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录2011年北京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2012年北京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2013年北京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2014年北京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2015年北京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6年北京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7年北京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2011年北京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视频讲
2、解北京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一、简答题(每题20分,共80分)1题目是对沉默的螺旋的描述,需要答出沉默的螺旋这个理论名称并进行简述。2论i?a?的诞生,以及它对新旧媒体融合之路的影响。3哪些因素会影响媒体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并分别举例说明。4为什么芝加哥社会学派注重议题研究?二、论述题(每题35分,共70分)1分别分析电视、报纸、互联网的新闻来源,并论述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提升媒体的公信力。22010年,智利矿工大营救持续很多天,之前并不算是媒体谈论的焦点,后期却获得了媒体?日持久的关注,用新闻传播理论分析原因,并论述我国在国际新闻报道中怎样提升
3、自己的国家形象。参考答案及视频讲解:北京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试题分析一、参考教材(10本)1新闻学概论(李良荣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著,复旦大学出版社)3时评写作十讲(曹林著,复旦大学出版社)4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徐泓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刘海龙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7传播学是什么(陈力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8传播学概论(许静著,南方日报出版社)9传播学精编(杨奕,何佳伟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0网络传播概论(彭兰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期刊
4、报纸:新闻记者、当代传播、南方周?、中国青年报、参考消息论文部分:胡泳、杨伯溆、许静、刘德寰等北大老师近两年写的论文,要全部下载看一下二、试题特点1题型及分值分布主要题型分为:简答题、论述题。(1)简答题(共4题,每题20分,共80分)(2)论述题(共2题,每题35分,共70分)总分:150分。2考试内容(1)新闻传播学基础知识(40分)对沉默的螺旋理论进行简述,为什么芝加哥社会学派注重议题研究。(2)新闻传播学热点(55分)I?a?的诞生对新旧媒体融合的影响,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提升电视、报纸、互联网的公信力。(3)新闻传播综合考点(65分)影响媒体新闻选择的因素并举例,智利矿难获得媒体持续关注
5、的原因并用新闻理论解释、我国媒体如何提升媒体形象。11年的新闻传播学综合能力考试题目是北大第一年出题,从出题范围来看大致围绕传播学方面的理论和热点、新闻学方面的综合考点来出题。在全部的6道题目中,共?及北大老师喜欢考查的“新媒体”、“批判学派”、“新闻传播学理论”、“新闻传播界热点”四个出题热点,不同题目的难度差异较大。希望考生平时复习要紧跟这四个热点。三、本试题与其他相关试题比较1本试题与其他年份试题简单比较:题型、考试范围、难易程度等。11年的新闻传播学综合能力试题是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入学考试试题的第一次试水,从题型上来说以传播学理论知识和热点,新闻学综合考点为主,传播学方面的知识
6、占六成以上,这也奠定了北大MJC备考以传播学为主的基调。难易程度上,由于是北大第一次出题,出题模式还未形成,不同类型题目难度差异较大,这也导致北大2011年复试分数线这几年最低,只有300分(330、345、355)。提醒考生在看11年真题的时候,不要过分纠结于某个题目或某种类型的题目,应该将它视为了解北大出题老师研究重点的敲门砖。同时,新闻与传播硕士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比较偏重新闻学基础知识,理论性比较强,而实践性的题目并不多。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则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考查,要求掌握的知识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真题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实践性等特点。因而仅仅学习和记忆基础理论是远远不
