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课程
(课程代码:3517)
考
试
大
纲
目 录
Ⅰ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 1
Ⅱ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 1
第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 1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
二、课程内容………………………………………………………………………… 1
三、考核知识点……………………………………………………………………… 1
四、考核要求………………………………………………………………………… 1
第二章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一般特点 …………………………………… ……… 1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
二、课程内容……………………………………………………………………… …2
三、考核知识点……………………………………………………………………… 2
四、考核要求………………………………………………………………………… 2
第三章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心理学基础与教学模式…………………………… … 2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2
二、课程内容………………………………………………………………………… 2
三、考核知识点……………………………………………………………………… 2
四、考核要求………………………………………………………………………… 2
第四章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2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2
二、课程内容………………………………………………………………………… 2
三、考核知识点……………………………………………………………………… 2
四、考核要求………………………………………………………………………… 3
第五章 认识自我与悦纳自我…………………………………………………… …… 3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3
二、课程内容………………………………………………………………………… 3
三、考核知识点……………………………………………………………………… 3
四、考核要求………………………………………………………………………… 3
第六章 性心理教育………………………………………………………………… …3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3
二、课程内容………………………………………………………………………… 3
三、考核知识点……………………………………………………………………… 3
四、考核要求………………………………………………………………………… 4
第七章 智能训练……………………………………………………………… ……… 4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4
二、课程内容………………………………………………………………………… 4
三、考核知识点……………………………………………………………………… 4
四、考核要求………………………………………………………………………… 4
第八章 学习心理指导……………………………………………………… …… …… 4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4
二、课程内容………………………………………………………………………… 4
三、考核知识点……………………………………………………………………… 4
四、考核要求………………………………………………………………………… 4
第九章 挫折应付与情绪调节………………………………………… ………… ……5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5
二、课程内容………………………………………………………………………… 5
三、考核知识点……………………………………………………………………… 5
四、考核要求………………………………………………………………………… 5
第十章 协调人际关系………………………………………………………… … 5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5
二、课程内容………………………………………………………………………… 5
三、考核知识点……………………………………………………………………… 5
四、考核要求………………………………………………………………………… 5
第十一章 消费与闲暇心理辅导………………………………………………… ……5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5
二、课程内容………………………………………………………………………… 6
三、考核知识点……………………………………………………………………… 6
四、考核要求………………………………………………………………………… 6
第十二章 生命教育…………………………………………………………………………6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6
二、课程内容………………………………………………………………………… 6
三、考核知识点……………………………………………………………………… 6
四、考核要求………………………………………………………………………… 6
Ⅲ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6
1. 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与作用…………………………………………… ……………6
2.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6
3. 关于自学教材和教学方法………………………………………………… …………7
4. 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7
5. 对社会助学的要求……………………………………………………………………7
6. 对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的说明………………………………………………………7
7. 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7
附录 题型举例…………………………………………………………………… ………8
Ⅰ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是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构体系、设计模式和组织原则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它是师范类心理学专业学生必须选修的专业课程。
透过本课程的学习,试图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特点、方法和教学模式,能应用有关知识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案编写,并初步掌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堂组织与评价,为未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下基础。
本学科与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及心理咨询与辅导等学科关系密切。发展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础学科,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在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影响学生人格发展的因素的前提下进行设计与组织。而心理卫生学提供了不同年龄阶段群体的心理保健知识,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心理咨询与辅导则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补充与矫正,它主要是针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帮助。
Ⅱ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考核知识、考核要求)
第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 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
2、 理解心理健康教育与现代教育体系的关系。
3、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
第二节 心理健康教育与现代教育体系的关系
第三节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三、考核知识点
1. 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
2. 心理健康教育与现代教育体系的关系
3.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本章重点: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
本章难点:理解心理健康教育与现代教育体系的关系。
四、考核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识记),心理健康教育在内容上包括哪两部分(领会),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简单应用),心理健康教育与现代教育体系的关系(综合应用)。
第二章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一般特点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 了解课程的概念与本质。
