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数据殖民”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影响_万立明.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0845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据殖民”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影响_万立明.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数据殖民”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影响_万立明.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数据殖民”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影响_万立明.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 0 2 3年第2期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J u n.2 0 2 3(总第1 5 6期)I s s u e s o f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W o r l d S o c i a l i s mA Q u a r t e r l y,N o.2“数据殖民”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影响万立明 刘菁菁摘 要:在对数据无节制攫取和垄断的基础上,数字寡头通过算法让数据资本迅速地积聚并牟取超额利润。数据殖民由此成为一种新的殖民主义形式,数据空间则成为新型的殖民地形态。相比传统的殖民关系,数据殖民具有形式上的软暴力性和隐蔽性、剥削内容上的深刻性与彻底性、空间上的无限性和开放性、手段上的

2、欺骗性和强制性。数字寡头同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勾结,导致被数据化的人成为被操控的“数据奴隶”,发展中国家更易于遭受信息侵略或文化欺凌,并造成新的经济和社会权力的不平衡,形成新的帝国主义霸权。为此,我们应辩证看待数字技术,依靠多元主体的共同努力应对数据殖民的风险。关键词:新殖民主义;数据殖民;基本特征;影响近年来,数字技术对全球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带来全方位影响,因技术鸿沟和技术入侵,随之产生霸权现象以及对落后与发展中国家的掠夺和控制。数字寡头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数据资本的不断输出正在建立一种全新的殖民统治方式。国内外许多学者以“数据殖民”概括这一现象,提出并初步探讨了数据殖民主义的问题。例如,英国

3、学者克里斯蒂安福克斯(C h r i s t i a n F u c h s)、尼克库尔德里(N i c k C o u l d r y)、美国学者尤利西斯梅佳斯(U l i s-e s A.M e j i a s),以及国内的蓝江、李敏敬、刘皓琰、杜巧玲和吕鹏等。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一新殖民主义形式的基本特征及其带来的风险进行批判性考察和分析。一、“数据殖民”何以成为新的殖民主义形式随着人类迈入数字时代,人被纳入无限延伸的网络空间,被简化为一个可追踪和处理的数据点。互联网重新构建社会空间,并将人们所有的生命活动卷入其中。它既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使全球资本可以在其中自由活动。在此

4、过程中,数据资本成为一种基于网络、大 作者简介:万立明,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菁菁,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 2 0 0 0 9 2)。基金项目:2 0 2 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工智能伦理风险防范研究”(2 0&Z D 0 4 1)。N i c k C o u l d r y a n d U l i s e s A.M e j i a s,T h e C o s t s o f C o n n e c t i o n:H o w D a t a I s C o l o n i z i n g H u m a n L i f e a n d A p p r o p

5、r i a t i n g I t f o r C a p i t a l i s m,S t a n f o r d 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2 0 1 9,p.2 1.DOI:10.16012/ki.88375471.2023.02.002数据等新信息技术来获取利润的资本存在样态。一般数据即大数据,就成了数据资本主义所需要的核心资源,资本主义也发展到数字资本主义阶段。马克思曾指出:“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中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得以成立的前提是资本家占有某种资源,它既可以表现为机器、厂房等生产资料,也可以表现为数据。在古典政治经济学

6、中,资本主义生产得以进行的要素有三个:劳动、土地和资本。蓝江认为,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平台资本阶段,资本主义生产的第四个要素已经出现,这就是数据。蓝江将在互联网中流动、通过传播获得关注度并以此获益的数据称为“流量”。因此,数据殖民是一种重新定义人与经济、政治关系的新社会秩序。它主要表现为数字寡头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基于软件、硬件和网络连接对一切“线上生活”进行持续跟踪,并收集和处理大量的数据来占有、控制和重组人类生命活动,以此谋求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力的行为。数据生产作为数据殖民主义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也已经成为新的数字化阶级社会最重要的剥夺方式。数据殖民作为一种新的殖民主义形式,不仅继承了以利益为驱动和

7、以不平等为基础的传统殖民的逻辑内核,又有其独特内在的生成逻辑。一方面,数字寡头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输出数据资本和数字商品,对数据进行无节制攫取和垄断。例如,美国有绝对的先发技术优势,全球仅有1 3台根服务器,美国控制了1 0台。美国不仅管理着全世界绝大部分网站的地址目录,而且还掌握W i n d o w s、i O S、安卓等世界领先的操作系统。这有助于美国形成数字平台霸权和操控数字空间,也使美国的平台企业在打入他国市场时具有显著优势。2 0 2 0年,谷歌占据约9 0%的全球搜索份额,稳占欧洲搜索市场9 7%的份额,在印度、泰国、越南等国的市场份额也高达9 5%-9 7%。2 0 2 2年