7、够的,还得运用理论分析案例。2本试题与其他学校相同专业试题简单比较:题型、考试内容、难易程度等。和清华、人大、中传的试题相比,北大11年334真题和以后的考题一样没有名词解释,题型只有两类,题量最小,分值最大,题目开放程度也比较大。同时,突出的重点是新媒体和社会热点,需要考生在这两方面多积累,平时要多练笔,增加答题的灵活性。四、北大试题解题思路与步骤1四点可以参考的原则(1)有理论、有分析(2)有数据、有案例(3)有观点、有总结(4)有图、有真相2答题技巧(1)核心概念带上概念的提出者、词源出处及英文表述。(2)答题时要旁征博引。制造一种读书很多,知识渊博,信手拈来的感觉。(3)考试答题也可以
8、适当做到“有图有真相”,造成眼前一亮的感觉。(4)论述题要层次清楚,有必要将每一个大条目后面都拟一个小标题。(5)尽可能的运用学术化的语言,避免过于直白、不规范的表达。陌生题目应对:冷静、拆分关键词、罗列自己知道的知识点、“能得一分算一分”。简单题当论述题来做,论述题当论文来写。真题详解一、简答题(每题20分,共80分)1题目是对沉默的螺旋的描述,需要答出沉默的螺旋这个理论名称并进行简述。【分析】该题主要考查传播学理论基础方面的知识,要求考生熟练掌握传播学理论框架,并能灵活运用。在答题过程中,考生要根据答题原则,依次写出理论的英语表达、出处、简述,尽可能多地得分。答:(1)“沉默的螺旋”理论(
9、The s?iral o?silence)是传播效果理论重新回归到强大效果论的代表理论之一。“沉默的螺旋”最早是由诺依曼于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的,1980年以德文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对这个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概括。(2)诺依曼通过“沉默的螺旋”理论,重新提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这个假说包括几个要点: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
10、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3)“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内含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个人在表明观点前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就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者附和。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的意见增势,受群体压力而改变态度的人越来越多,使得优势意见越来越强,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的人继续保持沉默或转变态度追随支配意见。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11、诺依曼认为,传播媒介对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产生影响的因素有三个:a多数传媒的报道内容具有高度的类似性(产生“共鸣效果”);b同类信息的传达活动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和重复性(产生“累积效果”)c媒介信息的抵达范围具有空前的广泛性(产生“遍在效果”)。2论i?a?的诞生,以及它对新旧媒体融合之路的影响。【分析】2010年乔布斯创造了全世界为之振奋的产品I?a?,由于轻便灵活,是继I?hone之后又一个顺应移动互联网的产品。该题正是借I?a?的追捧热潮,探究新媒体融合过程。最终要求考生回归以I?a?为代表的移动互联产品对新旧媒体融合之路的影响。答:(1)i?a?的特性i?a?作为平板电脑的模范,比手机屏
12、幕大,比笔记本携带方便,并且外观设计时尚精美,完全是为“移动新闻消费者”量身打造。对于和i?a?合作的传统媒体而言,i?a?平台畅销是个良好的开端。苹果公司拥有世界上最热门的网络商店a?store,专卖电子音乐、书籍等电子内容。传统媒体的i?a?应用程序也要进入a?store这个大型超市,因为超市中其他产品奠定了收费基础,这样传统媒体i?a?版也可顺其自然实行收费模式。(2)i?a?对新旧媒体融合之路的影响成本降低。ai?a?是一种新兴平台,纸媒的i?a?版除了必要的人工、采编和宣传成本,其他开销远低于纸媒的花费。成本降低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变相盈利。bi?a?的消费者多是精英或高端人士,媒体
