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有关加强社区党建促进社会管理服务工作的调研报告样本.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023951 上传时间:2024-06-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加强社区党建促进社会管理服务工作的调研报告样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有关加强社区党建促进社会管理服务工作的调研报告样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有关加强社区党建促进社会管理服务工作的调研报告样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有关加强社区党建促进社会管理服务工作的调研报告样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有关加强社区党建促进社会管理服务工作的调研报告样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n更多企业学院: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各阶段职员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职员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区相关加强小区党建促进社会管理服务工作调研汇报中共*委员会组织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中央作出重大战略决议,是维护社会友好稳

2、定根本路径,是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关键举措。社会管理重心在基层,社会稳定根基也在基层。结合*实际,我们对*加强小区党建促进社会管理服务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一、基础情况*辖区面积56平方公里,总人口50万人,辖10个街道办事处,50个小区,28个村(菜场)。共有党组织407个,其中,党工委11个,党委10个,党总支20个,党支部366个,党员7863名。其中8个城市街道党工委,下辖党委3个,党总支4个,党支部43个,党员3144名。二、关键做法及成效多年来,伴随市场经济不停深入,城市规模不停扩大,小区已成为市场经济不可或缺配套工程,小区建设也成为经营和管理城市关键工作。从党政机关和企机关分离出来社

3、会职能、服务职能,大部分要由小区来承接;越来越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落户小区,大量离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外地务工人员进入小区。小区已经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友好社会一个十分关键前沿阵地,需要加强管理,搞好服务。为此,我区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省市委实现转型跨越发展总体要求,以实施“双擎四驱”战略、建设“四宜”*为目标,坚持“抓党建、促发展、保民生、强服务、促友好”工作理念,以实施“党建网联工程”为载体,主动探索小区党组织和党员联络和服务群众新路径,深入提升了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友好小区建设。我们关键做法是:(一)健全小区组织体系,扎实联络和服务群众基础

4、小区党组织是小区发展各项事业领导关键。我们根据党组织“五个好”要求,紧紧围绕“三有一化”工作目标,主动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初步构建起了区域化大党建格局。一是创新小区党组织设置方法。首先是纵向延伸,健全小区党组织设置。在“一小区一组织”基础上,根据“网格化管理”要求,着力形成了“街道党工委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纵向到底组织体系;其次,是横向拓展,扩大小区党建覆盖面。结合“党建网联工程”,把党组织设置向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扩展,采取单独建、联合建等方法,共成立了116个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和5个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率达成了100%,对暂不含有成立党组织条件,派驻了185名

5、党建工作指导员,实现了党组织和党工作全覆盖。二是加强小区基础设施建设。立足于有些人办事,强化小区班子建设。经过公开招聘、机关下派等方法,配齐配强了小区“两委”班子。几年来,前后招聘了147名小区干部、97名大学生小区干部和50名小区主任,有效地改善了小区干部队伍整体结构。现在,全区小区干部中高中以上学历占98%以上,35岁以下占70%; 立足于有钱办事,建立经费确保机制。把小区办公经费、干部生活补助全部纳入财政预算,每十二个月为每个小区下拔6000元办公经费,每个月为每名小区干部发放700-1250元生活补助,并为她们全部办理了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解除了小区干部后顾之忧,切实确保了小区各项工作

6、正常开展;立足于有场所议事,加强办公场所建设。两年来,区委前后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经过和驻街单位共建、自建、改建等方法,主动处理小区办公用房问题。现在有43%以上小区办公用房达成了100平米以上,最大达成600平米,尤其是新建了*街道*小区、*街道*小区、*街道广场西小区等十多个高标准小区办公场所,为愈加好地服务党员和居民奠定了基础。三是健全小区共驻共建网络。我们坚持以“共享带动共建”思绪,建立了区委、街道党工委、小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纵向到底层面,区委成立小区党建协调会、街道成立小区党建工作联席会、小区成立党建工作联谊会、网格成立单元网格议事会横向到边层面“四纵四横”小区党建网络,有效地

