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东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 汽车动力性检测及其设备维护 系部名称 机械工程系 专业班级 11汽检2班 学 号 111804201 学生姓名 蔡 宇 指导教师 於立新 职称 高级工程师 指导教师 于丽丽 职称 助 教 完成日期 2013-10-25 汽车动力性检测及其设备维护注意摘要摘 要汽车动力性是指在良好、平直的路面上行驶时,汽车由所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汽车是一种高效率的运输工具,运输效率之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汽车的动力性。所以,动力性是汽车各种性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能。动力性代表了汽车行驶可发挥的极限能力。本文研究了汽车动力性评价的各种方法和评价指
2、标,介绍了动力性评价的主要参数:最高车速、加速时间、最大爬坡度、发动机最大功率、比功率、驱动轮输出功率、驱动力等相关评价参数;介绍了汽车的动力性衰退现象和汽车动力性评价的实验方法。关键词注意关键词:最高车速 加速时间 最大爬坡度 发动机最大功率 比功率 驱动轮输出I目 录前 言1第1章 绪论21.1 研究目的及意义21.2 我国目前汽车动力性检测状况2第2章 汽车动力性32.1 汽车的动力性评价指标32.2 影响汽车动力性的主要因素42.2.1 结构因素的影响42.2.2 使用因素的影响5第3章 汽车动力性检测仪63.1 动力性检测仪63.2 使用原理73.2.1 汽车动力性台架检测原理73.
3、2.2 CTM型汽车拖拉机综合测试仪使用方法73.3 汽车底盘输出功率的检测方法73.4 汽车动力性检测93.4.1 测瞬时加速度a瞬时功率93.4.2 测加速时间a平均功率9第4章 在用汽车动力性检测维护104.1汽车动力性检测维护存在的问题104.2 加强对汽车的维护104.2.1提高汽车保养技术水平104.2.2 使用优质燃油和润滑油104.2.3 合理选用添加剂11小 结12致 谢13参考文献14注意目录的标题显示及内容II建东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前注意页眉页脚 言车动力性是汽车在行驶中能达到的最高车速、最大加速能力和最大爬坡能力,是汽车的基本使用性能。汽车属高效率的运输工具,
4、运输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汽车的动力性。这是因为,汽车行驶的平均技术速度越高,汽车的运输生产率就越高,而影响平均技术速度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汽车的动力性。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里程的增长、公路路况与汽车性能的改善,汽车行驶速度愈来愈高,但在用汽车随使用时间的延续其动力性将逐渐下降,不能达到高速行驶的要求,这样不仅会降低汽车应有的运输效率及公路应有的通行能力,而且成为交通事故、交通阻滞的潜在因素。因此,在交通部1990年发布的13号令中,特别要求对汽车动力性进行定期检测。汽车动力性的检测可分为道路和室内两种。道路检测主要是测量汽车的最高车速、最低稳定车速、加速能力、最大爬坡度及牵引性能等项目;室内
5、检测主要测量汽车的驱动力和各种阻力。通过对汽车动力性的检测检验其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国家因此还特发布了JT/T198-95汽车技术等级评定标准、GB/T157462-1995汽车修理质量检查评定标准发动机大修、GB3798-83汽车大修竣工出厂技术条件、JT/T20195汽车维护工艺规范等标准,对动力性检测做出了一定的规定。14第1章 绪论1.1 研究目的及意义注意第一章的二级标题用1.1表示;三级标题用1.1.1表示汽车动力性是汽车的基本使用性能。汽车属高效率的运输工具,运输效率的高低在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汽车的动力性。动力性是汽车各种性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能。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6、,汽车产业也日益壮大并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我国汽车保有量逐年攀升,同时对汽车动力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驾驶人都希望汽车具有良好的动力性,以便能多拉快跑,提高运输效率和能力,同时也可减少交通阻塞,保证道路畅通。因此有必要对在用汽车动力性进行检测,以保证汽车安全高效行使。1.2 我国目前汽车动力性检测状况我国目前汽车动力性检测状况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迅猛发展,我国高等级公路里程的增长,公路路况与汽车性能的改善,汽车行驶车速愈来愈高,但在用汽车随使用时间的延续其动力性将逐渐下降,不能达到高速行驶的要求,这样不仅降低了汽车应有的运输效率及公路应有的通行能力,而且存在安全隐患。近年来我国为了规范和指
