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宜州市农田水利建设计划汇报(-)宜州市水利局二一年二月目 录前 言1综 合 说 明31.基础情况31.1 自然条件31.2 社会经济情况41.3 农业生产情况41.4自然灾难情况52.农田水利现实状况152.1工程现实状况152.2 运行管理现实状况163、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203.1 水土资源总量203.1.1 水资源203.1.2 土地资源243.2 水土资源利用现实状况和需求估计243.2.1 各行业对水土资源利用现实状况243.2.2 各行业对水资源需求估计253.2.3 各行业对土地资源需求估计263.3 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和评价273.3.1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273.3.2
2、水土资源供需评价284、计划指导思想、发展标准、目标任务284.1 指导思想284.2 发展标准284.3 计划范围和水平年294.4 发展目标和建设任务304.4.1 工程建设目标和任务304.4.2 工程管理改革目标和任务315、工程建设计划335.1 工程建设标准335.2 总体布局及分区发展关键345.2.1 总体布局345.2.2 分区发展关键345.3 关键建设内容345.4 关键工程355.5 经典工程设计376、工程管理576.1 建设管理576.2.1 管理体制586.2.2 运行机制596.3 服务体系建设617、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637.1 投资估算637.1.1 编制依
3、据647.1.2 投资估算方法647.1.3 总投资估算647.2 资金筹措697.3 分期实施计划698、效益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699、计划实施保障方法70附图71前 言为引导农民大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业尤其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依据自治区水利厅相关开展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计划编制工作通知(桂水农水39号)精神,本局开展了农田水利建设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编制工作。为顺利完成此项计划工作,宜州市成立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计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由本局关键领导任组长,负责统筹和指导全区农田水利计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市水利局,并组织了多名专
4、业技术人员,具体负责完成该计划编制工作。计划工作小组依据计划编制纲领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对全市农田水利工程现实状况进行了具体调查,本着突出关键,统筹兼顾,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计划标准,在有限投资限额范围内,尽可能做到计划建设项目在全区范围内分布平衡,计划期内计划建设工程项目共包含全市16个乡镇。计划中坚持以骨干小型水库(引水)自流灌区渠系续建配套改造为关键,以期立即发挥骨干小型水库(引水)工程巨大浇灌效益为目标。汇报中相关数据和内容参考了广西宜州市统计年鉴()、广西宜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实状况研究汇报等结果资料,技术标准参考了广西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等。编制完成了宜州市农村饮水调查评定汇报。
