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云南省宁蒗县2011年度易地扶贫开发转移安置项目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2955657 上传时间:2024-06-12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宁蒗县2011年度易地扶贫开发转移安置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云南省宁蒗县2011年度易地扶贫开发转移安置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云南省宁蒗县2011年度易地扶贫开发转移安置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云南省宁蒗县2011年度易地扶贫开发转移安置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云南省宁蒗县2011年度易地扶贫开发转移安置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总 论(一)项目背景1、编写依据(1)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加大对扶贫易地搬迁特殊困难户扶持力度的通知(云贫开办发201159号)。(2)宁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3)宁蒗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十二五”规划。(4)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下达2011年度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计划并拨付资金的通知(云财农2011120号)。2、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宁蒗县自然条件差,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由于气候恶劣,农业生产条件差,全县共有4.3万多人丧失了基本生存条件,就地脱贫无望,只有通过政府行为实行易地扶贫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高寒山区已经丧失基

2、本生存条件、就地脱贫无望的贫困农户的温饱问题,我县从1999年开始有步骤、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了易地搬迁,共安置了2万余人,被安置的群众基本上做到情绪稳定,大部分群众基本上解决温饱,逐渐脱贫致富。(二)项目概况1、拟建地点安置地为:西布河乡西布河村委会上农场、下农场,西川乡竹山村委会上金型、下金型,战河乡清水河村委会哨坪、万河村委会三组,永宁坪乡永宁坪村委会永一组、永二组,跑马坪乡跑马坪村委会农场,大兴镇干河子社区五组,蝉战河乡蝉战河村委会大干河、大石洞,新营盘乡新营盘村委会新营盘上组。共涉及8个乡(镇)9个村委会13个村民小组。2、建设规模及内容规划安置253户、1000人。(1)安居工程:

3、80m2土木结构瓦屋面房253套,建筑面积20240m2。(2)基本农田建设:开垦基本农田1000亩。(3)人畜饮水:铺设25mmPE胶管37950m、配套1m3水池253个。(4)产业扶贫:种植续断:253亩、种植核桃:253亩。(5)生态能源:节柴灶253眼、沼气池37口。(6)通电工程:安装进户线表253套。(7)科技培训:种养业技术培训1000人次。3、建设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5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430万元、省级财政扶贫资金70万元。具体建设投资估算如下:(1)安居工程:80m2土木结构瓦屋面房253套,建筑面积20240m2。投入中央财政扶贫资金379.5万元。(

4、2)基本农田建设:开垦基本农田1000亩。投入省级财政扶贫资金40万元。(3)人畜饮水:铺设25mmPE胶管37950m、配套1m3水池253个。投入中央财政扶贫资金20.87万元、省级财政扶贫资金14.41万元。(4)产业扶贫:种植续断:253亩,投入省级财政扶贫资金5.06万元;种植核桃:253亩,投入省级财政扶贫资金2.53万元。合计投入省级财政扶贫资金7.59万元。(5)生态能源:节柴灶253眼,投入中央财政扶贫资金7.59万元;沼气池37口,投入中央财政扶贫资金9.39万元。合计投入中央财政扶贫资金16.98万元。(6)通电工程:安装进户线表253套。投入中央财政扶贫资金12.65万

5、元。(7)科技培训:种养业技术培训1000人次。投入省级财政扶贫资金8.0万元。4、效益概述项目实施后,开发区的光热土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开发区通过种植核桃等经济果林,发展畜牧业,提高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被搬迁群众在二至三年内事以解决温饱,再经过3-5年的努力,可以脱贫致富并逐渐走向小康道路。本项目建成后,迁出区的生态环境可以得到尽快的恢复,对退耕还林落实草工程的实施创造了条件,同时对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极大地减轻了生态的压力,另一方面,开发区目前的土地多为轮歇地和坡耕地,不利于保水、保肥,项目建成后坡地改成梯地,部分坡地种植了经济果林和薪炭林,有效地提高了植被率,减轻了

