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

上传人:雁** 文档编号:304250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PDF 页数:44 大小:52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目录2007年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2008年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2009年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2010年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2011年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7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2012年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7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2013年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7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2015年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7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2016年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6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201

2、7年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6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2018年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7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2019年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7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2007年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专业代码:656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谈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4分)2请分析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分析题,18分)3请分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分析题,18分)4如何认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简答题,5分)5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条件。(简答题,5分)6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以

3、相对剩余价值的提高为前提的。(判断题,8分)7真理就是正确的认识。(判断题,8分)8意识的能动作用的表现。(五个方面,杨河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9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内涵与关系。10 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及意义。1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的内容及意义。12 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13 给出一段关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一段材料,请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分析其中包含了哪些原理,然后再仔细分析两个原理。2008年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简答题1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

4、的科学理论。2马克思经典作家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思想。3马克思关于资本性质的论述。4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二、辨析题1任何理论只要站在某一阶级的立场就不能成为科学的理论。2物质统一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而哲学是标志着客观存在的范畴,因此物质统一于范畴。3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因此没有必要孜孜不倦地追求。三、论述题1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认识劳动创造价值理论?2资本主义的资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四、材料题(给出关于实践的两段材料)1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是如何认识实践的?这与马克思的认识有何不同?2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在认识实践基础上的人和自然的

5、关系有何缺陷?马克思是如何克服这一缺陷的?3如何理解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2009年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专业代码:667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1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有人认为,在信息社会中,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应当用知识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请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原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3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区别何在。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论述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继承和发展。2论述马克思关于生产与消费辩证

6、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三、材料题(45分)辩证法就归结为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这两个系列的规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但是在表现上是不同的。“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归结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统一物之分为两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1为什么说“这两个系列的规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但是在表现上是不同的”?2如何理解对立统一学说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3如何理解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2010年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科目名称:马克思

7、主义基本原理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90分)1阶级性与革命性能统一么?代表某个阶级利益的理论能够是科学么?2培根: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3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的观点。4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作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5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会的关系。620世纪末,世界社会主义低潮,有人说社会主义早产。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并说明为什么社会规律是客观的。2论述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及现实意义。2011年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7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专业代码:673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简答题1马克思主义是革

8、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2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抱歉,本部分没有试题。4马克思主义的“货币拜物教”。5抱歉,本部分没有试题。二、论述题1和谐社会的哲学依据。2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320世纪中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在世界的影响。2012年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7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专业代码:671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简答题(每题16分,共80分)1简述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条件。2简述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3简述垄断资本的本质。4简述马克思主义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5简述辩证唯物主义在马克思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二、论述题(每题35分,共70分)1运用历史

9、唯物主义原理,谈谈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体会和心得。2试述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2013年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7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专业代码:675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简答题1简述意识的能动作用。2简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3简述垄断条件下垄断与竞争的关系。4简述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二、论述题1论述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之间的关系及其启示。2论述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内涵及其意义。2015年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7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专业代码:673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90分)1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10、?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科学的?(可结合恩格斯“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的角度)2真理与价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3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关系。4从社会基本矛盾的角度,分析我国的改革。5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6科学技术对社会进程的作用。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内容和意义。2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的影响。2016年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6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专业代码:666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90分)1实践的定义、特征、基本形式,为什么说

11、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2社会存在的含义,以及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3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但又说历史是人们意志的合力,这矛盾吗?4用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分析我国改革的性质。5为什么说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6资本主义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内容。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结合历史和现实说明马克思主义是怎样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并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是什么。2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的社会历史意义。2017年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6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专业代码:666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名词解释1异化劳动2市民社会3人本主义4从后

12、思索法二、简答题1马克思的自然观。2马克思晚年的“跨越论”思想。3阿尔都塞的“认识论断裂”。三、论述题1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关系。2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3用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异化劳动答:异化劳动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的概念,又称劳动异化,是指劳动产品和劳动对象作为异于劳动者的存在物存在,而不属于劳动者。马克思用它来概括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及劳动本身的关系。他认为,劳动(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类的本质,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却发生了异化。其具体表现是:劳动对象的异化,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不能自由

