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名称:XX县XX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建设单位:XX县XX镇人民政府编写单位:编写日期: 目 录第1章 总 论31.1 项目的背景与概论31.2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61.3 可行性研究结论8第2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92.1 项目建设的背景9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第3章 项目性质与规模143.1 项目性质143.2 建设规模14第4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154.1 场址选择及场址现状154.2场地建设条件154.3场地工程评价164.4、结论与建议17第5章 建筑方案195.1 规划设计195.2 建筑方案设计20第6章 专业设计方案236.1 结构设计236.2
2、给排水设计246.3 电气设计25第7章 节能、节水、消防和劳动安全卫生287.1 节能措施287.2 节水措施297.3 消防措施297.4 劳动安全卫生措施30第8章 环境保护318.1 编制依据318.2 环境现状318.3 项目对环境的影响318.4 环境保护治理措施328.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34第9章 项目实施进度与招投标359.1 建设工期359.2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359.3 项目实施进度359.4 项目招投标36第10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3910.1 项目投资估算3910.2 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42第11章 社会评价4411.1 社会评价的目的4411.2 社会评价的原则4
3、411.3 社会评价的方法4411.4 社会影响分析4511.5 互适性分析4811.6 社会风险分析4811.7 社会评价结论49第1章 总 论1.1 项目的背景与概论1.1.1 项目名称XX县XX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1.1.2 项目承办单位项目承办单位:XX县XX镇人民政府行政单位法人:XX地 址:XX省XX市XX县XX镇项目联系人:XX联 系 电 话:0762-8453003 135023103821.1.3 承担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咨询单位及资质单位名称:资格证书:发证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法定代表人:1.1.4 项目拟建地点项目建设地点选定在XX县XX镇圩镇内、镇
4、政府西侧(即XX镇居委会旧址)。1.1.5 报告编制依据1、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部“十一五”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3、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5、XX市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6、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7、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8、国务院文化部文化站管理办法。9、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国家计委、建设部:计投资1993530号)。10、关于印发经济评估方法的通知及附件(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咨经199811号)。11、XX镇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12、与本
5、项目有关的工程预算定额、材料价格文件以及其他资料。1.1.6 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XX县XX镇文化站XX镇文化站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只是镇政府配有的约50平方米集办公室与活动室于一体的综合场所一个,建筑空间狭小,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已完全不能适应XX镇文化生活发展要求。文化活动设施和场地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本镇文化事业的繁荣,严重阻碍了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为提高XX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推动当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代化进程,缓解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落后的文化生活之间的矛盾,从响应中央政策方针、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建设XX镇综合文化站势在必行。1.1.7 建设规模XX县X
6、X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选址位于XX镇圩镇内、镇政府西侧,项目用地面积1200平方米。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有:多功能活动厅、书刊阅览室、培训教室、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管理用房以及室外活动场地、宣传栏、黑板报等。XX镇综合文化站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如表1-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1-1项 目单 位指 标备注用地面积平方米1200总建筑占地面积平方米600总建筑面积平方米1200其中多功能活动厅平方米300书刊阅览室255培训教室255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300管理用房90配套设施室外活动场地(含篮球场)平方米480除建筑与绿化外空地宣传栏个1黑板报个1绿化平方米80层数综合文化站大楼层2现XX镇文化站办公及