6、水土流失,增强了保水、保肥能力。项目建成后,安置区通水、通电、通路,基本农田有保障,上学就医方便,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较好,被安置群众能达到“搬得出、安得稳、能致富”的目标,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基础。项目的建设对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项目县基本情况概述(一)自然概况1、地理位置及范围宁蒗彝族自治县地处滇西北的川滇交界处,位于东经1002210116,北纬26362756。东北两面与四川省凉山州的盐边、盐源、木里三县接壤。西面与丽江市古城区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隔江相望,南部与本市永胜、华坪两县毗邻,全县土地面积6025平方公里。2、地形地貌特征县域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中

7、段,属金沙江水系,地势以西北部较高,东部和东北部较低,分为高原盆地、高原条状山地、高原河谷、金沙江峡谷、河流冲积阶地等五个地貌单元,海拔最高4510.3米,最低1350米,相对高差3160.3米,境内山高坡陡,山区面积占98.4%,区域内有古生代、中生代、新生地质分布,县域地层属巴颜咯拉地槽区,金沙江褶皱系,地质结构较为复杂。3、水文、气象县域地处西南季风气候区域滇川交界处的小凉山,属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区,具有暖温带山地季风气候特点,干湿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2.7,全年无0的季节,1月平均气温4.1,7月平均气温19.3,10的活动年积温为3782,全年日照时数2321小时,日照

8、百分率为53.8%,年平均降雨量为925mm,年蒸发量为1270mm,雨量主要集中在7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5-6月常出现干旱。平均年无霜期为192天。4、水资源状况境内有宁蒗河、永宁河、碧源河等七条河流,河道总长319km,年平均径流量23.8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径流量15.27亿立方米,地下径流量8.55亿立方米。金沙江过境水420亿立方米。全县水利化程度为32%。5、土构成情况及耕地类型、数量及开发程度和利弊现状全县总耕地面积106.75万亩,其中水田7.43万亩,望天田0.05万亩,水浇地3.12万亩,菜地0.02万亩,旱地96.14万亩(轮歇地37.63万亩)。全县粮食播种

9、面积平均45万亩。复种指数115%。农田基础设施差,耕作粗放,中低产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90%以上,耕地利用率低,效益差,特困地区的耕地后备资源严重短缺(普查资料)。6、生态环境状况本县土地面积9045418.7亩,其中园地面积49723.1亩,林地面积6244730.3亩,牧草地面积80382.5亩,森林覆盖率达53%,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农田基本建设、水利工程建设等工程的实施,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正在形成。7、自然灾害及生存条件分析本县自然灾害频繁,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风灾、冰雹、低温冷害、地震等,干旱、洪涝灾害每年都发生,成灾面积逐年增多,滑坡、泥石流发生频繁,危害

10、程度不断增大,使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受到较大影响。尤其是高寒地区由于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农民生存条件越来越困难。(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1、总人口及劳动力全县辖15个乡(镇),91个村委会(含居委会),1152个村民小组,2010年末总人口26.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5万人,有劳动力11.62万人。2、土地利用现状及潜力分析县域国土面积60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6.75万亩,园地面积4.42万亩,林地624.42万亩,牧草地8.04万亩,宅基地4.56万亩,交通用地3.86万亩,水域10.34万亩,未利用土地145.41万亩(普查数)。3、农、林、牧、渔业生产水平及结构分析宁蒗县是一个山区农

11、业县。据2010年统计,粮食总产量7.28万公斤,平均亩产140公斤,农民人均生产粮食312公斤,主要粮食品种是马铃薯、玉米、荞麦、水稻。经济农作物主要是油菜和白芸豆、烤烟。农业生产总值56022万元,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5.6%。4、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县级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160000万元,地方本级财政收入10845万元,地方本级财政支出100035万元,全县粮食总产量7.28万吨,人均有粮312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387元。5、社会发展状况全县基本实现了乡级全部通路、通电和通广播电视,教育实现“两基”,人口自然增长率4.3,乡镇都设置了卫生院和计生站,