7、导汽车动力性检测,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由此看出,我国对汽车动力性检测的重视。汽车动力性检测是判断汽车技术状况,评定汽车技术等级的主要项目,是一项关系 到提高汽车运输效率和道路通行能力的重要工作,国内外对在用汽车的动力性都非常重视,并制定严格的检验方针与标准,要求对汽车动力性进行定期检测。另外动力性检验合格也是营运汽车上路运行的一项重要技术条件。目前我国对在用汽车汽车动力性检测还有待完善和加强。第2章 汽车动力性注意每一章开始要另起一页2.1 汽车的动力性评价指标汽车动力性是汽车在行驶中能达到的最高车速、最大加速能力和最大爬坡能力,是汽车的基本使用性能。汽车的平均行驶速度是汽车动力性的总指
8、标。汽车属高效率的运输工具,运输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汽车的动力性。这是因为汽车行驶的平均技术速度越高,汽车的运输生产率就越高。而影响平均技术速度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汽车动力性。汽车检测部门一般常用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能力、最大爬坡度、发动机最大输出 功率、底盘输出最大驱动功率作为动力性评价指标。(1)最高车速Uamax(km/h)最高车速是指汽车以厂定最大总质量状态在风速3m/s 的条件下,在干燥、清洁、 平坦的混凝土或沥青路面上,能够达到的最高稳定行驶速度。(2) 加速能力t(s)汽车加速能力是指汽车在行驶中迅速增加行驶速度的能力。通常用汽车加速时间来评价。加速时间是指汽车以厂定最大总质
9、量状态在风速3m/s 的条件下,在干燥、清洁、平坦的混凝土或沥青路面上,由某一低速加速到某一高速所需的时间。1)原地起步加速时间,亦称起步换档加速时间,系指用规定的低档起步,以最大的 加速度(包括选择适当的换档时机)逐步换到最高档后,加速到某一规定的车速所需的 时间,或用规定的低档起步,以最大加速度逐步换到最高档后,达到一定距离所需的时 间,起步加速时间越短,动力性越好;2)超车加速时间亦称直接档加速时间,指用最高档或次高档,由某一预定车速开始, 全力加速到某一高速所需的时间,超车加速时间越短,其高档加速性能越好。(3) 最大爬坡度imax(%)最大爬坡度是指汽车满载,在良好的混凝土或沥青路面
10、的坡道上,汽车以最低前进 档能够爬上的最大坡度。(4) 底盘输出最大驱动功率DPmax底盘输出最大驱动功率是指汽车在使用直接档行驶时,驱动轮输出的最大驱动功率 (相应的车速在发动机额定转速附近)。底盘输出最大驱动功率一般简称底盘输出最大功率,是实际克服行驶阻力的最大能力,是汽车动力性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发动机本身、发动机附件及传动系的技术状况都会下降,其底盘输出的最大功率将因此减小。2.2 影响汽车动力性的主要因素2.2.1 结构因素的影响第二章二级标题与三级标题的表示方法(1) 发动机的功率和转矩发动机功率越大,汽车的动力性越好。设计中发动机最大功率的选择必须保证汽车的最高
11、车速。最高速度越高,要求的汽车发动机功率越大,其后备功率也大,加速爬坡能力越好。但是发动机功率不宜过大,否则在常用条件下,发动机负荷率过低,油耗必然增加。发动机转矩越大,在主减速器传动比及变速器档数一定时,最大动力因素较大,汽车 的加速和上坡能力也强 1 。(2) 传动系参数传动系对汽车动力性的影响取决于主减速器传动比、变速器档数与传动比等。1)主减速器传动比变速器处于直接档时,主减速器传动比i将直接影响汽车动力性能。对于变速器无超速档的汽车,主减速器传动比将决定汽车的最高车速和克服行使阻力的能力。2)变速器档数与传动比变速器档数增多,发动机在最高功率附近工作的机会增加,发动机的平均功率利用率
12、高,后备功率大。(3) 汽车流线型汽车流线型影响汽车的空气阻力系数,对汽车的动力性也有影响。因为空气阻力和车速的平方成正比,克服空气阻力消耗的功率和车速的立方成正比,所以汽车的流线型对汽车的最高车速影响很大。(4) 轮胎尺寸与形式汽车的驱动力与驱动轮的半径成反比,汽车的行驶速度与驱动力轮的半径成正比。在良好路面行驶的汽车,由于附着力较大,允许用小直径的轮胎,可得到较大的驱动力。车速的提高可以用减小主减速器传动比来解决。轮胎尺寸与主减速器传动比的减小,使汽车质心高度减低,提高了汽车行驶的稳定性,有利于汽车的高速行驶。软些路面上行驶的汽车,车速不高,要求轮胎半径大些,只要是为了增加附着系数。轮胎形
