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路径研究_王永祥.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99966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路径研究_王永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路径研究_王永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路径研究_王永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卷 第 期 年 月 贵州开放大学学报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王永祥(),男,江苏连云港人,副教授;田 雪(),女,贵州贵阳人,讲师。基金项目:本文系 年度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贵州民办高校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编号:)的研究成果;年度贵阳人文科技学院科研基金项目“基于大学生获得感的贵州民办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研究”(编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路径研究王永祥 田 雪(贵阳人文科技学院 贵阳)摘 要: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

2、机遇。虽然就业形势严峻,但是对于大学生而言,可以在抢抓机遇中乘势而上。高校需承担起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统筹两个教育领域,做到有效融合、协调统一。处理好两种教育之间的关系,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而且能让高校顺时顺势,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校办学治校能力和水平。关 键 词: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高校文章编号:()():,DOI:10.19505/ki.1008-2573.2023.02.014,:;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创新的重要性愈发凸显。高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高地,每年会向社会输送大量的人才。近年来,全球化背景下,经济社会

3、的高速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 万人,同比增加 万人。毕业生数量与日俱增、屡创新高,人才“内卷”现象愈发严重,求职难和招聘难现象并存。高校肩负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毕业生就业率是检验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为此,在大学生教育培养过程中,高校应坚持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守正创新,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另一方面将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探索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造就创新驱动发展的“源头活水”。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角色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年 月,国

4、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等 个目标任务。年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年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以上各项政策的出台为教育的发展、文化的赓续、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明确了方向,优化了路径,细化了举措。思政教育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环节。通过思政教育,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文化

5、素养、道德品质和思想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使其更加自信自强、富于思辨精神,增强法治意识,促进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并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素养、实践能力,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担当,自主学习,积极实践,服务社会的热情,帮助学生提高核心竞争力,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通过专题课程教育和实践实习的熏陶,学生可以学习到书本中较难理解的问题识别、创意发现、创业规划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6、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新领域、解决新问题,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提升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市场需求的能力;思政教育帮助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能够坚守正确的价值观,将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相结合。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综合型人才,使学生能够科学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促进学生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良性互动,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二、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存在的困境致知以求理为要,践行以克难为先。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生力军,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创新意识、适应能力、

7、实干精神强,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坚持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能够正面引导大学生进行择业、就业、立业。然而,面贵州开放大学学报 第 卷对新的挑战和机遇,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还面临以下困境。(一)平台运行机制不畅,教学方式难以让学生“动”起来平台建设整体性、有效性尚待提升很多高校在教育活动中不能为学生提供直接、有效、可靠的融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于一体的平台,在资源共享平台、智能化教育载体、智联化教育场景方面存在“动力不足、引擎乏力”的现象。平台建设存在短板和弱项,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平台、交流空间和展示舞台,也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创新实践和创业渠道,同时,在为学生

8、提供更多的竞技平台、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方面还有差距,学生在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方面难以实现质的飞跃。阵地建设系统性、协同性尚待突破当前,部分高校没有充分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必要性,因此在实施具体的教学活动时,便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系统部署和规划设计。对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也缺乏重视程度、关注程度、投入强度、工作力度,制度的“缺位”和“失修”、部门分工模糊、职责不明确等原因导致的部门之间协同合作不够充分、联合联动不够到位、工作衔接不够顺畅,缺少行之有效的顶层设计方案、资源配置模式和工作衔接制度,影响工作效率。渠道建设创新性、针对性尚待提

9、高部分“第二课堂”重活动轻引领,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存在“硬融入”和“表面化”现象,“智库”和“研究中心”建设相对滞后。在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实践机会和创业支持,交叉学科和特色课程等方面缺乏协同创新,“跨界融合”不够,渠道建设内容趋同,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此外,由于创新创业包罗万象,适合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范围十分广泛,部分高校教育教学没有针对区域需求或行业发展,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不足。(二)课堂互联互促不足,评价体系难以让效果“好”起来课程体系科学化、规范化建设尚不理想部分高校在激发学习兴趣、挖掘创新潜能、点燃创业热情等方面劲头不足,缺乏理论学习