12、科技贡献率达到35%,社会秩序不断好转,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安定和谐。(三)全县贫困情况分析1、总体情况全县有村民小组1152个,总人口26.2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2387元,人均有粮312kg,国内生产总值160000万元。2、区域分布情况全县贫困人口基本分布在高寒山区和深山区,以及金沙江河谷区。坝区和半山区较少。3、不同层次情况2010年全县农业人口23.5万人,人均纯收入1196元以下的贫困人口17.19万人。(四)基础设施状况分析1、农田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工程:2010年末,全县有小(一)型水库5座,小(二)型水库8座,水塘1318件,大小水沟680条,人畜饮水工程460件,有效灌

13、溉面积13.65万亩,水利化程度35%。全县累计建成稳产农田8.65万亩。2、交通运输、电力供应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310公里,其中,二级公路5.3公里,四级以上公路225公里。县乡公路447公里,乡村公路863万元。公路网格局基本形成。已建成水电站13座,总装机容量4.95万KW,年发电量2.80亿度。110KV输电线路162km,变电站4座,35KV输电线路290公里,10KV输电线路1100公里,0.4KV线路1300公里,电力供应基本能够满足全县工农业生产和生活需要。3、社会事业设施概况全县15个乡(镇)都设有卫生院、计划生育指导站、中学、农技站、水保站、畜牧站、派出所等机构,人员充实、

14、技术力量较强。全县有学校327所、卫生室33个、村民委员会91个,教育、科技、卫生、行政服务体系基本健全,乡(镇)通广播电视。三、项目区基本情况(一)项目迁出区1、搬迁对象标准本项目确定的搬迁对象是: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下,人均粮食不足300公斤,住房不具备遮蔽风雨。居住海拔2800米以上,无霜期不足100天,不适宜农作物生长的高寒冷凉山区。群众自愿申请搬迁。不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有劳动能力。2、迁出区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分析本项目区拨迁出为:西布河乡大屋基村委会三家村、大屋基村委会新建村、西布河村委会烂泥箐村,西川乡大柏地村委会硝水坪、沙力村委会木香坪、界马村委会大坪子,战河乡清水河村

15、委会龙洞坪、木耳坪村委会龙洞湾、木耳坪村委会万三坪、松树河村委会畜牧厂,永宁坪乡昔腊坪村委会永公亩,跑马坪乡跑马坪村委会上羊安山、二村村委会金古村,蝉战河乡三股水村委会农场村、万马厂村委会农场村,烂泥箐乡牦牛坪村委会前进村、万桃村委会金亩灯、二拉坝村委会鸭子塘村,共涉及7个乡(镇)16个村委会18个村民小组:(1)西布河乡大屋基村委会三家村:三家村位于西布河乡边,距离大屋基村委会8 公里,距离乡6.5公里。国土面积5.59平方公里,海拔2580米,年平均气温15 ,年降水量785毫米,适宜种植玉米、洋芋、荞子等农作物。有耕地288亩,其中人均耕地2.5亩;有林地7496亩。全村有农户27户,人

16、口105人,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00元,人均有粮280公斤。计划迁出12户50人。(2)西布河乡大屋基村委会新建村:新建村位于西布河乡东北边,距离大屋基村委会4公里,距离西布河乡11.1公里。国土面积5.62平方公里,海拔3120米,年平均气温11 ,年降水量820毫米,适宜种植洋芋、燕麦等农作物。有耕地432亩,其中人均耕地6.44亩;有林地7458亩。全村有农户13户,人口80人,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2元,有均有粮280公斤。该村属于或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计划迁出4户20人。 (3)西布河乡西布河村委会

17、烂泥盘:烂泥箐位于西布河乡西边,距离西不河村委会7.3 公里,距离西布河乡7.3公里。国土面积5.26平方公里,海拔2780米,年平均气温15 ,年降水量770毫米,适宜种植荞子、燕麦、洋芋等农作物。有耕地384.4亩,其中人均耕地3.7亩;有林地7200亩。全村有农户21户,有乡村人口106人,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10元,人均有粮290公斤。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计划迁出6户30人。 (4)西川乡大柏地村委会硝水坪:硝水坪位于西川乡东 边,距离大柏地 村委会4 公里,距离西川乡5公里。国土面积3.31平方公里,海拔3010米,年平均气