7、文化宣传等设备简陋、落后,仅有为数不多的旧桌椅,根据“十一五”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的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标准要求,XX县XX镇综合文化站根据建设需要,按规定的基本要求主要需采购如下设备及配套设施,见表1-2。设备及配套设施采购表表1-2 序号物品名称单位数量金额(万元)1音响设备套10.80 2投影仪及配件套12.00 3图书架个100.80 4电脑台5010.00 5电脑桌椅套501.25 6课桌椅套700.84 7办公设备套10.10 8图书册500015.00 9报纸份200.50 10杂志份500.50 11篮球架套10.35 12流动放映车辆152.00 13分体式空调台51
8、合计85.14 注:以上设备及配套设施价格均来自网上或市场询价1.2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2.1 建设投资项目建设投资为249.65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131.04万元,设备及配套购置费85.14万元,安装费用4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7.39万元,基本预备费12.08万元。由于本项目资金主要来源于自筹及上级拨款,所以不考虑利息费用,总投资与总资金均为249.65万元。建设投资估算见下表(表1-3)。建设投资估算表表1-3 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名称工程数量(m2)工程造价 (元/m2)建筑工程费用设备及配套购置安装费安装费用其他费用投资合计投资比例(%)1工程费用131.04 85.14 4
9、.00 220.18 88.19 1.1桩基础工程600.00 100.00 6.00 21.40 1.2建筑主体工程1200.00 750.00 90.00 901.80 1.3旧建筑拆除1200.00 80.00 9.60 1.4室内外装修工程1200.00 120.00 14.40 120.24 1.5设备购置与安装85.14 85.14 1.6供电、照明工程1.50 1.50 1.7消防及报警系统1.00 1.00 1.8给排水工程1.50 1.50 1.9绿化240.00 100.00 2.40 43.60 1.10 室外篮球场480.00 180.00 8.64 2其他费用17.3
10、9 17.39 6.97 2.1土地使用费1200.00 0.00 0.00 0.00 2.2建设单位管理费4.40 4.40 2.3前期工程费2.20 2.20 2.4勘察设计费4.40 4.40 2.5建设单位临时设备费1.10 1.10 2.6研究试验费2.20 2.20 2.7工程建设监理费2.20 2.20 2.8工程保险费0.88 0.88 3预备费用12.08 12.08 4.84 3.1基本预备费用12.08 12.08 3.2涨价预备费用0.00 0.00 3建设投资合计(1+2)249.65 100.00 4建设期利息0.00 0.00 5总投资合计(3+4)131.04
11、85.14 4.00 29.47 249.65 100.00 1.2.2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1.2.2.1 投资计划建设投资计划在12个月的建设期内,按项目实施进度表,投资按比例投入。1.2.2.2 资金筹措本项目的建设资金估算为249.65万元,其中申请上级拨款160万元,自筹89.65万元。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见下表(表1-4)。 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表1-4 单位:万元序号项目2009-2010年合计5-7月8-9月10-1月2-3月4月投入比例18%22%45%13%2%100%1总投资44.94 54.92 112.34 32.45 5.00 249.65 1.1建设投资44.94 54
12、.92 112.34 32.45 5.00 249.65 1.2建设期利息0.00 0.00 0.00 0.00 0.00 0.00 2资金筹措89.65 160.00 0.00 0.00 0.00 249.65 2.1上级拨款0.00 160.00 0.00 0.00 0.00 160.00 2.3自筹89.65 0.00 0.00 0.00 0.00 89.65 1.3 可行性研究结论本项目建成后将提高XX市XX县XX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促进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代化进程,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和业余生活,从而推动XX镇文化事业发展;项目的建成还有利于提高XX镇文化管理水平,加强乡镇文化工作,
13、增强文化宣传服务能力,对创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2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2.1 项目建设的背景2.1.1国内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政策乡镇综合文化站是我国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长期以来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近些年来,各地乡镇综合文化站在条件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坚持经常性地开展科技讲座、扫盲教育、法制宣传、文艺辅导、文艺汇演、游戏娱乐等文化活动,成为农民学文化、学科学的课堂,成为推广科学技术、带领农民致富的示范基地,成为抵御不良风气的阵地,更好地满足了农民群众多方面的文化需
14、求。农村乡镇综合文化站在广大农村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落后的山区文化建设,已成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山区文化生活水平较低、配套设施设备落后、文化机构综合服务能力低下,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当地经济、文化建设,严重制约着当地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明确提出要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农村文化建设是各级政府所应承担的公共责任,也是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是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乡镇综合
