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城市地质调查总体专业方案.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3024632 上传时间:2024-06-1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8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地质调查总体专业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城市地质调查总体专业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城市地质调查总体专业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城市地质调查总体专业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城市地质调查总体专业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城市地质调查总体方案(-2025年)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 年 11 月目录一、城市地质调查面临的形势3二、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4三、国内外城市地质工作概况5(一)发达国家城市地质工作趋势5(二)我国城市地质工作现状8四、总体思路与目标任务12(一)指导思想12(二)总体目标12(三)工作思路13(四)主要任务14五、工作部署16(一)地级以上城市地质调查16(二)城市群基础性综合地质填图17(三)城市地质调查与地下空间利用技术标准制定18(四)城市地下空间探测等科技创新19六、预期成果及社会经济效益21(一)预期成果21(二)社会经济效益22七、保障措施24(一)组织保障24(二)技术保

2、障24(三)经费保障25(四)政策保障25一、城市地质调查面临形势党“十九大”指出,坚定不移地落实新发展理念,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格局;“加紧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漂亮中国”,要求推进绿色发展,着力处理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和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中央要求城市工作要落实五大发展理念,转变城市发展方法,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着力处理城市病等突出问题,提升城镇化水平。 城市地质工作是城市计划建设关键基础,贯穿于城市运行管理全过程。做好城市地质工作,对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含有很关键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对城

3、市地质工作提出了明确指示要求。7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湖南岳阳召开部分省份防汛工作会议上,要求国土资源部牵头,抓紧进行详查,加紧摸清城市地下情况。在今年政府工作汇报中,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要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加强城市地质调查。这是城市地质调查工作首次出现在中央政府工作汇报中,含有里程碑式意义。 国土资源部党组高度重视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姜大明部长在今年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强调,把加强城市地质工作作为战略任务来抓,明确要求开展地下空间三维调查、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示范,评定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潜力和利用前景,加紧查清城市地下三维地质结构,推进城市立体发展和地下空间安全利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主动落实落实

4、党中央国务院指示要求和部党组决议布署,在今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钟自然局长提出要正确了解新型城镇化对城市地质工作需求,加大力度推进调查工作。 二、城市地质调查工作需求优化城市群结构和空间布局,需要加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调查评价,建立监测预警体系。土地和水是城市发展关键资源基础,地质环境是影响城市安全关键原因。总体上看,华北西北地域城市发展关键受水资源制约,东部沿海地域城市发展关键受土地资源制约,西南地域城市发展关键受地质环境制约。中国19个关键城市群中,8个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合理优化城市群国土空间布局,迫切需要开展土地资源、水资源、地质环境等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提升城

5、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拓展城市地下发展空间,需要系统查明城市地质条件。地表土地供给担心是制约中国城市发展关键原因。开发地下空间是城市再开发肯定要求,也是提升土地集约化和综合利用水平肯定要求。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程度总体较低,开发深度较浅,地下空间开发含有巨大潜力。科学计划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需要了解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禀赋特征,重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和共生资源协同开发,监控可能诱发地质环境负效应。 建设绿色低碳城市,提升城市宜居水平,能够充足利用有利地质资源条件。中国地级以上城市每十二个月可开采浅层地温能资源量折合标准煤7亿吨,可实现建筑物供暖制冷面积320亿平方米,相当于现实状况总

6、建筑面积两倍以上,在城市新区、重大工程、新农村建设及旧城改造过程中,能够加大浅层地温能供暖制冷利用力度,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中国城市及周围地域有地质遗址798处,含有较高旅游、科普、生态价值。充足利用这些地质资源,能够提升城市宜居水平,改善公众生活质量。 提升城市安全保障水平,需要加强重大地责问题调查和监测,采取针对性防控方法。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受滑坡坍毁泥石流灾难威胁人口61万人,威胁财产185亿元,18个城市受威胁人口大多超出1万人。中国102个城市发生地面沉降,9个城市最大沉降量超出50毫米。中国41个城市受岩溶塌陷影响大,42个城市受活动断裂影响较大,7个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在中度以上,

