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俄乌冲突中反辐射导弹的作战运用与启示_李玮.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0622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01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俄乌冲突中反辐射导弹的作战运用与启示_李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俄乌冲突中反辐射导弹的作战运用与启示_李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俄乌冲突中反辐射导弹的作战运用与启示_李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热点追踪航天电子对抗2023年第 3期俄乌冲突中反辐射导弹的作战运用与启示李玮,程磊,逯怀刚,刘世阳(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三十五所,北京 102488)摘要:根据公开情报信息梳理了俄乌冲突期间双方采用反辐射导弹的作战运用情况,简要回顾了反辐射导弹的发展历程。在总结作战运用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从提高反辐射导弹雷达导引头的探测性能、降低反辐射导弹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挖掘反辐射导弹的规模化快速生产潜能、增强反辐射导弹对体系作战的支撑能力等方面为完善防空压制体系建设提供启示和借鉴。关键词:俄乌冲突;反辐射导弹;发展历程;启示借鉴中图分类号:E927 文献标志码:ACombat use and enlig

2、htenment for antiradiation missile in the RussiaUkraine conflictLi Wei,Cheng Lei,Lu Huaigang,Liu Shiyang(The 35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third Institute of CASIC,Beijing 102488,China)Abstract:The combat use of anti-radiation missiles during the Russia-Ukraine conflict is sorted out,and the histor

3、y of anti-radiation missiles is reviewed briefly.On this basis of experience and lessons from combat use,sev-eral useful enlightenments are proposed to perfect the construction of air defense suppression system in terms of improving detection performance of radar seeker,reducing life cycle costs,exp

4、loiting potential ability for large-scale and rapid production,and enhancing support ability for system combat of anti-radiation missile.Key words:Russia-Ukraine conflict;anti-radiation missile;development;enlightenment0 引言2022 年 2 月 24 日俄罗斯军队开始在乌克兰开展特别军事行动,俄军随即从陆、海、空多个方向对乌境内数个目标发起军事打击行动。俄乌冲突爆发一年多以来

5、,美西方持续加大对乌军援、对俄“围剿”的力度,大量先进武器装备悉数登场,冲突影响不断外溢。本文依据公开情报信息,对双方在此次战争中使用的反辐射导弹及其作战情况进行了盘点,并针对作战运用的经验和教训,从多个方面为防空压制体系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1 俄乌反辐射导弹作战运用情况据美国 空军杂志 报道,截至开战首日的 10时 53分,社交媒体上已发布的有关乌军在马里乌波尔市外围 5 套防空系统遭遇攻击后的残骸照片如图 1 所示。其中的防空雷达系统包括 1 部 P-14(已损坏)、1 部 P-35/37(已摧毁)、1部 PRV-13(已损坏)及 2部 1L-22(1部损坏,1部摧毁)1。另据俄罗斯

6、国防部战报,在特别军事行动第一天,俄军破坏了乌军 36 座雷达站、13 座指挥通信中心以及 14 套防空武器系统配备的各型雷达。交战初期,俄军共摧毁 100 余座雷达站及 170 余套各型防空武器系统中的雷达设备。俄军事评论网站认为,为了能在第一时间摧毁乌克兰现有防空网络,俄军在对乌开展特别军事行动中使用了包括 Kh-31PM 等在内的超声速反辐射导弹(如图 2 所示)攻击了乌克兰军队的各类防空预警雷达2。此外,乌克兰敖德萨军事管理局发言人宣称,乌军近日对赫尔松地区的袭击中摧毁了 1套俄军的新型Podlet-K1(48YA6-1)防空雷达,如图 3所示。该 型 雷 达 用 于 替 换 S-40

7、0 防 空 导 弹 系 统 中 的96L6-1 雷达,2020 年初刚装备俄军,属固态相控阵三坐标雷达,具备在复杂战场环境中对低空尤其是超低收稿日期:20221229;20230319修回。作者简介:李玮(1988-),男,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雷达导引头总体设计工作。-5DOI:10.16328/j.htdz8511.2023.03.0042023,39(3)航天电子对抗空空中目标进行探测的能力。俄军对该雷达保护很到位,布置在距离前方 100多千米处,基本上可以杜绝乌克兰 M-142 火箭炮、M-777 榴弹炮等火炮类武器的打击。结合近期乌媒报道的乌军战机在南线赫尔松、扎波罗热、哈尔科夫等战

