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卷第期阿坝师范学院学报,年月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招标项目“多卷本 中国抗战文学史”()。作者简介:谭泽海,男,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海南海口)师陀果园城记 刘增杰,编校师陀全集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果园城记中的废墟书写谭泽海 摘要:师陀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有成就的豫籍作家。他的果园城记与沈从文的边城、萧红的呼兰河传被誉为民国时期三大著名的“小城”小说。果园城记作为师陀抗战时期的代表作,从物质和精神层面展现了果园城的荒芜和城中人的心灵废墟。废墟感的构筑映射了乡村文明秩序的崩解,对废墟的主体性解读揭示了现代人寻求的精神庇护空间。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观照废墟书写,其不乏深刻的时
2、代价值和意义。关键词:师陀;果园城;废墟;隐喻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京派作家师陀和沈从文一样,以“乡下人”的视角审视着“乡土中国”平静中潜藏的波澜,而果园城记 正是师陀世纪年代对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集中观照,书写了乡土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弥留的田园牧歌情调,折射和体现了都市知识分子“还乡”的哀愁。当时还用笔名“芦焚”的师陀从沦陷区北平辗转来到“孤岛”上海,在被他称为“饿夫墓”的小屋里,历时八年创作了果园城记短篇小说集。如果说沈从文小说中宁静朴素又近乎原始的湘西是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乡土文学最大的收获,那么师陀在“第三个十年”开拓的“果园城”还乡之旅,则是他在直述可歌可泣的抗战史
3、实、描述“孤岛”上海的末世景象之外,对乡土中国,尤其是乡景、乡民以及传统文化的再一次回归。师陀在 果园城记中继承和发扬了鲁迅的“国民批判性”精神,以马叔敖的“一个远游的游子”归乡的回溯性视角展开叙述。这种别出心裁的视角既可以在鲁迅的 故乡中找到影子,也传达了抗战时期知识分子的自觉使命。当我们试图在 果园城记里寻觅师陀创作的精神特质时,我们会发现很多“废墟”的影子。“废墟”,在现代汉语中代表自然或人文面貌在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在 果园城记 或是师陀的其他作品中,“废墟”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向度。在物质层面,指的是果园城凋敝的、破旧的环境和破败萧条的景象;在精神层面,更多指向的是叙述
4、者马叔敖寂寞荒凉的心境和“城中人”晦暗、破碎的生活予以作者的幻灭感和没落感。师陀在 果园城记中着重描写的,是城中人的精神世界的废墟。他曾明确地说,果园城记是自己想象中的小城,所以小说中营造的或阴冷怪异,或凄凉感伤的情境多少代入了自己面对故乡 河南杞县 精神上面临无依之地的困境,身处沦陷区的孤独窘迫则更加深了师陀内心的“废墟感”,使得他以“内视角”的方式,通过对果园城的人、事、物的描摹深刻地外显出来。一、感情世界的“边缘人”师陀曾在 果园城记的序里直言,这是自己在“心怀亡国奴之牢愁”的情况下写的。他把这座在世纪初期到抗战前期日益萧条的中原小城相对于湍急的历史长河的静止,通过一系列小人物表现出来,
5、通过塑造果园城这个表面宁静和谐,实则封闭没落、与世隔绝的空间来表达自己对中国乡土小城谭泽海 果园城记 中的废墟书写师陀果园城记:师陀果园城记:师陀果园城记:师陀果园城记:的观照。而围绕叙述的核心人物是离开果园城七年又重返的马叔敖,他是一个敏锐的细腻的观察者,阐释着静止不动的小城生活样式。在他的视角下,生活在果园城的人们内心面临的荒芜和悲苦就是精神废墟产生的原因。城中人的颓败、没落,心怀劳愁,无处消遣,都透着一丝“现代”的气息和隐约的幻灭感。从这个向度探寻,果园城里的女性人物首先进入我们的视野。在现代作家的笔下,无数种女性形象被描述,女性的命运一直是作家们自五四以来不断探讨的问题。起初,女性在封