7、54个城市地下水中发觉“三致”有机物超标。处理以上重大城市地责问题,需要加强调查评价和风险管控。 三、中国外城市地质工作概况(一)发达国家城市地质工作趋势 1862年,奥地利地质学家Eduard Suess编写维也纳市地质,是城市地质第一本学术专著。现代意义上城市地质工作关键是在二战以后伴随发展起来。伴随工业化和城镇化不停推进,城市地质在工作区域、工作思绪、工作内容、调查评价方法、调查结果服务等方面全部发生了巨大改变。 工作区域从单个城市扩展到城市群地域乃至国土计划经济开发区。工作思绪从调查分析单一地责问题转变为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城市计划、发展需求,超前服务于城市社会经济可连续发展。工作内容从单

8、纯查清地质条件到涵盖废弃物处理、水土污染防治、地质灾难风险性评定、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多目标地球化学、生态地质调查等多个内容综合调查研究。工作方法从利用地球化学和物探技术为勘探开发服务拓展为多学科、多个优异勘察、检测、分析技术相互结合,评价和编图从定性描述深入到定量评价。地质信息从编制纸介质图件、汇报提升到建立空间数据库和GIS平台上地学信息系统,实现信息立即更新、动态评价和社会共享。 二十一世纪开始,以整体见解研究城市地责问题工作得以深化,以合适指标体系定量表征城市地质质量,进而建立和健全对应监测系统,并将其纳入城市环境总体管理轨道。英国、德国、法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城市地质工作基

9、础好,城市地质调查和填图任务已基础完成,开始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动态化、超前化”是多年来这些国家城市地质工作特点。现代城市地质工作有以下多个发展趋势: 一是城市地质工作重心将倾向于已经有地质数据管理、更新和重构,构建城市三维或四维地质模型。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中国大部分关键城市城市地质工作,如英国已在40个城市开展了城市地质填图工作,现在倾向于针对各个城市已经有数据整理和三维模型化,构建城市地质数据库并进行更新、管理和维护,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全国尺度区域性三维地质模型。 二是城市地质数据和信息将倾向于地质模型结合已经有网络软件(如谷歌 Earth)进行公布,并构建数据交流平台。采取已经有网络软件

10、可让非专业人员在无需培训情况下查询、缩放和选择地质数据和地学信息。经过构建数据交流平台,了解不一样部门开展相关工程活动,集成其它结果数据,吸收用户反馈意见,完善城市地质结果,提升各类地下数据及地质结果可用性等。 三是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内容和服务对象在不停扩展,面临着处理结果应用服务机制问题。城市地质所涵盖内容是逐步发展、动态,其工作关键由最初城市计划所需地质信息逐步发展为囊括城市决议层在城市计划、发展、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对地质资源利用、地质安全保障和地质条件优选等方面所需系统、全方面地质信息。而伴伴随城市地质数据和结果丰富,怎样让数据和结果在非专业政府管理者及社会公众得到有效利用将会是城市地质工作

11、需要处理难点。 四是城市地质学术研讨、结果交流和项目合作等将得到深入加强,国际社会组织在这方面将起着越来越关键作用。在城市地质工作发展过程中,国际社会组织经过实施研究计划、组织学术研讨、编撰城市地质专著等活动,促进了各国城市地质工作方法、结果等方面交流,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地质工作在城市计划、建设和管理等过程中有效应用,提升了城市地质工作影响,对城市地质研究工作发展中起到了至关关键促进作用。伴伴随世界各国城市地质工作大力发展,国际社会组织将为学术研讨、结果交流和项目合作提供更多契机。 (二)中国城市地质工作现实状况 1现有工作基础 1999年实施国土资源大调查以来,国土资源部门在城市地质调查方面关

12、键开展了四方面工作:完成了306个地级以上城市地质环境资源摸底调查。-,开展全国关键城市环境地质调查,初步查明了滑坡坍毁泥石流、地面沉降、水土污染、活动断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等各类城市环境地责问题,摸清了地下水、地热、矿泉水、地质景观等地质资源情况。 完成了6个城市三维地质调查试点。-,和上海、北京、天津、广州、南京、杭州等市政府合作,开展三维城市地质调查,系统建立了城市地下三维结构,建立了三维可视化城市地质信息管理决议平台和面向公众城市地质信息服务系统。和地方政府合作,推广试点工作经验。在总结试点城市地质工作经验基础上,从开始,采取部、省、市多方合作模式,完成了福州、厦门、泉州、苏州、镇江、