8、全球访问量前十大网站中,美国占据了8个。排名第一的谷歌月访问量高达8 5 0亿人次,一直霸据全球访问量最大的网站,形成了明显的垄断局面。由此,这些垄断平台可以对来自不同地区海量的用户数据进行全面占有。用户在网络上的所有行为,包括点赞、分享、浏览、搜索和网购,甚至是每一次点击鼠标,都会成为被记录分析的数据。在帝国主义实现了平台垄断的背景下,只要网络用户开始接发平台信息,都难逃帝国主义的数据掠夺和垄断。另一方面,占据技术优势的国家和平台将数据和技术相结合,基于数据的技术发展开辟出巨大价值空间,由此增值获利。数字寡头借助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为核心的数字技术,对数据大规模收集、存储和使用,发掘

9、看似零散无用的数据隐含的秘密,尤其是通过算法让数据资本迅速地积聚,势必产生经济剥削或者政治歧视。例如,运用算法对用户进行痕迹管理,分析判断用户的喜好、习惯和即时需求,以便定向、准确地推荐信息和产品,从而获得用户的注意力。如果我们保护不好自己的数据,就会成为“贡献数据的奴隶”和数据殖民的牺牲品。因此,无形的数字空间成为新型的殖民地形态,数字寡头通过算法等数字技术对掌控的大量数据进行充分利用,从而获取数据殖民利益。由此可见,数据殖民不仅是数据主体被数字寡头以各种不正当手段获取日常生活数据的过程,也包括运用算法处理数据,从而帮助少数人牟利的数据资本化的过程。蓝江认为,这个由用户产生而非雇员生产的一般

10、数据已经形成一个巨大的“原材料”宝库。目前这一“原151“数据殖民”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影响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 0 2 1年版,第8 7 7-8 7 8页。蓝江:数字时代的平台资本主义批判 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出发,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 0 2 2年第9期。参见 四年间被罚近百亿美元 谷歌在全球被反垄断“围猎”,中国经营报2 0 2 0年1 2月2 8日。材料”宝库被数据资本据为己用并产生了大量利润。与此同时,这一“红利”反过来又吸引大量人群进入并附着于数据平台。李敏敬认为,数字时代对数据的剥夺性占有、剥夺性垄断等都是数据殖民的表现,数据殖民主要表现为掌握数据技术主导权和数据资源的

11、主体对相对落后国家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控制。尼克库尔德里和尤利西斯梅佳斯等学者把这种借由平台、应用程序等中介通过算法将社会资源转变为数据并以此获取利润的新兴秩序称为数据殖民,并由此认为,“数据殖民主义表现为无限的生活资本化”。总之,由于网络数据的收集、加工、使用和交易尚无完善的法律保障和监控,并且数据产业又具有自由流动和虚拟属性,因而一般数据作为数据殖民主义的核心内容,就成为新帝国主义数据殖民所要掠夺的新对象。因此,数据殖民可以理解为通过数据不断深化占用人类生命活动,将人类生命活动本身变成生产的一个过程,也意味着由于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可能会带来数字时代的结构性不平等。数据殖民作为新事物,

12、是数字时代的产物,对其认识也必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二、“数据殖民”的基本特征与历史上的殖民主义相比,数据殖民具有独特的内在特征。传统殖民主义直接以强制手段来控制他国,新殖民主义则是通过制度性、经济性等手段来达到支配和收割被殖民国的目的。数据殖民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和规模掠夺“世界资源”,其内在的基本特征具体概括如下:(一)形式上的软暴力性和隐蔽性相对于传统殖民血腥的暴力剥夺,数据殖民采用了看似温和却更具强制力的软暴力形式。数据殖民主义是一种借由平台、应用程序等中介,通过算法将社会资源转变为数据并以此获取利润的新兴秩序。数据殖民通过数据关系发挥作用,以软暴力的形式提取系统内“天然”的“数据原材料”,

