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定位本雅明在批判理论内在批判思想史的贡献——兼评《德国浪漫主义的艺术批评概念》.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10244 上传时间:2024-06-1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定位本雅明在批判理论内在批判思想史的贡献——兼评《德国浪漫主义的艺术批评概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定位本雅明在批判理论内在批判思想史的贡献——兼评《德国浪漫主义的艺术批评概念》.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定位本雅明在批判理论内在批判思想史的贡献——兼评《德国浪漫主义的艺术批评概念》.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年 月第 卷第 期阴 山 学 刊 定位本雅明在批判理论内在批判思想史的贡献 兼评 德国浪漫主义的艺术批评概念廖优(同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摘要:内在批判是批判理论的核心方法论。本雅明从德国浪漫主义(耶拿)的艺术批判概念中发展出自己的批判方法,并将其命名为内在批判。本雅明早年的内在批判与作为批判理论核心方法论的内在批判在缘起、致思路径、批判范式及最终旨趣上具有亲缘性,上述论证可确定本雅明的内在批判在整个批判理论内在批判发展史的位置。尽管由于各种因素本雅明博士论文的关注度低于他之后创作的作品,但实际上作为其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内在批判一直贯穿于本雅明的其他著作中。关键词:内在批判;本雅明

2、;批判理论;亲缘性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通常认为,批判理论的核心方法论 内在批判(),沿袭了黑格尔和马克思的批判方法。近年来,有学者关注到本雅明的博士论文 德国浪漫主义的艺术批评概念()中已经出现了内在批判的相关论述 ,也有学者开始从批判理论成员内部追溯内在批判的起源,如国内已有学者注意到阿多尔诺的内在批判其实受到了本雅明思想的影响,主要是受到了本雅明 德国悲悼剧的起源()一书中的“讽喻”()的影响 。那么本雅明早年(还未与批判理论成员建立联系)在其博士论文中阐发的内在批判与作为批判理论核心方法论的内在批判之间存在何种关联?二者是否存在亲缘性?论述本雅明博士论文阶段的内在批判与

3、作为批判理论核心方法论的内在批判的亲缘性,以此明确本雅明的内在批判理论在整个批判理论内在批判发展史中的地位,是本文研究的核心要义。本文将首先介绍并反驳以芬利森()为代表的反对意见,其次详细解读本雅明在博士论文中所阐述的内在批判概念,并证明他前后对内在批判使用的一惯性,最后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论证本雅明早年阐述的内在批判与作为批判理论核心方法论的内在批判具有内在亲缘性,甚至可能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年马克思辩证法思想的整体性变革研究”(),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思践悟”研究生创新计划重点项目()。作者简介:廖优(),女,湖南株洲人,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同济大学

4、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助理,主要从事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目前国内已有本雅明博士论文的诸多优秀译本,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王炳钧和杨劲老师的译本(年)为笔者撰写本文时提供颇多参考。汉语中“批评”与“批判”的德文均指向“”,只是在翻译中文学界更倾向于前者,而哲学界更倾向于后者,本文尊重这两种译法,但不做过度区分。二者在中文语境中的分歧参见赵勇 作为方法的文学批评 阿多诺“内在批评”试解读,中国文学批评 年第 期,第 页。一般认为本雅明于 年才与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建立松散的联系,参见王凤才“法兰克福学派”四代群体剖析(上):从霍克海默到弗斯特,南国学术 年第 期,第 页。更好地解决内在批判的难题

5、,以此证明本雅明早年思想对批判理论核心方法论或具有启迪意义。笔者从两个维度展开对二者亲缘性问题的论证,即直接分析本雅明博士论文中发展出的内在批判与批判理论其他成员的内在批判,由于成员之间对内在批判存在一些分歧,为此本文倾向于采取成员之间达成一致的内在批判的基本原则。内在批判作为本雅明现代性批判的核心要素之一贯穿其学术生涯,因此笔者还从历时性角度,呼应本雅明博士论文之后的作品,以后者为媒介间接佐证上述观点。间接佐证部分存在两条线索,明线为内在批判思想的连贯性,暗线则是德国浪漫主义对本雅明整个现代性批判与救赎思想的影响。一、一个反批判:内在批判亲缘性说明本雅明与批判理论其他成员,尤其是阿多尔诺的思

6、想关系一直是学界争论的长效话题。芬利森明确认为,本雅明所使用的内在批判与批判理论的内在批 判 不 具 备 关 联 性。他 指 出:施 莱 格 尔()美学思想中的内在批判只是与广义上的内在批判观点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因此本雅明在德国浪漫主义的批评概念基础上重释的内在批判也不可避免地只是对艺术的欣赏。此外,他引用阿多尔诺的“真理不是似是而非的”,暗示本雅明重释的内在批判模糊且没有标准,且他认为尽管阿多尔诺的确熟知本雅明的著作,但他对本雅明所感兴趣的德国浪漫主义的艺术批评概念并不感兴趣 。由上,芬利森得出从本雅明的内在批判到批判理论的内在批判的路径不可行的结论。首先这一论证看似实现了逻辑自洽,却忽视了