13、节省下的成本和精力就可用来开发针对这些消费人群的新技术或新产品,并对i?a?版新闻产品进行创新。一旦新产品受到他们的关注,i?a?版新闻付费前景就不再渺茫,相较于其他消费者而言,他们更有能力为新闻付费。在提高订阅量、实行新闻付费的双重努力下,摆脱报纸以往“广种薄收”的尴尬。产品创新。美国媒体巨子默多克曾说过,没有优秀的内容,新设备一文不值。传统媒体要想搭上新技术的顺风车,创新i?a?版新闻产品是为必然。在纸介质呈现内容的时代,内容为王是一种铁律,但在表达形式、介质发生变化的时候,相关观点还要做一点改变,即以产品为王。为此,传统纸媒研究i?a?的特性,充分发挥机能优势,对i?a?版刊物从内容和外
14、形两方面进行创新,创造高质量的新闻产品。(3)平板电脑这种新科技的兴起必然会给传媒机构带来深刻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阅读必将发展成为一种趋势,“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接受了移动终端的阅读模式,可以畅想,若干年后,移动终端的阅读模式将成为最主流的阅读模式。”而在这种移动终端兴起之时及早抓住机遇,对传统媒体而言,则可能成为未来的赢家。就目前看来,传统媒体不遗余力开拓i?a?版来拯救印刷版的效果似乎还没有出来,但是在苍老的印刷版以及已然成熟的网络版面前,年轻的以平板电脑为终端的媒体版本预示的是无限的发展空间。3哪些因素会影响媒体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并分别举例说明。【分析】本题是新闻学综合知识考点在北大
15、真题中的体现,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该题容易下笔但回答不完全。另外,本题也是对新闻传播实务方面的考查,要求考生举例说明对新闻事实产生影响的因素,需要考生结合当年的热点新闻,站在记者的角度回答该问题。答:(1)新闻选择的含义和标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日每时发生的事件繁如牛毛,要想把这些事实全部制作成新闻,对于任何媒体而言都是不可能实现的。鉴于此,新闻选择对于任何媒体来说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其中蕴含着的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而新闻价值也是新闻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新闻选择是指记者根据新闻价值、自身媒体的定位或版面需要对已发现的新闻进行取舍和?排。新闻选择主要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新闻价值标准;一个是
16、新闻政策标准。只有新闻价值标准和新闻政策标准的和谐统一,才是新闻的最佳选择。(2)新闻之所以被称之为新闻,是因为它报道的事实具有某些特殊的要素,能够满足受众了解最新情况的需要。新闻编辑在选择选题或稿件时,首先是以新闻价值作为衡量选题或稿件可否采用、如何采用的标准的。具体而言,分析选题或稿件是否有新闻价值,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时新性新闻事实在时间上必须是最近发生的,是大众所不知道的,时间近,内容新。事实发生的时间与新闻刊播的时间差越小,受众未知范围越大,新闻价值就越高。新近发生的事实如果得不到及时传播,新闻价值就会贬值。举例:灾难新闻,如云南地震、7.21动车事件,时政新闻,如纪检委反腐新闻。
17、重要性重要性是新闻价值“特殊素质”中最重要的因素。客观事实对社会、公众形成较大影响,关系国家前途、人民命运的事件,在某一领域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都会引起社会普遍关心,这样的事件就是重要的新闻,重要性越大,新闻价值就越大。举例:纪检委反腐中的一个个关键老虎:薄熙来、王立军、周永康等都是会对我国的政治产生重大影响的新闻。接近性a接近有两种含义:一是新闻所报道的事件或人物在地理上与受众靠近;二是报道的内容与受众心理贴近,能唤起观众的关注、同情和共鸣。b新闻价值的接近性决定了无论报纸还是电视都将向公众化方向发展,报纸出现各类专业报纸,增加各种专版,专栏,电视出现更多专业频道,就是迎合人们的接近心理。”
18、举例:各个地方的门户有本地栏目。显著性显著性是指新闻事物本身具有的比较显著和突出的特征,如新闻的主人公是否有知名度,这与人们崇尚名流的心理有关。同样一件事,发生在名人身上与发生在普通人身上,报道的效果是大不相同的。举例:房东吸毒。趣味性奇闻异事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兴趣,弱势群体、妇女儿童等这些方面的事件总是让人产生同情心,现实中发生的富有冲突和悬念的事件,比虚构的文学更令人激动、兴奋。所有这些都因为容易唤起普遍兴趣,而成为新闻价值的因素。举例:立二拆四利用这种心理传播谣言。(3)宣传价值与新闻价值一样,都是事实本身所固有的某种素质,对于媒体而言,判断某一事实是否有宣传价值,要看这个事实是否有利于
19、说明和证明自己所要宣传的观点。宣传价值的素质包含以下五个方面:与新闻媒体所持的政治主张、价值标准的一致性。这里的标准就是政治上的“利”与“害”的问题。针对性。针对社会上的各种猜测、怀疑、歪曲、流言,选择事实进行有的放矢的宣传。普遍性。事实中所包含的思想观点对广大受众具有普遍的教育意义、指导作用,启发人们思考。典型性。所选用的事实能以一当十、以少胜多,使人心服口服。时宜性。有些新闻要选择适当的时机来发表,才能收到更大的宣传效益,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思想混乱。宣传价值的表现不尽相同,是由于新闻媒介的背景不同、性质不同、办报办台的方针不同。4为什么芝加哥社会学派注重议题研究?【分析】批判学派特别是芝加哥