5、计划工作完成后形成了宜州市农田水利建设计划()(初稿),经教授组评审提出了修改意见后,最终进行了修改完善。编 者二一年二月宜州市农田水利建设计划汇报综 合 说 明1. 基础情况1.1 自然条件宜州市在广西中部偏西北,地理坐标东经108411-109244,北纬24010-24525,行政区划分为16个乡镇,总面积3869km2。总人口64万,耕地面积46万亩,粮食总产量270万吨。全市辖7镇9乡(其中2个瑶族乡),下设204个村民委员会,6个居民委员会,2589个自然屯。市域面积3869平方公里,其中中山、低山面积占2747%,丘陵面积占5880%,台地面积占353%,平原面积占 1020。市
6、境地形特点为南北高,中部低,自西向东倾斜,属半山半丘陵地域。宜州市地处大西南出海通道必经之地,东和柳城、柳江两县接壤,南和忻城、全部安相连,西和河池、环江,北和罗城等市县为邻。是广西工业基地柳州市关键商品贸易集散地,也是河池地域中经济、文化相对较发达县级市。市府驻地沿铁路南至广西首府南宁市344公里(公路266公里)西北至河池市金城江区72公里(公路76公里),东至柳州市89公里(公路 125公里)。市境国道323线、黔桂铁路贯穿东西部。境内国道、省道、市道、乡道及专用公路35条,共67942公里,有火车站 11个。1999年,全市实现村村通电、通公路、通广播电视目标。气象水文 宜州市气候特点
7、是夏天长,冬天短,四季不甚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年平均日照时数16969小时,多年平均气温在19.6至20.2之间,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10.1。全市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300mm至1500mm,但在季节分配上不均,多集中在5-8月,春、夏、秋、冬分别占整年降雨量29.3%、46.9%、15.5%、8.3%。全市1966年至1990年年平均蒸发量为1444.9毫米,蒸发量略大于降雨量。市域内关键灾难性天气为旱灾、洪灾,其次为大风、霜冻。水系宜州市境内河流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干流为龙江,关键支流有下枧河(临江河)及小环江(中州河)。全市共有大小河河295条,其中季节性溪流
8、211条,总流域面积为16216km2,其中市境内流域面积3420.3平方公里,集雨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洛寿河、五拱河、大安河、德桥河、四柳河、中和河、永长河、全部良河等8条,河流多年平均流量393.8m3/s,年径流量1.2391010m3,均为过境水量。地下水关键分布在石炭酸盐岩溶地域,以岩溶水为主。全市地下河61条,地下水点96处,关键分布在三岔、屏南、刘三姐、石别、北山、北牙、龙头、德胜等乡镇,枯水期流量为13.81m3/s,折合年产水量4.35亿立方米。市境内地下水通常埋深30米左右,水位随季节改变较大,地下河在汛期常引发短期洪涝,干旱季节水位降得很低,较难利用;地下水水质多
9、是碱性,水温偏低,难以利用。1.2 社会经济情况宜州市在广西西北部、河池市东南部,市区距河池市76公里,东和柳城、柳江两县相接,南至西南和忻城、全部安两县交界,西和金城江区接壤,北和东北和环江、罗城两县毗邻。总面积3869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为64万人。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9.13亿元,比上年增加3.6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32亿元;宜州市在河池市是一个比较大县级市,县域经济发展是比较快,尤其是近几年,全市加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一批有规模加工企业,如茧丝绸加工企业、机械加工企业、医药制造企业等优势支柱产业企业,促进了本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宜州文化底蕴深厚,是壮族传说中歌仙刘三姐家
10、乡,刘三姐家乡下枧河风景旅游区以其“山奇、水秀、洞幽、石美”而著名于区内外。宜州是河池市通向华南关键工业城市柳州和通往南宁、北海及沿海各省市大门,交通十分便捷。黔桂铁路横贯市境,宜柳高速公路和金宜一级公路自东向西贯穿全境,宜罗、德环、宜忻二级公路,和周围县市组成方便快捷交通网络,推进了本市工业、商业、服务业和旅游业发展。1.3 农业生产情况经过几年陆续调减粮食作物和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以后,现在宜州市粮食种植面积已调减到91.9万亩,经济作物发展到114.56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已超出粮食作物,经粮结构调整为1.115:1。近几年来,宜州市在充足总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绩和经验基础上,继续千方