10、、实践锻炼和情感引导相结合的课程模式,缺乏多元化、互动化和生活化的方式方法。在围绕学生的专业特点、认知规律、个性需求,融合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课程实践于一体的教学内容体系,融合思政工作队伍、思政教育教学、思政育人环境于一体的教学保障体系等方面还不够到位。设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创新的课程体系,将两者有机地融入必修课、选修课、通识课等各类课程,仍需要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存在短板如果课程设置过于零散或缺乏连贯性,学生可能无法系统地获得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所授的知识和技能。部分高校课程设置缺乏实践性和针对性,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与实际创新创业活动的结

11、合,缺乏融合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于一体的教学方法体系,导致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实践理解不足。在课程设置上,高校存在重创业轻创新的现象,且专创融合不足,很多高校搭建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支撑作用还有待评估。高校的课程设置和资源分配通常是按照学科或专业进行划分的,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往往属于不同的学科门类,可能导致在课程设计和资源配置上难以融合,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真正将两项教育结合起来。评价体系人性化、专业化建设有待完善课堂教学与现实结合不紧密,缺乏融合知识、能力、价值、社会责任感于一体的教学评价体系。由于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的特殊性和多样性,因此,准确评估学生的思

12、想政治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认可和激励,探索建立科学准确的评价体系困难重重,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此外,目前的评价体系更偏向于传统的程序化评价方式,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 第 期 王永祥 田 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路径研究职业能力评价不够全面和准确。(三)师资示范引领不强,互动体验难以让课堂“活”起来因材施教方面尚待解锁部分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多元化的培养方式。在中国持“大学生可以创新创业”观者仍然是少数,绝大多数人仍然认为大学教育就是进行专业知识学习,进行系统知识的继承,认为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创新。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需要创新教学方法

13、和模式,以提供更丰富、更高效、更契合的学习体验。教师素养方面尚待提升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和指导能力,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教师个人素养及综合知识能力将会直接影响教育的成效。由于学科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教师在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等方面不尽相同。如果教师在某一领域专业能力不足,可能无法有效地进行相关教学和指导。此外,部分教师习惯于灌输式的教育,形成固定思维模式,重理论轻实践,不利于学生在大学期间掌握创新创业实践的科学路径。师资队伍方面尚待锻造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对高素质人才队伍、复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引进,评价和激励。部分高校开展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的理念和模式

14、相对滞后,融合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于一身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较缺乏,融合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和思想境界于一身的复合型师资队伍较缺乏,因此,在对学生的引导和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效果可能达不到预期。三、多渠道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既是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虽然关注的重点有所不同,但它们在高等教育中存在紧密联系和相辅相成的关系,两项教育协同创新、相互促进、默契发展,帮助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和社会化能力。(一)聚焦主责主业、构建育人体系,让平台更有力

15、量坚持问题导向、搭建教育平台一是构建融合体系,抓好平台建设和完善。高校要通过搭建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实践、网络媒介等平台,促进课程融合体系的改革。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打造适合学生、适合时代发展的数据平台,让学生易于接受,巩固其认同感,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育过程中。围绕“到课率、抬头率、参与率、点头率、获得感”,改变不旷课、不听讲的“陪读”式上课模式。二是培育建设智库,成立研究中心或研习所。围绕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育工作一体推进,着力做好创新教育、技能培训等工作,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学院、创客空间、创业园等平台作用,积极培育项目,开展专业孵化,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进一步落

16、实“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三是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加强网络环境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适应“互联网”发展的融合与创新,善用网络技术和现代化手段开展教育。引入多媒体和技术手段,结合数字化和信息化,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创造更具吸引力和互动性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四是占领网络教育阵地。注意信息的通畅和交互,要让学生拥有参与讨论、发表意见、交流思想的渠道和空间,提高学生对国际国内大势的感知力和判断力。加大网络德育力度,建立网络使用管理制度,用尽用活每一项措施和有效资源,在鼓励学生自我探索、自我发展的过程中为其保驾护航。教会学生善用网络,通过网络为自己打

17、造更好的学习平台,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高效获取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就业信息,参加各种职业能力和技术能力培训。加强顶层设计、科学系统规划一是制定全面推进建设的总体规划。明确目标和发展方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理清发展思路,确定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和平衡点。做到“一把手”统筹协调、“一盘棋”协同攻贵州开放大学学报 第 卷坚、“一揽子”融合实施、“一体化”共建共享,全方位推动协同育人,确保各项工作的衔接有序、行动有力。二是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培养体系。结合学生年级、专业特点和实际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制定科研训练计划、学科竞赛体系建设方案,依靠市场机制、团队服务、创新

