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西游”动画电影文化主体性的伦理审视_杨璟.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0881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游”动画电影文化主体性的伦理审视_杨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西游”动画电影文化主体性的伦理审视_杨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西游”动画电影文化主体性的伦理审视_杨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第2期第41卷(总第223期)NO.2,2023Vol.41General No.223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西游西游”动画电影文化主体性的伦理审视动画电影文化主体性的伦理审视杨璟(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艺术学院,重庆401524)收稿日期:2023-02-20基金项目: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主流电影的道德伦理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0BC33;西南大学 2020 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之创新团队项目“中国电影伦理思想研究”,项目编号:S

2、WU2009111。作者简介:杨璟(1982-),男,重庆江津人,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艺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艺术美学、影视批评、影视伦理。摘要:中国文化主体性建构要求中国电影创作者履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时代使命。伦理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质,“西游”文化是中国传统经典故事,动画电影是国内外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片种,用“西游”动画电影含蓄蕴藉地讲述伦理故事就是中国动画电影助力文化主体性建构的实践。首先,“西游”动画电影形成了对少年儿童进行道德教化的创作传统;其次,“西游”动画电影塑造了符合各个时代伦理精神的孙悟空英雄形象;第三,“西游”动画电影对集体主义精神的强调使其有别于西方超级英雄

3、电影。“西游”动画电影创作者应该站在民族立场上用现代意识改造“西游”文化,使其符合世界观众的审美需要,进而传播好中国价值观。关键词:西游记;动画电影;电影伦理;文化主体性;价值立场中图分类号:J90-02,B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239(2023)02-0095-06文化主体性是指“区别于他者且有鲜明文化特质和价值立场的存在状态”1。中国电影创作要在中国文化主体性建构中发挥作用,就是要积极践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时代使命,在此过程中,首先亟待解决的是“谁来讲、讲什么、如何讲、讲给谁”2的问题。其中“谁来讲、讲什么、如何讲”属于内容生产方面的问题,“讲给谁”属于内

4、容传播方面的问题。毋庸置疑,就内容生产方面而言,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立场来讲(谁来讲),讲述中国古往今来的优秀文化故事(讲什么),以中国传统美学为基础,汲取世界电影审美创造经验为我所用,以含蓄蕴藉的手法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讲),就是解决文化主体性建构问题的路径与方法。对文化主体性建构,中国电影人需辩证地明确两个问题: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当代的,也是传统的,它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民族复兴价值观的集中凝练;第二,电影作品绝不是简单的政治话语传声筒,在创作中需妥善处理讲好故事和表达好价值立场之间的关系,需采用一定的叙事策略将价值观隐含于故事之中。基于此,如何继承中国电影讲

5、述伦理故事的传统,进一步优化故事的寓教于乐性是中国电影生产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动画电影是国内外各个年龄阶段电影观众所喜闻乐见的片种,也是中国文化传播的优质载体。西游记 是中国最早走出国门的优秀传统文学作品之一,早在18世纪中叶就传入日本,19世纪末就传到欧美国家,在海外已经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在中外影视史上,不仅中国拍摄了大量改编自 西游记 的影视剧、动画片,日本、韩国、越南等亚洲国家乃至美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也拍摄过取材于 西游记的影视作品。可以说,从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西游”动画电影 铁扇公主(1941)开始,大量“西游”动画电影在讲述中国经典故事时已经很自然地将中国的时代话语和价值观融入

6、到叙事之中。本文主要95以国产“西游”动画电影为研究对象,总结其中国话语故事化转述的宝贵经验,以期为中国文化主体性建构提供参考。一、道德教化的伦理化叙述“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由人们的约定俗成、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维系的,从属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3“西游”动画电影的价值立场首先表现在其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蕴含着对个人道德修养的教化。中国是一个伦理本位的社会,对于国人来说,其成人的先决条件就是修身,“中国传统修身文化注重自我修养,强调道德自律意识,以此作为修身的基本模式”4。在此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代的文艺创作形成了通过文艺作品进行道德教化的传统。中华人民共和

