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翁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年 -2020年) 广东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翁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目 录65第一部分 翁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第一章 绪论2一、规划范围与期限21、规划范围22、规划期限2二、规划依据2三、技术框架2第二章 现状与发展条件分析3一、翁源概况31、地理区位32、自然环境33、人文社会34、社会经济发展4二、翁源旅游发展现状4三、旅游开发条件分析41、优势条件(Strength)42、劣势条件(Weakness)53、机遇(Opportunity)64、挑战(Threat)7第三章 旅游资源分析9一、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及数量结构91、地文景观92
2、、水域风光103、生物景观104、遗址遗迹115、建筑与设施116、旅游商品147、人文活动148、小结15二、旅游资源类型特征15三、旅游资源分布格局和空间结构特征15四、旅游资源综合评价151、旅游资源定性评价152、旅游资源定量评价16五、主要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分析16第四章 旅游市场背景分析17一、韶关旅游接待情况分析17二、韶关主要旅游景点接待情况17三、旅游市场结构分析181、旅游市场空间结构分析182、旅游市场的性别、年龄结构183、旅游市场的行为结构18四、主要旅游市场分析191、珠江三角洲旅游市场特征192、广州203、深圳21第五章 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23一、指导思想23二、
3、旅游发展战略231、产业联合232、区域整合233、环境优化234、形象先导235、市场投资主导236、科教兴旅24三、战略品牌目标241、成为广东生态农业旅游第一县242、成为广东四季花果旅游世界243、广东青少年修学旅游示范基地24四、产业目标24第六章 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25一、区域旅游空间布局原则25二、“一心一带四区”的空间结构25三、功能组团规划251、县城(龙仙)综合接待服务中心252、翁江四季花果旅游景观带253、中部农业公园旅游区264、北部民俗生态旅游区265、南部生态度假旅游区266、西部文化修学旅游区27第七章 重点旅游产品与项目规划28一、旅游产品开发模式28二、重点
4、旅游产品开发与规划281、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产品282、修学旅游产品293、周易八卦文化旅游产品294、休闲度假旅游产品30三、旅游线路规划301、常规旅游线路302、专题旅游线路30第八章 近期重点项目策划31一、东华山旅游风景区311、开发现状312、开发定位313、建设要点31二、书堂石青少年度假营311、开发现状312、建设要点32三、八卦围321、现状322、建设要点32四、三华李观光园321、开发现状322、建设要点32五、岩庄水库度假区321、开发现状322、建设要点32六、翁江四季花果旅游景观带331、开发现状332、建设要点33七、翁城反季节蔬菜基地331、建设要点33八、仙鹤
5、农业公园331、开发现状332、建设要点33第九章 旅游形象策划与市场开拓34一、旅游形象定位分析341、文脉及其形象感知分析342、翁源旅游形象问题诊断34二、形象定位和形象口号341、形象定位342、旅游形象宣传口号设计34三、旅游客源市场定位351、基础市场广州、韶关等周边市场352、核心市场大珠三角市场、台湾353、拓展市场其余市场35四、旅游市场规模预测351、规划初期为高速增长阶段(2005-2010年)352、规划中期为快速增长阶段(2011-2015年)353、规划后期为平稳发展阶段(2016-2020年)35五、旅游市场营销策略361、一般营销策略362、主题文化节事活动36
6、第十章 旅游经济发展规划38一、 旅游产业发展背景分析381、社会经济基础382、旅游产业发展383、市场需求384、宏观政策环境38二、 旅游经济发展规划381、旅游产业定位382、发展战略393、采取措施39三、旅游经济发展规模预测391、旅游人次392、人均消费393、国民经济发展状况394、旅游经济规模39四、旅游经济发展规划目标40第十一章 旅游产业要素规划40一、旅游住宿接待设施规划401、旅游住宿接待设施现状分析402、旅游住宿接待设施发展规划40(1)客房需求预测40(2)发展规划413、近期行动计划41二、旅游交通规划421、旅游交通发展现状422、存在问题423、旅游交通发
