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正平综合服务站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2959754 上传时间:2024-06-12 格式:DOC 页数:92 大小:3.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平综合服务站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正平综合服务站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正平综合服务站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正平综合服务站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正平综合服务站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信丰县正平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可行性研究 目录第一章 概 述- 1 -1.1项目背景与编制依据- 1 -1.1.1项目背景- 1 -1.1.2编制依据- 1 -1.2研究过程- 2 -1.3主要结论与建议- 2 -第二章 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8 -2.1区域经济社会现状及发展- 8 -2.1.1区域经济社会现状- 8 -2.1.2信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4 -2.2区域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 34 -2.2.1信丰县综合交通运输网现状- 34 -2.2.2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40 -2.3站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5 -第三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及功能定位- 8 -3.1建设的必要性- 8 -

2、3.2项目功能分析- 40 -3.2.1项目功能定位- 40 -3.2.2项目服务范围- 40 -第四章 需求预测与规模预测- 42 -4.1需求预测- 42 -4.1.1客运量及适站量预测- 42 -4.1.2货运量及适站量预测- 45 -4.1.3养护量及适站量预测- 50 -4.2规模预测- 57 -4.2.1客运量对站场建设规模的需求- 57 -4.2.2货运量对站场建设规模的需求- 60 -4.2.3养护量对站场建设规模的需求- 62 -第五章 站址位置及建设规模- 63 -5.1站址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63 -5.2站址描述- 63 -5.2.1站址位置- 63 -5.2.2建站条

3、件- 64 -5.3建设规模- 65 -第六章 总平面布置及配套设施- 67 -6.1 总平面布置及配套工程方案比选- 67 -6.1.2方案比选- 68 -6.1.3总平面布局- 71 -6.2土建工程- 71 -6.3配套工程- 72 -6.3.1设备安装工程方案- 72 -6.3.2站场内(室外)各项配套工程和附属工程方案- 72 -6.3.3主要设备配套- 72 -6.4技术经济指标- 73 -第七章 实施方案- 74 -7.1建设工期- 74 -7.2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 74 -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76 -8.1投资估算- 76 -8.2资金筹措- 77 -第九章 财务评

4、价与经济社会影响分析- 78 -9.1财务评价- 78 -9.1.1评价依据- 78 -9.1.2评价参数- 78 -9.1.3成本分析- 79 -9.1.4收入分析- 81 -9.1.5财务分析结果- 83 -9.1.6敏感性分析- 83 -9.2经济社会影响分析- 83 -第十章 问题与建议- 84 - 50 -赣州同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信丰县正平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可行性研究 第一章 概 述第一章 概 述1.1项目背景与编制依据1.1.1项目背景近年来,江西省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较好地解决了农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但是农村公路建、管、养、运综合管理服务总体水平与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期盼仍有较

5、大差距,迫切需要在全省建立集农村客运、货运、运政、路政、公路建设与养护为一体并具有健全的综合服务功能的乡镇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根据省交通运输厅赣交规划字2011139号文关于在全省开展乡镇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全省各市都在积极开展乡镇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试点建设工作,信丰县总共规划了4个服务站,分别是安西、正平、大桥、铁石口,现已建站安西站,2013年计划建设正平站,其余2个站预计在2015年前完成。 信丰县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规划表 表1-1站名辐射乡镇安西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大塘埠镇、安西镇、虎山乡正平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正平镇、小河镇、嘉定镇、西牛镇、大阿镇、油山镇大桥农村公路综

6、合服务站大桥镇、新田镇、古陂镇铁石口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铁石口镇、小江镇、万隆乡、崇仙乡四个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覆盖了信丰全部13个乡镇。因此,受信丰县交通运输局的委托,在参考江西省乡镇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规划建设指南、江西省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以及信丰县正平镇总体规划(2009-2030)等相关规划和研究中间成果的基础上,我院对信丰县正平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建设进行了工程可行性研究。1.1.2编制依据本报告以江西省已经编制完成的有关规划、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和文件为依据,其中包括:(1)赣交规划字2011139号文关于在全省开展乡镇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2)江西省