7、本雅明并未完全照搬德国浪漫主义的艺术批评概念,而是做了新的诠释。他对德国浪漫主义的唯心主义认识论是持保留意见的,也不赞同“绝对反思”。本雅明认为前者忽视了艺术作品的内容,而且他对前者的批判概念做了重新诠释,如“用批判对作品进行完结”,他对“完结”进行了重新界定。其次,既然是论证本雅明的内在批判批判理论的内在批判路径的不合理,却使用了 施莱格尔的思想材料来佐证这一路径的不合理,这一简单推断或是因为芬利森的非核心论点,因而缺乏更进一步对二者关系的论证。如果仅停留在本雅明对德国浪漫主义认识论与反思概念的论述之中,那么就很容易在本雅明那“不带主观色彩,力求接近事实的论述风格”中迷失他所重释的内在批判概

8、念的旨趣 ,即救赎。最后,批判理论其他成员并未忽视这部作品,阿多尔诺在 年出版的 本雅明文选 中提及“本雅明一直高度重视这部著作”,并且本雅明一生都受益于浪漫主义,受其影响,本雅明将“片段”作为哲学的形式的思想 。对这部作品的关注见后文中所提及的马尔库塞,还可见霍耐特对本雅明批判理论的论述:“事实上,本雅明对(德国)浪漫主义的艺术批评概念的研究对他之后研究波德莱尔,即在 新天使 上的著文、被理解为本雅明批判思想范本的 评歌德 亲和力 ()及 德国悲悼剧的起源都有着直接的影响”。正如瓦罗尔()所指出:“内在批判理念,对阿多尔诺的文化批判()有着强烈的影响,尽管阿多尔诺本人未提及此事。”但遗憾的是

9、,瓦罗尔并未在文中展开本雅明如何影响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影响阿多尔诺“文化批判”概念。因此,本文通过阐发本雅明重释的内在批判与作为批判理论核心方法论的内在批判之间存在亲缘性,即本雅明前马克思主义时期的艺术批评理论是批判理论内在批判的影射来源之一,说明批判理论的核心方法论不仅仅只有黑格尔马克思这一条思想线。二、有关内在批判概念的简要说明本雅明将博士论文题目限定为“德国浪漫主义的艺术批评概念”。本雅明选择这一主题离不开如下几方面原因:首先,浪漫主义创立的批判方法是一种异于古典美学的批判方法,具有明显的反传统性,这深深吸引着青年本雅明;除了对传统理性的批判,浪漫主义中的弥赛亚主义也深深吸引着本雅明。本雅

10、明在 年 月写给朔恩()的信中就提及,自己有意将浪漫主义的艺术批评的哲学基础作为自己的博士论文选题 。他在与朔勒姆()的通信中高度评价了浪漫主义,认为“德国浪漫主义的批评概念孕育出了现代批判概念”。其次,本雅明在“青年运动”()的经历预先形成了其作品中的理论内涵,并建构了他的基本理论框架。他认为青年人对理想的敏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批判,甚至反叛的形式,在这一反叛中孕育着社会发展的可能 。由于“青年运动”对战争的狂热支持,本雅明很快与之决裂。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沿袭了这一批判思想,他由参与现实政治运动转向一种以哲学的思考方式来批判这个被全面异化的社会。这一转向不意味着本雅明自此支持纯粹的理论活动,而

11、是他要“在批判的独特的语境中展开一场关于批判作品的革命”。最后,对当时德国格奥尔格圈子()流行的“歌德神话”的厌恶是本雅明写作的直接原因。“造神者”贡尔多夫()在其著作 歌德传 中极力鼓吹作者的天才性,忽视了作品自身的内在性。本雅明在未发表的 评贡尔多夫的歌德传(:)中对此展开了抨击 。反思()是浪漫主义认识论与艺术批评概念的关键媒介,其对艺术批评概念的确定是基于其认识论的,即“在自我意识中对自身进行反思的思维()”。浪漫主义的认识论建立在反思上,艺术与自然都是反思的持续状态与反思的媒介,对自然对象的观察()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本雅明认为在反思媒介中普遍存在着关于对象认知的法则,而适用于自然对

