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792政治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pdf

上传人:雁** 文档编号:303048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PDF 页数:58 大小:95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792政治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792政治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792政治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792政治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目录第一部分对外经贸大学792政治学考研真题2014年对外经贸大学792政治学考研真题2013年对外经贸大学792政治学考研真题第二部分兄弟院校政治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14年首都师范大学718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625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2013年武汉大学641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第一部分对外经贸大学792政治学考研真题2014年对外经贸大学792政治学考研真题2013年对外经贸大学792政治学考研真题第二部分兄弟院校政治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14年首都师范大学718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考试科目代码:718

2、考试科目名称:政治学原理请将答案注明题号写在答题纸上,试题纸上做答无效。一、请解释下列名词:(每题10分,共50分)1柏拉图2西塞罗3马基雅维利4孟德斯鸠5托克维尔二、简述下列各题(每题20分,共40分)1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2政党与一般政治团体的区别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试述政治文化的类型划分2试述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关系参考答案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考试科目代码:718考试科目名称:政治学原理请将答案注明题号写在答题纸上,试题纸上做答无效。一、请解释下列名词:(每题10分,共50分)1柏拉图答: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

3、创始人,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其创造或发展的概念有: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等,主要代表作是理想国。主要政治思想有:国家的理念。他认为政治哲学是对国家理念的认识和把握,合乎正义的城邦就是实现或体现了至高的“善”的城邦,就是城邦的理念。哲学家治国思想。哲学家执政是柏拉图理想国家的核心内容,柏拉图把哲学家执政理解为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与绝对权力的结合,他把这种哲学家视为城邦的“拯救者”。政体思想。柏拉图把政体区分为贤人政体、荣誉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僭主政体五种政体类型。他对平民政体和僭主政体的批评最为激烈,认为平民政体必然演变成

4、僭主政体。2西塞罗答:西塞罗是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雄辩家、法学家和哲学家。他深远地影响了欧洲的哲学和政治学说。他信奉斯多葛派的学说,他的理论贡献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将希腊政治哲学特别是斯多葛派的政治学哲学介绍到罗马;另一方面是对罗马共和制度从理论上予以总结。其主要代表作论国家和论法律。主要政治思想有:国家观念。他认为国家是人民的事业,国家属于人民,国家为人民所有。西塞罗在国家观念中还特别强调法律的作用,认为法律繁荣纽带是国家的实质。法律思想。他认为自然法先于成文法或国家颁布的法律而存在,它是正义的根源,是人类法律的基础。自然法是正确的规则或最高的理性,它具有高于一切人类立法的权威

5、,判断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是衡量人类立法和人类行为的准绳。3马基雅维利答:马基雅维利是意大利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是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奠基人之一。在中世纪后期的政治思想家中,他是第一个明显地摆脱了神学和伦理学的束缚,为政治学和法学开辟了走向独立学科的道路。他的主要代表作是君主论。主要政治思想有:国家观。他主张国家的根本问题是统治权,统治者应以夺取和保持权力为目的,主张国家至上,将国家权力作为法的基础。共和思想和君主专制思想。他主张拥护君主制度,实际上是要借助王权的形式,实现意大利的统一,建立近代的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4孟德斯鸠答:孟德斯鸠是法国启蒙思想家,社会学家,是西方国家学说和法

6、学理论的奠基人。孟德斯鸠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学术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其主要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主要政治思想有:法的精神。他认为法的精神存在于法律和各种事物可能有的种种关系之中。政体和政治自由。他重视政体和政体原则,把政体看作是一种客观事物,各种政体都有自己的原则。他划分了三种政体:民主制、贵族制、君主制。同时他主张政治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他把公民个人的自由称为事实上的自由和民事自由。分权学说。分权学说的目的是保证公民的政治自由。他把国家权力划分为三种,即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种权力分开掌握与分开行使,彼此既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约。5托克维尔答:托克维尔是法国历史学家、政治家