7、乡镇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规划建设指南;(3)江西省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4)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T200-2004);(5)汽车货运站(场)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T402-1999);(6)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 H10-2009);(7)信丰县正平镇总体规划(2009-2030);(8)其它相关的标准和规范;1.2研究过程项目组在接到项目任务后,进行了详细的现场调查,收集相关资料,根据综合服务站工可编制办法认真讨论制定了工作大纲,配备相关的经验丰富的咨询人员开展报告编制工作。项目组在对信丰县正平镇以及辐射乡镇的社会经济、交通状况、客运市场发展分析基础

8、上,就建设必要性、站址选择、工程方案等重要的工作内容进行了多次认真地研讨,利用科学的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评价,形成最终研究结论,保证了整个报告的顺利完成。1.3主要结论与建议1、建设的必要性(1)促进项目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和城镇一体化发展的需要(2)改善农村居民出行条件,强化农村客运组织管理的需要(3)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需要(4)完善物流服务网络的需要2、适站量预测适站量是指进入综合服务场站进行站务作业的工作量,是确定其建设规模的依据,正平综合服务站预测年限内客货运及养护量如下: 正平综合服务客运作业量预测结果(单位:万人) 表1-2区域2013年2018年2023年综合服务站14.821

9、.731.9 正平综合服务站货运作业量预测结果(单位:万吨) 表1-3区域2013年2018年2023年综合服务站1.051.221.41 养护作业量预测结果(单位:公里) 表1-4区域2013年2018年2023年养护作业量711824 956 3、站址选择本项目服务站站址位于省道S325360722(金竹坳-分水坳)桩号K177+689处南侧,站址用地面积为9.53亩。站址位于省道S325线南侧,通过S325线往东方向可到G105国道、G45赣粤高速及西牛镇、信丰县城,通过县道往北可至辐射乡镇大阿镇、油山镇,通过S325线及县道可至辐射乡镇小河镇,通过信丰县交通网络可实现对外的交通量转换,

10、所在区域交通使便利,利于车辆进出组织,便于客流集散,具备服务站所需的交通条件。站址在规划正平镇镇区内,利用规划的行政管理用地,用地可行,客运资源丰富。根据信丰县正平镇总体规划(2009-2030),以省道S325线为主要干线公路,本项目站址处于S325线旁,建成后将大大提高货物运输便捷性,促进正平镇的经济发展。4、功能定位(1)功能定位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是集农村客运、货运、运政、路政、公路建设与养护为一体并具有健全的综合管理服务功能的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用地面积9.53亩,总建筑面积3196平方米。(2)服务对象建成之后的综合服务站主要提供客运、货运、运政及路政养护管理与服务,服务范围为正平镇、

11、小河镇、嘉定镇、西牛镇、大阿镇及油山镇。客运主要以中短途为主,另外还可辐射至信丰县境内乡镇、信丰县城及周边县市地区。货运服务主要是对综合服务站覆盖范围内的区域提供货物的集散、中转、仓储、配送等服务。服务站内设置管理办公室,明确了职责权限,对服务范围内的乡镇实行区域的运政和路政管理,并对管辖内的农村公路提供日常养护服务。5、建设方案(1)客运部分建设规模根据综合服务站的客运量预测结果,未来特征年2018年、2023年该综合服务站的预测年发送旅客量分别为:21.7万人、31.9万人,因此在预测末年综合服务站设计日发送旅客能力取874人次/日,日发送班次87班。场地设施主要数据汇总比较表 表1-5

