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协同育人策略研究”()作者简介:张萍(),女,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工业机器人与高职院校职业技能教育方法。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协同育人策略研究张萍,井新宇,汤仁彪,雷宁(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系,江苏 江阴 )摘要:当前有些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融合不紧密,劳动教育文化氛围不浓厚,学生存在劳动精神与劳动价值观缺失等问题。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劳动教育,通过劳动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互融互促,培养青年学生劳动精神,塑造工匠精神,努
2、力提高职业技术技能水平。劳动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互融互促可以通过与实践课程、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以及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等途径来实现。关键词:劳动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工匠精神;创新精神;职业生涯规划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引言劳动教育是通过参加劳动实践和劳动活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提升劳动技能,养成良好劳动习惯的教育,是德智体美劳五育之一。年月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意见 指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 会 各 方 面,与 德 育、智 育、体 育、美 育 相 融 合。意见
3、明确了加强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就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进行了系统设计与全面部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特点和专业特色认真落实劳动教育,培养青年学生积极向上的劳动思想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劳动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融合不够紧密有的高职院校对于劳动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对劳动教育内涵认识不到位,把劳动教育简单等同于打扫教室、内务整理、清理卫生等体力劳动,并不认为劳动教育与课程体系建设、职业技能培养有什么联系。对劳动教育的这种狭隘认知脱离了职教背景,不能体现职教特色,不能有效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有的高职院校虽然认识到劳动教育
4、中职教元素融入的重要性,但是仅仅局限于认知上,在具体实施时不到位,劳动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各自独立开展,职业技能训练过程中并没有注重劳 动 精 神 和 劳 动 素 养 的 融 入,二 者 缺 乏 深 度 融合。年月科技创业月刊第 卷第期劳动教育文化氛围不够浓厚劳动教育文化氛围包含社会文化氛围和校园文化氛围。我国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飞跃,不仅需要科学家,还需要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由于传统偏见,人们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尊崇不够,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加强对劳模人物、大国工匠的宣传,在全社会营造出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氛围,让人们以劳模为榜样、以大国工匠为楷模,尊重劳动、乐于劳动。然而为了追求流量
5、和关注度,当前网络媒体上充斥着大量娱乐明星的八卦新闻,对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的宣传则不够。校园劳动教育文化氛围是指校园师生形成共识的关于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态度和劳动价值观的文化氛围,形成文化氛围的劳动教育元素通常以海报、标识、横幅、多媒体、讲座、社团活动、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呈现,劳动教育文化氛围能对师生的劳动观念和价值观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事实上高职院校在校园宣传、微信小程序等关于劳动教育的宣传较少;讲座、社团活动也较少围绕劳动教育开展。因此,无论从社会层面,还是从校园层面,关于劳动教育文化氛围的营造都需要加强。劳动精神和劳动价值观欠缺培养学生劳动精神和劳动价值观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首要目
6、标,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往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学生接受的主要是智力教育,劳动教育被弱化,有些学生不愿劳动,也不会劳动,劳动创造幸福、劳动成就未来的价值观缺失。有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往往只强调劳动,而忽视教育,劳动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完成劳动任务,教育成分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与劳动价值观。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协同育人的意义高职院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学生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需要劳动精神是指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精神。劳动精神是作为一个合格的劳动者所应该具
7、备的精神特征。“后”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受到长辈的关爱,较少承担家务,长期只专注文化知识学习,缺少分担家务劳动的意识,缺乏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等劳动精神。在学校也缺乏主动劳动的意识,职业技能训练过程中也不愿动手实践。高职院校通过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引导学生参加劳动,制定教学计划,使学生按照教学计划进行职业技能训练,使学生体会到劳动的快乐与成就感,使学生劳动的态度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主动劳动、积极劳动,逐步培养其热爱劳动的精神。工匠精神本质上属于一种劳动精神,是具有精湛技术技能特征的劳动精神,其内涵是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通过将劳动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融合
8、,将合格的劳动者转变为专业的劳动者,将劳动精神跃升为工匠精神。在职业技能培养中强化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使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完成任务变为快乐学习。学生只有愿意学习、主动学习,在职业技能训练过程中才会专注执着、精益求精,力求做得完美,经过长期打磨,劳动精神才会上升为工匠精神。高职学生劳动素养形成和职业技能水平提升的需要职业技能教育主要是解决职业岗位上劳动技能等客观方面的问题,即在职业岗位上如何劳动的问题,强调其职业性,着眼于技术技能层面。劳动教育除了解决劳动能力方面的问题,还解决劳动认知等主观方面的问题,即为何劳动的问题,着眼于认知层面。若不注重劳动教育,单纯的职业技能教育会使技
9、能教育变得没有思想和灵魂;不注重职业技能教育,劳动教育会失去具体内容,劳动教育会变成空洞说教。比如,对于电气自动化专业的高职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之前,需要对其进行职业技能重要性和必要性方面的教育,也就是劳动认知教育,使学生了解所要训练的职业技能将来能在哪些行业、哪些场合发挥作用,所训练的技能需要达到什么程度。此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用电安全教育,使学生了解工作中需要遵守哪些用电规范,以保证自身和设备的用电安全。在掌握相关劳动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职业技能训练,才会有效避免用电安全事故发生。因此,劳动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二者有机融合能相互促进发展,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劳动素养形成和职业技能水平提升。高职