7、和政治社会学的奠基人。前期热心于政治,之后主要从事历史研究,他的主要代表作是论美国的民主、旧制度和大革命等。主要政治思想有:民主和平等。他将“民主”看作是平等的趋势,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体现这一趋势。他认为民主与平等是密切相关的,不仅民主以平等为基础,而且民主本身也意味着平等,是一种平等的社会状况。自由和平等。在政治哲学中,托克维尔对自由与平等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在民主国家,理想的境地是自由与平等的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他把自由与平等的完美结合看做是平等在世界各国中的最好形式。专制和革命。他厌恶和批判革命,一方面他认为大革命是封建专制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又认为大革命会导致新的专制。二、简

8、述下列各题(每题20分,共40分)1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答:民族问题是指民族从形成、发展直到消亡之前的各个阶段,不同民族或民族集团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诸方面因一系列矛盾而引起的问题。它表现为诸如民族隔阂、民族歧视、民族纠纷、民族压迫等形式和现象。民族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民族差异、剥削制度、和各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有:(1)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主要表现为:各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各民族在发展经济和文化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

9、己的语言文字的平等权利。在我国,各个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领域,都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真正实现了各民族的平等。但由于历史原因,造成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方面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因而影响了民族平等权利的充分行使。所以我国采取一定的特殊政策,对少数民族给予帮助和补贴。(2)坚持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的和睦、友好、互助和联合的关系。它对于国家统一、社会的稳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有着重要的意义。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各民族的最高愿望。坚持民族团结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主主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3)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

10、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指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等各项事业都得到发展,各民族自身得到发展进步,民族素质得到提高。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实现途径有: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民族地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的优势。发达地区的支援,先富帮后富,达到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项原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的发展,又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障。2政党与一般政治团体的区别。答:政党是指代表一定

11、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由其中一部分最积极的分子所组成,具有共同的政治纲领和理论主张,采取共同的行动,为参与、取得和维护政权而组成的政治组织;政治团体是指有组织地去参与政治过程和影响政府决策的社会利益群体。政党与一般政治团体主要有如下区别:(1)政治目标不同政党的主要政治目标是从事政治活动、掌握政权,具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和意图,政党参与政治活动的主要目标和目的是参与、夺取和巩固政权;而一般性的政治团体虽具有政治性但缺乏系统的政治纲领,它进行政治活动的主要目标在于实现所代表的群众利益,而不是夺取国家政权。这是政党区别于一般政治团体的根本标志。(2)所代表的利益范围大小不同政党要取得和巩固政权,

12、除代表本阶级、阶层的利益以外,还要兼顾反映社会其他方面的利益,它所代表的利益较为广泛;而一般政治团体所代表的则是自己群众的利益,较为狭窄。(3)组织的严密性不同政党的组织要比一般性的政治团体严格、严密。政党的组成成员是本党党员,政党有其严格的政治纲领,纪律严明;而一般性的政治团体都是群众性组织,缺乏政治纲领,其成员组成也较为松散,缺乏严密的政治纪律。(4)功能和作用不同政党与国家政权紧密相关,其主要作用在于夺取和巩固国家政权,行使国家权力,进而实现本阶级的利益;而一般性的政治团体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修改等来实现所代表的群众利益。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试述政治文化

13、的类型划分。答:政治文化是指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主要包括政治主体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过程、政治产品等各种政治现象,以及自身在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态度和价值倾向。政治文化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1)西方学者将政治文化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参与型政治文化与服从型政治文化。这是从社会成员的参政倾向来进行划分的。a在参与型政治文化体系中,公民普遍具有参政的愿望、能力和要求,民主、平等的观念是这种政治文化的主导观念;b在服从型政治文化体系中,多数社会成员不能也不愿参与政治,即

14、使政治体系提供了参与政治的途径,民众也会因为其参与政治的能力不足而使政治参与难以实现。冲突型政治文化、协调型政治文化和混合型政治文化。这是根据政治文化在一个国家、社会的作用和政治文化中亚文化结构及其相互间关系而划分的。a冲突型政治文化是指在这类文化中存在着亚文化系统之间的相互冲突;b协调型政治文化是指在这种文化中,各种亚文化系统之间相互协调和融合,社会各个阶层、集团和民族之间不存在政治观念和政治信仰方面的根本冲突;c混合型政治文化是指在这类政治文化中,各种亚文化系统之间的界限尚不分明,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集团、大众与领导之问的分野也不明显,同时政治关系又与血缘关系、种族关系与宗教关系交织在一起。