7、将包含惠丰、清华、淮海等省市区属289家单位党组织和2.9万名在职党员融入其中,初步形成了共驻、共建、共享区域性大党建格局,真正实现了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组织生活和坚强战斗力。同时,坚持经典引导,特色提升,依靠网格资源,开展了小区党建特色化创建活动,塑造了英雄中路街道“创优环境型”、太西街道广场西小区“帮扶型”、东街街道长兴小区“党员先锋型”、英雄南路街道演武小区“平安型”、紫金街道兴安小区“友好型”等13种不一样类型党建经典,形成了“一街一特、一居一色”良好格局,带动了小区各项事业发展。(二)创新党员管理模式,增强联络和服务群众活力党员是小区建设和社会管理服务主力军。我们

8、根据党员“五带头”要求,主动创新党员管理模式,强化党员教育管理,激发了党员联络和服务群众主动性、主动性,增强了联络和服务群众工作活力。一是实施党员分类管理。建立了党员“三管”机制,即在职党员“协管”。经过建立双向联络、双向反馈等机制,发挥了她们在联络群众、服务群众和共驻共建方面“带动”作用;离退休党员和改制企业党员“接管”。去年,我们共接管了市属19个改制企业党组织,共1321名党员,将她们全部就近划入6个街道12个小区,并依据情况进行分类帮扶。对退休党员,依据身体情况,在小区设置卫生保洁、治安巡查等岗位,引导她们老有所为;对有一技之长党员,主动开发小区公益岗位,为群众提供有偿服务;对有就业能

9、力和有创业愿望党员,主动开展创业培训和技能培训,并帮助提供小额贷款,激励其进行自主创业,带动其它群众就业;流动党员“双管”。实施了“一站一网三卡”管理措施,即在每个小区全部建立了流动党员服务站,开通了网上e支部,设置了流动党员登记卡、流动党员联络卡和流动党员活动统计卡,确保做到“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充足发挥了她们在服务小区群众、发展小区经济等方面“桥梁”作用。二是创新党员发挥作用模式。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了“双亮双争”党员品牌活动。在街道小区服务窗口及市区内全部有党员商场、门店、超市、酒店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均设置了“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和“党员示范店”,要求党员挂牌上岗

10、,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共设置党员先锋岗1220个,党员责任区4190个,党员示范店138个,充足发挥了党员在诚信经营、服务群众、帮贫扶困、回报社会中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小区党员以本身模范行为促进家庭友好,以家庭友好促进小区友好,以小区友好促进社会友好,进而推进了本市全国文明城市公共文明测评和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顺利开展。(三)创新小区服务形式,拓展联络和服务群众内涵小区服务是小区党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从满足小区群众多样化服务需求出发,不停拓展服务内容、优化服务质量,以服务凝聚民心。一是面向居民生活需求,开展便民服务。依靠街道(小区)党员服务中心,开设了计生、民政等8个系列政务服务和家政、中介

11、、维修等50多项社会服务。同时以“群众有所呼,小区有所应”为目标,坚持有偿、低偿和无偿服务相结合方法,加强服务网点建设,主动打造“十分钟便民服务圈”。现在,全区共建成多种服务网点1000余个,小区服务从业人员达成1.5万人,极大方便了群众生活需求。二是面向小区困难群体,开展帮扶服务。各街道党工委全部建立了用于帮贫扶困“爱心超市”,定时向小区困难群众发放“爱心卡”,凭卡在“爱心超市”购置生活必需品,确保了她们正常生活。同时全部小区党组织全部为辖区内困难群体建立了档案,经过定时上门走访慰问解困,把党和政府温暖送到群众心中。几年来,全区各级党组织共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1.3万余件,捐款捐物达成168