11、百计发掘当地优质资源,前后实施了包含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在内116个农业调整示范项目。从110.9万亩粮食作物中调减了19万亩,用于糖蔗、桑树、瓜菜、食用菌、优质木薯及牧草种植。粮食作物调减百分比为往年8.6,新增经济作物8.76万亩,调增百分比为往年13.6。玉米调减了6万亩;原料蔗新增11.4万亩,实种43.99万亩,桑园新增2.9万亩,实种8.9万亩,瓜菜新增1.36万亩,实种19.3万亩。1.4自然灾难情况 宜州市水灾有内外涝之分:龙江、临江等河流沿岸低洼处农田易受洪水淹没,形成外涝;石区封闭洞场和丘陵地带低谷洼地,常因洪水消泄不畅积水成灾,形成内涝;全市共有易涝面积4173.33公
12、顷,其中内涝面积占2/3以上。外涝频率低,面窄,受淹时间短,危害程度较轻;内涝面广,受淹时间较长,危害较大,中国成立后建了大量防洪排涝工程,已处理或改善易涝面积2572.65公顷。一、洪水灾难1、建国前水灾宜州市建国前共发生特大水灾5次,最大一次洪水是19。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四月,庆远府大水,淹塌民房无数。清嘉庆二十二年(18)三月,大雨,大、小河流猛涨,崩城东门,大水淹没房舍。清光绪二十八年(19),龙江涨大水,据老人回想,当初最高水位距庆远镇北门、城门前,只差60厘米水即进入北门街,测其高程为133.3米,淹塌民房无数,是最大一次洪水。民国十三年(1924年)七月,农历连日大雨,
13、洪水泛入庆远镇北门5级马头第二级,测其高为132.3米,观音阁南门关口水沟脚等处可行船,淹民房数十间。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农历七月,龙头街发生前所未遇大水灾。初五,龙头乡倾盆大雨,初六晨,沟水骤涨,水涌入街头,至早晨10时全街淹尽,中午,东至范家坡、梁家堡,西至洞口,已成一比汪洋,最高水位高过龙头街最高地面3.33米。全街及周围村民房坍毁厂百多间,仅剩彭、骆、钟、张等几家21间火砖房和木柱楼房。幸亏周围各村青年立即撑竹排赶来搭救,除一老妪外,均免于难。大雨连下9昼夜,至14日水退。居民避居上山多日,风餐露宿不少人病倒,1月之内死了10多人。是年因粮食被淹多日变质发毒,群众生活极度困难,以
14、棕树芯、树皮草根充饥,情况凄惨。龙头之水,经地下溶洞消往北刁河(刁江支流),可能是溶洞堵塞,或北刁河同时涨水顶托,水消不出,而造成这次大水灾。同年九月,连续降雨数日,龙江发大水,庆远镇北门洪水位高达131米,民房坍毁甚多。2、中国成立后水灾从1950年至宜州市共发生 次水灾,其中较大有 次(各年灾情况表14)1956年5、6月间降雨量616毫米,占年雨量47.96%,龙头、北牙、怀远等公社农作物受灾民1800公顷。1960年7月813日大雨,最大日雨量142.9毫米,三岔、北牙、怀远等公社农作物受淹1300公顷。1962年5月829日大雨,最大日雨量109.8毫米,山洪暴发,矮山、北牙、龙头等
15、公社农作物受淹达2433.33公顷。六坡水库溢洪水深1.2米,六坡村边公路桥北端路面最低处水深1.5米,两天不能通车。全县减产粮食0吨。1970年7月13至15日,宜山县连续3天降雨200多毫米,加上龙江及其支流上游同时下大雨,龙江水位猛涨。据三岔水文站当初测量,最大一次洪峰流量达10400立方米每秒,是1924年以来最大一次洪水。庆远镇河段水位131.97米,三岔、洛东、矮山、庆远、怀远、德胜、北牙、祥贝、流河等9个乡镇,63个大队、396个生产队受灾,淹没中稻、玉米等农作物共3333.33公顷,其中成灾面积2183.33公顷。死亡9人,冲垮水利工程26处,淹倒民房286间。洪水冲垮黔桂铁路
16、三岔街西一段路基,行车中止二十四小时。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亲自挂长话问询三岔公社领导相关铁路抢修情况,指示限期修复。同日怀远公路大桥亦被洪水冲垮,1971年重建通车。怀远铁路桥水近桥底,亦甚危险,用重车压桥。此次水灾,损失严重。1976年68月,降雨量513.7毫米,其中7月513日最大时段降雨达214.9毫米。三岔、北牙、石别、矮山、流河等公社农作物受灾2153.33公顷。1979年8月中旬,宜山县连日大雨,庆远镇雨量314.3毫米,占年雨量19.8%,全县农作物受灾1893.33公顷。1980年78月,宜山县连续几次暴雨,庆远镇雨量735.9毫米,占上年降雨量47.5%,其中8月433.9毫米