15、文化站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条件,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是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巩固基层文化阵地,提高农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保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应加快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积极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重点支持边远贫穷地区乡镇、村基层服务点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要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统筹规划,综合利用,使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逐步具备提供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的能力。要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以共建方式
16、发展基层服务点,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同时文件也指出应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到2010年,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乡镇可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和站(所)整合,组建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配备专职人员管理。目前,在我国的很多地区,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发展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如设施严重不足,设备陈旧落后,运行经费短缺,人员素质偏低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农村文
17、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2009年XX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XX市应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切实推进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节庆文化、企业文化和农村文化建设。XX县XX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不仅解决当地文化建设难以开展、停滞不前的问题,同时也是推动XX镇精神文明建设,改变XX县XX镇公共文化设施落后的面貌,有利于提高乡镇文化机构综合服务水平,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有利于有效保障当地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完善当地农村乡镇文化管理体制,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2.2.2 XX县XX镇文化站目前情况XX县XX镇文化站始建于20世纪9
18、0年代,目前只有镇政府配备的集办公室和活动室于一体的综合场所一个,建筑面积不足50平方米,相关配套设施几乎没有。随着XX镇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及精神文化需求提高,简陋落后的XX镇文化站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地群众文化生活的发展要求,制约了当地文化建设。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建设是我国发展文化事业重要的一环。乡镇综合文化站是我国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长期以来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近些年来,各地乡镇综合文化站在条件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坚持经常性地开展科技讲座、扫盲教育、法制宣传、文艺辅导、
19、文艺汇演、游戏娱乐等文化活动,成为农民学文化、学科学的课堂,成为推广科学技术、带领农民致富的示范基地,成为抵御不良风气的阵地,更好地满足了农民群众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农村乡镇综合文化站在广大农村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加大投入,改善乡镇文化机构的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管理,提高工作队伍素质等措施,到2010年,全国所有农村乡镇建立具备综合服务功能的文化站、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文化站工作队伍、合理有效的农村乡镇文化管理体制,乡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有显著改善;乡镇综合文化站成为当地农村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20、的重要课堂,成为农村乡镇社会事业发展的平台。因此,项目建设是我国发展文化事业重要的一环。2、项目的建设促进XX市精神文明发展。做好乡镇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是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生产力,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身心健康,有利于提高生产力水平,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搞好乡镇公共文化服务,有利于提高群众素质,有利于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因此,XX县XX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符合XX市经济发展需求,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身心健康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3、直接解决XX县XX镇文化站落后现状。XX县XX镇综合文化站项目的建设,可以直接改善X
