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项目概况11.2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21.3报告编制依据和研究范围21.4编制原则41.5主要研究结论4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82.1项目建设背景82.2项目建设必要性9第三章 交通量分析与预测123.1概述123.2交通量分析与预测123.3交通量预测结论193.4道路通行能力分析19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224.1项目选址224.2项目建设条件22第五章 技术标准及建设规模265.1技术标准论述265.2道路技术标准275.3建设规模28第六章 工程建设方案316.1道路工程316.2市政管线工程346.3道路照明及附属工程39第
2、七章 环境与生态影响分析447.1环境影响评价标准447.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457.3环境污染源分析467.4环境保护措施分析477.5评价结论53第八章 节能方案分析558.1节能规范与耗能标准558.2能源状况分析558.3能耗指标分析568.4节省油料预测578.5节能措施638.6结论65第九章 项目工程管理与劳动保护669.1工程管理669.2劳动保护689.3安全措施689.4项目实施进度计划69第十章 征地拆迁安置方案分析7010.1工程概况7010.2征地拆迁原则7010.3保障措施7010.4移民安置实施方案7110.5征地、拆迁补偿方式7110.6征地拆迁主要工程数量72第
3、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7311.1投资概况7311.2资金筹措74第十二章 招投标方案7512.1编制依据7512.2招标范围7512.3招标组织形式7612.4招标方式7612.5招标信息发布76第十三章 国民经济评价7713.1经济评价参数和模型的确定7713.2经济评价费用调整及效益计算7813.3国民经济评价指标计算8513.4综合评价86第十四章 社会影响分析8714.1社会影响效果分析8714.2社会适应性分析8814.3社会风险分析89第十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9015.1研究结论9015.2建议9087第一章 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1.1.2项目承办单位1.1.
4、3道路起止点1.1.4建设内容及规模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路线全长2281.329米,红线宽为40米,其中机动车道宽为28米,两侧人行道宽各为6米。配套基础设施内容包括给水工程、排水工程、路灯照明工程、管线入地工程、煤气管道工程、绿化工程等。1.1.5建设性质新建1.1.6建设期限为了加快工程建设步伐,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强建设进程中的各项管理工作,编好施工组织设计,搞好安全施工,全部工程计划在2014年4月全面竣工,项目建设工期16个月(2013年1月-2014年4月)。1.1.7总投资及资金筹措1、投资估算投资估算总额为19596.7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0234.04万元,占总投
5、资的52.22%;征地拆迁费用7616.50万元,占总投资的38.87%;其他费用812.98万元,占总投资的4.15%;预备费933.18万元,占总投资的4.76%。2、资金筹措该项目估算总投资为19596.70万元,拟由建设单位采取多渠道融资方式进行解决。1.2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1.3报告编制依据和研究范围1.3.1编制依据1、某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2、某市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2010-2030);3、某市某城区道路路网专项规划(2010-2030);4、某市某城区给水专项规划(2010-2030);5、某市城市排水规划(2010-2030);6、某市某城区电力电信燃气