17、,9月最大日雨量240.3毫米,受灾面积1900公顷。1983年9月17日晚十一时至凌晨4时许,三岔公社暴雨成灾,受灾农田300公顷,其中被泥淹盖53.33公顷;35户100多间民房被水泡,冲走粮食5000千克。县委领导到该公社组织群众抗灾自救,扶洗禾苗,降低损失,地域拨给救灾尿素肥25吨。1991年6月911日,县境8个乡镇连降暴雨,其中龙头乡3天雨量270.1毫米,拉浪乡3天雨量220毫米,致使部分乡镇发生水灾,受灾6107户29024人,房屋坍毁142间,700多群众被洪水围困。1993年5月9日夜间,县境内出现大暴雨,并伴有连续15分钟约1011级大风,这是一次历史罕见大风天气。田间玉
18、米倒伏严重,房屋瓦片被吹翻,树木被折断,有些大树被连根拔起。据不完全统计,这次暴雨大风灾难,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是年7月,宜山县连续十天大雨,雨量507.8毫米,比常年偏多335.6毫米,全县20个乡镇144个村公所遭受不一样程度灾难,农户房屋坍毁402间,早稻受灾2204.33公顷,其中严重有668公顷;玉米受灾2902.33公顷,其中严重612.27公顷;鱼塘被冲垮69.13公顷,灾情严重是洛西镇。全县经济损失850万元。1994年6月1315日,市境内连续三天大雨、暴雨,平均降雨量400多毫米,最大雨量是福龙乡646毫米,石别、太平乡在500毫米以上。这次洪水造成山洪暴发,洪水
19、泛滥,交通冲断,全市52座小(二)型以上水库水位超出警戒水位以上;有5500多个灾民被洪水围困,其中死亡14人,重伤7人,受灾人口8.99万人;坍毁民房1.8万间,农作物受灾26666.67公顷;淹没早稻11799.41公顷,其中无收2699.87公顷,玉米9199.54公顷,无收4499.78公顷;其它作物4899.76公顷;冲垮水利渠道8365处131.63千米。直接经济损失6.12亿元。党政军民奋勇抗洪救灾,市政府采取方法安排灾民生活,扑灭急性传染病,快速恢复生产,重建家园。1997年7月48日,连降4天暴雨,雨量280.5毫米,全市各乡镇均受到不一样程度洪涝灾难,经济损失1200万元。
20、1998年6月1924日,市境连降大雨和暴雨,6天雨量达432.4毫米,造成严重洪涝灾难。全市21个乡镇,172个村委受灾,受灾人数22.48万人,死亡6人,伤2人。水稻、玉米、黄豆、甘蔗等作物受灾共8953.33公顷,其中绝收5413.33公顷,房屋坍毁733间,洪水冲垮桥梁14座,毁坏公路64处85千米,冲垮堤坝10.02千米,直接经济损失达4200多万元。6月912日,因上游流域(包含贵州省)和市内连降大雨、暴雨影响,龙江最高水位达131.14米,超出警戒水位2.14米,是建国以来最高水位。怀远中洲河上铁索桥和下枧河龙洲岛印月楼被洪水冲垮。全市房屋受淹1940间,坍毁188间,农作物受灾
21、2760公顷,冲垮渠道5处造成经济损失1862.19万元。 “表14” 宜州市各年洪水灾难情况表 单位:面积:公顷 折款:万元合 计年 份面 积受灾人数(万人)死亡人数(人)坍毁房屋(间)毁坏渠道(千米)损失粮食(吨)经济损失拆款备注受灾成灾73358.7939610.0193.788320256141.6777774.8519501053.33713.331.02160.5019561800.001233.331.50277.5019601300.00800.001.2056132.0019622433.331706.672.10315.001970333.332186.673.969286
22、655.2019762153.331433.331.56322.5019781100.00800.001.05105144.0019791893.001500.003.20196337.5019801900.001366.672.10307.5019831000.00666.671.00150.0019861633.331040.001.46234.001987573.33373.330.45105.001991760.002.9014249.7019935175.791349.44021850.00199426666.6712099.418.991418000131.6361200.0019