13、而非军队、政治等手段和形式。数据殖民是一种新的资源占用模式,借用大数据、硬件性能和算法(数学模型)来重塑现有的社会关系,虽然它不像传统殖民以警察、军队等暴力工具进行扩张,或者以国家权力进行剥夺,但这一过程却表现出内在的不可抗拒性、强制性。网络化和数字化所代表的新生产方式的变革,使得数据殖民的掠夺比历史上的殖民主义更加隐蔽。现在已经进入到算法社会,超越了法国学者德勒兹所说的控制社会。德勒兹认为,我们已经由规训个体向控制分体转变,进入控制社会。控制分体是指“没有专一身份,也没有规训身体,只有无限流动的分体”。在规训社会中,个体被规训并隶属于机器,岗位要求工人单向度的发展。但是在控制社会,分体是流动

14、和蔓延的,身份要求是多重的,因此不同员工、不同岗位之间是可以彼此取代替换的。分体之间的关系变成了不易团结的“内卷”关系。公司在这种竞争关系中获得最大利润。算法社会的工作地点不再限于工厂或者公司,利251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 0 2 3年第 2期参见蓝江:一般数据、虚体与数字资本: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数字资本主义批判,江苏人民出版社2 0 2 2年版,第1 9-2 0页。参见李梅敬:资本逻辑下的“数据殖民”风险及数字中国建设,理论月刊2 0 2 1年第1 0期。N i c k C o u l d r y a n d U l i s e s A.M e j i a s,“D a t a C o

15、l o n i a l i s m:R e t h i n k i n g B i g D a t a s R e l a t i o n t o t h e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S u b j e c t,”T e l e v i s i o n&N e w M e d i a,V o l.2 0,N o.4,2 0 1 9,p p.3 3 6-3 4 9.蓝江:从规训社会到控制社会再到算法社会 数字时代对德勒兹的 的超解读,文化艺术研究2 0 2 1年第1 4期。用移动电子设备随时随地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浏览网页、消费或者办公。尤其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居家办公

16、、线上上课成为常态。相比于工厂对个体的规训要求固定在机器旁、控制社会员工在公司内的有限流动,蓝江将平台上的活动者称为“脱域化的逃逸”。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的内容也产生了变化,资本扩张有了新空间,劳动也被重新定义。“为了生产社交、文化和符号资本,用户耗费在商业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时间是产-消者商品化过程转化为经济资本的过程。”在各种网络平台上,用户通过上传照片、视频分享日常生活、学习心得等,来吸引大量的点赞和关注,为平台吸引流量,带动平台发展。为平台创造价值的不仅包括程序员、运营、客服等雇佣劳动者,还包括平台上的用户,甚至用户的作用更为重要。这些用户不仅包括平台内容的创作者,还包括

17、它的浏览者。对应于规训社会的个体、控制社会的分体,算法社会的用户就是“虚体”,而且“肉体并不直接与平台空间中的用户身份相关,虚体的存在本质是数据”。虚体间的交往表现为一种数据交换关系,这种交换本身又会产生新的数据。平台技术不再依赖于规训或者控制,而是精准“画像”,即基于对用户的大量数据收集和算法建模形成精确的个性化推送。这会培养用户和平台间的依赖关系。很多人往往沉浸在这种量身定做的推送之中,并在平台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同时也提供更多的数据。这就是数据资本对人们生命的剥夺,对日常生活的殖民。虽然这种殖民是不流血的、无声的,但是人们却无法拒绝,而且更加深入、更加密不透风。数字垄断平台将虚拟空间开辟为

18、获取殖民利益的新场所。这时候,人的生命活动所产生的数据作为一种可被剥夺的“原材料”,个人在资本面前只是被数据操纵的“奴隶”。数据不是孤立的、片面的信息堆积,而是在各个生产、生活要素之间建立的连接关系。正如舍恩伯格所说:“建立在相关关系的分析基础上的预测是大数据的核心。”因此,获取数据殖民利益的基础,既体现在对数据资源的掌控规模,也体现在通过算法对其进行利用,实现增值的能力。数字垄断平台以各种手段规避法律约束,使这种剥削行为“悄无声息”,使剥夺看起来“自然而然”。事实上,数据是数字用户的劳动产物,数字寡头却借助数字技术的隐秘性、虚拟性等特性,掩盖了用户的数字劳动,使其劳动以及作为生产者的身份被无

