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消费放缓背景下的城市居民消费倾向透晰.doc

上传人:ho****x 文档编号:30403 上传时间:2020-11-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费放缓背景下的城市居民消费倾向透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消费放缓背景下的城市居民消费倾向透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消费放缓背景下的城市居民消费倾向透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消费放缓背景下的城市居民消费倾向透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消费放缓背景下的城市居民消费倾向透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消费放缓背景下的城市居民消费倾向透晰今年是我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据专家估计,我国今年经济一直快速平稳增长,速度高达9,经济总量名列世界前茅。但是,消费不足是我国当前经济的突出问题。在拉动2005年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相对于进出口贸易和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消费相对滞后。数字显示,自2001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高达22.5,而消费仅增长10.7。岁末年初,中央关于“十一五” 规划的建议出台,未来的经济形势依然看好,那么在消费看紧背景下,城市居民未来一年的消费心态有何变化?未来的消费热点又会呈现什么样的变化趋势?现代国际市场研究公司在连续两年研究城市居民消费倾向的基础上

2、,2005年年底又再次对广州、北京、上海三地城市居民的消费倾向开展了跟踪研究,以流动街访的形势,在三个城市共调查了633个消费者,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对城市居民消费倾向进行了纵向和横向的对比研究。 2005年,食品类支出退出家庭支出榜首,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飚升 家庭对支出结构,可以分为消费性支出和非消费性支出,从消费倾向的角度,此次调研重点着重于居民的消费性支出。消费性支出可分成八大类,即教育文化娱乐和服务类、交通和通讯类、医疗保健类、居住类、食品类、衣着类、家庭社保及服务类、杂项商品和服务类,涉及到家庭消费的每一个领域。总体调查数据显示,三城市居民2005年在八大类消费支出中最大的消费领域是

3、教育文化娱乐类,61的消费者如此评价,这一比例高于去年5个百分点。而2003年、2004年,三城市居民消费支出最大的都是食品类支出,分别有65和71的居民提及。由此可见,食品类支出退出了连续两年在家庭消费支出中权重最大的范畴,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教育文化娱乐方面的消费项目,家庭恩格尔系数降低,体现了一个重大的变化,人们在解决基本的温饱需求后,更多的追求个人的发展和人力资源投资,更加注重在发展方面的投入了。2005年,三城市居民家庭消费的其他几类消费支出中,食品类、交通和通讯支、居住类(不包括购房)支出分别排第二、第三和第四,提及率依次为54、38和37。其他依次是衣着类(29)、家庭设备及服务

4、类(29)、医疗保健类(26)、杂项商品和服务类(9)。(见图一) 三个城市调查数据对比,广州家庭的消费支出中最重的项目还是食品类支出,提及率高达60;北京、上海两地居民则此类支出均排在教育文化娱乐类支出之后。由此可见,广州居民相对而言更注重饮食,对吃的重视程度在消费结构中完全得以体现;而北京、上海居民则更加重视文化娱乐方面的支出,这一点体现了地区间的文化发展差异,广东在建设文化大省的过程中,引导老百姓更加关注这方面的消费仍需努力。 广州居民对未来一年的收入预期大幅度提升 在谈及对未来一年的收入预期的时候,总体上看,三城市居民普遍较为积极,53的被访者表示会比今年高,这个比例较去年高出4个百分

5、点,这说明大部分居民对明年的经济形势比较看好。其中上海居民尤其看好,有超过六成的被访者表示收入会高一些,北京、广州也分别有51%、47的居民看好明年的家庭收入状况。纵向比较来看,广州居民对未来的收入预期较上一年度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提高了11个百分点,上海、北京基本与上年度持平。 广州储蓄型消费主导,北京上海投资理财意识浓厚,消费整体仍缺开拓性 数据显示,虽然超过55%的三地城市居民预期明年收入将会有所增加,可支配性收入将高于去年同期,但是对于储蓄、消费和投资,更多市民倾向于储蓄选择。继去年本调查设置了一个假设性问题“如果你一次性得到10万元奖金,你将如何处理?”以了解市民的消费欲望和储蓄投资意