7、展规划42三、旅游餐饮规划431、现状分析432、规划措施43四、旅行社规划431、现状分析432、发展规划44五、旅游商品规划441、旅游商品开发现状442、存在问题443、旅游商品开发454、旅游商品销售与管理45六、娱乐设施规划451、发展现状452、发展规划45七、医疗及环境卫生46第十二章 旅游环境保护规划47一、生态环境保护471、生态环境现状分析472、生态环境保护目标473、生态环境保护原则484、生态环境保护48二、旅游资源保护491、旅游资源保护原则492、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49第十三章 规划实施的政策保障53一、完善旅游管理体制531、政府主导532、加强县旅游局的管理职
8、能533、依法管理,保障规划实施534、实行行业管理标准化535、加强行业协会管理53二、大力开拓融资渠道541、对外招商引资542、申请省、市对口扶持543、部门通借544、金融市场融资545、建立旅游发展基金54三、加强政府各部门协调54四、加大旅游政策扶持55五、建立旅游安全保障体系55六、旅游人力资源开发551人力资源合理配置552人力资源开发55第十四章 分期建设规划56一、近期建设规划(20052010年)561、近期旅游景区建设562、近期工作安排56二、中期建设规划(20112015年)57三、远期建设规划(20162020年)571、远期旅游景区建设572、中远期工作安排57
9、第二部分 八卦围旅游区概念规划一、八卦围概况和发展现状60二、八卦围特色解读60三、同类资源分析601、浙江兰溪诸葛八卦村602、辽宁本溪市的桓仁满族自治县“八卦古城”。613、新疆“八卦名城”特克斯614、皖南古老神秘的八卦村呈坎61四、八卦围优劣势分析621、优势(Strength)62(1)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62(2)临近珠三角客源市场622、劣势(Weakness)62(1)资源知名度不高62(2)区位条件不太理想62(3)破坏较严重,修复难度较大62五、规划理念与项目定位621、规划原则与理念62(1)可持续发展原则62(2)分步发展原则62(3)社区参与原则62(4)活化文化原则6
10、22、主题定位633、功能定位634、形象定位635、市场定位63六、功能分区与项目布局631、入口服务区63(1)位置和范围63(2)功能定位63(3)主要项目设计63(4)开发要点632、八卦文化区63(1)位置和范围63(2)功能定位63(3)主要项目设计633、客家文化区64(1)位置和范围64(2)功能定位64(3)主要项目设计644、休闲娱乐区64(1)位置和范围64(2)功能定位64(3)主要项目设计645、宗祠朝拜区65(1)位置和范围65(2)功能定位65(3)开发要点656、外围风貌控制带65(1)位置和范围65(2)功能定位65(3)开发要点65规划图件1、 区域位置图
11、6、客源市场定位图2、 资源分布及评价图 7、八卦围周边关系分析图3、 功能组团规划图 8、八卦围功能分区图4、 开发时序规划图 9、八卦围项目布局图5、 旅游线路组织规划图 第一部分 翁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第一章 绪论一、规划范围与期限1、规划范围广东省翁源县行政区域范围,东经1133922至1141815,北纬2474至2440,包括新江镇、翁城镇、官渡镇、周陂镇、龙仙镇(县城)、江尾镇、坝仔镇共7个镇,总面积2158平方公里。2、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2006年2020年 规划分期:近期,2006年2010年,整合资源,突出重点,树立形象 中期,2011年2015年,强化管理,创立品牌,优
12、化形象 远期,2016年2020年,完善提高,全面发展二、规划依据1、旅游规划通则,国家标准GB/T1897120032、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国家旅游局3、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7775-1999)4、广东十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广东省旅游局,2000年5、广东省旅游管理条例,2002年6、翁源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文件汇编(2004年2月)7、翁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8、翁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纲要9、翁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委托协议书三、技术框架功能规划项目布局专项规划分期规划区域发展