19、偿剥夺,从而掩饰了隐藏其后的剥削目的。(二)剥削内容上的深刻性与彻底性传统殖民主要包括原始积累时期抢夺奴隶和金银财宝,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剥夺生产者的剩余劳动与土地等生产资料,以及使劳动者产生财富积累的生产方式等物质生产领域的东西。马克思以“生活”和“生存”对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进行区分,他指出:“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按照马克思的区分,殖民的剥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奴隶生命活动的直接剥夺;另一部351“数据殖民”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影响蓝江:从规训

20、社会到控制社会再到算法社会 数字时代对德勒兹的 的超解读,文化艺术研究2 0 2 1年第1 4期。英克里斯蒂安福克斯:数字劳动和卡尔马克思,周延云译,人民出版社2 0 2 0年版,第1 5 7页。蓝江:一般数据、虚体、数字资本 数字资本主义的三重逻辑,哲学研究2 0 1 8年第3期。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盛杨燕,周涛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 0 1 3年版,第7 5页。马克思:1 8 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 0 1 4年版,第5 3页。分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而进行生产的那部分人的生命活动。无论哪种都属于前数据殖民时期。历史上的殖民活动对于被殖民对

21、象的剥夺都体现在人的生活活动的外部。然而,与历史上的殖民活动相比,2 1世纪的数据殖民在剥夺内容上更加彻底。数据殖民把人所有的生命活动都作为可以转化为数据资本的原材料,并表现为对人的生活活动的剥夺。数据殖民时期的剥夺不再仅仅是对生产者剩余劳动的剥夺。数据殖民将人的生命活动挪用为原材料,而不再区分这种生命活动是否为雇佣劳动,这是一种更深刻、更彻底的剥夺。数据殖民是通过对人类生命的重组,而不是靠传统劳动剥削来实现资本增殖。数字空间与数据资源取代了过去的地理空间与自然资源,成为数据殖民征服、控制与攫取的新对象。当单个数据以百万、十亿或更多的算法连接在一起时,大数据作为一种商品出现,在这种商品中我们看

22、到的是无限生命的资本化,人的所有生命活动变成“数据包”,人本身也变成了“商品”。数据殖民是作为一种不对称关系的一部分产生的,在这种关系中,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数据被剥夺。数据资本既取消了生产主体与对象的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界限,又在算法统计中被切割为生产者和消费者。这种获取过程的不对称性也是资本主义“通过剥夺积累”的一种手段,只是现在它以过去不可能的方式把日常生活殖民和商业化了。(三)空间上的无限性和开放性数据殖民在剥削空间上更加广泛和开放。数字时代与智能社会重塑了空间形态,并成为资本扩张的新空间。数字化、信息化使人类社会活动超越了物理空间限制,以互联网、云计算、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依

23、托,搭建成一种全新的数字社会空间。因此,数字空间成为一种新的殖民地形态。数字垄断平台不再区分剥夺活动的主体、性质和空间。在这一空间中,数据成为资本,形塑权力、力量、手段和生产关系,并帮助殖民者创造巨大的利润。应用程序、平台和智能技术无时无刻不在捕捉并翻译我们的生活轨迹、心理状态和情绪状况。这一过程所积累的精准数据为我们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同时,把数据结果以商品的形式进行出售。一个人在互联网上的活动越多,其数据量就越大,数据的价值也就越高。收集数据的目的是生成对不同实体的精准辨别,从而进行“以人为本的营销”,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后果便是数据歧视。德国学者韩炳哲认为,“不管数据和数字有多全面,我们都无法仅

24、仅通过它们完成自我认知。”正如布鲁斯施奈尔所指出的“链接越多,安全性越高”是谬误。无限的链接将会造成无限的破坏性。可见,数据殖民的剥削范围更广泛、程度更深,可以说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此外,数据殖民的剥削主体是所有网络活动主动和被动的参与者。数据使人类全方位的生活轨迹变成了开放资源,内部和外部界限越来越模糊。在今天的社会关系网络中,通过数据工作侵占人类生活的行为,大幅扩展到整个经济和社会生活。人类生命活动成为剥削的对象。数据殖民把人们日常生活的信息通过一定方式转化为数据,并利用数据获利。由此数据变成了一种如同货币一般可以增值的存在,即数据资本。当数据成为资本,便继承了资本的逐利性,成为牟取

25、超额利润的资产。451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 0 2 3年第 2期N i c k C o u l d r y a n d U l i s e s A.M e j i a s,T h e C o s t s o f C o n n e c t i o n:H o w D a t a I s C o l o n i z i n g H u m a n L i f e a n d A p p r o p r i a t i n g I t f o r C a p i t a l i s m,S t a n f o r d 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2 0 1 9,p