13、式、花纹对汽车动力性也有影响。为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应尽量采用滚动阻力较小的轮胎,如子午线轮胎。同时合理选用花纹,以增加道路与轮胎间的附着力。(5) 汽车整备质量汽车整备质量对汽车动力性影响很大。除空气阻力外,其它行驶阻力都与汽车的质 量成正比。动力因素与汽车整备质量成反比。因此。随着汽车整备质量的增加,其动力 性变差,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下降。如果能减轻整备质量,则可见小汽车行驶的阻力, 使汽车性能得到改善 2 。2.2.2 使用因素的影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汽车受实际环境因素的影响,对汽车动力性影响较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影响:(1) 发动机状况发动机技术状况不良,其功率、转矩下降,汽车的动力性下
14、降,这是显而易见的。(2) 汽车底盘技术状况汽车传动系各传动元件的松紧与润滑、前轮定位的调整、轮胎气压、制动性能的好坏、离合器的调整、传动系润滑油的质量等都直接影响汽车的动力性。(3) 驾驶技术熟练的驾驶、适时和迅速换档以及正确地选择档位等,对发挥和利用汽车的动力性有很大影响。(4) 汽车行驶条件当汽车长时间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由于发动机过热,功率下降,致使汽车的动力性下降。当汽车行驶在高原地区或土路上时,不仅使滚动阻力增加,更主要的是由于附着系数减少,致使汽车的动力性大大降低。第3章 汽车动力性检测仪3.1 动力性检测仪汽车的动力性可在道路或台架上进行检测。道路上检测主要是测定汽车的最高速度、
15、加速能力、最大爬坡能力,由于滑行距离能够表明底盘传动系和行驶系的配合间隙与润滑等技术状况,且可以测定汽车滚动阻力系数和空气阻力系数,所以在汽车汽车动力性道路试验时也包括滑行试验。台试试验可以测定汽车的底盘输出功率、驱动力和各种阻力。利用道路试验检测汽车的动力性,符合汽车使用的实际情况,但是由于道路试验受道路条件、风向、风速、环境温度、湿度、驾驶技术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控 性性差,检测结果的重复性较差,路试检测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用汽车动力性检测的要求,所以现在对在用汽车动力性检测一般采用台试检测方式 5 。动力性台试检测方式,主要是用底盘测功机检测汽车的最大输出功率、最高车速、加速能力等。台试
16、检测不受气候条件、道路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测试条件易于控制,检测结果重复性较好,在汽车检测站及科研单位、汽车制造厂等得到广泛应用。利用底盘测功机检测汽车动力性时,可以利用加载装置方便地调整汽车的行驶阻力,模拟不同的行驶工况,进行与汽车实际运行工况类似的复杂的循环试验,可以测出多工况运行条件下的废气排放指标和燃油消耗量指标,也可以进行汽车的加载调试,诊断汽车在负载 条件下出现的故障。目前,底盘测功机已广泛应用了计算机技术,检测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及显示、打印输出,均由计算机控制完成,一些院校和科研部门开发了控制检测过程、处理检测数据的软件,加速了底盘测功技术的发展,使底盘测功机得到了广泛应用
17、。图3.1 CTM汽车拖拉机综合测试仪注意图形的表示方法:图3.1含义是第三章的一幅图CTM型汽车拖拉机综合测试仪是一种以微电脑为核心的智能化仪器,于汽车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的测试,以及拖拉机牵引性能的测试它集五轮仪、车用油耗仪、应变仪、加速度仪、转速测量仪等多种仪器的功能于一体,并具有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打印测试结果和曲线之功能。汽车拖拉机综合测试仪可用于汽车滑行试验、制动试验、最低稳定车速与最高车速的测定、汽车最高档和起步连续换档加速试验、等速油耗试验、百公里油耗试验、加速油耗试验六工况油耗试验以及拖拉机牵引试验。3.2 使用原理3.2.1 汽车动力性台架检测原理汽车动力性台架检测原理汽车驶
18、上底盘测功机,将驱动轮支承于两个滚筒之上,启动发动机让车轮驱动滚筒转动使之模拟路面的行使状态,此时滚筒表面的线速度就是汽车的行使速度,根据滚筒的转速就可以换算出汽车的行驶速度,而滚筒的转速可由测速传感器输出的脉冲来反映,其脉冲频率的高低与转速成正比,汽车行驶的道路阻力由电涡流测功器加载模拟。当给电涡流测功器励磁线圈加一定电流时,则测功器中的涡电流与磁场相互作用,产生一个制动转矩,反作用于滚筒表面。这个制动转矩反力使定子随着转子旋转方向摆动,通过力臂作用在压力传感器上。压力传感器输出模拟信号的大小与制动转矩成正比,在滚筒转速稳定时,该制动转矩即为驱动轮对滚筒的驱动转矩。实际上,在测速装置获取滚筒