7、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中国儿童文艺创作也将实现文艺的道德教育功能放在了最为重要的位置,这种文艺创作观也影响了建国后才得以繁荣发展的中国动画电影,中国动画电影人始终重视通过电影叙事实现对其主要受众少年儿童的道德教育作用,从而形成了中国式动画电影独特的创作传统。剪纸动画片 猪八戒吃西瓜(1958)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第一部“西游”动画电影,也是中国电影人第一次利用“西游”动画电影进行道德教育的创作实践。这部电影的故事并非来自 西游记 原著小说,而是儿童文学家包蕾调用 西游记 原著人物的原创故事,讲述了猪八戒在化斋路上独吞了一个西瓜,后被孙悟空捉弄踩西瓜皮连摔三

8、跤的故事。电影着力于将猪八戒塑造成滑稽可笑的人物,他的懒惰和不诚实正是其形象喜剧性的来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勤劳是对个体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而在儒家文化中,朋友相处的道德原则是朋友有信、舍生取义。因而,猪八戒吃西瓜(1958)故事的道德隐喻就是:像猪八戒这样既懒惰又不诚信的人是不会得到尊重的。结合当时公有制经济建立之初的时代背景,国家亟需全国人民克服几千年来私有制的负面影响,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而努力奋斗,通过在通俗易懂的动画电影中隐喻式地传达诚实劳动、共同劳动的新道德有其必要性。猪八戒吃西瓜(1958)以喜剧片的方式对少年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开创了通过“西游”故事进行伦理话语主体性建构的先河。“新

9、时期”的剪纸片 小八戒(1983)延续了 猪八戒吃西瓜(1958)中猪八戒的喜剧形象设置。电影故事的时间发生在唐僧师徒取得真经之后,回到高老庄的猪八戒与其孙子小八戒一起生活着。一天,小八戒在路上捡到一个存钱罐,猪八戒欲把存钱罐据为己有,恰巧被前来探望他的孙悟空发现,孙悟空偷偷将存钱罐还给了失主,并变幻成玩具小贩和酒家老板戏弄了猪八戒一番。这部电影设置猪八戒和小八戒这对爷孙关系,小八戒起初是不认同爷爷的行为的,但是,对长辈的盲目尊崇,以及猪八戒对小八戒的利益承诺使小八戒也不反对猪八戒将捡来的存钱罐据为己有的行为,这样的情节设计实际上就是为了向观众表达成年人的道德失范会对未成年人产生负面影响。当时

10、,正值改革开放之初,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建立,社会上已经出现了一些错误的财富观,小八戒(1983)较好地把握了社会问题,也以讽刺喜剧的形式教育少年儿童应该恪守拾金不昧的传统美德,该片也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西游”动画电影伦理话语主体性建构的时代性特征。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电影的产业化改革,儿童电影生产式微,而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的复兴弥补了“电影主流市场上对青少年群体主体关照的忽视”5。部分以少年儿童为主要受众的“西游”题材动画电影也继承了中国动画电影的道德教化传统。小悟空(2018)讲述了四川动物园的金丝猴大森只身前往美国纽约营救动物园管理员观观的冒险故事。在这部电影中,大森自认为是孙悟空转世,在动

11、物园中因其狂妄自大而时常被其他金丝猴嘲笑。大森在纽约拜八戒大师为师学习功夫和法术,小有所成后便开始骄傲自满,导致牛魔王恢复所有法力,不仅自己险些丧命,也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巨大危机。此时,大森才幡然醒悟,虚心向八戒大师学习,通过勤学苦练学有所成,最终打败了牛魔王,拯救了全人类。谦虚谨慎是中国传统修身文化的重要内容,“满招损,谦受益”的观念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谦虚谨慎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显然,小悟空(2018)站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塑造金丝猴大森的英雄形象,讲述其成才的故事,是要教育少年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优良作风。96纵观“西游”动画电影,还有突出坚持不懈精神

