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及分析.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2987527 上传时间:2024-06-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及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及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及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及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及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及分析【单元整体概述】 第六单元有三篇阅读课文、一篇习作和一个练习组成。其中沙漠中的绿洲、云雀的心愿表达了同一个主题:环境改造与保护的重大意义,古诗两首中两首古诗均传神地刻画出天真可爱的乡村儿童形象,留给我们无限的遐思、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 习作六要求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和别人讨论,也可留心报刊杂志上有关这个问题的信息,结合自己的认识写篇文章,不仅能让学生增长见识,而且能让学生提高认识。培养了学生围绕一个话题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练习六中对噪音的了解,与本单元的环保主题遥相呼应。口语交际学会鼓励强调了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情趣和交往

2、能力。 【单元教学目标】 四年级下册的阅读教学注重向小学高年级过渡,着眼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在本单元教学中,我们要做到“三淡三重”:(1)淡化技能训练、重视感悟积累不可急功近利地对学生进行枯燥的技能训练,以免败坏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而是应重视熏陶感染,引导感悟、积累,重视阅读。本单元文章形式多样,记叙文的教学要抓住课文的要点和关键,设计几个主要问题,合作探究,通过生生互动式的读读、画画、比比、议议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体会到文中的“情”。如云雀的心愿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人物对话,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进入情境,较好地把握语言包含的情感。(2)淡化知识传授、重视语文实践语文学习不

3、只是为了考试,课外语文素养的提高更不是只看考试,课堂的触角一定要伸向课外、伸向生活,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本单元的主题主要是环保,课后可根据班级实际组织学生通过调查、采访、查阅资料、办环保主题的手抄报等,引导学生了解本地区的环保情况,力图提出自己个性化见解的环保建议。还可组织学生课后收集有关阿联酋的资料,以“沙漠绿洲之旅”为主题,结合课后习题5,开展“小导游”活动。让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实践中增强,让学生的环保行为在课后落实。(3)淡化教法的新奇、重视学法的指导课程改革实验教学的确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新的东西,但也存在片面追求教法创新、追求“表面繁荣”的误区,我们的教法应该为学生更轻松、有效地

4、学习语文而因地制宜。就这一单元而言,我们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启下”的问题。而本单元课后练习有了较为明显的体现。如第19课云雀的心愿:“5. 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先有条理地说说,再写下来。”既引导学生进行概括重点段落内容的训练,又训练了学生把握文章的要点,理清文章的条理,为高年级的阅读“了解事件梗概”作了很好的铺垫。 结合以上分析,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具体落实为: 1、能学会本单元生字新词,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可以也可以”造句。 2、以“迪拜街头风光”为题,写一段话,尽可能地用上课文中的词语。能有条理地说说为什么“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再写下来。 3、能正确、流利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会背小儿垂钓和池上。 4、能围绕提供的一个话题组织讨论,各人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别人的看法,在有条理地把讨论的情况或查到的材料写下来。 5、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家园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6、理解古诗小儿垂钓和池上的意思,想象故事描绘的情景,感受乡村儿童鲜明的形象,体会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情感。 7、学习噪音的知识,了解噪音的危害,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8、练习根据形声字构字规律用编顺口溜的方法帮助记忆、区别音近和形近字。 9、熟记八个词语和古诗小池 10、练习口语交际,学会鼓励。 【单元课时安排】 沙漠中的绿洲2课时 云雀的心愿2课时 古

6、诗两首2课时 习作62课时 练习62课时 18、沙漠中的绿洲 首案编写者:陈 娟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有关环境改造与保护问题的课文。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沙漠中为了改善生活环境,辛勤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终于建成绿洲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生能灵活用“纵横交错”、“适宜”等词语造句。 过程与方法:体会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树木的精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借助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 2.学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

7、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点是学生能灵活用“纵横交错”、“适宜”等词语造句。难点是能借助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为改变恶劣的自然环境,克服种种困难,植树种花、精心护花,从而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伟大精神。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学情分析:教学本课时,知道学生自由选用“读、说、背”等学习方法。 养成训练点:让学生养成积极思考问题、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好习惯。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阿联酋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简称,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北临波斯湾。境内大部分是荒漠。属热带沙漠气侯,炎热干燥。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迪

