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pdf

上传人:雁** 文档编号:303600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PDF 页数:257 大小:1.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7页
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7页
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7页
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57页
亲,该文档总共2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目录2010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0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1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1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2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2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3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3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4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4年安徽师范大学3

2、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5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5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6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6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8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8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9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

3、研真题2019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0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题1实验教育学2学校教育3媒介素养4教育目的5教学策略6学生非正式群体二、简答题1简述现代型学校的特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简述当代学生观的更新体现在哪些方面。3简述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关系。4简述如何创建富有生命气息的班级文化。5简述怎样发挥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与促进作用。6简述新型教师的基本素养主要包括哪些方面。三、论述题1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学习教育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2试述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更新的基本走向。3结合教学实际,论述你对教学评价改革的看法

4、。四、案例分析题试用相关教育理论评析案例中的“无人监考”活动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及其育人效果。2010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一、名词解释题1实验教育学答: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为代表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关系的理论。代表著作主要有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入门讲义和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的特点在于用自然科学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强调对研究对象加以简化,将受检验的方式、因素、条件与其他无关因素严格隔开,并借助实验仪器、特殊设备以及某些人为方法来观察实验对象在教育过程中的发展、变化、特点

5、。2学校教育答: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学校教育的特点为:有固定的场所、专门的教师和一定数量的学生,有一定的培养目标、管理制度和规定的教学内容。构成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因素有三个: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学校教育活动通常是在教育者主导下,掌握教育目的,采用教学手段,创设必要的教学环境,调控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3媒介素养答:媒介素养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主要包括受众利用媒介资源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

6、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媒介素养主要有三个层面,即能力模式、知识模式和理解模式。就能力模式而言,媒介素养指公民所具有的获取、分析、评价和传输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知识模式观点认为,媒介素养就是关于媒介如何对社会产生功能的知识体系;而理解模式的观点声称,所谓媒介素养就是理解媒介信息在制造、生产和传递过程中受到来自文化、经济、政治和技术诸力量的强制作用。4教育目的答: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质量规格的设想或规定。具体来说就是社会对教育活动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

7、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据。5教学策略答:教学策略是指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教学策略不仅用来表示达到某种教学目的而使用的手段或方法,而且还用来表示教学活动的序列计划和师生间连续的有实在内容的交流技巧,艺术。教学策略包含目标的设立、媒体的选择、方法的确立、活动的组织、反馈方法、成绩的评定的等多个方面。6学生非正式群体答:非正式群体也称自然群体,指相对于学校班委会、团小组等一类正式群体而言的,是无正式规定

8、下学生自发自然而形成的群体。对于其中绝大多数具有亲集体倾向的非正式群体,不仅允许存在,还要视为班集体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予以支持和保护,但要防止发展成为那种功利的、庸俗的“义气”关系。对偏离集体目标的非正式群体则要在了解其首领及情感基础等情况后,审慎地做好引导工作,改善其与班集体和他人的关系。二、简答题1简述现代型学校的特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现代型学校的特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价值提升现代型学校的存在价值不再停留和满足于传递、继承人类已有知识,实现文化的“代际遗传”和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复制式再生,而是追求为社会更新性发展、为个人终身发展服务的存在价值,使教育成为人类社会

9、更新性再生系统。在近代型学校中,受教育者被视为知识的继承者和自我发展的承担者。因而,从传递知识为本转向以培养人的健康、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为本,是现代型学校价值提升的核心构成。(2)重心下移 教育对象与目标方面的重心下移。学校致力于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不仅是教育由精英向大众的转换,而且体现了教育观念和行动中“具体个人”意识的诞生,对每个人的幸福人生与生命价值的关爱。教学内容方面的重心下移。把近代型学校中以为进入学术象牙塔作准备的学科知识为主的教学内容构成,转向学科知识与生活领域、职业实践领域、科学技术领域、人生领域等方面沟通的教学内容。管理重心的下移。除了中