13、嘉兴、合肥、石家庄、唐山、秦皇岛、济南等28个城市地质调查工作。以城市群为单元,推进综合地质调查。以来,为服务国家区域战略和主体功效区划需求,组织开展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北部湾、长江中游、关中、中原、成渝等关键城市群综合地质调查工作。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强化正确服务。打破专业界限,创新结果表示内容和方法,编制了一系列国土资源和环境地质图集、对策提议汇报,在服务城市和城市群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地责问题防治等方面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其中,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地质结果服务成效尤为显著。 2取得工作经验 以上海为代表大城市地质调查试点工作经验

14、,开创了城市地质结果服务计划国土资源、重大工程安全运行和地质灾难防治技术路径,构建了地质工作服务城市计划管理常态机制,实现了地质调查结果服务融入政府管理主步骤。 以福州、厦门、嘉兴、丹阳为代表中小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经验,探索了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城市人民政府等三方合作有效机制,充足发挥了三方主动性,建立了在全国可推广可复制工作模式。 大型城市群综合地质调查工作经验,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关键城市群为代表,瞄准重大需求,聚焦重大问题,打破专业界限,统筹布署工作,创新表示方法和表示内容,增强了城市地质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中基础支撑作用和决议提议话语权。 城市地质调查技术

15、要求逐步得到规范,形成了以一模(三维城市地质结构模型)、一网(地质环境监测预警网路)、一平台(综合地质信息服务平台)为主体技术方法体系,公布了城市地质调查行业标准。 3存在关键问题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理念落后,难以适应新型城镇化要求。中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不过城市地质工作理念还停留在服务工业社会发展阶段,缺乏大资源、大环境、大数据工作意识,不能满足城市地上地下统筹计划、资源环境协调开发和保护等后工业化时代新要求,难以支撑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安全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地质信息精度低更新慢,难以满足城市计划建设管理需求。中国仅34个城市开展了三维城市地质工作,还有30

16、0多个城市未推进系统城市地质工作,已开展城市地质调查中小百分比尺多,大百分比尺少。不一样部门存放地质资料分散管理,没有立即汇交和更新城市地质信息,难以起到提升城市地质信息精度作用,城市空间布局、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灾难防治等方面需要地质信息不足。、未形成标准化结果产品体系,结果服务难于融入城市行政管理主步骤。针对城市总体计划、具体计划和专题计划,缺乏对应地质调查评价汇报和图件。针对工程建设市场,缺乏系统地质信息资料服务产品。针对城市日常运行管理,缺乏重大地质安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生态文明建设绩效、地质灾难风险等监测预警产品。城市地质调查结果和城市计划建设管理工作融合难,存在“两张皮”现象。

17、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机制不完善,难以充足调动各方工作主动性。上海等不一样城市地质调查工作过程中,因为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各异,探索形成工作运行机制,在全国推广存在困难。需要深入探索中央和地方联动、公益性和商业性地质工作融合发展、政府多部门协调等方面有效工作机制,充足发挥各方面作用,共同推进城市地质调查工作。 四、总体思绪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落实落实十九大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靠树立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正确了解“加紧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漂亮中国”对地质工作需求,聚焦城市计划、建设、运行管理重大问题,构建多方联动机制,大力推进“空间、资源

18、、环境、灾难”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开展重大科技问题攻关,搭建三维城市地质模型,构建地质资源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城市地质信息服务和决议支持系统,为构建协调发展城镇格局、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循环、安全、集约、智慧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服务。 (二)总体目标 之前,完成100个地级以上城市1:5万基础性综合地质填图,完成25-30个城市开展城市地质调查示范,开启200个地级以上城市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初步构建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工作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 到2025年,完成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1:5万基础性综合地质填图,实现地级以上城市地质调查全覆盖,城市地质和地下空间利用理论技术达成世界一流水平,建立系

19、统完备城市地质工作支撑体系,全方面提升地质工作服务保障城市计划、建设、运行管理全过程能力和水平。 (三)工作思绪 1分类推进地级以上城市地质调查 140个中等(城市人口超出50万)及以上城市,根据城市地质调查规范开展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其它198个小城市依据发展需求,因地制宜,开展对应城市地质调查工作。 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内容,要区分城市建成区和新区新市镇。城市建成区以搜集利用城市地质资料为主,新区新市镇开展全方面城市地质调查,最终要满足城市地质调查规范要求。 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地方政府合作,完成城市地质调查示范;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城市人民政府主导推进本辖区城市地质调查。 2.有序开展城镇群