8、拜是全国商业中心。 迪拜,曾是一片曾经一无所有的沙漠,它在短短的几年内脱胎换骨,变成了一个全世界最现代化的城市。眼下,四通八达的柏油大马路,川流不息的奔驰宝马,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与之相伴的还有绿树成荫,鲜花夹道,芳草成坪,你已经完全置身于一个生机勃勃的都市里了。如果不是花草下面的沙子,你不会相信你的脚下竟然是一片沙漠。阿联酋人民创造了一个奇迹让沙漠变成了绿洲,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沙漠中的绿洲。 二、初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想一想。(学生自学) 1)检查生字新词 出示: 沙漠、盐碱、恶劣、不毛之地、 代价、挖去、填上、纵横交错

9、、 漂亮、侍弄、霎时、星罗棋布、 音:“侍”翘舌音。“漂”是多音字 形:“劣”上面是一个“少”,“侍”与“待”要区分 星罗棋布:像星星似的罗列着,像棋子似的分布着。形容多而密集。 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贫瘠、荒凉的土地或地带。 霎时:极短时间 纵横交错:横一条竖一条,交相错杂。 源源不断:连续不断。 板结:土壤因缺乏有机质,结构不良,灌水或降雨后地面变硬,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3)分段指名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不读破句。 及时帮助学生正音,使学生读得准确、流利。 重点句指导 在这白茫茫的沙漠中,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那是城市。 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

10、上行走。 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 三、理清脉络,给课文分段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试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阿联酋在白茫茫的沙漠中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写阿联酋人民付出很大的代价把沙漠变成了绿洲。 第三段(第7自然段)写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树木,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第二课时 一、 细读一、二自然段 【学生齐读课题】 师:说到沙漠,沙漠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会用哪些词来形容沙漠? 【无边无际,黄沙满天,不毛之地,寸草不生,荒无人烟,干旱酷热,缺乏水分,环境恶劣读一组有关沙漠的词。】 师:可是

11、,在阿联酋的沙漠中有片片美丽的绿洲,这多神奇啊!你们想见识一下这片神奇的绿洲吗?好,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我们登上了去阿联酋的飞机。八个小时后,我们终于来到了阿联酋上空。我们会看到什么呢?教师读第一自然段。 【抓住“到处、白茫茫”想象沙漠的广阔无垠和荒凉,抓住“星罗棋布”想象大沙漠中绿洲遍布的情景】 师:我们在高空惊奇地看到了沙漠中那象征生命的绿洲,想下去看个清楚看个够吗?好,那我们的飞机就在阿联酋茫茫沙漠中的一个绿洲-迪拜降落。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情景?【学生自由读第2自然段,读后交流】 (师播放 迪拜美丽的城市风光,配以描述) 高高的椰树像一把把大伞,倒映在碧水之中。碧绿的草坪像一块块绿绒地毯。

12、五彩的鲜花竞相开放,组成了绚丽的花海。飞溅的喷泉,整洁的街道,让人流连忘返。站在这里,你绝不会想到,脚下曾是一片贫瘠的沙漠 师:看了画面你想说什么? 【学生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一二自然段) 二、细读第三至六自然段 师:这一片片绿洲是那么迷人。而这迷人的绿洲却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中,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这沙漠中绿洲是怎样来的呢?让我们听听阿拉伯朋友是怎么说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把你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方画下来,和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自学】 【全班交流】 a、环境之恶劣。 出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据说这里每种植一棵树的成本在3000

13、美元以上。 师:在农村,培养一个孩子约两万元左右,那么培养一棵树大约是多少?可是老师却不太相信,难道培育一棵树要这么多钱?所以我想这样读:“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谁能从文中找出理由说服我? 生:;因为环境恶劣,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罩着一层硬硬的壳。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 师补充小结:那儿的气候炎热干燥,一年之中很少下雨,沙漠中还时常会有沙尘暴。土地咸而板结,水也是咸的,环境十分恶劣,是块不毛之地! b、建设之不易。 师过渡:还有什么地方也得花钱? 出示: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难倒阿联酋人民。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