13、背景研究环境景观考察产品竞争分析形象定位目标定位主题定位市场定位功能定位环境景观评价旅游市场分析分析评估发展定位总体规划实地调研第二章 现状与发展条件分析一、翁源概况1、地理区位翁源县位于粤北地区韶关市南部,东邻连平、南接新丰、西连英德、北靠始兴,东北与江西省全南县毗邻。其北距韶关110公里,南距广州200公里,距深圳320公里。因其处北江支流翁江之源而得名。全县总面积2158平方公里,下设1个经济开发试验区,7个镇,1个场,155个行政村,县城设在龙仙镇。2、自然环境(1)地貌翁源县地处岭南南麓,以山地、丘陵为主,占总面积的83.7%。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境内海拔一千米以
14、上的山有12座,其中西北部的七星墩为全县最高峰,海拔1301米,最低点为官渡墟,海拔100米。山脉之间多为中低山脉及零散土丘。拥有很多在溶蚀作用下形成的喀斯特溶洞,其中较大的有107个。境内有翁江支流九仙水、贵东水、龙仙水、周陂水、涂屋水、横石水等6条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地质受燕山运动影响,翁源县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境内已勘查明的各类矿产25种,主要有煤、铁、铅、锌、钨、锰、硅、石灰石、翡翠岩、大理石等。已开发利用的有23种,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达300亿元。目前随着新构造运动的继续,县域部分温泉的流量有逐年增大的趋势。翁源土壤以赤红壤、黄壤、红壤等酸性土壤为主。(3)气候翁
15、源县气候属南亚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并具有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20.3,最高气温为39.2,最低-5.1,无霜期为305天,平均年日照总时数为1801.8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760.4毫米。翁源雨量充足,年降雨量1760.4毫米,全年平均日照时数1832.7小时。(4)动植物资源翁源山川秀丽、四季如春,土壤肥沃,气候宜人,动植物资源丰富,是“岭南夏令果王”三华李的故乡,三华李、六里柑、九仙桃等水果久负盛名;森林覆盖率达67%,山林茂密,有林业用地面积232.5万亩,松林面积近100万亩,是省松树资源大县之一。药材、山珍种类繁多。拥有上百种飞禽走兽,361种中草药资源,其中溪黄草茶等名牌产品饮
16、誉海内外。3、人文社会翁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人在此繁衍生息。翁源始建于南北朝梁承圣末年(公元554年),是广东历史上16个最早建制的县之一。遗留有34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器时代的文化遗址(遗物点)。近代革命也在翁源留下了众多的纪念遗址。翁源县2005年末总人口为38.42万人,农业人口占72。翁源以客家人居多,民风淳朴,风气涵儒,崇尚节俭而又礼数周全,俗颇信巫,习事朴实,婚丧祭祀仍存古礼,不事奢侈。有自制年糕、糍粑的习惯,较有特点的当数油糍、炒米饼、艾糍、炸油果、灯盏糍等。农村民居颇具特色,大都以姓论村,结构有姓族大屋式,此类型多以姓冠名,如李屋村、黄屋村;有围龙屋,
17、屋顶前低后高,前方后圆;四门归厅式和骑楼式。最具特色的是江尾葸茅岭八卦围,是唐代名相张九龄后裔所建,围楼内结构为八卦状,具防震、防风、防火、防御外侵之功能,客家民居中极为罕见。翁源人民较为重视的岁时节令主要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等,节令时节多有相应的风俗活动,如端午节期的尝新社、吊颈社、六月六日社等活动。传统民间艺术较为丰富,有跳师爷、飘色、舞狮、舞龙、舞牛、舞纸马、摇船、花鼓、山歌擂台及少数民族舞蹈等,颇具地方特色,可供旅游开发。此外还有中国翁源三华李节,已经成为翁源全县性的一个重大文化活动。4、社会经济发展国民经济运行态势良好。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