12、的 火焰山(1958),推崇科学理性精神的 丁丁战猴王(1980),强调兼听则明的 红孩儿大话火焰山(2005),呼吁包容并蓄的 孙悟空圣诞奇遇记(2019),歌颂勤奋学习的 西游记之七十二变(2022)等电影。这些电影文本体现了中国动画电影道德教化的传承性特征,也表明,在“西游”动画电影生产的各个时期,动画电影生产者都坚守着文艺创作“文以载道”的传统精神。从电影剧作的角度来看,这些电影也分别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电影创作者在利用“西游”动画电影进行道德教育的观念性差异。新世纪之前的“西游”动画电影常通过塑造道德失范的典型形象,以讽刺喜剧的方式对这些人物形象进行道德谴责,以否定丑来弘扬美的策略实

13、现对少年儿童的道德教育作用;而新世纪之后的“西游”动画电影在塑造主要人物时,首先肯定这些人物本性的善,在此基础上展现其在道德上的缺点,再通过主要人物对自我道德完善的追求来建构模范形象,从而潜移默化地实现电影的道德教化作用。这种叙事策略调整即体现了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动画电影创作者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新一代的少年儿童受众在“讲好中国故事”上的积极探索,对中国动画电影伦理功能的彰显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二、英雄主义的伦理化转寓英雄主义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财富,“道德化的英雄主义对构筑人与社会的基本关系和人们普遍的价值追求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6。侠文化是中国古代独特的英雄主义文化,自 史记 开创书写侠客英雄

14、事迹的传统以来,其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产生了较大影响。近代以来,在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实践中,大量先进人物、革命人物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强而奋斗牺牲的精神是中国革命英雄主义的源泉。侠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就是中国式英雄主义的一体两面,而中国式英雄主义的道德内涵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敢于反抗强权的斗争精神;二是为公共利益而奋斗乃至牺牲自己的利他主义精神。电影中英雄主义精神的表现依托于英雄人物形象,“西游”动画电影要突出英雄主义精神,离不开对孙悟空形象的塑造,而经典“西游”动画电影中的孙悟空形象又往往是中国不同时期时代精神的伦理化转寓,寄托着动画电影创作者的家国情怀。“十七年”时期生产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西游”

15、动画电影 大闹天宫(1964)是将孙悟空形象隐喻为革命英雄的开创性作品。在这部电影中,天庭是宰制人民的封建统治集团的象征,花果山的猴子猴孙组成了反抗强权的革命军队,而孙悟空被塑造为不畏强权,积极反封建的革命英雄形象。电影将阶级分析法道德化,以玉帝、王母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残暴,以太白金星、太上老君为代表的封建文官集团的虚伪无能,以托塔天王、巨灵神为代表的封建武官集团的傲慢卑劣进一步反衬了孙悟空的大无畏精神。在 西游记 原著“大闹天宫”的故事中,孙悟空形象显然是中国古代农民起义军领袖的草莽英雄形象,他“大闹天宫”的行为也有“无理取闹”的成分。但是在“西游”动画电影 大闹天宫(1964)中,创

16、作者在孙悟空的形象塑造上很明显受到当时“新英雄主义”思想的影响,孙悟空形象被“高大全”化,是革命英雄道德完美主义的典型形象,他的一切行为都符合革命正义精神,因而,电影的结局也一改原著中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的情节,以天庭的一败涂地,花果山的全面胜利隐喻人民革命终将取得成功的历史必然性。大闹天宫(1964)之所以在中国动画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不仅仅在于其是中国动画电影艺术形式民族化成熟的标志,还在于它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成功地植入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之中,其影响深远。金猴降妖(1985)是“新时期”中国动画电影的力作。这部取材于原著“三打白骨精”故事的动画电影汲取了“十七年”时期的经典“西游”戏曲电

17、影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1961)对原著改编的经验。该电影中孙悟空的造型延续了 大闹天宫(1964)的设计,但是相对于 大闹天宫(1964)在年龄上更加成熟,电影创作者暗示了两部电影中是不同年龄阶段的同一位孙悟空。电影将原著中白骨精三次变幻的人物改为妇女、老人和儿童,进一步突出了白骨精的卑鄙无耻,延续了原著中唐僧肉眼凡胎、不辨忠奸的人物设定,强化了孙悟空嫉恶如仇、忠肝义胆的英雄气概。电影还延续了 大闹天宫(1964)通过正97面人物与反面人物的二元对立以强化英雄人物形象的策略,金猴降妖(1985)中的孙悟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是因为他与唐僧有着深厚的情谊,该电影在戏曲电影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19

