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301285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PDF 页数:127 大小:5.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内容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解决问题、表内除法(一)、图形与变化、表 内除(二)、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的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统计、找规律、总复习等。这册教材的计算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除法。这两部分内 容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因此,表内除法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除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 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因此,在这两部分计算教学中,教材安排了 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有

2、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 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出现克和千克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索 的学习活动,理解使用统一的重量单位。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观念。在空间 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和变化等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平移、旋转现象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 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学广角”介 绍了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

3、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 实践能力。二、教学目标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认识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 系;掌握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1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 内的近似数。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 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

4、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 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 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 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 克。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 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 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

5、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 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H、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口算的分阶段要求初步拟订如下:I 单元结束时平均错误率 速度 平均错误率 速度士用小件 绝大多数达到,绝大多数达到每表内除法 6%4%以内每分钟做8题 分钟做10题三、教材的编写特点这册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

6、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对于 2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 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两册实验 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 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 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 个明显的特点。1、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 问题的过程,以便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万以内加、减法笔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求使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 能。

7、以往的教学重点放在使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计算法则和方法上,并通 过一定的训练达到计算的熟练。此次教材的编排,突出的变化是不再孤立的教学 笔算,而是将笔算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背景中,使学习笔算与学习用笔算解 决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笔算加法中安排了参观博物馆的乘车问题,笔算 减法中安排了北京申奥成功后得票多少的比较问题等。这里的编排顺序是:在现 实的情境中提出要解决的计算问题,使学习计算的必要性突出出来。接着通过操 作、直观探讨计算的算理,展示计算的方法,在学生理解算理、获得算法后,再 看能否用计算解决前面提出的实际问题。这样就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 地结合起来。例如,万以内的加

8、法笔算,教材先提供一个二年级学生要乘车去参观博物馆 的情境。由小精灵提出“哪两个班合乘一辆车?”的问题,使学生处于问题情境 中。通过例1、例2、例3分别提出有关乘车的三个问题,都需要用计算来解决。进而引出了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的三个计算式题,并引出笔算。在笔算方法的教学 中,教材通过摆小棒直观的展示算理并结合直观图出示算法。学生理解了算理和 算法,就可以用之解决问题了。在例3中,每辆车限乘70人,通过计算结果知道 一班和二班的人数是71,超出限乘人数,所以班长得出结论“一班和二班不能合 乘一辆车。”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样不仅让学生经历了笔算知识的形成过程,也 让学生经历了应用笔算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学

9、生在这种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中主动 建构知识,获得用数学的成功体验,逐步形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应用 的意识。32、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对于学生来说,良好的空间观念不仅是他们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认识 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他们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小学数学中空间 与图形的教学,主要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让小学生在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图案设计、实验操作等各种活动中,获得关于空间与图形 的知识,更好地从形状上去认识周围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描述事物间的关系,形成和发展良好的空间观念。根据上述教育理念和标准第一学段的具体教学目标,

10、本册实验教材对于 空间与图形内容的编排采取这样一些措施:首先,提供了丰富的关于空间与图形 的内容和素材。安排了图形与变化、克与千克的认识单元的教学内容。单元中设 计了丰富多样的动手实践活动,如观察、拼摆、折纸、测量、作图、制作等,通 过活动让学生对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平移、旋转现象的概念进行感知、体验和理 解,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得图形、以及对所获图形间关系进行体验和理解 等,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感性经验。其次,教材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 索性操作活动。例如,在认识重量单位之前,安排了关于用统一的重量单位进行 测量必要性的探究;在认识克之前,安排了探索有效的测量黄豆重量的活动等。让学生在

11、各种探索性的操作活动中,通过观察、猜测、操作、讨论交流,感知、感受几何概念的含义及所学图形的特征,借助图形表象进行推理,培养初步的空 间观念。3、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加强估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作为当今信息社会中的成员,对客观世界变化的敏捷反应和对各种信息迅速 作出判断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小学数学中要培养的估计能力正是上述能力的 基础之一。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对于估计能力培养涉及得很少,在现行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所安排的一些乘、除法估算也只作为选学内容。加强估算是 当前计算教学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标准中规定了估算的教学内容和估计意 识、技能的培养的要求。例如第一学段要求:“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