20、学派是北大出题的四个热点之一,该题具体地要求考生回答芝加哥社会学派注重议题研究的原因,也是传播学中常考的内容之一,难度比较大,希望考生备考过程中将批判学派这一块内容深入研究。答:(1)芝加哥社会学派及其注重议题研究的产生背景经验主义研究作为一种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方法由来已久,但作为社会学研究的一种方法论及至形成有影响力的经验主义社会学研究流派却是为满足资本主义不断发展需要而催生的结果。芝加哥学派的产生就是对于这样一种需要的回应,而回应的一个维度就是对于芝加哥这座城市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调查和研究当时的芝加哥经历了资本主义的长足发展,通过工业化进程和城市自身的文化艺术魅力吸引着大量的人口聚集
21、,成为当时美国代表性的现代都市。大量移民的涌入使得整个城市人口的构成十分复杂,与城市发展和扩张相伴而来的是城市拥挤、城市贫困和城市犯罪等严峻的社会问题。就是在这样一个需要社会学的时代和需要社会学的城市,芝加哥学派得以催生回应这种需要。芝加哥学派从一开始产生就遵循着创立者抛下的定向之锚而开展研究,运用将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经验论方法,通过一批杰出的经验主义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成就了芝加哥学派经验主义研究的传统。(2)芝加哥社会学派议题研究的方式几乎所有芝加哥学派学者的研究都是围绕芝加哥这样的城市为背景展开,反映着芝加哥这样一个特殊的城市场景中城市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注重研究者的参与,或注重研究者
22、根据主观的经验来理解社会现实,在此过程中密切关注研究对象的反应和配合情况。颇有一种“深入基层”的意味,但深入基层这样的一种做法形成了与传统的书斋中的理论冥想和思辨的挑战,深入到我们感兴趣和质疑的日常生活中去,到生活中去寻找答案。注重对多渠道的定性资料进行搜集,如波兰农民这部巨著所搜集的资料就包括书信、报刊档案文献、波兰国内希望移居国外的波兰人的情况资料、已经移居到美国的波兰人的情况资料以及波兰年轻移民个案的个人生活史这样五个系列,每个系列的资料来源于不同的渠道和途径。由独出心裁的资料收集方式为起点,经验主义研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研究模式。以波兰农民为例,这种研究模式始于多渠道的资料收集,经过简单
23、的整理和汇总,再通过四种识别资料的方法来对资料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得出研究的结论。二、论述题(每题35分,共70分)1分别分析电视、报纸、互联网的新闻来源,并论述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提升媒体的公信力。【分析】本题旨在考查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面临用户分流和影响力下降的时候该如何提升自己的公信力,属于新闻传播热点知识,也是学界业界在新媒体环境下不断讨论的话题。难度偏大,需要考生不仅回答媒体新闻来源,同时回答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不断蚕食用户时传统媒体该如何提升公信力。答:(1)电视、报纸、互联网的新闻来源电视和报纸属于传统媒体,其新闻来源类似,互联网属于新兴媒体,新闻来源略有不同。电视、报纸的新闻来源
24、包括以下几方面:记者发稿。记者每天活跃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寻找或者挖掘有新闻价值的事件,然后根据节目需要和事件本身的特点向编辑提供新闻稿。报纸编辑或电视栏目负责人也会根据自己的责任主动选择有价值的事件组织记者去采访。网络和其他媒介的议题。公共议题或公共事件往往通过互联网传播,报纸或者电视新闻编辑或者雇他人将散见于互联网或者其他媒介的新闻报道搜拢、选择后,重新核实改写成新闻稿。读者或观众提供新闻线索。读者获观众提供新闻线索的渠道比较多,比如报纸的读者热线,电视台的新闻线索专线等以及通过电视节目或者报纸刊登节目信箱、手机短信,此外还可以通过媒体官网进行网上留言等。有些电视或报纸媒体也有自己专门的“线
25、人”,这些“线人”一般都有自己的工作,其工作部门也正式新闻来源的重要途径之一,比如公?局、政府等等。传达政令。电视、报纸作为传统媒体,尤其是中国的纸媒和电视,在传播新闻的同时,也担负有宣传的政治任务,所以新闻的来源还包括政令的传达。比如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互联网新闻来源的构成,包括传统媒体网站、商业新闻网站以及网民这三种力量,它们之间的相互渗透、共同作用形成了海量的网络新闻。由传统媒体兴办的多种类、多层级、多区域、多行业的网站集群成为中国网络新闻信息的直接提供者,它们控制着中国网络新闻特别是时政新闻的内容门类和数量规模,是基础性的生产力量。传统媒体网站拥有政策、母体资源、人才等各方面优势,将