19、转速电信号的同时,其测力装置也将滚筒转矩信息转换成电信号,两信号同时将信号输给计算机系统处理运算后,即可显示驱动轮输出功率。通过改变电涡流测功器负荷的大小,可以模拟汽车在道路上行驶的各种阻力,因此可以实现汽车在各种车速下的驱动轮上的输出功率 2 。3.2.2 CTM型汽车拖拉机综合测试仪使用方法试验前,第五轮按要求牢固地安装在被测汽车上然后将油耗传感器按要求接人发动机油路中。各连接件按要求连接到测试仪器上最后连接电源线。具体使用过程大体可分为七个阶段:)初始阶开机或按位按钮奏开始曲显示字样;)选择工况仪器备有8功能选择键,按功能选择键,自动转移到该工况所对应的控制程序;)预置数据根据各工况的试
20、验规程预先输入试验的有关数据;)准备试验是否满足试验的开始条件;)试验过程自动进行有关数据的采集、存储和显示;)打印阶段验结束后,自动打印试验结果和曲线;)反向试验进行反向试验,计算并打印正、反两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3.3 汽车底盘输出功率的检测方法为了确定底盘测功机的试验精度,必须分析在汽车检测过程中影响汽车底盘输出功率测定值的因素。(1) 机械阻力对汽车底盘输出功率测定值的影响汽车底盘测功机的台架机械损失主要包括支承轴承、连轴器,在车轮带动滚筒旋转过程中,由于摩擦力的存在消耗一定的功率,用倒拖方法可以测出不同车速下底盘测功机台架的机械阻力所消耗的功率(不含升速器的机械损耗)。由于台架阻力消
21、耗了汽车部分驱动力功率,在检测汽车底盘输出功率时,必须计入机械阻力所消耗的功率。另外,有些底盘测功机在滚筒与功率吸收装置间安装有增速器,要求增速器外壳必须是浮动的,并安装拉压传感器以检测传动扭矩。由于增速器的搅油损失和机械损失不仅与加注润滑油量的多少有关,而且还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使台架机械损失难以测得,增大了检测误差 7 。(2) 风冷式电涡流功率吸收装置的冷却风扇对汽车底盘输出功率测定值的影响风冷式电涡流功率吸收装置采用冷却风扇励磁线圈进行散热,由于冷却风扇与转子 为一体,当转子转动时,冷却风扇自身将消耗一定的驱动功率,且与转子速度的三次方成正比,因此,当底盘测功机安装有风冷式电涡流功率吸
22、收装置时,必须给出风扇消耗功率与转子转速(或车速)的数学模型,以便计入底盘输出功率中。(3) 滚动阻力对汽车底盘输出功率测定值的影响分析车轮滚动时,轮胎与路面的接触区域产生法向、切向的相互作用力以及相应的轮胎和支承路面的相对刚度确定了变形的特点。当弹性轮胎在硬质的钢制光滚筒上滚动时, 轮胎的变形是主要的,此时由于轮胎内部摩擦产生弹性迟滞损失,是轮胎变形时对它做的功不能全部收回,此能量消耗在轮胎各组成部分间摩擦及橡胶、帘线等物质的分子间的摩擦,最后转化成热能而消失在大气中。这种损失即为弹性物质的迟滞损失。因为滚动阻力系数与模拟道路面的滚筒种类、行驶车速以及轮胎的构造、材料、气压等有关,所以,对其
23、影响因素分析是必要的,具体分析如下:1)钢制光滚筒对滚动阻力系数的影响若滚筒的半径r 越大,在车轮滚动时轮胎的变形量就越小,也就是说弹性迟滞损失就小。在加工过程中滚筒的椭圆度、同轴度越小,轮胎在滚筒上的运转就越平稳,当车速一定时滚动阻力系数的波动范围就越小,故滚动阻力系数随滚筒加工精度的提高而减小。国内在用的底盘测功机滚筒表面有两种,一种是常见的光滚筒即表面为经处理的滚筒;另一种是滚筒表面喷涂有耐磨硬质合金。前者由于滚筒表面较光滑,起附着系数约为0.5,汽车车轮在行走时,除滚动阻力外还有滑拖现象。后者采用表面喷涂技术,将滚筒表面的附着系数提高到0.8左右,接近于一般路面的附着系数,则可避免滑拖
24、现象。滚筒中心距L是指底盘测功机前后两排滚筒支承轴线之间的距离,随着滚筒中心矩的增加,汽车车轮的安置角随之增大,前后滚筒对车轮支承力也随之增大,这样将导致车辆在测功机台架上运行滚动阻力增大。2)轮胎气压对滚动阻力系数的影响轮胎气压对滚动阻力系数影响很大,气压低时在硬质路面上轮胎变形大,滚动时迟滞损失增加,减少该项所引起的检测误差,要求动力性检测前必须将轮胎气压充至标准气压。3.4 汽车动力性检测汽车动力性:又称汽车牵引性,它是表征汽车加速、爬坡及能达到最高车速的能力。汽车动力性是汽车最基本的使用性能。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是指发动机在全负荷状态下只带动维持运转所必须的附件时所输出的功率,又称总功