15、这种现象在发展中国家较为多见。理想型政治文化和现实型政治文化。这是从政治价值原则类型的角度,根据政治文化的价值理念的特点而加以区分的。a理想型政治文化是把道德、宗教与政治价值观结合在一起,因而它赋予国家以道德教化和干预人们思想的权力;b现实型政治文化则是将政治价值原则与道德原则分离开来,因而趋向于尽量地缩小国家的干预范围。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这种类型的区分主要是根据政治文化的发展阶段而划分的。a传统政治文化是与自然经济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相适应的一整套政治心理、情感和价值观,它以专制主义与等级观念为核心内容;b现代政治文化是与生产的商品化和社会化相适应的一整套政治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16、2)马克思的政治文化划分马克思主义认为,区分不同政治文化的标准,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它的经济基础,二是它的阶级性质。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文化的阶级属性,可以把政治文化划分为剥削阶级类型的政治文化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文化。剥削阶级社会的政治文化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剥削阶级的政治文化处于主导地位。剥削阶级以他们的政治文化维护其政治统治,被剥削和被压迫阶级也以自己的政治文化来指导自己反剥削、反压迫的斗争。根据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不同,我们又可以将剥削阶级社会政治文化划分为奴隶制社会的政治文化、封建制社会的政治文化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文化三种不同类型。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文化社会主义社

17、会的政治文化指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与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性质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一种新型的政治文化,在本质上具有剥削阶级政治文化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2试述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关系。答:国内政治是指国内各政治势力、政治组织之间的政治关系的总和,它主要是建立在在纵横交错的利益关系网络基础上的;国际政治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和其他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的总和。它发生于国际社会的多个行为主体之间、是国际社会的政治关系体系的总和,同时国际政治的本质内容是国际社会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国际政

18、治与国内政治的联系 国内政治是国际政治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一国建立、发展、削弱乃至废止与他国政治关系和选择对外关系政策方针方式的决定因素。而国际政治是各国国内政治在国际范围和领域中的延伸和相互作用。这一联系的具体体现是各国在国际政治关系中的主导性利益要求,是其国内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统治阶级利益的对外延伸。国际政治对于国内政治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一国在国际政治活动中的成败,将会影响该国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能否和在多大程度上得以实现,会增强或削弱该国统治阶级统治地位的政治合法性基础和统治力量,会影响该国国内政策和政治能否和在多大程度上得以贯彻、实行和发展。在特定情况下,一国在国际政治活动中的失败,会改

19、变国内政治发展的方向和进程,甚至会引起国内政治的根本变革。(2)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的区别 公共权威在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中的效力不同国内政治存在着一个公共权威,这一权威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权威,形式上却具有公共性,它具有普遍性、最高性和强制性等特性;而在国际政治生活中却不存在这样的公共权威,在国际政治中,任何国家、国家集团或者其他力量,都不具有使自己的权力和权威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统一、有效的权力和权威的能力,都不可能使自己的意志成为最高意志。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利益构成和内容有所不同国内政治的利益构成主要是阶级利益、阶层利益和其他社会集团的利益,统治阶级的利益是国内政治的主导利益和主要内容,但被

20、统治阶级与统治阶级的利益冲突和斗争,其他非统治阶级与统治阶级的利益竞争和合作,同样是国内政治的重要内容;国际政治的利益构成了除各国统治阶级的利益之外,还包含各国的民族利益、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在行为主体方面的不同国内政治是阶级、阶层、政府、政党以及政治团体活动的舞台,因此,一国内的政府、政党等是国内政治中最活跃的政治主体;在国际政治中,虽然存在和活动着其他行为主体,但是,最重要、最具有决定意义的行为主体是主权国家,因此,国际政治主要是国家活动的场所,其主体主要是主权国家。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力量对比不同国内政治的力量对比主要存在于不同的阶级、阶层、政党和政治