26、传统媒体新闻移植到网络上的同时,根据互联网的特点制作出题材、形式更新的新闻报道。例如人民网、新华网、中档电视台网络电台等。商业门户网站虽然从事新闻业务不具备传统媒体那样广阔的空间,相关法规也规定,商业网站在时事新闻领域没有采访权。少数门户网站在某一领域也有采编权,比如新浪在体育方面的独立采编权。商业门户网站往往扮演着类似信息大超市的角色,它们将传统媒体的资源集中起来,再“批发”出去,成为中国新闻信息的集散平台。为网民提供“一站购齐式”的新闻服务。比如几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网民积极参与新闻传播的活动,成为中国网络媒体结构中影响能量转化的第三极信息力量。他们提供的新闻评论观点为观
27、察新闻提供多元视角,也在解读新闻之中酿造舆论元素。在Web20技术的支持下,网民在作为新闻的消费者的同时,也扮演着新闻的生产者的角色。网民能更能更及时、更深入的参与新闻信息的生产过程之中,微博就是很好的例证。在网络环境中获取信息、合成信息、传播信息。(2)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媒体的公信力的方式大众传媒引导舆论、服务大众、取信于民是它的?身立命之本。近年来,由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参与等特性,使得媒体的公信力日渐下降。有偿新闻、虚假报道、广告欺诈、低俗之风以及新闻从业人员道德水准滑坡等,使媒体的新闻公信力陷入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提升新闻媒体的公信力的方式有下几个方面: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提高媒体的
28、诚信度。a对媒体而言,公信力是一种社会系统信任,同时也是公共权威的真实表达。新闻传播的公信力是以客观真实性为基础的,没有了客观真实性,新闻的生命之根也就失去了,新闻媒体对社会进步的正面推动力量也就失去了。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价值所在,是新闻工作者永不褪色的追求。b为确保新闻的真实性,采编人员一定要深入采访,心细如丝,打破沙锅问到底,把新闻事实凿实、弄准。坚决杜绝捕风捉影、添枝加叶、浮夸拔高、以点代面、以偏概全、道听途说、以?传?、子虚?有等任意捏合新闻事实现象的发生。强化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打造良好的传媒形象。a记者被誉为“社会的良知”、“环境的守望者”,承载着国家和人民的厚望。然而,近年来
29、,由于少数媒体和从业人员的道德失范,直接导致新闻舆论的失语或者音量变弱,其公信力和信誉度在受众心目中大大折扣。有偿新闻在业内已成为一种潜规则,这样的新闻“不值钱”,更不能保证新闻的真实、客观和公正。b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是靠公正、客观、无偏见的报道赢得的。做记者的一个前提,是必须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具有良知、坚信正义、守护公平的人。记者最基本的人格力量,是要时刻坚守职业道德、人的良知和社会责任,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有胆有识有风骨。自觉抵制低俗之风,强化舆论引导能力。a当下,新闻报道中越刮越烈的低俗之风极大地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使其应有的权威性受到削弱,公众对新闻界觉得失望。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为了赢得
30、收视率、阅读率、点击率,招揽更多的广告,一些媒体忘记了自己的职业操守,已成为虚假、低俗、无聊信息的载体。b公信力不仅强调媒介刊发新闻的真实性,而且体现一个媒体存在的权威性、在社会中的信誉度和在公民中应有的影响力。大众传媒作为社会主义的信息载体和舆论阵地,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22010年,智利矿工大营救持续很多天,之前并不算是媒体谈论的焦点,后期却获得了媒体?日持久的关注,用新闻传播理论分析原因,并论述我国在国际新闻报道中怎样提升自己的国家形象。【分析】这是北大甚至各个院校新闻传播学相关专业出题常用方法,借助某个当年社会热点出题考查新闻传播综合知识。具体到本题,借助2010年8月5号发生在智
31、利的铜矿塌方考查新闻的连续性和我国怎么样在国际新闻报道中提高自己的国家形象。【事件回顾】8月5日:33名矿工受困。8月22日:矿工位置发现。矿工向地面传字条:“我们33人都在避难所内,全部?好。”8月23日:矿工首次得到经输送管道送下的给养。8月25日:矿工首次与家人通信。8月29日:矿工首次通电话。8月26日:智利冻结矿业公司190万美元资产以备支付赔偿。8月30日:救援人员开始打钻第一条救援通道。9月5日和19日:第二、三条救援通道开钻。9月30日:29名矿工的家属起诉矿业公司,索赔1200万美元。10月9日:救援通道掘通。10月13日上?:被困矿工营救行动将全面启动。10月14日上?:被