18、20.54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66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5.11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7.78亿元,增长12.3%。“十五”期间生产总值年均递增8.0%资料来源:韶关市统计局网站:http:/211.154.191.6/sgtjj/detail.asp?n_id=486;广东侨网翁源概况:。翁源农业基础厚实,现农业生产已形成了粮经作物同步发展的局面。2005年,围绕发展“五大农业主导产业”,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全年种植水稻24.7万亩,其中优质稻17.5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70%;种植蔬菜25万亩,其中反季节蔬菜12万亩,小拱棚蔬菜
19、2万亩;糖蔗4.4万亩,其中旱地蔗3.5万亩;蚕桑1.4万亩;花生7万亩,其中地膜花生2.3万亩;花卉1万亩,其中兰花0.6万亩;以川心莲、淮山、溪黄草为主的南药0.5万亩;水果5.2万亩,其中三华李1.5万亩。主要特色农产品有三华李、九仙桃、兰花等。尤其是三华李,名扬海内外。还有马牯塘莲、竹篙薯(食用淮山)、红葱、紫皮独蒜等,兰花、冬菇、蘑菇、大蒜、西瓜、果蔗、反季节蔬菜等农副产品已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商品。翁源投资环境日臻完善,工业生产稳步发展。现已形成龙仙综合经济区、翁城经济发展区、官渡经济开发区,拥有“三资”、“三来一补”企业50多家。以电力、轻纺、燃化、林产、建材、制糖、制药、食品、饲
20、料、机械、五金、电器、印刷等工业项目为主。其中青云山中药厂、日榨工业蔗1500吨的糖厂、年产200吨生丝的缫丝厂、年产40万吨的三家水泥厂、“八仙泉”矿泉水厂、磷肥厂、电池厂、织造厂、服装厂等企业,已成为翁源经济的主要支柱。溪黄草茶以其显著功效荣获首届中国保健品博览会金奖和第二届中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5.7”R20型电池、“翁青”牌水泥、“天虹”牌胶印油墨、聚合松香、“威士鼎”衬衣等产品分别获全国、省、市质量评比或科技进步奖;“八仙泉”矿泉水被指定为全国七运会选用饮料、首届金鸡百花电影交易会专用饮料;藤织工艺品、公园椅等系列产品远销东南亚和南美洲等地。二、翁源旅游发展现状翁源旅游正
21、处于起步阶段,2003年5月始成立旅游局,至今有五个编制,但人员不完善,到位者只有正副局长两人,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只有局长一个编制。县内有一家翁源县旅游公司,人员较少,仅有导游三人,以组团出游为主。县内高级别的酒店宾馆较少,仅有龙翔大酒店拟申报四星,其余以二星或无星级宾馆居多,接待的多为商务会议客人。旅游景点基本处于半开发或未开发态,游客较少。目前全县已经开发,对游客开放收取门票的景点仅为铁龙洞;东华寺、热水温泉、八卦围、白面仙岩、涂志伟艺术馆有待进行系统开发,正在进行招商引资;三华李观光园、反季节蔬菜基地、兰花长廊等农林基地有一定规模和名气,但并未与旅游相结合开发。2005年,全年组织游客出游
22、1977人次,营业收入249万元。三、旅游开发条件分析1、优势条件(Strength)(1)农林资源优势 翁源县内三华李、九仙桃、兰花、反季节蔬菜等农特产品种植均具有一定的规模,且颇具地方特色(表2-1)。现在城市居民向往田园生活,外出旅游崇尚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翁源的农林资源大有潜力可挖。表2-1 翁源主要农林资源列表主要农林资源主要集中地规模三华李龙仙镇三华街至2004年底,种植规模达1.5万亩六里柑官渡镇六里街2000亩九仙桃江尾镇1500多亩兰花江尾镇、周陂镇6000多亩反季节蔬菜翁城镇5000多亩,全县12万亩青梅新江太坪、坝仔岩庄1.4万亩(2)优越的近距离客源市场翁源位于粤北韶关
23、东部,面朝全国最大的旅游客源地市场之一的珠江三角洲。珠三角地区的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人均GDP更是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表2-2)。根据国际经验和国内数据,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旅游消费呈迅速膨胀的趋势,形成一个排浪式消费倾向。从统计资料看,2004年1至4月份,香港接待内地游客达到382.78万人次,其中广东游客占香港接待的入境过夜游客的62.9。根据广西、湖南两省区组织的国内旅游抽样调查显示,2003年,广西接待广东游客达500万人次,占其接待的区外国内游客总数的23;湖南共接待广东游客530万人次,占其接待省外国内游客总数的近三成;广东也是海南的第一大国内游客客