13、地支配自己和自己的劳动。劳动本身的异化,即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的劳动不是自愿的,而是被强迫的。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即由于劳动产品的异化使人不能确证其类本质,劳动行为本身的异化使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变成仅仅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导致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因为当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劳动活动以及自己的类本质相对立的时候,也必然同他人相对立,这里的他人指的是占有劳动者劳动产品、劳动活动的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则指的是资本家。马克思借助异化劳动概念,初步探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私有财产的本质和起源,并通过异化劳动的扬弃来说明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为他后来创立马克思主义唯

14、物史观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奠定了基础。2市民社会答:马克思主义认为,市民社会是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组织和团体构成,是国家权力体制外自发形成的一种自治社会,是衡量一个社会组织化、制度化的基本标志,具有独立性、制度性的特点。它是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以直接从生产和生活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为形式,以振兴的商业生活和工业生活为内容,体现着人们特定的物质交往关系,独立于并决定建立在其上的政治国家及其附属物的社会生活领域,特别是经济生活领域。简单的说是指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私人交往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既是一

15、个历史范畴又是一个分析范畴。历史范畴下的市民社会指的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特定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本质特征是阶级利益的存在”。分析范畴的市民社会指的是私人利益关系的总和,是与政治国家相对应的概念。马克思不仅将市民社会理解为“全部历史的发源地和舞台”,而且把它改造为构筑唯物史观的理论大厦的重要范畴,在这个不断提升的过程中,马克思实现了对黑格尔哲学的历史超越,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根本性转变。3人本主义答:人本主义通常指人本学唯物主义,是一种把人生物化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学说,指的是将人理解为离开一切社会历史条件的抽象物,并以抽象的人为基础去解释一切问题的哲学学说。主要代表是

16、德国的费尔巴哈和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费尔巴哈由于把庸俗唯物主义同一般的唯物主义混为一谈,避免采用甚至反对唯物主义这个术语,因而将自己的哲学称作“人本主义”或“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则”。人本主义与唯物主义是相对的,费尔巴哈他反宗教神学,反对唯心主义哲学,认为自然界是实在的,没有任何超自然的东西,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的产物。他反对把肉体和灵魂分割为物质和精神两个独立的实体,反对把精神的东西看成是第一性的观点,认为人是思维和存在的统一,灵魂和肉体的统一,而且灵魂依赖于肉体,思维是大脑的属性,思维只能从存在而来,从而论证了物质第一性的唯物主义观点。上帝是人的本质的虚幻的反映,不是上帝创造了人,而

17、是人按照自己的本质创造了上帝,上帝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神学就是人本学。他的人本学唯物主义在反对神学和唯心主义斗争中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他是离开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来考察人,他所理解的人是抽象的生物化的人,是个一般的人,因此,他不能真正驳倒唯心主义,也不能真正说明宗教的本质。列宁指出,人本主义是狭隘的,它“只是关于唯物主义的不确切的肤浅的表述。”(列宁全集第38卷第78页)4从后思索法答:从后思索法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商品拜物教的性质及其秘密时提出来的,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从后思索法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人体的解剖是猴体的解剖的钥匙”,其基本点可以归结为两个层面:其一,反对目的主义地看

18、待过往历史;其二,从现实社会中“透视”以往的历史。概而言之,从后思索就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出发,通过对历史的“透视”和由结果到原因的反归来把握历史运动的内在逻辑。它是马克思一以贯之的思维方法,是马克思历史认识论的核心,其基本内容包括:典型分析。这是从后思索法的出发点,贯穿着发展、批判的原则。“普照光”分析。资本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最基本的经济关系,是一种“普照的光”,所以要说明各种经济关系在资本主义内部结构中的地位,就必须围绕资本这个经济范畴来展开。逆向溯因。历史已经过去,产生历史事件的原因已经不复存在,因此要真正认识社会发展的原因只能走一条“同实际运动完全相反的道路,即从发展的结果开