12、取值(m2)项目综合服务站规划建设指南推荐值或最小值理论计算值实际设计值站前广场8001200175500停车场1600250022401600综合服务楼客运部分主要数据汇总比较表 表1-6取值项目综合服务站规划建设指南要求推荐值或最小值(m2)理论计算值(m2)实际设计值(m2)候车厅100140220综合服务处:40100401、售票厅2、货物托运处3、公共服务处 4540 37.5 17.5服务用房:3034461、站务员室2、司机休息室151823151623旅客厕所505675(2)货运部分建设规模根据综合服务站的货运量预测结果,未来特征年2018年、2023年该综合服务站的预测年发

13、送货运量分别为: 1.22万吨、1.41万吨。根据汽车货运站(场)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T4021999),综合服务站货运站部分等级为四级。 综合服务楼货运部分主要数据汇总比较表 表1-7取值项目综合服务站规划建设指南推荐值或最小值(m2)理论计算值(m2)实际设计值(m2)服务站货运部分30540货运站房生产调度及联合办公室仓储库136402420164(3)养护部分建设规模由于目前没有通行的相关规范对养护站建设规模进行规定及计算,故本次综合服务站养护部分的建设规模主要参照江西省现存的养护站规模及江西省乡镇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规划指南(试行)进行设计。 综合服务站养护部分主要数据汇总比较表

14、 表1-8取值项目综合服务站规划建设指南推荐值或最小值(m2)理论计算值(m2)实际设计值(m2)管理用房:1503011、 运政办公用房2、 路政办公用房3、 站务管理办公用房4、 养护管理办公室5、 资料室6、 会议室204120412039204320405097车辆检验、检修80145养护设备仓库120110养护材料堆场90013001045(4)总体布局根据综合服务站的建设标准和功能要求,服务站主要分为综合服务区、车辆作业区、养护生产区和附属生活区。综合大楼为主体功能分布区,建筑内分布着客运站候车区、售票处、调度室以及各管理部门办公室等功能场所;车辆作业区包括客运生产、货运生产、停车

15、场车辆检修等;养护生产区主要包括材料堆场、设备仓库等;附属生活区包括职工宿舍和职工食堂。图1-1 推荐方案(方案一)平面布局图6、实施方案站址所在地块尚未进行开发,基本上无拆迁,为工程开工建设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因此工可、设计等前期工作完成及资金落实后便可直接施工建设,综合以上两点,本建设项目工期定为15个月,拟于2013年10月开工,至2014年12月底完工。具体安排如下所未:(1)2013年10月-2013年11月:完成设计、监理、施工招标投标,施工图设计,开工前三通一平准备工作;(2)2013年12月-2014年1月:完成基础、底层楼面工程施工,工期2个月;(3)2014年2月-201

16、4年5月:完成土建工程施工,工期4个月;(4)2014年6月-2014年7月:完成安装工程施工,工期2个月;(5)2014年8月-2014年9月:完成室内外装修工程施工,工期2个月;(6)2014年10月-2014年11月:完成站前广场,停车场、发车区等砼地面施工及场外给排水、绿化工程施工,工期2个月;(7)2014年12月,完成安装工程、设备调试、土建工程自检整修工作,工期1个月。7、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本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估算为678.3704万元。8、财务评价与敏感性分析(1)财务评价本项目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等财务状况见表1-9。资金财务评价指标 表1-9评价指标评价结果净

17、现值(万元)22.1内部收益率7.6投资回收期(年)(含建设期)静态13.3动态19.4(2)敏感性分析由于项目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为判断项目承受风险能力,针对营业收入和经营成本两项变化较大因素做敏感性分析,结果见表1-10。资金敏感性分析表 表1-10风险/指标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万元)收益不变、费用上升10%5.53-96.8收益下降10%,费用不变5.76-99.0收益下降10%,费用上升10%2.96-217.8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利经济因素的情况下,财务净现值仍小于零,收益率也不小于基准折现率,证明此项目的抗风险能力较差,但从正常财务角度分析,本项目仍是可行的。9、问题与建设(

