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顺酐的用途及国内市场趋势预测.DOC

上传人:super****30541 文档编号:29608 上传时间:2020-11-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顺酐的用途及国内市场趋势预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顺酐的用途及国内市场趋势预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顺酐的用途及国内市场趋势预测 顺酐主要应用于玻璃钢行业的原料不饱和聚酯树脂(UPR);加氢类产品中的1,4-丁二醇(BDO)、四氢呋喃(THF)和γ-丁内酯(GBL);也应用于涂料、润滑油添加剂、农药、酒石酸、琥珀酸及酐、四氢苯酐、改性松香等方面。 不饱和聚酯树脂(UPR):是热固型树脂的主要品种之一,由于其优良的机械性能、电性能和耐化学腐蚀性能,且加工工艺简便,因此应用广泛。目前中国可以生产400余个牌号的UPR,主要品种包括邻苯型、间苯型、对苯型、双酚A型等,按用途和功能分类包括通用树脂、耐化学品树脂、阻燃树脂、浇注树脂、柔性树脂、人造大理石、BMC与DMC树脂、装饰类树脂和特种树脂等。中国的UPR市场中,增强类(玻璃钢用)树脂比例只占40%,而用于非增强类树脂的比例高达60%,在非增强类树脂中工艺树脂占34%,纽扣树脂占24%,人造大理石占19%。 UPR行业一直都是顺酐最主要的消费领域,通常占顺酐总消费量的40%~50%,而中国由于顺酐下游产品用途相对较少,其应用在UPR行业的比例更是高达70%以上。据报道,2003年中国UPR产量已超过72万吨,消费量突破85万吨,已成为世界最大的UPR消费国。近几年,中国UPR行业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平均年增长幅度达到27.6%,这极大地激励和支撑了中国顺酐行业的发展。 在一般牌号的UPR生产原料中,顺酐所占比例为14%~17%。据预测,2007~2008年间全国UPR产量将达到110万吨/年,以后将在110万吨/年上下波动,到2009年将消费顺酐约22万吨/年。 加氢类产品:顺酐在加氢类产品(包括BDO、THF和GBL等)中的应用,特别是在新型热塑性工程塑料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和作为氨纶原料的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EG)中的应用,是过去10年间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能够大幅拉动全世界顺酐产品迅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据统计,2004年全世界顺酐总年产能为159万吨,其中用于生产BDO、THF和GBL等产品的产能为41万吨/年,比例高达25.79%,我国在这方面的差距还很大。到目前,除山东东营胜化精细化工有限公司1万吨/年BDO和0.2万吨/年THF生产装置外,国内一直没有新的以顺酐为原料、生产加氢类产品装置的建设和投产,而且由于山东胜化精细化工公司配套建设的1.5万吨/年顺酐生产装置一直不能开车,其所需的顺酐产品不得不通过外购来解决。 2003年中国进口BDO约6万吨,THF约1万吨,PBT、GBL、NVP、PVP也有一定量的进口。2003年中国BDO的当量消费量为10万吨,预计2011年中国BDO当量消费量将达到约18.6万吨,需消耗顺酐约5.94万吨。但由于BDO除可由顺酐加氢生产外,还可采用以乙炔和甲醛为原料的Reppe法生产,而且今后新增BDO装置即使都采用顺酐加氢生产,也会有自身配套的顺酐生产装置,因此这部分消费增量不宜计入中国顺酐消费量预测统计中。 涂料:顺酐在涂料方面的应用主要是醇酸树脂涂料和氨基树脂涂料。醇酸树脂涂料是18大类涂料中消费量最大的一类,产量和消费量约占涂料总量的三分之一。醇酸树脂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光泽度和抗腐蚀等性能,广泛用于建筑涂装、机械和汽车涂装、家俱以及防腐涂装;氨基树脂涂料也有良好的硬度、光泽和保光保色性能,广泛用于轻工家电产品的装饰涂装。2003年全国醇酸树脂涂料和氨基树脂涂料的产量估计为75万吨,消耗顺酐约1.14万吨。预计’十一五’期间,醇酸树脂涂料和氨基树脂涂料仍将是涂料行业的主力品种,水性涂料、粉末涂料、高固体分涂料等节能低污染型涂料将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但所占比重不会有太大的变化。