19、始”,逆向溯因。科学抽象。对整个历史科学来说,科学抽象具有普遍意义。它贯穿于典型分析、普照分析及逆向溯因中,其具体而言就是要使抽象上升到具体。从后思索法是一种科学的方法,体现着时代的精神,不仅为我们正确认识缤纷复杂的社会历史运动提供了一把金钥匙,而且为我们正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要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二、简答题1马克思的自然观。答: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继承了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批判地吸收了法国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德国唯心主义自然观中的合理因素,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固有缺陷,并以19世纪的自然科学成果为基础而形成的关于自然及其人类的

20、总观点。(1)马克思的自然观的主要内容马克思的自然观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一贯主张哲学所关注的应该是现实的自然,而不是抽象的自然。马克思视域中的自然界是在人类社会实践中生成的自然界,是“属人的自然”,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是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和系统。在该系统中,从星球到原子以至更小的粒子形成了一个无穷的系列和层次,即自然界具有物质性。物质的运动性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的,物质和运动是永恒存在的,它们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永无止境地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这种永恒存在和永无休止的转化过程,就表现为空间、时间的无

21、限性。运动的规律性规律具有普遍性,不仅人类社会有规律,自然界也有规律。物质运动所遵循的规律是永恒的,不变的,且真正永恒的规律只能在无限的渐进的进步过程中实现。实践的统一性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实践是人与自然相分离、相对立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中介。实践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活动,是人的本质和存在方式。(2)马克思的自然观的特征 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马克思的自然观是一种唯物辩证主义的自然观,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相结合。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马克思的自然观认为自然史与人类史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应该将两者统一起来,看成是一个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天然自然和人化自

22、然的统一马克思的自然观不仅包含了对天然自然界的看法,还包括了对人参与其中的人化自然的看法。(3)马克思的自然观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的自然观的理论价值a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解决当今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依据。b为我们认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解决当今环境问题,构建当代生态文明提供了方法和途径。马克思的自然观的实践价值a为构建科学的环境伦理学提供合法性和合理性证明。b为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提供生态智慧。c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指导。2马克思晚年的“跨越论”思想。答:马克思通过对俄国农村公社的历史、现状及其特点的分析,

23、得出了俄国农村公社具有二重性的结论,指出了两种发展前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俄国能够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这一论断,具体含义是俄国可以超越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整个阶段,由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直接进入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阶段。(1)“跨越论”思想的主要内涵 马克思晚年的跨越论及其东方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验证了人类社会的一条普遍规律:社会革命总是首先发生在落后地区。“跨越”是资本主义的自我否定跨越并非是指取消资本主义阶段,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本主义的自我否定,具体表现在:a马克思在提出跨越“卡夫丁峡谷”这个理论命题时,是把它与外部世界,尤其是把落后的俄国与西欧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24、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跨越论这一理论命题的前提条件,是进行跨越的国家所处的历史环境必须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是同时代的东西”,这就为用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果来改造跨越前的前资本主义的落后状态提供了客观可能性。b这种跨越本质上仍是对资本主义的否定。绝对的、纯粹的跨越是不可能的,东方落后国家恰恰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已经进入资本主义阶段并在与资本主义发生关系的过程中,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实现对资本主义的否定。跨越虽然绕过了资本主义,但并非是指直接进入到马克思所称的社会主义,这其中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过渡期。跨越不仅是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超越,本意中也包含了特定历史条件下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超越。(2)“跨越论”思想