18、理念,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坚持开放协同、同频共振、资源联动,构建产学研合作体系;依托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大赛、学生活动等载体,建立师导生随、教育共建、资源共享全链条示范专业,构建学、赛、用、研、创“五位一体”的培养体系。三是加强组织领导与统筹协调。明确育人目标和规划、愿景和使命、职责和权责,扎实推动精简高效,优化条件保障机制。此外,注重推进工作信息化建设,加强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以及管理的扁平化,促进工作有章可循、有序开展。重视实训教育、促进全面发展一是重视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与之相匹配的实训能力培养。高校应结合社会资源和实际情况,为学生打造优质的就业实训平台,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探索方便快捷的学

19、习方式。通过实习实训工作的开展,对学生实训能力进行评估,再依据个人情况,进行专项指导。通过教育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善于发现自身的优缺点,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二是着眼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工作体系分层分类,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落实到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具体行动中。遵循青年学生成长和思想教育引导的客观规律,改革创新思想引领工作,面向不同阶段学生,不同精神需求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构建一体化工作体系,提升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拓展教育阵地、突出实践导向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和上下联动。坚持协同育人,建立联动机制,形成学生、教师、校友、企业、社会“五位一体”的育人主体。围绕“具体化、生活化、情景化”,搭

20、建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平台,如实践教学基地、志愿服务基地、科技创新基地等,为学生打造真实的创业环境。二是围绕“智慧教育”着力协同创新。拓展宣传教育网络空间,综合运用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设立实践平台,构建虚拟仿真实验室和 展示馆等,做到师生共创、校友共建、全体共享。三是注重实践效果和成果展示,提供学习、教研、培训、评估等方面的网络支持,将开放协同、在线互动、网络宣传融于一体,对实践活动进行全过程监督和反馈。(二)强化责任担当、激发内生动力,让课堂更有活力巩固阵地建设、培育价值共识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是大学生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同向发力、同

21、频共振,实现同步聚合、同步落实、同步提高。高校教育工作者一是要对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充分的认识与了解,能够为大学生在思想、实践、创业等各个方面发展提供个性化教育和指导。二是要结合社会实际,从大学生所思、所想、所做中行动,对大学生的教育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通过丰富多彩、寓学于乐的活动,进一步充实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文化内涵建设,充分调动学生在个人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满足学生的文化渴望和精神诉求。改善培养体系、践行成果导向一是不断完善培养体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创新为驱动引擎,以协同为合作基础,以发展为目标,三者紧密结合,协调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挖掘创新创业增长点

22、,助力人才培养与可持续发展,推动培养体系各阶段有机衔接。二是践行(成果导向教育)人才培养理念,打造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围绕“目标、课程、教学、评估、改进”闭环,在课程融合中,突出专业、贴近生活,运用开放式、情景化、多样化的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动手能力、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聚焦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入、课程、策略”等,不断激发原生动力。坚持统筹兼顾、推动守正创新一是在统筹兼顾中狠抓落地见效。开展创新 第 期 王永祥 田 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路径研究创业教育的同时,重视思政教育的价值,将两个教育领域有效地紧密结合,实现互为依托、和谐发展,帮助学生在了解社会、

23、兼顾社会潮流、结合自身特点的前提下对创新创业有全面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二是推动“以赛促学”建设,形成有机的育人机制。加强不同要素之间的衔接与配合,组织学科竞赛、学术竞赛等,鼓励学生参与并提升自己的学科水平和综合能力,同时,教师要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培训,使学生在多元化的实践机会和培养平台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坚持创新驱动、完善评价机制一是创新评价模式。探索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综合评价、项目评价、能力评价等评价模式,引入科研论文、成果展示、实践报告等多元评价方法,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持续对教学效果、绩效达成度、用人单位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估,形成信息技术驱动的多元化绿色评价体系