预计到2009年,涂料市场需求量将达到约300万吨,其中醇酸树脂涂料和氨基树脂涂料约占87.5万吨,相应顺酐消耗量约为1.5万吨。 酒石酸:酒石酸主要用作食品酸味剂,其盐类用作镜子镀银和金属处理。在纺织工业中,酒石酸也可用在制革和电讯器材行业。 2003年中国L-型和dl-型酒石酸产能估计约1.1万吨,产量约8500吨,消耗顺酐约7900吨。由于近年来美国和日本的L-型酒石酸生产商向中国转移投资,使国内L-型酒石酸产品产能迅速增长。目前国内L-型酒石酸年产能已达到1万吨以上,dl-型酒石酸产品的年产能也达到约2万吨。预计到2009年,L-型和dl-型酒石酸产品的产能将达到约4万吨,将消耗顺酐约3.8万吨。 润滑油添加剂:中石油兰州炼化公司和锦州石化公司是全国两大润滑油添加剂生产厂,产能约占全国的70%,另外独山子炼厂、玉门炼厂以及无锡、上海、大连、南京、义县、兰州等地的小厂也有一定产量。目前中国润滑油添加剂产品中以无灰分散剂和金属清净剂为主,占润滑油添加剂总消费量的70%,其中只有无灰分散剂的生产需要消耗顺酐。2003年中国无灰分散剂产量在3.5万吨左右,消耗顺酐约2000吨。预计到2009年,中国润滑油添加剂的需求量将达到15.8万吨,其中分散剂的需求在7.5万吨左右,需消耗顺酐约5000吨。 农药:顺酐在农药生产中,主要用于杀虫剂,包括有机磷杀虫剂如马拉硫磷和达净松,以及除虫菊酯杀虫剂如胺菊酯。2003年中国农药生产消耗顺酐约3000吨,估计2009年消费量在5000吨左右。 琥珀酸及酐:琥珀酸(丁二酸)主要用于涂料、染料、粘合剂和医药方面。由琥珀酸生产的醇酸树脂具有良好的曲挠性、弹性和抗水性;琥珀酸的二苯基酯是油料中间体,与氨基蒽醌反应后生成蒽醌染料;琥珀酸在医药工业中可用来生产磺胺药、维生素A、维生素B和止血药等;琥珀酸在造纸、纺织行业中也有广泛的用途,还可用作润滑剂、照像化学品和表面活性剂的原料。2003年中国琥珀酸及酐产量约为2800吨,消耗顺酐3900吨,估计2009年消费量将达5000吨。 四氢苯酐:四氢苯酐作为有机合成中间体,可制取农药敌菌丹、克菌丹等,也可制取增塑剂、环氧树脂固化剂、不饱和聚酯树脂、无溶剂漆和胶粘剂等。2003年中国四氢苯酐和甲基四氢苯酐产能约2500吨,产量约2000吨,消耗顺酐约1500吨,预计2009年消费量将达2500吨。 改性松香:顺酐在松香改性中用于生产顺酐松香酯和分散松香胶乳液。2003年中国改性松香产量约6000吨,消耗顺酐约2400吨,预计2009年消费量将达5000吨。 化学助剂:顺酐在化学助剂中用于生产快速渗透剂T和水质稳定剂,2003年中国快速渗透剂T产能约8000吨,产量约5000吨,消耗顺酐约3000吨;2003年中国水质稳定剂产能约11000吨,产量约6000吨,消耗顺酐约1000吨。预计到2009年生产化学助剂需消耗顺酐约为9000吨。 其他用途:顺酐还可用于聚马来酸酐、2-膦酰基丁烷-1,2,4-三羧酸等生产,2003年消费量约8500吨,预计2009年消费量将达1.5万吨。 综上所述,到2009年国内顺酐总需求量约为33.45万吨,即使届时顺酐出口量达到7万吨,总量也仅40万吨。因此在未来的2~5年内,顺酐(酸)下游行业的发展速度,肯定低于顺酐(酸)产能增长的速度。所以从全国范围需求平衡角度分析,今后几年国内顺酐(酸)产品市场将是供大于求的严峻形势。 行业发展新趋势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顺酐(又称马来酸酐)、富马酸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下游产品市场迅速拓展,生产能力迅速增长,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有机化工基本原料品种。1993年全国顺酐产量只有2.87万吨,到2005年已经达到27.8万吨,平均年增速达96.9%。顺酐装置产能也从1993年的3.94万吨,增长到2005年的35.25万吨,平均年增速达90%。与2004年相比,2005年顺酐和富马酸的产量分别增长了约20%和34%;出口量也创历史新高,达到26390吨,比2004年净增14972吨,增幅高达130%。 顺酐和富马酸的产量和产能增长速度都很快,每年都有新增装置建成投产,原有装置基本都是满负荷生产,如果不计算当年新增装置产量和产能的话,顺酐和富马酸行业的开工率都在90%以上。另外由于国产化万吨级顺酐生产工艺技术的普及,过去3~5年内,吸引了国内大量资金纷纷投入到顺酐生产行业,致使中国顺酐、富马酸的产量、产能都迅速攀升。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世界其他任何国家和地区,可以说,中国创造了顺酐、富马酸行业世界第一的发展速度。 