26、.2 2.德韩炳哲:精神政治学,关玉红译,中信出版社2 0 1 9年版,第8 2页。N i c k C o u l d r y a n d U l i s e s A.M e j i a s,T h e C o s t s o f C o n n e c t i o n:H o w D a t a I s C o l o n i z i n g H u m a n L i f e a n d A p p r o p r i a t i n g I t f o r C a p i t a l i s m,S t a n f o r d 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

27、2 0 1 9,p.2 3.相关法律的缺失和技术的不成熟,为广泛的数据殖民提供了机会。在对个人数据的管理和保护方面,国内外的相关法律都存在滞后性。关于数据所有权的问题,直到2 0 1 8年,欧盟才开始实施 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 e n e r a l D a t a P r o t e c t i o n R e g u l a t i o n),在法律上为鉴定数据所有权和保护个人数据迈出了重要一步。通用数据保护条例详细规定了主体的权利,包括知情权、访问权、更正权、可携权、删除权、限制处理权、反对权和自动化个人决策等相关权利。个人数据归数据主体所有,这是自然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与此同时,通用数

28、据保护条例也明确规定了数据控制者和数据处理者的义务、数据安全问题以及数据保护影响评估和事先咨询。其中,明确规定数据所有权属于数据提供者,即在各个平台产生这些数据的人;大的数据公司只是数据的管理者,有权使用数据的人是数据的使用者,并且强调大的数据平台公司必须像银行那样接受监管。虽然后来各国也陆续出台了一些对用户的数据保护规定,但由于这些法律权益的实现需要技术上的保障,而目前的技术还不能做到这一点。因此,各大平台依然有恃无恐地无偿占有用户的数据,并以此来获取巨额利润。数据的生产者不仅得不到任何好处,还要被算法歧视、被大数据“杀熟”。(四)手段上的欺骗性和强制性数据殖民在剥夺手段上具有欺骗性和强制性

29、。由于数据生产者和使用者之间的不对称关系,数字垄断平台巧妙设计了极具欺骗性且带有强制性的剥削形式。在数据殖民时代,虽然我们不再面临赤裸暴力的威胁,但剥夺者则采用一种软暴力的方式“强制”用户签署不平等协议,而我们也习惯了接受类似难以理解的“公告”。这些“公告”被称为设备存储权限、用户协议、隐私政策及某种垄断机构认证服务条款。这种文档一般内容多、信息量大,并充斥着各种专业术语和法律陷阱。由于用户急于使用某种平台没有时间阅读,再加上条款设置了阅读门槛,非专业人士很难把握其中的要害,并且平台使用协议具有强制性,只有在同意该协议的前提下用户才能够使用某款软件。在此协议的保护下,平台可以合法读取用户数据,

30、并在某些情况下向用户索赔。因此,这种不对称关系使大资本对用户的强制性剥夺成为可能。垄断是数据殖民能够进行强制性剥夺的条件。“垄断意味着,尽管数字工具让我们成为媒体的生产者,而不是单纯的消费者,但参与哪个平台的选择有限。”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更便利的生活条件,更快速的欲望满足。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逐渐被互联网侵蚀,从而对各大垄断平台产生了巨大的依赖性。数据生产者众多,但是数据拥有者却很少,数字平台是垄断的完美媒介,为资本生产社会内容。平台的“社交性”越强,用户获得“工作”回报的期望就越低。因为我们在使用平台互动、交流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生产数据,不认为自己消耗在平台上的

31、时间是具有价值的注意力时间,这既是消费又是生产。用户没有生产意识,只是觉得在消费平台内容,消磨闲暇时光。在此基础上,人们基本上无偿地把自己的数据交给平台使用。例如,2 0 2 1年,脸书在线视频每天活跃用户数量约为2 5亿,视频浏览量超过8 0亿次。据统计,2 0 2 2年1 1月1 0日至1 6日,推特日均注册用户高达2 0 0万,创下历史新高。这些平台不仅用户数量众多,而且其海量内容基本上都是由551“数据殖民”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影响参见 瑞柏律师事务所译.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 D P R),法律出版社2 0 1 8年版,第3 6页。参见吴军:智能时代下卷,中信出版集团2 0 2 1年版,第

