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两个标准体系普通行业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3024709 上传时间:2024-06-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个标准体系普通行业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两个标准体系普通行业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两个标准体系普通行业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两个标准体系普通行业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两个标准体系普通行业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安全基础管理隐患排查表序号排查内容依据排查频次一、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和落实1企业应该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需能够满足安全生产需要。安全生产法第 19 条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措施(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 41 号)第 12 条1 次/年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包含单位关键责任人在内各级人员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 4 条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措施(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 41 号)第 13 条3企业应设置安委会,建立、健全从安委会到基层班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危

2、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4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考评机制(双体系落实职责),对各级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安全职责推行情况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实现情况进行定时考评,给予奖惩。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 3013)1 次/月5企业应该依据化工工艺、装置、设施等实际情况,制订完善下列关键安全生产规章制度:1.安全生产例会等安全生产会议制度;2.安全投入保障制度;3.安全生产奖惩制度;4.安全培训教育制度;5.领导干部轮番现场带班制度;6.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7.安全检验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8.重大危险源评定和安全管理制度(风险分级

3、控制制度);9.变更管理制度;10.应急管理制度;11.安全事故或重大事件管理制度;12.防火、防爆、防中毒、防泄漏管理制度;13.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公用工程安全管理制度;14.动火、进入受限空间、吊装、高处、盲板抽堵、动土、断路、设备检维修等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16.职业健康相关管理制度;17.劳动防护用具使用维护管理制度;18.承包商管理制度;19.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定时修订制度。(以上制度内要求内容全部表现即可,可合并)安全生产法第 17 条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措施(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 41 号)第 14 条1 次/六个月二、企业安全

4、生产费用提取、使用1企业应该根据国家要求提取和安全生产相关费用,并确保安全生产所必需资金投入。危险品生产和储存企业以上年度实际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法根据以下标准平均逐月提取:1.营业收入不超出 1000 万元,根据 4%提取;2.营业收入超出 1000 万元至 1 亿元部分,根据 2%提取;3.营业收入超出 1 亿元至 10 亿元部分,根据 0.5%提取;4.营业收入超出 10 亿元部分,根据 0.2%提取。安全生产法第 18 条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措施(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 41 号)第 17 条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措施第 8 条1 次/年2企业应根据

5、要求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范围,合理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建立安全生产费用台账。安全生产费用应该根据以下范围使用: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支出;2.配置、维护、保养应抢救援器材、设备支出和应急演练支出;3.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定、监控和整改支出;4.安全生产检验、评价(不包含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咨询和标准化建设支出;5.配置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具支出;6.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7.安全生产适用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推广应用支出;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支出;8.其它和安全生产直接相关支出。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 化通用规范(AQ3013)企业安

6、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 用管理措施第 20 条三、安全培训教育管理1企业应该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确保从业人员含有必需安全生产知识,熟悉相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安全操作技能。从业人员应该接收教育和培训,考评合格后上岗作业;对有资格要求岗位,应该配置依法取得对应资格人员。安全生产法第 21 条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要求第 4 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 4 条1 次/六个月2企业采取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使用新设备,必需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征,采取有效安全防护方法,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安全生产法第 22 条3企业关键责任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接

7、收专门安全培训教育,经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评合格,根据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要求,需要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关键责任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课时;每十二个月再培训 时间不得少于16 课时。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要求第二章4企业必需对新上岗从业人员等进行强制性安全培训,确保其含有本岗位安全操作、自救互救和应急处理所需知识和技能后,方能安排上岗作业。新上岗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课时,每十二个月接收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课时。从业人员在本企业内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十二个月以上重新上岗时,应该重新接收车间(工段、区、队)和班组级

8、安全培训。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要求第三章5企业特种作业人员应按相关要求参与安全培训教育,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作业,并定时复审。安全生产法第 23 条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评管理要求6企业应该将安全培训工作纳入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确保本单位安全培训工作所需资金。企业应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具体、正确统计培训考评情况。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要求第 23 条、第 24 条7企业管理部门、班组应根据月度安全活动计划开展安全活动和基础功训练。班组安全活动每个月不少于2次,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1课时。班组安全活动应有责任人、有计划、有内容、有统计。企业责任人应每个月最少参与 1 次班组安全

9、活动,基层单位责任人及其管理人员应每个月最少参与2次班组安全活动。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 3013)1次/月8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取得上岗资格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1次/年四、风险评价和隐患控制1法律、法规和标准识别和获取方面:1.企业应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确定获取渠道、方法和时机,立即识别和获取,并定时进行更新。2.企业应将适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立即传达给相关方。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1 次/年2企业应依据风险评价准则,选定适宜评价方法,定时和立即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

10、有害原因识别和风险评价,并满足以下要求:1.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工作,激励从业人员主动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2.企业应依据风险评价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收风险,制订并落实控制方法,将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控制在能够 接收程度。3.企业应将风险评价结果及所采取控制方法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使其熟 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危险、有害 原因,掌握、落实应采取控制方法。4.企业应定时评审或检验风险评价结果和风险控制效果。5.企业应在下列情形发生时立即进行风险评价:(1)新或变更法律法规或其它要求;(2)操作条件改变或工艺改变;(3)技术改造项目;(4)有对事件、事故或其它信息新