25、的现实启示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避免重走西方工业化时期经济发展的道路。“跨越论”思想中所包含的“避免遭受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极端不幸的灾难”的观点启示我们需要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走出一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新路。积极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并审慎应对挑战、防范风险。马克思论证“跨越”思想时对世界市场的分析,尤其是关于吸收资本主义所创造一切文明成果的反复论述,对中国如何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战略的制定颇具启发意义。3阿尔都塞的“认识论断裂”。答:在保卫马克思一书中,阿尔都塞在运用结构主义研究方法解读马克思文本的过程中提出,马克思前后期思想存在着“质的中断”,也就是存在着“认识论断裂”。由此,阿尔

26、都塞提出了他的“认识论断裂”观点。(1)“认识论断裂”观点的基本内容阿尔都塞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界,把马克思思想的发展进程拦腰折断,划分为两大阶段:1845年“断裂”前是意识形态阶段,1845年“断裂”后是科学阶段。他认为在1845年以前,人道主义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都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占据支配地位。在1845年之后,马克思同一切把历史和政治归结为人的本质的理论彻底决裂,制定出建立在崭新概念基础上的历史理论和政治理论。但是这个“认识论断裂”不是一下子完成的,而是逐步展开的。所以他根据所谓“认识论断裂”充分展开于1857年以后的说法,把这一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8401844年,这一阶段是马

27、克思思想的青年时期;第二阶段,1845年,这一阶段是马克思思想的断裂阶段;第三阶段,18451857年,这一阶段是马克思思想的成长阶段;第四阶段,18571883年,这一阶段是马克思思想的成熟阶段。(2)“认识论断裂”观点的评价“认识论断裂”观点的积极评价a展示了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全新的科学主义解读方法,为我们不陷于某种固定的理论框架、理论范式、理论思路,而从不同角度理解和诠释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启示,开辟了一条新路径。b揭示了马克思不同时期著作的不同特点,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看待马克思本人及其思想,杜绝把马克思神圣化和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绝对化、教条化的倾向,对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具有积极

28、意义。c阐述了马克思前期对人道主义的超越和后期对人道主义的认同和传承,有助于我们看到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连续性,防止把马克思思想的发展绝对的割裂开来,片面的强调前者或者片面的强调后者的一孔之见。“认识论断裂”观点的消极评价阿尔都塞“认识论断裂”观点具有片面性,具体表现在:a将马克思主义割裂开来,破坏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连续性。事实上,马克思的思想发展是前后相继的,始终遵循着一条不断补充、不断创新的发展路径。例如,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已经含有了人道主义的思想,在成熟时期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依然存在,并且发展到更高的水平。b将科学与意识形态向对立起来,表明他没有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种科学,而且是一种无

29、产阶级为解放自身而斗争的意识形态和理论工具。三、论述题1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关系。答: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自由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和哲学,是以自由为主要政治价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讲,自由主义追求保护个人思想自由的社会、以法律限制政府对权力的运用、保障自由贸易的观念、支持私人企业的市场经济、透明的政治体制以保障少数人的权利。在现代社会

30、,自由主义者支持以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为架构的自由民主制,有着开放而公平的选举制度,使所有公民都有相等的权利参与政务。自由主义反对许多早期的主流政治架构,例如君权神授、世袭制和国教制度。自由主义的基本人权主张为生命的权利、自由的权利、财产的权利。(1)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区别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两者的区别可以从民主观和国家观两个方面阐述,具体内容如下:从民主观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在民主自由方面的态度是截然相反的,具体内容如下:a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自由的社会性和历史性,认为人的自由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自由,人只有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自由主义主张人的绝对自由,

31、认为人的自由是绝对的,客观规律与必然性无法约束人。两种自由观在哲学意义上体现了抽象的人本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与民主观在价值取向上是一致的,而自由主义在自由观和民主观上存在着逻辑矛盾。c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公开申明为无产阶级服务,而自由主义宣扬的自由与民主是超阶级的。从国家观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区别如下:a国家起源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国家起源论的理论依据是唯物主义,认为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自由主义国家观的理论依据是社会契约论,认为国家是在自然的状态下通过让渡权利而产生的结合体。b国家本质的定位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国家本质是

