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教案一、教材 沁园春雪编排在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居教材之首。本单 元以赞颂大自然为主题,除了风雪弥漫的北国,还有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的雨说,勾起我们柔软的温情与朦胧的憧憬的星星变奏曲,济慈捕捉到的蝈蝈和蛐蛐,以及静谧美好的夜。 本单元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歌的能力,能领略诗情画意,感受其意境美;反复吟诵,联想品味,既提高欣赏能力;也感受诗人抒发的强烈情感,品味含蓄、精炼、优美的诗歌语言,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根据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
2、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引导学生欣赏词大气镑礴,旷达豪迈的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引导学生品味词的准确,精练的语言魅力,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领会词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的感情。 前两点侧重能力目标,后一点侧重德育目标。这符合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等人关于教学目标分为六级认知理论。词的下阙第三层是全词点睛之笔,表现全词主旨,因而定为教学重点;词上阕写景是下阙评古颂今的基础,起铺垫作用,下阕评古是为了颂今-这是作者立意之所在,对初中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定为教学难点。 二、学情 根据教育心理学皮亚杰认知结构发展理论以及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初中
3、生的感受性和观察力提高起来,学生学习新知识前他们所具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学习新知识具有正迁移的作用。教师在学习方法上加以指导,则有利于学生对诗词的理解。 三、教法 本课主要使用诵读法,提问法和练习法。 诵读法:从教学过程来看,初读全词-听读全词-导读全词,最后分组诵读;从方式上看,播放录音,引导学生按要求听读,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情感意蕴,到交替运用轮读、齐读和散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真正读出词味。 提问法:根据认识原理,设计并尝试提问教学法,解决词的上阕、下阕、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问所包括的小问题,形成一种追问,把全篇课文讲析内容全部带了出来,以此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 练习法:设计2个反馈
4、检测题,运用练习教学法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 本课采用了沁园春雪朗读磁带,用于听读训练;使用我爱你,塞北的雪VCD导入新课,形象生动;VCD片和课文插图江山如此多娇的运用,为培养学生形象思维提供了保证。 四、学法 引导学生在朗读、析读、讲读的过程中感受这首词音美,形美,意美的同时,也教会学生学习诗词重要方法-诵读法。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重视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互相学习。为此,安排大量的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活动。根据系统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原理,采用五人讨论小组讨论活动,把全班分组,确定发言代表,调动各层次学生积极性,收到较好效果。 此外,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课前确立预习步骤,提供预习方法
5、,已形成常规;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读书习惯。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投影仅上播放VCD片我爱你,塞北的雪片断。由滋润着春天的麦苗,迎春花叶的北方柔美深情的雪,过渡到北方豪迈的雪。这样导入从视听上吸引学生,营造气氛,开启学生形象思维。 展示词人创作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毛泽东在特定历史时期担负的历史使命,有助于学生理解词的内容,理解词的主旨。 在解题之后,指名学生轮读上下阙,全班听读,检查学生课前自读情况。针对学生易错字音,借助投影仪进行正音教学,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齐读形式品味词的语音之美,初步感知教材。 听读全词 要求学生闭眼听读,联想优美画面,初步感受词的形象之美
6、,训练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导读全词 先让学生以五人讨论小组为单位,讨论屏幕上投出的问题。 (二)新授 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教师将早先设计好大问题之下形成顶针特色的连环问按序抛出,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带着学生深深地进入课文。力求让学生在每一句课文理解中都绽放出思维的火花。小问题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的起铺垫作用,有的起过渡作用,有的起引思作用,有的起活跃气氛作用,使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果子。通过连环追问导读方式,学生对词的理解和认识大大加深,本课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也基本突破了。 (三)巩固 怎样在此时趁热打铁,再给予重锤强化? 播放沁园春雪VCD片,旨在通过视听感观共同作用,调动学生形象思维积累,从主客观方面同时点燃学生形象思维的火点,使学生形象思维燃起熊熊烈火。 至此,课堂教学达于高潮,似可戛然而止。然而控制论告诉我们,要实现有效控制,就必须要有反馈,而反馈越及时越好。通过反馈检测题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馈。同时,考虑到初三学生面临升学考试,注意考查学生审题的能力,一题要求选出正确项,一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最后一步,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展开联想、想象,用一段文字描绘诵读本词时脑中浮现北方雪景画面。这是用教学中以读促写,把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结合起来的一种方法。 (四)小结 六、板书设计2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