18、61)故事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唐僧在五行山救出孙悟空的情节表现了两人的友情,以强化孙悟空的义气;二是西天取经的行为本身是为了人民的公共利益而奋斗,他的除妖行为既是为民除害,也体现了其对“真”的追求。孙悟空的遭遇与电影的结局隐喻了中国知识分子在特殊历史时期所遭受到的不公待遇,并将以乐观主义精神迎接新时期的历史使命。自 大话西游(1995)以来,受西方反传统思想的影响,孙悟空的英雄形象逐渐被解构,而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5)正是“西游”文化英雄主义精神回归的时代强音。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5)较好地融合了 大话西游(1995)以来孙悟空形象的世俗化与中国动画电影传统中孙悟空的超级英雄形象

19、,孙悟空从传说中的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变为无心行侠仗义,只想回家的落魄中年大叔,再转变为奋起反抗妖王混沌的超级英雄,其含蓄意指着中华民族的百年际遇与当代复兴的历史路径。电影中,孙悟空被江流儿从五行山中救出后失去了法力,他一直逃避着英雄责任,因而他的法力无法恢复,但是当他为了救江流儿而不自觉地履行其英雄的义务时,他的法力得以恢复,这样的情节设计也反映了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5)的创作者对人在面对自由与责任的道德困境所做选择时的主流价值引导,是对英雄责任回归的道德追求。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5)中的孙悟空形象一改 大闹天宫(1964)以来动画电影中孙悟空形象的道德完美主义倾向,他不

20、再是“高大全”的神性英雄,而是有迷茫有坚毅、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性英雄,这样的改造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向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汲取创作经验的结果。中华民族伦理话语的传播,离不开英雄人物形象,“在时代要求下创造出来的中国式超级英雄具有超越常态的人格魅力和独卓气质,潜移默化地满足人们文化自信的同时催化了观众的爱国情怀与民族精神”7。从 大闹天宫(1964)中的无产阶级英雄,到 金猴降妖(1985)中的知识分子英雄,再到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5)中的世俗化英雄,孙悟空作为神话中的超级英雄在“西游”动画电影中体现出民族性、时代性和世界性,这些电影建构了中国式的英雄主义精神,也转寓式地展现着现当代各个时期

21、中华民族在大时代、大变革背景下的责任担当意识。三、集体主义的伦理化隐喻集体主义是中国文化重要的伦理精神。集体主义是人类社会共通的价值观念。“从思想史来看,集体主义源远流长,它先于个人主义而存在,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有着不同的内容和形式。”8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为了维护氏族部落的整体利益,集体主义成为了原始社会的基本伦理规范。进入阶级社会,统治阶级为维护自身的利益,也将阶级集体主义作为统治阶级内部的重要道德规范。进入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无产阶级认识到只有彻底消灭了剥削阶级,建立自由人联合体,实现了全人类的解放,才有自己的解放”9。自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战

22、线上经历了多次与个人主义、极端民主主义的斗争,确立了革命集体主义是增强凝聚力和革命力量的重要思想保障。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第一部“西游”动画电影 铁扇公主(1941)已经开始在故事中传达集体主义价值观了。铁扇公主(1941)的故事情节总体上是按照原著的情节顺序来编排的,但是,创作者将原著中孙悟空的个人行为转换为师兄弟三人的行为,而沙僧、孙悟空、猪八戒分别借芭蕉扇都以失败告终,这样的情节设计就是为了表现在面对重大困难时,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铁扇公主(1941)对原著的另一个重大改编就是故事的结局。原著的结局是孙悟空借助天兵天将的力量,收服了牛魔王,逼迫铁扇公主交出了芭蕉扇,而 铁扇公主(194