18、1)建设资金方面: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是一项耗资较大,回收期长的公用基础设施项目。综合服务站项目能否如期建设,资金是建设中的核心问题。建议建设单位尽早落实建设资金,确保工程尽快建成投入使用。(2)市政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建议有关部门抓紧站场附近的市政设施建设,力争本综合服务站建设与正平镇的市政设施建设同步完成,以利于加速本工程建设进程和今后的营运需要。(3)政策保障方面:政府在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制定有利于站场建设、运营、管理、税收等优惠政策,以利于站场在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下运营,使其建设、运营、管理进入良性循环。4、环境保护方面:综合服务站建成投入使用后管理部门需要注意对站场周边交通环境的治理

19、,对容易形成人流、车流交织的地段要注意疏导,避免出现拥挤混乱、安全隐患等交通问题;另外还要加强对车站进出车辆的管理,尽量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包括汽车鸣笛等噪声、排放气体控制等。信丰县正平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可行性研究 第二章 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第二章 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2.1区域经济社会现状及发展2.1.1区域经济社会现状项目地处信丰县正平镇,根据服务站类型及功能确定项目间接辐射区为信丰县,直接辐射区为正平镇、小河镇、嘉定镇、西牛镇、大阿镇及油山镇。1、信丰县(1)基本概况全县辖13个镇、3个乡:嘉定镇、大塘埠镇、古陂镇、大桥镇、新田镇、正平镇、小江镇、铁石口镇、大阿镇、油山镇、小河镇、西牛镇

20、、正平镇、虎山乡、崇仙乡、万隆乡,共有28个居委会、259个行政村。县政府驻嘉定镇市政路,距南昌495千米,距赣州78千米,距广州376千米。 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南岭山脉的大庾岭、九连山余脉分别从县境西南绵延,周围群山环绕,中部地势低平,桃江河由南流经北境。信丰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潮湿天气,年均日气温19.2,年均降雨量1500毫米,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并且信丰县盛产脐橙,而且有煤、石灰石,麦饭石、稀土、钨等矿产资源。 京九铁路、赣粤高速公路、105国道,信池、信雄、信寻三条省道过境,距赣州机场50千米。(2)人口面积及城市建设全县总人口75万余人,其中非农人口26万,总面积2878平方公里。 城

21、市建设: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精神文明花团锦簇。信丰县城区规模迅速扩大,高楼林立,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是“江西省卫生县城”。有线电视和调频广播联接城乡千家万户,跻身“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京九铁路和105国道构成交通大动脉;京九光缆纵贯全境,形成以程控交换、光纤传输为主的现代化通讯网;华中大电网供给充足电力;县自来水厂日产水4万吨。 (3)地理气候境内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南岭山脉的大庾岭、九连山余脉分别从县境西南绵延,四周群山环绕,中部地势低平,有“七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说。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日照充足,降雨较多,年均日气温19.2,年均降雨量1500毫米。 (4)自然资源地表资源丰

22、富,全县活立木蓄积量470万立方米,矿藏资源丰富,初步探明有煤炭、稀土、石灰石、麦饭石、钨、花岗岩、陶土等45种,其中煤炭储量和稀土品位居赣南之首,麦饭石堪称江南一枝独秀。农副土特产品众多,脐橙、烤烟、草菇、红瓜子、麦饭。(5)农业资源信丰县有耕地47万亩,其中水田38.8万亩;山地302万亩,主产粮食、烟、果、菇、瓜、菜、甜玉米、茶叶及猪、牛、家禽等;先后被列为10多个国家级农业基地,是“中国脐橙之乡”、“中国草菇之乡”。(6)工业概况全县初步形成了建材、针织制衣、电子、食品加工、制药等五大主导产业。开发出“绿源”牌中纤板、“赣石”牌麦饭石酒、麦饭石矿泉水、“圣塔”牌水泥、“红基”牌水泥、千