6、专项规划(2010-2030);7、某市电力、电讯规划及其它各专业规划;8、某市规划局某路西延段(规划支路-某路)规划设计要求;9、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2008年版);1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1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12、城市道路照明设计规范(CJJ45-2006);13、国家发改委、建设部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14、国家发改委印发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15、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深度与要求;16、1:1000地形图;17、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1.3.2研究范围本报告依据国家有关
7、部门法律、政策、规程、规范,主要从技术、经济、环境等方面研究该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为本项目的建设决策提供依据。1.3.3研究的主要内容1、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交通量分析与预测;3、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4、技术标准及建设规模;5、工程建设方案;6、环境保护与节能方案分析;7、项目工程管理与劳动保护;8、征地拆迁安置方案分析;9、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0、招投标方案;11、国民经济评价;12、社会影响分析。1.4编制原则实事求是地调查项目各方面真实情况和数据,进行科学地分析论证,对项目的经济、技术、社会和环境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得出切合实际的结论。1.5主要研究结论1.5.1工程建
8、设条件本报告通过认真调查分析研究,认为该区域地理位置等自然条件良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经济实力雄厚,道路建设材料来源丰富,运输条件极其便利,具备良好的工程建设条件。1.5.2交通量预测本项目交通量预测结果如表1-1所示:表1-1 某路西延段(规划支路-某路)交通量预测结果 单位:pcu/h年份基准年特征年2009201020112015202020252030单向高峰流量189 204 225 281 407 672 1108 该道路可以在设计年限内满足C级服务水平的要求,使得道路具有稳定的交通流,能接受的延误,在可接受的范围。1.5.3工程建设规模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和某市规划局下
9、发的规划设计要点,本工程建设规模如表1-2所示,配套建设市政工程及管线照明,沿线设置公交车站、交通标志标线等相应交通管理设施,以及无障碍设施和绿化设施等。表1-2 道路建设规模 项目名称起迄点建设标准建设长度(m)红线宽度(m)设计车速(Km/h)备注某路西延段规划支路-某路城市主干道2281.3294040单幅路1.5.4工程方案设计1、道路工程(1)平面设计根据现状地形地貌确定本道路平面线形为直线。(2)纵断面设计考虑路面排水的需要,道路纵断面设计考虑尽可能采用自然纵坡,最大纵坡为0.625%。(3)横断面设计通过对规划提出的标准横断面方案进一步分析研究,本工程对某路西延段(规划支路-某路
10、)提出横断面设计方案如表1-3所示。表1-3 标准横断面 单位:米项目名称起迄点红线宽度道 路 横 断 面 组 成备注人行道机动车道人行道某路西延段规划支路-某路406286单幅路(4)路面设计本设计推荐采用沥青砼路面,拟定路面结构组合如表1-4所示。表1-4 路面结构设计表 名 称单 位备 注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机动车道AC-13C细粒式沥青混凝土cm4AC-20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cm5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cm76%水泥稳定碎石cm205%水泥稳定砂砾cm20总厚度合计56人行道2010机制砼人行道板cm61:3干硬水泥砂浆cm3C20水泥混凝土cm15总厚度合计242、给水工程给水管
11、道主管采用DN400的球墨铸铁管管材单侧敷设在道路的人行道下。3、雨水工程在道路两侧敷设d400d2000的雨水管道,收集新建道路两侧及道路路面的雨水,尽量依靠地面自然坡度将雨水就近汇入已建雨水干管,完善城市的雨水系统。4、污水工程在道路双侧敷设d400d800的污水管道,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管道连接采用橡胶圈承插接口。5、电力工程沿设计路段双侧人行道地下布置电力管线,电力管线为排管直埋方式,采用8根管,电力管线纵坡与道路纵坡保持一致。6、电信工程沿设计路段双侧人行道地下布置电信管沟各一条,采用3根管,其纵坡与道路纵坡保持一致。7、燃气工程本项目燃气管道随地形敷设,除特殊情况外,均采用埋地敷