18、温9.8 ,年降水量1060毫米,适宜种植荞麦、马铃薯等农作物。有耕地189亩,其中人均耕地2.17亩;有林地3300亩。全村有农户25户,有乡村人口88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585.00 元,人均有粮280公斤。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林业、种植业为主。计划迁出14户50人。 (5)西川乡沙力村委会木香坪:木香坪位于西川乡北边,距离沙林村委会4公里,距离西川乡17公里。国土面积1.88平方公里,海拔2800米,年平均气温8 ,年降水量1000毫米,适宜种植马铃薯、荞麦、燕麦等农作物。有耕地190亩,其中人均耕地2.14亩;有林地1810亩。全村有

19、农户20户、人口80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600 元,人均有粮270公斤。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林业、种植业、畜牧业为主。计划迁出14户50人。(6)西川乡界马村委会大坪子:大坪子位于西川乡西边,距离界马村委会5 公里,距离西川乡17公里。国土面积4.11平方公里,海拔2960米,适宜种植荞子、马铃薯等农作物。有耕地164亩,其中人均耕地1.66亩;有林地6000亩。全村有农户25户,人口99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0 元,人均有粮280公斤。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计划迁出14户50人。(7)战河

20、乡清水河村委会龙洞湾:龙洞湾位于战河乡南边,距离清水河村委会17 公里,距离乡38公里。海拔2580米,年平均气温9.5 ,年降水量870毫米,适宜种植洋芋,玉米,荞麦,燕麦等农作物。有耕地991亩,其中人均耕地5亩;有林地9900亩。全村有农户46户,人口198人。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0元,人均有粮280公斤。计划迁出18户100人。(8)战河乡木耳坪村委会五里箐:五里箐位于战河乡南边,距离木耳坪村委会8 公里,距离乡政府45公里。海拔2850米,年平均气温9 ,年降水量1300毫米,适宜种植等农作物。有耕地227亩,其中人均耕地2.6亩;有林地440

21、0亩。全村有农户22户,人口88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936 元,人均有粮290公斤。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收入为主。计划迁出12户50人。(9)战河乡木耳坪村委会万三坪:万三坪位于战河乡南边,距离木耳坪村委会20 公里,距离乡政府45公里。海拔2380米,年平均气温14 ,年降水量1100毫米,适宜种植等农作物。有耕地571.4亩,其中人均耕地2.68亩;有林地10650亩。全村有农户50户,口213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958 元,人均有粮290公斤。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养殖业为主。计划迁出

22、18户50人。(10)战河乡松树河村委会畜牧厂:畜牧厂自然村位于战河乡的西边,距离松树河村委会12 公里,距离乡政府17公里。海拔2460米,年平均气温9 ,年降水量1100毫米,适宜种植洋芋,玉米,荞麦,白芸豆等农作物。有耕地509.1亩,其中人均耕地2.80亩;有林地9000亩。全村有农户59户,人口189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8万元,人均收入905元,人均有粮290公斤。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计划迁出16户50人。 (11)永宁坪乡昔腊坪村委会永公亩:永公亩位于永宁坪乡北边,距离昔腊坪村委会5 公里,距离永宁坪乡13公里。国土面积13.31平方公里,海拔295

23、0米,年平均气温9.5 ,年降水量1000毫米,适宜种植洋芋、荞麦等农作物。有耕地353亩,其中人均耕地2.32亩;有林地17613亩。全村有农户40户,人口152人。全村经济总收入1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00元,人均有粮290公斤。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农牧业为主。计划迁出24户100人。(12)跑马坪乡跑马坪村委会上羊安山:上羊安位于跑马坪乡北边,距离跑马坪村委会10公里,距离跑马坪乡10公里。国土面积3.74平方公里,海拔2720米,年平均气温9.30 ,年降水量970毫米,适宜种植马铃薯、苦荞、燕麦、白芸豆等农作物。有耕地677亩,其中人均耕地3.22亩;有林地3355亩。全

