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pdf

上传人:雁** 文档编号:303467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1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录2008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09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08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5分*6题)1民俗2宗族3民族志4神话5民间故事讲述家6田野作业二、简答题(15分*4题)1巫术可分为哪几类?简述其主要内容。2什么叫“通过仪式”?它具有什么意义?3“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有什么不同?它们各有哪些优势?4简要说明史诗的一般特点。三、论述题(20分*3题)1民俗是文化遗留物吗?举例说明你的看法。2以生活故事为例,谈谈民间文学与民众生活的关系。3试述德国民俗学发展史上的浪漫主义传统。2009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5分*6题)1图腾2岁时节日3社区组织4民间传说5异文6历史地理学派二、简答题(15分*4题)1民俗学与民间文艺学的关系怎样?2民俗信仰具有哪些特征?3大众传媒对民间文学的传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谈谈欧洲民俗学史上民俗学与民族主义的关系。三、论述题(30分*2题)1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同的吗?你如何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义与局限?2表演理论的主要理论主张是什么?这些主张对民间文学研究具有什么意义?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民间口头文学2坐商3分家4艺诀5中华全国风俗志6仪礼歌二、简答题1以四合院和其他传统民居形式为例,简述其中的民俗意蕴。2以节日时的祖先祭祀为例,分析民间信仰的基本特征。三、论述题1民间社会组织与一般社会组织的区别在哪里?用具体实例分析民间社会组织的目标、组织结构和组织传承的情况。2根据当代中国的现实需要,谈一谈民俗学应关心的主要问题和具体的研究方法。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民俗2宗族3巫术4母题5一国民俗学6神话-原型批评二、简答题1试分析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的辩证关系?2传统岁时节日有哪些?它们的特点是什么?3简述校园民间文学的主要类型。4谈谈表演理论的意义。三、论述题1论民间文学的生活属性,并说明生活属性对民间文学研究的意义。2试阐述20世纪初叶现代民俗学活动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这一运动包括哪些活动?这些活动有哪些特点?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共6题,每题5分)1社会组织2民俗的调节功能3都市传说说明:剩余题目缺失。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15分)1简述美国人类学家雷德费尔德的大传统和小传统。2谈谈什么是民间文学的表演性。34题目缺失。三、论述题(每题20分)1你是如何看待当今社会民俗传统的传承和变迁。2如何理解民间文学不是一般意义的文学。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填空题1统一派分辨派(说明:具体题目缺失。)2首次将神话翻译成中文并加以运用的学者是_。3民间经济的根本特性是_。4家族民俗三种类型分别为_、_、_。5民间信仰方式(说明:具体题目缺失。)6民间音乐(说明:具体题目缺失。)7四大秧歌(说明:具体题目缺失。)8民俗的社会功能(说明:具体题目缺失。)9图腾的意思(说明:具体题目缺失。)二、名词解释1程式2联村组织3互文性说明:剩余题目缺失。三、简答题1简述民间游戏娱乐的基本特性。2如何理解作为族群公共记忆的传说?3谈谈唐宋民俗思想的三个特点?四、论述题1试论文化语境现代化对民间文学传承的影响。2论述民俗学的学科本位。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30分)1民俗2社会组织3民间游戏4神话5故事类型6傩戏二、简答题(60分)1试分析民俗学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联系与区别。2如何理解民俗的传承性与变异性之间的辩证关系。3表演理论的主要理论主张是什么?它对民俗学有何革命性意义?4什么是“深度描写”?如何在田野记录和民族志写作中做到深描?三、论述题(60分)1你如何认识民间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2在当代社会中,“民”生活在哪里?“俗”有何变化?请结合案例,谈谈你的理解。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汤姆斯2金枝3文化遗留4菊花与刀5填箱二、简答(每题10分,共20分)1比较民俗与法律、政令的区别。2民俗为什么具有流传惯性?三、讨论(每题25分,共50分)1材料大意:摘引英国民俗学家班尼的民俗学手册中的两段话:第一段话是:“民俗实际上是古人的心理表现。不管是在哲学、宗教科学和医药等领域,在社会的组织或礼仪方面,还是在历史、诗歌和其他文学部门等更严格意义上的知识领域方面。”第二段话是:“引起民俗学家注意的,不是耕犁的形状,而是耕田者推犁入土时所举行的仪式,不是鱼网和鱼叉的构造,而是渔夫入海时所遵守的禁忌,不是桥梁或房屋的建筑术,而是终工时的祭祀以及建筑物使用者的社会生活。”要求:对上面两段话进行评论。2如何理解索绪尔所说的“语言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民俗,同时构成一个民族的也正是语言”。四、分析(20分)试析分餐制能否得到普遍推广。五、论述(每题20分,共40分)1论述民俗对人们生活的作用和影响。2谈谈你对民俗学这门学科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研究生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