2. 了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类型。
3. 了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体系。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对课程的一般认识
第二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类型
第三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体系
三、考核知识点
1、课程及课程的本质
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类型
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体系
本章重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类型。
本章难点: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类型的区别。
四、考核要求
课程及课程的本质(识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类型(领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体系(简单应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综合应用)。
第三章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心理学基础与教学模式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1、 了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心理学基础。
2、 掌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教学模式。
3、 了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我国的实践。
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心理学基础
第二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教学模式
第三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我国的实践
三、 考核知识点
1. 活动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点
本章重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
本章难点:对各种模式的理解与把握。
四、 考核要求
教学模式的概念(识记),活动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点(领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我国的实践(简单应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心理学基础及其影响(综合应用)。
第四章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教学设计的两种基本模型。
2、掌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案设计思路
3、掌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组织原则。
4、了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
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教学设计的两种基本模型
第二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案设计
第三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组织
第四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
三、 考核知识点
1、两种基本模型
2、教案设计要求
3、课堂组织原则
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
本章重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案设计思路。
本章难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组织原则。
四、 考核要求
教学设计的概念(识记),教学设计的两种基本模型(领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简单应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案设计(综合应用)。
第五章 认识自我与悦纳自我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1、 了解自我认识和悦纳自我的重要性。
2、 掌握认识自我和悦纳自我的途径和方法。
3、 能参照相关知识编写教案。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我是谁
第二节 每人都有优缺点
第三节 外在美与心灵美
第四节 测测你的智力
第五节 性格大配对
第六节 情绪A-B-C
第七节 兴趣万花筒
三、考核知识点
1、编写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的教案
本章重点:认识自我与悦纳自我的方法与途径
本章难点:编写认识自我并悦纳自我的教案。
四、考核内容
“自我”的概念(识记),青少年的自我认识特点(领会),认识自我和悦纳自我的途径和方法(简单应用),编写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的教案(综合应用)。
第六章 性心理教育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1、 掌握青春期学生性生理、性心理发展的特点。
2、 明白异性同学交往的意义、原则与注意事项。
3、 能应用有关知识设计出较好的性心理教育教案。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性机能成熟
第二节 性意识觉醒
第三节 男女性别角色
第四节 性冲动与性适应
第五节 如何与异性交往
三、考核知识点
1、异性交往的原则
2、编写性心理教育的教案
本章重点:性意识觉醒和异性交往指导。
本章难点:设计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国情的性心理教育活动方案。
四、考核要求
性心理的概念(识记),青春期学生性生理、性心理发展的特点(领会),青春期异性交往的意义、原则与注意事项(简单应用),编写性心理教育的教案(综合应用)。
第七章 智能训练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1、 掌握观察力和创造力训练的切入点。
2、 懂得确立相应的单元题目并设计出相应的心理教育活动。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观察精明眼
第二节 考考你的记忆力
第三节 展开想象的翅膀
第四节 学会解决问题的思维
第五节 培养你的创造力
三、考核知识点
1、观察力和创造力等认知能力训练的要点
2、编写教案
本章重点:各种认知能力训练的切入点。
本章难点:编写相应的教案。
四、考核要求
智能的概念(识记),智能训练课程的培养目标(领会),观察力和创造力等认知能力训练的要点(简单应用),编写智能训练的教案(综合应用)。
第八章 学习心理指导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增强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的切入点。
2、 掌握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培养的方法。
3、 掌握学习方法及考试心理指导的要点。
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学习动机的增强
第二节 学习兴趣的培养
第三节 端正学习态度
第四节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五节 学习方法指导
第六节 考试心理辅导
三、 考核知识点
1、各学习心理指导的要点
2、编写教案
本章重点:各学习心理指导的方法与策略。
本章难点:编写相应的教案。
四、考核要求
学习心理的概念(识记),中小学生学习心理主要涉及的内容(领会),各学习心理指导的要点(简单应用),编写学习心理的教案(综合应用)。
第九章 挫折应付与情绪调节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1、 掌握挫折和危机的表现、产生原因及应付策略。
2、 懂得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3、 能应用有关知识设计出较好的情绪调节的教案。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
第二节 如何应付心理危机
第三节 克服烦恼
第四节 控制愤怒
第五节 消除妒嫉
三、考核知识点
1、挫折、危机的应付策略
2、各种不良情绪的调节方法
3、相应教案的编写
本章重点:挫折的应付与危机的干预的策略。
本章难点:相应的教案的设计。
四、考核要求
挫折应付的含义(识记),中小学生挫折应付的特点(领会),各种不良情绪的调节方法(简单应用),相应教案的编写(综合应用)。
第十章 协调人际关系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1、 掌握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的原则。
2、 掌握处理各种人际关系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3、 能应用有关资料设计出较好的心理活动教案。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你会交朋友吗?