23、971200.0019988953.335413.3322.48673310.024200.0027601881862.191535.732.1917358.001041.00534.8711.62130.021215.407053.295642.025.001182698.86二、旱灾1、中国成立前旱灾建国前,通常旱灾文字记载甚少,严重旱灾也是三言两语。从16181928年3中,只有14次严重旱灾含有文字记载。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16)大旱,饥人相食。清康熙六十年(1721)旱,自正月至7月不下雨,苗尽枯稿,民采厥根树皮为食。康熙六十十二个月(1722年)继旱,民饿死于路者甚众。雍正十三年秋
24、(1735年),庆远旱,大饥。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庆远府大旱,民多饿死。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久不雨,禾苗干枯,米价腾贵,哀鸿载道。嘉庆十二年(18)大旱,田禾尽枯。嘉庆十九年(18)旱,自正月至四月中旬,无雨,不能播种。嘉庆二十二年(18)六月至8月无雨,禾苗枯萎,粮食大减。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五、六月旱,禾苗枯死。道光元年(1821年)旱,七、八月不雨,仅一成收。道光二年(1822年)旱,民饿死卖儿女者不少。咸丰元年(1851年)旱,六至十月不雨,禾苗尽枯稿。民国十七年(1928年),九至十一月大旱。2、中国成立后旱灾19501955年,无资料可查。1956年至,据宜州
25、市气象局资料记载,除1962、1973、1975、1980、1981、1982、1983、1988、1990年,其它各年全部有旱情,不是春旱、便是秋旱、或是两旱皆有。虽兴建了不少水利设施,使80%水田有水浇灌,但绝大部分旱地及一部分稻田仍靠天吃饭,小旱减产,大旱无收;有些水利设施保灌率低,抗不了大旱。据统计,全市到累计受旱面积共 亿平方米,减产粮食 吨。其中受旱面积6699.67公顷以上、减产5000吨以上年份有5年,最为严重是1963年、。1963年,全县各地平均降雨量1020.1毫米,比多年平均值1384.6毫米少26.3%,其中三岔、洛东、洛西、庆远、怀远、德胜等乡镇水稻主产区,年雨量只
26、有844901毫米,为正常65%左右。尤以水稻种植生长阶段4、5、6、8、9月总雨量才268毫米,仅为多年同期平均值814.3毫米32.9%。全县346处塘库干涸339处;295条大小河流,断流211条。4月塘库蓄水618万立方米,比正常年份同期蓄水量4521万立方米降低86.3%。六坡水库用抽水机抽死库容水保苗。引水工程引313处,只有47处有水引进渠道,引入流量仅6.54立方米每秒,比正常年份降低4.9立方米每秒。全县计划种早稻12666.67公顷,因旱只扦下6400公顷,有收仅5066.67公顷。全县3456个生产队,有1661个扦不下早稻或扦下无收。中稻计划扦7666.67公顷,实扦下
27、1166.67公顷,有效666.67公顷。晚稻抗旱抢扦8146.67公顷,植后死1726.67公顷,3386.67公顷受旱干裂,严重减收。春玉米种下11333.33公顷,有收11066.67公顷。秋玉米种17200公顷,枯死10000公顷,余下7200公顷也严重减收。八月黄豆无收。全县有996个生产队人畜饮水困难,有队要到15千米处去挑水。鸟兽渴死或到居民家觅水喝被捕捉不少,面对严重旱灾,宜山县委、县人委把抗旱作为当初中心工作。县委常委除留1人在机关照料面上工作外,其它领导前后3次率领县直机关干部1300人分赴各公社发动群众并带头抗旱,公社干部均身临抗旱第一线,在宜山境内厂矿,腾出12台共42
28、5匹马力抽水机,并派出技术员81人支援抗旱。驻柳空军数次派飞机到宜山作人工降雨。农行支援生产贷款71.63万元,县财政拨款生产救灾专款37.29万元,民政部门发放救助款29.2万元,水利部门投入大批物资支援抗旱,卫生部门派出36名医务人员赴灾区无偿为群众治病,支出药费1.3万元。 结合抗旱,以发动群众修水利176处,安竹筒水车535架,建电动抽水站3处共54千瓦,安装柴油机39台1383马力,安装水轮泵31台,添置戽斗1972个,共扩灌584公顷。还发动群众开挖雷公沟2.2万条。率领群众挑水淋玉米,各生产队均组织抢水组,降雨犁田。推广晚稻种早播,供田播秧等方法。尽管党和政府领导群众全力抗旱,终