10、央、地方把学校管理权交给学校自主以外,还包括学校在课程开发和师资培养、教育研究等方面的不离“土”,它们与学生、学校教育的实践,与教师个人的教学、教育实践,要真正做到结合、沟通与互动。(3)结构开放在学校结构层面上,主要表现为两个向度的开放:向外的,包括对网络、媒体的开放,对社区、社会的开放,以及学校之间、相关教育机构之间的相互交流开放。向内的,在管理上向师生的开放和教育、教学活动中向学生发展的可能世界开放。(4)过程互动过程中的互动呈现出多元、多层、多向、多群的状态。教学与教育过程中的创生和师生创造力由潜在可能向现实的发展转化,在这样积极、有目的的互动过程中实现。(5)动力内化发展动力的转换是

11、最深层次的转换。动力内化意味着学校形成了自己内在的发展需求、动力和动力机制。动力内化机制的主要表现是由贯彻上级行政要求式的执行机制,转向以校本研究为动力的学校发展机制。近代型学校的发展看重外在的标准以及显性的、可计量的成果和社会舆论的承认,看重在同类学校中的地位等。2简述当代学生观的更新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学生观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及其态度与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我国传统的学生观将学生看作是被动的受体,教师塑造与控制的对象,学生在教育中处于边缘位置,对学生的教育是规范、预设的。当代学生观的更新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学生不仅是有生命的动物

12、,还是有意识、有情感、有个性的社会人。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自觉性。学生是有意识、有自觉性的人。是否接受教师的教育及接受程度如何,都受到学生自身意识的自觉支配。独立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个性特征、知识水平、人格和尊严。学生对教师的教育影响有过滤、取舍的作用。创造性。创造性是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体现于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性思维和活动提供充分的机会,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的生长。(2)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从教师方面看,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学生就是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作用对象,是被教育者、被组织者、被领

13、导者。从学生具有的特点来看:学生具有身心发展的外在依赖性。人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社会化过程,必须依赖于社会和教育。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等各个方面尚未成熟,其成长和发展必须在教育者的培育下,在专门的教育活动中才能完成。学生具有可塑性。学生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也是他们的品德、人格正在形成的时期,各方面尚未成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极容易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学生具有向师性。学生多属于未成年人,还不具备完全独立生活的能力。入学后他们将对父母的依赖心理转为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学生会自然地把教师作为他们亲近、信赖、尊敬甚至崇拜的对象,作为获取知识的智囊、解决问题的顾问、行为举止的楷模。(3)学生是发展中

14、的人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远未成熟和定型,他们身心发展的各个指标都处于变化之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他们是处于发展中的人。3简述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关系。答: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和根本,信息技术是实现教学更优化的手段或者途径。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根本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在整个的教育活动进行过程中,我们要实现教育目的就要做好教学工作,主要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程度的实现教学目标。无论我们采取怎样的教学手段或者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目的而服务的,教学的根本地位并没有发生

15、变化。(2)信息技术是实现教学更优化的手段和途径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学信息,以实现教学的优化。随着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的使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能够发挥主导作用,学生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大限度的发挥积极主动性。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促进了教学过程的优化。我们应该看到,无论教学形式如何发生变化,最根本的目的还是要实现教学活动的最优化,还是为教学活动服务。因此,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和根本,信息技术是实现教学更优化的手段或者途径。4简述如何创建富有生命气息的班级文化。答:创建富有生命气息的班级文化,要从以下两方面建设入手:(1)显性的、常规性的文化建设 显

16、性的、常规性的文化建设需要体现出“学生立场”,考虑学生的眼光、语言与思想,反映学生的生存状态,实现“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这样的文化环境,不再纯粹是成人世界话语与思想的强势介入,而是在展现班级生活的丰富性,展现学生成长的全景,展现每个班级的特性,让学生生活在自己创设、反映自己班级生活的环境中,培养亲和力、班级认同感和自豪感。文化环境建设中还需要增强动态意识,有意识地从班级整体工作的角度,将班级发展过程体现在班级文化上,尤其是主题活动中的有关材料,可以即时呈现在环境之中,形成阶段性、流动性的文化建设形态。(2)隐性的文化环境建设隐性的文化环境建设方面,班主任需要特别致力于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充满民