8、线相继摧毁俄军 17个雷达目标(其中包括 4部 S-300防空导弹雷达和 1部“铠甲”S1弹炮合一防空系统雷达)的新闻,再加上俄军在其本土发现 AGM-88反辐射导弹的残骸,如图 4所示,其中甚至还有比较完整的尾翼,可以清楚看到残片上的“BSU-60A/B,MFR69214(D)”字样。鉴于乌军主要使用 Su-27、Mig-29等苏式战机,若未经北约改造其火控系统无法与美式火控系统相互兼容。从目前的情况分析,北约大概率已帮助乌军升级了苏式战机的火控系统,或者发展出了集装箱发射模块使其能够搭载反辐射导弹,具备从地面移动载具上进行发射的能力,用于打击俄军防空系统。种种迹象表明乌军极有可能已从西方获

9、得了反辐射导弹用于抵御俄军防空系统的威胁3。这一推断得到了美国防部副部长柯林卡尔确认,称已经向乌克兰提供了用 于 打 击 俄 军 防 空 系 统 的 AGM-88 系 列 反 辐 射导弹4。2 美俄反辐射导弹发展历程相比于空中电子对抗平台,地面雷达系统的干扰对抗资源优势十分明显,加之雷达部署的密度与日俱增,使得进攻性武器在电磁环境日益复杂的现代战场上仅靠电子干扰“软杀伤”手段难以实施有效突防。于是以敌方防空导弹阵地中的制导/预警雷达等目标为主要打击对象的“硬杀伤”武器反辐射导弹5成为众多国家,尤其是美俄等军事强国竞相发展的重要武器类型。作为防空压制武器的典型代表之一,反辐射导弹利用敌方武器系统

10、所辐射的电磁波来探测、跟踪并摧毁目标。如果将雷达比喻为现代战争中的“千里眼”,那么反辐射导弹则是专门的“雷达克星”“挖眼神手”,能够对敌方防空雷达及其操作人员造成直接而有效的物理杀伤,为后续各类进攻性武器作战运用开辟出一条安全的“空中走廊”。2.1美军反辐射导弹发展历程美军研制的反辐射导弹先后经历了 3 代,当前正在进行第 4 代研制6-10,其主要发展情况如表 1 所示。第 1 代是 20 世纪 60 年代研制的 AGM-45“百舌鸟”(Shrike)反辐射导弹;第 2 代是 70 年代研制的 AGM-78“标 准”(Standard)反 辐 射 导 弹 及 7 个 衍 生 型 号AGM-7

11、8A/B/C/D。第 3代是著名的 AGM-88“哈姆”(HARM)高速反辐射导弹。它于 80年代研制成功,在前 2 代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改进,并在基本型基础上发展出了很多改型,如 AGM-88A/B/C/D,成为当前美军主要的反辐射导弹。虽经历多轮改进,但制导系统仍采用被动雷达导引头,制导精度相对较低,不能真正实现抗关机/抗诱饵。第 4 代 以 2010 年 左 右 装 备 部 队 的 AGM-88E(AARGM)和 正 在 研 制 进 程 中 的 AGM-88G(AARGM-ER)反辐射导弹作为代表,由阿连特技术图 1马里乌波尔市被摧毁的乌军防空雷达残骸图 2俄 Su-35S战机挂载 Kh

12、-31PM 超声速反辐射导弹图 3俄军 Podlet-K1(48YA6-1)防空雷达残骸图 4俄军发现的疑似美制 AGM-88反辐射导弹残骸-6热点追踪李玮,等:俄乌冲突中反辐射导弹的作战运用与启示2023,39(3)系统公司负责研制,是“哈姆”现役最新改进型,其各舱段布局如图 5所示。由于 AGM-88E来源于 AGM-88B/C,因此除制导系统外其他舱段具有良好的继承性。AGM-88E 显著的技术进步是采用“主动毫米波+宽频被动”主被动复合导引头,构成了“GPS/INS 组合导航中段制导+宽频被动/主动毫米波的雷达末段制导+双向数据链”的复合制导体制。据报道,由于技术上的复杂性全弹共经过了