12、设。8、照明工程沿双侧人行道设施带内布置欧式单杆双挑路灯,两侧对称布置。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5。表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2设计速度Km/h403设计年限3.1城市交通年限年153.2沥青混凝土路面年154道路长度米2281.3295道路红线宽度米406填方段路槽以下0-80cm压实度%967填方段路槽以下80-150cm压实度%948填方段路槽以下150cm以下压实度%929挖方段0-30cm压实度%9610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11路面设计荷载标准轴载BZZ-100KN12新征用土地亩136.8813拆迁户数户5214拆
13、迁房屋平方米2392015建设工期月1616总投资万元19596.7017经济净现值万元17658.9018经济内部收益率%13.2919经济投资回收期年11.29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2.2项目建设必要性第三章 交通量分析与预测3.1概述交通量调查是道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为了研究项目所在地区道路交通量的特征和构成,掌握交通流量、流向及车辆构成等数据资料,为拟建道路交通量预测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也为经济评价、确定技术标准和道路设计提供可靠依据。道路建设项目的立项和建设要求服从并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且通过项目的建设对社会经济加快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区域社
14、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是确定未来建设项目交通量,以及最终确定建设项目的技术等级标准的重要依据。因此,较准确的分析区内过去、现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和趋势,是论述建设项目必要性的基础。该项目所在区域位于某城区西部区域,拟定项目影响区为某城区西部区域,通过建立合理的交通模型,对特征年的道路交通量进行预测和描述,并通过分析交通起止点和整体交通流量分布特征,反映该项目在某城区西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3.2交通量分析与预测3.2.1特征年路网拟定未来特征年的路网是交通量预测的重要准备工作,本报告拟定特征年路网遵循了下述原则:(1)与基准年路网覆盖的范围相同;(2)满足项目建设的具体要求;(3)符合某城
15、区西部区域路网建设发展规划。特征年路网是在基准年路网的基础上进行的,其基本格局是稳定的,所以在拟定特征年路网时主要以基准年路网为参考,并依据规划调整变化了的道路条件。3.2.2交通发生集中预测1、交通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本项目以国内生产总值发展情况代表区域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社会经济指标的预测,根据资料占有情况采用灰预测的方法进行,预测结果详见表3-1。表3-1 交通区域未来经济增长率 单位:%年份基准年 特征年2009201020112015202020252030增长率12.715.514.2113.0211.9410.9410.032、未来交通量增长率的确定汽车未来交通量增长率根据弹性系数
16、法确定。目前道路网交通需求预测中,国内外比较通用的计算发生吸引量的方法是弹性系数分析法。道路交通与地区宏观经济指标的弹性系数,反映了道路交通与经济的适应情况和相互关系,所以交通需求预测可以采用弹性系数预测法。道路交通量对经济指标的弹性系数为道路交通量的变化系数和经济指标的变化率之比。e=IR/IE式中:e弹性系数;IR历年交通量增长速度或发生吸引力增长率;IE历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预测的未来年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代入上式,即可求出各分区未来年份客运增长率。道路交通量的增长与区域内道路运输量、社会经济发展互为因果关系,交通量的规模、道路运输量的变化与社会经济的水平和增长速度密切相关,该项目
