:(1)概念的提出在小说修辞学(The Rhetoric of Fiction,1961)中,韦恩布思(WayneC.Booth,19212005)提出了一系列对后来叙事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术语,如“隐含作者”(implied author)、“不可靠叙述”(unreliablenarration)、“非人格化叙述”(impersonal narration)等等。布思在小说修辞学第六章“叙述的种类”中提出了“可靠叙述者”和“不可靠叙述者”这一对概念:在这类叙述者之间的距离上,我们的术语显得近乎绝望的不足。由于找不到更好的术语,因此

37、当叙述者的言行与作品的准则(norms)(即隐含作者的准则)相一致时,我把他称为可靠的叙述者,反之则称之为不可靠叙述者。布思进一步指出,各“不可靠叙述者”与(隐含)作者的准则的偏差在程度上和方向上存在差别,这也导致了“不可靠叙述者”之间也存在的显著差异。不难看出,布思是以叙述者的所说所为与作品中隐含作者的准则之间的异同为标准来判断叙述者是否可靠的。在实际考察中,布思往往是从文本中两个声音(叙述者和隐含作者)在故事情节上的事实/虚构,价值观念上的赞成/反对这两个纬度来加以判定的。此外,“不可靠叙述者”往往出现在第一人称叙述者的情况,尽管第三人称叙述者中也可能“不可靠”。产生“不可靠叙述”的原因很

38、复杂,包括心理上的不稳定、根深蒂固的偏见、智力上的缺陷、无知,以及故意欺骗等等。这里就产生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隐含作者”到底是指写作的真实作者在文本中创造的、在一部作品中只存在唯一的一个“第二自我”呢,还是由读者从文本中推导出来的、一部作品中可能存在无数个不同的“作者形象”?对于布思来说,答案是前者。(2)“不可靠叙述”在小说中的作用当作者决定让笔端的人物以“我”的身份来讲述故事的时候,一种不可避免的风险也随之而来,即叙述者本人可能在这样的叙述方式中显得很不真诚。小说中的人物直接向读者表露自己的内心活动显得很不自然,毕竟,在日常经验中,即使是最亲密的朋友也很难总是毫无保留的相互吐露藏在心底

39、的秘密。如果这位第一人称的叙述者恰好又是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那一类,那么当他(她)对读者倾诉埋在内心深处的私密往事时,他(她)的话还是否可信就是一个真正的难题了。叙述者的不可靠性有时会被作者加以利用,如果一位现实主义作家想要尽可能忠实于现实的叙述某个故事,一个不可靠的叙述者将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所谓真实的事件经过叙述者有意识的掩盖或潜意识的加工,当它被呈现在读者面前时,已然面目全非。在有些故事中,叙述者虽然是以”我“的身份来讲述故事的,但叙述者本人却只是个次要角色,他(她)与故事的主人公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叙述者可能对主人公怀有同情或厌恶感,但他们之间的关系远远没有深入到足以迫使叙述者扭曲事

40、实的程度,叙述者见证了故事的发展但实际上没有卷入故事的进程,从而以此获得了一种表面上的客观性,也由此成为一个相对可靠的叙述者。如果作者选择一位次要人物作为小说的叙述者,也许叙述者的不可靠性问题被部分的解决了,但与之相应的,作为代价,我们失去了直接的深入主人公的内心深处的机会。如果我们所获得的关于主人公的内心想法的信息仅仅是来自于另一个人的转述甚至臆测,我们还怎么能真正的认识小说中的人物呢?要让故事的主角直接开口又不能使得他(她)言不由衷,小说家们也许要赋予这个主人公某些特质,使得读者与叙述者拉开距离,让读者觉得这个叙述者不是“正常人”。(3)举例说明“不可靠叙述”究其根本应属于一种方法,它在认

41、识论上和本体论上有着不同的作用。具体说来,认知论上,“不可靠叙述”能有力塑造人物性格特征,突出作品主题思想,这主要体现在传统和现代叙事作品中。例如: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在“商人的故事”和“巴斯妇”的故事中间就出现了不可靠叙述。在乔叟笔下,那为对自己婚姻不满、满怀厌女偏见的叙述者的叙述绝大部分纯属歪曲;而那位妇人经常误引原文、记错故事,很明显是作者有意安排。英国小说家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中南尼有时明显对凯瑟琳太严厉而对赫斯克里夫太宽容,这也跟隐含作者的观念以及读者的理解相异。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用缺乏生活经验的儿童作为叙述者,以哈克的目光来观察密西西比河两岸的世态人情。显然,他对成人

42、世界缺乏热情和了解,这种不可靠叙述正好反衬出哈克的纯真、善良和人性的光辉。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霍尔登考菲尔德,是一位对成人世界充满怨恨,甚至敌意的叙述者。他脏话连篇、愤世嫉俗,读者能立刻判断出他的叙述大都是不可靠的。作者以此来表现一位失意的中产阶级少年,对现实不满又无力改变的彷徨的内心世界。在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中,小说的第一部分以汤普辛家中三十三岁的白痴儿子班吉作为叙述者,与下文的三个其它叙述者的所说所述形成鲜明对比,这是不可靠叙述的又一个典型例子。而在本体论上,这种“不可靠性”,如叙述本身的困难、虚假、不确定性等等,本身就成为了作品的主题,或主题的一部分。其目的是要模糊事实与虚构