20、基础性综合地质填图 结合地方政府推进地级以上城市地质工作进度安排,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对应地级城市开展1:5万为关键百分比尺基础性综合地质填图,最终实现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全覆盖。 1:5万基础性综合地质填图,包含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灾难地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等内容。对已以往已开展1:5万填图地域,要根据新对应规范要求,完成图幅修测工作。 中央财政负责1:5万基础性综合地质填图和更大百分比尺地质填图试点,激励地方财政资金出资,开展1:5万或更大百分比尺地质填图。 3.加强城市地质调查和地下空间利用科技创新 完善城市地质调查技术标准体系。制订三维城市地质模型建设、地质资源和环

21、境监测预警、地质信息共享服务等技术规程,总结本轮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经验,修订城市地质调查行业标准。 瞄准世界一流水平,依靠“地球深部探测”重大科技项目,开展城市地下空间探测和安全利用科技创新,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多圈层交互带、地质资源协同利用等理论,处理“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 城市地质调查示范项目和城市地下空间探测等科技项目,在工作地点、任务、结果和负担单位等充足结合,形成工作协力,而且相互促进。 (四)关键任务 1地级以上城市地质调查 选择需求迫切、地方主动、含有经典性和代表性城市,多方联动开展空间、资源、环境、灾难等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示范,在技术方法、结果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制度保障和协

22、调联动机制等方面探索形成示范结果。推广示范经验,完成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地质调查。 2城市群基础性综合地质填图 系统布署、有序推进1:5万基础性综合地质填图,显著提升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灾难地质等基础地质工作程度,查明影响城市群发展建设重大资源环境和灾难问题,为优化城市群内部格局和结构、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实施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科学依据和提议方案。 3.城市地质调查评价技术标准制订 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地质调查优异经验,充足总结城市地质调查示范经验,研究制订城市地质调查评价、城市地质资源环境监测预警、城市地质信息共享服务等技术标准,修订已经公布城市地质调查行业标准,建立

23、完善城市地质调查技术标准体系。 4城市地质和地下空间探测科技创新 建立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城市多圈层交互带、地下空间资源协同计划等理论,开展地下空间探测技术、地下空间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评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等方面科技创新,加紧构建现代化城市地质调查技术支撑体系。 五、工作布署 (一)地级以上城市地质调查 1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示范 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导、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城市政府配合,开展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示范,分两类推进:第一类是依据城市地质环境特点、城市规模、地质工作程度,确定代表性城市开展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示范,探索三维地质结构模型构建、资源环境监测预警网络建设、地质信息决议支撑系

24、统开发等技术方法。到,完成15-18个城市地质调查示范。第二类是在已开展三维地质调查城市中,选择有主动性城市开展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示范,以制订服务产品、建立保障制度、研究产业政策等为关键内容,补充开展相关地质调查工作,快速形成示范性结果。,完成10-12个城市地质调查示范。 2.全方面推进地级以上城市地质调查 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根据国土资源部相关加强城市地质工作指导意见(国土资发104号)要求,制订辖区范围内城市地质调查实施方案,明确工作内容、工作步骤、工作进度安排、预期结果等。标准上大型城市和人口超出50万中等城市全部应建立三维城市地质模型、资源环境监测预警网络、地质信息决议支撑系统。到2

25、025年,确保实现辖区内地级以上城市地质工作全覆盖,最少完成140个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 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借鉴有效经验和做法,统筹布署推进本行政区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在政策和经费等方面主动争取支持。城市人民政府要发挥推进城市地质工作主体作用,经过多个渠道落实工作经费,构建政府各部门协调配合工作机制,制订地质资料汇交、共享和服务等相关保障制度。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对省级城市地质调查实施方案编制进行技术指导,参考城市地质调查规范(DZ/T -0306)要求,编制具体城市地质调查技术指南,并会同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教授对城市地质调查队伍进行业务培训。 (二)城市群基础性综合地质填图 依