14、。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 生:“从国处买来”要花大量的财力。“挖、填、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小结:阿联酋人民建设绿洲很不容易,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辛勤的劳动。说到这儿,老师完全相信了这句话。我的问号改成了感叹号。谁能替老师读? 出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育一个孩子! C、代价之巨大 师:让我们来算一算,一棵树是两万,两棵呢?三棵?四棵?五棵?十棵?一百棵?一千棵?那么,建一个中心公园得多少钱?建一座城市付出的代价更是惊人的。算到这儿,你明白了什么? 师小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阿联酋人民为了建设绿洲,真可以说是

15、“不惜代价”。因为他们认为:“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阿拉伯朋友这样说。(出示并齐读)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 师:过渡:让我们沿着宽阔的林阴大道边听边走,跟随友好的阿拉伯朋友继续前行,前面就是迪拜最大的中心公园。啊,绿树成阴,鲜花遍地,好美的景色啊!快进去好好欣赏一番吧。请同学们默读课文4到7自然段。找出最能概括这部分内容的一句话。 【学生回答: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师:你从哪里可以看出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树木非常精心? 学生交流。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公园里的小树,小草,小花,请闭上眼想象,“呼呼呼-”一阵狂

16、风吹过,黄沙漫天飞舞,沙子迷住了你的眼睛,弄脏了你的脸和头发,你们觉得怎么样?想干什么?好,我就是园林工人,让我拉出大皮管,打开水龙头,“沙沙沙-”一阵雨雾洒下来,把你们淋得干干净净,感觉怎么样?这么一洒,树叶更绿了,小草更翠了,鲜花更艳了。你们就更漂亮了。你们想对我说些什么?(师生交流) 师:只有园林工人才这么爱护花草树木吗?你从哪里看出?读:地上没有一片落叶 师:是啊,阿联酋人民人人爱护花草树木,个个自觉保护环境。他们为什么那样爱护花草树木?【学生回答:沙漠环境恶劣,花草树木来之不易,能够使人们拥有良好的生存环境,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四至六自然段) 三、联系实

17、际,抒发感想 师:同学们,我们在阿联酋看到这么美的绿洲,感受到这儿的人民对花草树木像孩子般的精心呵护,在今天的旅行即将结束的时候,你想说些什么呢?对阿联酋人民、对自己、对同学、对那些破坏环境的人 师:生活在沙漠的人们,竭尽全力地想把沙漠改造成绿洲;生活在绿洲的人们,却正盲目无知地把绿洲毁坏成沙漠。人类啊,请保护环境,爱护我们的绿色家园-地球! 四、作业:仔细观察题头照片,以“迪拜街头风光”为题,写一段话。可以用上书中的词语。 板书: 漠中的绿洲 环境恶劣 绿树成阴 不毛之地 鲜花遍地 建设:不惜代价 侍弄:无比精心 (保护环境,爱护地球) 教学反思: 教学重点部分,我主要由“为什么说在这里,培

18、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的问题导入,引领学生逐步走进文本,通过三个“买来”以及“挖去”、“填上”“埋下”等词语了解到建设绿洲的艰巨和复杂,代价之昂贵,体会阿联酋人民战胜困难的决心之大。最后,用感人的言辞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写了宣传语。像类似的文章对学生的教育意义深远,值得好好学习。 19、云雀的心愿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学会本课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 2.技能: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名在语气上的不同。 用“森林实在太重要了!”为中心句概括全文对森林用途的各种介绍。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有感情

19、朗读中体会到砍伐森林的危害及森林的重要作用,并感受到课文语言的生动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对学生进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点: 体会森林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陈述句和反问句在语气上的不同。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方法:谈话法、朗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学情分析:四年级孩子学习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提高,能够自主地学习课文,并体验文中富含的道理和情感。在教学云雀的心愿这篇课文时,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想象以获得情感体验,另外通过多媒体设置生活化情境,让学生能从课文内容中懂得保护森林的重要性,体会人类植树造林的美好心愿,增强环保意识。 养成教育训练点:学会小组合作探究,组