24、源市场,广东游客占海南接待的省外国内游客的18。作为全国最大的客源地市场之一的珠江三角洲,将会为翁源的旅游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客源。表2-2 珠三角部分城市经济状况(2004年)项目城市总人口(万人)人均GDP(元)人均年收入(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均消费支出(元)广州737.6756271195951688413121深圳165.1359271294032759619596珠海86.1741847200941834712826佛山350.8947658172501604512774东莞161.9771997218752052618426 资料来源: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及港澳特别行政区统计年鉴(
25、2005)(3)政府重视及大力支持翁源县在翁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指出:“十五”期间,把发展旅游事业当作一件大事来抓,使之成为翁源县新的经济增长点。2004年12月,翁源县政府专门委托广东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编制翁源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翁源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是翁源旅游发展成功的保证。(4)后发效应的优势在经济学的理论中,后发展的地区虽然启动晚,错过了以前的一些发展机遇,但如果充分借鉴先发展地区的经验和教训,高起点起步,可望实现超常规的发展,这种效应称为“后发效应”。翁源2005年的三产结构为37.3:24.8:37.9,以农业为重,工业化程度较
26、低,旅游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旅游资源都没有开发,因此,可从翁源全局考虑,进行系统规划,引入先进理念,吸取各地在旅游开发建设中的经验教训,避免走弯路以及同质产品的恶性竞争,遵循人与自然协调、经济与生态协调的原则,使之成为具有一定特色的生态旅游目的地。2、劣势条件(Weakness)(1)缺乏高品味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发展传统旅游不利根据规划组对翁源旅游资源调查结果进行的分析评价,翁源目前最高级别的旅游资源仅为三级,文物保护单位及自然保护区等均以县级居多,而且规模较小,分布不集中,对发展传统的观光类旅游产品极为不利。(2)机构不健全,行业管理体制未理顺翁源县旅游局成立不足两年,人员缺少,难以开展相关
27、工作。县内只有一家旅游公司,经营状况一般,且由于宾馆、旅行社的审批手续简单化,不归口于旅游局统一管理,翁源县内宾馆酒店没有成立一个相应的行业管理委员会或加入韶关市的行业管理委员会,这都容易造成行业管理的混乱,使行业监督、行业统计等相关工作难以开展,不利于旅游业的健康发展。(3)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翁源的宾馆酒店类型结构单一,酒店内部没有宽带、触摸屏等服务设施;通向部分景点的道路未铺设好,蜿蜒颠簸的山路增加了人们的感知距离;污水和废物的统一收集、统一处理、统一排放系统规划建设滞后,旅游公厕较为缺乏。(4)景观环境的破坏翁源矿产资源丰富,厂矿企业较多,容易造成对景观环境的破坏。尤其是新江镇、翁
28、城镇,处于横石水流域,由于上游大宝山矿以及民选民采企业的影响,污染问题由来已久,已经引起了人大代表、省环保局的关注。沿路可见的水泥厂、砖厂、石灰厂都是污染型企业。此外山上整片林木及道旁树的砍伐、翁江上的采砂等活动都对翁源的自然景观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对翁源的旅游发展是一大威胁。(5)缺少龙头旅游项目翁源的旅游资源整体而言较为平庸,缺少级别高的亮点资源,旅游产业经营管理处于较低层次,空间整合及系统开发具有一定难度。(6)品牌知名度较低翁源旅游开发时间短,产品建设极不完善,作为“中国三华李之乡”的旅游形象宣传力度不够,尤其是在韶关市以外的地区,品牌知名度还较低,缺乏一个统一的旅游形象,其旅游