23、喜片、陈香胃片、“天缘”萝卜脆等颇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其中“绿源”牌中纤板获“江西省名牌产品”;“圣塔”牌水泥获“国家免检产品”;“信丰脐橙”注明商标已被通过,获得“绿卡”。全县有三级工业企业1000多家。(7)公路交通发展现状信丰县公路网布局方案为干线公路网和农村公路网二个层次。干线公路是由高速公路、国省公路和主要县道和部分新建公路组成;农村公路网由部分县道、乡道、专道、村道组成。全县交通便利,北京至珠海的105国道穿过县境5个乡镇,境内全长65公里,北上可至赣州、南昌、阜阳、商丘、北京,南下可至广州、珠海。有省养公路6条,共305.52公里, 县乡公路33条,共1452.35公里。桃江流经

24、县内85.3公里,上溯龙南,下达章贡区.信安、信雄、信池3条省道穿过县内9个乡镇,总长90余公里。 县乡公路均实现油(砼)路化。赣粤高速公路贯穿县境60余公里。县城汽车站每天都有大、中客车发往赣州、广州、深圳、珠海、南海、中山、揭阳等大中城市。全县有货车约1000辆,可承运整车、零担货物至全国各地。 该县共有16个乡镇,均已开通了客运班线,方便了村民出行,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好处。但是农村的客运市场还比较混乱,需要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加强管理。(8)社会经济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市场物价水平持续上涨,处于高位运行;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表 表2-1项目年份国民生产总值人

25、 口人 均(亿元)(万人)(元/人)200430.465.24664200538.94675815200643.6568.76350200750.6570.57182200860.7872.38407200968.874.19287201084.0275.911076图2-1 信丰县国民生产总值发展直方图图2-2 信丰县人口发展直方图图2-3 信丰县人均GDP发展直方图2、正平镇正平镇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西部,距县城15千米,面积166k,人口5.4万人。辖正平居委会,正平、坝上、中坝、九渡、芫庙、梨坑、石坳、黄田、联合、深坑、庙下、共和、仙济岩、正坳、晒禾、新黄、潭口、藤岭、球狮畲族、咀头

26、等2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正平圩。信雄公路过境。名胜古迹有仙济岩,岩窟为明代成化年间建。正平是烟草传统主产区,生产优质烤烟、晒烟,总面积达6000亩,总产达1200担;同时有脐橙8000亩,总产量7500吨;小辣椒10000亩,总产1000吨。是信丰小辣椒的主要集散地;半夏6000亩,总产4500吨。另外,正平还盛产草菇、土鸡、家具、银杏及银杏神茶等名优特产品。正平镇地处县西部,与广东省南雄市接壤,是个边境贸易繁荣、经济活跃的大镇。总面积162平方公里,辖2个居委会,20个村委会,30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6万人;2010年工农业总产值3.7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21元。荣获全县招商引资一

27、等奖、新农村建设二等奖、乡镇主要工作目标管理综合考评三等奖;获2010年度实施民生工程、和谐平安建设工作、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工作、新农村建设新户型推广工作、新农村建设农村清洁工程、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全县妇女工作等先进单位;获赣州市“十一五”老年体育工作先进乡镇、县老年体育工作先进集体。总人口5.3万多人,党员1040人。五年来,正平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发展战略和工作目标,坚持发展为主题、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抢抓机遇、开拓创新、追赶进位、跨越争先,在党的建设、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和谐创建上实现了新跨越。通过各界的共同努力,正平镇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发展。党组

28、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增强;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产业建设发展势头强劲;和谐创建开创出良好社会环境。全镇呈现出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局面,一个美丽、和谐、富饶的新正平正在展现。2010年该镇积极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全镇农业发展后劲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在完善老烟区村和潭口千亩烟草基地设施建设的同时,积极拓展新烟区建设,投资300多万元建成了正坳晒禾千亩烟草基地,辐射带动周边11个行政村的烟叶生产;政府投入扶持资金提高到8万元,比2009年增加了2万元;奖补资金达25万元,比2009年增加5万元;2010年全镇烟叶生产面积达3600亩,烟叶收