6、识后,今年继续沿用这一假设性问题。结果显示,各地居民去年与今年的选择基本一致。36%的三地居民选择全部或大部分用于储蓄,与上年度持平,49%的城市居民选择全部或大部分投资,较上年度高出2个百分点,选择全部或大部分消费的市民为15%,较去年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市民的投资意识有所提升,消费欲望则有所回落。三地间比较,广州城市居民储蓄型消费观念明显高于上海、北京。有将近一半的广州受访居民将储蓄置于首位,北京上海则选择投资的人数均超过50%。数据反映,传统勤俭持家、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仍然影响着市民的消费倾向。尽管生活越来越富裕,老百姓手里钱多了,但城镇居民投资意识和理财观念仍然比较淡薄,消费缺乏开拓性

7、。 调查显示,造成城市居民持币观望和消费倾向减弱的原因还有基于风险的考虑:在对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信心指数的调查中,23%的城镇居民表示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很健全/比较健全”,54%的居民表示现行社会保制度一般,仍有24%的居民对现行保障障制度不太乐观。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转型和未来生活不确定经济因素的增加,风险的集中释放,个人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负担增重为居民家庭未来生活增添了不确定因素。从而弱化市民消费欲望和购买心理,居民加大了储蓄力度,持币观望,从而弱化了现行消费倾向。这表明福利体制转型过程中收入分配变化对城市居民消费倾向影响很大。据问卷调查,居民存款动机攒子女教育经费、攒钱养老已居首、次位

8、。而投资选择从去年的零上升到3%,事业发展选项仍然无人选择。储蓄无法转化为投资而逐渐沉淀,最终将影响经济增长,由此而来,政府应加大对投资性和发展性消费的引导。 在就业和再就业形势调查中,28%的城镇居民对就业和再就业形势表示“乐观和非常乐观”,信心指数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13%,对就业形势表示“严峻和非常严峻”的有28%,较去年同期微升1个百分点。 建文化大省成效显著,广州市民文化消费逐渐提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城市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对于未来一年的消费支出,62%的城镇居民表示将增加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体现了城镇居民在物质消费得到一定满足后,越来越重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及子女

9、教育的培养,特别是随着社会就业竞争的加剧,为了加强自身竞争力,在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以及不断扩大对于自身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提升。 调查数据还显示,广州市民2004年度参加各种文化艺术活动的比例仅38,而2005年度这个比例高升到48,提高了10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在建设文化大省的过程中,市民的文化艺术修养意识和消费较以往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尤其是观看各类文化艺术展览和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种联谊活动,群众参与率分别为25和24,较去年相应提高了11和13个百分点。在谈及未来一年这方面消费打算的时候,更有六成的被访者表示会自费参加各类高雅音乐会、演唱会、展览和其他文艺活动,而去年同期,仅有30的市民表示会

10、自费参加此类的文艺活动。同样,在广州家庭的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和服务类消费支出较去年而言,虽然仍排第二,但在家庭的支出结构中已经提升了4个百分点,而且还呈现增长的趋势。 汽车消费提上日程,奢侈品内需潜力巨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品位也正在逐步提升,消费逐步向享受型发展。按边际消费倾向大小排序,未来一年三地居民各项消费预期支出顺序为: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医疗保健食品、交通通讯、居住、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杂项商品。交通通讯尤其是汽车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显示出城镇市场出现新的消费热点。29%的受访者表示“会/可能会”在未来一到两内购买汽车,同比上升6%,其中以广州居民增幅最大,表

11、示有消费意愿的居民从16%升至27%,上海从20%升至31,北京基本持平。市民对汽车等奢侈品价格承受能力增强,上海、广州、北京汽车消费内需潜力巨大。 加强自主创新投入力度呼声高涨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十一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之一。这是党中央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未来五年乃至今后较长时间我国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政府加大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建设知名的自主创新的民族品牌的态度,城市居民反应普遍积极,呼声很高,73的被访者表示“非常赞成”或者“比较赞成”,其中上海市民关于自主重新的意识最高,近八成的人士希望有更多

12、的自主创新品牌。与此同时,对于构建学习型组织和争做知识型个人,绝大多数市民表示认同,83的调查者表示家庭成员应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并需要终身学习,来提高个人素质和全体国民素质。 人们环保意识较强,但绿色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细节消费方式仍待推广 中央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力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调查中发现,城市消费者普遍认同。在问及对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态度时,全部被访者均表示支持,认为“赞成/非常赞成”的消费者高达八成。又比如对于质量、性能、功能等差不多的家电产品,消费者最关注的特征是“节能和环保”(44),远高于价格(27)和品牌(26)的关注度。但是,人们