由于2004年伊拉克战争造成的国际石油价格大幅暴涨,以及中国不饱和聚酯树脂行业的持续高速发展,使中国顺酐市场进口量一直大于出口量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2004年中国顺酐出口大增,第一次出口量超过进口量,造成了国内顺酐和富马酸产品暂时’供不应求’的局面,也使2004年下半年以来这段时间成为中国顺酐生产史上盈利最高、盈利时间持续最长的时期。据海关统计,2004年中国第一次出口顺酐数量超过1万吨,达到11418吨。可以预计,2006年全国顺酐总出口量必将大大超过2005年,全年出口量可望接近5万吨。中国的顺酐产品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对缓解国内市场压力必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截至2006年9月,全国顺酐和富马酸生产厂家已增加到28家,其中既生产顺酐又生产富马酸的企业有9家。预计到2007年,将另有16套、总产能达35万吨的新装置建成投产,并有12套、总产能为30万吨的装置将开工建设。 在宏观供大于求的市场形势下,近两年国内顺酐新增产能反而快速增长,其中原因有三:一是企业自身产品链延伸发展的需要;二是通过采用创新、优化技术提高自身产品竞争力的需要;三是正丁烷资源的综合利用。上述三个原因构成了目前顺酐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2006年新建并将投产的顺酐生产装置中,绝大部分都是为自己配套建设以提供原料的,即都是向上或向下延伸产品链的发展模式。如新增的12套、共20万吨产能的顺酐装置中,只有3套、共4万吨产能是老企业因扩产原因建设的;将于2006年建成投产的16套、共35万吨产能的顺酐、富马酸装置中,有5套、共7万吨产能是老企业因扩产原因建设的,有2套、共2.5万吨产能是新建企业建设的,另外的9套都是企业为自身产品链延伸发展的需要而建设的。 顺酐产品主要用于生产UPR,而我国UPR生产企业绝大部分集中在华东和华南地区的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顺酐的生产企业却大部分集中在长江以北地区。目前顺酐消费量最大的福建省和广东省,只有福建泉州一家树脂厂新建投产了一套6000吨/年的顺酐生产装置,不足部分都要靠外地供应。因此顺酐产品尽管在宏观上供大于求,但在一些地区新建顺酐生产装置还有空间。 山西省2006年前只有3家、共6万吨产能的顺酐生产企业,而2006年就已有3家、共6万吨产能的企业建成投产,预计将于2007年建成投产的还有约4家企业、共18万吨产能。因此,到2007山西的顺酐总产能将达到约30万吨,可望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顺酐生产基地。 新疆是中国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基地,近年来随着该地区炼油和乙烯裂解能力的提高,使副产的液化气有可能因外运困难而严重过剩。目前新疆利用正丁烷生产顺酐的企业只有吐哈一家,克拉玛依新建的正丁烷法2万吨装置将于今年四季度投产,塔里木地区新建的正丁烷法2万吨装置将于2007年建成投产,但这都不能解决潜在的液化气过剩问题。为此,乌鲁木齐石化公司正准备新建10万吨/年正丁烷法顺酐生产装置。 目前世界苯法顺酐生产中,最先进的流程技术以瑞士龙沙工艺为主,反应器单管产能高达1.3吨/年,具有最低的能耗和物耗。目前国内采用该技术的装置有2套、年产能为3万吨,2006年三季度将还有3套、共5万吨产能装置建成投产,2007年将有4套、共12万吨产能装置建成投产。因此该项技术已成为老顺酐装置为提高自身产品竞争力进行技术改造的首选工艺。 由于国际纯苯价格大幅走高,而液化气价格调整受到政府严格控制。因此液化气与纯苯的价格差,决定了正丁烷法顺酐生产工艺具有价格优势。近年来,由于中国多套以抽提丁二烯后的混合碳四馏分为原料生产甲乙酮装置建成投产,利用其高正丁烷含量的尾气生产顺酐,将为中国顺酐生产原料路线的转换拉开帷幕。目前国内已有1套、共2万吨产能的利用甲乙酮尾气生产顺酐的装置,将于2007年三季度建成投产。 综上所述,企业沿自身产品链向上或向下延伸发展、综合利用甲乙酮生产装置高正丁烷含量的尾气生产顺酐或利用区域过剩液化气中的正丁烷生产顺酐、采用创新优化技术进行老装置的技术改造,将是国内今后顺酐行业发展的主流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财经 > 市场/行业分析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