17、交通量预测采用的弹性系数,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世界银行公路投资优化研究和可行性研究方法改进(1996年3月)对于道路客运主要指针对经济指针的弹性分析,并参考全国及相邻省市道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结论,结合该项目的具体情况,最终确定该道路汽车交通量相对区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弹性系数,详见表3-2。表3-2 推荐弹性系数结果表年份基准年特征年2009201020112015202020252030弹性系数1.091.020.940.890.80.710.62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弹性系数与经济增长率的计算得到汽车发生集中地增长率,详见表3-3。表3-3 汽车发生集中增长率表年份基准年特征年
18、2009201020112015202020252030增长率13.84 15.81 13.36 11.59 9.55 7.77 6.22 3、发生、集中交通量预测根据前面得到的未来年份交通量增长率,利用调查得到的各交通区域发生和集中交通量,按照下式计算未来各区域发生和集中交通量。Pi=RiPioAj=RjAjoPii区发生交通量;Rii区发生交通量增长率;Pioi区基年发生交通量;Ajj区集中交通量;Rjj区集中交通量增长率;Ajoj区基年集中交通量。3.2.3交通分布预测常用的交通分布预测方法分重力模型法和增长系数法两大类,公路交通需求分析中应用最广泛的分布模型为双约束重力模型和Frata
19、r模型。该项目交通分布客流预测采用Fratar模型,具体计算模型如下:Tij(F)=1/2(Tij1(F)+ Tij2(F)Tij1(F)= Tij(0)EiEjjTij(0)/j(Tij(0)Ej)Tij2(F)= Tij(0)EiEjiTij(0)/i(Tij(0)Ei)式中:Tij(F)交通区i到交通区j客运OD量;Tij(0)交通区i到交通区j基年客运OD量;Eii区客运OD总发生量或总集中量的增长倍数;Ejj区客运OD总发生量或总集中量的增长倍数。3.2.4交通量分配该项目采用容量限制分配法。该方法将交通量分配到交通区之间最小路权的线路上,它考虑了行驶速度与交通量之间的关系,当交通量
20、大到一定量时速度会随着交通量增加而减少,路权则会变大。因此先分配到路权最小的线路,当分配到一定量时路权不会是最小,此时交通量会分配到其他路权最小的线路上。主要步骤如下:1、将路网简化为网络,以“零流量”路段行程时间开始;2、依次对每个起点分区计算通过路网的最短行程时间的通路;3、按全有全无分配模型将起始点的交通模式加到路网上;4、计算分配到各条路线上的交通量;5、在流量与行程时间的关系中,用分配给路段的交通量计算路段行程时间,重新计算新的最短时间的通路;6、按全有全无分配法再将原来起始点的交通模式加到由步骤5得出的路网新的最短时间的通路;7、返回步骤4继续分配,直到分配的交通量和行程时间稳定为
21、止。出行时间根据出行时间模型进行确定,其形式如下:t=t01+(V/C)式中:t两个交叉口之间路段行驶时间(分);t0交通量为零时的路段行驶时间(分);V路段机动车交通量(辆/小时);C路段实用通行能力(辆/小时);、参数。交通流在进行选择时按照各路径阻抗大小进行确定。对于不收费道路,交通阻抗采用下式计算:交通阻抗=CDISTDIST+CTIMETIME式中:CDIST路径长度系数;DIST路径长度;CTIME路径行程时间系数;TIME路径行程时间。趋势增长高峰小时交通量预测结果详见表3-4。表3-4 趋势增长高峰小时交通量预测结果 单位:pcu/h年份车辆类别双向高峰流量单向高峰流量基准年2
22、009小车150 98 中车47 31 大车10 7 合计207 135 2010小车162 106 中车50 33 大车11 7 合计223 146 2011小车178 116 中车56 36 大车12 8 合计246 160 特征年2015小车223 146 中车69 45 大车15 10 合计307 201 2020小车323 211 中车101 66 大车22 14 合计445 291 2025小车533 348 中车166 108 大车36 23 合计734 480 2030小车879 574 中车274 179 大车59 38 合计1212 792 3.2.5转移及诱增交通量由于建
23、设项目的出现,将对沿线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与激励作用,缩短人们的出行和货物的运输时间,导致入口密集、土地利用性质转变、开发强度增大,提高了交通运输量。转移交通量实质上就是在一条或数条老路与规划路之间合理分配交通量,诱增交通量就是项目完成后,由于改善了路网结构,从而影响了区域经济和产业布局,改善区域投资环境,改善了区域间的经济可接近性,使通道整体通行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使道路两侧的土地性质发生变化而引发的新交通量。道路对交通量(Q)地吸引程度,一般与道路提供的行车条件的差异有关。行车条件主要包括行程时间(t)、行程距离(l)、费用(c)及舒适性(e),道路交通量与这些因素间的关系可表述为:Q=f