29、购量达66.58万斤,收购总量跃居全县第一名;脐橙产业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精品果园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2010年全镇脐橙产量420万斤,共和千亩果业基地正进入开发建设之中。此外半夏、小辣椒等经济作物也做到了稳中有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向基地化、产业化、特色化迈进。3、小河镇小河镇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乡镇,辖仁和、长陵、小河、志和、新芫、土庄、五村、五星、联群、大江、光荣、罗坑、河口、塘背、旗塘、兰坳、十村17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委会,189个自然村,197个村民小组。区域面积105平方公里,总户数9638户,总人口40584人。内设机构5个,行政编制28人,实有人数30人,事业编制33人,

30、实有人数22人。2010年,该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和“三送”活动,团结带领全镇干部群众,紧紧围绕“产业兴镇、工业兴镇、项目兴镇、教育兴镇”工作思路,农业农村工作扎实开展、项目建设有新突破、社会事业稳步推进,各项主要工作均衡有效顺利发展;全镇实现工农业产值11200万元;本级政府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2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18元。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全县年度固定资产投资及项目建设先进单位、招商引资工作二等奖、促进县工业经济发展先进乡镇、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全镇6个省扶点完成了主干道的浇捣,共完成通组主干道硬化3476米,公共便道硬化3652米,

31、通户便道硬化1836米;拆除“空心房”18300平方米;种植绿化树约2100棵,绿化工作全部完成;改水118户,改厕103户,改水、改厕和改栏率达到95;新建沼气32座,53户农民安装了太阳能热水设备,各建设点其它建设项目都已完善实施;在旗塘村建设了一个有6个村点、186户农户的“农村清洁工程”示范区,农村垃圾处理长效机制运行良好。修通了罗坑至铁石口镇公路,实现了从小河铁石口14.3公里道路全程硬化,使小河的出境道路增至4条;五星村等村建设了6条总长12.1公里的通组公路;总投资615万元的大江渡改桥工程建设以及协助河口渡改桥工程、投资300多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工程和投资140余万元的长陵烟水工

32、程正在实施;旗塘村篮球场建设项目即将完工,投资25万元的文化站正在建设中。引进3个落户和续建工业项目,一是新引建投资300万美元的赣州永盈时装有限公司,已在县工业园区落户;二是投资1500万美元江西龙津实业有限公司今年增资100万美元完成了辣椒深加工生产线的研发和建设,开发和脐橙皮、辣椒酱、脐橙原汁等新产品;三是投资5000万人民币的信丰建安混凝土有限公司今年新投资3000万元,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投入生产。农业产业化成效彰显,着力推进全镇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科技兴镇战略,加大了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实行了早、晚稻推广杂交优良品种;全镇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58343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8

33、674亩,粮食总产量达13976吨。全镇种植烟叶面积3500亩,实施科技种烟,培育推广优良品种;投资140多万元在长陵村实施了烟水配套工程,带动了旗塘、仁和等村建设集中连片烟叶基地4个,全年收购烟叶66万斤,总产值达780万元,实现利税105万元;推广小辣椒种植面积6000亩,实现产值900万元,组建了江南小辣椒专业合作社,为辣椒大户和经纪人举办了4期培训班,参加人数达300人次;以琼瑶果业基地为龙头,积极开展了“标准果园基地”建设,频振式灭虫灯、黄板诱杀等技术,滴灌技术400亩,提高了果业管理水平。加大教育投入,净化、美化校区及周边环境,镇中、小学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志和中学被县评为教育教学质

34、量先进单位、综合评估先进单位,2010年度中考列全县农村中学第一名,顺利通过了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检查验收工作;村村通广播电视达1565户,其中无线广播电视815户,建设农村体育健身场所7处,农家书屋6个;积极推进“光明微笑”工程,治愈白内障病人151人,唇腭裂病人7例;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参合人数达36932人,参合率达92%,新发展6300户;积极开展了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按时、准确地完成了人口普查登记、编码、汇总工作。4、嘉定镇嘉定镇于1939年以宋嘉定三年(1210年)所建的嘉定桥得名。2001年6月,由原嘉定镇、同益乡、龙舌乡合并为嘉定镇。嘉定镇是信丰县城所在地,是全县的