32、3 3 4页。N i c k C o u l d r y a n d U l i s e s A.M e j i a s,T h e C o s t s o f C o n n e c t i o n:H o w D a t a I s C o l o n i z i n g H u m a n L i f e a n d A p p r o p r i a t i n g I t f o r C a p i t a l i s m,S t a n f o r d 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2 0 1 9,p.4 3.参见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等:

33、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 0 2 1),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 0 2 1年版,第1 9 5页。用户无偿或者低成本提供。这些以热爱生命、拥抱自由、分享生活为名义创造的数据不仅没有为用户带来自由,反而异化为一种支配用户消费习惯和对用户进行分类歧视的手段。另外,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和各种网络平台的出现,似乎越来越多的职业选择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不轮班、没老板、无约束”成为很多年轻人向往的工作模式。这为劳动群体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对低收入者来说更是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它戴着“自由”和“解放”的面具出现,表面上解放了劳动者的劳动时间,给予了劳动者充分的工作形式自由。但是,作为实现人类自由和解放基

34、础的劳动,并不是这种工作时间和工作形式上的自由。只要不改变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就不可能“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在2 1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到数据殖民阶段的背景下,脱离传统雇佣模式,生产资料所有者将享受更低的劳动成本,承担更少的社会责任。从长远来看,当零工成为主流,财富不仅不会流向人民,反而会使资本的剥削进一步加深。很显然,正如马克思眼中的资本主义破坏了人类与物质自然的关系一样,在数据殖民时代,资本主义扭曲了人的本质,也就是说,扰乱了我们作为自反性的、相对自主的人类的生活。数据殖民主义将数据提取的设备直接插到

35、人类生活的结构中,这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经验,侵犯自主和自由的价值所依赖的空间。三、“数据殖民”的主要影响随着数字寡头从各种支离破碎的信息中提取有效信息、复原个体或组织全貌的能力不断增强,加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逐利性和扩张性,必然导致无节制地收集、处理和利用用户数据的现象愈演愈烈。数据殖民由此成为一种新的殖民主义形式,数据空间则成为新型的殖民地形态。这必然引发严重的社会政治问题,并带来巨大风险。(一)被数据化的人成为被操控的“数据奴隶”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持续地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占用着人们的时间、精力,而且人类自身成为最重要的数据源。人与人在数字空间相遇,却不构成现实

36、生活中的人际关系,而是经过一定的算法形成的数据关系。算法给人们带来很多便利,以至于人们忽略了它们对自身的控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以数据为中介来实现。“一般数据构成了一个无所不在的机制,这个庞大的机制已经将每一个参与智能界面活动的个体都换算成了一串字符,并在云计算中对其进行分类和储存。”它们叙述人类的行为和习惯。个体之间的交往完全被一般数据穿透,这种一般数据与商品、货币、景观、符号等抽象的物不同,拥有更强大的建构力量。当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以数据为中介,意味着除非人被数据化,否则将失去存在的意义。韩炳哲强调:“数据化和网络化的主体成为自己的全景监狱。”数据殖民人们的生命活动,将人囚禁在数字化“总内

37、存”中,人们成为“奴隶”却找不到可以反抗的651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 0 2 3年第 2期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 6卷上,人民出版社1 9 7 4年版,第1 0 2-1 0 4页。N i c k C o u l d r y a n d U l i s e s A.M e j i a s,T h e C o s t s o f C o n n e c t i o n:H o w D a t a I s C o l o n i z i n g H u m a n L i f e a n d A p p r o p r i a t i n g I t f o r C a p i t a l i s

38、 m,C a l i f o r n i a:S t a n f o r d 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2 0 1 9,p.3 2.蓝江:一般数据、虚体与数字资本: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数字资本主义批判,江苏人民出版社2 0 2 2年版,第1 2 7页。德韩炳哲:精神政治学,关玉红译,中信出版社2 0 1 9年版,第8 3页。对象。数据殖民就是通过大量收集、储存和分析人类活动的数据,来判断、预测人们的喜好、行为方式,以此来达到控制人的目的。资本通过数据对个体的复原能力越强,人类生活就越透明,从而更容易被操控,以至成为数据殖民中资本的“奴隶”。个体的互联网流量不可

