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初心不悔王沛坚医生和他的选择_王巧捧.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2234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心不悔王沛坚医生和他的选择_王巧捧.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心不悔王沛坚医生和他的选择_王巧捧.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心不悔王沛坚医生和他的选择_王巧捧.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初心不悔,王沛坚医生和他的选择文 本刊全媒体记者 王巧捧6月20日,距离端午节还有两天,下班后,朋友问王沛坚端午节带孩子去哪。王沛坚说,她母亲会带她去的。朋友随口建议,正好放假,还是陪着一起去放松一下。转头王沛坚对廉政瞭望 官察室记者解释,一起去的话,自己老想着工作,反而影响家人的心情。他说比较讨厌放假,“打乱我的工作节奏”。“多做点什么”讨厌放假的王沛坚,一心沉浸在行医上,他止不住地思考,在自己的平台和专业领域,如何能做得更多一点、更好一些。他带领团队经过探索,在国内外最早提出高血压微创诊疗理念,创新双侧肾上腺静脉采血,肾动脉去交感消融等多项高血压微创诊疗,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先后在省内外多家

2、医院进行了推广。其中一项“独门绝技”,单根导管肾上腺静脉采血法,在传统使用两根导管还有难度的情况下,改进成使用一根导管就能又快又好完成。“事实上这不是什么特别顶尖的技术。”王沛坚介绍。但是重大的社会需求和诊疗缺口,决定了这门技术的价值。目前中国有近3亿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引发的心脑血管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和经济负担。在党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中,高血压患者管理干预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在高血压患者中,有20%甚至更高比例的顽固性高血压无法控制,甚至找不到原因。具有代表性的是一种叫作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引起的高血压,它带来的心脑血管风险,比普通的高血压要高312倍

3、不等。曾经,这一病症被认为是少见病,随着筛查手段的丰富,目前推测我国这类患者可能达到两三千万。这一病症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王沛坚带领团队,尝试从改进这一病症的确诊办法入手。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需要对两侧肾上腺采血,此前临床上需要用两根导管,临床操作难,推广普及难。王沛坚经过改进,独创了单根导管法,用一根管子实现两边采血,速度更快,5分钟就可以做好,成功率更高,更容易操作。这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独创。王沛坚团队已经就此发了一篇SCI论文,第二篇论文也已写好待发,以加大推广,好让更多医生能掌握这一方法。使用这一技术,成医附院心血管内科介入中心先后完成了近500例肾上腺静脉采血,成

4、为全球范围内最为成熟的中心之一。王沛坚。47秉持“治疗固然重要,但是诊断更重要”的理念,王沛坚对多个疑难少见病,通过拨云见日的诊断,实现对患者及时对症施治,救人危难。2020年国庆节期间,王沛坚查房时,发现其他医生收治的一名大一新生患者小李,血压很高,但没有其他症状。虽然没有其他危急表征,但考虑到小李才19岁血压却这么不正常,多年的临床经验使得王沛坚判断,这种状况不容轻视。经过针对性检查,小李被诊断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他没有头晕、视力模糊这些先天性心脏病特有的表征,而是以高血压病为临床表现形式。这是极为罕见的,也极容易被误诊、漏诊。”一旦漏诊,患者常在30岁左右出现心力衰竭或脑出血等,致死率

5、极高。而小李因为诊治及时,手术后顺利出院。同样充满迷惑的病情,还有王沛坚“揪出”的一例“心碎综合征”。一名胸口剧痛的患者李婆婆,经初步检查显示是心肌梗死症状,但检查血管却发现并没堵。通过检查中的一个细节,王沛坚判断李婆婆患上的是“心碎综合征”,这是一种受极端情绪影响诱发的疾病。果然,李婆婆在发病前几个小时,曾经因为自家种的菜被人放水淹了气愤不已。最终,李婆婆得到及时治疗。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对此还进行了专题报道。“多带动点什么”目前,成医附院心血管内科医疗团队在王沛坚的带领下,已经能够熟练掌握高血压介入各类微创技术,成为区域内开展高血压微创诊疗最齐全的中心之一。心血管内科的科研项目增加到