12、估算,并解 释估算的过程”。本套实验教材把加强估计意识的培养作为改革的要点之一。不 仅在计算教学中安排相应的估算教学内容,而且将估计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结合其他数学知识的教学进行渗透与培养。4例如,本册教材在万以内加、减法笔算教学中,安排了“加、减法估算”一 小节,这是估算正式教学的开始。教材结合实例,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情境,展 示不同的估算方法。使学生了解估算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估算也可以有不 同的方法,我们可以用它简洁、迅速地解决某些问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 思想。其次,教材还注意在有关的教学内容或练习中渗透估计意识培养的内容。例如,在“重量单位”教学中有一些观察某种实物大约有

13、多重、测量某一实物时 只要求大约的重量等的练习。使学生了解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并不需要准 确的计算或精确的结果,而只需要一个粗略的数据就可以达到目的。在教给学生 基本的估算方法后,教材还安排一些应用估算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练习,以 便逐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4、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新的数学教育理念认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 出发,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数学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 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 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根据这一理念,本册实验教材的编排,注意从学生的已

14、有 知识和经验出发,利用各种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探究活动以及交流的 机会,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 和创新的意识。如前所述,在教学重量单位克和千克的认识之前,先组织学生进 行探究性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小组讨论、归纳推理等活动,得出要用统一的重 量单位进行测量才能得到一致的结果,才能彼此进行交流的结论。在学生认识了 克、千克之后,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还有比克大的长度单位千克,而是让学生自 己探索测量一袋盐的重量的方法,使学生在活动中产生应该用比较大的重量单位 的想法,从而引出“千克”。本册实验教材安排的两个数学实践活动“剪一剪”和“有多重”,都是开放

15、式的对周围事物或操作材料的数学内容进行探究的活动。在这些动手实践的探索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数学知识,还可激发学生进一步学 习探索的欲望,产生对现实世界各种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主动地探 索未知,进而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这些也正是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发 展数学思维所必需的过程。四、教学用具:表内除法练习表、万以内数位表、简易天平、学习平移、旋转的 操作学具、口算练习表等5五、课时安排:(一)、解决问题4课时(二)、表内除法13课时1、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2课时左右除法3课时左右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三)、图形和变换4课时剪一剪1课时(四)、表内除法(二)

16、9课时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3课时左右解决问题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2课时(五)、万以内数的认识8课时(六)、克与千克2课时(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7课时(八)、统计3课时(九)、找规律4课时(十)、总复习4课时6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解决问题)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本单元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结合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2.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单元教学要求: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

17、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生用两 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单元教学重、难点:1、小括号的使用。2、综合算式的应用。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第一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课本第4页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 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数学问题

18、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 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7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光盘播放教学环境:远程教育室教学准备:教学光盘。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最喜欢玩什么?2、投影出示游乐园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 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 自由发言,提出问题。【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

19、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 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3、小组交流讨论。(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方法一、22+13=35(人)35-6=29(人)方法二、22-6=16(人)16+13=29(人)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 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

20、生尝试列综合算式。板书:(1)22+13-6(2)22-6+13交流:你是怎么想的?7、小结。【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观察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明确条件,提出问题并自主 8解决。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2、练习一的第4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教师结合题 目的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 们生边的问题吗?五、课堂作业教学反思:第

21、二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课本第5页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 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小括号的作用。4、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9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以及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方法:光盘播放教学环境:光盘播放室教学准备:教学光盘。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谈话:小朋友

22、昨天我们去游乐园,今天,我们去面包房看看,看看那里有什么 好看的,想吗?2、投影出示游乐园面包房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 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还剩多少个面包?学生自由 发言,提出问题。【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 板书:还剩多少个面包?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3、小组交流讨论。(1)应该怎样计算:还剩多少个面包?(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

23、决问题的方法。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方法一、5 4-8=46(个)46-22=24(个)方法二、8+22=30(个)5 4-30=24(个)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还剩多少个面包?,在解 决问题的思路上不同。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板书:(1)5 4-8-22(2)5 4-(8+22)交流:你是怎么想的?若第二种综合算式有困难教师进行点拨指导。特别强调计 10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7、完成练习一第5题先让学生仔细看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 办法。8、小结。【设计意图工使学生在观察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明确条

24、件,提出问题并自主 解决。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1、练习一的第2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2、练习一的第3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强调小括号 的使用。【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 们生边的问题吗?五、课堂作业。教学反思:第三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课本第8页例3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 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

25、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114、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学习的愉悦。教学准备:实物投影、跷跷板乐园图。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演示法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谈话:小朋友爱玩跷跷板吗?今天我们到跷跷板乐园去玩一玩好吗?2、投影出示跷跷板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让学生 仔细观察图。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26、。【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 板书: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3、小组交流讨论。(1)应该怎样计算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有一种写一种特别让学生思考还可以 怎样算)5、比较各种方法的异同。明确名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只不过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6、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板书:(1)4X3+