12、象观察的法则也适用于艺术批判,“所以批判同样也是一场在艺术品上的实验(),通过这场实验,艺术作品的反思被唤醒,并带来了意识与对自身的认知。”同时,因为艺术作品是可批判的,这与不容批判的自然对象不同,“只要批判艺术作品,艺术作品的自批判就会发生。”这种艺术作品的自批判是在反思之中进行的,而本雅明这里的“批判”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评判。为此,本雅明用“”即艺术审判员来说明浪漫主义的艺术批评不是将艺术品置于“法庭”之下,并用外在的法规对其进行审判 。这一批判过程的开展是肯定的,这暗示了浪漫主义的批判概念与自启蒙运动以来盛行的“否定性因素压倒肯定性因素”的批判内涵存在差异。本雅明在之后的论述中详细阐明了“

13、批判”的肯定性,他 用 两 个 词 进 行 概 括“”“”,对应为“客观创造性的”与“深思熟虑下的独创性的”。批判意味着思维超出一切约束而寻求真理性的认识,即“让思考远超一切束缚,直至对真理的认知似乎能魔幻般地脱离对约束之错误性的理解”,而内在批判则可以理解为不仅批判的对象是艺术作品,而且对作品进行批判的主体也是艺术自身,浪漫主义淡化了主客体间的界限,它或是借助批判媒介把作品吸收于自身,或是拒绝作品并认为其是劣质作品。在这一方法中,批判家的作用被淡化。本雅明认为通过反思,作品获得自我认知,这避免了批判在通常意义上受外在因素的影响。浪漫主义的批评概念反而成了调节作品主观性、偶然性以及任意性的因素

14、,其特点是不带有对作品的主观评价,对作品的评价内在地存在于对作品的研究与认识之中 。本雅明在多处对内在批判进行界定。浪漫主义的批评概念为“一方面是对作品进行完成、补充和使之系统化,另一方面把作品分解于绝对物(艺术)之中,二者最终还要重合。”单一作品是不完美的,毁灭与重构的还只是单一作品的真理片段,它通过与其他艺术作品的反思关联最终获得整个艺术真理。本雅明视域中的内在批判隶属于作品,是对作品的再度创作与补充,批判的任务不仅是对作品的批 判,还 是“完 结 作 品”()。面对艺术这一绝对物,本雅明意识到在真理中每一作品必然是不完美的,单一作品具有偶然性,因此应当用“药疗的”()和“外科手术的”()

15、方法治疗作品,而不应当仅限于查明“病症”,然后“幸灾乐祸地公布病症”,更在于“改善病症”。本雅明与浪漫主义存在分歧。对此李斯特()认为浪漫主义通过批判使作品走向艺术理念,而本雅明对此作了修改,批判在本雅明的语境中是“对艺术作品自身运动的彻底打断”,“打断”是“毁灭”,从而作品得以重新建构。这也就是为什么本雅明认为在批判中作品是可毁灭的,即在“批判可以为了一种关联而完全地牺牲作品”的同时 ,又强调浪漫主义的批评概念与现代批判概念的根本区别在于浪漫主义的批判概念中的“全然积极意义”(),并认为这种积极意义根本不同于当代的批判概念,后者看到的只是一种“否定性准则”(),这是因为这种毁灭是形式的破坏,

16、其真理内容并未被否定。在毁灭原有作品的基础上还需要重新建构,即需要“对呈现之物重新阐述,对已经建构的进行重新建构,对作品进行补充、焕新与重新建构”,在这种毁灭与拆解中最终发现隐匿在作品中的真理内容。总之,本雅明认为艺术批评的任务不仅是价值判断与认知,而且更重要的是内在批判通过对作品形式的毁灭与解构,重新建构作品,最终获寻对真理的救赎。本雅明文选 中将此概念译为内省。具体参见陈永国、马海良译 本雅明文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年,第 页。综上,本雅明认为浪漫主义的艺术批评正是建立在反思基础上,艺术作为绝对物是反思的中心。浪漫主义的艺术批评不同于观察与价值判断,它不仅能获得对自身的认识,进行自身建

17、构,还能超越自身。内在批判如同一场实验,在这场实验中,艺术作品被自身反思所唤醒,从而作品获得了自我认知,如苏格拉底语境中的“助产士”和“牛虻”,强调不借助外在力量,对象自己启发自己,通过内在批判可以更接近艺术中的真理内容,而不掺杂外在因素。作品要在反思中自己启发自己,自己认知自己,观者沉浸于艺术作品中,由艺术作品引导获得审美体验,进而获得教育意义与对艺术真理的领悟。通过对单一作品的解构获得真理的片段,然后单一作品又通过与其他作品的反思关联,进而趋近艺术真理。本雅明未止步于此,他认为批判最终走向的是要毁灭作品,并在“废墟”之上重新建构新的作品,使作品获得新生。本雅明的内在批判旨趣在救赎,最直接的