6、6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30余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被引用约2000次,研究成果达到行业领先。技术的提升,带来患者的信任。据成医附院统计,2022 年,心血管内科治疗患者约40000名,而整个科室的在岗医生还不到 20人。心血管内科医生王新全介绍,今年上半年,最多的一个月收治了住院病人超600例,手术约400例,医生经常早上8点进手术室,一直做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王沛坚却感到,病人越多,越是如履薄冰。采访中,不止一名医生反映,“王主任严谨”“严肃”“不苟言笑”。“动作稍有不标准,就会受到王主任批评,一下子疲惫就吓跑了。”王新全说,“对王主任,我个人来讲很佩服他。从整个科室来讲,我

7、听很多同事说起过他对事情的那种执着、拼搏精神。很少看到有比他还要强的。”大量的临床经验积累,使成医附院心血管内科在高血压微创诊疗方面逐渐成熟。但对团队的成熟程度,王沛坚还有更多思考,成为一名好医生,不仅是医术过硬,还需要高尚的医德、从业精神,要经得起磨砺。在成医附院微信公众号上,有一篇没有署名的文章,是王沛坚所作。疫情管控放开后,医生护士烧到浑身发抖还在坚持工作,而有些医学生却因为个别案例申请返乡,王沛坚深感痛心,忍不住提笔写道:“身为人师,为职业情怀的传承和养成之难而不能平静,愧疚之心让我寝食难安!不能忘了我们的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在这个时候,作为医生,我们必须挺身而出!”王沛坚不仅在

8、自己的科室医生中、学生中,想要多些带动、传承工作,对于周边区域的医疗工作,他也尽己所能地帮忙。成医附院胸痛中心的微信群里,有周边区域内医者四百多人,兄弟医院有危急重胸痛患者在群呼唤王沛坚时,无论多忙,他都会第一时间回复,甚至赶过去帮忙。通过在群里与其他医院配合,王沛坚团队还实现过最快18分钟的门球时间抢救急性心梗患者的事迹,在中国胸痛中心总部十周年纪念日,被作为典型进行了报道。大量的临床经验积累,使成医附院心血管内科在高血压微创诊疗方面逐渐成熟。但对团队的成熟程度,王沛坚还有更多思考,成为一名好医生,不仅是医术过硬,还需要高尚的医德、从业精神,要经得起磨砺。世相人物48“习惯就好”沉浸式工作打

9、造了王沛坚的硬核简历:2020年全国第五届白求恩式好医生、2022年全国白求恩精神践行者(心血管内科优秀医师)、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央组织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但他说带给自己更多安慰的,是患者愈后的反馈,是学生从他的课堂走出去,走得更高更远。大学生小李治愈后,三年过去了,小李的父亲还会在节日给王医生发来祝福;一名研究生申请到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深造的机会后,给他发来感谢:“对于刚走上医学路的我来说,您一直是我最敬仰的人,能在您手下做几年实验,是我来成都医学院最大的幸运”这名学生最后嘱咐他少熬夜。作为心血管内科医生,王沛坚比谁都清楚熬夜的危害,但还是每天熬夜到一两点。既

10、是同事又是朋友的于红典看在眼里,感慨道:“他很拼。又是接诊、又是带科室,又是教学、又是科研,他的事情太多了。”王沛坚身兼临床医学系主任、四川省老年医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心血管内科主任及介入中心负责人,还担任多个国家和省级高血压或心血管相关委员会的委员或常委,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四川省科技厅科研项目评审专家。他还作为共同发起人,创立了四川省首个动脉硬化专业委员会,建立“衰老与血管稳态”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王沛坚却觉得,“我从来没有认为自己苦,习惯就好。这就是我的生活方式。”当医生曾经是王沛坚的父亲当年未能实现的目标,后来成为王沛坚心里的梦想。然而,父母不幸早逝,王沛坚三兄弟跟着爷爷

11、奶奶长大,他几次差点失去学医的机会。他在自己学生的毕业典礼上,一次次讲述自己对这份职业的珍惜,鼓励学生走上社会以后要坚守初心:“有机会守护生命,我们应该觉得自豪。”对于现在的王沛坚来说,全心全意追求医学上的进步,既源自童年初心,也是经过深切追问后依然坚定的选择。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追问生命的意义、世间真理的过程中,王沛坚读了很多国学经典、人文史哲类书籍,44岁的他,越发相信,“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超越自我”。在紧凑的工作、学习节奏里,怎样调节自我呢?王沛坚说,“静静坐一下,或者睡一晚就好了。”而对于别人心心念念的诗与远方,王沛坚随口吟出苏东坡的诗句:“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他用一首诗,自洽了自己的取舍。王沛坚进行介入手术的术前准备。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