17、主氛围和创造精神的班级文化。在人际关系上,班级建设中需要提倡并形成相互理解、欣赏与宽容的文化精神。在人与事情的关系上,需要形成负责的文化精神。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需要形成自主、自强、自信的文化精神。需要指出的是,不同地域、不同年级、不同发展基础的班级,其需要建构、强化的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也都会有各自的独特性。因此,需要班主任与学生们一起积极、自主地策划、开展。5简述怎样发挥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与促进作用。答: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重要补充。学校和家庭相互支持和配合,就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教师必须重视家庭教育,密切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发挥学生家庭的教育作用。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18、和促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个别联系学生是各有个性的,家庭的情况也各不相同,教师要分别不同情况,做好不同家长和学生的工作。具体工作有:家庭访问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庭的居住条件和经济状况不同,父母的思想水平、文化教养和从事的职业也不同,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教育思想和方法也不一样。学校班主任走访家长,深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是非常必要的。这是指导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书面联系班主任不可能经常走访每一个学生的家庭,因而学校同班级与家长采取书面联系十分必要。约请家长来校为了及时处理好学生中突发的一些严重问题,必要时,学校或班主任应约请家长来校谈话、研究和解决。(2)家长会学校为了广泛地联系家

19、长,与家长交流学生情况、研究与改进教育问题,举行家长会十分重要。家长会有校家长会、班家长会和家长座谈会。校家长会与班家长会,要求有关全体家长参加,一般一学期召开一至二次,二者可分别召开,也可以结合进行,即先集中由学校讲一些共同性问题,然后分班活动。家长座谈会一般邀请热心于学校教育工作或对学校意见较多的家长来参加,就某些问题深入细致地交换意见,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改进学校工作。(3)开放日活动开放日活动是学校在预定时间里,有目的有准备地请家长来校参观学生在校的活动与成果。目的是让家长了解学校工作和学生在校的情况,重点是使家长了解自己子女的能力与表现,收集家长的意见与反应。(4)教育讲座教育讲座

20、应根据学校的要求和家长的需要,配合学校教育,有的放矢地进行。讲座可由学校领导和教育科学的专家主讲,也可以请教育子女得法、效果显著的家长做专题发言,介绍经验。学校还应向家长推荐、为家长订购教育科学书刊。这也是广大家长的需要。(5)家长委员会 家长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充当学校的参谋;为家庭教育提供咨询;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家长委员会既有代表性,又有权威性,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联系的一种较好的形式。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以关心与促进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6简述新型教师的基本素养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答:学校教师队伍质量的基础性构成是每个教师具备的

21、基本素养。新型教师的基本素养包括以下几点:(1)新型教师的基础性素养新型教师的基础性素养包括以下几点:个人价值取向和发展的内动力a“事业心”是建立在对教师工作意义认识的基础上。学校领导既要鼓励将事业发展与职业生命融通起来的教师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改革,又要用多种方法引导存在问题的教师走出狭隘价值观的束缚。b“责任心”是建立在教师对自己必须履行的职责之具体和深刻认识基础上,是教师对事业形成稳定的道德与心态并在行动上的表现。c“爱心”最为集中的表现是热爱自己的学生,愿意为学生付出自己的智慧与精力。d“自我发展的内在追求”表现为对自己潜能的开发和发展的追求,决不自暴自弃,决不怨天尤人,用自己的努力来充实