21、团体之间,其政治格局是这些力量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国际政治的力量对比则主要发生和存在于主权国家之间,国际政治的基本格局主要是主权国家或者国家集团力量相互之间作用的结果。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625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政治学原理一、名词解释(共8题,每题5分,共40分)1民粹主义2新自由主义3共和主义公民观4国家自主性5“熊彼特式民主”6部门政治理论7福利国家8议会制政体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15分,共60分)1简述古典主义政治学的主要特点。2简述现代国家建构的主要危机。3简述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4简述吉登斯的国家形态理论

22、。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5分,共50分)1结合中国实践,试论政治参与主体的不平等性对国家治理的影响。2试论政治合法性的建构。参考答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政治学原理一、名词解释(共8题,每题5分,共40分)1民粹主义答:民粹主义又称平民主义,是指在19世纪的俄国兴起的一股社会思潮。民粹主义的基本理论包括:极端强调平民群众的价值和理想,把平民化和大众化作为所有政治运动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最终来源;依靠平民大众对社会进行激进改革,并把普通群众当做政治改革的唯一决定性力量;通过强调诸如平民的统一、全民公决、人民的创制权等民粹主义价值,对平民大众从整体上实

23、施有效的控制和操纵。众所周知,在当今世界里,“民粹主义”是一个经常被提起的名词,它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现象。2新自由主义答:1977年,美国学者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的权利与相互依存:转变中的世界政治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诞生。8090年代是新自由主义的黄金时期,其内部分支众多,主要有:商业自由主义、共和自由主义、社会自由主义和制度自由主义。商业自由主义继承亚当斯密、约翰密尔和理查德科布登的思想,认为自由贸易既能增加各国福利,又能促进世界和平。共和自由主义又被称民主和平论,认为民主国家之间不可能发生战争,因此普及民主制度是维持世界和平的前提。社会自由主义则把跨国的社会交往与国

24、际一体化联系起来。制度自由主义又叫做新自由制度主义,它是理论化程度最高、最严谨因而影响最大的学派。3共和主义公民观答:共和主义公民观分为古典共和主义公民观和自由共和主义公民观两方面。古典共和主义公民观是建立在古希腊目的论宇宙观上的,依赖于公共与私人、城邦与家庭的分离,并要求公民具有极高的公民道德。自由共和主义公民观继承了古典共和主义公民观的某些思想,但在公民参与政治领域的方式、公民范围、公民美德和公民自由的理解方面又有新的突破和发展。共和主义公民观对近现代宪法具有直接和深远的影响,如确立主权在民原则与建立代议制政体、发展公民基本权利体系以及应对宪法发展危机等。4国家自主性答:国家自主性是国家社

25、会关系意义上的概念,是国家作为一定疆域和民众控制权的机构可以制定、追求并不简单反映社会组织、阶级或整个社会的需求与愿望的目标,取决于国家独立于社会经济统治阶级而实现其目标的能力。国家自主性存在的原因很简单:如前所述,国家的基本目的之一是维持秩序。这就意味着,国家有时会以牺牲统治阶级的利益为代价而向被统治阶级让步,国家甚至会和被统治阶级一道遏制统治阶级的利益。作为国际体系的一员,安全的需要意味着国家安全战略目标和行为原则有可能直接威胁着统治阶级的利益,例如,国家的对外军事冒险活动就需要国内经济资源的支持,由此将直接或最终性地削弱在社会经济上居主导地位的阶级。因此,国家至少有脱离直接的统治阶级控制

26、的潜在自主性,但是其实际自主性的程度和自主性的影响,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5“熊彼特式民主”答:熊彼特的精英民主理论是针对于古典民主理论而言的。熊彼特对民主的解释包括:民主是一种方法,它本身不足以成为目的。它只是一种程序、一种选择机制。人民的作用是产生政府;民主是精英竞取领导权的过程;民主是政治家的统治,决策者是政治家而非一般民众;民主要得以成功还需依赖一定的条件。诸如有才能的领袖人物、受限定的政治决定范围、训练有素的官僚队伍、大度的宽容精神等。“熊彼特式民主”的价值包括:它为区分民主政府和其他形式的政府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分析标准:公开的、平等的选举。关注政治运作实际情况的经验分析有助于把握真实的