25、最大功率。此时被测发动机一般不带空气滤清器、冷却风扇等附件。新出厂发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一般指发动机的额定功率。能反映发动机动力性的好坏,却无法反映汽车传动系的技术状况。驱动轮输出功率:是汽车发动机功率经过传动系消耗后到驱动轮的输出功率,它是汽车发动机和传动系综合工作过程后的输出参数。其大小完全取决于发动机发出的功率和传动系的传动功率,也取决于它们的技术状况。驱动轮输出功率的减少,说明发动机或传动系的技术状况已变差。3.4.1 测瞬时加速度a瞬时功率通过测量加速过程中某一转速下的瞬时加速度(dn/dt),从而获得瞬时功率的方法。3.4.2 测加速时间a平均功率通过测量加速过程中某加速范围内的加速
26、时间t,从而获得平均加速功率。第4章 在用汽车动力性检测维护4.1汽车动力性检测维护存在的问题汽车动力性检测主要是检测汽车底盘输出指示功率。目前我国在底盘测功机上进行 汽车动力性检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太低,重复性也太差,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底盘测功机恒速控制的数学模型不完善。(2)缺少汽车和底盘测功机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的稳态判断方式。(3)没有对动力性检测值进行修正(不是标准状态下的修正) 9 。与此同时,相关检测法规还需完善,有些规范太过陈旧,已经失去指导意义,不能适 应新的车辆检测要求 4 。4.2 加强对汽车的维护4.2.1提高汽车保养技术水平及时而正确的保养会使汽车的使用寿命延长,
27、是保证行车安全和发挥汽车动力性的重要环节。维修企业在汽车保养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保证服务的质量,并提高维修人员的保养技术水平。(1)在对车辆进行保养时,为了避免遗漏项目,维修企业应尽量采用“双人操作”法,并要求维修人员保证每一项保养的质量都符合要求,达到技术规范。(2)对维修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讨论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讲解一些新车型、新技术知识,以达到提高汽车维修人员技术水平的目的。(3)对于更换的零部件要使用原厂配件或符合标准的正规厂家生产的配件,保证其使用性能和寿命达到原厂规定的要求。(4)指导用户掌握最基本的汽车保养知识,使他们能够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定期检查。4.2.2 使用
28、优质燃油和润滑油(1)要选择清洁、符合质量要求的优质燃油。不清洁的燃油会导致油路不畅,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燃油会使发动机产生积炭,甚至产生爆震或出现机件被腐蚀的情况。只有选择正确标号、清洁以及优质的燃油才能使汽车的动力性充分发挥出来。(2)改善润滑油质量。润滑油包括机油、齿轮油和油脂等产品,选用的润滑油要符合API标准。润滑油质量的改善更进一步保证了其在高温、高压下不变质,防止胶质、积炭和酸性物质生成,还可以起到增加油膜厚度、减少运动件之间磨损、保护机件不被腐蚀、增加发动机功率、降低噪声以及延长机件使用寿命的作用。4.2.3 合理选用添加剂(1)汽油添加剂。在汽油中加入添加剂就可以起到清除积炭、降
29、低油耗、避免汽车发动机金属表面氧化、防止输油管路及油路系统的锈蚀、清洁油路的作用。(2)柴油添加剂。用于柴油的添加剂,如柴油防凝剂可改善柴油的低温流动性,防止低温时柴油冻结。(3)机油添加剂。在机油中加入添加剂以后,有利于改善起动性能;可以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提高功率;活塞和气缸之间的密封性提高,因此会明显地提高气缸压力、从而使发动机的动力性得到提升。(4)齿轮油添加剂。齿轮油添加剂具有以下作用:降低机械传递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动机油耗;提高油膜强度,提升齿轮油的抗极压性能,避免齿轮表面产生胶合、磨损、塑性变形、疲劳和断裂等损伤。(5)空调系统添加剂。用于空调系统的添加剂,能
30、降低空调系统的能量消耗、减轻摩擦及噪声、清除异味、延长压缩机油填充周期以及系统中各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小 结小结汽车动力性是汽车的基本使用性能,是汽车各种性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能。汽车动力性检测是判断汽车技术状况,评定汽车技术等级的主要项目,是一项关系到提高汽车运输效率和道路通行能力的重要工作,对在用汽车动力性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本课题为在用汽车动力性检测基础检测研究,对汽车动力性及在用汽车动力性的检 测技术和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分析和总结目前在用汽车动力性检测技术及检测现状 的同时,对目前在用汽车的动力性检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和建议。在对在用车进行动力性检测时,应