20、内成员大胆、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本课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大意,知道云雀的心愿是什么?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导入:(板书:心愿)心愿是什么? 心愿就是一种愿望,是人们心里的理想或美好目标。老师的心愿就是希望你们每个都能快乐地成长,全面地发展,同学们,你们有心愿吗?(个别提问) 2、示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跟心愿有关的知识童话(板书:10 云雀的心愿)。 3、生疑:看着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呢? 二、初读课文: 1、过渡:带着疑问小声朗读课文,看看文章能不能为你排忧解难。 2、生答题: 资

21、料:云雀是一种叫声很好听的鸟,羽毛呈红褐色,还带有黑色的斑纹,显得十分美丽,它的嘴小而尖,翅膀大,所以飞得高。 3、快速读课文,提出要求: (1) 读准生字词的音 (2) 正确连贯地朗读课文,划出小节。 三、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小黑板)字音检查:指名读,其他人看他的读音是否正确,领读,开 读,反复正音。 生字词讨厌 乱砍滥伐 贫瘠 冲垮 树冠 冲刷 土壤 擦去 空调器 绿洲 脱缰 讯期 蓄水 苔藓 渗进 储存 多音字:埋怨 mn/mi 淹没mo/mei 树冠 guan/guan 暖和 huo/he/he/huo/huo/hu 2、划生字词: 3、字形检查: (1) 出示生字词思考:生字中

22、有哪个部分是需要注意的? (2) 学生描红 四、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 “云雀的心愿”是什么?课文哪一自然段直接告诉了我们? 课文第14自然段告诉我们“云雀的心愿”是:让沙漠变成绿洲。 2、(出示文字)指名读,思考: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板书: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云雀为什么说森林很重要呢?小云雀和他妈妈去了哪些地方?找一找,然后用“先然后最后”(小黑板出示)回答。 它喜欢其中的哪里?讨厌哪些地方呢? 六、课堂练习 1、听写:贫瘠、冲垮、树冠、土壤、空调器、绿洲、漫天飞舞、枯枝败叶 2、组词: 厌( ) 伐( ) 垮( ) 冠guan( ) 庆( ) 代( ) 挎(

23、 ) guan( ) 七、课外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体会陈述句、反问句和疑问句在语气上的不同 3、用“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为中心句,概括全文森林途的各种介绍。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云雀的心愿就是(引)-“到沙漠去种树”。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愿?就是因为它到了几个地方后发现“森林实在太重要了,请同学用“先然后最后”说一说他们去的地方。(指名说) 小云雀讨厌沙漠和大河,喜欢森林,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今天就去弄个究竟。 二、读课文 (二)精读第2、3、4自然段 1、过渡:小云雀和妈妈先到沙漠,它为什么讨

24、厌沙漠呢,轻轻地读读 2、3、4自然段,可以划出有关的词句。 学生自读,然后交流 (如果学生先交流了第2自然段) (1)你们有人见过沙漠吗?或者在电视上看到过沙漠?你感觉沙漠是怎样的?能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一下?总结描写沙漠的词语(漫天飞舞、贫瘠)。 (2)沙漠这样的凶险,难怪小云雀要说,引“这里的风沙真讨厌!”(指导用埋怨的语气读) (3)妈妈是怎样回答他的呢?(指导用惋惜、心疼的语气读) (如果学生先交流了第4自然段) 你知道了绿洲为什么会变成沙漠。 “贫瘠”是什么意思呢? 为什么小云雀要给沙漠种上树呢? 它飞到沙漠上空看到了什么,把第2自然段读一读。 沙漠好吗?怎么不好? 是啊,当狂风挂过时

25、,会睁不开眼睛,你有这样的体会吗? 它怎么知道的,请同做妈妈告诉小云雀,齐读。 总结:没了森林不行,沙漠太可恶了,小云雀是什么态度,书上怎么说的? 5、说话练习:“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 ”(板书:保护土地)看黑板,用”因为所以”把两句话连起来说。 (三)、精读第510自然段 1、过渡:小云雀和妈妈飞过了沙漠又到了哪儿?(大河),在那儿,他们又看到了什么? 默读第二段,回答问题。 小云雀来到大河上空,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你从这里感受到了什么?你从哪里感受到洪水很凶猛? (出示小黑板)指导朗读“浑黄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比喻句)“把比作”,突出“脱缰的野马,咆哮”,反复朗读,