6、建宗法的压迫下,被建构为没有主体性的、保持愚昧和沉默的群体,是旧社会落后腐朽的符号化的意指。提倡女性的个性解放是五四后的主潮,处于这个时代的女性当然也受到了新文化的影响,摆脱宗族的规训与约束,获得了自由解放的思想,成为了能自我表达的主体,在社会中得到一定的认可与接纳。但封建社会的顽疾没有随着新文化的传播而烟消云散,反而一如既往地用看不见的形式摧残着这些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女性,使得她们香消玉殒,成为了感情世界里可有可无的边缘人物。第一类是与爱情无缘、被男性抛弃,沉沦在感情世界的风雨飘摇中的新式女性。桃红中,在空闺里就憔悴了的少女素姑,把少女时代美好的怀想绣成了衣服,却没有让自己出嫁的愿望实现:
7、“当她想到这些东西该配到什么地方最合适,一种失意、一种悲哀,正是谁也没有料到,但是早已潜伏着的悲哀”。颜料盒 中的油三妹和素姑有着相似的命运,她不曾出嫁,因为渴望的婚姻遭受不幸,从快乐活泼的心态变得沉郁痛苦:“她很快地瘦下去了,她的红润的两颊下陷了;她的发光的大眼常常是空虚、阴沉,像刚哭过似的干燥;她走起路来常常像想要倒下去睡一觉的样子”。外形的憔悴之态是易于发现的,但心灵遭受的创伤往往被人们的淡漠而遮蔽,她们心灵的碎石瓦砾,又有谁去关心和呵护呢?三个大小姐 中的胡凤英,上过学堂,属于知识分子型的女性,受新思想的吹拂,在十八岁的时候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但却被男性遗弃,沦落为妓女。她们的命运不能
8、自己掌控,生命芳华不是被岁月磨尽,就是被变故所摧残,有着“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悲凉。第二类是受封建思想禁锢的女性,她们的无望在于没有意识到更无法改变旧思想和旧体制的强大约束力。一吻中的大刘姐无疑是这类女性的典型。十七岁的她深深吸引着锡匠店的徒弟虎头鱼,趁着一起玩闹的机会,他偷吻了大刘姐,这一吻让她羞得满脸通红,尽管还不成熟的她当时只是“认为直当开玩笑,并不十分在意”,但是“她没想到这件小事却几乎决定了她的一生”。大刘姐被母亲一顿臭骂,从此不再上十字街摆摊,最后匆匆嫁给一位衙门师爷做姨太太,离开了果园城,最后成为了满身肥肉和金子的富家太太。大刘姐的悲剧结局是主动选择的结果,她得到了
9、想要的物质生活,但是时间的流逝使得她心灵和情感的荒芜越发尖锐。这种情感废墟的构建,还来源于外界环境无形的压迫。当大刘姐重返果园城时,与已经转行做人力车夫的虎头鱼有过这样一段对话:“你瞧那座塔还没有倒 这还是那座老塔吗?”远远的她就问,喜跃的在车箱里直动。“这还是它,太太。”虎头鱼回答说。每个到这小城里来过的人首先便想起“它”,人们跟“它”是这样熟识,在谈话中间,人们把“它”模拟成有灵魂的东西,把“它”当成老朋友,甚至把“塔”的名字取消,只简单的,同时也是亲密的称为“它”了。并且“它”是如此重要,据果园城的某诙谐家说,没有“它”人们会不认识这座城,到外乡去谋生的人会不认识归路,人们走到这个城的街
10、上还会问果园城在什么地方的。这座静止不变,巍然不动的高塔在小城人民心中有着特殊的位置,甚至被看作是城市的标志。无阿坝师范学院学报无名氏塔里的女人上海:真善美图书出版公司,:师陀谷 刘增杰,编校师陀全集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师陀里门拾记 刘增杰,编校师陀全集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晏洁论中国现代文学多重视角下的乡土叙事广州:暨南大学,师陀果园城记:刘军民,李金芮关中地区城隍庙的社会价值探究城市发展研究,()名氏在他的小说 塔里的女人末尾借哈姆生的牧羊神 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女人永远在塔里。这塔或许由别人造成,或许由她自己造成,或许由人所不知道的力量造成”。如此观之,大刘姐生活的这座视“塔”为根