24、村有农户58户,口206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3.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784.00元,人均有粮285公斤。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计划迁出13户50人。(13)跑马坪乡二村村委会金古村:金古村位于跑马坪乡西边,距离二村村委会3公里,距离跑马坪乡15公里。国土面积5.45平方公里,海拔2690米,年平均气温9.20,年降水量980毫米,适宜种植脱毒马铃薯、苦荞、燕麦、白芸豆等农作物。有耕地792亩,其中人均耕地6.55亩;有林地5649亩。全村有农户38户,人口121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6.5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61.00元,人均有粮280公斤。该村属

25、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计划迁出13户50人。(14)蝉战河乡三股水村委会农场:农场村位于蝉战河西边,距离三股水村委会0.2 公里,距离蝉战河乡10公里,(是三股水村委会所在地)。国土面积6.58平方公里,海拔2900米,年平均气温13 ,年降水量9001100毫米,适宜种植马铃薯、荞麦等农作物。有耕地536亩,其中人均耕地4亩;有林地70亩。全村有农户35户,人口131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75.00 元,人均有粮290公斤。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计划迁出12户50人。(15)蝉战河乡万马厂村委会农场:农场位于蝉战河北

26、边,距离万马厂村委会3.5 公里,距离蝉战河乡25公里。国土面积5.47平方公里,海拔3000米,年平均气温10 ,年降水量1000毫米,适宜种植马铃薯、荞麦等农作物。有耕地436.8亩,其中人均耕地2.4亩;有林地4671.3亩。全村有农户47户,人口195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1 元,人均有粮285公斤。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计划迁出14户50人。(16)烂泥箐乡牦牛坪村委会前进:前进村民小组位于烂泥箐乡西南边,距离村委会2 公里,距离乡政府9公里。国土面积3.05平方公里,海拔3300米,年平均气温10 ,年降水量1020毫米,适

27、宜种植马铃薯、荞麦等农作物。有耕地1022亩,其中人均耕地4.17亩;有林地47亩。全村有农户50户,人口245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3.4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2.05元,人均有粮290公斤。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计划迁出25户100人。(17)烂泥箐乡万桃村委会金亩灯:金母等村位于烂泥箐乡东边,距离万桃村委会17公里,距离烂泥箐乡55公里。国土面积7.17平方公里,海拔2850米,年平均气温10 ,年降水量900毫米,适宜种植马铃薯、荞麦、白芸豆等农作物。有耕地496.6亩,其中人均耕地2.83亩;有林地6786亩。全村有农户23户,人口125人

28、。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3.0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3元,人均有粮260公斤。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计划迁出12户50人。(18)烂泥箐乡二拉坝村委会鸭子塘:鸭子塘村民小组位于烂泥箐乡南边,距离二拉坝村委会7 公里,距离烂泥箐乡38公里,国土面积4.97平方公里,海拔2780米,年平均气温8 ,年降水量1150毫米,适宜种植马铃薯、荞麦等农作物。有耕地740亩,其中人均耕地4.1亩;有林地2890亩。全村有农户50户人口180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2.4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8.3元,人均有粮285公斤。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

29、业、畜牧业为主。计划迁出12户50人。(二)项目迁入区1、迁入区基本情况(1)西布河乡西布河村委会下农场:下农场位于西布河乡南边,距离西布河村委会2.5 公里,距离西布河乡2.5公里。国土面积5.31平方公里,海拔2140米,年平均气温15 ,年降水量790毫米,适宜种植稻谷、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334.7亩,其中人均耕地0.8亩;有林地9794亩。全村有农户63户,人口280人。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5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计划迁入12户50人。(2)西布河乡西布河村委会上农场:上农场位于西布河乡北边,距离西布河 村委会1.7 公里

30、,距离西布河乡1.7公里。国土面积5.22平方公里,海拔2190米,年平均气温790 ,年降水量900毫米,适宜种植稻谷、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292亩,其中人均耕地0.8亩;有林地7200亩。全村有农户61户,有乡村人口276人,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56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计划迁入10户50人。 (3)西川乡竹山村委会上金型:上金型位于西川乡西北边,距离竹山村委会10 公里,距离西川乡23公里。国土面积3.92平方公里,海拔2680米,年平均气温10.5 ,年降水量1010毫米,适宜种植稻谷、玉米、马铃薯、白芸豆等农作物。有耕地29