32、困矿工全部获救。答:(1)智利矿难后期成为媒体热点的原因10月13日智利矿难33名被困矿工被成功营救。从当年8月5日开始,已经创造了被困地底时间最长、且成功生还的世界纪录。中国作为矿难频发的国度,我们更应该关注奇迹背后的“必然”。在长达两个多月的救援过程中,智利政府动用了所有可能的力量对被困矿工进行救援。国家应急机制完善、尤其是井下紧急避难所的建立,对矿工延续生命起到了关键作用。而在救援中所运用到的新科技,大到30吨大型钻井机、“胶囊”救生舱,小到?慰矿工心灵的投影仪和灭菌铜纤维短袜等高技术的运用,都对救援的最终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这些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对矿难持续频发的中国来说无
33、疑是值得学习的。最初媒体没有报道,是因为我们的媒体已经对矿难见怪不怪了,后期智利全国上下倾力营救矿工让我国媒体越来越赞?,所以越来越成为一个热点。国际新闻通常体现着传播媒介的政治立场和态度。一件事实能否成为新闻,并不出于纯粹的偶然性,而是基于一定标准或尺度的选择和加工过程的结果。这些标准和尺度既包括新闻的客观要素,也包括记者或编辑的社会背景和个人心理因素,同时还包括传媒组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目标和利益。(2)议程设置理论议程设置理论的含义由美国传播学家麦克姆斯和肖提出。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
34、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议程设置理论的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对议论的先后顺序,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是他们的议程。b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该理论强调:受众会因媒介提供议题而改变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c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简单的吻合,这与其接触传媒的多少有关,常接触大众传媒的人的个
35、人议程和大众媒介的议程具有更多的一致性。?不仅关注媒介强调哪些议题,而且关注这些议题是如何表达的,对受众的影响因素除了媒介所强调的议题外,还包括其他因素,这些影响包括对态度和行为的两种影响(3)国际新闻报道中的议程设置传播媒介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尤其是对于发生在异国他?的国际新闻而言,传播媒介几乎成了多数人信息获取的唯一来源。正是由于这种原因的存在,媒介在报道国际新闻的时候更容易进行新闻议程的设置,成为权威的“意见领袖”。媒体智利矿工大营救这一新闻事件能否得到关注完全取决于媒体报道与否以及报道的程度。(4)我国在国际新闻报道中提升自己的国家形象的方式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交流活动越来越频
36、繁。只有建设强大的国际新闻传播媒介才能更好地向世界表达自己,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树立良好的中国形象,让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在国际新闻报道中提升自己的国家形象的方式有以下几种:提升跨文化传播的能力。新闻记者在进行国际传播中,往往具有跨文化传播的特征,因此我国媒体要提升跨文化传播的能力,按照国际新闻传播的规律,提高传播实效,从而减少西方媒体对我国国家形象的误读。重视文化的差异性;提高新闻工作者的外语水平;提高母体语言与非母体语言的互译水平。加强对外交流,更新我国对外传播的理念与方法。从对外宣传到对外传播,更新我国对外传播的理念。从传播行为上看,对外宣传与对外传播没有本质的区别。宣传强调的是传
37、播者的传播意图,以传者为本位,向受众强化传者的主导思想。目前我国从政府到媒体,都逐渐从对外宣传慢慢转变为对外传播,强调的是以受众为本位,以受众的喜好进行国际传播,这表明我国对外传播理念的更新。坚持真实性原则,坚持信息公开化。调整对外传播内容。在对外传播内容上,加强国际新闻议程(议题)的设计和设置,提高国际新闻报道的质量。为此,重在挖掘既有中国特色又具普世性的议题,多用事实和故事说话,多利用意见领袖发言。拓展对外传播渠道。在国际新闻传播中,加大海外落地和入户的力度和覆盖面,在发挥传统媒体优势的同时,充分挖掘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在信息开放、互动、海量和无界等方面的潜力。提高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
38、国际新闻传播中,必须尽力摸清国外目标受众的基本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心理需求、利益诉求乃至信息接受习惯,即具有针对性地展开对外传播,以此建立互联网国际舆情汇集、监控和分析机制,从而显著地改善对外传播效果。试题点评(1)11年北大334考题以传播学方面考题为主,建议考生在完成MJC真题的同时,尝试着做一下传播学真题。(2)新媒体、热点事件、批判学派等是学术界、业界关注的热点,是北大出题的核心,考生要抓住这些提分项,在这些方面做好笔记。(3)由于11年是北大第一次出题,出题模式还未形成,难度差异较大,建议考生不要太拘泥于本年度的某类型题目。(4)北大出题的题量上比较小,考生要在答题的全面性上下功夫,
