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目的论视角下非遗外宣英译的困境和对策——以浙江省国家级非遗项目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987104 上传时间:2024-06-1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目的论视角下非遗外宣英译的困境和对策——以浙江省国家级非遗项目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目的论视角下非遗外宣英译的困境和对策——以浙江省国家级非遗项目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目的论视角下非遗外宣英译的困境和对策——以浙江省国家级非遗项目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英语广场2024年04月(总第264期)摘要 本篇论文探讨了在目的论的框架下,国家级非遗项目在英文外宣中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可行的对策。本文通过选取浙江省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为案例,分析了在英文翻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文化差异、方言表达和专业术语的准确性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系列对策,旨在提高非遗外宣英译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从而更好地推动国家级非遗项目在国际上的传播与交流。关键词 目的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英译;英译策略中图分类号 H05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167(2024)12-0011-04目的论视角下非遗外宣英译的困境和对策以浙江省国家级非遗项目为例 杨晨收稿日期:

2、2023-12-24作者简介:杨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1 研究背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文化与生命记忆,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天性与历史。传承非遗能够提高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有助于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Lenzerini,2011),促进国际社会的和平和理解,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和冲突。非遗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构成因素,其作为国家传统文化的产物,对其进行外宣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即使是最经典的文本和最精彩的故事,也需要通过翻译和传播,才能在其他国家的文化环境中获得新的生命和发展。非遗的英译与外宣使我们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来认识世

3、界,同时通过他人的语言来表达自身,并与世界进行对话、相处和共存。对我国各地的非遗进行准确翻译和传播,实质上是对非遗的有效保护,也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同时有助于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增进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友谊与合作,提升非遗的经济价值,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2 研究理论翻译目的论(德语:Skopostheorie)在翻译概要、翻译指导、翻译规则的指引下,帮助译者完成对目标文本的翻译。目的论的三大原则分别是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原则。1970年德国翻译学者卡特琳娜莱斯首先提出相关的早期理论,强调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策略和方法,指出译文应与源文对等,这主要体现在内容、形式和交际功

4、能上的对等。在此基础上,弗米尔跳出了翻译源语中心论的框架,在 1978 年发表的 普通翻译理论框架中首次提出翻译目的论的三大法则。弗米尔强调翻译的灵活性,译者应在实践中,在特定的沟通情境中,达到特定的目的,而非机械地追求字面对等。这三大法则在随后的发展与完善中形成了翻译目的论三原则。1991年诺德结合文本分析所需要考虑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以及怎样在源文本功能的基础上制订符合翻译目的的翻译策略,提出了“功能等值”的概念,即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环境中,译文应该实现与源文相似的交际功能,这并不要求逐字逐句的对应,而强调在不同文化中传递相似的效果(Nord,2001)。目的论翻译策略强调翻译的目的和效

5、果,注重实现源文的交际目的,使翻译更符合特定的语境和受众需求。这有助于传达非遗背后的文化内涵,确保译文既忠实于原文,又能够在另一种语境中保持非遗的独特魅力,帮助中国11ENGLISH SQUAREENGLISH SQUARE Tel:027-8715 8992传统文化“走出去”,更好地融入国际文化领域,提升其在国际上的可理解性和影响力,促进国家形象和文化软实力的提高。3 非遗外宣英译的困境3.1文化价值观的差异非遗通常反映了一定时期和地域的文化群体共同追求的目标、生活方式和精神文明,往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传统观念,包含着浓厚的情感色彩,当译者试图将这些价值观念传达给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时,容易出

6、现理解层面的困难。在一个文化中被视为重要和积极的某种价值,在另一个文化中可能并不具备相同的价值。非遗也反映了源自不同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观念的文化价值。在翻译中,译者需要考虑如何呈现这些观念,使其在目标文化中具有合适的社会和人际关系背景。同时,还有一些非遗可能涉及宗教或道德层面的价值观,且不同文化对宗教和道德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不同,译者在翻译时不谨慎处理易引起不必要的误解或冲突。3.2方言俚语在英语中的对等表达以越剧为例,作为浙江地方传统戏剧的代表,其主要使用浙江当地方言,属于“吴语”语系,并没有像普通话那样的标准化版本,不同地区、城市、村庄可能有不同的方言变体。同时,“吴语”与英语之间也存在着较