31、5.9亩,其中人均耕地1.35亩;有林地5300亩。全村有农户59户,人口240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9.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400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林业为主。计划迁入14户50人。(4)西川乡竹山村委会下金型:下金型位于西川乡西北边,距离竹山村委会10 公里,距离西川乡23公里。国土面积3.92平方公里,海拔2680米,年平均气温10.5 ,年降水量1010毫米,适宜种植稻谷、玉米、马铃薯、白芸豆等农作物。有耕地295.9亩,其中人均耕地1.35亩;有林地5300亩。全村有农户55户,人口230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2.13万元,农民人均纯

32、收入 1400 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林业为主。计划迁入28户100人。(5)战河乡清水河村委会哨坪:哨坪位于战河乡南边,距离清水河村委会5 公里,距离乡政府24公里。海拔2640米,年平均气温9 ,年降水量85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洋芋等农作物。有耕地374.8亩,其中人均耕地.7亩;有林地11920亩。全村有农户73户,人口290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5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二三产业收入为主。计划迁入30户150人。(6)战河乡万河村委会三组:万河三组位于战河乡的北边,距离万河村委会3 公里,距离乡政府3公里。海拔264

33、0米,年平均气温10 ,年降水量1100毫米,适宜种植洋芋、玉米、芸豆等农作物。有耕地346.5亩,其中人均耕地1.6亩;有林地8800亩。全村有农户75户,人口305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6.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50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二三产业为主。计划迁入34户100人。 (7)永宁坪乡永宁坪村委会永一组:永一组位于永宁坪乡北边,距离永宁坪村委会0.1 公里,距离永宁坪乡0.1公里,(是永宁坪村委会所在地)。国土面积3.86平方公里,海拔2600米,年平均气温9.5 ,年降水量1100毫米,适宜种植洋芋、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288亩,其中人均耕地2.1

34、0亩;有林地365亩。全村有农户50户,人口230人。全村经济总收入5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8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业为主。计划迁入12户50人。(8)永宁坪乡永宁坪村委会永二组:永二组位于永宁坪乡,距离永宁坪村委会0.1 公里,距离永宁坪乡0.1公里。国土面积1.04平方公里,海拔2600米,年平均气温9.5,年降水量1100毫米,适宜种植洋芋、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548亩,其中人均耕地2.1亩;有林地676亩。全村有农户55户,人口245人。全村经济总收入45.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8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业为主。计划迁入12户50人。(9

35、)跑马坪乡跑马坪村委会农场:农场村位于跑马坪乡中间,是跑马坪村委会所在地。国土面积6.65平方公里,海拔2680米,年平均气温9.20 ,年降水量980毫米,适宜种植马铃薯、苦荞、燕麦、白芸豆等农作物。有耕地1115亩,其中人均耕地1.75亩;有林地6506亩。全村有农户78户,人口320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5.7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500.0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计划迁入13户50人。 (10)大兴镇干河子社区五组:干河子五组位于大兴镇南边,距离社区0.5 公里,距离大兴镇1公里。国土面积0.11平方公里,海拔2200米,年平均气温12.6 ,年降

36、水量9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160亩。全村有农户95户,人口370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9.3万元,人均纯收入156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计划迁入37户150人。(11)蝉战河乡蝉战河村委会大干河组:大干河村位于蝉战河乡北边,距离蝉战河村委会4公里,距离蝉战河乡4公里。国土面积3.57平方公里,海拔2460米,年平均气温17 ,年降水量1000毫米,适宜种植马铃薯、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205亩,其中人均耕地2.5亩;有林地3053.1亩。全村有农户66户,人口265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00元。该村