29、因旱情过于严重,粮食比上年7800吨减产4100吨,减收52.6%,干部群众情绪低落。9月20日,县委召开三级干部会,研究救灾工作。依据区党委、地委指示精神,提出生产自救,节省渡荒方针。要求各级领导振奋精神,克服消极失望情绪,坚定信心,领导群众大力搞好冬种春耕,处理春夏荒。当年种下冬季作物1533公顷。又从外省调入粮食19500吨支援灾区。经过一个冬春努力,最终战胜特大旱灾,全县无人逃荒,也未饿死人,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1976年9月,全县雨水特少,只有8.8毫米,比常年偏少89%,出现严重秋旱,其中晚稻受旱4026.67公顷,晚玉米受旱6433.33公顷。1986年3月,雨量只有24.
30、4毫米,为历年最低值,偏少62%,给春扦和人畜饮水造成困难。全县计划早稻种植面积17898.13公顷;旱地作物受旱面积18605.67公顷,其中因旱不能下种3478.67公顷;人畜饮水发生困难有139093人,85851头牲畜。1991年2月4月,遇上历史罕见春旱,月总雨量只有101.2毫米,比常年少134.9毫米,偏少85%。早稻无水插秧严重,4月只完成插秧任务45%,至5月4日统计无水插秧有5904.13公顷。1992年7月26日8月13日,雨量只有0.3毫米,使晚稻缺水插秧,同时使种下晚稻632.8公顷,晚玉米7311.33公顷,八月黄豆4113.27公顷,红薯4713.53公顷受旱。1
31、993年4月,春旱严重,全月雨量仅有71.0毫米,比常年偏少近五成,如六坡水库蓄水量由原2100万立方米下降到350万立方米,全市有4666.67公顷农田无水插秧。春以来,宜州市出现了历史上罕见连续去冬今春干旱气候,全市52座小(二)型以上水库蓄水量仅为3338.24万立方米,比上年同期蓄水量5296.13万立方米降低1957.89万立方米。干旱造成众多溪河断流,42座小(二)型以上水库干涸,严重地影响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2.农田水利现实状况2.1工程现实状况宜州市共有各类水利工程约10500处。小(二)型以上水库50座,其中中型水库3座(包含土桥水库、洛西水库、六坡水库),小(一)型水
32、库20座,小(二)型水库27座;山塘水库399座。总库容17766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2635万立方米。年蓄引提水能力65000万立方米。有效浇灌面积29.3万亩。小水电站9座,装机容量5590万千瓦,年发电量万度。已建成乡镇供水工程135处,供水能力1.6261万立方米/日,受益人口21.39万人;累计处理农村人口饮水困难8.45人。全市共建成防洪排涝工程138公里,保护耕地3万亩,保护人口4万人。全市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9.47千公顷。全市建成家庭水柜和地头水柜共8792处,总容量52.7万立方米,新增浇灌面积10409亩,受益人口4.25万人,处理人饮困难3.04万人。现有48处水轮泵站
33、中,国营站仅有三岔和长瓦2处,集体管理有46处。三岔水轮泵站有60型水轮泵1台,浇灌面积13.33公顷,由三岔水电站兼管。长瓦泵站现有左岸60型水轮泵15台,浇灌面积53.13公顷,右岸建电站用电灌替换,由泵站职员管理。设计流量1立方米/秒以上渠道有67.59公里,已防渗有14.74公里,流量1立方米/秒以下渠道共有1232公里,其中未防渗有869公里,渠道配套建筑物965处,排水工程138.82公里。这些水利工程已成为本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不可替换关键基础设施。不过,因为多数水利工程已运行0多年,部分灌区工程本身未完全配套,渠道工程老化渗漏严重,浇灌面积萎缩,渠系水利用系数很低,效益严重衰减
34、。详见附表1。2.2 运行管理现实状况(1)管理机构本市现有分设16个水库管理所,职员人数为65人,职职员资全部由财政拨款,灌区用水由宜州市水利局统一调度;乡镇政府设有水利站共16个,群众自己组建用水协会16个。灌区用水由宜州市水利局统一调度。(2)用水管理国营水库灌区用水是按亩收费,农民用水不限量,造成田间串灌,漫灌比较普遍,尤其是1983年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灌区内实施,因渠系管理没有对应跟上体制改革形势,造成原有生产队管水组织解散,形成村以下支、斗、农、毛渠处于管理失控状态,出现各家各取所需取水混乱局面,渠系建筑物被损坏,水量流失极其严重。集体水库灌区用水由当地村民自行调整。3、经营管理