7、大的音系差异,包括声调、音节结构等方面。“吴语”相较于其他方言,在音调上变化丰富,且“吴语”的语气词体系比较发达,很大程度上表达了说话人的看法和情绪。另外,方言往往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形式。在特定的台词中,往往一句俚语就可以构成一句话,直接完成语义的传达(浦泽凡,2023)。这些因素都使得译者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完全对应的表达。3.3专有名词及术语的英译选择非遗常常涉及各种传统技艺、习俗等,这些领域相对专业化,且一些非遗项目可能涉及艺术表达,如舞蹈、音乐、戏曲等,这些领域的翻译需要在传达文化细节准确性的同时,考虑其艺术性和文化差异,准确传达其中的专业性术语并确保翻译能够传达原作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这

8、对译者有一定程度的挑战。以越剧中的“水袖”为例,翻译需要同时考虑其作为戏曲服饰术语中“水袖是戏曲传统服装之一”和戏曲程式动作中“舞动水袖的表演功法”这两层含义。4 目的论视角下非遗外宣英译的策略在目的论指导下进行的非遗外宣翻译中,翻译策略和方法的选择受到翻译目的的指导。目标受众的目的是通过阅读译文来获取非遗的信息,并进行文化探索。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译者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翻译策略和方法,使目标受众更容易理解非遗的内涵和价值(徐倩 等,2023)。4.1目的原则目的原则强调翻译的最终目的是满足特定的翻译目标或需求。在目的论中,翻译的过程和结果都应该服务于特定的目的,而这个目的通常由翻译任务的

9、背景、目标读者以及翻译文本的使用情境等因素决定。非遗对外宣传翻译受到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为避免简单直译给目标受众造成理解障碍和过度意译导致源语言魅力的减退甚至丧失,译者可以首先对其字面意义进行直译,之后通过注释的方法对字面之下的文化涵义与隐喻进行补充说明。这种方法在保留源文面貌的同时,为目标受众提供了更多的文化背景信息,帮助他们更全面地理解非遗的含义。这种翻译策略能够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促进跨文化理解。例如每年秋季在绍兴南部会稽山区举行的“舜王庙会”,是集祭祀、文艺表演与商贸于一体的民俗活动,2021年5月被批准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扩展项目。该非遗项目的名字就可以先12英语广场2024年04月(总第

10、264期)直译为“Temple Fair of Emperor Shun”,然后在注释中补充说明“Shun,one of the legendaryfounders of the Xia Dynasty,who is regarded asthe embodiment of kindness and wisdom,and ispraised by later generations”。这样就可以使目的语言受众群体了解历史人物的生平信息,更有效地实现非遗的翻译与外宣工作。与此同时,由于非遗翻译中的原始文本通常充满浓厚的地方特色,过度采用强调异国特色的异化策略容易给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目标受众带来较

11、大的文化冲击,使其失去对中国非遗的兴趣。因此,适度采用归化策略,确保目标语读者能够顺利获取信息,享受流畅的阅读体验,对提高非遗宣传效果也是非常必要的。具体的翻译方法包括类比和借用、组合翻译、省略翻译和自由翻译等。马晶晶等(2017)在目的论视角下对越剧剧名的英译进行了实证研究。在以人名为剧名的越剧剧目调查中,其调查数据表明更多人会选择归化的翻译策略。例如,用意译对全文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并将主题思想表达出来,这样译文更直观明了,避免因直接以人名为题而给国外观众带来困惑。4.2连贯性原则连贯性是翻译过程中关注译文内部一致性的重要原则,指的是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在译入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语

12、境中有意义,以确保翻译在语言、语境和文化上都能够顺畅地传达信息。在非遗宣传中,翻译是对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一种有机贡献,可以实现语言表达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的顺畅传递。例如可以联系上下文,深度解析语境,通过添加连词,将形式结构上松散的成分进行重组,使其形成结构更为紧凑,逻辑更为顺畅的表达。包括成语在内的四字格这一词语形式在汉语中广泛应用,在非遗宣传文本中出现的频率也较高,使得文本读起来朗朗上口。但四字格中的一些字并不具有实际意义,仅仅是为了押韵。因此,译者在翻译时要注意灵活运用语言,不被原文的字面意思束缚,确保在保留原作的意境和诗意的基础上,深入理解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含义。越剧起源于浙江嵊州,浙江某