32、阶级统治的工具。自由主义认为国家是中立的,是维持秩序和保护个人权利的工具。c国家前途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的产生与阶级和阶级斗争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只是一种历史现象,不会永恒存在。而自由主义认为国家是保障个人权利的必要产物,因而国家存在有其永久的合理性。(2)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的联系从世界史的角度,马克思主义和自由主义都可视为启蒙和资本主义的产物,这是两者间既继承又否定的辩证关系的基础,具体联系如下:两者的理论出发点是一致的二者都立足于理性和进步的观念,都追求自由解放。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是自由的联合体,其理性、进步和自由的理念虽然与自由主义者的理解不同,但启蒙的种子是一样的

33、,二者同根同源。对资本主义态度中都包含着肯定态度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态度既有肯定又有否定,自由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道德文化等持有肯定的态度,所以在针对资本主义的表述中,这两种立场和理论之间在对立之外又相互渗透,存在着明确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最明显的表达,就是拒绝保守派或浪漫派从各种前现代的立场出发,对资本主义的批判。黑格尔世界观对两者的连接作用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的这种继承又否定、对立而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在马克思与黑格尔对“世界史”理解的异同中,表现的最为清晰。黑格尔作为自由主义通向马克思主义的中间环节,把世界史看作是理性史或精神通过自我意识抵达自由的过程。马克思集成黑格尔统一的

34、、目的论的世界史观,但却用现实的生产力发展史和社会制度的演变史取代黑格尔的精神发展史。(3)马克思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与超越 在人性论问题上,自由主义未能辩证、历史地把握人的社会本性,而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与社会二者辩证统一,个人是社会的个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在自由、民主、平等等权利问题上,自由主义没有把握其背后的经济利益关系及其制度前提,导致自由主义的权利、自由等价值体系缺失现实根基和社会内容,而马克思主义将权利与社会生产方式与社会性质联系起来,认为权利受到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与规定。在个体、共同体、社会的辩证关系上,自由主义未能基于历史主义和辩证法视域全面把握个体形态、团体形态、社

35、会形态的政治价值体系,而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主体至少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三重存在类型:个体主体、团体主体、社会主体。在政治社会与政治发展的价值标准问题上,自由主义忽视或否定特定历史时代发展所决定的不同政治主体对不同政治价值的客观需要,而马克思主义认为,在进行政治价值评判时,要深入认识特定历史境况下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政治主体间价值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政治发展的道路问题上,自由主义认为无须消灭阶级与剥削,使其理论上导致普世主义与霸权话语,而马克思主义认为,需要以构建人与人之间平等、自由、和谐的利益关系为基础探索特色性的政治价值时间路径。2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答:关于费尔巴哈的提

36、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成的批判费尔巴哈的11条提纲,论述的中心是实践问题,标志着马克思不仅同唯心主义,而且同一切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标志着马克思已经彻底摆脱了一切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显示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诞生。(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主要内容马克思紧紧围绕着旧唯物主义的基本缺陷直观性和受动性,完成了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批判,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或者说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即实践观点。其主要内容如下: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理论出发点,确立了完备的实践观。旧唯物主义从经验直观出发,把人归结为单纯受动性的生物自然,把自然、对象理解为单纯外在的、感官直观的对象。马克思扬

37、弃了把能动实践归结为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质思想,克服了由于过于强调劳动的能动意义而导致的对人的抽象理解;同时也改变了先前对旧唯物主义的好感态度,认识到了旧唯物主义的单纯受动性原则及其缺陷,反复强调指出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是能动性与受动性、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根据对实践的这种理解,马克思进而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认识论建立在实践观点之上,确立了能动反映论的基本思想,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指出,由于缺乏完备的实践的观点,旧唯物主义单纯从经验出发,把认识对象仅仅理解为外在于人的、感官直观的对象,而把人理解为单纯直观的、受动的存在,从而把人的认识活动理解为