27、政治生活,使制度设计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基于个性差别基础之上的制度安排有助于实现丰富多彩的生活。熊彼特更为明确了对政治决定范围的限制,有助于实现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6部门政治理论答:部门政治理论是专门研究官员行为的理论之一。部门政治理论并不假定政府是一个作为整体的行为者,政府只是许多部分的总和,而各个部门均有自己的利益,因而政策过程就是各部门之间谈判和协商的漫长过程。例如在美国,政府的行政部门既包括专事对外政策的国务院,也包括实质上属于国内部门的商业部、劳工部、农业部和财政部等,还有不属于政府部门的国会,而所有这些部门对外交政策都有某些兴趣,每一个行动者都会从不同的视角向一个问题或议题靠近。在

28、部门政治中,分歧与妥协过程的特点影响政策的输出。在“政策机器”内持续谈判或协商的一个最重要的结果是,政策在一个时期只向前移动一步,并倾向于聚焦于特定问题和短期目标上。因而部门政治的政治过程具有“渐进主义”的特征。这意味着,行政部门在制定政策的时候,既没有时间又没有资源去获取理性决策所需要的所有信息和条件。部门政治的渐进主义特征意味着“政策机器”是在一条既定的轨道上低速前进。一个政策动议一般首先在行政部门内部加以讨论,然后向上沿着行政系统到达最高决策者。而在行政体系中,政策动议随着支持基础的扩大而被不断地修正。不停的会议与部门问的谈判使政策过程变得如此缓慢。7福利国家答:福利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实

29、际上是资产阶级为了适应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社会化要求而对生产关系作出的调整。福利国家的特征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整套社会福利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经济生活正常进行。福利国家不过是垄断资本与资产阶级国家进一步融合的体现,是垄断资产阶级利用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维护资本主义根本制度,保证其攫取巨额利润,同时缓和社会阶级矛盾的一种统治方式,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产阶级国家的性质。8议会制政体答:议会共和政体是民主共和政体的一种,在议会共和政体中,议会掌握着国家最高权力,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总统只是“虚位元首”而不掌握实权,他与议会君主政

30、体中的君主的地位作用和享有权限相似,不同的是前者由选举产生,而后者为世袭继承;前者政治活动负政治法律责任,后者则无须负责。当代的意大利、奥地利、印度等国都实行议会共和政体。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15分,共60分)1简述古典主义政治学的主要特点。答:从古希腊时期到19世纪中叶的政治学都可以称为古典主义政治学。这个时期的政治学与哲学往往难以区分。其代表人物是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世纪的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以及近代的马基雅弗利、布丹、霍布斯、洛克、格劳秀斯、孟德斯鸠和卢梭。可见,古典主义时期的政治学集中在欧洲,其典型特征是规范性活动,即强调道德、伦理和价值判断。古典主义政治学的主要特点

31、包括:(1)政治制度与政治价值的统一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政治科学与政治哲学的合一性。亚里士多德在归纳事实基础之上而提出的应该是什么样的、更高更好的价值目标,也就是今人所说的政治科学与政治哲学。因此,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政治学天然地包含着政治科学与政治哲学。古典政治学其实是关于政治制度的价值性和规范性探索,基于事实即政治制度的类型而提出更好的价值目标,是亚里士多德留给后人的最宝贵的政治学传统。(2)整体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无论是古典政治学的政体论,还是旧制度主义政治学在既定政体下的制度主义和法律主义,说到底都是对政治制度的研究,因而是一种整体主义方法论。这种整体主义综合性地表现在历史主义、结构主义和

32、法律主义的方法论中。因此,整体主义已经不是一种简单的方法论,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世界观。(3)制度中心主义和制度决定论。在整体主义的思维中,人与制度是什么样的关系?是制度决定人的行为。卢梭的观点很有代表性:“我看出一切总是从根本上都取决于政治,而且无论人们采取什么方式,任何民族永远都不外是它的政府的性质所使它成为的那个样子。”2简述现代国家建构的主要危机。答:现代国家,也称为民族国家,民族国家建构的危机每一个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都是克服一次次危机的结果,有人认为民族国家的建构需要经历五种危机,这就是认同性危机、合法性危机、渗透性危机、参与性危机和分配性危机。(1)认同性危机。认同性危机是建立民族