12、万余元,形成了“困有所帮,学有所助,孤有所抚,老有所依”长久有效帮扶机制。三是面向小区老年群体,开展助老服务。结合小区内老年群体较多,尤其是空巢老人较多实际,根据“六个老有”要求,在各小区成立了老年人党支部,开设了老年人服务热线,开展了老年人互助服务。同时对行动不便老人,主动提供帮助购物、陪同就医、聊天谈心等“保姆式”服务,探索实施“电子保姆”服务模式,使老年人在物质生活上得到了照料,在精神生活上得到了关爱,确保了她们安享晚年。几年来,我们经过狠抓小区党建,推进了小区管理服务建设长足发展,全区展现出经济社会友好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良好局面,前后受到了习近平、袁纯清、杜善学等中央和省市领导同志

13、视察和好评。我区东街街道党工委被中组部表彰为“全国优异基层党组织”。三、存在关键问题关键有以下多个方面:(一)党员管理不完善。一是作用发挥不够。在职党员参与基层活动,载体还不够丰富,形式仍比较单一,党员参与率不高,活动有效性不强。有即使开展活动,也是浅层次,只局限于组织大家搞搞义务劳动、开展部分便民服务。有在职党员不愿参与基层组织活动,认为这么给自己增加了麻烦,致使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党员作用不能充足发挥。二是党员管理困难。伴随改革不停深入,党员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4月,*共接收了1321名改制企业党员和下岗失业党员,原来企业对她们关心不够,致使得她们有情绪,不愿参与小区组织活动,这就给基层党

14、组织管理上带来了很大困难;有离退休党员认为原来在单位有头衔、有地位,参与小区活动有损自己身份;而有些流动党员则认为参与小区党组织活动对自己工作、生活没有用处,也不愿意暴露自己身份。(二)体制机制不顺畅。一是街道、小区和辖区单位不属于隶属关系,很多单位全部是有行政等级,有比街道等级还要高。在现行条条管理为主体制下,因为条块分割,责权利不统一,小区到部分辖区单位还会碰到“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尴尬,极难发挥作用,更难以整合各方面力量。二是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根据要求,政府职能部门延伸到小区工作,要遵照“责随权走,费随事转”标准,但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部门只是将工作压给小区,其它就不管了,

15、使小区工作者负担加重。三是激励机制不够。小区工作负担重,工作压力大,小区干部终年工作在小区,几乎没有节假日,长久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但她们工资福利待遇相对较低,和她们艰辛付出不成正比。另外,因为缺乏一定竞争激励机制,使小区干部认为政治上无前途,造成部分小区干部工作上进心不强。(三)基层服务不健全。一是服务内容还不够全。现在,全区10个街道办事处和条件很好小区均建成有“一站式”服务大厅,为辖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其服务内容以民政、低保、计生等行政服务为主,负担政府职能较多。在真正方便居民日常生活育婴托儿、医疗保健、养老福利、家政服务等方面做得还很不够;二是服务方法还不够多。现在小区服务项目通

16、常以无偿或低偿服务和被动服务为主,在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面,受服务场所、设施设备、投资起源、体制机制等种种限制,做得还不够,从而也限制了基层服务自我发展;三是服务水平还不够高。现在小区服务,关键是以政务服务、社会救助类服务和部分便民服务为主,而居民群众普遍关心金融保险、医疗卫生、社会教育、休闲娱乐等服务项目还不够普及,居民群众就近就地得到帮助比较困难,基层服务水平还无法满足居民更高层次需求。(四)共驻共建不够有力。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一部分辖区单位对基层基础建设工作了解不够,认为小区建设只是政府事,和自己无关,即使不参与基层基础建设,对单位也没有多大影响;而有单位刚以“大单位”自居,对参

17、与小区工作存在抵触情绪,认为“掉价”,不愿意参与小区组织各项活动,对其工作不配合、不支持。二是共驻共建缺乏动力。在实施“党建网联工程中”,即使全部普遍建立了党建联谊会,也能定时召开工作例会,但实践中,因为责权利问题,共建意识还不强。部分辖区单位因为本身原因,不愿或无力顾及小区工作,也有少数单位怕麻烦,不愿参与小区工作;其次因为共建责任机制没有很好建立,造成辖区单位不能很好推行共驻共建职责。(四)人、财、物保障不到位。面对新形势下基层基础建设新任务和新要求,我区对小区财力、人力和物力投入显著不足。一是人力资源欠缺。几年来,经过公开选聘,小区干部年纪、文化结构、整体素质得到了一定改善。但相对于基层

