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ICU岗位职能职责.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975869 上传时间:2024-06-1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ICU岗位职能职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ICU岗位职能职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ICU岗位职能职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ICU岗位职能职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ICU岗位职能职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A.ICU 医师岗位职责 (一)ICU 科主任岗位职责 (二)ICU 病房主诊医师岗位责任制 (三)ICU 住院医师岗位责任制B.ICU 护理人员岗位职责 (一)ICU 护士长职责 (二)ICU 护士岗位职责(一)ICU 科主任岗位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负担临床科主任全部职责,是ICU 诊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和连续改善第一责任人,应对院长负责。确保ICU 为病人提供优质、安全及合理诊疗。 2.ICU 科主任应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组织”组员,参与医院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管理工作。 3.本岗位基础要求和能力 3.1 是含有对应危重病医学执业资格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人员; 3.2 在ICU 病房工作最少五年以

2、上,含有对应ICU 训练水准、熟练专业技术、丰富临床经验,了解危重病医学进展情况。 3.3 在病房从事ICU 临床及管理工作,或是授权一名含有一样资格副主任医师从事上述工作。 3.4 含有和各临床和医技科室间协调能力,能参与检验、评价医院内合理利用ICU 医疗资源情况。 (二)ICU 病房主诊(管)医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本科对应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并帮助主任做好行政管理工作。 2.主管分管床位一切医疗工作。安排每日工作(转入、转出等)。每日查房,随访转出病人,负责手术前、转科前病人检验。检验每日医嘱及实施情况。做好家眷日常讲解工作。 3.具体负责教学和指导下级医生进行诊疗、

3、诊疗、特殊技术操作(如:多种血管穿刺、插管术或心导管术)。检验、修改下级医生书写病史、病程统计和医疗文件。复核绘制图表及监测数据。审签出院及转科病历。考评住院医生日常工作能力和水平。 4.立即掌握病人病情改变,病人发生病危、死亡、医疗事故或其它关键问题时,应立即处理,并向科主任汇报。 5.参与会诊、出诊,参与夜班和节假日值班工作。紧急呼叫,不管是夜间或休息日必需赶到病房或立即和病房取得电话联络。 6.危重病人转入或病情发生突变时(如:心跳骤停等),负责现场指挥,组织并确保各项抢救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7.主持临床病历讨论、死亡病历讨论及关键会诊。 8.认真实施各项规章制度、操作常规,常常检验医疗

4、、护理质量。 9.检验关键仪器保管、使用和维修等情况。检验进口物资贮备及消耗情况,制订年度仪器设备订购计划。 10.检验特种药品保管、使用情况,制订年度特种药品订购计划。 11.主动钻研业务,并指导住院医生文件阅读,努力进行科研工作,做好资料积累,汇总、整理并保留多种监测资料,填写登记卡片,立即总结经验。 12.指导进修医师工作。 13. 本岗位基础要求和能力 13.1 是含有对应危重病医学执业资格副主任医师(或最少直接从事ICU专业五年以上高年主治医师)及以上人员; 13.2 在ICU 病房工作最少五年以上,含有对应ICU 训练水准、熟练专业技术、丰富临床经验,了解危重病医学进展情况。 13

5、.3 能够负责分管病人医疗全过程,天天24 小时、每七天天能够随时可在病房从事ICU 临床及管理工作。 13.4 含有组织指导下级医师开展ICU 病人诊疗活动能力、和各临床和医技科室间协调能力和对应教学和科研能力。 (三)ICU 住院医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及病房主诊(管)医师领导下工作,参与日常、夜班和节假日值班。紧急呼叫,不管是夜间或休息日,必需赶到病房或立即和病房取得电话联络。培养吃苦耐劳、勤奋好学作风和对病人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精神。 2.新毕业住院医师应经过麻醉科、一般外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心电图、血液净化等相关科室轮转,能较全方面系统掌握危重病医学基础及专业理论知识,并培养一定