13、越剧团网站英文版的越剧宣传中将嵊州地理环境描述为“嵊州地处东海之滨,这里山清水秀,群山叠翠,山水交织,地貌多姿”。句中涉及大量四字语的叠加使用且各小句之间没有关联词,展现了典型的汉语重意合的特点。在针对此情况进行外宣翻译时,译者可以尝试通过添加适当的连词,将四字词语进行合并重组。因此笔者将整句话试译为:Shengzhou,acity located on the coast of the East China Sea,has a beautiful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a varietyof landforms。温州发绣是浙江省著名的特色传统工艺品,2021年6月被

14、列为国家级非遗,是中国二十四个地域绣种之一。发绣是以人的发丝为材料,以针为工具,在绷平整的布帛上施针度线,创造形象的艺术。某新闻网站文旅宣传号将其艺术效果描绘为“画面质感独特、素色淡雅、温润如玉、层次丰富、变化微妙”。对于没有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目标语受众来说,译者若将“温润如玉”直译为“as warm asjade”,会使其难以领会“玉”在中华文化中对于品质的隐喻含义,因此在这里可以进行适度省略的处理,突出表达原文中的意义信息,确保目标语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欣赏源文所蕴含的文化特色,促进外宣翻译的目标实现。此句可以试译为:The surface texture of Wenzhouhair e

15、mbroidery is unique and elegant,withnuanced changes。4.3忠实性原则忠实性原则强调翻译应忠实于特定的翻译目标和任务。这一原则要求译文在传达信息、实现功能、满足特定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忠实于源语言文本的含义和风格。在描述非遗时,为了确保目标语读者能够理解具有鲜明中国传13ENGLISH SQUAREENGLISH SQUARE Tel:027-8715 8992统文化特色的元素,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语读者所熟知的语言表达方式传达源语言的意义,借此提高目标受众群体对非遗信息的接受度,增强对来自不同国家的文化认同感,进而达到外宣翻译的目的。以非遗越剧曲目

16、西厢记中的人物称谓为例。“崔相国”是女主人公莺莺的父亲,如果直接将其直译为Cui Xiangguo,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让目的语读者误以为“相国”是个人名。但“相国”实际上是一种官职名称,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晋国。在战国时期,这一职务成为秦及汉朝大臣的最高职务,称为“相邦”。汉初设立了“相国”及其副手“丞相”。后来,曹丕代汉称帝后,将“相国”改为“司徒”。隋唐以后,这一称谓多用于尊称任宰相之职的官员。这样的称谓在英语中没有完全对应的表达,则可采取意义对应的方式将其译为Chancellor,这个翻译能够相对准确地传达“相国”负责辅助君主处理国家事务的职责,突出其最高政府官员之一的地位。另外,

17、在介绍非遗项目“象山竹根雕”时,外宣文本中提到“象山竹根雕在造型艺术上突破传统的用料规范,连根带须,一并应用,再现返璞归真妙趣,让竹根变腐朽为神奇”。如果将句中的“返璞归真”直接翻译为“Return to simplicity and truth”,容易引起目的语受众者的曲解。根据对原文的理解可以判断,此处“返璞归真”只是形容象山竹根雕制作者追求简单、纯粹原材料的选材方式,并非真的回到最初、最本真的状态,因此将此句译为:“Xiangshan bambo-root carving breaks awayfrom traditional material selection patterns in

18、artistic design,utilizing both roots and tendrilssimultaneously.This shows the charm of itsstraightforwardandconcisematerialchoice,transformingbamboorootsfromdecaytoenchantment.”。5 结语非遗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见证,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高度,科学而系统地对非遗外宣翻译及其困境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邢琰,2023)。非遗具有独有的特征,而宣传的目的也对翻译产生了影响。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来看,非遗宣传的翻译

19、活动应当遵循目的性、连贯性和忠实性原则。译者需要综合运用异化、归化等翻译方法,充分考虑译文的受众群体以及在目标语言环境中的预期目标,给予其积极有效的阅读体验,确保非遗的文化特征得以保留,同时打破文化壁垒,提升非遗外宣译文的交际功能,推进非遗在国际社会舞台上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参考文献1LENZERINI F.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he liv-ing culture of peoplesJ.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2011(1):101-120.2NORD C.Translating as a purp

20、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3马晶晶,李凤萍,徐坚俊.目的论视角下越剧剧名英译的实证研究J.戏剧之家,2017(14):11-13.4浦泽凡.功能对等视角下中国方言电影的英语字幕翻译研究以吴语电影爱情神话为例J.英语广场,2023(7):12-15.5邢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翻译传播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2(4):45.6徐倩,马慧.目的论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策略探究J.济宁学院学报,2023,44(2):53-56.(特约编辑:冯沛予)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