39、?及热点的所有知识点都尽可能罗列出来。2012年北京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北京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一、简答题(每题20分,共80分)1研究方法分为哪些?各自的优缺点?2公共电视媒体的意义是什么?3媒介产品受到哪些影响因素影响?4微博在公共事件上的作用。二、论述题(每题35分,共70分)1小悦悦事件微博的作用。2限娱令的影响。参考答案及视频讲解:北京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试题分析一、参考教材(10本)1新闻学概论(李良荣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新闻理论十
40、讲(陈力丹著,复旦大学出版社)3时评写作十讲(曹林著,复旦大学出版社)4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徐泓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刘海龙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7传播学是什么(陈力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8传播学概论(许静著,南方日报出版社)9传播学精编(杨奕,何佳伟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0网络传播概论(彭兰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期刊报纸:新闻记者、当代传播、南方周?、中国青年报、参考消息论文部分:胡泳、杨伯溆、许静、刘德寰等北大老师近两年写的论文,要全部下载看一下二、试题特点1题型及分值分布主要题型分为:简答题、论述题。(1
41、)简答题(共4题,每题20分,共80分)(2)论述题(共2题,每题35分,共70分)总分:150分2考试内容(1)新闻传播学基础知识(40分)研究方法的类别和各自的优缺点,公共电视媒体的意义。(2)新闻传播学热点(55分)微博在公共事件中的作用,小悦悦事件中微博的作用。(3)新闻传播综合考点(65分)媒介产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限娱令的影响。12年的334真题更像是传播学考研的简单版,题目都属于传播学范围之内。这和北大专业硕士从11年开始招生有关,出题老师并没有过多的?及记者行业遇到的现实问题。因此,提醒考生平时准备的过程中要贴近传播学。三、本试题与其他相关试题比较1本试题与其他年份试题简单比较
42、:题型、考试范围、难易程度等。12年北大新闻传播学院专业硕士的入学考试真题334是北大第二次出题,题目类型和11年相似,都是围绕传播学知识来出题,?及一些传播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传播学热点知识,题目难度与11年相比有所降低,但题目开放程度加大,更需要考生有自己独到的视角和认识。同时,新闻与传播硕士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比较偏重新闻学基础知识,理论性比较强,而实践性的题目并不多。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则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考查,要求掌握的知识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真题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实践性等特点。因而仅仅学习和记忆基础理论是远远不够的,还得运用理论分析案例。2本试题与其他学校相同专业试题简
43、单比较:题型、考试内容、难易程度等。和清华、人大、中传的试题相比,北大12年334真题少了名词解释,题型只有两类,题量最小,分值最大,题目开放程度也比较大。同时,突出的重点是新媒体和社会热点,需要考生在这两方面多积累,平时要多练笔,增加答题的灵活性。四、北大试题解题思路与步骤1四点可以参考的原则(1)有理论、有分析(2)有数据、有案例(3)有观点、有总结(4)有图、有真相2答题技巧(1)核心概念带上概念的提出者、词源出处及英文表述。(2)答题时要旁征博引。制造一种读书很多,知识渊博,信手拈来的感觉。(3)考试答题也可以适当做到“有图有真相”,造成眼前一亮的感觉。(4)论述题要层次清楚,有必要将
44、每一个大条目后面都拟一个小标题。(5)尽可能的运用学术化的语言,避免过于直白、不规范的表达。陌生题目应对:冷静、拆分关键词、罗列自己知道的知识点、“能得一分算一分”。简单题当论述题来做,论述题当论文来写。真题详解一、简答题(每题20分,共80分)1研究方法分为哪些?各自的优缺点?【分析】这是北大传播学考研题目常?及的类型,反映了北大MJC出题围绕传播学的原则。本题考生容易答不全,还要考虑每种方法的优缺点,难度偏上,要求考生在平时复习时多?及传播学方法的知识,另一个考点就是传播学中的各个学派以及学派的著作和成就。答:总体来讲,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常常习惯性分为定性和定量研究两种,但事实上在传播学发展