6、抢救应变能力,为医治危重病人打好基础。 3.病历书写(转科统计或住院统计)要求24 小时内完成。要求条理清楚、关键突出、字迹清楚、语言通顺、完整正确。病程统计立即,正确反应病情改变,诊疗效果及上级医师查房意见,死亡、转科、病人会诊,交接班和出院病人,全部要有完整病历手续。各项监测数据定时统计在要求表格上,字迹清楚,立即绘制多种图表。 4.熟悉各项基础技术操作(如:抢救复苏术、心导管术、动、静脉插管术等),熟悉多种关键仪器(呼吸机、除颤器、床边监测仪等)使用操作常规。关心仪器保管、珍惜公物,损坏要赔偿。 5.对所管病人应全方面负责。随时了解观察病人病情改变,立即向主任、主诊(管)医师汇报,提出初

7、步诊治意见。第十二个月参与工作住院医师必需实施24 小时住院医师制。因随访、出诊或去图书馆等要向值班医生汇报去向。下班前应向值班医生交好班,应床头交班,不交班不能离去。在主治医师指导下开医嘱,并每日检验医嘱实施情况。特种药品(白蛋白、脂肪乳等)须在主治医师指导下开出医嘱和处方。严防差错事故。主任、主治医师查房时汇报病人病情。她科会诊时应陪同诊视。 6.在接到手术室、急诊室或其它科室通知后,应守候在病室内,做好接收病人准备(如:安装并检验呼吸机及必需抢救器械)。在病人抵达后,接收相关科室转来全部病历资料。手术后病人转入,必需了解手术情况,麻醉方法、术中出血量、尿量、输液成份、输液量,并标识多种引

8、流管和统计引流量,做好交接班。关键患者转出后三到五天内进行随访,必需时向主治医师汇报病情。 7.家眷探视时要求主管病人医师主动立即和家眷沟通。 8.自觉遵守医院各项工作制度,严格无菌操作,做好隔离消毒工作。 9.不停学习中国外医学科学优异经验及进展,很好掌握一门外语,阅读外文书籍。在主治医师指导下,每十二个月完成一篇文件综述。参与病历资料整理和分析,不停总结临床经验。 10.本岗位由经过ICU 专业培训,并经技能考评合格执业医师担任。(一)ICU 护士长职责 1.在护理部、科护士长领导及科主任指导下,是本科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和连续改善第一责任人,应对护理部、科主任负责。负责本病房护理行政管理和

9、业务工作。 2.督促护理人员严格实施各项规章制度,检验各项护理方法实施,严防差错事故。 3.主持晨会交班及床头交接班,依据患者病情需要,合理调配护士工作。 4.随同科主任、主治医师查房,参与科内会诊、疑难危重症及死亡病历讨论。 5.组织并参与危重症患者抢救。 6.定时检验仪器、抢救物品、珍贵药品,确保仪器性能良好,药品齐全并统计。 7.定时检验各项表格统计,确保其完整性和正确性。 8.定时检验多种消毒和灭菌物品并统计。 9.负责护士继续教育管理,制订各级护理人员培训计划,负责组织护理查房、护理会诊。 10.组织本科护理科研工作,主动参与学术交流。 11.主动听取医师及患者意见,不停改善病房管理

10、工作。 12.负责科室临床教学工作管理和实施。 13. ICU 护士长资质基础要求和能力 13.1 由主管护师及以上人员任护士长 13.2 经过ICU 专业培训,并在ICU 临床工作五年以上,含有较丰富ICU专业护理知识,有一定管理和教学能力,并经过护士长岗位培训。 13.3 天天24 小时、每七天天能够随时可在病房从事ICU 临床护理及管理工作,或是授权一名含有一样资格主管护师负担上述工作 13.4 含有和各临床和医技科室间协调能力,能参与检验、评价ICU 护理质量管理情况。 13.5 对设置床位较多工作量较大ICU 护理单元(如心脏大血管外科术后ICU 等)可设科护士长进行管理,依据工作性

11、质及数量分设日班和夜班护士长制,或是设副护士长,以确保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 (二)ICU 护士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护士长领导下进行护理工作。 2.自觉遵守医院和科室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实施各项护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立即地完成各项诊疗、护理方法,严防护理差错和事故发生。 3.含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护士素质,落实“以病人为本”服务理念,做好患者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 4护理工作中有预见性,主动采取多种方法,降低护理并发症发生。 5.参与主管患者ICU 医生查房,立即了解患者诊疗护理关键。 6.掌握常规监测手段,熟练使用多种仪器设备,亲密观察病情改变并立即通知医生采取对应方法,护理统计详实、正确。