26、据全国地级以上城市计划区范围和工作程度,确定1:5万基础性综合地质调查图幅。初步测算,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需要布署图幅数量1020幅,及以往年度已开展图幅数量330幅,还需新开展图幅690幅。及以前开展基础性综合地质填图内容不够完整、图幅编制不够规范,需要补充调查工作内容,重新修编图幅。依靠中央财政地质调查一级项目“关键经济区和城市群综合地质调查”,分三个阶段推进城镇群基础性综合地质填图工作:-,开启第一批1:5万百分比尺为主基础性综合地质填图,覆盖200个城市。2021-2023年,开启第二批1:5万百分比尺为主基础性综合地质填图,覆盖138个城市。2024-2025年,完成基础性综合地

27、质填图结果验收和资料汇交,开展综合研究。 梳理全国城镇群地级以上城市发展地质资源优势和面临重大地责问题,综合评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空间开发适宜性,为优化城市群内部格局和结构、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实施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科学依据和提议方案。 (三)城市地质调查和地下空间利用技术标准制订 研究制订城市地质调查评价、城市地质资源环境监测预警、城市地质信息共享服务等技术标准,修订已经公布城市地质调查行业标准。 1、城市地质地质调查评价技术标准:土壤和地下水场地污染风险调查评价、城市垃圾填埋场调查评价、城市计划地质适宜性评价、地下空间资源调查评价等。 2.建立城市地质资源环境监测预警技术标准,

28、包含城市生态综合遥感监测、活动断裂、地面塌陷监测预警,地质遗址、地热资源开发监测等。 3.建立城市地质信息共享服务技术标准,内容包含城市地质数据库、地质数据管理和动态维护、三维城市地质模型建设、城市地质信息共享服务等。 4.修订城市地质调查行业标准,充足总结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示范技术方法经验,结合技术发展,梳理规范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修订完善行业标准。 (四)城市地下空间探测等科技创新 加强城市地质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方法研究,创新理论、攻关技术、制订标准,提升工作效率和科技水平,用科技创新改造、引领、支撑城市地质调查。 1理论研究 城市地质理论研究包含三个方面,一是融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

29、,综合地质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以促进人地友好为导向,建立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理论。二是研究不一样场、不一样尺度地球表层系统扰动改变和再平衡过程,建立城市多圈层交互带理论。三是研究制约地下空间资源禀赋地下岩土水气要素,地下多相多场影响原因,建立地下空间资源协同计划理论。 2技术攻关 围绕城市地域怎样获取可靠地质数据、城市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怎样确定、城市地质信息怎样有效服务城市管理等问题,开展城市地质调查评价技术研究。 (1)城市地域地质探测和监测技术 研究城市地质结构地球物理探测抗噪、去噪技术方法,研发城市高干扰环境条件下地质物探仪器和数据处理专业系统。研究城市化区地质体变形光纤监

30、测技术,建立起光纤传感产品、实施过程及数据分析标准体系。研究活动断裂地应力监测技术,提出内动力地质灾难识别、监测和风险防控提议。硕士态地质环境高光谱遥感探测技术,建立星空地高光谱、多光谱和其它遥感数据融合城市地质生态环境智能监测分析技术体系。 (2)城市国土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评价技术 研究影响城市计划建设关键地质原因及其地质背景条件,分析不一样地质原因发育规律和改变趋势,和对城市计划建设制约和危害程度,探索不一样尺度国土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开展尺度效应分析,建立对应评价模型。 (3)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安全评价技术 研究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地质条件对城市地下功效类型适宜性。研

31、究不一样类型地质体地下空间开发岩土工程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地责问题。研究地下空间资源禀赋调查评价和协调可连续开发技术。研究地质环境条件对地下空间开发制约机制,揭示地下空间开发可能诱发地质环境效应。形成含有可推广性调查评价方法和技术指标体系。 (4)三维城市地质建模和公共服务技术 研究城市三维地质数据模型、城市海量分布式感知传输、多源多态地质数据融合、大数据管理和动态维护、地质安全评价技术方法,研发地质大数据下城市三维地质建模系统、地质安全评价系统。研究城市地质大数据和智慧城市融合技术,研发城市地质安全保障和服务支撑平台和智慧城市接口,形成智慧城市专题应用产品。 六、预期结果及社会经济效益

32、(一)预期结果 1城市群基础性综合地质填图:提交338个地级以上城市1:5万基础性综合地质图,包含区域地质图、水文地质图、工程地质图、环境地质图等。 2. 城市地质调查示范:提交25-30个示范城市地质调查汇报,提交城市地质调查规范和技术指南,包含三维城市地质模型建设、城市地质资源环境监测预警、地质信息平台建设等技术标准,提交相关制度、产业模式研究结果。 3地级以上城市地质调查:提交不少于140个中型以上城市(含示范城市)城三维城市地质模型、地质资源环境监测预警网络、城市地质信息服务和决议支持系统,198个小城市城市地质调查汇报。 4城市地质科技创新:形成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理论、城市多圈层交