38、消极被动的照镜子式的直接映现活动,完全否认了人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否认了认识的能动性、辩证性。从具体方面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提出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几个重要思想:a批判了“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提出实践是环境和人的改变的共同基础。b批判了费尔巴哈宗教观的唯心主义。c批判了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错误看法。d阐明了社会的本质,揭示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揭示了新旧唯物主义哲学不同的阶级基础、本质特征和历史作用a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即共产主义社会。b过去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

39、变世界。马克思思想的意义在于:第一,使哲学变成现实,彻底跳出了思辨哲学的基础。解决哲学问题的根本在于人的实践活动。第二,哲学的合法地位,只能是经济研究、政治研究和文化研究的方法论指导,而不是越俎代庖式的对其他社会问题直接的哲学批判。(2)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意义 提纲从根本上揭露了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根本缺陷,阐明了实践的观点是唯物史观最基本的、首要的观点,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进而为唯物史观乃至崭新的科学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生长点和立足点。提纲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科学地说明了人的社会性本质,正确地阐述了社会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提纲第一次建立起完备的实

40、践概念,初步完成了对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批判与综合,在哲学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确立了牢固的实践观点,从而为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进一步把实践观点贯彻于历史观、创立历史唯物主义作了理论上的准备。3用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答:(1)社会形态理论的基本内容 社会形态的内涵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历史的、具体的统一。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依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

41、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其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但是就某一国家或民族的社会发展的历程而言,情况就不一样了,体现了社会形态更替形式的多样性。所以,社会形态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和具体道路的辩证关系。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其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

42、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但是,如同其他社会规律一样,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也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a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b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c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社会形态的更替还表现为历史的前进性与曲折性、顺序性与跨越性的统一。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顺序性主要是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其历史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但它并不否认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跨越性。(2)根

43、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可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作出如下分析:从社会形态理论视角看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a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符合社会形态演进的总体趋势第一,马克思认为社会形态演进的总体趋势是是按照原始社会、古典古代社会、封建社会、资产阶级社会及共产主义社会依次演进。其二,中国近代历史有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只是发展畸形且不充分。因此,中国社会由半资本主义半封建社会演变成社会主义社会,符合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演进总体趋势的判断。b中国从半资本主义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符合社会形态之间过渡规律社会形态之间的具体的过渡形式,常常表现为一种非典型的旧的生产方式向新的生产方式的过渡或者表现为

44、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社会形态的演变。从社会形态理论视角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a社会形态更替具有多样性,即使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国家也会显现出不同特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目标所作出的重大论断,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形态更替规律的尊重和运用。b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是人民群众的选择。从社会形态理论视角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状况a从生产力社会形态的视角来看,目前中国正处在从农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转型时期。中国过去是比较典型的农业社会,所以总体上看中国面临的主要任务还是完成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但是,从世

45、界范围看,世界上一些先进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向信息社会迈进,因而中国也必须同时向信息社会转型。b从经济社会形态的视角看,目前中国属于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以及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虽然中国现实的社会主义状况与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还有较大差距,但这种差距仅仅体现在发展的水平和程度上,只是量的差别,而非质的差别。因此,中国目前的社会属于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c从人的发展形态的视角来看,目前中国处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初始形态。这种形态是指已经进入人的

46、全面发展形态,但人的全面发展还没有得以充分、彻底展开和实现的形态,具体来讲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人的全面发展阶段;另一方面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是不完善的、不成熟的。2018年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7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专业代码:673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90分)1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2资本主义历史地位。3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4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社会改革2019年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7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专业代码:673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90分)1马克思主义的含义?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可以结合恩格斯说“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2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3如何认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4结合社会基本矛盾说,分析我国的改革。5为什么说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6科学技术对社会进程的作用。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主要内容和作用。2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对世界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研究生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