23、1)的结局是师兄弟在唐僧的教导下团结一致并发动火焰山的人民群众终于战胜了牛魔王和铁扇公主,夺得了芭蕉扇,扑灭了火焰山的大火。这样的叙事情节安排,体现了动画电影 铁扇公主(1941)的创作者“有意曲折地用打倒牛魔王作为借喻反映出影片的主题,那就是 全国人民联合起来对付日本侵略者,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11铁扇公主(1941)对原著情节的改编,以伦理化叙事策略隐喻当时中国人民必须团结抗战才能取得最终胜利的时代主题。改革开放后,虽然中国经济得以高速发展,但是随着西方娱乐文化不断涌入中国,个人主义价值观98被裹挟在其中得以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对集体利益第一位的传统观念造成了冲击。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和

24、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贯穿着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它所倡导建立的国家和社会,符合中国人民这个大集体的共同利益,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激发中国人民对于中国社会大集体的责任感与使命感”12。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电影也走出了“新时期”以来过分强调个体尊严的伦理追求,重拾集体主义精神。金箍棒传奇II:沙僧的逆袭(2015)是一部喜剧片类型的“西游”题材动画电影,该片虽然受香港“无厘头”电影的影响,但是在内涵上却通过伦理化叙事隐含着团结奋斗的精神。该片在前半部分表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师兄弟四人因性格冲突,早已貌合神离,当青璇和唐僧被幽冥结界势力绑架后,师兄弟四人迅速分崩离析,

25、唯独在团队中最没有本事,最没有尊严的沙僧决定去搭救自己暗恋的青璇以及师父唐僧。沙僧的自我牺牲精神感化了孙悟空、猪八戒和白龙马,最终师兄弟四人团结一致,精诚合作打败了幽冥结界四大天王,救出了唐僧。在电影中,唐僧尽管被塑造成“大话”连篇的喜剧形象,但是他是取经团队友谊的象征性符号;青璇虽然来自邪恶的幽冥结界,但是她出淤泥而不染,是纯洁善良的象征性符号。因而,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师兄弟四人拯救唐僧和青璇,就是对原本属于自己的友谊和善良本性的救赎,而救赎行动成功与否,依赖的是集体的力量,从而实现了集体主义与善的情感性链接。可以说,金箍棒传奇II:沙僧的逆袭(2015)以更加迎合电影市场的方式,

26、承载着集体主义价值观。西游记之再世妖王(2021)调用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的叙事模式来改造 西游记 原著中“人参果”的故事。该片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偷吃人参果,后孙悟空愤而毁掉人参果树,放出了被唐僧前世金蝉子元神所镇压的上古妖祖元蒂。元蒂绑走唐僧,欲吞食唐僧以获得巨大能量。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与金蝉子剩余真气所化的果子团结一致打败了元蒂,救出了唐僧。该片所采用的伦理叙事策略与 金箍棒传奇II:沙僧的逆袭(2015)的相似之处在于其也将唐僧和果子作为友谊与善的象征性符号,拯救唐僧就是对友谊和善的救赎。电影在开端处塑造了孙悟空傲慢独行的个人英雄主义性格,突出了孙悟空的暴力倾向,表现了师兄弟三人

27、的性格冲突,同时也表现了孙悟空与唐僧的深厚友谊。果子是唐僧的前世金蝉子的真气所化,因而孙悟空对果子的感情实际上就是他与唐僧情谊的延续。孙悟空想要拯救唐僧,就要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妖祖元蒂,就必须团结猪八戒、沙僧的力量,但是孙悟空性格中的个人英雄主义让他持有“一人做事一人当”的处事原则,所以,当猪八戒和沙僧已经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时,孙悟空却始终逃避着合作抗敌的需要。最终,果子为了救孙悟空而牺牲了自己,也正是在失去自己最为珍贵的友谊后,孙悟空才在悲痛中觉醒。电影叙事借此实现了对个人主义的否定,而果子正是以自我牺牲完成了集体主义对个人英雄主义的救赎。新世纪以来,受西方个人主义思想影响,中国电影中个人英雄