13、 9 轮半实物仿真试验和 58 次机载挂飞试验才形成了最终的制导体制方案。其中主动雷达导引头采用 W 波段的机扫体制,具有波束宽度窄、角分辨率高等优势;被动雷达导引头采用环状共形天线,提高了视场角及测角精度,同时覆盖了更宽的频段并具备更高的灵敏度。在导弹飞行末段如果目标雷达停止辐射,采用主动毫米波雷达导引头进行搜索截获,以重新跟踪目标。在世界范围内快速部署的 S-400防空武器系统对美军战机构成了巨大威胁。由于其拦截半径大大提高,AGM-88E 反辐射导弹的射程便显得捉襟见肘。由此增程型反辐射导弹的研制计划提上美军的议事日程。2019年 3月,美国防部宣布已与诺格公司达成了总价超 3 亿美元的

14、研发制造合同,确定该反辐射导弹型号为 AGM-88G。在推进系统方面采用了新型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以此来达到提升导弹速度和大幅增加导弹射程的目的;在体积方面,将 AGM-88E 导弹的中部弹翼移除,新增了边条翼,一方面给导弹提供了更大升力,另一方面可将该弹装进 F-35隐身战斗机的内置弹舱;为提高导弹的机动性,还采用了新型尾翼控制系统。根据该公司网站发布的最新公告,截至目前已进行了 3 次实弹试射,最新的一次实弹试射于 2022 年 7 月 21 日在加州海岸附近的穆古角海域进行,如图 6 所示,载机是一架海军 F/A-18F 战斗机,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据悉,AGM-88G 反辐射导弹的研发

15、工作将在 2023 年 12 月完成,届时可具备初始作战能力。2.2俄军反辐射导弹发展历程在防空压制作战方面,苏联及其继承者俄罗斯与其西方对手迥然不同:他们并不把反辐射作战看作独立的空中行为,认为防空压制仅仅是在战术层面上对空中作战的一种非专用支持,因此要求从歼击/强击/轰炸航空兵到战略轰炸航空兵的飞机都要具备进行反辐射作战的能力。纵观其发展历程,按照反辐射导弹技术性能的提升将其划分为 4 个阶段11-16,即改装阶段、探索阶段、发展阶段以及维持阶段。苏联/俄罗斯反辐射导弹发展情况如表 2所示。第 1代反辐射导弹均是由空对地导弹加装被动雷达导引头改装而成,如 KCP-5、KCP-11;第 2代

16、反辐射导弹以 Kh-22M 和 Kh-28反辐射导弹为代表;第 3代反辐射导弹以 Kh-25P 和 Kh-58 为代表;第 4代反辐射导弹以星箭设计局为对抗“爱国者”及“宙斯盾”防空表 1美国主要反辐射导弹一览表代际第 1代第 2代第 3代第 4代导弹型号AGM-45AAGM-45BAGM-78AAGM-78B/C/DAGM-88A/B/C/DAGM-88E(AARGM)AGM-88G(AARGM-ER)射程/km1640555580110220飞行速度 Ma数222.52.52.92.94.0弹径/mm305305343343254254290制导方式被动雷达被动雷达被动雷达宽带被动雷达惯性

17、+GPS+宽带被动雷达惯性+GPS+宽带被动雷达+毫米波主动雷达惯性+GPS+宽带被动雷达+毫米波主动雷达图 5AGM-88E导弹各舱段布局图图 6美军 AARGM-ER反辐射导弹进行第 3次试射-72023,39(3)航天电子对抗系统专门研制的 Kh-31P反辐射导弹为代表,如图 7所示。最初的载机为 Su-24,后期还装备了 Mig-29、Su-25、Su-34、Su-35、Yak-141等飞机。Kh-31P反辐射导弹采用了常规气动布局,动力系统为整体式火箭冲压发动机,在导弹飞行的初始段使用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在剩余飞行段使用煤油燃料冲压发动机,助推器置于发动机燃烧室内;采用触发引信的杀爆

18、战斗部;制导方式采用惯性导航和被动雷达制导系统,其中被动雷达制导系统由 3 个有限带宽的导引头(-111-113)组成,分别对付不同频率波段的雷达,使得导弹能够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对目标进行准确搜索、截获和跟踪。但是在实际作战中,需要根据不同的作战需求换装对应的导引头,导致作战灵活性略显不足。几十年来俄军方始终致力于 Kh-31P 反辐射导弹升级换代工作,先后发展出了 Kh-31P 的改进型 Kh-31PK和 Kh-31PD。3 启示和借鉴根据俄罗斯国防部 2023年 3月 18日战报显示,自特别军事行动开展以来俄方共击毁了乌方 8 326量坦克和装甲车、8 985 辆各类军车、1 064 门多