18、是对批判方法的救赎,它最终导向的是对艺术真理的救赎。笔者认为本雅明对浪漫主义的艺术批评概念的阐述并非无可指摘,其中缺少了对谢林同一哲学的阐述,浪漫主义之所以能超出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还在于谢林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启发,谢林提出“绝对同一”,从主观到客观是精神的自我客观化,这一过程出发点是检视绝对的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浪漫主义受其启发,淡化反思主体与客体的界限,才有了内在原则。批判理论的批判形式可以理解为一种源自非实证主义的分析方法。安东尼奥()将内在批判视为批判理论的核心方法论,它是一种识别最具社会解放与转变潜力的社会矛盾的方法,它内在于历史,并不是应用于历史之中 。内在批判是批判理论的核心方法

19、论,虽然学派中每一位成员的研究侧重点存在差异,但在这一原则上成员们有着一致性。具体来说,批判理论的内在批判是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步入低潮时,学派成员预设人类解放的核心力量潜藏在社会内部,因此将目光转向了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存在的矛盾并试图从社会现实内部寻求范式,将其运用于资本主义批判,在对社会矛盾的批判中实现对现有社会样态的超越。借用斯塔尔()的话:一种发展规范的社会分析方法,这一规范从现实中自行提取出来,并对现实进行分析与批判 。需要注意的是,内在批判揭露潜藏于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矛盾时并不贬斥这些矛盾,在这一批判方法下,矛盾并非是完全带有否定意义的事物,它要在对这些矛盾的否定之否定中实现自我超越。

20、除了直接对内在批判进行界定,还可以采取被广泛应用的确定边界法。内在批判从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寻求批判的准则,这不同于用外在的标准来进行批判的外在批判。因为内在批判的对象是具体的社会现实,其批判范式要求与社会具体现实联系,而不局限于几条所谓的真理,那必然有别于教条式的批判理论。同时,内在批判又不是内部批判(),它比内部批判更为复杂,并不局限于对社会各维度的批判,前者摆脱了内部批判不可避免的偶然性并具有超越性。费拉拉指出,这一超越性为“使那些潜在的事物浮出水面,而这些潜在的力量之所以不能显现,在于其意义结构具有内在的不一致性,如此,内在批判施行的是从内部实现超越”。因为潜在于社会中的事物具有不一致性,

21、内在批判要超越它的批判对象 资本主义社会,实现对现存社会状态的超越。对内在批判的超越性的坚持见哈贝马斯与霍耐特。总的来说内在批判具有双重特征,即批判范式的内在性与要求从内部实现自我超越。三、思想同源性与致思路径可比性在概述了本雅明博士论文中的内在批判思想与批判理论核心方法论后,可以从思想同源性、致思路径可比性、批判范式相似性以及旨趣一致性这四个维度说明本雅明博士论文时期的内在批判思想与作为批判理论核心方法论的内在批判具有高度亲缘性,这将进一步证明本雅明对批判理论核心方法论的贡献。由于这一论证内容较长,笔者将分为两个部分展开说明。(一)本雅明与批判理论内在批判方法缘起的同源性如何展开批判是批判理

22、论的母题之一,不同代有关内在批判双重特征的论述,参见周爱民 人的解放与内在批判 再思早期批判理论的“活遗产”,哲学研究 年第 期,第 页。但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成员并未能很好地回应内在性与超越性兼具问题,阿多尔诺之后成员采用不同路径试图证明这一兼具的合理性。具体可参见周爱民 内在批判与规范的矛盾:对批判理论批判方法的反思,哲学分析 年第 期,第 页。际批判理论成员的批判策略可以归纳为内在批判的方法论,通常认为它承袭了黑格尔马克思的批判传统。而从这一线索来看,一些学者或是因为未注意到耶拿时期的黑格尔曾受到浪漫主义成员如施莱格尔兄弟以及这一时期与浪漫主义交好的谢林的影响,虽然当黑格尔抵达耶拿时,耶

23、拿浪漫主义的文化氛围已经淡化,但不可否认黑格尔吸收了浪漫主义的思想遗产,如 论基督教精神。精神现象学 虽然被视为黑格尔与耶拿浪漫主义思想的分道扬镳,黑格尔反对浪漫主义反思的无限性,并称之为“蹩脚的无限”。但不可否认,这一著作中还存有耶拿浪漫主义的思想,此外黑格尔的绝对唯心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视为继承了耶拿浪漫主义的思想遗产。此外,浪漫主义与批判理论内在批判思想来源,即黑格尔的内在批判思想,还在与康德和费希特的关系上有共性。浪漫主义反思理念的形成直接有赖于费希特的反思理念,前文已有述及。浪漫主义除了受到谢林的“绝对同一”的影响,还受到康德主客体之间关系的启发,得出反思的