22、自己的生命,用每日的进步证明自己的成功。宽厚、扎实的文化底蕴教师宽厚、扎实的文化底蕴的养成取决于:a有超越直接服务于专业范围的广泛阅读的兴趣与习惯。只阅读教学参考资料,即使有合格的学历,也不可能成为文化底蕴厚实的人。阅读、倾听、观看是人向外吸收文化资源的最基本的途径。b对各种人生经历与阅读的体悟、思索,内化、融合与积淀的过程本身就是精神生活的构成。c表现在对事物和他人的丰富感受和理解上,表现在清晰而又恰当、入情而又入理的出色对话和表达上,它要借助于个人语言和文字素养的提升。实践创新的思维能力a敏于探究敏于探究表现在人对信息的敏感性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上。信息的敏感性主要指向陌生的和超常规的信息,进

23、而找到发展的可能空间。b善于策划善于策划是实践主体从认识进入实践并追求实践成功时所必需的整体和动态思维能力的综合表现。c强于反思和重建强于反思和重建是个体实现发展的思维能力的保障。针对实践的反思,包括自我反思,帮助他人反思,从他人对自己行为、观点、认识的评价和批判性或建设性的意见中吸取认识自我和重建实践的重要资源等三方面的能力。d敢于开拓具有开拓性思维能力的实践主体,往往表现出敢于尝试自己未做过的事,敢于承担带有一定风险的任务,敢于抓住机遇和迎接挑战。他们在困难与危机面前不轻易言退,善于用非常规方法解决突发事件。(2)新型教师的专业素养构成新型教师基本素养的第二大方面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它具有复

24、合、开放的品质,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学科专业素养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基础性构成。新型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至少要包括:a熟练掌握承担教学的学科的知识体系与结构、学科发展的历史与趋势;熟悉相关学科的知识范围、性质。b了解学科知识与人类各种实践的多重关系,以及它在实践中的多种表现形态。c掌握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所教学科的基本途径与方法,适应知识更新、满足培养学生创造意向和能力的要求。教育专业素养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也是需要发展、深化的。教育专业素养只有转化为教师对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内在认识,并用这种内在认识去研究、改进自己的学科教学的实践和行为时,它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

25、的提升,才具有真实的意义和价值。上述新型教师的基本素养的论述,涉及人生价值观、认识框架、知识结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直至教师专业行为、习惯系统与生存方式,是基于人的专业生活与生命的整体性、多层次性的特殊立场的整体性思考。三、论述题1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学习教育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答: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教师专业化过程虽然与时间有关,但不仅仅是时间的自然延续,更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专业自我的形成,最终真正成为教育世界的创造者。教师专业成长包括教师专

26、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发展以及专业自我的形成。学习教育指的是教师要学会如何教育。教育活动有两大主体,分别是在教学活动中起到主导作用的教师以及在教学活动之发挥主体作用的学生。对于教师来说,如何“教”好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一位教师能否成为优秀教师的很重要的指标。对于教师来说,除了自身的专业素质外,学会如何更好的教育学生也是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的内容。对于教师来说,学习教育是促进其专业化发展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实际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理想的建立教师的专业理想是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教育本质、目的、价值和生活等的理想和信念。如“

27、科教兴国”的理想,“让每个学生都成才和成人”的理念等。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教师专业行为的理性支点和专业自我的精神内核。对于一个新手教师来说,在教师发展专业理想的同时,教师要学习教育,学习自己如何建立自己的专业理想。专业理想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和工作中慢慢取体会,去感受,从而真正建立自己的教育理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学习教育,即教师要在自己发展的同时如何把这种教育理想实践到工作中去。现在我们都在提倡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在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教师来说,我们只知道这样的转变是不够的,要在这样的思想

28、的指导下,更好的学习如何去实践他,从而真正实现教师专业理想。(2)教师的专业发展包括专业知识的拓展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理论体系与经验系统。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展包括三个方面:量的拓展,即教师要不断地更新知识、补充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知识的质的深化,即从知识的理解、掌握到知识的批判,再到知识的创新。教师知识的质的深化体现了教师职业的学术性,教师能不能说“自己的话”,能不能在自己教育教学领域有发言权,是衡量其专业化程度的标志之一。知识结构的优化,以广泛的文化基础知识为背景,以精深的学科知识为主干,以相关学科知识为必要补充,以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为基本知识边界的复合