11、认识;(5)组织机构发生大调整。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 3013)1次/ 季度 或根 据实 际情 况随 时检 查3在隐患治理方面,应满足:1.企业应对风险评价出隐患项目,下达隐患治理通知,限期治理,做到定治理方法、定责任人、定资金起源、定治理期限。企业应建立隐患治理台账。2.企业应对确定重大隐患项目建立档案,档案内容应包含:(1)评价汇报和技术结论;(2)评审意见;(3)隐患治理方案,包含资金概预算情况等;(4)治理时间表和责任人;(5)完工验收汇报;(6)立案文件。3.企业无力处理重大事故隐患,除应书面向企业直接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汇报外,应采取有效防范方法。4.企业对不含

12、有整改条件重大事故隐患,必需采取防范方法,并纳入计划,限期处理或停产。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 3013)1 次/季度五、事故管理、变更管理和承包商管理1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和从业人员签订协议,免去或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负担责任。安全生产法第 44 条1 次/六个月2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相关人员应该立即汇报本单位责任人。单位责任人接到事故汇报后,应该快速采取有效方法,组织抢救并在接到汇报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相关部门汇报。安全生产法第 70 条生产安全事故汇报和调查处理

13、条例第 9 条3事故调查处理应该根据实事求是、尊重科学标准,立即、正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整改方法,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安全生产法第 73条4企业应落实事故整改和预防方法,预防事故再次发生。整改和预防方法应包含:1.工程技术方法;2.培训教育方法;3.管理方法。企业应建立事故档案和事故管理台帐。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5企业应严格实施变更管理,并满足:1建立变更管理制度,推行下列变更程序:(1)变更申请:按要求填写变更申请表,由专员进行管理;(2)变更审批:变更申请表应逐层上报主管部门,并按管理权限报主管领导审批;(3)变更实施:变

14、更同意后,由主管部门负责实施。不经过审查和同意,任何临时性 变更全部不得超出原同意范围和期限;(4)变更验收:变更实施结束后,变更主管部门应对变更实施情况进行验收,形成 汇报,并立即将变更结果通知相关部门和有 关人员。2企业应对变更过程产生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 3013)1 次/ 季度 或 依据 情况 随时 检验6在承包商管理方面,企业应满足:1.企业应严格实施承包商管理制度,对承包商资格预审、选择、开工前准备、作业过程监督、表现评价、续用等过程进行管理,建立合格承包商名目和档案。企业应和选择承包商签署安全协议书。2.企业应对承包商作业人员进行入厂安全

15、培训教育,经考评合格发放入厂证,保留安全培训教育统计。进入作业现场前,作业现场所在基层单位应对施工单位作业人员进行进入现场前安全培训教育,保留安全培训教育统计。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1 次/季度六、作业管理1企业应依据接触毒物种类、浓度和作业性质、劳动强度,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劳动防护用具和器具,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根据使用规则佩戴、使用。安全生产法第 37 条、第 39条1 次/天或依据现场作业情况随时检验2企业为从业人员提供劳动防护用具,不得超出使用期限。企业应该督促、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具。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必需根据安全生

16、产规章制度和劳动防护用具使用规则,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具;未按要求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具,不得上岗作业。劳动防护用具监督管理要求第 16 条、第 19 条3企业应在危险性作业活动作业前进行危险、有害原因识别,制订控制方法。在作业现场配置对应安全防护用具(具)及消防设施和器材,规范现场人员作业行为。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 3013)4企业作业活动责任人应严格根据要求要求科学指挥;作业人员应严格实施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不违反劳动纪律。5企业作业人员在进行作业活动时,应持对应作业许可证作业。6企业作业活动监护人员应含有基础救护技能和作业现场应急处理能力,持对应作业许可证进行

17、监护作业,作业过程中不得离开监护岗位。7对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破土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断路作业、吊装作业、设备检修作业和抽堵盲板作业等危险性作业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推行审批手 续;并严格按摄影关作业安全规程要求实施。化学品生产单位吊装作业安全规范(AQ3021-) 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AQ3021-)化学品生产单位动土作业安全规范(AQ3021-) 化学品生产单位断路作业安全规范(AQ3021-)化学品生产单位高处作业安全规范(AQ3021-)化学品生产单位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规范(AQ3021-)化学品生产单位盲板抽堵作业安全规范(AQ3021-)化学品生产单位受

18、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AQ3021-)1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建立应抢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能够不建立应抢救援组织,应该指定兼职应抢救援人员。企业应建立应急指挥系统,实施厂级、车间级分级管理,建立应抢救援队伍;明确各级应急指挥系统和救援队职责。安全生产法第 69 条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1 次/六个月2企业制订并实施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抢救援预案;是否根据国家相关要求,针对不一样情况,制订了综合应急预案、专题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理方案。安全生产法第 17 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措施(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 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

19、导则(AQ/T9002-3企业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题应急预案是否根据要求报政府相关部门立案;是否组织教授对本单位编制应急预案进行了评审,应急预案经评审后,是否由企业关键责任人签署公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措施(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 号)4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配置必需应抢救援器材、设备,并进行常常性维护、保养并统计,确保其处于完好状态。安全生产法第 69 条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1 次/月5企业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应抢救援预案培训;企业是否制订了本单位应急预案演练计划,而且每十二个月最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专题应急预案演练,每六个月最少组织一次现

20、场处理方案演练。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单位是否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定,并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定汇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措施(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 号)1 次/六个月6企业制订应急预案应该最少每三年修订一次,预案修订情况应有统计并归档。有下列情形之一,应急预案应该立即修订:1.生产经营单位因吞并、重组、转制等造成隶属关系、经营方法、法定代表人发生改变;2.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改变;3.周围环境发生改变,形成新重大危险源 ;4.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职责已经调整;5.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改变;6.应急预案演练评定汇报要求修订;7.应急预案管理部门要求修订。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措施(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 号)1 次/ 年 或根 据情 况随 时检 查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