37、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计划迁入12户50人。(12)蝉战河乡蝉战河村委会大石洞:大石洞位于蝉战河乡南边,距离蝉战河村委会6公里,距离蝉战河乡6公里。国土面积5.19平方公里,海拔2430米,年平均气温17 ,年降水量1000毫米,适宜种植荞麦、马铃薯等农作物。有耕地669.5亩,其中人均耕地2.3亩;有林地4104.1亩。全村有农户61户,人口256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0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计划迁入14户50人。(13)新营盘乡新营盘村委会新营盘上组:上村位于新营盘乡,距离新营盘村委会1 公里,距离新营盘

38、乡1公里,是新营盘村委会所在地。国土面积2.24平方公里,海拔2400米,年平均气温9,年降水量1728毫米,适宜种植玉米稻谷等农作物。有耕地860亩,其中人均耕地1.04亩;有林地2500亩。全村有农户68户、人口269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5.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5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计划迁入24户100人。2、迁入区项目建设相关条件分析(1)规划及环保要求安置点是本县境内闲置土地较宽阔的地区,土地资源适宜发展农业生产,项目的选择符合当地发展规划的基本要求。项目区人口迁移定居后对环境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人口增多,生活垃圾增加,可以通过农家肥的利

39、用增施等措施解决,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二是燃料问题,可以通过薪炭林的种植管护、沼气的开发、电力的使用加以解决,环境容量可以接纳,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法规要求。该区域土地较广,开垦耕地与周边原住户的关系是协调的。当地群众对此项目能够接受,本项目的开发能够满足原住地及迁入人口生产生活条件的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土地条件分析迁入区土地面积约1580亩,其中轮歇地及荒山地1580亩,土地权属安置村的集体土地。土地利用规划:划拨土地1580亩,其中用于基本农田1049亩,人均2.10亩,经济林果用地500亩,人均1亩;宅基地31亩,户均0.3亩。规划中人均2.10亩的耕地达到同类地区的中等水平,人均1

40、亩的经济果林用地达到当地的平均水平。土地类型多数为红壤、黄棕壤、棕壤。从迁入人口人均用地的基本水平上分析,土地条件能满足迁入人口的生产、生活必须的近期、远期要求。(3)拟安置地地质条件分析安置地无滑坡迹象、可满足安置需求。(4)迁入区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分析迁入区海拔2400-2600m,属坡地。规划开垦耕地的土地坡度在25度以下。年平均气温13,日照百分率53.8%,年平均日照时数2321小时,的活动年积温为3782,年降水量1100mm左右,雨量集中在7-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年蒸发量1270mm,年平均无霜期180天,农作物一年一熟,具备发展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5)水资源及水利

41、条件分析迁入区农作物主要种植旱粮作物,除个别地区外,不需要建设灌溉工程。原有的人畜饮水工程满足迁入人口的需要。(6)交通道路条件迁入区村已通公路。为了方便群众生产生活,计划对村道进行硬化。项目建设后可满足迁入区项目建设及今后发展的需要。(7)通电条件分析安置区各村都通电,电源充足,原有的供电设施能满足安置要求。(8)其它相关条件分析迁入区上学就医距离不超过5公里,通广播电视、通电话。四、项目建设方案(一)总体方案宁蒗县2011年度易地扶贫项目共设13个安置点,安置253户1000人。搬迁安置方式为乡内、县内搬迁零分散安置。具体安置点为:西布河乡西布河村委会下农场12户50人、上农场10户50人

42、,西川乡竹山村委会上金型14户50人、下金型28户100人,战河乡清水河村委会哨坪30户150人、万河村委会三组34户100人,永宁坪乡永宁坪村委会永一组12户50人、二组12户50人,跑马坪乡跑马坪村委会农场13户50人,大兴镇干河子社区五组38户150人,蝉战河乡蝉战河村委会大干河12户50人、大石洞14户50人,新营盘乡新营盘村委会新营盘上组24户100人。(二)单项工程方案(1)安居工程:80m2土木结构瓦屋面房253套,建筑面积20240m2。其中:西布河乡西布河村委会下农场安置点12套960m2、上农场安置点10套800m2;西川乡竹山村委会上金型安置点14套1120m2、下金型安