35、现在国营水库灌区以单一经营即“卖水收费”为主,其它如养植、种植和其它经营产业全部没有形成规模。而且现在水费是按亩收费,其水价是政府指导价。水费征收额仅能维持正常管理费用和办公费用,灌区缺乏足够资金对灌区工程进行自我改善、提升,所以水费改革和发展多个经营势在必行。集体水库浇灌用水没有征收水费。2.3存在关键问题因为特定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现有水利工程普遍存在工程总量不足,规模偏小,建设标准低;投入不足,配套不完善,覆盖率低,年久失修,病险严重等问题,造成水资源利用不足,浇灌确保率低,供水不安全等,不能有效地解除旱涝灾难尤其是旱灾威胁,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发展。关键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水利化程
36、度低。项目区内有效浇灌率偏低,大量耕地也缺乏浇灌水利设施。关键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长久以来水利建设投入不足,缺乏稳定投入保障机制,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以后,农民群众投工投劳大幅降低。因为投入不足,无法兴建水利设施,造成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二是部分地方因为缺乏地表、出露珠资源,坡度较大或土地零星分散等原因无法兴建传统水利设施或因单位投资过大,现在还没有水利设施而干旱。如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群众新开垦土地、部分异地移民安置点、库区移民点和石山区零星分散土地绝大部分全部没有浇灌水利设施。 (2)灌区水利设施老化及损坏严重。现有中小型水库绝大部分
37、是六、七十年代修建蓄水工程,负担着当地域30农田及关键产粮区浇灌供水任务。现在工程老化失修,坝体渗漏、放水设施失效、抗洪能力不足现象普遍存在,造成水库无法正常蓄水运行,蓄水能力严重下降,可供水量不能满足灌区粮食生产浇灌用水需要,严重影响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发展。现有引、提水工程大部分设施老化及损坏严重,造成引、提水量不足,致使浇灌面积严重下降,有相当部分提水工程已失效。另外,部分提灌工程因为抽水扬程高,运行成本高,群众无法负担水费而无法运行使用而造成灌区内出现了农田受旱。现在基础没有运行使用。群众只能将水田改种旱作物。(3)灌区水利设施配套不完善,节水改造滞后。现有灌区尤其是中、小型灌
38、区渠道防渗率低,宜州市中型灌区渠道总长334.89km,其中:已经防渗61.99km,防渗率为18.5。灌区渠系配套普遍存在建设标准低,配套不完善,覆盖率低,渠系建筑物年久失修、坍塌、老化、淤积等现象,造成浇灌水利用率低,水资源得不到充足利用,浇灌确保率达不到设计要求,浇灌面积逐年下降;另外,因为输水设施不完善,春耕季节用水高峰时,灌区内上游有水下游旱现象年年存在,水事纠纷常常发生,供水很不安全等。 因为以上原因,造成有限水资源得不到充足地利用,浇灌面积逐年下降,粮食生产不能稳产高产及自给,严重影响了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农民增收,也给社会增加了不可忽略不稳定原因。2.4加紧农田水利事业发展必
39、需性(1)、深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需要 粮食问题一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头等大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加和社会稳定关键基础。多年来,本市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蚕田基础建设、节水浇灌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兴修水利,农田水利设施展现良好发展势头,基础上缓解了农业浇灌用水不足,为本市农村经济发展起了关键作用。然而,本市农村水利设施仍比较脆弱,农田水利化程度低,农业抵御自然灾难能力较差。现在,全市含有一定规模中小型灌区因为工程标准低,有效浇灌面积大幅度降低,工程实际供水能力大为降低;而零星浇灌点片,因为缺乏工程供水设施,大部分成为“望天田”。由此造成本市农村工程性缺水