24、主体与客体的同一性。“浪漫主义受到康德对知觉范畴演绎的影响,在这一演绎中,自我意识被重新定位,感知主体与其客体之间建立了必然关联。”而黑格尔的内在批判思想的形成也关联康德和费希特。面对笛卡尔以来的主客体二分难题,康德虽然调和了主客体的对立,但他对意识能动性的承认也只停留在认识的形式上。在面对这一难题时,黑格尔吸收斯宾诺莎的“实体思想”及费希特的“主体能动性”,并将二者统一起来,即黑格尔强调的“绝对即主体”。由此,实体也具有了主体一样的能动性,实体发展的动因就蕴藏在自身之中。此外,在黑格尔看来,矛盾并非是完全消极的,在对自我的否定与否定之否定中自身得到了发展,精神内部的矛盾是推动自身发展的动力,

25、即精神在对自身的否定之中超越自身,发展自身,最终达到黑格尔理解的哲学顶峰 绝对精神。白刚和张同功在理解黑格尔的内在批判思想内涵时,认同马克思于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界定的黑格尔的内在批判性,即“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并将黑格尔的内在批判性总结为“遵从事物自身的内在矛盾与逻辑保持事物自身的否定性与批判性,从而达到事物依自身逻辑的发展”的概念运动 。由上,本雅明的内在批判与批判理论的内在批判具有同源性。耶拿浪漫主义正是在启蒙运动的人文环境中成长起来,本雅明对浪漫主义艺术批评概念的重释改变了以往对于浪漫主义只见蒙昧不见理性的看法,这在浪漫主义的接受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浪漫主义,

26、尤其是耶拿浪漫主义并不否认理性的光照,只是更加强调想象力,换而言之想象力地位的提升并不以否定理性为前提。此外,康德、费希特以及谢林的哲学思想是德国浪漫主义(尤其反思概念)与黑格尔思想发展历程的“沃土”,这也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溯源上产生的问题 “要康德还是要黑格尔”,笔者借用部分学者提出的“既要康德,也要黑格尔”,认为德国观念论的发展并非是断裂式的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发展也有其德国观念论的缘起,同样,内在批判思想也是如此。(二)二者的致思路径的可比性这体现在二者对外在批判与内部批判的拒斥,并强调批判的内在性与潜在超越性。本雅明的内在批判概念建基于作品自身的反思,更像是一场实验,作品从观察自身中获得

27、自我认知,使原本不完整的作品趋向完整。“这是一种全新的批判概念,它改观了批判中原有的辩护与审判,对本雅明来说,批判不意味着检验一个发现的合法性,也不意味着作出负面的评价。”这一艺术批评致思路径的内在性,强调事物自身进行观照,而非批评家本人的主观观点或其他外在因素。本雅明强调从艺术作品自身出发,他引用施莱格尔对 威廉麦斯特()的批判:“只有从自身出发,人们才能习得对该著作的理解”,说明内在批判的主体与客体都是艺术作品自身。批判理论其他成员语境中的内在批判更多的是要寻找内在于社会的批判范式,与本雅明的内在批判一致,且二者都否定外在批判方法。瓦尔罗用康德的批判概念与本雅明的内在批判进行比较佐证,他认

28、为本雅明重释德国浪漫主义的艺术批评概念意在重新发现“艺术批评家的概念”,并与自康德以来盛行的将批判作为判断的观念划清界限,他认为启蒙运动意义上的批判是一种用预设好的价值,如“善”与“真理”来衡量事实并最终作出判断,所以这是一种将事实置于“确定的规范与准则的法庭”下的审判,因此,启蒙运动语境下的批判更多的是一种“审判”(),而浪漫主义的艺术批评概念是以一种内在的方式,“如同内在反思一样展开”,对单个艺术作品进行反思,最终是对艺术这个整体关系的呈现 。有关康德的批判是内在批判还是外在批判,这不是本文的主题,但瓦罗尔的这一观点的确说明了浪漫主义的批判概念独特的内在性。本雅明重释的内在批判与批判理论核

29、心方法论在揭示对象的潜能基础上具有共性,本雅明对此的表述为:“作品批判应当做的只是揭示作品本身的潜能基础,实现它的隐秘意图;在作品本身的意义上,也就是在它的反思之中,批判超越作品,使它成为绝对的。”批判理论的内在批判强调从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寻找潜藏的解放可能性,他们意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严重分裂,并意识到对它最有效的批判是从社会的内部获取力量 。因此,在这一意义上说,二者在内在性的致思路径上具有共通性。四、批判范式相似性与最终旨趣的一致性该部分将从批判范式的相似性与最终旨趣的一致性两个维度出发,继续论证本雅明博士论文中的内在批判与批判理论核心方法论之间的亲缘性。(一)二者在批判范式上的相似性学界对