33、国家时遇到的第一个障碍。一个国家内的民族、地区上的政治团体必须认为他们是这个国家的一分子,否则就会发生认同性危机。历史上的很多战争就是因为认同性危机而产生的,美国的南北战争是这样,发生在卢旺达的战争也是这样。今天,台湾当权者正在刻意地制造对“中国”的认同性危机,在其教科书中宣称自己是“台湾人”而不是“中国人”。这种认同性危机将是国家统一的一大障碍。(2)合法性危机。如前所述,合法性产生于民众的自愿的服从,而民众的服从又来自民众利益的基本满足和表达利益要求的机会的实现。因此,能否满足民众的经济和政治需求,是建构现代民族国家过程中最核心的问题。(3)渗透性危机。国家有能力让其疆域内的所有组织和个人

34、服从其法令,否则就存在渗透性危机。“天高皇帝远”现象普遍的国家存在着渗透性危机,今天,斯里兰卡、哥伦比亚都存在渗透性危机,其政府法令并不能达至每一个角落和组织。(4)参与性危机。对于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来说,不能简单地对其公民说“君权神授”,统治者就应该永远统治,被统治者就应该永远被统治,民众只有参与了权力的分配过程,一个民族国家才算克服了参与性危机。历史上,早发达国家的民众获得参与的权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公民拥有选举权是一个从有产者到全民、从男性到全民的漫长过程。但是,发展中国家正面临发展与参与谁先谁后的艰难抉择。(5)分配性危机。政治就是决定“谁得到什么”的过程,一个民族国家要稳定地发展,必须

35、满足分配中的基本正义,即建立让所有人的基本生活和基本尊严得到满足的机制。从近代历史看,一个国家因分配不公平而导致贫富差距过大时,政治是不稳定的,这会导致民族国家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危机。3简述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答: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包括三方面:(1)凝聚人心,维系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条件。意识形态能引导社会成员树立共同理想信念,形成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一定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的传播,能使社会成员对未来现实产生美好的想象,从而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即承认彼此有共同利益。意识形态能引导社会心理定向、升华,维系社会稳定。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中高低不同的两个层次,两者相互联系。社会心

36、理是低水平的社会意识,是对日常生活的一种不定型不系统的自发的反映形式,表现为情感、风俗、习惯、成见、欲望等。意识形态是在社会心珲中沉积提炼出来的理论形式,它反过来引导社会心理定向、升华。所谓引导社会心理定向,是指特定的意识形态引导多向性,包括逆向性的社会心理向着意识形态指引的方向发展。(2)增强企业内部团结,协调企业与外部团体的关系,减少摩擦耗费 在现代社会,任何企业行为都受意识形态支配,增强企业内部团结,协调企业与外界的关系特别需要意识形态的支持。首先,企业内部团结需要意识形态支持。其次,保持企业与外部组织的和谐关系,减少摩擦耗费也需要意识形态支持。(3)规范经济行为,提高市场效率与自然经济

37、相比较,市场经济的突出优势是效率。然而,市场经济体制本身不能保证效率,这是由商品生产的二重性决定的。商品生产,是为交换而生产,商品生产的这种规定性决定了它是为他性的生产;而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生产目的是为了自身获得最大化利润,它是谋利性生产。可见,商品生产是为他性与利己性的对立统一。在市场经济中,如果让利己性膨胀,就会产生很多不正当行为,扰乱市场秩序,效率难以得到保证。因此一定要规范经济行为,建立一个有效率的市场。这得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规范经济行为,提高市场效率需要法律支持。其次,规范经济行为,提高市场效率需要道德观念的支持。4简述吉登斯的国家形态理论。答:吉登斯根据国家与社会的融合程度,

38、将国家形态区分为传统国家(tradional state)、绝对主义国家(absolutist state)和现代民族-国家(nation-state)。区分国家形态的变量,除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迁,还包括其他三种力量的发展:以信息储存和行政网络为手段的人身监视力、军事暴力手段的国家化以及人类行为的工业主义特征。现代社会之所以与传统社会形成对照,是由于现代社会中物质生产高度发达、信息和行政监视力大幅度延伸、暴力手段为国家所垄断、工业主义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部分。(1)传统国家。根据上述要素,在传统国家时代(包括城邦、封建国家、继嗣帝国、官僚帝国),阶级分化十分明显,并表现在城乡差别上,上层阶级居