35、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嘉定镇是“赣南第一大镇”。总面积26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6199亩,山地33万亩。总人口19.8万人,总户数5万多户。辖10个社区居委会,38个村委会,693个村民小组。嘉定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105国道、赣粤高速公路、京九铁路纵贯南北,信(丰)(南)雄公路、信(丰)寻(乌)公路、信(丰)池(江)公路横亘东西,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处于赣州一小时经济圈和南昌、广州、深圳四小时经济圈。全镇完成了村组电网改造,实现了城乡电网价格一体化,形成了以程控交换、光纤传输、宽带互联网站的现代化通讯信息网络。县城面积达到18平方公里,人口达18万,形成了旺盛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被评为“江

36、西省卫生县城”、“江西省文明县城”。嘉定镇是“江西百强乡镇”。2010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43.5亿元,财政总收入77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958元,人均增收414元。2005年度被江西省委省政府评为江西省综合实力“百强乡镇”。 嘉定镇是“赣南产业强镇”。农业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农副产品众多,已形成脐橙、蔬菜、烟叶、生猪、水产等五大农业主导产业。2006年,全镇果业面积达4.6万亩、烟叶面积2200亩、商品蔬菜面积1.2万亩、生猪4.5万头、家禽30万羽、水产品800吨。工业支柱产业不断壮大,依托萝卜和稀土、石灰石等多种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初步形成了食品加工厂、矿产品精深加工、针织制衣等工业支

37、柱产业,特别是在县城北郊规划的万亩工业园区,属省级工业园区、江西省30个重点工业区之一旅游产业独特,镇内佛教胜地南山公园、毛泽东旧居、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和“江南第一宋塔”、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圣寺塔等名胜古迹,有以美丽自然风光著称的休闲娱乐胜地花园湾等,有新赣南八景之一的“百里脐橙带等”。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起点上,嘉定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对接长珠闽,推进工业化,服务新信丰,当好排头兵”发展战略,走“工业强镇,产业富镇,商贸活镇,生态建镇”发展道路,促进全镇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促进

38、社会全面进步;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把嘉定建设成为全省综合实力强镇。嘉定镇以嘉定桥命名,解放前夕属嘉定镇。1949年冬属乡级镇,归嘉定区管辖。1952年5月从嘉定区划出,成立区级镇,辖县城五条街外,将水东乡一个村,水北乡四个组,同益乡的生伯佛村第一组,劝善村第一、三组从嘉定区划出由嘉定镇管辖。1954年6月,改为乡级镇,属嘉定区。1956年5月,全县撤区并乡以后,保留乡级镇的建设。1959年9月,划入桃江公社;1960年6月从桃江公社分出,成立城关公社,保留嘉定镇名称,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管辖城镇以及花园,同益,水东,水北,胜利,土墙背,施家岭下7个农村生立大队。1962年5月撤销城关公社,保留

39、嘉定镇(公社一级)。1966年9月,改名红卫镇。1975年恢复嘉定镇。1987年将同益乡的水东、长生、花园、同益、水北5村划归嘉定镇管辖。1997年,面积18平方千米,人口4.4万,辖人民街、解放街、胜利街、水东街4个居委会和水东、水北、同益、花园、长生5个行政村。2001年,撤销同益乡、龙舌乡,划归嘉定镇。2009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78002.03万元,增长18.6%,其中工业总产值49946.48万元,增长27.1%,农业总产值28055.55万元,增长5.9%,实现财政收入7255.47万元,增长18.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83元,比上年增加313元。2009年荣获全县乡镇综