29、性的主体知识结构,是专业性教师追求的目标。当然,知识结构的优化过程还包括教师个体独到的感悟、体验和经验总结。对于教师来说要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做到给学生一杯水,那教师要做到自己要有一缸水,这就需要教师在其专业知识拓展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充电,不断的完善自己。而教师作为一个个体并不能掌握所有的知识,因此需要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学习。教师进行学习教育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更好的教育学生。(3)教师的专业发展包括专业能力的发展教师的专业能力就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能量和本领。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最突出的外在表现,也

30、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从新手教师逐步发展成为教授级的教师是需要一段过程的,在这一个过程中,新手教师需要时间的磨练。专业能力是教师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专业能力发展的前提下,教师才有可能逐步走向成熟。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上课是最基本的内容,对于新手教师来说如何安排一堂课的教学目标,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是需要认真考虑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新手教师学习教育,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如何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4)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还包括专业自我的形成教师专业自我就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创造并体现符合自己志趣、能力与个性的独特的教育教学生活方式,以及个体自身在职业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

31、与教学风格的总和。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进行探索和学习。教师学习教育会让教师在专业自我形成的过程中更容易实现这一目标。有的教师教学风格幽默、有的教师教学风格严谨,不同的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会根据自己的性格特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总之,学习教育能够让教师在专业化的发展过程中更快的适应教师这一领域的相关工作,促进新教师向优秀的专家教授型教师的发展。2试述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更新的基本走向。答:近二十年来,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新的动力资源的开发和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给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带来了一系列的急剧变化。为了适应这种急剧的变化,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不断更新,

32、基本走向包括以下几点:(1)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以立法形式推行义务教育是现代教育制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当前我们国家在致力于教育制度“现代化”改革的同时,在实验的基础上提早了入学的年龄,并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延长了义务教育的年限。(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直接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受到我国政府的普遍重视。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劳动者文化技术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逐步提高职教起点,在普通高中教育基础上进行职教。(3)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转变,高等教育的结构和类型正在发生变化,具体表现在如下四个

33、方面:学校层次增多不仅有两年制的短期大学、四年制的本科,而且有23年的研究生院,还有在一般研究生院之上设立的高级研究生院,给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人继续进行“博士后教育”,以培养更尖端的人才。短期大学迅速发展这类学校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学制短,开设的课程比较实际,注重操作能力的培养,毕业生颇受社会欢迎。开放性的招生政策和严格的选拔考试相结合随着高等学校的多样化,招生政策也在发生变化,高校不仅向持有普通中学毕业证书的学生招生,而且还向技术学校毕业的学生招生。开放性招生使高等学校的学生成分发生了变化,入学人数有了显著的增长。加强大学与新兴工业的联系随着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新兴产业的建立与发展,我国把大学作

34、为主要依托,以大学为中心建立起各种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终身教育是指人的一生应该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永远和接受教育联系在一起。终身教育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部各要素之间必须相互衔接、相互贯通。提倡终身教育,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以保持技术和知识的活力。3结合教学实际,论述你对教学评价改革的看法。答: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组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进行课程评

35、价。教学评价是实现教学目的的一个重要手段,而教学目的又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才能实现,所以教学评价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系列活动。(1)教学评价由过去主要评价教师的教向重点评价学生的学转变对于教学活动的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来说,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起到的是主导作用,即积极引导学生学习,而作为学生来说,主要是学习的主体。以往我们更多的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如何,这是一种“教师中心论的表现,现在在教育活动中,我们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的发挥程度,我们更想知道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因此现在更多的评价的是学生是如何学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是目前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如何进行自主性的探究学习