11、基和准绳的果园城,里面孕育着一种“不为人知的力量”,这是一种封建礼教的束缚,是众多对于女子行为进行规范的礼教,而高塔就是统治果园城女子精神世界的隐喻。大刘姐正是在规训的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地被这种既定的、腐朽的思想规定了前进的方向,最后迷失在封建礼教的丛林中。“一吻”既是这个短篇的题目,其实也是大刘姐人生道路的分岔口。面临这两条不同的道路,大刘姐选择了谨守女人的本分,安心待嫁闺中,过上令人艳羡不已的贵妇生活,而不是顺由感情的自然发展,有可能与两相情愿的虎头鱼结合。但无论她选择反抗束缚还是顺从,本质上都无法摆脱悲剧的结局。师陀敬告读者的那个黑暗、痛苦、绝望、该诅咒的旧社会,是一片现实生活里令人唾
12、弃的废墟,而这座封建礼教的高塔是制造了无数女性精神废墟的“道德魔爪”,只有将“塔”推倒变为废墟,女性的精神废墟才能恢复重建,重获新生。二、废墟的隐喻实物的废墟景象往往是肉眼可见的,可以被直接描摹的,并不是我们想象出来的符号化的场景。师陀发表于抗战初期的短篇小说集就反复地对破败的家园和荒村进行勾勒,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赤裸裸的乡村图景。收录在年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谷 中的 哑歌,描写人在荒原的隐秘而孤独的心境,以一幅荒凉的光景衬托:“黑的土地上,不再生长茁壮的土豆,玉蜀黍,麦却代以蛮横的莠草,渐渐的和人的心一样,荒芜了。土地要死了”。年月创作的 毒咒 初见报刊时就题为墟,开头就呈现了乡村内部广阔的
13、废墟状态:颓坍了的围墙,由浮着绿沫的池边钩转来,崎岖的沿着泥路,画出一条疆界。残碎砖瓦突出的地上,木屑发黑,散出腐烂气息。一到春天,小草便从冬季中苏醒。随后夏来了,苔麻,莠草和蒿欢声号喧,还有艾,森林般生长着了。蚱蜢任意钻跃,蜻蛉随兴翔飞,成为虫豸的天地。草莽间建筑着孩子们的泥屋,有泥娃居住。太阳像燃烧着的箭猪,颤抖着,将烟火的光扑过来,随即仿佛很无味,寂寞的,恹恹然爬了过去。晚霞静悄的停在天空。霞的光最先落在这里,照着瓦砾的碎片反光,将这废墟煊耀得如同瑰丽的广原一般。浮绿沫的池塘骤然臃肿了,反射出凝结了的脂肪似的光彩。文本中的风景是否现实存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想要通过乡景书写传达,并让读
14、者体会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想象。师陀在果园城记中构筑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状态下的乡村小城,是由前期的 毒咒 过客 无望村的馆主 巫 巨人等小说中塑造的废墟和荒村过渡而来的,这里的废墟感显现了两个探究的维度。一是荒凉的废墟、废弃的宅院映射的中国乡村传统宗族秩序的崩解。当马叔敖最后一次回到果园城时,他所看到的城隍庙是令人失落和怅惘的:“我感到一阵失望,城隍庙原先我们看来怎样热闹,现在又如何荒凉;它的大殿原先在我们心目中是怎样雄伟,现在又如何卑陋;先前我们以为神圣的,现在又如何可怜了啊”。城隍庙是我国民间信仰的重要载体之一,反映了古代民众的神灵信仰,包括与之有关的各种仪式活动等,是我国城市发展序列中重要
15、的历史空间。马叔敖的“还乡”为何会有强烈的崩坏感和失根感,这是与乡村文明秩序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没落和消亡紧密相连的。西方人信仰上帝,城市里的教堂在哪,他们的信仰就安谭泽海 果园城记 中的废墟书写高佚婧,王桂霞孤岛中的师陀现代语文,()刘增杰师陀研究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师陀果园城记:余秋雨文化苦旅上海:东方出版中心,:放在哪,这并不具有唯一性;而我们的信仰在脚下的土地,我们的精神依托是否会在将来逐渐远离,成为触及不到的历史,我们心灵的栖息地是否将瓦解为文化的废墟?二是读者间接体会或想象的果园城废墟对主体的意义。无论是抗战期间在上海笔耕不辍的师陀,还是自觉地将果园城的废墟感转化为重建乡村文明