33、互带理论、地下空间资源协同计划理论。城市高干扰环境条件下地质物探仪器和数据处理、生态地质环境高光谱遥感探测、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安全评价等技术方法。 5城市地质调查服务:形成城市地质调查结果服务产品体系,服务产品包含:在城市计划阶段提供计划布局提议、地质咨询和地质适宜性审查意见,在工程建设阶段提供区域地质信息服务,在城市运行阶段提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判、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评、重大地质灾难风险管理、重大工程地质安全管控等方面服务汇报。 (二)社会经济效益 针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对地质工作实际需求,将提交一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灾难地质、土地地球化学、城市地质信息系统等方面基础性和应

34、用性结果,优化城镇计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规避建设风险有效利用地下空间,查明地责问题构筑防灾减灾体系,防治环境污染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应用地质信息服务政府科学管理。 1为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和治理能力提供基础资料提交城市地质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为国土空间计划、产业布局优化、重大工程建设、城镇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提升了城市发展决议科学性。提交关键湖泊湿地保护,和地热资源、地质遗址资源和特色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地学提议,提升城市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交坍毁、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活动断裂等地质调查结果,降低地质灾难造成经济损失,为城市安全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集

35、成汇总城市地质调查和监测数据,建设城市地质信息服务和决议支持系统(地质大数据共享平台),提升城市发展智慧化水平。 2为提升城市地质领域科学进步提供实践平台 经过新时期城市地质调查示范和全国城市地质工作推进,为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城市多圈层交互带、地下空间资源协同计划等理论发展,和城市地域地质探测和监测、城市国土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评价、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安全评价、三维城市地质建模和公共服务等技术进步, 提供宽广实践平台,同时也积累了大量地质调查、评价和监测预警资料,为学科领域后续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3.为提升智慧城市水平提供基础地质支撑 经过城市地质工作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推进信息技术和信

36、息手段提升城市管理工作效率,提升处理城市重大资源环境问题能力。地质大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和完善,将深入补足智慧城市在“地下”数据资料方面短板,实现城市地上地下一体化,对于实现城市可连续发展、引领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含相关键推进作用。 4为社会公众参与城市建设了解城市发展提供路径 城市地质信息服务和决议支持系统(地质大数据共享平台),也是一个地学知识科学普及平台,在权限许可前提下,社会公众能够全方面了解自己感爱好城市地质资源环境信息,为城市发展计划出计划策,增强公众对城市发展建设参与程度,提升城市主人翁意识。 5为城市地质资源环境新型产业体系发展提供助力 经过地下空间资源、地热和浅

37、层地温能等清洁资源、渣土资源、特色优质土地资源、地质文化资源等高精度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和促进产业发展制度建设,为新时期城市地质资源绿色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和监测预警等新型产业体系发展提供助力。 七、保障方法 (一)组织保障 成立城市地质调查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顶层设计、基础思绪和机制建设路径,审定总体工作方案、年度工作计划及相关重大结果,研究处理组织实施过程中重大问题。 组 长:国土资源部领导 副组长:庄少勤、王 昆、严光生 成 员:部相关司局责任人、局相关部室责任人、深地中心、相关直属单位责任人 (二)技术保障 成立城市地质调查技术教授组。技术教授组由综合研究组、基础填图组、城市调查组、

38、地下空间组、技术标准组等组成。具体负责指导实施方案编制、技术方法研究、试点地域评价、数据库建设等工作。 (三)经费保障 经过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投入,推进城市地质调查工作。中国地质调查局以开展1:5万图幅地质调查方法在中央财政中给予立项,主动向科技部申请地下空间探测和安全利用专题资金。经过中央公益性地质工作引领作用,带动省级和城市人民政府投入,共同推进城市地质调查工作。 (四)政策保障 依据国土资源部相关加强城市地质工作指导意见,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城市地质调查工作中责任,制订激励引导推进城市地质调查政策方法,促进城市地质调查和城市国土计划、土地管理等政府行政管理工作深度融合,保障调查结果立即转化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