24、(t,l,c,e)上述中的c为广义费用,包括时间费用、行驶费用和道路收费三部分。在这种思路下,采用的转移曲线为:P1=P0+(1-P0)/(1+e(c1-c2+)式中:P1第一条路交通量占总交通量的比例;P0第一条路交通量的最小比例;c1、c2分别为第一、二条路的单位车辆广义费用;道路选择修正系数,在(1,1)间取值;两条道路各承担50%交通量,费用差为0时的函数调节值。交通量的增减变化会导致道路上车辆行驶速度、行驶时间和服务水平的变化,通行条件得广义费用也将逐步变化。因此使用转移曲线方程时还应从动态角度来考虑广义费用。诱增型交通分布量的预测,可采用如下模型:Tij*= Tij1+(Ei*/E
25、i)(Ej*/Ej)(Cij*/Cij)-1式中:Tij*、Tij分别为诱增型和趋势型的有i区到j区的分布交通量;Ei*、Ej*分别为i区到j区的诱增型工农业总产值;Ei、Ej分别为i区到j区的趋势型工农业总产值;Cij*、Cij分别为有无建设项目时i区到j区之间的交通阻抗,与行程时间及费用等因素有关;实现潜在交通量(诱增)的可能系数,通常取1/2;、均为重力模型参数。转移及诱增交通量预测结果详见表3-5。表3-5 转移及诱增高峰小时交通量预测结果 单位:pcu/h年份车辆类别双向高峰流量单向高峰流量基准 年2009小车60 39 中车19 12 大车4 3 合计83 54 2010小车65
26、42 中车20 13 大车4 3 合计89 58 2011小车71 47 中车22 15 大车5 3 合计98 64 特征 年2015小车89 58 中车28 18 大车6 4 合计123 80 2020小车129 84 中车40 26 大车9 6 合计178 116 2025小车213 139 中车66 43 大车14 9 合计294 192 2030小车352 230 中车110 72 大车23 15 合计485 317 3.3交通量预测结论根据上述研究成果和基年交通量,得到本项目路段交通量预测结果,详见表3-6。表3-6 特征年高峰小时交通量预测结果 单位:pcu/h年份车辆类别双向高峰
27、流量单向高峰流量基准年2009小车210 137 中车65 43 大车14 9 合计289 189 2010小车227 148 中车71 46 大车15 10 合计313 204 2011小车249 163 中车78 51 大车17 11 合计344 225 特征 年2015小车312 204 中车97 63 大车21 14 合计430 281 2020小车452 295 中车141 92 大车30 20 合计623 407 2025小车746 487 中车232 152 大车50 32 合计1028 672 2030小车1231 804 中车384 251 大车82 54 合计1697 11
28、08 3.4道路通行能力分析 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中规定: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规定如下:主干道为15年。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沥青混凝土路面为15年,本项目按路网规划明确为主干道,拟建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为15年。3.4.1项目交通量预测本项目为城市主干道,设计车速选用40km/h。通行能力按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的公式进行计算。N=Npkm式中:N 路段机动车设计通行能力(单向pcu/h);Np 机动车道可能通行能力,设计车速40Km/h时取1640pcu/h; 机动车道分类系数,主干道取0.80;km 车道折减系数,内侧第一条为1.0,第二条为
29、0.85,第三条为0.7; 路段通行能力受交叉口影响的折减系数,取0.6。 路段通行能力受非机动车影响的折减系数,取0.8。根据以上通行能力计算公式,得到某路西延段(规划支路-某路)路段的单向单车道设计通行能力详见表3-7。表3-7 各区段通行能力值 (pcu/h)道路内侧第一条内侧第二条内侧第三条某路西延段(规划支路-某路)630 535 441 3.4.2服务水平评价标准服务水平评价指标是描述车流之间的运行条件、度量汽车驾驶者和旅客感觉的一种质量测定标准,即根据道路交通密度划分服务水平等级。对于不同性质的道路其评价服务水平的指标也不同,本工程采用的服务水平等级如表3-8所示。表3-8 服务