27、7=19(2)2X6+7=19(3)2X8+3=19.交流:你是怎么想的?7、小结。12【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观察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明确条件,提出问题并自主 解决。掌握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2、练习二的第2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同时对学生进 行尊老爱幼的教育。【设计意图工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充分利用主题图的作用。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

28、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 们生边的问题吗?五、课堂作业教学反思:13第四课时解决问题(练习课)教学内容:课本第10、11页练习二教学目标:1、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掌握小括号的作用和用法。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准确性和多样性。教学难点: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2、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学准备:实物投影、练习插图情境图。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前几节课我们已经学

29、习了两步计算的题目,并且知道了小括号的用法今天 老 师先带小朋友到草地上去看看好吗?不过看了以后还要解决几个问题。【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合作探索,巩固新知1、投影出示第9页做一做主题图,学生独立解答后合作交流讨论。教师注意引导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与思考。如观察小鸟、花朵、蜜蜂等,由此从多种角度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同时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2、出示第11页第3题。学生观察后问:他们带20元钱买票够吗?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交流讨论。通过解决问题,既巩固了用乘法和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又能 够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增强学生的数感。3、完成第4题

30、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并说说怎么算总分。通过计算各队总分,学生 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4、完成第5题思考题求:一共有多少个方木块?学生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算式可以是:3X3X3-2=25(个)3X3X2+7=25(个)3X3+3X3+7=25(个).14【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应用知识。思考题有利于开发学 生的思维。三、课堂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有什么收获?你能把我们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 问题吗?四、课堂作业教学反思: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表内除法(一)课本P1336页。单元教才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除法的

31、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 商,解决实际问题。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 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 到难的原则。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 伏解决问题的内容。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 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单元教学要求: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 的各部分的名称。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

32、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 商。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15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 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单元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单元课时安排:1、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2课时左右除法.3课时左右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第一课时平均分教学内容:课本P1314页,例1、例2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2

33、、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 分”的表象。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教学方法:动手操作法教学准备:各种食物若干、实物投影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1、谈话导入,实际操作(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给 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16(2)、各小组动手操作(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2、观察问题(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

34、了什么?(2)、学生观察汇报。(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 称吗?(4)、学生自己取名。3、出示课题(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板书课题)(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4)、学生交流、汇报【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平均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问题的引申帮助学生认识平均分。二、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1、教学例2: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1)、论分配

35、方案。(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3)、学生汇报分法。(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2、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3、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设计意图】:体现分法的多样化;开放题拓展知识,开拓学生思维。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1、练习三第2题。(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17(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2、实践活动:插花活动3、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设计意图】: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开放性的活

36、动使学生多角度认 识平均分,为以后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打下基础。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教学反思:第二课时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课本P13页,例3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2、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3、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的意识。教学重点:1、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教学

37、方法:演示法教学准备:学具、主题图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18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游吗?喜欢去哪里春游?2、出示春游租船问题的情景图。(不显示解决问题的办法)师:瞧!图中的小朋友也去春游啦!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 息?图中的小朋友碰到了什么问题?3、学生观察画面,交流信息。【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春游活动引入,引导学生畅所欲言,交流各自所喜欢 去春游的地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愿望。引导学生 学会收集信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探求新知,解决实际问题4、学习例3。出示例3主题图。5、分组探讨解决“租几条船”。师:你能应用你收集的信息帮他们

38、解决租船问题吗?你有什么办法?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本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结果。6、全班交流反馈,及时评价。7、小节: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求24里面有几个4,24里面有6个4,就需要6 条船。【设计意图】: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学习过程,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解决租船问题。具体感知“每4个人 一组租一条船,24人分成这样的6组,就要租6条船。让学生在交流中借鉴学习 同学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成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方法,感知平均分在生活 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在生活中作用。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1、课本第15页的“做一做”。问:图中的小

39、熊在做什么?小熊在思考什么问题?你能帮小熊分分看。(引导学生帮小熊分筷子,用小棒代替筷子动手分。引导 学生思考:有几个小动物就餐?一双筷子是几根?并说说怎么分。)2、练习三第4、5题。(1)、第4题。出示分萝卜的情景图。师: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和问题?19(2)、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教露分的过程和结果。(3)、第5题。师:你们知道小猴子爱吃什么?请小朋友帮忙分香蕉,要做到公平。把18支香蕉平均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个;把18支香蕉平均分给9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个;(4)、学生借助学具动手分一分,并边说分的过程和方法。【设计意图】:设计帮助小动物分食品的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学