26、体会洪水的危害。 3、所以小云雀不由得挨近了妈妈,它心里引“害怕”,谁能用害怕的语气读一读。(指名读) 4、妈妈怎样回答他的?用什么语气读?(指导用无可奈何的语气读,突击“唉”这个拟声词) 5、说明森林有什么作用?(防洪) 6、过渡:森林为什么能防洪?怎样防洪?森林水库又是什么?自读第10节。 7、在黑板上画一棵树作示意图,指名按图复述树的各个部分如何蓄水? 树冠 挡住 苔藓和枯枝败叶 吸收一部分 土壤 吸收大部分 森林是一水库 8、比较句子: 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 指名读,说说这两句话说的内容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相同)。哪句话更肯定?(反问句更肯定),用反问句表示强调,更加肯定,同学们

27、在写作文的时候为了表达自己强烈的语气就可以用反问句,教师领读,集体读。 9、这段话说明了森林的什么作用?(蓄水) 10、说话练习:“森林实在太重要了!因为.”(板书,防洪蓄水)。用“因为所以”把这两句话连在一起说。 (四)、精读第11、12、13自然段 1、过渡:小云雀和妈妈飞累了,他们又回到了森林,感受就完全不一样了,默读课文11、12、13自然段,想一想,从这一自然段,你了解到了奥妙? 2、读课文讨论:为什么说森林是空调器? 森林就像空调器。 3、比较句子 森林像不像空调器?(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说话练习:“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板书:调节温度)。这段话说明森林有什么作用?(调节温度)

28、,谁能用“因为所以”,把板书连在一起说。 三、总结 现在你知道小云雀为什么说森林太重要了吧,你能根据板书,也告诉大家森林很重要吗?自己先试一试。 四、布置作业 1、练习册P 26 二、三、一 2、搜集森林的资料,说说森林还有哪些作用?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复述课文 2、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讲评作业 字词:树冠guan 乱砍滥伐 咆哮 冲垮 解释:流水漫溢(泛滥成灾)乱砍滥伐 选择或节制 2、森林的作用 用“因为所以”把森林的四个作用连起来说说。对啊,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所以小云雀就立下了到沙漠去种树的心愿(板书:种树) 二、引申扩展 1、课文中讲了林林的四个作用,那同

29、学们能通过搜集资料发现森林还有哪些作用? (1)人类的资源宝库 (2)庞大的氧气制适厂(天然的氧吧) (3)良好的吸尘器 (4)卫生保健医生 (5)绿色的隔音墙 2、总结,还让同学抄在书上(有举的同学) 三、复述课文 1、通读课文 2、表演:课文中描写了哪两个动物?(小云雀和云雀妈妈)。要求分角色表演,脱离书本,给5分钟时间准备。 3、想象:假如小云雀实现了他的愿望,那我们将看到什么? 四、培养环保意识 1、过渡:是啊,那样世界该多美好啊!小云雀的心愿就是到沙漠去种树来保护环境,那你们在保护环境方面有什么心愿呢? 2、 例如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由此引出自己的心愿,我们看到河水脏,我就希望发明一个

30、污水净化器来使河水变清(生回答) 4、总结:老师真的希望每个人的心愿都能实现,那世界将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我们住着该多开心啊! 五、课堂作业 1、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 (2)难道森林不是空调器吗? 2、说“森林实是太重要了?用”因为所以”写下来。 3、抄写课文中一个比喻句 六、课外作业 1、 小练笔:以“森林实是太重要了!”或“我的环保心愿”为题写一篇200字的小作文。 2、 预习“习作3” 板书设计: 云雀的心愿 保护土地 防洪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种树 蓄水 调节温度第二教时 教学反思: 教学中,因为有学生的预习,所以先让学生说说“云雀的心愿是什么?为什么会

31、有这个心愿?”当学生通过快速浏览课文,找到答案“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时,我以此导入教学“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呢?让我们跟着小云雀和它妈妈一起去看看吧。”随后,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很快找到了小云雀和妈妈飞过的三个地方,找出了看到的情景,再通过理解云雀妈妈的话,从而认识到森林的三大作用:保护水土、储蓄雨水、调节气温。本文主要是以人物对话形式讲述的,所以我就引导学生在文本对话中整体揣摩人物的情感。譬如在前两次的人物对话分别是小云雀和妈妈分别飞到沙漠上空和大河上空的对话。当看到地上黄沙漫天飞舞的时候,小云雀是“讨厌”、“埋怨”,当看到汹涌的、浑黄河水冲垮河堤,淹没村庄时,小云雀内心充满恐惧“不由得