30、水平表服务水平交通饱和度运行特征A 级 0.35自由运行的交通流(畅通)B 级0.350.55合理的自由交通流(稍有延误)C 级0.550.75稳定的交通流(能接受的延误)D 级0.750.90接近不稳定的交通流(能忍受的延误)E 级0.901.00极不稳定的交通流(拥挤,不能忍受的延误)F 级 1.00强制性车流或堵塞车辆(堵塞)3.4.3服务水平评价结果根据预测的2020年单向高峰重交通量方向流量,得出路段的服务水平详见表3-9。表3-9 服务水平评价表区段单向车道数单向高峰流量单向通行能力饱和度服务水平某路西延段(规划支路-某路)3110816060.69C计算结果表明该道路整条线路采取
31、双向6车道的规模,可以在设计年限内满足C级服务水平的要求,使得道路具有稳定的交通流,能接受的延误,在可接受的范围。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4.1项目选址本道路选址在某市某城区西部区域,东起规划支路,西至某路,全长2281.329米,道路呈东西走向。4.2项目建设条件4.2.1某市地理位置与社会环境某市位于某西北,濒临某湖。地处北纬28243008,东经1121811030,市境东西极宽174.6公里,南北极长187.2公里,总面积18190平方公里。某市西倚某西山地,与张家界市的桑植、慈利及怀化市的沅陵相接;北枕鄂西山地和江汉平原,与湖北省的鹤峰、五峰、松滋、公安、石首相连;东、南抵某湖及资
32、水流域,与益阳市的南县、沅江、益阳、桃江、安化接壤。某市市域面积18189.8平方公里,人口616.69万。辖安乡、汉寿、桃源、临澧、石门、澧县、武陵区、鼎城区、津市市及西湖管理区、西某管理区、某旅游度假区、某经济开发区共6县2区1市和4个管理区。某市中心城区位于市域西南部,由某城区、江南城区和某城区三片组成,其中某城区为某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江南城区为鼎城区区政府所在地,是某市重要的商贸区,某城区为某市的主要工业基地。4.2.2区域交通条件某北临长江航运干线,东靠京广铁路干线,南倚某黔铁路干线,枝柳铁路斜贯市域西北部,境内长183公里,石长铁路纵贯南北,境内长174.25公里,石长铁路
33、复线2009年年底已开工建设,全长355.5公里的黔张常铁路已于2010年二季度动工建设。高速公路已经通车的有长常、常张、常吉三条,高速公路正在建设的有常邵、常荆、常岳三条,其中常荆线、常邵线为国家纵向干线公路二广高速公路的分区段,常岳线、常吉线为国家横向干线公路杭瑞高速公路的分区段,这两条高速公路在某汇合交叉,往东通往长江三角洲,往南通往珠江三角洲,将极大地改善某的对外交通条件。另外,还有G207和G319两条国道通过中心城区。某桃花源机场的客货运量在逐年增加,正在升级改造之中,空中交通条件也将影响某的对外交通条件。 某是某省除省城长沙以外唯一一个水运、航空、铁路、高速公路各种交通方式齐备的
34、城市,同时,某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确定的国家高速公路网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某省未来的高速公路交通枢纽城市。随着国家和某省高速公路网的建设,某市区域交通条件将得到根本性的提升。4.2.3城市环境近年来,某市政府大力推进城市环境的整治和宜居城市的建设,使某市尤其是某城区的城市面貌得到了根本的改善。园林绿化档次不断提升:目前市城区拥有公园、花园、绿地、广场近百处,城市绿化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分别达到34.1%、38.35%、8.33平方米,均居全省前茅。在提高绿化率的基础上,还十分注意城市绿化的园艺化,制定了“一年小变样、两年大变样、三年出成果”的规划。“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优秀园林
35、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魅力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荣誉称号的获得,正是某人近年来潜心打造城市环境的结果,某市民无不为自己的城市环境感到骄傲。4.2.4自然条件由于本项目尚未进行地质勘测工作,而项目又位于某市某城区西部区域,因此,本项目将对某市域范围的自然条件进行分析。1、气象与气候某市域地处中亚热带过渡的湿润季风气侯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十分充足,有丰富的热量资源,且雨热同季,适合多种作物生长。市域年均降水量在1200-2100mm之间,常年降水量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2.5倍。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有明显的地域性和过渡性特征,主要表现在西部山地降水量较多,年均降水在1900mm以上