29、品牌的建设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3、机遇(Opportunity)(1)“中国三华李之乡”的评定翁源是三华李的故乡,目前,翁源全县已建成了10个连片100亩以上的三华李观光园,种植面积达1.5万多亩,三华李已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之一。每年六月三华李果熟时节,翁源均举办三华李节暨经贸洽谈会,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和经济的发展。在2004年三华李节暨经贸洽谈会上,农业部“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正式授予翁源“中国三华李之乡”称号。为翁源树立独特形象,打响旅游品牌提供了极好的机遇。(2)日趋通畅的对外交通翁源县交通路网正日臻完善,地方公路县至镇已全部实现硬底化。106国道纵贯南北,京珠高速越境而
30、过,省道S224、S244、S245、S251、S254、S341线呈纵横交错贯穿翁源全境,距京广铁路大坑口站近在咫尺。我国东西走向的陆路交通大动脉昆汕高速公路已进行设计规划,沿途将贯穿翁源县城、官渡经济开发区,成为经过翁源的第一条东西走向的高速公路。根据广东省公路网络建设规划(2003-2020),高速公路从湖南汝城至惠州已形成意向,该道将呈南北贯穿翁源全境。该线高速公路和昆汕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在翁源境内将形成三纵(京珠高速公路、106国道、汝城惠州线高速公路)一横(昆汕高速公路)的高等级公路网络。这将彻底改变翁源的交通状况,进一步完善翁源成为广州2小时经济生活圈,韶关1小时经济生活圈的优
31、越交通环境,利于旅游发展。(3)省委省政府加快山区发展政策的出台2002年10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山区发展的决定。按照决定精神,在从2002年起的五年内,省财政将拿出375亿多元扶持山区经济的发展,扶持的领域包括农业、工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信息、交通、水利、林业等方面。大力发展山区特色旅游服务业,把山区旅游业作为重点产业加以扶持发展,通过发展旅游促进一、二产业。并决定从2002年开始,连续五年,省每年安排3000万元,用于扶持贫困地区尤其是山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翁源作为广东省贫困县,要抓住这一政策机遇,积极申报扶贫项目,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4)广东文化大省的建设契机20
32、02年12月召开的省委九届二次全会通过了中共广东省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决定。决定首次提出广东要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构想。这一战略构想的提出,为翁源发展客家文化旅游、周易八卦文化旅游、生态文化旅游等产品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5)粤北旅游规划的出台粤北是广东旅游的主要增长点。2002年1月2003年8月,广东省旅游局委托广东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编制出台了广东省粤北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大力支持粤北发展旅游,翁源应当借此机遇找准自己的定位点,在粤北旅游中争得一席之地。(6)珠三角的产业转移2004年12月初在韶关市举办的广东省第三届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山区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上提到,省政府准备
33、出台关于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预示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向山区的产业转移步伐进一步加快,经济合作领域正在进一步扩大。这对翁源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翁源应该根据自身优势,积极引进农林花卉类、旅游类企业,为发展旅游创造条件。(7)休闲度假旅游快速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使人们的需求层次不断提高,而工作紧张的压力,城市生活的空间压迫,使人们对大自然的依恋日趋强烈,暂时逃离紧张的城市压力、追求亲近大自然的生活,是城市人现代生活中的必然反应,周末假日出外休闲度假已成为广东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休闲度假旅游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在未来十年内,世界范围的度假旅游