19、管火箭炮、4 377门身管火炮、414套防空系统、402架固定翼飞机以及 221架直升机和 3 448架无人机,消灭乌军有生力量 166 200人,取得令人瞩目的战果,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削弱乌国防工业能力及震慑西方国家的战略目的。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短板17-18,诸如精确打击强度不足、武器弹药储量不够、防空压制体系尚不完备等一系列问题。总结本次作战运用中的经验教训,能够为未来防空压制体系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1)提高反辐射导弹雷达导引头的探测性能提高反辐射导弹性能,导引头是关键。其提升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扩大被动雷达导引头频率覆盖范围。适应防空雷达工作频段向米波/毫米波发展的

20、趋势。提高被动雷达导引头接收机灵敏度。利用防空雷达波束的旁瓣或者背瓣信号进行探测,导引导弹攻击,要求导引头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加强被动雷达导引头信号处理能力。未来战场上导引头同时接收到的电磁信号密度将达每秒百万次以上且体制更加多样化,这就要求导引头在信号筛选能力、处理速度等方面指标有较大提高。采用复合制导技术。可将被动雷达与主动雷达、红外、激光、电视等制导样式有机结合,尤其是与主动雷达结合,形成复合制导能力,有望进一步提高对辐射源目标攻击的准确性及多目标选择能力,同时在辐射源关机时可继续利用主动雷达制导的方式完成作战任务,提高导弹的自寻的和抗干扰能力。2)降低反辐射导弹的全寿命周期成本从俄乌冲突

21、这一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可以发现,参战各方都大量使用了包括反辐射导弹在内各类精确制导武器,导弹攻防对抗将成为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主要作战样式。由于导弹研制生产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统筹考虑作战需求、性能指标、工艺水平方面的因素,研制成本高、研发周期长的弊端始终困扰着各国军方,大大限制了导弹的大量装备使用,同时也为各国财政带来沉重负担。因此,导弹武器低成本化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技术层面上各国正在采用联合研制手段,在设计论证阶段积极贯彻模块化、标准化、通用化的“三化”设计思想,通过统型的方式降低多类型产品研发、设计及验证带来的成本投入,同时结合部分商用成熟技术,例如精益制造、敏捷制造、

22、快速成型制造、计算机模拟与虚拟制造等,以期大幅度降低研制生产期间的成本。从导弹武器的全寿命周期费用角度来看,也应积极探索使用、维护以及保障期间降低成本的途径措施。图 7俄军 Kh-31P反辐射导弹及其被动雷达导引头表 2前苏联/俄罗斯主要反辐射导弹一览表代际第 1代第 2代第 3代第 4代导弹型号KCP-5KCP-11Kh-22MKh-28Kh-25PKh-58Kh-31PKh-31PKKh-31PD射程/km3001705509060160110110250飞行速度Ma数1.200.952.52.52.53.534343弹径/mm9201 000900450275380360360360制导

23、方式被动雷达被动雷达被动雷达被动雷达被动雷达被动雷达惯性被动雷达惯性被动雷达惯性被动雷达-8热点追踪李玮,等:俄乌冲突中反辐射导弹的作战运用与启示2023,39(3)3)挖掘反辐射导弹的规模化快速生产潜能俄乌冲突持续一年多以来俄罗斯虽然消耗了超过 3 000 枚的精确制导武器,但是俄军平均每日的消耗量却仅 30余枚,相比海湾战争以及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军精确打击武器日均消耗量 310 枚和 540 枚,俄军打击强度远远不足,导致其始终未能全面压制乌军防空系统、未能彻底瘫痪乌军指控网络、未能快速夺取战场制空权。造成这一窘境的原因很可能与俄精确制导武器库存告罄有关。因此亟需打造规模化、高效率的导弹生产

24、线,具备战时快速规模化生产潜能,为大规模的持久作战做好充足准备。针对雷达导引头来说,可探索基于无线数传和榫卯装配的快速生产技术、基于模型以及历史测试数据的头罩快速标校匹配技术,尽量减少测试项目,优化装配工艺,提升生产效率,实现现有资源条件下的快速规模化生产。4)增强反辐射导弹对体系作战的支撑能力作为对敌防空压制这一体系作战中的 2个核心要素,反辐射导弹和地面防空系统这一对“矛与盾”的对抗必将持续下去。为了实现对目标的有效打击,可从如下几方面增强反辐射导弹对体系作战的支撑能力。小型化、远程化、高速化。减小导弹体积可有效解决载机平台承重和导弹挂载数量间的矛盾,有助于实现 4/5代战斗机的内埋挂载,