21、X县XX文化站空间狭小,办公、活动用房与配套设施严重不足的状况,有利于提高XX镇文化管理水平,可以改善文化站人员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XX县XX镇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项目的建成既解决了XX镇文化宣传工作停滞不前的问题,又推动XX镇精神文明建设。4、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精神文化生活是人民群众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部分。项目的建设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可以满足当地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农村文明程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大局有重要意义,是贯彻执行国家政策方针,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第3章 项目性质与规模3.1 项目性质乡镇综合文化站承担着政府乡镇文化
22、管理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是政府举办的公益性文化机构,是群众文化活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拟建项目是为了提高XX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改善当地群众文化与业余生活。兴建XX镇综合文化站,可以解决XX镇文化建设面临的迫切问题,可以大大提高XX县XX镇文化站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及丰富当地群众的文化与业余生活,同时,成为农民学文化、学科学的课堂,成为推广科学技术、带领农民致富的示范基地,成为抵御不良风气的阵地,更好地满足了农民群众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是公益性建设项目。3.2 建设规模XX县XX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选址位于XX镇圩镇内、镇政府西侧(即XX镇居委会旧址)。项目拟建一栋文化站综合大楼大楼(共
23、二层),土地来源于政府划拨,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基面积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多功能活动厅、书刊阅览室、培训教室、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管理用房、以及室外活动场地(含篮球场)、宣传栏、黑板报与辅助绿化。第4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4.1 场址选择及场址现状4.1.1 项目选址项目建设场地选定在XX镇圩镇内、镇政府西侧(即XX镇居委会旧址),交通便利,临近圩镇街道、居民区等,人口较为密集。项目选址坚持人为本原则,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考虑,以方便群众参加活动为出发点;项目用地为XX镇居委会旧办公住所(现居委会建有新办公楼),不占用农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使土地
24、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得到发展。4.1.2 场地现状拟建项目场地现有危房数间,场地已有排水、排污、供电、供水、电信等基础设施。4.2场地建设条件地形地貌:场地地势较平坦,原为XX镇居委会旧址,现有危、旧房三栋。1、地层:勘察表明,拟建场地下部岩土大体可分6层(参见工程地质剖面图钻孔地质柱状图)。2、水文地质概述: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位标高在-3.55米至-3.10米之间,属孔隙式潜水与岩石裂隙水。地下水的补给主要靠场地东边的地下水渗入与大气降水,并往西方向排泄。在ZK8取一个水样,水质分析结果见水质分析报告书,依规范GB50021-2001,该场地地下水对砼无腐蚀性。3、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根据
25、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本场地所在区域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该场地土的类型为中软土,场地类别为类,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该场地为地势平坦的中软土,平面分布上地层的岩性、状态均匀,该建筑场地是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4.3场地工程评价4.3.1场地地基评价及地震效应1根据砖探揭露,场地内未见不良地质作用;根据1:20万XX省区域地址图,场地范围及附近未见全新世断裂或发震断裂通过。场地处于工程地质分区区,周围环境对工程建设影响较小,场地稳定,适宜建筑。2勘察场地范围内,土层由人工填土、冲击土、岩石组成,土层空间分布均匀,属均匀地基。3场地土由人工填土、冲积土、岩