12、 7.抢救技术熟练,能够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抢救。 8.严格实施消毒隔离制度,防控医院感染发生及扩散。 9. 做好病房仪器、设备、药品、医用材料保管工作。 10.立即了解患者需求,常常征求患者意见,不停改善护理工作。 11.参与本科室护理教学和科研工作。 12.ICU 护士资质基础要求和技能: 12.1 符合ICU 护士准入条件注册护士。 12.2 符合ICU 护士技能条件注册护士。ICU 病房医师和护士配置: 1.1 医师配置: 1.1.1 依据工作量和工作性质而定,综合ICU 床位和人员之比为1:0.8-1,固定重症医学医师,不应低于70%,确保能够实施三级医师查房和负担独立值班。 1.1.2

13、 应由从事重症医学主任或副主任医师负责领导,非固定医师可定时轮换,但轮换期不应少于6 个月。 1.1.3 制订和实施岗前业务培训计划,经考评后方可上岗,进修和见习期人员不得单独执业。 2.1 护士配置: 2.1.1 依据工作量和工作性质、监护项目、监测项目、医疗技能不一样,合理确定病人和护士百分比,综合ICU 床位和人员之比为1:2.5-3,固定重症医学护士,不应低于80%,护师以上人员不低于50%。 2.1.2 应由在ICU 从事重症医学五年及以上资历主管护师及其以上职称人员领导护理工作,护师以下人员可定时轮换,但轮换期不应少于12 个月。 2.1.3 制订和实施ICU 护士岗前业务培训计划

14、,经考评后方可上岗,进修和见习期人员不得单独执业。 2.1.4 对ICU 在岗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实施分级管理。 2.2 医院有重症医学医护人员应急调配预案 2.2.1 医务处、护理部会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制订有“ICU 医护人员应急调配预案” 2.2.2 医务处、护理部适度安排其它临床骨干医护人员(主治医师及护师)接收ICU 培训/ ICU 临床轮转。 (注释:ICU 常因手术季节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原因,职员妊娠、临产、生病等减员原因造成人员担心,工作超负荷时间过长,护患矛盾、监护隐患、安全隐患凸显,致使医疗纠纷增加,护士流失增加,医院应随时调配人力资源,以确保每一位ICU 患者安全

15、。)医院ICU 管理制度(试行) 1. 入住ICU 病房病人选择: 1.1 严格实施收治标准(见ICU 收治范围)。 1.2 各类ICU 病房可依据本科室实际情况,制订入住ICU 病房具体病种选择标准,比如多种复杂大型手术后危重患者;需行呼吸管理和(或) 呼吸支持患者;心功效不全或有严重心律紊乱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各类休克患者;严重创伤患者;多种原因所致急性肾小管坏死患者;器官移植患者;急性中毒患者;其它经短期强化诊疗可望恢复多系统、器官功效不全患者等。 1.3 全麻术后麻醉作用还未消失或生命体征还未稳定,通常经短时间观察,病人清醒或病情稳定后立即转到一般病房。 1.4 不宜ICU 病房收

16、治,如已认定脑死亡者、急性传染病、无急性症状慢性患者;恶性肿瘤晚期、老龄自然死亡过程患者;诊疗无望或因某种原因放弃抢救者。 2.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严格实施。 2.1 在已经有院级规章制度基础上,各ICU 应深入制订对应制度及细则,不停改善及完善本科室诊疗常规,全部医务人员均应熟练掌握。 2.2 严格实施三级查房制度、病历书写制度、病历讨论制度、请示汇报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及会诊制度及消毒隔离等规章制度。 3. 质量目标和指标: 定时讨论在落实医院(ICU 部分)质量方针和落实质量目标、实施质量指标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改善意见和方法,并有反馈统计文件。 4. 加强医疗质量关键步骤管理: 4.1

17、诊疗方案讨论和制订 4.2 院内感染监控 4.3 抗菌药品及胃肠外营养合理应用 4.4 患者(或家眷)知情同意等。 5. 诊疗管理: 5.1 ICU 患者由ICU 医生负责管理,ICU 医生应该和原发疾病专科医生保持亲密联络和沟通。, 5.2 ICU 医师关键负担脏器功效监护和支持救治,患者原发疾病相关专科情况,关键由原发疾病相关专科医师负责立即诊疗。 5.3 对关键高危患者,建立实施ICU 医师和负责原发疾病诊疗相关医师联合查房机制。 6. 高风险操作实施许可授权制: 对危重病人进行高风险诊疗操作,实施许可授权制。 7. 优先标准 严格实施危重病人出、入ICU 病房优先标准。 8. 入住和出