43、的界限,混淆生活与艺术的过程,这主要体现在后现代主义叙事作品中。例如:美国后现代派作家巴塞尔姆短篇小说玻璃山(“The Glass Mountain”)是他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戏仿之作。巴塞尔姆对斯堪的纳维亚童话故事进行了仿写,小说版本的故事发生在纽约一座耸立云霄的办公大楼,同样也是在保留原有童话故事框架的基础上揭露了身处后现代社会的人们的贪婪和猥琐,以及理想的虚无和幻灭。巴塞尔姆在对经典叙事作品的戏仿中撕碎了童话故事温情脉脉的面纱,以“不可靠叙述”的手法反映了后现代社会生活荒唐和混乱的本质。“不可靠叙述”的作用在这里发挥到了极致。2013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670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

44、词解释1亚里士多德诗学2康斯坦茨学派3性别麻烦4S/Z5逻各斯6和歌7歌德谈话录8“为了一种新小说”二、简答题1锡德尼诗辩的内容2分析残酷戏剧所要达到的艺术效果3论伊斯兰教对于古代阿拉伯文论的影响4“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起情故兴体以立,附理故比例以生。比则畜愤以斥言,兴则环譬以记一作讬讽。”简要分析这段话,并指明出处。5胡戈弗里德里希说:“当代抒情诗的主体是一种匿名的,无定语的被确定者,对他来说,情感的强烈和开放元素,都让位于一种隐藏的振荡,而这种振荡面临过于微弱的风险时,他又会被离散性的附加成分硬化和陌生化。”试分析这一说法。2013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670文学理论考研真题

45、(回忆版)及部分答案1亚里士多德诗学答:亚里士多德是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亚里士多德的写作涉及各个学科,其著作构建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诗学原名为论诗,据说是亚里士多德的讲义。有佚失,现存二十六章,主要讨论悲剧和史诗。诗学讨论的核心是悲剧。在讨论悲剧的时候,亚里士多德对悲剧进行了明确定义、提出了悲剧的六个要素、情节安排应当遵循的可然律或必然律、净化学说等重要观点。可以说,诗学是西方美学史上第一部最为系统的美学和艺术理论著作,它对西方后世文艺理论和文学创作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其中的有

46、些观点曾被近代新古典主义奉为金科玉律。2康斯坦茨学派答:康斯坦茨学派以德国康斯坦茨大学为名,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联邦德国出现的接受美学思潮的重要部分,代表人物为沃尔夫冈伊瑟尔。在70年代以来兴起的诸多读者取向的理论中,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的汉斯罗伯特尧斯的接受美学理论和沃尔夫冈伊瑟尔的读者反应理论最具有原创意义,影响也最大。二人被称为康斯坦斯学派。康斯坦茨学派的伊瑟尔与姚斯在理论上双峰并置,称为接受美学的两位大家。康斯坦茨学派的突出贡献在于对召唤结构、隐含读者等概念的提出与阐释。“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这种由意义不确

47、定与空白构成的就是“召唤结构”。所谓隐含的读者是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是指本文自身设定的能够把文本提供的可能性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也就是说,是作家预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3性别麻烦答: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是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修辞与比较文学系教授朱迪斯巴特勒的代表作品。该书是女性主义批评的代表作品。在这部作品的基础上,朱迪斯巴特勒提出了著名的“性别角色扮演”理论。巴特勒质疑在性与性别之间所做的这种生理的区分,主张我们除了由一整套的文化预期所以形成的特征,并不存在任何现在的生物性特征。其性别角色扮演概念这套理论话语分析了性别身份和欲

48、望是一种富于表演的行为,而不是本质上会变化的。即所有的性别都是“表演”,是一种模仿,而不是一种本质。4S/Z答:S/Z是罗兰巴特1970年发表著名的作品,是对巴尔扎克小说作品萨拉辛的批判式阅读,被认为是巴特最为质量兼具的作品。罗兰巴特,当代法国思想界的先锋人物、著名文学理论家和评论家。其许多著作对于后现代主义思想发展有很大影响,包括结构主义、符号学、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巴尔特把萨拉辛这部小说分解成561个阅读单元,这些又被放进五种编码中依此读解,这五种编码分别是:阐释、语义、象征、行动、文化。这种方法的价值不在于这五种编码的性质,也不在于他们是否全面,而在于一种批评理念,即文本是

49、编码而成的。在此,巴尔特不仅彻底打破了传统批评最后归拢主题意义的做法,使意义散发了,并且彻底打破了现实主义的幻觉,表明所谓的表征或再现不过是一种编码的方式。S/Z是巴特比较激进的符号学著作,这部作品使他成为将结构主义泛用于文学、文化现象及一般性事物研究的重要代表。他提出写作的零度概念以反对萨特关于文学干预时事的理论,认为文学如同所有交流形式一样本质上是一个符号系统,并在多部著作中运用其文本分析法消解言语所指,尝试按照作品本身的组织原则和内部结构揭示文本种种因素的深层含义和背景。5逻各斯答:逻各斯是欧洲古代和中世纪常用的哲学概念。一般指世界的可理解的规律,因而也有语言或“理性”的意义。希腊文这个

50、词本来有多方面的含义,如语言、说明、比例、尺度等。赫拉克利特最早将这个概念引入哲学,在他的著作残篇中,这个词也具有上述多种含义,但他主要是用来说明万物的生灭变化具有一定的尺度,虽然它变幻无常,但人们能够把握它。在这个意义上,逻各斯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提出的关于规律性的哲学范畴。逻各斯这一概念逐渐演变为逻各斯中心主义,这种思想直到今天仍是西方语境下的核心思想,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摆脱也正是西方现代以来文学理论努力的方向。6和歌答:和歌是日本的一种诗歌。这是日本诗相对汉诗而言的。日本最初的诗使用汉字写成的,有的用汉字的意,有的用汉字的音。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具有日本特点的诗。因为日本叫大和民族,加之写了诗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研究生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