40、合考评工作第二名。全镇呈现出政治安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2009年,新农村建设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和“五新一好,整体推进”的工作要求,在完善柏树芫新农村建设点的同时,纵深推进胜利土墙背十里连线成片的新农村建设,着力抓好十里村等13个省扶点和山塘村等4个县扶点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荣获县委、县政府表彰的2009年全县新农村建设先进乡镇、塑造新风貌工作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坚持普惠制,建设新村庄。全方位落实普惠制政策,扎实开展“三清三改一拆一分一绿”工作。根据各建设点自然条件、风俗习惯

41、、地理环境,高质量地完成了17个建设点的规划,做到人与自然和谐,注重功能、绿化、造型“三统一”,生态、景观、风格“三协调”,着力打造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功能齐全、乡风文明的新村庄。一年来,镇财政投入280万元共修建村组水泥公路13.9公里,拆除猪牛栏及杂房、空心房336773平方米,改水718户,改厕670户,种植绿化树1.6万株。建立新机制,发展新产业。一年来,我镇始终坚持“产业富民强镇”发展战略,切实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有关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示精神,结合我镇实际,不断完善政策、科技、资金等激励机制,大力发展果业、烟叶、蔬菜、水产、生猪五大产业。在制定产业规模、做大做强传统产业的同时,加

42、大对发展新产业的扶持力度,着力抓好一村一品产业建设,大力推广“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协会”,“协会+基地”等种养模式,引进信实公司在桐木建立了年出栏20000头的生猪养殖小区。强化了果业、烟叶、生猪、蔬菜、水产等流通协会的建设,并着重抓好龙舌的水产养殖;桐木的螺旋藻养殖基地;庄高等村的五万亩加工甜橙产业带;柏树、洞高、月岭、上坑等村的烟叶生产;县城周边村的蔬菜产业;十里村的半夏产业。2009年共完成果业开发4500亩,烟叶收购30万斤,生猪出栏6.1万头,存栏1.91万头。荣获2009年度全县果业开发工作第一名,在2009年全县脐橙质量评比中获得“一金一银一优质”奖项。加强技能培训,培育

43、新农民。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依托镇农民知识化工程培训基地和38个村级培训站,积极组织农民参加县、镇各种技能培训,举办农民实用技能培训班6次,培训农民工5013余人次,2312人在县工业园就业。镇农技(经)站、果茶站、水技站等职能部门适时做好种植、病虫害防治及销售等方面的信息,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阅览室等形式,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科技、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致富的技能和本领。重视科普教育,塑造新风貌。大力开展塑造新风貌活动,广泛开展科技、文化、医疗、综治、计生等“五进”农村社区活动,开展创“讲文明信用农户”和文明家庭、卫生清洁户评选活动,开展“送科技、送文化、送

44、电影”三下乡活动,倡导崇尚科学,反对封建活动,倡导计划生育新风与新农村建设同行活动,取得了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双丰收。加大“好班子”建设力度,村级组织堡垒作用得到加强。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主题,开展“三比三看三结合”活动,继续按照“五个好”为目标要求,开展创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示范村活动,70%以上的村党支部达到了“五好班子”标准,85%以上的村党支部书记成为“双强”书记。继续推进“三培两带”、“双富十带头”活动,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决策制度,进一步规范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以党内和谐促社会和谐,进一步建立和规范农村公共事务民主管理制度,使新农村建设真正建立在党组织领导下农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建设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健全长效机制,加大考评力度。镇里抽调4名科级领导和20名干部专职抓新农村建设,实行领导包片抓点,干部包村抓点,村干部包组抓点的责任制,各建设点成立了由村民推行的农村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和青年积极分子组成的理事会,做到建设资金由理事会管理、建设合同由理事会签订、工程进度由理事会督促、建设质量由理事会监管。确保了全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和公开、透明的管理机制。全年召开了8次全镇范围内的新农村建设调度会,对全镇17个新农村建设点进行了集中考评。对完成任务好的予以重奖,对工作滞后,进展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