36、才能最大限度的促进自身的发展,在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以后查看学生的学习效果主要就要对学生的学进行评价。(2)由过去注重双基和学科能力目标落实的评价向既重视双基和能力的形成,也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发展转变过去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知识的传递,现在教学过程除了要做到知识的传授之外,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也显得格外重要。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适应社会,成为一个有理想、懂规矩的社会主义新人。因此在目前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既注重知识目标的完成,也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发展转变。我们现在在大力倡导儒家文化,作为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向学

37、生讲解有关儒家文化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在情感上让学生对儒家文化有一个情感上的认同,这样才会使学生在传承、发扬儒家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3)由注重教师对教材使用和教学方法的选择的评价向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教学媒体的有效利用转变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教学形式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媒体教学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教学媒体的使用可以提高教学进度、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我们在对教学进行评价的时候要看教师教学媒体是否有效利用。我们都知道,作为地理这门学科来说,让学生对所学的有关自然地理的有关情况能够直观的看见,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印象会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诸如地理这样的

38、学科可以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4)注重发挥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学生评价的发展功能是当代教育评价最为关注的问题。它是指评价应是基于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的一种评价制度,其评价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以及评价结果的处理等都是为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服务的。而且,实施评价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过程,强调学生评价的形成性作用。我们进行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教学活动更好的开展,实现更优的教学效果。因此要最大程度的发挥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功能。(5)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传统的课堂评价标准与当代的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存在者某些衔接不上的地方,因此在全新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建构全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

39、准。比如在新的评价标准中包括诸如自我反思等相关内容,这样可以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更积极的参与其中,成为真正的教学活动的主体。(6)重视教师的自我评价和教学反思,自评与他评相结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进行专业化的发展。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理想等方面都要不断的发展。一方面教师要向周围的同事和领导学习,听取他们的有益的建议,另外一方面,教师自己进行反思也是一种有效的提高教师专业化的方式。在实际的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要养成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的习惯,也要经常与同事进行讨论。争取发现问题,找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自己的不断进步和进一步的完善。当然,对于教师来说适当的听取他人的批评,时常针对自己在教

40、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自我批评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的发展。进而提升教师水平,实现更优的教学。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师的自我评价和教学反思,是当前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一个普遍趋势。四、案例分析题试用相关教育理论评析案例中的“无人监考”活动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及其育人效果。答:(1)“无人监考”活动体现“归于自然”的教育思想卢梭指出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自然的状态”在卢梭关于人类不平等和国家的起源学说中固然是指人类的史前时代,但在教育上更侧重指人性中的原始倾向和天生的能力。它与人类的“自然状态”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卢梭要求教育遵循自然天性,也就是要求儿童在自身的教育和成长中取得

41、主动地位,无须成人的灌输、压制、强迫,教师只须创造学习的环境、防范不良的影响。他的作用不是积极的,而是消极的。(2)“无人监考”活动体现的教学方法 正确看待儿童。卢梭对于当时的父母和教师们向儿童强迫灌输旧的道德和知识、摧残儿童天性的做法进行了猛烈抨击。他认为,野蛮的教育为了不可靠的将来而牺牲现在,使孩子受到了各种各样的束缚,以至孩子们本应欢乐的时光却是在哭泣、惩罚、恐吓和奴役中度过。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卢梭反对在儿童的心灵成熟之前就向他们灌输种种本是要求于成人的东西,以免摧残儿童的心灵。他提出,取代这种“积极”教育的只能是遵循自然天性的教育。这是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基本思想。要贯彻遵循自然的消极

42、教育。必然就要给予儿童以充分的自由,不压制、不强迫、不灌输。否则就不可能进行。所以,所谓“消极教育”,实际上就是与传统的教育相反,使成人、教师在教育中的中心位置让位于儿童的自主发展;儿童不再是被动受教,教师也不再是主宰一切。(3)“无人监考”活动的育人效果 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教育符合人们的身心发展规律,会促进自身的发展。在宽松的环境中可以充分发挥人们的兴趣爱好,使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为未来进一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宽松的环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表现,这也是当今倡导学生主体的一种表现,有利于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3、当然我们也需要看到这种教育方式的弊端,只顾学生自身而忽略了教育规律,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往往学生只是学会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对于其他的知识则没有用心学习,这样会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实施这种自然教育的时候也会伴随着一些消极的现象的产生,这样不利于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比如无人监考可能就会发生考生出现作弊等不良行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正常的教学活动的开展。2011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题1大教学论2内发论3高等教育大众化4癸卯学制5个人本位论6义务教育二、简答题1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