40、习兴趣,自然渗 透爱护动物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独立解决问 题,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又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四、开放题。1、学生独立操作。(1)、用15个方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个木块。(2)、每个长方体用3个木块,可以摆()个长方体。思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2、学生在生活中找出用平均分的例子,在小组里交流分享。【设计意图】:提供具有思考性的问题情景,如“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 方?”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以突出平均分的实质是“每份分得同样多”,加深对“平 均分”方法的了解。利用开放题提供给学生广阔、自由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大 胆

41、思考,深入探究,鼓励学生尽量说出与别人不同的例子,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 和发散思维。五、课堂总结教学反思:20第三课时 除法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课本P18页,例4,练习四第1、2、3题。教学目标: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3、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教学重点: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教学方法:讲解法教学准备:情景图等。教学过程: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1、谈话,出示情景图。2、提出问题:大熊猫想把12支竹笋平均放

42、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支?请 小朋友想一想。3、开展活动,解决问题。(1)、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 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 子里放()支竹笋。(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廿引珠发奥学生自主参 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 新,为引入除法运算奠定基础。二、学习新知4、引入除法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 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21揭示课题。除法问

43、: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三支,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 均分吗?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5、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1)、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是再给你们 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 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2)、学生练习书写除号。(3)、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6、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让学生吧12支竹笋分别平均分成两份,平均分成三份,并一一写出除法算 式,再读一读。【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灵活应用平均分的基础上,提供“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 接计算呢?”激发学

44、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引入除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 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领悟除法意义。三、应用,加深理解7、课本第18页的“做一做”(1)、明确要求(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3)、交流汇报。(4)、小结。8、挑战园地:(1)、第一关(练习四第1题):“魔法卡片”出示算式卡片背面,请6名学生来抽卡,谁抽到哪一张就读哪一张,读得 对的老师奖励聪明星。(2)、第二关(练习四第2题)“小帮手”。学生动手摆学具并填写算式,教师巡视。(3)、第三关(练习四第3题)“分西瓜”。22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解决,然后交流。【设计意图】:

45、结合学生追求快乐的天性,好胜的心理,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 性的练习形式,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习氛围,并运用奖励措施,满足孩子 们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学习新知的兴趣。四、课堂总结。教学反思:第四课时 除法的初步认识(二)教学内容:课本P19页例5,练习四第4、5、6题。教学目标: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继续学习除法运算。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

46、名称。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教学准备:远程资源。教学过程: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231、谈话,出示例5情景图。(1)、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2)、熊妈妈是怎样分竹笋的?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3)、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课件演示熊妈妈分竹笋的过程,再列出算式。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3、为什么这个算式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口引珠发奥学生自主参 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 新,为进一步学习除法运算奠定基础。二、学习新知1、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1)、除法算式中的三个

47、数你能帮它取个名字吗?(2)、先让学生自己取,然后请学生看书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2、请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3、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 来计算?学生思考、比较、讨论。【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引晚发奥学生自主参 与,通过思考、比较,让学生知道把一些物体或一个总数平均分成相等的几份,就用除法来计算。三、应用,加深理解1、课本第19页的“做一做”。(1)、明确要求(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3)、交流汇报。(4)、小结。2、挑战园地:(1)、练习四第4、5题。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平均分,分后再

48、填写算式。(2)、练习四第6题:先让学生看图,叙述平均分的要求,再让学生动手圈一 圈,圈好后填写算式,最后让学生对照图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 式各部分的名称。24【设计意图】: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圈一 圈等活动,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习氛围,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学习新知的兴趣。四、课堂总结。教学反思:第五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本P21、22页练习四第7、8、9、10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验除法算式与生活实际的密切练习。2、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分一分”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

49、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理解掌握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学准备:图片、题卡或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谈话: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我们从身边找一找数学,用我们25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数学,能否举出例子 来?2、学生举例。3、自己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身边去发现除法问题,激发学习兴趣。二、展开学习1、引导学生完成第22页练习四第10题。(1)、请学生仔细观察图,了解

50、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3)、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算式。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8题。(1)、教师巡视(2)、学生交流汇报算式的意义。【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看图,进一步理解图意,正确写出除法算式,重点区别 两种不同的分法和得数后面单位名称的写法。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9题。(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2)、指名汇报是怎样计算的?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的思考题。(1)、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算式的意义。(2)、全班交流汇报。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7题。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完成。【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圈一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