32、挨近”等等,这些地方的角色朗读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感悟人类破坏环境给自身带领的后果;而云雀妈妈的“心疼”、“叹了一口气”、“唉”等词,则很好地表现了云雀妈妈对于人类破坏森林带来的严重后果的惋惜与痛心。在此基础上,我拓展学生思维,联系第一课走,我们一起去植树,谈谈自己对森林作用的认识,更深地了解了森林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了保护环境、保护森林的重要。 20、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学会诗中的生字:撑、艇、浮、萍 过程与方法:能够根据诗意想象出初夏荷池的美景和小孩学钓时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和热爱美好事

33、物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难点是能够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中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并且感受古诗语言的精炼之美。 教学方法:朗读法、引导法 学情分析: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多读,从整体上去感知诗文,在吟诵过程中要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过程: 池上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四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感受乡村儿童鲜明的形象,体会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 教学重、难点: 1、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的朗

34、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过程: 一、设疑探究,激趣导入。 二、今天,我们学习20课古诗两首,课前老师布置大家预习了课文,我想先考考大家,你们知道编辑老师为什么要把这两首诗安排在一起吗? (这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的儿童。) 对,是这样的原因。有人说童年是一支快乐的歌,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童年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一起走进古诗的童年中,去寻找童年的快乐。 2、出示一组荷花的图片 炎热的夏季已经悄然来临,老师给你们带来几幅清凉的画。描述一下你眼中的荷花。如果用凝练的语句,你还可以用什么样的形式?(诗)你会背与荷花有关的古诗吗?(学生课前搜集整理,此时汇报交流。) 3、今天

35、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荷花的诗,也是这篇课文的第一首诗。 出示课题:池上 并板书 理解课题:池塘里,荷花塘里。 设疑引入:只是描写美丽的荷花池吗?美丽的荷花池里有什么有趣的事呢? 三、初读古诗,指导朗读。 1、带着问题,我们来读诗吧。大家会读吗?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2、正音,学习字形。 撑 萍 解 艇 迹 3、光会读正确还不算会读,还应该读出诗的节奏来。 听课文朗读。 池上这首五言绝句要读出什么节奏来呢?大家读一读,可以用铅笔在诗上划“/”作记号。 诵读古诗的时候,不要一字一顿地读,这会破坏古诗的韵味,要注意声断气连,像老师这样,你们听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

36、开/。 学生再次练习朗读。 4、这样就读出诗的节奏来了。同学们觉得这样读有趣吗?老师想出一个办法,可以让你读诗有趣一些。你们看 诗做动作读 5、这样读有趣一些吧?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形式读诗?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好几种方式,非常好,但是都是一个人读的,可不可以采用两个人一起合作的方式呢?(学生两两组合,一人读一句。)也可以小组合作,一人读一句。 6、同学们想出了很多办法来把读诗变得有趣,现在,你们就自由选择最喜欢的方式,把这这首诗都美美地读一读。 7、师小结:刚才同学们手舞之,足蹈之,摇头晃脑,你们觉得这样读诗读得有趣吗?那以后,你们也可以用多种形式,把诗读得有趣一些,让学古诗变得轻松有趣好不

37、好? 三、走进文本,理解内涵。 1、这首诗我们都会读了是不是就可以了呢? 对,我们还要了解诗中写了什么。在充满生机的田野、乡间,让我们张开想像的翅膀,来到美丽的荷花池。孩子们除看到些什么?猜猜在这个小娃娃身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文本。 2、介绍学习古诗的方法 首先:知诗人,解诗题。 介绍白居易。你还知道白居易写过那些诗吗? 3、学习古诗的方法 第二:抓字眼,明诗意。 你们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意吗?(字典,工具书,插图,询问老师同学等) 同学们说得很好,那现在就用这些方法来学习词语,理解诗意。 音乐中,小组合作交流,老师在教室内巡视。 4、抓字眼: 艇:比较轻便