18、ICU 病房病人需进行APACHE II 评分, 医务处定时对各ICU 病房及进行分析总结。 9. 建立ICU 病房医疗质量月报制度: 各ICU 病房按时上报ICU 病房医疗质量月报表。 10. ICU 病房医疗仪器、设备应保持性能状态良好: 确保立即有效使用,消毒及维护有对应统计。 11. 各ICU 病房之间应加强合作: 相互支持,特殊情况下可由医疗、护理管理职能部门统一调配医疗资源,最大程度发挥危重病人救治能力。 12. 医院临床试验室可随时(24 小时7 天)为全部ICU 提供服务:若不能随时提供此种服务时,则须在ICU 内或紧邻ICU 处,设置一小型试验室,最低程度必需能做化学和血液学

19、检验,包含动脉血气分析; 13. 医学影像和药学部门(24 小时7 天)为全部ICU 提供服务:随时(24 小时7 天)为全部ICU 提供服务,要有可落实具体保障方法。ICU(重症病房、加强医疗病房)医疗工作制度 (一)病历书写制度 病历是临床医生诊疗工作统计和总结,可作为病人深入诊治参考,也是临床教学、医学科研素材和法律工作关键依据。同时现医疗质量和学术水平。 1.新入院患者 1.1ICU 病历书写制度标准上和一般病房一致,并符合卫生部病历书写基础要求。 1.2 姓名、性别、年纪、职业、籍贯、工作单位或住址、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庭史、个人生活史、月经生育史、体格检验、化验检验、特殊检验、

20、小结、初步诊疗、诊疗处理意见,由书写医师签字。 1.3 客观如实反应病情。 1.4 病历内容要求完整,关键突出,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1.5 病历摘要据概括性和系统性,能确切反应病情特点,可作为初步诊疗依据。 1.6 入院24 小时内完成入院病历书写。 1.7 格式和内容同一般入院病历及首次病程统计。 2. 转入ICU 统计要求 2.1 转入ICU 不足24 小时患者仍需有转科统计。 2.2 转入ICU 首次病程统计应在入科4 小时内完成。 2.3 统计内容和一般病房转科统计基础一致,应包含 2.3.1 因何种疾病(手术名称,术中发生特殊情况)入科及入科方法。 2.3.2 转入时给何种处理(或

21、处理标准),处理后反应。 2.3.3 病人现实情况(生命体征等)。 2.3.4 需要继续观察项目。 2.4 化验回报单应按时间次序粘贴,多种病情介绍单或诊疗证实书亦应附于病历上。 2.5 病程统计 2.5.1 病程统计书写天天最少12 次,病人病情遇有重大改变及短期调整改疗应立即统计。 2.5.2 统计内容包含:病人病情改变,检验结果、判别诊疗、上级医师病情分析查房意见,诊疗过程及诊疗效果,凡施行特殊处理时,要统计处理及诊疗后效果,要记明施行时间和方法,对病情改变简单 分析,需要值班医生关注项目等。书写者应为主管医生或代管医生。如进修医生统计应有主管医生或代管医生署名认可。 3.转科统计要求和

22、医院统一要求相同。 4.出院统计和死亡统计均按医院要求完成。 (二)ICU 会诊制度 1. 凡遇疑难病例,或本专业范围以外专科情况突出时,应立即申请多科会诊或转科。 2. 原发病诊疗科室负责诊疗医师应保持日常查房,不属会诊范围。 3. 科间会诊:由经治医师提出,上级医师同意填写会诊单。非急诊会诊,会诊医师应在24 小时内完成,并写会诊统计。急诊会诊:被邀请人员,应在30 分钟内到位进行会诊,并写会诊统计。 4. 院内多科会诊:由科主任提出,约定会诊时间,通知相关科室人员参与。会诊通常由ICU 主治医师主持,必需时科主任主持,需要时应请医院相关职能科室参与会诊。 5. 院外会诊:本院诊治有困难疑