44、发展中的作用。2简述“六艺”教育的内容和特征。3试比较欧洲的新教育运动和美国的进步教育运动。4简析学生品德不良产生的原因及其矫正。三、分析论述题1论述教师专业内涵及途径。2评述赫尔巴特的教学阶段理论。3评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4结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谈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对教学实际的作用。2011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一、名词解释题1大教学论答:大教学论是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所写的一部著作,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思想,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度以及教学内容、教学原则与方法,高度地评

45、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这些主张,在推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方面起了开创性的作用。2内发论答:内发论又称为自然成熟论、预成论,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完全是由个体内部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的。心理发展的实质是这种自然因素按其内在的目的或方向而展现的,即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遗传因素。强调内在因素,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缺点是忽视了外部因素对人的影响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3高等教育大众化答: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美国学者提出的衡量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和水平的一个概念。1970年和1971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马丁特罗教

46、授在从大众向普及高等教育的转变和高等教育的扩张与转化中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划分的理论:当一个国家大学适龄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者的比率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4癸卯学制答:癸卯学制于1904年颁布,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癸卯学制纵的方面把整个学程分为三段七级,第一段为初等教育,分为蒙养院四年,初等小学五年,高等小学四年,共三级,十三年;第二段为中等教育,仅设中学堂一级,五年;第三段为高等教育,分为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三年,分科大学堂三年到四年,通儒院五年,共三级,十一年到十二年。儿童从七岁入学,到通儒院毕业,

47、共计二十六年。横的方面除直系各学堂外,另有师范教育及实业教育两个系统。5个人本位论答: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该根据人的本性的需要来确定。代表人物有卢梭、裴斯泰洛齐、康德等。主要观点:教育目的应该根据人发展的需要来制定;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认为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影响地得到自然的发展。个人本位论把人视为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人的自由、个性解放和提高人的价值和地位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但在变革社会和教育的探讨过程中,不免带有历史唯心主义色彩和过激的观念意识,具有片面性。6义务教育答:义务教育是指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实施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免费的学

48、校教育。这种教育要求社会、学校和家庭予以保证,对儿童既是应享受的权利,又是应尽的义务。义务教育产生于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实行义务教育是现代社会生产和现代社会生活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其特点包括: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是指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除其全部或大部分的费用,这是世界各国实施义务教育的共同点;义务教育具有平等性,是指所有适龄儿童都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力;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是指接受义务教育是对国家应尽的义务。我国实行的义务教育分初等教育(小学)和初级中等教育(初中)两个阶段,义务教育的学制主要有“六三”制、“五四”制和“九年一贯制”等。二、简答题1简述学校教

49、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答: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主要通过传承文化科学知识来培养人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有意识地为儿童的身心发展精心设置的一种环境,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把经过选择的、重新组编的、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文化知识作为精神客体与儿童互动,以促进儿童的发展,使他们成人、成才。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规范,即个体社会化。主要表现为: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教育开发人的

50、创造性,促进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即个体个性化。主要表现在:教育促进个体观念的社会化。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教育促进个体智力与能力的社会化。教育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3)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4)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培训的教师来工作的,教师受国家的授权和社会的委托来教育学生。他们有明确的教育目的,熟悉教育内容,懂得教育的规律和方法,能自觉地促进学生的思想、学业、身心按照一定的方向发展。2简述“六艺”教育的内容和特征。答:六艺教育起源于夏代,商代又有发展,西周在继承商代六艺教育的基础上,使它更为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研究生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