10、院校劳动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协同育人的路径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实践教学主要是指校内外实习实训、顶岗实习、创新创业等实践特征明显的教学环节或者课题项目。劳动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互融培养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就是指基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强化劳动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的实践课程体系,将培养具有劳动精神、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和劳动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全过程。劳动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互融培养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具体可以从以下个方面实现:实践课程劳动精神:主要是指将劳动精神融入实践课程教学中。通过开设劳动通识课和大国工匠等课程或者讲座,让学生在职业技能训练中以劳模为榜样,以大国工匠为楷模,专注细致
11、、精益求精,勤练职业技能。实践课程劳动知识:劳动知识是指学生所掌握的一般劳动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实践课程劳动知识主要是指学生将所掌握的劳动知识在实践课程中得以灵活应用,在训练职业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夯实专业技术知识。在实习实训等实践课程前,学生一般张萍,井新宇,汤仁彪,等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协同育人策略研究科技创业月刊,():需要先学习职业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平台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增强职业素养,吸收专业技术知识,夯实专业理论基础。在实习实训过程中,学生将所掌握的劳动知识应用于职业技能训练中,实现课程实践与劳动知识融合。实践课程劳动技能:劳动技能包括一般劳动技能和职业技能,
12、实践课程劳动技能主要是指将学生所掌握的劳动技能在实践课程中应用,并通过职业技能训练进一步提升劳动技能。在实践课程中通过引入现代企业的管理方法如 、(,工作教导)、(,工作改善)和 等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使学生能快速适应现代企业的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在实训课程中引入 训练方法可以缩短职业技能训练时间,提高职业技能训练效率,提升技能训练效果。将 管理体系导入实训中,有利于改善学生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自律习惯,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有利于学生接触企业管理理念,便于学生尽快适应企业工作环境。与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相结合高职院校学
13、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较强,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劳动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实习实训过程中,鼓励学生采用不同方法完成实训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学生完成实训任务后,可逐步增加新的能力要求,促使学生不断拓展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 生 应 用 (,)结构化问题解决方法来解决实习实训过程遇到的各种问题,应用 (去除,合并,重组,简化)原则进行优化创新。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是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和扩展,项目完成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资料,需要项目团
14、队充分发挥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通力协作才能完成。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参加相关比赛,可将创新或者竞赛项目分解成若干个任务,融入实践课程,通过各个任务的训练和实践来促进创新项目的完成,从而实现在实践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高职院校学生要想在激烈的岗位竞争中获得就业机会,需要具备足够的就业竞争力。就业竞争力主要包括专业能力、求职能力和发展潜力等。为了让学生及时了解社会需求,可以定期邀请优秀毕业生来校现场交流分享自己工作心得体会,激发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意愿。高职院校学生求职就业并非只是简单地找工作,而是需要根据职业发展选择合适的工作。即求职之前需要进行职业
15、生涯规划,求职过程中根据职业规划选择合适职业与岗位,在职业生涯中不断成长与发展,这样才能在职业变化和社会发展中少走弯路,不被时代所淘汰。职业生涯规划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和行业发展,并结合学生的就业意愿和专业能力进行综合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开展劳动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的基础与前提。规划好职业生涯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才能得到保证,才能有效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劳动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是职业生涯规划得以实现的有力保障。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劳动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可以起到有效助力作用。同时,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学生能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劳
16、动实践和技能训练过程中会更加积极主动,劳动实践效果将会事半功倍。由此可见,劳动教育、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生涯规划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劳动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互融培养应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密切结合。结语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融合是培养学生劳动精神和塑造学生工匠精神的需要,是高职学生劳动素养形成和促进高职学生职业技能水平提升的需要。劳动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协同育人,可以通过与实践课程相结合、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等途径来实现。参考文献:陈永清,陈小华,王笑高职院校应建立纲维有序的劳动教育新格局职业技术教育,():佛朝晖,张宇泉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实施成效、问题与建议 来
17、自 所职业院校的调研报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王东颖构建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的生发逻辑及实现路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高军 基于 分析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路径选择 职业技术教育,():刘洪银劳动教育推动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形成路径研究 黑龙江高教研究,():郑治伟,许艳丽,张雨澄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强化劳动教育的目标及路径教育与职业,():赵章彬,王力红农业类高等职业院校劳动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为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蔡其勇,向诗丽,谢霁月,等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的价值与建构 当代教育科学,():,缪昌武“个性全面和谐发展”视阈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问题刍议江苏高教,():,朱雅芸 职业生涯规划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科技视界,():(责任编辑:要毅)科技创业月刊 年月第 卷第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