23、难病例可由相关科室责任人提出,经ICU科主任、医务处同意,并和相关单位联络,同时将病历摘要寄发相关单位,确定会诊时间。 6. 远程医疗咨询会诊:通常由高年资副高职以上医师参与,接到远程医疗咨询通知医师,应事先熟悉病例资料,按时间按时参与。会诊结束后认真填写咨询会诊意见。 7. 科内、院内、院外集体会诊:经治医师要做好会诊前准备,并具体介绍病史,做好会诊统计。ICU 应综合会诊意见,负责诊疗方案制订和会诊意见采纳实施。 8. ICU 应邀院内科间会诊应由含有ICU 专业资格主治医师以上人员进行会诊;应邀到外院会诊,应指派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前往会诊。会诊医师是提供本专业知识技能帮助,会诊意见是否

24、被采纳决定权在对方科室或单位。 (三)ICU 医师值班制度 1 ICU 病房应建立分级值班制度,明确各级医师职责,并确保落实实施。 1.1 一线值班医师:必需含有执业医师资格。 1.1.1 值班期间不许可私自离开病房,负责病房内全部患者常规医疗工作,完成医疗文件书写,正确落实实施上级医师指导意 见和诊疗方案。 1.1.2 如患者病情出现特殊改变,值班医生给立即抢救诊疗,负责和患者家眷沟通并立即向上级医师汇报病情。 1.1.3 要求主管医师和值班医师之间交接具体、完整,不遗漏患者病情改变,确保既定诊疗策略落实实施。 1.2 二线值班医师: 1.2.1 值班期间确保通讯通畅,要求随叫随到,如患者病

25、情出现特殊改变,立即调整改疗策略,指导值班医师进行抢救诊疗,必需时向上级医师及医院相关部门领导请示汇报。 1.2.2 负责协调上、下级医师诊疗意见,确保诊疗方案实施延续性。 1.2.3 担任院内会诊工作,帮助指导院内其它科室患者抢救工作,负责ICU 患者收治。 1.3 三线值班医师: 1.3.1 值班期间要求保持联络,如遇紧急呼叫,不管是夜间或休息日,应赶到病房或立即和病房取得电话联络。 1.3.2 研究处理疑难问题,负责指导特殊情况危重病人收治、医疗、转科、转院和组织疑难病例讨论及死亡病例讨论,立即向医院总值班及相关部门领导请示汇报。 2 确保各级值班医师之间规范交接、沟通顺畅,确保患者既定

26、诊疗方案落实实施,如遇紧急情况,能够立即正确应对。 3 科主任依据科室实际情况,制订及实施ICU 值班医师资格许可和授权制度。 4 ICU 值班医师应和原发病科室值班医师保持联络沟通,应对原发病病情改变立即做出评定和处理。 (四)ICU 医嘱制度 1. 含有执业资格ICU 医师含有下达医嘱权限。 2. 正确录入或书写下达医嘱时间、病人姓名和床号。书写医嘱时字迹要清楚,签全名。意义要明确,不得随意涂改,修改医嘱要署名。 3. 医嘱内容要求使用汉字通用名,无正确汉字译名药品,用公认英文代号。 4. 如开错或取消未实施医嘱用红笔在此条医嘱中注明“DC”字样及本人签字。对护士已实施医嘱,严禁使用“DC

27、”,只能下达停止医嘱。 5. 医生在开完医嘱后需立即通知该病人主管护士,以免遗漏、延误实施。 6. 医生不得下达口头医嘱(抢救时除外)。抢救时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护士必需复述确定无误后方可实施,抢救结束后半小时内完成口头医嘱补记。 7. 电子录入医嘱系统应能有效识别录入者身份和权限。 8. 必需时设置不一样等级医师医嘱权限;对显著错误或超出正常使用范围 医嘱,应有提醒功效。 (五)知情同意书制度 1 在ICU 临床诊治过程中,因患者病情危重、体质特殊、需行手术、特殊检验、特殊诊疗、费用过大和试验性临床医疗等情况,医务人员应推行通知责任,具体填写知情同意书。 2 ICU 知情同意书内容包含:有创操作