34、总收入每年的增长幅度将高达15%-20%。强烈的市场旅游需求、旅游行为的趋势走向及度假旅游市场的方兴未艾,为翁源的休闲农业、乡村度假旅游提供了难得的机遇。(8)自驾车旅游迅猛发展 随着汽车进入家庭的普及化,自驾车旅游正日益成为中短程旅游的一种主要方式。在全国城市每百户拥有1.14辆汽车的平均水平上,截至2004年4月,广东省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汽车达6.31辆,其中珠三角每百户家庭有12辆汽车,深圳每百户拥有量已达到近20辆,其比率高居全国各城市之首。羊城晚报报道,2004年“五一”黄金周出游的最大特点是自驾车度假已成主流。节前广州市假日办的调查显示,自驾车出游的比例达15.3%,有56万人次打
35、算自驾车出游。市内一些旅行社也反映,自驾车旅游的团队比去年增加近一倍。随着翁源纳入珠三角23小时车程交通圈,翁源将成为珠三角居民自驾车旅游的理想目的地之一。4、挑战(Threat)(1)环境监管翁源的生态环境目前还比较好,尤其是江尾镇仙鹤街,没有大型的污染企业,田园氛围很好。但是县域西部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较为严重,各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有环境监管不力的情况存在。对林木的砍伐、翁江上的采沙,均使生态开始遭到破坏。在珠三角产业向山区转移的大趋势下,如何选择生态型产业,尽量减少产业发展、旅游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对翁源来说是一大挑战。(2)旅游人才的培育翁源的旅游开发时间较短,全县仅有国家导游三名,
36、景区开发也刚起步,高素质管理人才、导游、景点讲解人才均很缺乏,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储备不足。人才的制约将成为翁源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加快人才的培养,引进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无疑已成为翁源旅游业发展的紧迫任务。(3)周边竞争翁源的资源独特性不太强。如相对较具特色的八卦围规模较小,未开发,市场竞争比较激烈,近在咫尺的始兴满堂围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又如目前县内唯一已开发景点铁龙洞,其规模发育程度都不及连平陂头上洋溶洞景区。翁源的旅游发展将受到这些同类旅游产品的强烈竞争,面临较大的考验。翁源旅游发展起步较晚,在粤北众多市县的旅游已经蓬勃发展,且有一定的名气的大环境下,翁源要在粤北区域旅游
37、竞争中立足,形成自己特有的旅游形象,营造自然清新的旅游环境,拥有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均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表23 翁源旅游资源与周边景点关系类型翁源县旅游资源周边景点相互关系景点名称景点概况景点名称景点概况农林资源三华李经济观光带三华李原产地农林资源独特,大力发展农业度假旅游可与丹霞山旅游进行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九仙桃经济观光带九仙桃原产地客家围屋八卦围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满堂围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潜在的竞争对手山林资源半溪自然保护区市级自然保护区云髻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丹霞山是粤北旅游的龙头,翁源要与周边地区进行区域联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多赢局面。 九曲水林场林相较单一,观赏性差丹霞山
38、世界地质公园白面仙岩景观较为普通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宗教资源东华寺筹建阶段南华寺国家重点寺院、禅宗祖庭相互合作温泉资源热水温泉筹建阶段曹溪温泉紧邻南华寺各有所长,竞争与合作并存。周陂温泉规模很小清新温泉AAAA级景点观光河段翁江地处翁江源头,景色秀美,无污染锦江水质清澈,两岸风光秀丽,与丹霞山相得益彰潜在竞争对手溶洞资源铁龙洞喀斯特溶洞英德宝晶宫开发较久,规模大潜在竞争对手梅岩宋梅鼎臣、梅佐父子幽居奋读而登进士第连平陂头上洋溶洞景区发育较好,规模大表2-4 SWOT分析综合评估表优势劣势(1)农林资源优势(2)优越的近距离客源市场(3)政府重视及大力支持(4)后发效应的优势(1)缺乏高品味的