25、提高载机的隐身性;加大导弹射程有助于载机实现防区外发射,提高载机和飞行员的安全性;提高导弹速度能够有效压缩敌防空系统的反应时间,显著提升导弹的突防概率。一头多用、一弹多能。面对当前瞬息万变的复杂战场环境,任何一件武器装备都无法做到打遍天下无敌手。只有具备灵活、快速适应战场环境能力的武器,才能够对敌方目标实施有效打击。兼具反辐射、反舰、对地攻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反辐射导引头/导弹才能适应多种作战场景及作战任务,只有实现“一头多用、一弹多能”,才能有效提升作战运用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协同化作战。现役的反辐射导弹在作战时大多都处于单打独斗的境况,即使发射了多枚导弹也是各自执行射前装订的作战指令程序,无法

26、实现相互通信,缺少导弹间的协同作战。多弹协同能够有效增加敌防空系统拦截难度,增强反辐射导弹的突防概率。4 结束语作为“挖眼”利器的反辐射导弹,其在防空压制体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本文从梳理俄乌冲突期间双方采用反辐射导弹的作战运用情况入手,简要回顾了它的发展历程。在总结作战运用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从提高反辐射导弹雷达导引头的探测性能、降低反辐射导弹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挖掘反辐射导弹的规模化快速生产潜能以及增强反辐射导弹对体系作战的支撑能力等四个方面,为完善防空压制体系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参考文献:1常晋聃,王晓东.俄乌冲突首日空战 J.国际电子战,2022,470(2-3):44-4

27、7.2 陈友龙,周凯,刘畅.盘点俄乌战争中的导弹武器装备J.坦克装甲车辆,2022,23(5):28-36.3赵本东,胡星志,赖剑奇,等.俄乌冲突空天攻防作战应用分析与启示 J.战术导弹技术,2022,48(4):17-22.4杨慧君.“雷达克星”:反辐射导弹同台竞技 J.太空探索,2023(1):68-73.5金钊,姜雪红.破坏,失能,摧毁反雷达武器现状与展望 J.飞航导弹,2006,13(7):42-46.6杨艺,崔宇,李勇,等.美先进反辐射导弹发展与应用分析 J.空天防御,2020,3(2):77-84.7刘箴,符新军.先进机载反辐射导弹综述及发展趋势J.飞航导弹,2016,13(6):

28、43-49.8杨卫丽,左琳琳,程鲤.国外反辐射导弹及其制导技术发展 J.战术导弹技术,2015,13(2):12-16.9王浩,高晓光,符小卫.国外反辐射导弹发展现状分析J.飞航导弹,2012,13(8):53-57.10 赵月阳,李刚,王蜀杰.国外反辐射导弹发展概况 J.飞航导弹,2020,13(8):30-34.11 吴宇平,杨宝奎,李正顺.国外反辐射导弹武器系统的发展研究 J.飞航导弹,1995,14(4):10-20.12 刘桐林.养在深闺人未识前苏联/俄罗斯的反辐射导弹(上)J.现代兵器,2002,13(9):29-33.13 刘桐林.养在深闺人未识前苏联/俄罗斯的反辐射导弹(下)J

29、.现代兵器,2002,11(10):21-23.14 尤里瓦宁.赤色突防:苏/俄反辐射导弹的装备与技术发展 J.国际瞭望,2003,470(7):24-33.15 魏清新,张婵,邓卫国.俄罗斯 X-31超声速导弹系列发展历程 J.飞航导弹,2012,11(7):3-10.16 张勇,崔东辉,李风义.俄罗斯反辐射导弹的发展历程和特点研究 J.飞航导弹,2013,32(12):21-26.17 武坦然,易楷翔,皇甫冬琦,等.俄乌冲突中北约电磁频谱作战介入与俄军教训J.航天电子对抗,2022,38(3):1-4.18 崔勇平,邢清华.从俄乌战争中看无人机对野战防空的挑战和启示 J.航天电子对抗,2022,38(4):1-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