39、能直接兑换成消费能力支出,但是个体在平台所产生的数据却能为数据的使用者盈利。以智能终端为介质,机器时时刻刻记录着这种占有活动,依托对用户数据的大量获取和分析,平台资本随时随地占有人的时间和空间。克里斯蒂安福克斯将这些被互联网无限剥夺的商业社交媒体用户类比为“网络奴隶”。可见,数据殖民者把人的生命活动所产生的数据视为一种可剥夺的“原材料”,个人在资本面前只能是被数据操控的“奴隶”。成为“数据奴隶”的个人越来越屈从于一般数据,个人的注意力、喜好越来越被一般数据所掌控,而且被控制的程度会与日俱增。数字垄断平台不断推送符合用户心意的商品,以至于用户觉得平台比家人、朋友更加了解自己,愈发热衷于平台所提供

40、的“温床”。这极易使大众不自觉地成为数字垄断平台的“精神俘虏”。很多用户将精神寄托于虚拟社会,由此陷入空虚、迷茫,试图从数字产品和数字平台中寻找慰藉而无法自拔。(二)发展中国家更易遭受信息侵略或文化欺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大数据和算法技术为手段,不断输出其文化理念、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落后与发展中国家实施信息侵略。数字垄断平台利用其自身的优势抢夺大众注意力,并应用各类网络用语、网络符号,加速传播西方国家的理念。大数据和算法技术会为受众推荐个性化内容,逐渐培养用户的访问和阅读习惯,改变用户理解世界的方式,导致认知偏差,操纵用户的思想和选择。实际上,数据殖民者控制着一切重要信息的传播、流动和走向,

41、通过特殊算法逻辑为大众呈现精心设计的内容,使得民众在“信息茧房”中获取被裁剪过的信息。由此,民众在数字空间中看似拥有着绝对的信息自由,殊不知依然难逃帝国主义精心编织的“数字牢笼”。显然,数据殖民者主导了数据内容的选择和传播,因而减少了人们接触和了解其他文化的机会,尤其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本土文化和知识系统被忽视或边缘化,其文化的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被削弱。结果就是落后和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和知识受到压制和削弱,本土文化多样性减少、创新性变弱。与此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会利用数字技术优势,刻意打压他国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并且借所谓市场化、自由和民主等名义推进意识形态渗透,威胁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安

42、全。资本主义文化随着数据流通对落后与发展中国家的主流文化造成了较大冲击。例如,一些新媒体平台上散布着各种自由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文化观念,对思想尚未成熟的青少年群体造成负面影响。在此过程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此大大加强了其文化控制力,推行其文化霸权。在数据殖民过程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会进行信息煽动。比如,部署大量社交媒体虚假账号和“水军机器人”,运用推荐算法和热度权重,大肆散布、传播谣言或有害信息,推动751“数据殖民”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影响参见张念:阿伦特:政治的本原,南京大学出版社2 0 2 2年版,第1 3 0页。参见 英克里斯蒂安福克斯:数字劳动和卡尔马克思,周延云译,人民出版社

43、2 0 2 0年版,第1 4 1页。参见全燕、陈龙:算法传播的风险批判:公共性背离与主体扭曲,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 0 1 9年第1期。孙冲亚:数字帝国主义时代的文化安全风险及其应对,马克思主义研究2 0 2 1年第6期。参见王不凡:数据时代的文化:特征、风险挑战与应对,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 0 2 2年7期。虚假叙事的迅速发酵,混淆是非,直接对发展中国家的舆论场产生负面影响。例如,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就有大量来自境外的谣言,有的假冒医务人员拍摄视频和图片,有的冒充境内网民蓄意制造地域矛盾,有的借疫生事,激发针对政府和官员的不良情绪,等等。此类谣言的制造采用了专业化数字技术手段,在社交平

44、台上发起,诋毁目标精确化,表达形式迎合特定群体。另外,数据垄断平台或旗下的自媒体常常雇佣公关公司或“水军”,利用社交媒体对公众进行舆论煽动,或是“带节奏”、制造恐慌、制造焦虑,或是作态“科普”、说教,影响甚至操纵“热搜”“流行”“时尚”“权威”和“正义”等话题。网民注意力很容易在平台和“水军”的煽动下被误导,基于某个网络事件或网络观念形成暂时性的群体性心理。推特、脸书、Y o u t u b e等平台不仅自身充当了各方角力的主战场,更是信息侵略的实际参与方或发起者。(三)造成新的经济和社会权力的不平衡数据殖民主义与传统殖民主义都是基于不规范的资源占有和分配使少数地区、少数国家的少数人变得更加富