45、过程中发现这种分法过于简单和粗略,在实际操作中一些研究方法是有交叉的。目前比较公认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控制实验法、个案研究法四个维度。(1)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是应用客观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对某种社会现象,在确定的范围内进行实地考察,并收集大量资料以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分为全面普查和抽样调查。调查研究法的步骤a确定调查的总体范围与样本个数。b制定抽样方案。c实地访问,包括:第一,结构性访问,即设计调查问卷;第二,主题性访问,即按事先设计好的大纲进行现场访问。?整理分析调查结果。调查研究法的优缺点a优点:本方法基本不受人为控制因素影响,较客观、全面准确。b缺点:
46、对实际对象的相关性概括不佳。(2)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是文献研究的一种类型,是对印刷文字、影片、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中显性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一项研究技术。一般分两个层次,说什么(传播内容)与怎么说(传播形式)。其特点包括:客观性;系统性;定量性;显性内容。内容分析法的步骤a提出研究假设,确定研究范围。b制定分类表,确定分析单元,严格界定分类标准。c将讯息内容按分类表的分类方式编码归类,计算各种类别所占比例,各种分析单元所占频数。?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内容分析法的优缺点a优点:本方法可描述传播内容的倾向,说明信息来源特征,分析文本,说明读者对信息的意见,描述传播模式。b缺点:分析对象有
47、时并不能代表总体情况,研究者主观因素影响分类表的科学性。(3)控制实验法控制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人为地设计一个特定的、非自然状态的环境,在研究者控制下进行测验的方法。控制实验法的步骤包括:a提出实验课题;b选定实验对象;c制作信息测试材料;?测试实验;e提出实验报告。控制实验法的优缺点a优点:本方法优势在于可控制,本身逻辑性强。b缺点:人为因素强,结论必有误差。(4)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源自心理学,用于检验某一对象的多方面特征。研究某一特定对象或案例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面情况,传播学中应用不是很多。怀特首次用本方法对“把关人”进行实际研究。个案研究一般没有事先的研究假设,结果都从案例研究中得出
48、,也不证实假设,其价值在于深入全面地占有研究对象的资料,可以提供许多材料与见解,供其他研究作基础使用,由后续研究得出一般结论。个案研究法就是检测某一对象的多方面特征的研究方法。在传播学研究中的应用多用于检查某个传播者(如新闻编辑部、报社、特稿社、电台、广告公司等)多方面的特性,或者了解研究者所感兴趣的某一特定案例在一个时期内的全面情况。个案研究法的优缺点a优点:深入了解某些特性达到实验要求。b缺点:个体因素影响较大,不具有总体性。2公共电视媒体的意义是什么?【分析】该题目是以英国BBC公共电视媒体为原型,探寻中国电视媒体发展的方向,题目出自新闻传播学推荐读物,难度中等,提醒考生将中国社会的问题
49、融入答题之中。答:(1)公共电视媒体的含义公共电视媒体是指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以公共视听费,或以社会资助为主,国家财政补贴为辅,以此消除商业营利的驱动力,在非商业主义、民主政治和中立自主的基础上,建立的服务于公共利益和对社会负责的广播电视。(2)公共电视媒体的意义产权意义官方的公共广播电视作为一种制度化的存在与产权的界定有直接关系。新制度经济学将财产权利划分为公共产权、?人产权和国有产权,公共广播电视媒体着眼于为广大受众提供公共服务,具有排他性,避免了寻租现象。平等意义全体公民平等共享是公共服务的题中之义,公共电视媒体保障了公民平等地享受广播电视服务。长期形成的地方财政分权制度使得广播电视系统
50、的财权和事权过度下放,市场化后,这种制度导致地区间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严重失衡,公共电视媒体保障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公民同等享用公共信息服务的权利。公益性和社会责任意义公益性和社会责任主要与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相关。公共广播电视与高格调、非商业、重视文化教育和信息服务等节目内容特征联系在一起。公共意识、公共文化制度或体制决定论的话语否认人是具有见地或反思能力的行动者的认识。媒介和传播的作用正是在结构或制度与个人互动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公共电视媒体的公共服务可以培养受众的公民素养,冲破制度限制的藩篱,让公民权利得以释放,为公共空间塑造和公民社会的形成提供可能性条件。3媒介产品受到哪些影响因素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