13、在个人利益不受影响的前提下,节约和环保的行动尤其是细节,仍不拘小节,如在问及 “到餐厅用餐是,您会提出使用一次性筷子吗?”时,回答“无所谓”的市民占24%,回答“尽量不使用”的占15%。但是仍然有61%的城镇居民表示“尽可能的使用”。绿色GDP和绿色生活方式的倡导,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再生的绿色经济,培育以人为本的绿色文明,构筑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态,将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城市居民普遍期待和谐社会,而且颇有信心 中央在“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描述了和谐社会的蓝图,对于构建

14、人们普遍就业、社会保障完善、收入比较公平、精神文化生活丰富、生命财产安全的和谐社会,80的被访者明确表示“非常期待/比较期待”,仅有2的访问者表示没有需求;其中北京居民(88)较上海(79)和广州(74)尤其强烈。三城市居民对于我国在“十一五”期间构建和谐社会充满信心,一半的市民表示有信心,35的市民表示信心一般,只有15的市民没有信心。三城市中,北京市民信心最大,近六成人士表示“很有信心/比较有信心”,高出上海8个百分点,广州1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和谐社会是大家共同的愿望,在国家极力倡导和努力构建的过程中,老百姓都会广泛参与,而且对这一境界的实现,大家普遍信心十足。 消费倾向深访记录 廖小

15、姐,26岁,未婚,政府部门职员,月收入5000元左右。2005年购有商品房一套,月供1500元。廖小姐自我感觉属于消费型,注重生活质量和享受,储蓄意识较淡薄,更追求消费过程带给自己精神上的愉悦和体验,对于信贷消费态度积极,家庭经济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压力。个人支出最大的领域是教育文化娱乐和服务类,平常工作较忙,认为高品味的休闲环境能充分舒缓心情,闲暇时间喜欢去情调的西餐厅和酒吧,或者去美容、健身。平常还比较注重文化艺术方面的消费,喜欢欣赏高雅的音乐会和美术展览,购买专业CD和看书。廖小姐对现状比较满意,对宏观经济形势充满信心,但对广州在近期内构建和谐社会和良好的城市环境有点担忧。对于未来的收入预期

16、,感觉基本和今年差不多,明年希望自己能够适当减少消费支出,关注的消费领域依然是教育文化娱乐和服务类。 李先生,33岁,某国有银行行长,太太是政府公务员,拥有属于自己的本田汽车,家庭月收入近2万元。李先生认为自己是个积极消费的人,平常工作较忙,应酬很多,个人和家庭支出最大的是教育文化娱乐和服务类。除工作应酬之外,经常邀请三五朋友一起吃饭、打球、卡拉ok等休闲活动,闲暇时间喜欢和家人一起去郊外享受安静和轻松的时光。认为人应该享受生活,积极消费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高档的消费既是生活的需要,也是身份的需要。李先生对未来充满信心,对储蓄的态度自我评价并不积极,当然,近几年家庭积蓄也在不断增加领域。至

17、于明年的消费,李先生表示依然将娱乐和服务类,而且,应该比今年支出更大。 何女士,32岁,教师,已婚,家庭月收入12000元左右,供有一套商品房,月供2000多。何女士是个文化人,自我评价朴实稳重,相对于消费而言,何女士更喜欢储蓄,她热衷于储蓄带给自己的愉悦,每月看到自己存折上的余额在增长,觉得非常的开心。何女士感觉家庭经济情况还是比较宽松,没什么压力,虽然如此,她还是在消费过程中过于理性,平常生活较为节省。在日常生活中,她说,偶尔也在文化娱乐和服务方面有奢侈的消费,尤其是休闲高雅的消费方式和过程,常能给她带来满足感。过去一年家庭消费支出最大的是买楼和供楼,未来的一年,她将更加关注娱乐和服务方面的消费以及衣着类消费,比如美容、健身、旅游和购买一些高档的服饰。对家庭生活对现状,何女士非常满意,对未来,她同样感到非常的自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