第二节 跨越代沟
第三节 怎样才能与人和睦相处?
三、考核知识点
1、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的原则、方法和技巧
2、编写相应的教案
本章重点:怎样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以及怎样才能成为受欢迎的人。
本章难点:如何设计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教案。
四、考核要求
人际关系的概念(识记),中小学生人际关系的组成部分及特点(领会),中小学生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中常见问题(简单应用),编写相应的教案(综合应用)。
第十一章 消费与休暇心理辅导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1、 掌握消费观的培养。
2、 掌握休闲时间的合理安排。
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你的零用钱怎么花?
第二节 休闲活动学问多
三、 考核知识点
1、消费与休闲心理指导的要点
2、编写相应的较教案
本章重点:培养消费观的要点和休闲安排的原则。
本章难点:编写合理实效的教案。
四、考核要求
闲暇心理的概念(识记),中小学生消费观念和闲暇生活的心理特点(领会),消费与休闲心理指导的要点(简单应用),编写相应的教案(综合应用)。
第十二章 生命教育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1、 理解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2、 掌握生命教育的切入点。
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热爱生命,珍视生命
第二节 探寻生命的意义
三、 考核知识点
1、生命教育的要点
2、编写相应教案
本章重点:生命教育的要点。
本章难点:编写感人的教案。
四、考核要求
生命教育的概念(识记),中小学生的生命意识特点(领会),生命教育的要点(简单应用),编写生命教育的教案(综合应用)。
Ⅲ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 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与作用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教材、掌握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是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的基本内容与范围,教材的内容是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知识和内容的扩展与发挥。
三 关于自学教材和教学方法
教材选用曹梅静和王玲主编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该书系统介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目标、设计思想和课堂组织的原则与方法,并从智能训练、认识与悦纳自我、学习心理辅导、协调人际关系、挫折应付与情绪调节、性心理教育、消费与休闲心理辅导、生命教育等方面,透过具体的活动设计,来说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特点与要求,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课程采用讲授、分析讨论、教案编写、课堂模拟和观摩见习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应用性技能的掌握。
四 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考试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课程基本要求还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对基本内容掌握的程度。基本要求中的知识点构成了课程内容的主体部分。因此,课程基本内容掌握程度、课程考核知识点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
为有效地指导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本大纲已指明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各章的基本要求中也指明了各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五 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指定教材,对考生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
2、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考生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试内容和考核知识点。
六 对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的说明
(1)本课程要求考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课程中各章的内容均由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自学考试中成为考核知识点。因此,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考试内容是以分解为考核知识点的方式给出的。由于各种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的特点不同,自学考试将对各知识点分别按四个认知(或叫能力)层次确定其考核要求。
(2)四个能力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是: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要求能知道本课程中有关的名词、概念、原理、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初级层次的要求。
领会: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简单应用:要求在领会的基础上,运用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中的少量知识点,分析和解决一般的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是更高层次的要求。
综合应用:要求考生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运用学过的本课程规定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稍复杂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七 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都属于考核的内容。考试命题既要覆盖到章,又要避免面面俱到。要注意突出课程的重点、章节重点,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度。
2.命题不应有超出大纲中考核知识点范围的题,考核目标不得高于大纲中所规定的相应的最高能力层次要求。命题应着重考核自学者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是否了解或掌握,对基本方法是否会用或熟练。不应出与基本要求不符的偏题或怪题。
3.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
4.要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5.课程考试命题的主要题型一般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题等。各种题型的具体形式课参见本大纲第四部分的题型举例。主观性试题与客观性试题的比例,应根据课程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应掌握在4:6或6:4之间浮动。
附录 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在多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号后括号内)
1.活动课程的主导作用是( )。
A.教师中心
B.学生中心
C.课堂中心
D.实践活动中心
二、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在横线上)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两种教学设计基本模型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
三、简单题
1.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它的意义是什么?
2.与异性交往有些什么原则?
四、论述题
1.如何去评价一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五、案例题
1、请编写一节教案,内容是关于初中生应该如何正确认识自我的。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