30、本雅明重新诠释的内在批判是否具有批判规范这一问题存在争议。一些学者认为批判是作品的完成,并不涉及价值判断,并且以本雅明提出的三条可批判性的原则中的第二条 “对艺术作品的内涵批判没有价值刻度”得出内在批判不具备批判范式 。萨洛尼亚提及:“本雅明的批判模式避免使用 、等术语,他的批判不仅没有根据固有的标准来衡量批判的对象,甚至没有标准这种批判模式是关于恢复一种敏感性,即让人们 能 够 感 知 现 象 中 的 一 种 本 质,并 作 出 区分”。笔者认为这一断言有失偏颇,本雅明的批评理念不涉及价值判断,但不意味着在内在批判中不存在批判范式,本雅明在论述浪漫主义的艺术批评概念时多次强调,诸如“施莱格尔

31、把精神的法则引入艺术作品本身,而不是像现代作者们一样,常常根据自己的思路错误理解艺术作品,使其成为纯粹的主体性的副产品。”本雅明称赞施莱格尔的批判方法是“摆脱了他的美学信条,从而获得了自由,提出了一种异于规则的艺术作品规范,即作品自身所具有的某种内在结构规范。”他在论文中提及浪漫主义以来的批判活动的基本原理是“依照内在标准对作品进行批判”,并认为这一原则是在浪漫主义的理论基础上获得的 。因此笔者更倾向于认为,内在批判有批判的规范,但强调不能用预设的、既定的与外在的规范来束缚批判,即将艺术作品置于“艺术法官”面前,用既定的准则对其进行价值批判,批判的范式应当在批判对象之中获得。萨洛尼亚也承认这一

32、点,即“本雅明是要超越批判本身的二元逻辑,重点是超越给定规范视野的认知,在这一视野中,人们只能以传统的、教条的方式看待与判断现实。”而批判理论内在批判的范式是从社会实践之中获得,同样强调这一范式不是既定的。内在批判范式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两方面:一方面,这些规范必须能够合理地、规范地评估社会实践;另一方面,这些规范必须能说服实践者去改变社会现实 。总的来说,内在批判的范式不仅是没有预设的,还是内在于社会现实的,还要在现实中接受检验。(二)二者在批判最终旨趣上的一致性哲学的最终意趣指向美学,本雅明早期的这一作品最终指向是一个形而上学问题,即真理的追求,或者置于本雅明的语境中,即真理的救赎。内在批判隶

33、属于作品,是对作品的再度创作与补充,批判的任务不仅是对作品的批判,而且是“完结作品”()。浪漫主义预设艺术批评具有真理性的内容,作品通过解构获得作品中的真理性内容,但由于作品的不完美性,这一真理内容只是艺术绝对物上的一个片段,作品通过与其他作品进行反思关联最终将获得对整个艺术绝对物的真理认识。本雅明不满足于这一点,他认为批判要走向毁灭,然后在毁灭的基础上重新建立新的艺术作品,这个过程是艺术作品的重生。不仅毁灭与解构作品形式,还要对作品进行重新建构,最终获得对真理的救赎。弥赛亚主义是浪漫主义的核心要义,尽管本雅明只在正文的一个注释中提及“这种观点必须在浪漫主义的弥赛亚主义中寻找”,但这一救世主义

34、仍旧若隐若现于文本之中,并在 评歌德的 亲和力 中更加明确了这一题旨,本雅明认为批判是为了剥离“事实内容”()寻找“真理内容”(),本雅明认为歌德笔下的这一爱情悲剧是由神话所致,因此他意在揭开遮蔽在真理内容之上的“神话面纱”,而转向从神话中救赎真理的主题。内在批判最终旨趣是救赎,本雅法兰克福学派成员就内在批判的范式存在分歧,此处笔者中和第一代成员的“存在具体范式”和以哈贝马斯为代表的“无范式”,更倾向于存在范式,但这一范式并非预设好的,应当在实践中寻求。法兰克福学派成员之间范式之争具体可参见李乾坤 批判与建构的冲突 论阿多诺之后的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格局,江海学刊 年第 期,第 页。明在博士论

35、文中的救赎有两层含义:其一,最直接是对批判方法的救赎,把内在批判方法从现代批判的废墟中拯救出来,即用内在批判方法取代外在批判方法,恢复艺术的自主性。本雅明将批判视为一种“知识模式”,人们能够沉浸于艺术作品中并获得美的体 验,他 意 在 把 批 判 从“工 具 语 境”中 带 出来 。其二,最终旨趣在于对艺术真理内容的救赎,本雅明看到艺术这一本应当是最具独创性和自主性的文化形式,在现代社会中也沦为了千篇一律的商品,文化必须取悦消费者。同时面对数不尽的文化产品,消费者无法做出选择,因此将选择权交给了他者,由他者来批判哪些产品是美的、有价值的。在这一模式中,不是人决定消费什么文化产品,而是被文化产品