40、问题比较突出。再者,伴随人口增加,粮食需求量也在不停增加,要以较少土地养活较多人口,满足日益增加消费需求,必需加紧农田水利事业发展。(2)增加农民收入肯定要求。增加农民收入,就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尤其要充足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增产增效。研究表明,农产品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不适应市场日益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要求,是农民增收困难一个关键原因。而只有不停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土地生产率,农产品结构调整才有愈加宽广空间;只有不停改善物质技术装备,提升农业科技应用和转化能力,才能使农民深入从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农村劳动力多形式、多层次转移,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3
41、)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需要。本市经济作物关键是种植蚕茧、花生、甘蔗、水果、木薯及其它经济作物。在生产管理过程中有些农作物给农民带来丰厚收入同时也给当地环境带来不小污染,很多地方因为水利设施不到位无法进行农产品结构调整,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所以要立即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必需加紧农田水利事业发展。合剪发展“绿色经济”、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保护绿色生态环境。促进本市农田水利事业快速健康发展。3、 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3.1 水土资源总量3.1.1 水资源(1)水资源总量及可利用量为了比较正确地反应本市各分区水资源条件和开发利用情况,现以1984年广西宜山县水资源调查评
42、价和水利区划汇报分区为基础,依据水资源条件异同性,水利方法、方向一致性,自然条件和农作物相同性,综合考虑流域水系供水系统、乡镇界限完整性,对原分区进行归纳和局部调整,将本市分成四个水资源开发利用区,即峰林谷地干旱区(区)、沿河谷地丰水区(区)、崇丘洼地缺水区(区)、峰林谷地旱涝区(区)。见表3-1。(2)现实状况水利工程供水能力基准年水利工程设施供水能力,包含水利工程分布情况、设计供水量和供水现实状况。见表3-2。表3-1 全县水资源总量及可利用量汇总表 单位:万m3分区水平年来水确保率()当地水资源量水资源可利用量地表水地下水反复计算量水资源总量地表水地下水反复计算量客水其它水资源可利用总量
43、区多年平均91200121001033001214160512746平水年50%91200121001033001214160512746偏枯年75%811000930001324655013796枯水年95%(90%)692009700789001282147513296区多年平均105700138001195003649069037180平水年50%105700138001195003649069037180偏枯年75%95100123001074003915461539769枯水年95%(90%)8010010400905004286752043387区多年平均3350078004130
44、038423904232平水年50%3350078004130038423904232偏枯年75%2940068003620042943404634枯水年95%(90%)2400055002950049852755260区多年平均4080098005060013514901841平水年50%4080098005060013514901841偏枯年75%3620086004480014864301916枯水年95%(90%)2960071003670015483551903全县多年平均2712004350031470053820217555995平水年50%2712004350031470053820217555995偏枯年75%2427003870028140058180193560115枯水年95%(90%)2029003270023560062220163563855注:1、枯水年来水确保率北方按90%,南方按95%计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