16、的动力的我们,看待乡村的观念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种先验性。悲哀的是,这种先验性带给我们的空虚和无力感:所谓的悲剧或痛苦,所谓的废墟,只不过都是我们这些和乡村两不相欠的人,被“开除了乡籍”的人的主观感受,是“虚构”大于“写实”的产物,是一种回忆性质的再现。废墟保留了视觉形式,转而以这种虚构变成了暂时性的瞬间集合。对于当时居住在乡村的农民来说,生存的稳定感或者说慵懒的一成不变实则是如此难能可贵,是一种稀松平常的生活状态,何来悲剧之感呢?也就是说,当我们凝视乡村的时候,乡村也在凝视我们。鲁迅笔下无边无际的荒原感是源自先觉者“叫喊于人生中,而生人无反应”的社会现实,是自由意识的现代体现者与历史传统间的悲
17、剧性矛盾造成的,它的内涵在于体现先觉者内心的孤独。而师陀营造的废墟感,是出于启蒙者的责任感还是对故乡的心理层面的亏欠呢?对今天的我们来说,在高度发达的现代化都市挣扎的时候,当文明的发展给我们带来难以弥补的精神缺失之时,对乡村的重新审视,也正说明了我们的内心也在经历着和乡村一样的匮乏,并且在寻求可以抹除欲念、思索生存意义的精神庇护空间。三、废墟的时代意义师陀在果园城记新版后记的最后提到,“现在想来,这塔应该和那代表封建势力的城墙一齐被拆掉了”。果园城随时间推移和变迁,是有存在流动性和变更性的,但亘古不变的高塔所代表的旧封建伦理纲常不仅成为了城中人废墟感产生的根源,对比小城外面时事的风云变幻则更具
18、讽刺意味。果园城废墟的书写,如果我们将其放在时间与空间的经纬度上考察,我们会发现果园城废墟有一种将时间与空间交织在一起的能力。从时间上说,果园城废墟所体现的讽刺性环境是逐渐形成的。废墟是对现代文化的隐喻,包含了一种时间概念,以及不同形态的变化转换。从前期的作品里门拾记落日光描摹的中原大地的荒原,到 果园城记 中的“一个假想的西亚细亚式”的名字,一切中国小城的代表,废墟感的形成具有历时性,是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我们透过文本目睹的是两个时态的废墟:分别是过去的进行时和现在的过去时。前者指的是,无论是果园城还是居住其中的农民,都会受到现代化进程的浸染,随着城乡社会结构和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转型,更多的
19、果园城会成为师陀这样的“回不去的知识分子”内心的“乌托邦”,逐渐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或者说被遗忘或抛弃也不为过,因此,从物理的角度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现在或是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废墟产生,而实物的废墟场景造成的人们内心的荒漠感也是同时并存的。但更重要的是后一种,也就是果园城废墟留给师陀和读者的精神性缅怀。就如余秋雨在散文 废墟 中的慨叹:“废墟是一个磁场,一极古代,一极现代,心灵的罗盘在这里感应强烈。失去了磁力就失去了废墟的生命,它很快就会被人们淘汰”。所以,就果园城营造的废墟感的时代意义而言,其精神性的作用是远大于物理性的。在时间的长河中,在对人生的思索和追问中,需要观照更多像马叔敖、孟安卿这
20、样的个体的命运,更多像果园城这样的小城在时代变迁中的衰落。从空间上说,果园城废墟的隐喻指向的是那些和马叔敖、大刘姐一样出走后又重返的“异乡人”的阿坝师范学院学报喻晓薇心灵废墟 师陀早期创作的精神特质开封大学学报,()内心困境:在自己之外的世界愈显异化和荒谬时,无论选择沉沦还是反抗,总会感到举步维艰、进退两难。隐喻暗示的不稳定感则体现为心理上的焦虑、困顿和不安状态。虽然选择离开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是他们的根都在果园城,而这些“异乡人”和果园城中人集合起来才是果园城最核心的组成结构。但是他们对自己熟悉的故乡由于时间的流逝,慢慢产生了疏离感,如何解决他们面临的精神困境,这是师陀小说给我们的启示。废墟意识是中国现代文学所缺乏的,师陀小说的价值在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废墟文化的范本。:,:;责任编辑:马昌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