36、决定消费什么。因此本雅明要求通过一种不同于外在批判的内在批判,作品的形式是可以被毁灭的,真理内容却不能被毁灭,毁灭的目的在于重生,在于对艺术真理的救赎,使得艺术作品在反思中能自己启发自己,自己反思自己,艺术创造的标准来源于自身,而非外部标准,艺术创作再度恢复了它自现代商业社会以来所丧失的主体性。“这一模式符合从休谟到康德的 判断力批判 的现代美学理论,在这一理论中,艺术的目的是产生特定的快感,而理论的目的是充当法庭,决定什么是美的,有品位的。”本雅明对耶拿浪漫主义的关注正如后者对中世纪的赞美,其意不在复古,而意在现在,面对现代社会中主体性的丧失,本雅明试图从被遗忘的 世纪传统中寻找将主体性从现

37、代文化废墟中拯救出来的方法,他对真理内容的救赎的最终指向是现实社会。哈贝马斯对本雅明与批判理论其他成员的批判理论进行比较分析,他将本雅明对现代性的批判称为拯救性的批判,而将后者称为“意识形态批判”。后者的目的在于揭穿笼罩在资本主义社会各方面的虚假意识,他着重阐述了马尔库塞“对文化的扬弃”,从而在现存的社会中寻找引入革命机制的可能性,进而寻求社会解放。哈贝马斯认为本雅明“没有以建立在意识形态批判基础上的艺术概念为导向”,而是从历史传统中寻找拯救这一失落的历史或者文化废墟的可能性,无论是巴洛克悲剧还是波德莱尔()的 恶之花(),其最终意图在于毁灭作品后,将“借助美的媒介将值得获取的东西转换为真理”

38、这一过程理解为对真理的救赎 。而罗维()看到马尔库塞与本雅明的思想历程中存在一条平行的线索,即前者在 年创作的作品 德国艺术家小说 与后者的博士论文存在共同点,二者都迷恋“浪漫主义对前资本主义的怀念与用艺术对平淡的资产阶级的对抗”,由此推断这是马尔库塞在 世纪 年代转向浪漫主义并重新发现本雅明的原因之一 。无论是本雅明早期的救赎,还是批判理论的解放,或是哈贝马斯所说的超越性,其最终指向的都是现实社会,即要求对这个被工具理性笼罩的现代社会的批判。五、本雅明内在批判的内在连贯性耶拿浪漫主义是在启蒙理性的光芒之下开出的一朵非理性主义的“奇葩”,本雅明在这之中看到了不同于现代美学批评概念的因素,艺术作

39、品审视自身的标准在自身,并由作品而非批判家引导观者进行艺术体验,即“批判不一定要基于观众的品位与偏好,相反,批判应当打破任何形式的墨守成规,对观者施暴,并惊醒他们。”本雅明面临的正是一个物化全面渗透的世界,现代人生活在“现代性的铁笼”中,与工业文明相伴随的现代性“使得个体失落了自主性而走向他律性”。浪漫主义反传统、反理性以及否定外在批判的批判概念,给本雅明自己的批判思想发展树立了典范,他对浪漫主义的艺术批评概念的重释,无疑意味着他自己的批评概念获得了重要发展。年初,本雅明把博士论文放在简历中的关键位置,以概述这一研究对他之后的工作的重要性 。他的内在批判思想是其批判思想的内核,并成为一条连贯他

40、对文学评论、暴力、现代文化产品以及城市建筑形式等批判的暗线。本雅明博士论文对后来著作的影响可概括为“对文化对象的毁灭是所有批判的先决条件”,“假设所有有意义的批判倾向于赎回作品的真实内容”以及“将作品 批 判 理 解 为 与 艺 术 作 品 相 称 的 自 主 创作”。本雅明由德国浪漫主义的艺术批评概念发展而来的批判概念对其之后的作品产生重要影响,受到博士论文直接影响的是 评歌德 亲和力 以及 德国悲悼剧的起源。内在批判还连贯于 暴力批判以及 拱廊计划,这些贯穿着本雅明内在批判理念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旨趣,即指向对现代性的批判。评歌德 亲和力 是本雅明内在批判方法的首次具体尝试,被称为本雅明批判

41、理论实践的典范,歌德在其中探讨了神话、死亡与救赎的主题,面对歌德笔下的这个凄凉的爱情悲剧,本雅明认为只有剥离小说的事实内容,才能发现救世主义的真理内容。本雅明在 德国悲悼剧的起源“象征与古典主义中的寄喻”一章中指出:“浪漫主义的神智美学发展了一种在美的世界中的道德世界的无限内在性古典主义趋近此在的神化,这一神化中不仅是完美的个体。浪漫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将这个完美的个体置于虽然是无限的,但却是历史救赎的神圣过程之中。”莫瑟斯()就浪漫主义在本雅明思想中的影响作出如下精辟评价:“在这种历史结构的背景下,浪漫主义代表了本雅明思想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代表一种分解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这一古老的、充满灵韵的