24、。对教师、学生进行考核与调研,建立“满意清单”和“负面清单”,多视角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校人才培养情况,促进培养链条与创新创业相衔接,正面激励与负面预警相结合,切实把“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果清单”。二是以应用能力和特色成果为导向。以学生的“实践”和“创新”切入,将学生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与成果纳入综合测评和学分互认,通过课程导师、企业导师、用人单位三方评价,促进学生与社会“柔性对接”。(三)践行初心使命,点亮青春理想,让师资更有动力夯实队伍建设、理论联系实际一是形成协同协作的师资体系。打造一支信念坚定、质量过硬、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落实多课堂融通,全方位开放,各层级互动,有机整体服务“

25、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围绕“高素质”发力,突出优势和特色,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做好经验的学习交流和宣传推广,提升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全面提升新时代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二是狠抓高素质人才队伍和复合型人才队伍的引进与培育。围绕立德树人、坚持培根铸魂,逐步明晰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的意义,完善用人机制,激发教师的干事热情。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教育教学方式,健全双向交流机制。注重教师队伍的交流与合作,培训和发展,促进教师之间的理念沟通、经验分享、资源共享、互学互鉴,提高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实现两类教师在课程内容上做新做“活”,在教学方法上做

26、优做巧。深化教学改革、注重调查研究一是优化学科与课程结构。在课程设计领域,提高学生能力与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所需的适应度、匹配度。注重教学改革,更新教育观念,革新教学方法,如问题引导式教学方法、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建立健全高校、科研机构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资源融合优势,以激发充沛的创新源泉。二是开展调查研究。通过教学观察、课堂分析、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的感受和需求,了解育人成效和问题所在,及时调整和改进育人策略,拓展两项教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扎根中华大地、培养创新能力一是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支持。鼓励学生参与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提供

27、相关的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向问题发掘和自主创新方向延伸,使学生切实了解我国的当前和未来,培养学生立足家乡土壤提升认识、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文化自信,彰显中国创造,结出实干之花。二是着力打造文化创新服务链。深入挖掘特色资源、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在参与家乡事、身边事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为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挖掘思政元素、统筹精细发展一是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中国式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入教学,遴选精品项目和典型案例进行宣传展示,引导学生将个人价值诉求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有机融合,帮助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更好地守住

28、法律和道德底线。二贵州开放大学学报 第 卷是扎实推进精细化管理。执行好关于教育、宣传、考核、监督、激励、惩处的师德师风建设闭环管理机制,培养新时代“四有”好老师,打造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高校辅导员要关心关爱学生,善于融合教育资源。挖掘学生的长处和优点,找准学生创新创业实训的关键点和突破口,持续做好学生服务工作,做好“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赋能学子全面发展。四、结语潮头登高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头。深化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展现新风貌、释放新动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良好的创业就业意识。在教育过程中,将思政教育、创新创业

29、教育、社会实践教育有机融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具有战略意义,也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有理想、敢担当、本领高、能力强的劳动生力军。高校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奋发有为的精气神,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通过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多措并举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有效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参考文献 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达 万人人民日报,()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年 月 日)北京:人民出版社,:范俊峰,邓苏心,王海霞高校创新

30、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刍议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李杰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研究 教育与职业,():王洪才创新创业教育: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金伟琼,陈永霖,吴蕾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中国青年社会科学,():(责任编辑:白彩艳)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教育部公布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名单为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全国健康学校建设计划的通知精神,在学校自主申报、各省级教育部门遴选推荐、专家组审核、网络公示基础上,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确定 所学校为首批全国健康学校

31、建设单位,建设周期为 年。通知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工作提出三项要求。一是明确建设目标。健康学校建设是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是系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各地要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学校建设路径,把新冠疫情防控成果转化为健康治理政策、学校健康管理制度和师生健康行为规范,全面推动近视防控、肥胖防控、预防脊柱侧弯、心理健康、急救教育等重点工作取得成效,提升学校卫生健康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二是强化统筹协同。各地要统筹资源,提供条件保障,对健康学校建设予以政策、经费支持和倾斜,建设优质健康教育资源,加强管理人员、校医和教师培训,组织学校间协作交流和共建共享,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学生健康素养、学校健康管理能力和健康学校建设成果展示,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三是加强动态管理。各地要强化工作指导,注重示范引领,确保建设实效。在本轮健康学校建设周期结束前,各地要开展成果评价并提交报告。(来源:教育部 发布时间:)第 期 王永祥 田 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路径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