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焊接生产质量管理概念一、焊接生产质量管理概念 质量管理的核心内涵是使人们确信某一产品(或服务)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并且使需方对供方能否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和是否提供了符合要求的产品掌握充分的证据,建立足够的信心,同时,也使本企业自己对能否提供满足质量要求的产品(或服务)有相当的把握而放心地组织生产。对焊接生产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使焊接结构制作和安装的质量达到规定的要求,是焊接生产质量管理的最终目的。焊接生产质量管理实质上就是在具备完整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工程观点,全员参与质量管理观点,实现企业管理目标和质量方针的观点,对人、机、物、法、环实行全面质量控制的观点,质量评价和以
2、见证资料为依据的观点,质量信息反馈的观点,这 6 个观点来对焊接结构制作与安装工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因素所进行的有效控制。二、焊接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二、焊接生产质量管理体系 企业为了实现质量管理,制订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分解产品(工程)质量形成过程,设置必要的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制度,配备必要的设备和人员,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方法使影响产品(工程)质量的因素都得到控制,以减少、消除特别是预防质量缺陷的产生,所有这些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就是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的建立与运转,可向需方提供自己的质量体系以满足合同要求的各种证据,包括质量手册、质量记录和质量计划等。由于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建立
3、起来的,因此可把产品制造的全过程,按其内在的联系,划分成若干个既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的控制系统、环节和控制点,并采取组织措施,遵循一定的制度,使这些系统、环节和控制点的工作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并按规定的程序运转。所谓组织措施,就是要有一个完整的质量管理机构,并在各控制系统、环节和控制点上配备符合要求的质控人员。三、质量管理方法三、质量管理方法 1.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质量控制点也称为“质量管理点”。任何一个生产施工过程或活动总是有许多项质量特性要求,这些质量特性的重要程度对产品(工程)使用的影响程度并不完全相同。例如,压力容器的安全性与原材料的材质好坏、焊缝的质量优劣关系很大,而容器表面刷涂的油漆颜
4、色是否均匀却只影响容器的外观。前者的后果是致命的,非常严重,后者是外观效果问题,在一定条件下,客户还是可以接受的。因此,为保证质量处于受控状态,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条件下,产品制造过程中需要重点控制的质量特性、关键部件或薄弱环节就是质量控制点。焊接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材料质量控制系统、工艺质量控制系统、焊接质量控制系统、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系统和产品质量检验控制系统等。每个控制系统均有自己的控制环节和工作程序、检查点及责任人员。1)材料质量控制系统,是从编制材料计划到订货、采购、到货、验收、保管、发放、标记移植等全过程进行控制,重点是入厂(场)验收并严格管理和可靠发放,坚持标记移植制
5、度。2)工艺质量控制系统,是对生产工艺或施工方案的分析确定、工艺规程和工艺卡的编制、生产定额估算等一系列工作进行控制的流程。3)焊接质量控制系统,其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主要包括焊工考试、焊接工艺评定、焊接材料管理、焊接设备管理和产品焊接五条控制线。4)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系统,按其任务不同,无损检测控制程序繁简不同。原材料只要求做超声波检验,无损检测记录报告经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签发后交材料检验员,作为原材料检验的一部分原始资料保存。而焊工技能考试及工艺评定的控制程序是相同的,其无损检测记录报告签发后,交焊接试验室立案存档。5)产品质量检验控制系统,反映了产品制作全过程的控制,由于职责分工不同,如材料
6、检验、焊接检验、无损检测由各独立的系统加以控制。2.质量管理机构及工作方式 质量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产品质量管理控制系统、环节和控制点的划分情况。一般这些系统、环节和控制点划分得越细,质量管理机构就越复杂,需要的岗位责任人员也越多。质量管理机构由一定的职能部门、产品质量主要负责人、产品质量主要保证人、各控制系统责任人以及各控制点岗位责任人组成。各级质量控制责任人除应对本岗位、本环节和本系统工作质量负责外,还应向上一级质量控制责任人、质量管理总负责人、最高管理者保证工作,形成一个完整的质量控制网络。3.建立“三检制度”三检制度包括自检、互检、专检,是施行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具体表现。
7、(1)自检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进行个人自检,填写有关检验评定表中自检项目内容。(2)互检上道工序完成后下道工序进行前,必须组织交接双方进行相互检查,未经相互检查或经相互检查但未达到要求的,可拒绝进行下一工序施工。(3)专检由专职检验人员进行检验。专职检验人员应对焊接施工过程进行检查,负责施工现场焊接质量管理和工艺纪律监督检查,同时要对关键环节进行检查控制。未经专检人员检验、评定的项目,或经检验、评定而未达到质量标准的项目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焊接检查分为焊前检查、焊接中间检查、焊后检查。焊前检查是按照焊接工艺文件检查执行工艺要求的准备措施、施焊前材料检查、坡口和组对质量检查、焊接面清洁度检查
8、、焊工资格的确认、焊接设备和工艺装备检查等。焊接中间检查是对施焊工艺和参数进行检查和确认,热风焊时进行层间检查。焊后检查是焊缝外观检查、无损检测和焊接记录检查。若检查时发现质量问题,必要时应进行破坏性试验。4.建立健全质量信息系统 建立健全质量信息系统主要应由专职的质量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来执行,生产工人在其中也应发挥积极作用。生产现场的质量缺陷预防、质量维持、质量改进,以及质量评定都离不开及时正确的质量动态信息、指令信息和质量反馈信息。对各种需要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传递和处理,形成一个高效率的信息闭环系统,是保证现场质量管理正常开展的基本条件之一。质量动态信息是指生产施工现场的质量检验记录,
9、各种质量报告,工序控制记录,原材料、半成品、构件及配套件的质量动态等。指令信息是上级管理部门发出的各种有关质量工作的指令,这些指令是质量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也是质量管理活动中进行比较的标准。质量反馈信息是指执行质量指令过程中产生的偏差信息,即与规定目标、要求、标准比较后出现的异常情况信息,这种异常信息要及时反馈到有关人员和相应的决策机构,以便迅速做出新的判断,形成新的调节指令信息。现场生产工人在日常生产活动中,都应该提供必要的质量动态信息和质量反馈信息,这些信息可为制定指令信息提供第一手资料。现场质量管理中应注意以下三点 1)应根据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缺陷预防、质量维持、改进、评定等质量活动,明确规定相应的责任及相互间的协调关系,赋予应有的权限,落实到有关部门和具体人员,并坚持检查考核,同奖惩挂钩。2)还应根据现场施工过程要实现的质量目标,将以上工作和活动加以标准化、制度化、程序化,进而形成现场的质量保证体系。3)为了促进工人严格遵守工艺纪律,有必要建立考查工艺执行情况的奖惩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