42、对世界的体验()进行解构,这一过程阶段的表达最早见于巴洛克的世界图景。”继对悲悼剧的研究之后,本雅明还在 世纪 年代相继完成了几个和浪漫主义相关的文本,其中较出名的是 年广播稿 霍夫曼与卡帕尼扎()。在给 的编辑巴拉德()的一封信中,本雅明明确地提及他的批判置于他自己早期接触浪漫主义的背景下 。本雅明在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中提出批判性体验的意义以及这一体验在政治上的重要性,在他看来艺术既可以建构一种社会现实的幻觉,使我们远离我们在建构它时所扮演的角色,也可以让我们在其中发现至关重要的自由。在这种区分的过程中,本雅明为当代审美体验的主体提供了一种政治选择 。这一连贯性还体现在他对暴力以及历史

43、连续性的阐释中,内在批判理念始终贯穿其中。李斯特论证了本雅明从博士论文时期到 暴力批判()以及 拱廊计划()始终贯穿着内在批判思想,他认为本雅明前期的内在批判理念内化于后来的批判实践,对此他表明:“在 暴力批判 中,本雅明寻找法律中的 客观矛盾(),为了揭露法律的暴力特性。法律被自身的准则衡量,它有一个暴力的,甚至非法的起源”,“在 拱廊计划 中,本雅明用资本主义产生的乌托邦梦境来批判资本主义尽管本雅明只在艺术批判的语境下谈论内在批判,但是我认为我们也可以称后二者为内在批判。”他的这一论述存在一定缺陷,即未能阐明本雅明内在批判之中内在性和“毁灭与重新建构”的关系。上述列举均意在证明被本雅明从浪

44、漫主义中发展而来的内在批判概念,对本雅明之后的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广义上看,不只是耶拿浪漫主义的这一艺术批评方法,甚至是整个德国浪漫主义都对本雅明的思想产生重要影响。虽然本雅明早期的博士论文并没得到批判理论其他成员的直接关注,但不可否认,这一内在批判极有可能内化于本雅明之后的著作中,进而被批判理论其他成员吸收与借鉴。本雅明的思想是批判理论的重要来源之一,但作为本雅明发展自己批判思想重要源泉的 德国浪漫主义的艺术批评概念 并未受到过多关注,笔者此处给出三种可能解释路径:其一,本雅明博士论文是对德国浪漫主义的艺术批评概念的阐述,而非他个人理论思想的首创,且其中的内在批判理念并未得到系统全面的阐述

45、,基于这两点,这部作品极易被误解为只是对德国浪漫主义的艺术批评概念研究的二手文献,并不具备原创价值。其二,本雅明在研究悲悼剧之后很少提及这部作品,这部作品在本雅明在世时之所以少有提及,或是因为本雅明的研究重心发生转向,而不再是康德美学,但不可否认,这一内在原则始终贯穿在他对整个现代性的批判之中。其三,无论是德国浪漫主义还是黑格尔与马克思,其哲学思想具有同源性,且黑格尔马克思的批判路径相较于本雅明所继承的浪漫主义的批判路径的现实导向更强。六、结语德国浪漫主义的艺术批评概念为本雅明的批判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典范,本雅明通过对这一艺术批评概念的重新诠释,发展出了自己的批判方法 内在批判,它不同于外在批判

46、与内部批判,意在从主体性丧失的现代社会中救赎失落的主体性。本雅明的思想是批判理论的重要来源,年阿多尔诺主编的 本雅明文集 引发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对本雅明思想研究的热潮,本雅明对现代社会的批判思想深深影响了如阿多尔诺与马尔库塞等学派的成员。本雅明的内在批判与作为批判理论核心方法论的内在批判具有亲缘性,体现在缘起的同源性、致思路径的可比性、批判范式的相似性以及最终旨趣的一致性,并在批判理论内在批判发展史中具有先导性意义。参考文献 姚云帆 一种“内在批评”:论本雅明早期艺术批评学说的要旨 文艺研究,():牛婷婷 作为内在批判的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思想起源与实践定位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常

47、培杰 内在批评、观相术和讽喻:阿多诺的文学批评观及其渊源探析 文化与诗学,():,():沃林 本雅明:救赎美学 吴勇立,张亮,译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本雅明 德国浪漫派的艺术批评概念 王炳钧,杨劲,译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费拉拉,库克 作为内在批判的批判理论:关于最好形式的争论 贺翠香,译 现代哲学,():,:,:,黑格尔 精神现象学:上卷 贺麟,王玖兴,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白刚,张同功 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批判性 学习与探索,():邓晓芒 重审“要康德,还是要黑格尔”问题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王才勇 现代性批判与救赎 上海:学林出版社,:,():责任编辑王宇 :(,;):(),:;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