18、承载包含社会保障、残疾人、治安联防、计生、档案、工、青、妇、消防和司法等大大小小百余项工作而言,人力资源还是很有限。二是财力投入不足。近两年,尽管区级财政加大了对基层投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区经费不足困难,但小区经费缺口仍然比较大。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小区办公和服务用房水电费用、电话费、电脑耗材费、办公纸张费、报刊征订费、开展活动必需经费、更换必需品费用等,每十二个月最少需要2-3万元才能维持运转。而现在各个小区还没有自己经费起源,也就极难满足小区正常运转需求。三是办公用房比较担心。 近几年,在区委、区政府关心支持下,小区办公活动用房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有一部分小区办公活动用房已经达成200

19、平方米以上,但仍有部分小区办公活动用房面积还只有几十平方米,而且多数小区还是向其它单位借、租办公地点,小区工作用房和服务设施还远不适应该今小区工作需要。以接收改制企业党员12个小区来说,办公场所面积不足100平米就有6个,其中小西门小区、火车站小区办公场所面积只有25平米,给开展正常工作确实带来很多不便。四、对策和提议 针对目前小区建设工作中存在突出问题,和加强社会管理对小区建设提出新要求新任务,我们必需从以下几点抓起。 (一)必需着眼于扎实队伍基础,切实加强小区党组织和行政组织骨干力量建设。推进小区工作,关键要有一支高素质队伍,关键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抓好选配。针对现在小区工作者现实状况,

20、关键要把那些工作责任心强、有奉献精神、有实践工作经验人员立即吸纳到小区干部队伍中来,为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出计划策。二是要强化培训。在抓好选配基础上,要大力加强对小区工作者培训,抓好基层干部素质提升,用新观念、新知识、新技能武装基层干部,不停提升她们依法办事、服务群众和处理复杂问题和突发事件能力。三是要规范管理。在全方面落实小区干部工资酬劳和社会保险等福利待遇基础上,全方面推行小区干部绩效管理机制,实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工资能多能少”。 (二)必需着眼于扎实物质基础,切实加大对小区建设投入力度。要不停完善财政投入政策,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为深化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提供有力物质支持。一是加大对

21、基层人力投入力度。对于基层干部,要培养现有,吸纳优异,不停地为基层基础建设提供人才保障,永葆其生机和活力。二是要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资金投入是保障基层工作正常开展必需条件。对于没有经费起源小区,要立足长远,统筹计划,把必需小区工作运行费用和小区工作者工资、福利待遇纳入财政预算,多渠道处理小区经费不足难题。三是要关键加强小区办公活动用房建设。要经过小区自建、开发商捐助、整合小区资源、共驻共建等方法,认真用好政策,切实改善小区办公活动条件。(三)必需着眼于扎实共建基础,切实加强小区和辖区单位沟通协调。小区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面广,仅靠小区本身力量是远远不够,必需协调利用好各方面力量,形成

22、小区和辖街单位优势互补、协作共建良好机制。一是要加强协调配合。在小区普遍建立党建联谊会基础上,要定时召开会议,立即沟通信息、交流情况,共同研究处理小区建设工作中存在关键问题。二是要推进资源共享。街道、小区要探索实施辖区内大机关、大企机关和大院校单位责任人兼职制度,吸引、激发各单位责任人参与基层公共事务决议管理主动性和主动性,充足发挥其个人领导能力优势和单位资源优势,将更多单位资源和社会资源转化为基层公共资源和公益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共用,使辖区内人才得到有效组织,活动场所得到合理配置,活动条件得到切实改善。三是要加强评议监督。对共驻共建工作要建立责任制,实施目标管理,各小区每十二个月要和驻区单位签定共建责任书,确定共建项目和共建内容,落实共建方法,使共驻共建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5月3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