28、、特殊检验、特殊诊疗项目、目标、风险性及可能并发症等,也应包含不实施此操作、特殊检验、特殊诊疗所带来后果。每一项具体内容在一个科内应使用同一个格式及内容,同时应伴随专业发展而不停发展完善,立即修订。知情系列医疗文书签字应包含患者、家眷及医师三方签字栏目。 2.1 在法律上,患者是知情同意权主体,但在中国临床实践上表现出特殊性,强调由病人家眷或单位(包含医疗经费负担)签字,并注明和患者关系。 2.2 知情同意权享受者包含患者本人和患者家眷,或是患者委托人,医疗机构和医师在推行通知义务时,能够依据具体情况选择告 知对象。 2.3 家眷是指本人以外家庭组员,应依据配偶、父母、成年儿女、祖父母、外祖父

29、母、成年弟兄姐妹排序决定近亲属行使知情同意权。 2.4 委托代理人签字,应该有患者或近亲属书写授权委托书。 3 紧急避险时,以维持病人生命安全为标准: 3.1 危及病人生命手术、操作,有时因为多种原因不能在签完字后才能进行,这时可通知家眷,讲明情况后实施。 3.2 若因为多种原因不能通知到家眷及签字者,应取得上级医师及院领导同意后方可实施。 3.3 为最大程度维护患者生存权,对心肺复苏早期A、B、C,包含电除颤等紧急避险时,在紧急无时间先征求家眷意见时,可先救命后通知 4 知情同意书一旦签署,必需妥善保留,切勿丢失。 (六)手术病人转入ICU 后交接制度 ICU 医生、护士应和手术室人员(麻醉

30、医生和外科医生)交接,全方面了解病人情况,包含: 1.通常情况:病人姓名、年纪、及其它相关资料。 2.麻醉前状态: 2.1 简单现病史和关键既往病史、过敏史。 2.2 心脏功效检验异常情况、肺功效检验异常情况、药品诊疗情况、试验室检验结果、及其它相关资料。 2.3 病人对术前药反应及监护导管置入情况。 3 麻醉情况: 3.1 麻醉方法、麻醉药品和药品剂量。 3.2 麻醉中碰到问题,如:困难插管、循环波动、心电图异常、血管活性药品使用、正性肌力药品使用、低体温等。 3.3 麻醉期间液体平衡情况,包含晶体液输入量、胶体液输入量和胶体液种类、血液制品输入量和种类、围术期出血量、围术期尿量等。 3.4

31、 现在输注药品和剂量、术中最终试验室检验结果等。 3.5 估计可能碰到问题,如清醒和拔管延迟、再插管困难、清醒时血压波动。 4.手术情况: 4.1 所施手术及术中碰到问题。 4.2 术后应尤其注意观察问题。 4.3 估计可能碰到问题,如:止血问题、血液制品补充等。 (七)对进入ICU 病人初始评定制度 应该对全部进入ICU 病人病情快速进行系统正确评价,据此制订诊治标准。 1 通常观察: 1.1 依据心肺复苏ABC 标准快速确定气道通畅、判定通气和循环状态。 1.2 确定全部监测导联线、静脉管道、胸管、尿管通畅并正常工作。 1.3 确定ICU 全部监护仪已校对并正确连接。 2 呼吸系统: 2.

32、1 确定呼吸机已连接和调整。 2.2 检验气管插管位置和气囊容量。 2.3 接呼吸机前手控呼吸时听诊双肺呼吸音质量及气流分布。 2.4 确定胸引管开放并引流。 2.5 如在ICU 开始机械通气,初始吸入氧浓度为60100,以后依据动脉血气和胸片结果进行调整。 2.6 如有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观察波形以确定气管插管位置和无气道梗阻。 2.7 经皮脉搏氧饱和度评价动脉血氧合情况。 3 循环系统: 3.1 检验心率和心律: ECG 监测有没有心肌缺血和/或心律失常。 检验起搏器功效。 3.2 评价体循环:比较动脉血压和袖带血压结果。 检验周围脉搏、皮肤颜色、体温和尿量。 测定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和肺