39、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发展传统旅游不利(2)机构不健全,行业管理体制未理顺(3)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4)景观环境的破坏(5)缺少龙头旅游项目(6)品牌知名度较低机遇挑战(1)“中国三华李之乡”的评定(2)日趋通畅的对外交通(3)省委省政府加快山区发展政策的出台(4)广东文化大省的建设契机(5)粤北旅游规划的出台(6)珠三角的产业转移(7)休闲度假旅游快速发展(8)自驾车旅游迅猛发展(1)环境监管(2)人才的培育(3)周边竞争第三章 旅游资源分析一、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及数量结构 经过旅游资源实地调查,本规划按照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对翁源旅游资源进行分类
40、,依据国家标准,翁源旅游资源包含了7个主类、19个亚类、34种基本类型(详见表3-1、图3-1)。表3-1 翁源各层旅游资源分类表主类亚类基本类型代表性风景资源A地文景观AA 综合自然旅游地AAA 山丘型旅游地七星墩 青云山 九仙嶂 大帽峰 AC 地质地貌过程形迹ACL 岩石洞与岩穴铁龙洞 梅岩 白面仙岩 如珠岩 AE 岛礁AEA 岛区书堂石B水域风光BA 河段BAA 观光游憩河段翁江书堂石河段BD 泉BDB 地热与温泉周陂温泉 热水温泉 岩庄温泉 小镇水口村温泉C生物景观CA 树木CAA 林地半溪市级自然保护区 九曲水林场CAC 独树网形树E遗址遗迹EA 史前人类活动场所EAC 文物散落地坝
41、仔镇芙蓉村下角垅遗址 龙仙镇沙坪村童子营山遗址 周陂镇集义村横岭埂遗址 官渡镇下陂村拳头岭遗址 翁源镇富陂村温屋山崠遗址 周陂镇黄河岗子山遗址EB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EBA 历史事件发生地三华中学 雁鹰石 EBB 军事遗迹与古战场磨刀坑战斗旧址EBD 废弃生产地南粤古代大型冶炼场遗址F建筑与设施FA综合人文旅游地FAC 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东华寺 宝峰寺 祝泰寺 陈氏祠堂FAD 园林游憩区域龙仙公园FAH 动物与植物展示地三华李观光园 仙鹤兰花长廊 九仙桃基地 国家糖蔗良种繁育基地 周陂温泉兰花基地 九仙寨自然生态休闲度假村 反季节蔬菜基地 百合花基地FB 单体活动场馆FBC 展示演示场馆涂
42、志伟美术馆FBD 体育健身馆场龙仙体育馆FC 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FCB 塔形建筑物 八角塔 文阁塔 积峰塔FCC 楼阁望仙楼 龙仙当楼FCI 广场仙女广场 朝阳广场FCK 建筑小品仙女雕塑 望仙楼 龙仙当楼FD 居住地与社区FDA 传统与乡土建筑葸茅岭八卦围 湖心坝客家群楼 FDD 名人故居与历史纪念建筑黄洞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 新江革命纪念亭 李祖恩烈士纪念碑FDE 书院耽石书院 乔林书院FE 归葬地FEA 陵区陵园翁源革命烈士陵园FEB 墓(群)翰林墓FF 交通建筑FFA 桥龙仙桥 小拱桥 善济桥 刘屋永济桥 新南村永济桥 花桥 蓊口桥 蒋公桥 长南桥 磨刀坑桥 羊子坑桥FG 水工建筑FG
43、A 水库观光游憩区段跃进水库 岩庄水库 泉坑水库 桂竹水库G旅游商品GA地方旅游商品GAA 菜品饮食六里油水鸡GAB 农林畜产品与制品三华李 六里柑 九仙桃 马牯塘莲藕 乌皮蔗 江尾米面 周陂冰花饼GAD 中草药材及制品溪黄草茶GAF 日用工业品雷霸电池H 人文活动HA 人事记录HAA 人物邵谒、陈璘、梅鼎臣、梅佐、涂志伟HC 民间习俗HCA 地方风俗与民间礼仪客家民俗HD 现代节庆HDC 商贸农事节中国翁源三华李节数量统计7主类19亚类34基本类型1、地文景观(1)山岳型旅游地 翁源县位于粤北山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翁源的山峰叠嶂层峦,海拔1100米以上的山峰有6座,最高峰为北部界山七星墩1301米,次为南部青云山1246米,余多为500米至1000米的中山,连绵起伏,弯环相抱。森林覆盖率高,杂木成林。(2)岩石洞与岩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