39、住在城市,下层阶级居住在乡村。城乡之别不仅体现了阶级差别,而且还表示传统国家行政力量覆盖面的局限性。在任何形式的传统国家中,政府对社会的行政控制都被限制在城市之内,同时国家的意识形态和宗教与一般人民的“民俗”有相当大的距离,从而导致监视力的软弱。城乡之别与监视力的软弱,表明传统国家不是“权力容器”(power container),即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松散,国家只有“边陲”而没有“疆界”,也没有对军事力量的垄断权,大量的军事力量受制于军阀和民间力量。在行为规范方面,许多规矩只在贵族阶层有效,对一般民众没有约束力。(2)绝对主义国家。从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的过渡时期,就是绝对主义国家。在欧洲,绝对主

40、义国家在16世纪至17世纪出现,是大型帝国逐渐蜕变为分立的国家的结果。首先,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自然边陲”被定为“疆界”,随之“主权”的观念出现了,国王变成国家主权的代理人和象征,法律成为全民性的规范,直接界定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制裁制度。与此同时,军事技术的发展为暴力的扩张提供了条件,军队内部行政管理手段高度发达并为控制社会提供可借用的体系。(3)现代民族-国家。绝对主义国家的发展为现代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它为后者提供了疆界和主权概念。但是,现代民族-国家只是到19世纪初才开始在欧洲出现,其推动力是行政力量、公民观和全球化,而主要的基础是物质资源的增长和行政力量的扩张。物质资源和行政力量

41、的联系机制就是“工业化”。工业化不仅导致物质资源的增长,而且还导致“工业主义”作为一种行政力量和个人行为取向的发展。进一步地,商品化使法律成为全民准则。税务成为国家控制工业的手段,劳动力成为工业岗位的附属品,国家成为世界体系的一员。此外,传播媒体、交通、邮电等资源的开发,使国家更容易渗透到社会中,强化其监视力。吉登斯以欧洲历史为线索,勾画出分散型、阶级分化型国家(传统国家)向高度统一型、主权型、全民型国家的转型过程。社会的转型过程并不是一个美好的时代成长的历史,而是权力和暴力的控制随着现代性的成长不断对人的活动产生制约力的过程。从本质上讲,制约力本身就是民族国家的制度,它兴起于近代史上国界纷争

42、的欧洲,但是在20世纪已经成为全球化的制度。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5分,共50分)1结合中国实践,试论政治参与主体的不平等性对国家治理的影响。答:(1)政治参与的定义: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法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它是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社 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体现着政治关系的内容。(2)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如下: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将其确定为普通公民的活动,是为了将政治参与同其他政治行为区别开来。同时需指出只有公民才能成为政治参与的主体。从政治参与的内容来看,政治

43、参与是公民对于共同利益的主张行为。政治参与实际是公民的政治权利行为,是政治权利以公民政治行为为载体的体现。从政治参与的法定关系来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公共权力的政治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民主政治是主权在民的政治,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不仅有服从的义务,而且有参与的权利,履行政治权利与义务是公民的本质特征。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囿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政治生活。政治参与的这些特点表明政治参与行为是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行为,而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是通过他与政治权力关系得以确定的。公

44、民积极关心和参加公共生活,是每个公民的政治权利,也是其政治义务。(3)我国政治参与的主体包括公民、私营企业主等等。如果政治参与主体出现不平等参与,将会出现很大的消极影响,特别当今国家治理影响更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政治参与主体的不平等性会影响政治民主。政治参与对于政治民主而言,是一种极有价值的工具,不仅如此,政治参与对公民、对政府的满意以及对自己的角色都有好处。如果政治参与的主体出现不平等参与的话,政治参与主体就会制约民主,而且还会对政府进行制约,出现一些不利于社会的行为,例如违法的游行、示威等等。政治参与主体的不平等性会影响政治稳定。政治参与为什么会导致政治不稳定呢?关键在于社会动员产生的过