33、动脉楔压(如有漂浮导管)。 热稀释法测定心输出量,计算心脏指数、体循环阻力和肺循环阻力(如有漂浮导管)。 4 检验术后出血情况:注意伤口有没有渗血、引流管及胸管引流量。 5 中枢神经系统:意识水平,应包含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对光反应及四肢活动改变。 6 肾脏系统: 6.1 日尿量和单位时间尿量。 6.2 注意尿性质(尿浓缩、血红蛋白尿、或血尿)。 6.3 必需时叩诊膀胱有没有尿潴留并留置尿管。 7 胃肠系统:胃管通畅和位置,胃管引流有没有血性液体。 8 皮肤:受压部位有没有皮肤损害。 9 体温: 9.1 测定中心体温和外周体温。 9.2 如直肠温度低于35,用加热灯或复温毯复温。 9.3 注意

34、有没有寒战并给诊疗。 10 完成APACHE II 评分和/或Glasgow 昏迷评分(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而昏迷病人)。 (八)ICU 患者转出制度 1. 总则:患者转出,遵照病情及双方科室共同协商决定,并有责任通知家眷。 2. ICU 患者应经ICU 上级医师查房和许可转出后,和接收科室负责医师共同约定后方可转出。 3. 患者转入ICU 原因基础去除,对应接收科室能继续完成诊疗时,可考虑转出。 4. 对于患者及其家眷要求或接收科室要求将患者转出时,如病情不许可,须具体通知病情及风险,其仍坚持可考虑转出,应请患者或其家眷在病历中签字确定。 5. 因基础疾病不可逆或植物状态造成不能撤机、或存在血

35、管活性药依靠患者,和其它非医疗原因在ICU 住院患者,也应转出ICU。 (九)ICU 患者检验和诊疗转运制度 为保障转运途中及检验诊疗过程中安全,特制订以下转运制度: 转运标准:确定转运必需性,转运前充足评价,并做好必需准备(人力、物力),确保患者安全。 1 转运前评定及知情同意 1.1 危重病人转运必需确定是必需和必需,并由上级医生对转运前病人生命指征及转运可行性作出评定和同意; 1.2 应该充足向病人或家眷说明检验或诊疗必需性及转运风险,取得病人或家眷同意,使用正规知情同意书,由病人或家眷签字认可 2 转运前协调和沟通 2.1 转运前必需协调好相关部门,包含目标地科室对应人员、路径各关口(

36、电梯、门卫、抢救车等)。 3 转运时人员要求 3.1 依据病人危重程度,协调组织必需医护人员,但最少有两人以上,要求最少是熟练掌握ICU 技能医生、护士。 4 转运设备及药品准备 4.1 设备需要: 4.2 生命支持设备:简易呼吸器,必需时应用便携呼吸机,情况良好氧气瓶,连接用管路;手动或脚动吸痰器 4.3 便携式监测仪,最少含有SPO2 及心率监测功效。 4.4 药品需要: 4.4.1 常见复苏药品: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等。 4.4.2 常见镇痛及镇静药品:如吗啡,安定等。 5 临转运前再次评定病人及调整对应物品,预防窒息、缺氧、脱管等意外。 5.1 评定是否需要人工气道,若已经存在,检验其固

37、定是否可靠,并确保通畅。 5.2 患者生命体征维持相对稳定。 5.3 需确保有通畅静脉通路(两条或两条以上)。 5.4 患者身体其它管路及引流装置确保固定可靠,如:胃管,腹盆腔引流管等。 6 转运时注意事项 6.1 亲密监测ICU 患者各项生命指征。 6.2 确保生命支持设备工作稳定(患者生命征稳定)。 6.3 确保多种隶属管路固定可靠(以防脱落)。 6.4 预防患者发生意外损伤。 (十)ICU 患者入住接待基础步骤 入住ICU 患者 生命体征不平稳者 生命体征评定生命体征平稳者 立即汇报上级医师 问询病史 快速给予对应处理 体格检验 了解于一般病房 病情改变及诊疗经过 开出急查化验单 和临时医嘱 向家眷交代病情,签署重病 通知及有创诊疗签字单 向上级医师汇报病例,确定诊疗方案 开长久医嘱及深入检验项目 (十一)ICU 患者转出医师交接步骤 和一般病房护士/医师 床边交接, ICU 患者 经上级医师综合评定可转出者 联络一般病房 通知患者家眷 患者现在病情适宜转 通知主班/值班护士整理 患者相关物品及影像学片子 主管/值班医师书写转出志 护士/医师护送 患者转至相关一般病区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财经 > 人员管理/培训管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