38、的船。诗中指的是小船。 莲:莲蓬。 解:知道、懂得。 藏:隐藏。 浮萍:小池里的一种水草。 一道:一条。指浮萍被小船分开后,一时难以合拢而留下的踪迹。 5、明诗意: (1)请同学们读一读并想一想这句诗的意思: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出示白莲的图片) (2)交流感悟: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 小娃为什么要偷采白莲? 此刻你是小娃,心情怎样? (3)理解: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出示浮萍的图片) (4)看着图片,连起来说说整首诗的意思。(配上音乐) 四、品诗情,绘美景。 1、再读诗。 池上这首诗简单明了,一读就懂,但仅仅懂得诗意还远远不够,因为一首诗一幅画,一首诗一段情,让我们来细细品读这

39、些诗句,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都说诗中有画,读了这首诗,如果让你来给诗配上一幅画,你会画上哪些景物? (一个小孩,一条小船,还有白莲,一些浮萍。) 2、老师根据你们所说的景物,把这首诗改了改,(出示“ 娃撑艇偷白莲 不解藏 一道开”),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是呀,老师给诗减了一下肥,这就叫把诗读瘦了。字数少了,留给我们想象的空间却更大了。现在请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闭上眼睛 情景创设:(播放背景音乐老师轻轻地描述: 一个夏日的清晨,几朵白云悠闲地飘浮在瓦蓝瓦蓝的天空,初升的太阳明媚地照耀着大地,湖面吹来阵阵凉爽的清风,满池的荷花开的格外娇艳 3、同学们,这美丽的情景你

40、们看到了吗?这是一池怎样的荷花?这个小娃娃又是怎样偷采白莲的?选择其中一个情景美美地写下来。 在音乐声中尽情想像,静静地描写。 4、同学们可以放下你手中的笔了,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所想象到的画面。 学生交流。 同学们你们真会想象,在你们的笔下,我感觉白居易写的池上仿佛变成了一副活的画向我们走来。此时,在你的眼前,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娃? (天真无邪、调皮活泼) 5、如果他知道偷了莲蓬还会藏了踪迹,你们还觉得他有这么可爱吗? 师:是呀,正因为他的天真无邪,才会偷采莲蓬而不解藏踪迹啊!你们喜欢这个孩子吗?那就带着你的喜爱之情,读这首诗。 生有感情地诵读池上 6、师:诗人用传神、凝练的词句,给

41、我们展现了一个天真无邪、活泼调皮小娃形象。你从中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呢?(喜爱之情) 7、师:白居易的诗向来追求“意求深,字求浅”的风格,整首诗虽如同大白话,但极富韵味,充满童趣。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再一次想象画面,试背。 8、课前搜集其它描写儿童生活的诗,交流积累。 四、总结 今天,我们在美丽的夏季,在一望无际的碧绿的池塘边跟随着诗人白居易走进诗歌,走进童年,我们无限畅想,我们深切感悟,让我们永远保持一颗童真、童趣。 板书设计: 池上 偷采 白莲回景美、引人 不解 浮萍开 童真、童心、童趣 小儿垂钓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讲解和朗读古诗,使学生感悟古诗大意,能够熟读和背诵古诗。会写7

42、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掌握一个多音字“应”。 2、能力目标:通过古诗教学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看图读诗,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之情,让学生去贴近自然,感受自然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通过看图读诗,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演示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生字卡、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认识7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今天哪,老师想带你们一

43、起去渔光村看一看。(课件出示河边情景) 教师配乐动情地描述:这儿有一条消澈的小河,小河的周围草木茂盛,石头上长满了青苔。河里的小鱼可多了它们快活地游来游去。几条小鱼高兴地蹦出了水面,正热情地欢迎咱们呢! 渔光村这儿不仅鱼儿多、风景美,还有不少聪明的孩子呢!看看这个孩子,他在干什么呀?(边描述边点击古诗第一句情境图)学生齐答。 2、对,他在钓鱼。想知道他是怎样学钓鱼的吗?那我们一起读读唐朝诗人胡令能的一首小诗小儿垂钓吧。(板书:小儿垂钓)指名读诗题,齐读诗题。 二、循序渐进,掌握字词句。 (一)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诗,画出生字,读准字音,难读的字要多读几遍。 2、瞧,大屏幕上的汉