45、高期求与政治制度化水平低之间的矛盾。现在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现代化意味着社会动员,在社会动员时,要确保每个政治参与主体的平等性,否则可能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差距两极分化、政治腐败,也很容易引起不利于政治安定的突发事件。政治参与主体的不平等性会影响经济的发展。由于各国的现代化道路不通,发展水平有差异,政治参与对经济的发展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但是这在中国,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上升到世界第二位,这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但是,中国的总量很大,平均下来,落后于很多国家,这还需要我们国家每个公民都参与国家建设进来。如果公民在政治参与中,如果出现不平等等情况,就会影响经济的发展,最终就会影响国家

46、的整体实力,也会对国家的治理产生不利的影响。2试论政治合法性的建构。答:(1)定义:政治的合法性是指政权运用权力、进行利益分配得到人民的默认或者认同的状态。(2)分类:按照著名的政治理论家麦克斯伯的划分方法,有三种合法性类型:卡里斯马型:其权力来源是民众对领袖的情绪性效忠,其合法性来源是国民对其个人的效忠,例如开国的君主一般是如此。传统型:其权力来源是世袭,合法性是传统习惯,一般的专制社会大多是如此。法理型:其权力来源是委任和选举,其合法性来源是对法律的合理信任。(3)要建构政治合法性,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推行善治,善治将成21世纪最主要合法性来源。近代以来,人们主要将福利、民主、善政和仁政作

47、为合法性的主要来源。然而,自迈入21世纪,不断面临“合法性危机”并对其加以解决不仅成为人类政治生活的常态,也成为人类政治发展和政治进步的主要动力。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教授认为,在当今时代,政治合法性正在发生重大的转型,善治将成为21世纪最主要的合法性来源。台湾大学朱云汉教授认为,现代政治科学重经验性研究,将民主合法性视为一个经验性的事实对社会心理、因果关系等方面加以探讨;需要扩大民主合法性的内涵,不仅增加“公众态度”这一维度,而且将民主这种单项的测量标准与其他因素结合起来,以判断公众在何种程度上与其他的威权主义政府形式保持距离。同时,应当从对“民主”的字面关注转为关注诸如政治平等、公众问责制

48、、政治自由主义、政治多元主义,以及分权制衡等民主的核心价值。灵活治理,策略性的治理模式达成“中国式善治”。中央编译局Josef Gregory Mahoney研究员表示,与西方所提倡的多党选举、权力分立等普适主义的理想观念不同,中国政府所采用的是一种“灵活理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都为中国的治理提供了不同的战略,为中国在处理复杂的当代和未来事务时提供了高度合法的灵活性。来自加拿大女王大学的Yuchao Zhu教授也认为,中国政府采用的是一种策略性的治理模式,即凭借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增强国家权力三项策略达成具有合法性的善治。来自德国图宾根大学的Gun

49、ter Schubert教授等学者认为,中国的政治体系是一个稳定的体系,其合法性产生于不同的政治体系区,只有更好地理解制度革新和政策变革是如何与国内政治体系运作模式,以及人们对这些变革在意识形态、结构和个人层面的判断相关联的,才能更好地理解共产主义政体所具有的可变通性。中国政治合法性建构尚需长期制度化。尽管中国政治理论及其实践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很多与会学者仍指出了当前中国政治合法性建构中的不足,“执政合法性”仍是我们当前亟需面对的问题。美国奥多明尼昂大学Jie Chen教授表示,尽管目前中国民众对中国政府的支持从短期看呈稳定状态,但对政治稳定的威胁有逐步上升的趋势。Yuchao Zhu

50、教授也认为,当前中国存在着治理上的诸种问题,比如缺乏程序正义要素、短期的灵活治理方式往往不利于长期的制度化、路径依赖与革新之间的两难等。a中国执政的合法性模式面临着如何转换的问题。华东师范大学政治系主任齐卫平教授认为,中国执政党合法性在历经了毛泽东时代的意识形态合法性模式和邓小平时代的经济绩效合法性模式以后,应当向法理型合法性模式转换,即以科学的模式整合和聚拢合法性资源,从而推进向法理型合法性模式的转换,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重建国家社会关系也成为维持执政合法性的重要问题。美国明德学院Jessica C.Teets 教授认为,中国已经从生产型国家逐步转变为调整型国家。而中国的政治变革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研究生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