26、石组成。根据抗震设计规范GB5011-2001有关规定,场地土中硬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类,属抗震有利地段。4XX市位于抗震烈度6度设防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场地特征周期Ts=0.35s(近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max=0.04(小震),地震设计分组属第一组,抗震按6度设防。4.3.2、场地拟建建筑物持力层选择1人工填土:厚度、分布不均匀,不宜作建筑物基础持力层。2冲击层:粉质粘土,硬塑;卵石,密实;工程性质较好,分布均匀,厚度基本均匀,可作拟建筑物浅基础持力层。3强风粉砂岩、中风化粉砂岩,具较高承载力,岩面坡度不大,可作建筑物拄基础的持力层。4.3.3基础类型选择拟建建筑物
27、2层框架结构建筑,本着经济合理、安全准确的原则,综合考虑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实际情况等因素,建议:建筑范围内地层均匀,建议:A,建筑基础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以冲击层为持力层;B,建筑基础采用桩基础,桩型采用:钻(冲)孔桩,以基岩为持力层。基础选型及基础埋深应由设计部门根据拟建建筑物荷载及场地地基岩土性质及工程性质等确定。4.4、结论与建议1、依规范GB50011-2001,该建筑的场地类别为类,该场地土的类型为中软土,该建筑场地是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2、依GB50011-2001,该区域的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3、依规范GB50021-2001,水质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对砼无腐蚀性。
28、4、场地地形地貌简单,未发现不良地质作用,但基础应位于地下水位以下,为二级场地;地基为二级地基;场地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5、基础形式:A:该大楼建议选择锤击预制桩,以(4)Qer砂质粘性土或(5)K2强风化砾砂岩作桩端持力层,参考桩长10-13米,实际桩长以贯入度控制。B;或采用天然地基浅层基础(如条形基础),以(2)Qal砾砂质粘性土作持力层,基础埋深4-6米。C:该场地由于存在强透水层(3)Qal砾砂土,不宜采用挖孔桩。6、各土层承载力特征值fak、锤击预制桩与挖孔桩桩端岩土承载力特征值qpa、桩岩岩土摩擦力特征值qsa现提供如下(单位:kpa):岩土名称fak锤击预制桩挖孔桩qpal
29、qsalqpa2qsa2备注素填土未完成自重固结砾砂质粘性土1704035砾砂土24025005545砂质粘性土220-3001200-200045100040强风化砾砂岩5003000100140090中风化砾砂岩20003000200第5章 建筑方案5.1 规划设计5.1.1 设计原则1、实事求是,合理布局。2、完善功能,满足基本需求。3、统一标准、规范建设。实行统一技术规范,做到规模适度、功能适用、装备适宜、经济合理。4、“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显示人与环境高度融合的思想,功能设计要充分考虑到人性化,考虑病人的确切需要。5、技术设施先进的原则。把握时代的发展,吸收先进技术,满足可持续发展的
30、需要。5.1.2 总平面布置XX县XX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选址位于XX镇圩镇内、镇政府西侧(即XX镇居委会旧址)。项目拟建一栋文化站综合大楼大楼(共二层),土地来源于政府划拨,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基面积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多功能活动厅、书刊阅览室、培训教室、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管理用房、以及室外活动场地(含篮球场)、宣传栏、黑板报与辅助绿化。5.1.3 总体布局要求1、实行功能分区,科学布局。2、布局紧凑,交通便捷,管理方便。3、集文艺、阅读、培训、运动功能于一体。4、合理设计各功能用房,最大限度利用自然资源。5、合理配套各种设施。6、对日常废弃物、垃
31、圾的处置,应按有关规定做出妥善安排。5.2 建筑方案设计5.2.1 主要设计依据民用建筑设计原则 JGJ37-87;民用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T5001-2001;总图制图标准 GB/T50103-2001;建筑采光合计标准 GB/T50033-2001;建筑地面设计规范 GB50037-9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93;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7-94;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0;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133-2001。5.2.2 建筑方案设计要求1、乡镇综合文化中心应突出中心站点的特色,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32、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按照经济水平和地域条件合理确定。2、文化站址选择应满足文化站功能与环境的要求,站址应选择在方便群众、环境安静、地形比较规整的位置,并应充分利用城镇基础设施,避开污染源和易燃易爆物的生产、贮存场所。3、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模应不低于300平方米,有条件的应该建设适当的室外活动场所。4、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总平面布局,应根据建设、使用、管理、卫生等方面的要求,对建筑平面、道路、管线、绿化和环境等进行综合设计。应充分利用地形和空间,搞好环境和绿化建设。5、综合文化站将建成一个集文化、体育、广播、宣传、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阵地。6、建筑材料和结构形式的选择,
33、应符合建筑耐久年限、防火、抗震、防洪、建筑节能、保温隔热及施工等方面的要求。7、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筑宜采用砖混或框架结构,建筑层数宜为1-4层,主要业务用房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不低于二级。8、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室内净高应符合下列规定:(1)培训教室2.83.Om多功能厅3.O一3.2m。(2)其他场所应根据设备要求需要确定。9、培训教室、管理用房、阅览室、多功能厅、微机室等用房,应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不宜阳光直接照射的用房应有遮阳设施。主要用房的采光窗洞口面积与该用房地面面积之比,不宜小于表5-1的规定。表5-1 主要用房采光表名 称比值阅览室、培训教室、多功能能、微机室1/6管理用房1/7