45、足,加剧了全球社会的不平等格局。与以往的殖民扩张对实体空间的占有相比,数字空间更容易被掌控。对数据收集、存储和使用的权利掌握在少数企业和政府手里,普通用户既缺乏对个人数据的保护意识,也无力控制各种应用(A P P)对个人数据的收集。由此,一种由“数字革命”引发的新的经济和社会权力的不平衡逐渐形成。数字垄断平台拥有基础数据的所有权和控制权,逐渐发现大数据价值潜力,再加上资本的趋利性和越来越“巧妙”的算法,更加毫无节制地采集、存储、循环利用用户的个人数据,侵害消费者权益为自己牟取“超额”利润。据统计,2 0 2 2年一季度,谷歌母公司字母表营收同比增长2 3%,至6 8 0.1亿美元。谷歌云业务的

46、营收为5 8.2亿美元,同比增长4 4%。同期,微软则收入和利润双增长。截至2 0 2 2年3月底的财季,微软收入同比增长1 8%,至4 9 4亿美元;净利润增长8%,至1 6 7亿美元。谷歌、微软营收或利润增长迅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疫情催发远程办公的需求,加速了生活场景的数字化,人们的生活加速向线上迁移,用户在互联网上的停留时长不断增加。这些都加剧了经济的不平衡。再比如,前几年引起巨大风波的滴滴公司在美国上市事件。经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查实,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存在1 6项违法事实,包括违法收集用户手机相册中的截图信息,过度收集用户剪切板、人脸、年龄、职业、社会关系、打车地址等信息。同时,还

47、存在严重影响国家安全的数据处理活动,其违法违规运营给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和数据安全带来严重风险隐患。2 0 2 2年7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滴滴公司依法作出网络安全审查相关行政处罚的决定。根据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 0 2 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 0.1 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 1.6%。作为全球最庞大的数字社会,面对这种新的结构性的不平等,如果不能有力维护数字空间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经济社会也无法稳定运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数字技术优势,通过技术入侵,抢占市场,加强对落后与发展中国家的掠夺和控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收集了大量数据并拥有处理数据的技术能力,而亚

48、非拉诸多国家却只能作为数据资源的提供方。因为技术落后,创新不足,落后与发展中国家难以在市场上立足。长此以往,就会进入恶性循环,导致落后国家的发展越来越艰难,其民众851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 0 2 3年第 2期参见刘皓琰:新帝国主义的数字殖民 从网络族群与注意力时间谈起,国外理论动态2 0 2 0年第3期。参见秦天弘:数字化加速发展推升美科技公司业绩,经济参考报2 0 2 2年4月2 8日。参见 滴滴被罚8 0.2 6亿元,第一财经日报2 0 2 2年7月2 2日。无法广泛享受到大数据带来的红利。相对落后的国家因缺乏控制数据资源的能力,过度依赖外部实体的数据和技术,必然加剧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数

49、据和技术依赖。这势必加剧全球范围内的数据鸿沟和世界发展的不平衡,在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均产生新的不公正现象。(四)形成新的帝国主义霸权以谷歌、亚马逊、推特为代表的全球性数字寡头不仅在经济生活中,甚至在政治生活中逐渐起决定作用。例如,在美国大选期间,推特通过用户数据掌握大众喜好,精准推送选举信息,操纵民意,影响大选。平台资本对用户数据的获取是全球性的,跨国资本对用户的剥削也是全球性的。部分学者认为应该将新帝国主义视为数据殖民的主体,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为典型。数据殖民主义带来了新的资源掠夺问题和权力结构变迁。数字寡头和发达国家可以通过收集和控制落后与发展中国家的数据来实施经济、政治和文

50、化上的霸权。一旦在全球范围内控制和主导数字经济,并通过操控数据在全球范围内施加政治影响力,就意味着一种新的帝国主义霸权诞生,其核心就是数字霸权。有学者将数字寡头和国际数字垄断形成联盟并最终催生依托数字霸权的新型帝国主义称为“数字帝国主义”。以美国为首的强权国家假借“数字自由”和“数字民主”的幌子,推行数字霸权,并掐住其他国家的政治民生甚至是发展命脉,一直享受着由此带来的丰厚利润。通过操纵数字垄断平台话语权,输出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从而实现对绝大部分落后与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控制的根本目的。目前,有关数据流动、治理和数据产权的标准、规则、规制等基本上来自数字技术基础完备的发达国家,而且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