44、字朋友,你们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生字) 自己借助拼音朋友读一读,看谁读得准。学生自由读生字,教师巡视。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运用小老师教读、抢读、合作读、小组间赛读等方法引导学生读好,并随机正音。重点指导读好“蓬、侧”两个生字。 (2)离开了拼音朋友的帮助,你还能读准这些字吗?开火车认读生字。 (3)游戏:送小鱼回家。(课件出示带生字的小鱼) 如果能读准小鱼身上写的生字,你就能帮它重新回到家。谁来帮帮它?指名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你们读得真准!瞧,蹦跳的鱼儿又回到了水里。 (二)生字回文,朗读古诗。 (三)指导写字。 想想哪个字最难写,要注意什么? 三、布置作业 书写本课生字,背诵

45、古诗。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古诗,处理课后习题。 教学过程:一、听写生字,指名背诵。 二、凭借情境,品读古诗 大家齐读古诗。 1、同学们读得真好!那我带你们再去看看那个专心学钓鱼的孩子吧。你们看!(课件出示第1句诗的情境图) 2、(教师用教鞭指着图上小孩的蓬头)仔细看小孩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说。 问:你还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3、教师描述诗句意思:是呀,你们看小孩头发乱糟糟的,他侧着身子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茂密的青草正好遮住了他的身体。(教师边描述边用教鞭指图上相应的地方) 4、诗人看到这样的情景不禁吟诵:“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出示诗的第1句)教师范读诗的第1句。 5、这个小

46、孩多认真,一动不动学起了钓鱼,谁来读给我们听一听?指名读。 这儿草木茂盛,真是个钓鱼的好地方。谁还想读?指名读。 6、你们都想读呀?可要把小孩学钓鱼的认真劲读出来。自由练读。 7、多种形式读诗的第1句。 (1)指名看图表演读。(2)男女生赛读。(3)齐读。 8、师生互动表演。 (1)创设情境。师(配乐动情地描述):小孩在河边一动不动坐了很久,哎! 还没钓到一条鱼。他透过清澈的河水看到一条小鱼慢慢游过来了,眼看就要上钩了,这时远处有个人路过这里,发现了这个钓鱼的男孩,于是向他问路。如果你就是这个钓鱼的孩子,会怎么办呢?这样吧,咱们来演一演,现在你们都是这个专心学钓鱼的孩子,把你们的钓竿都拿好了。

47、我就是那个问路的人。 (2)进人情境。 学生做出诗的第1句描绘的小孩钓鱼的样子。 (3)模拟表演。 (教师手放在嘴边,大声喊。)哎小孩,请问渔光村怎么走啊? 学生自由做动作。(教师打量一番)问:大家怎么都不出声呀?指名说。 9、你们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既使陶醉在钓鱼的乐趣之中还不忘帮助别人。是不是你们想的这样呢?我们来读读诗吧。(出示诗的第2句)指名读。 10、指导朗读。 你刚才不是不理我吗?生怕吓跑了快上钩的鱼儿。(做出不出声的手势,并环视四周。)我们再来听他读读。我读前行你读后一行。准备好了!师生接读。 11、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都来试着读一读吧!自由练读。 12、反馈。指名读,全班有感情地

48、朗读。 五、反复吟诵,诵出味道 1、同学们,让我们看着图,再把这首有趣的小诗自己读读。 2、把这首有趣的小诗读给同座听听吧! 3、全班展示:指名配乐读、同座合作读、全班配乐齐读。 六、激情总结,拓展升华 1、今天我们一起读了一首这么有趣的诗,还认识了一个聪明的孩子。其实古代有不少诗人把小朋友生活中的趣事写入诗里,你知道这样的诗吗? 指名说。(如:所见、村居、村晚) 2、布置作业: 你想做哪道题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完成。 (1)训:把这首古诗吟诵给爸爸妈妈听。 (2)编:把诗歌编成小故事,讲给好朋友听。 (3)演:根据诗句内容同学合作表演。板书设计: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天真可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