31、当正确选用和合理使用测功机,与此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指导规范,并加强对在用车动力性检测的管理。致 谢致谢经过几个月的查资料、整理材料、写作论文,今天终于可以顺利的完成论文的最后的谢辞了,时光匆匆飞逝,三年的努力与付出,随着论文的完成,终于让我在大学的生活划下完美的句点。论文得以完成,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了,首先要感谢於立新老师和于丽丽老师,因为论文是在这两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於立新老师和于丽丽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这两位老师指引我的论文的写作的方
32、向和架构,并对本论文初稿进行逐字批阅,指正出其中误谬之处,使我有了思考的方向,他们的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他们的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将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精确到每一个字的批改给了我深刻的印象,使我在论文之外明白了做学问所应有的态度。论文的顺利完成,也离不开其它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在整个的论文写作中,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积极的帮助我查资料和提供有利于论文写作的建议和意见,在他们的帮助下,论文得以不断的完善,最终帮助我完整的写完了整个论文。另外,要感谢在大学期间所有传授我知识的老师,是你们的悉心教导使我有了良好的专业课知识,这也是论文得以完成的
33、基础。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不少于15篇1 肖健主编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2 赵英勋主编 汽车运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3 交通部公路司汽车综合性能检测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9.4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吉林大学交通学院等 在用汽车维修、检测诊断系列标准研究 研究报告 2003 年12 月.5 MA Qiang-jun Difference analysis between road-testing and Bench-testing on automobile power performance testJ. 中国 测试技术 , C
34、hina Meas Urement. 2006 年4 期.6 张建俊主编 汽车诊断与检测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1.7 陈焕江主编 汽车诊断与检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8 赵英勋主编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9 陈美华 汽车动力性检测存在的几个重大问题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07 年21 期.10 王望予.汽车设计(第4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1 刘惟信.汽车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12 陈家瑞.汽车构造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3 龚微寒.汽车现代设计制造M.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14 汽车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S.汽车工程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15 机械设计手册(最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