28、主义和反英雄主义盛行。集体主义是中国伦理文化的优良传统,而 西游记 原著本身也蕴含着一定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如何用电影艺术的形式改造中国古代经典文学,通过伦理化叙事将新时代的集体主义精神蕴含于其中,“西游”动画电影的实践为中国电影创作提供了宝贵经验。总之,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需要在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增强独立性,进一步发挥大国的责任担当,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伦理意识;更要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人民更加认同中华民族,这就需要提升文化软实力,建构文化主体性。“影像表达意识形态应更加艺术化和审美化,意识形态在电影中的建构、传播和唤起认同的过程本身是一个意识形态将自己消

29、融、同化于电影情节和价值观中的过程,高明的意识形态构建就需要用伦理、情感置换政治。”13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的文化特质和价值立场就是中国式的伦理话语,而纵观“西游”动画电影,其中被奉为经典的文本多是将中国各个时期的时代话语隐藏在伦理化叙事之中,实现潜移默化之功效。这一策略实际上正是继承了中国文艺创作美善统一的传统观念,即“乐与仁的会通统一,即是艺术与道德,在其最深的根底中,同时,也即是在其最高的境界中,会得到自然而然的融合统一;因而道德充实了艺术的内容,艺术助长、安定了道德的力量”12。承继中国传统艺术审美创造中对含蓄蕴藉的追求,将中国伦理99与价值立场以隐喻化、象征化、寓言化的手法植入故事

30、之中,就是民族式动画电影文化主体性建构的叙事策略。“西游”文化早在18世纪中叶就传入东亚地区,19世纪末期就传入英语国家,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传统文化。“西游”文化有较强的衍生性,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再生文化,“西游”动画电影就是典型的“西游”再生文化,而再生文化文本是较易进行价值立场改造的文本。在“西游”动画电影生产史上,大量的创作者将民族和时代的价值观、伦理观融入其中,使“西游”动画电影具有独特的魅力,在后续的“西游”动画电影生产中,创作者应该继续坚持民族化立场,并以现代意识加强改造,创作出更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西游”动画电影。参考文献:1管宁.当代中国文化主体性建构的三重意涵J.山东大学学

31、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82-95.2张晶,李晓彩.“中国故事”本土化与国际化叙事的张力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171-180.3袁智忠,杨璟.电影伦理学的命名、对象、边界与谱系J.电影艺术,2019(4):71-75.4曹德本.中国传统修身文化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17-23.5袁智忠,向昌.缝合、建构、回返:2015年以来中国动画影像的叙事伦理透视J.电影文学,2022(22):3-6.6赵沛,齐万良.英雄主义的文化辨说J.西域研究,1999(4):81-84.7周星,雷雷.中国影像:超级英雄创造的思考J西北师

32、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77-82.8朱志勇.论集体主义的历史嬗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12):54-59.9钟志凌.马克思恩格斯集体主义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2-39+173.10史宏月.集体主义的文化基因与时代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2021(3):101-106.11万籁鸣,万国魂.我与孙悟空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90.12袁智忠,田鹏.影像语言的伦理性J.电影艺术,2021(1):92-96.1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28.Ethic Examination on Cultura

33、l Subjectivity of the Animated Film Journey to the WestYANG Jing(School of Art,Chongqing College of Humanities,Science&Technology,Hechuan,Chongqing401524,China)Abstract:Based on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ultural subjectively,the movie creators in China arerequired to fulfill their mission of the age

34、to tell Chinese stories well and spread Chinese voice.Ethics is an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Chinese culture.The culture of Journey to the West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classicstory,and the animated film is a kind of film enjoyed by domestic and foreign audiences,it is a practice thatassisting the

35、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subjectivity with Chinese animated films to tell ethical stories implicitly inthe animated film of Journey to the West.First of all,the animated film Journey to the West forms the creationtradition of moral education towards children.Secondly,Sun Wukong,a heroic image,is cre

36、ated in line withthe ethical spirit of all times in this film.Thirdly,the emphasis on collectivism in the animated film Journey tothe West makes it differ from Western superhero movies.The creator of animated film Journey to the West,should transform the culture of Journey to the West with modern consciousness from a national standpoint,make it conform to the aesthetic needs of the audiences all over the world,thus to better spread the Chinesevalues.Key words:Journey to the West;Animated Film;Film Ethics;Cultural Subjectivity;Value Standpoint(责编:谭本龙)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