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社区青少年心理征询工作计划表格
进一步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不断完善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组织机构建设,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和抵御不法侵害的能力,努力为我街道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发明良好的环境,结合我街道的实际情况,制定新的一年的工作计划。
一、夯实组织机构,完善组织网络,明确职责任务
调整和完善街道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小组,由政法委员顾建明同志任组长,综治办主任杨生根、派出所所长周其海、派出所副所长徐小夯、司法所所长朱菊根任副组长,并担任法制副校长。成员涉及街道综治办、宣传办、民政、社保、妇联、团委、派出所、各村党支部、居委会、中小学、幼儿园等各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综治办杨生根同志任主任。各成员单位按照领导小组统一部署,明确职责任务,充足发挥各自职能,密切协作配合,切实为青少年远离犯罪、遵守法纪发明出良好的环境。
二、以学校为开展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重要阵地,开展各种法制宣传和教育工作。
1、发挥法制校长作用,以各种形式警示学生,提高法律意识,以“远离危险、远离犯罪”为重要内容,进一步各中小学定期举行法制专题讲座。法制副校长结合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的现状,对青少年犯罪典型案件进行剖析,重点讲解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犯罪,增长学生的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同时,由街道派出所民警、司法所同志不定期向师生报告近期街道区域内违法犯罪的典型案例,并邀请校外法制辅导员举办法制报告会。向师生们介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未成年人保护法》、《青少年维权法》等相关的法制法规,增强全体师生的法制意识、遵纪守法的意识及对违法犯罪的防范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2、充足发挥教师、学校、家长联合作用,构建防止网络。加强教师的法制观念,通过加强师德,增强广大教师监督、保护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宣礼讲法,及时帮助、引导学生远离犯罪,特别是关注问题学生的学习、生活问题;充足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将法制教育列入教学大纲,切实将法制教育落到实处;提高家长的法制意识和教育方法,运用家庭这个青少年成长教育的重要课堂,耳濡目染宣传守法意识,营造出家庭和睦、遵纪守法的环境。教师、学校、家长加强联系,努力合作,为青少年发明出遵纪守法的典范和环境。
3、提高自我保护、安全自救的意识及抵御侵害的能力。通过青春教育、心理生理辅导、避险救护演习,引导他们克服成长期综合症状,抵御不良思想侵蚀,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邀请消防中队在中学举行实地灭火演练,增强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邀请交通民警为师生上交通安全课,培养学生遵守交通法的良好习惯。通过种种措施让学生掌握必要必备的自我自救方法,提高自我防止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在社区开展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和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作为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并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一项重要举措。
1、开展社区系列普法宣传活动;以社区青少年法制学校为依托,建立社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对是非的辨别能力,增强依法保护自己权益的意识和技能。提高家长素质,改善家庭教育。
2、以“家长学校”为依托,开展各种家庭教育培训班、讲座、征询等活动,帮助家长特种是年轻家长提高自身素质和家教水平,提高家庭文明限度,杜绝家庭暴力,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3、强化社区青少年管理、服务,帮助、教育社会闲散青少年进一步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创建活动,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进一步发挥社区管理,教育和服务功能。社区居委会要因地制宜,建立青少年活动场合,争取设立法制教育阅报栏、宣传栏、图书室及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网络。继续对残疾、下岗以及因父母服刑、吸毒而无法获得正常家庭监护的困难青少年开展“一助一”、“多助一”结对帮困服务,解决他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对有不良好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要制定社区结合帮教措施,安排专人开展结对帮教措施,防止和减少青少年重新违法犯罪。开展“社区青少年远离毒品行为”联合公安部门运用社区各种活动阵地和宣传阵地,开展多种生动活泼的活动,向青少年介绍有关毒品的知识,使广大青少年了解毒品给社会、家庭、个人带来的危害,增强青少年拒毒防毒的意识。
4、净化社区环境,消除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诱因,加大社区环境整治力度。街道、社区要联合公安、文化、工商等相关部门,根据社区中青少年成长环境的突出问题,密切合作,各抓共管,特别是对毒品、不健康音像制品、违规经营网吧、违规经营歌舞厅等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问题,采用有效措施,加大清理整顿力度。重点做好校园及周边地区的治安整治工作。组织青少
少年开展“辞别网吧”、“拒绝毒品”、“远离赌博”活动,增强青少年对社会不良现象的免疫力。
四、争对日益增多的外来人口中的青少年,通过多种方式建立信息渠道,掌握情况,重视并切实抓好管理工作。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外来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和思想道德文化素质,采用行之有效的方式教育有不良行为的外来青少年,做到公司内、各村及街道社区中外来青少年群体的生活有人问,思想工作有人做,发生问题有人管,碰到困难有人帮。
五、建立防止长效机制,建立了由街道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文化教育等相关部门参与的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坚持定期召开联系会议,沟通信息,协调、督促、贯彻防止青少年犯罪的教育、管理、服务等相关事宜。及时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进一步调查研究,在保护青少年权益的基础上,通过防止、挽救、教育感化等方式妥善解决各种问题。
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工作,我们要不断努力,开拓创新,敢于进取,扎实工作,积极探索新时期、新形势下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新思绪、新方法。进一步规范防止办组织机构,加强防止小组各成员单位间的沟通与联系,在继续扎实做好基础性工作的同时,继续增长教育宣传活动次数,大力推动工作向纵深发展,发明性的开展适应青少年特点的工作,不断提高我街道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整体水平,发明更加良好的成长环境,使青少年远离犯罪。为创建“平安太平”打好扎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