34、浴室、厕所1/810、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给水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污水处理标准。11、暂时不能供水、供电的地区,应设置简易供水、供电设施。5.2.3 建筑设计建议方案本次建设项目拟建一栋二层建筑,总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1、一般规定:建筑物主体结构耐久年限为一级。建筑物构体耐火等级为一级。2、交通与安全疏散:(1)楼梯间净宽大于1.2米,平台最小宽度不小于楼梯净宽。(2)综合大楼竖向交通设两座楼梯。(3)大于60平方米的房间具有2个出入口。3、走廊:最小净宽不小于1.5米。4、大楼内每层均设有男女洗手间。5.2.3 建筑装修和防护设计要求1、一般用房的墙面、顶棚应便于清扫
35、,不起尘、易维修:特殊用房应按要求材料进行建设。2、地面用材应采用防滑、宜清理的材料;特殊用房应按照设备要求建设。第6章 专业设计方案6.1 结构设计6.1.1 设计主要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9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946.1.2 结构物设计基准期限本工程主体结构的设计基准期限为100年。6.1.3 荷载取值1、风荷载。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本工程地面粗糙度类别为C类。基本风压:0=0.5KN
36、/m2风荷载标准值:K=ZSZO2、竖向荷载楼面均布荷载、屋面均布荷载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取值,特殊的设备荷载按实际情况考虑。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取值如下:办公室、阅览室、培训室 2.0KN/m2;厕所 2.0KN/m2;走廊,门厅、楼梯 2.5KN/m2;上人屋面 3.0KN/m2;多功能厅、阳台 3.5KN/m2;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 7.0KN/m2;6.1.4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本工程的耐火等级按一级设计,相应其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等级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中有关条文设计。6.1.5 结构设计安全等级 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本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37、,本工程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按抗震烈度度设防采取抗震措施。6.1.6 结构体系本工程项目为一栋两层建筑物,采用框架结构体系。6.1.7 基础型式基础拟采用桩基。6.2 给排水设计6.2.1 设计依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J13-8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J14-87;建筑给水排水设计 GBJ15-86。6.2.2 设计方案1、生活给水系统。本建筑给水水源采用XX镇市政供水。全天用水总量约0.3M3,给水、污水和雨水就近与乡镇的市政管道连接。2、消防给水系统。全大楼各层均设有室内消火栓,室外设消防给水系统。3、污水和雨水排放地段内污雨水分流。本设计中排出的污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室外设化粪池,待处
38、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雨水有组织外排,裙房屋顶雨水有组织内排水,在室外集中后排入市政雨水管。6.3 电气设计本项目属公共建筑项目,根据其电负荷运作特点和电器品质的要求,遵循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灵活性的四个原则,科学设计供配电方案。6.3.1 设计依据建筑电气设计手册;公共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供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6.3.2 供电设计要求1、宜采用双路电源供电,不能保证持续供电的地区,可设自备电源。2、电源装配容量应满足购置设备的容量。6.3.3
39、 供电设计1、负荷等级:本建筑属二类低层建筑,其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应急照明、疏散标志灯等消防用电设备属一级负荷。2、供电电源及电压:采用市政电网供电,电缆沿城市电缆沟暗敷引至。3、供电系统:直接引用市政电网电力,不单独建设变压器、配电房。5、室外工程:所有室外高、低压电缆均采用直埋或电缆沟敷设。6、防雷与接地:按正常防雷与接地设计建设。6.3.4 电力、照明及自动控制设计1、电源、电压和配电系统:电力、照明配电电源由市政电力系统直接供给,消防用电设备采用专用的配电回路,其中消防水泵、消防用电设备为双回路配电,并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设置自动切换装置。照明系统则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
40、合的配电方式。2、用电指标:各大楼部分按70 VA/M2的用电标准进行设计。3、接地故障保护:本建筑电源总进线进行总等电位联结,所有用电设备的金属外露部分均与PE专用接地线连接。6.3.5 .建筑物防雷设计本建筑按二类防雷建筑物设置防雷措施。6.4空调设计641 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2001年版);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19-87(2001年版)。642 空调系统方案 1、空调系统 根据XX市的气候及本工程的特点,空调主要以送冷气为主。本项目不设中央空调,采用分体式空调,按需要采购。2、 主要设备选型 空调设备采用分体式空调。 第7章 节能、节水、消防和劳动安全卫生7.1 节能措施7.1.1 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