36、,东部平原较少,年均降水量在1200mm以下。2、水文与地质由于地处某湖平原,全市水系完整,河流稠密,数百条溪河汇于沅、澧两大水系。境内沅江长164公里,澧水长169公里,水能资源丰富。主要湖泊有目平湖、珊珀湖、某、七里湖等。某地区地下水分布面积1.76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96.5%,基岩裂隙水分布最广。全区有地下暗河139条,地下热水(温泉)13处。3、地形地貌某是河网密集地区,城市建设最大的制约条件是河流水系对城市的分割和城市防洪。随着城市防洪圈的逐步完善,城市建设条件得到改善,总体上,江南城区处于沅江河弯内,防洪的压力相对较大,安全系数较小,其发展余地已经不大。某区由于地势较高,随
37、着城市经济实力的增强,低丘地貌不再是城市建设用地的制约因素,因此向南有较大发展空间。某城区河网密布,地形相对破碎,但在防洪设施完善后用地尚有较大发展空间,同时,密布的河网在给城市建设用地的使用效率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外,更多的还有利于城市环境的营造和改善。4.2.5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1、筑路材料某市域筑路材料较为丰富,石料、砂砾料、石灰等来源广泛,且质地优良,就地取材可满足供应,开采及运输也较方便。(1)石料本路段处于某市某城区,附近拥有各种规格片石、块石生产厂家,原料丰富充裕,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交通运输也方便。施工前需提前向料厂签订供货合同,以便备料或扩大生产能力。(2)砂砾料本路线毗邻
38、沅江,河岸沿线均有优质河砂,属中粗砂,是良好的建筑材料,含泥量少,级配良好,各项指标均能满足工程的需要,且交通运输相当方便,运距小。(3)石灰项目地周边有众多石灰生产厂家,储量丰富,质地优良,灰膏率高,灰质纯白,凝聚力强,运距较小,可满足工程的需要。(4)水泥某市水泥产量丰富,各县均建有或即将建设大型水泥粉磨站,能满足本项目建设对水泥的需求。(5)钢材钢材来源于铁路、公路和水运,运输方便。(6)水城区自来水能保证生产、生活用水。(7)其他木材和沥青等建材市场货源丰富,运输条件便利。2、运输条件项目所在地区路网发达,大部分材料可从国省道、高速公路及铁路、水运到达某市中心城区,再通过中心城区路网运
39、输直达现场,极其方便。第五章 技术标准及建设规模5.1技术标准论述5.1.1确定依据(1)某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2)某市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2010-2030);(3)某市城市排水规划(2010-2030);(4)某市电力、电讯规划及其它各专业规划;(5)城市道路技术规范(CJJ37-90)(1998年版);(6)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7)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GB57682009;(8)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9)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0)给排水标准图集2002;(11)消防技术规范;(12)城
40、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13)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93 ;(14)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规范;(15)全国通用建筑标准设计94D16435KV及以下电缆敷设;(16)地下通信电缆敷设94X102;(17)国家标准城市电信网规划设计规范。5.1.2道路技术标准概述本项目建设将成为该区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有利于区域路网的进一步完善,改善城市基础设施,优化某城区西部区域的整体功能和投资环境,促进某市某城区西部区域的快速发展。根据城市道路分级有关规定,结合某市规划局下发的规划设计要点,本项目定位为城市主干道,设计速度40Km/h。5.2道路技术标准本道路主要技术指标见表5-1。表5-1 道路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项 目单位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2计算行车速度Km/h403停车视距m404城市交通设计年限年155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年156红线宽度m407车道数道68车道宽度m289路面设计标准轴载KNBZZ-10010最小净高机动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