43、置点28套2240m2;战河乡清水池村委会哨坪村安置点30套2400m2;万河村委会三组安置点34套2720m2;永宁坪乡永宁坪村委会永一组安置点12套960m2、永二组安置点12套960m2;跑马坪乡跑马坪村委会农场村安置点13套1040m2;大兴镇干河子社区五组安置点13套1040m2;蝉战河乡蝉战河村委会大干河安置点12套960m2、大石洞安置点14套1120m2;大兴镇干河子社区五组安置点25套2000m2;新营盘乡新营盘村委会上组安置点24套1920m2。(2)基本农田建设:入迁区规划开垦基本农田1000亩,人均1亩。其中:西布河乡西布河村委会下农场安置点50亩、上农场安置点50亩;

44、西川乡竹山村委会上金型安置点50亩、下金型安置点50亩;战河乡清水池村委会哨坪村安置点150亩、万河村委会三组安置点100亩;永宁坪乡永宁坪村委会永一组安置点50亩、永二组安置点50亩;跑马坪乡跑马坪村委会农场村安置点50亩;大兴镇干河子社区五组安置点50亩;蝉战河乡蝉战河村委会大干河安置点50亩、大石洞安置点50亩;大兴镇干河子社区五组安置点100亩;新营盘乡新营盘村委会上组安置点100亩。(3)人畜饮水:铺设25mmPE胶管37950m、配套1m3水池253个。其中:西布河乡西布河村委会下农场安置点铺设25mmPE胶管1800m、配套1m3水池12个,上农场安置点铺设25mmPE胶管150

45、0m、配套1m3水池10个;西川乡竹山村委会上金型安置点铺设25mmPE胶管2100m、配套1m3水池14个,下金型安置点铺设25mmPE胶管4200m、配套1m3水池28个;战河乡清水池村委会哨坪村安置点铺设25mmPE胶管4500m、配套1m3水池30个,万河村委会三组安置点铺设25mmPE胶管5100m、配套1m3水池34个;永宁坪乡永宁坪村委会永一组安置点铺设25mmPE胶管1800m、配套1m3水池12个,永二组安置点铺设25mmPE胶管1800m、配套1m3水池12个;跑马坪乡跑马坪村委会农场村安置点铺设25mmPE胶管1950m、配套1m3水池13个;大兴镇干河子社区五组安置点铺

46、设25mmPE胶管1950m、配套1m3水池13个;蝉战河乡蝉战河村委会大干河安置点铺设25mmPE胶管1800m、配套1m3水池12个,大石洞安置点铺设25mmPE胶管2100m、配套1m3水池14个;大兴镇干河子社区五组安置点铺设25mmPE胶管3750m、配套1m3水池25个;新营盘乡新营盘村委会上组安置点铺设25mmPE胶管3600m、配套1m3水池24个。(4)产业扶贫:种植续断:253亩。其中:西布河乡西布河村委会下农场安置点12亩、上农场安置点10亩;西川乡竹山村委会上金型安置点14亩、下金型安置点28亩;战河乡清水池村委会哨坪村安置点30亩、万河村委会三组安置点34亩;永宁坪乡

47、永宁坪村委会永一组安置点12亩、永二组安置点12亩;跑马坪乡跑马坪村委会农场村安置点13亩;大兴镇干河子社区五组安置点13亩;蝉战河乡蝉战河村委会大干河安置点12亩、大石洞安置点14亩;大兴镇干河子社区五组安置点25亩;新营盘乡新营盘村委会上组安置点24亩。种植核桃:253亩。其中:西布河乡西布河村委会下农场安置点12亩、上农场安置点10亩;西川乡竹山村委会上金型安置点14亩、下金型安置点28亩;战河乡清水池村委会哨坪村安置点30亩、万河村委会三组安置点34亩;永宁坪乡永宁坪村委会永一组安置点12亩、永二组安置点12亩;跑马坪乡跑马坪村委会农场村安置点13亩;大兴镇干河子社区五组安置点13亩;

48、蝉战河乡蝉战河村委会大干河安置点12亩、大石洞安置点14亩;大兴镇干河子社区五组安置点25亩;新营盘乡新营盘村委会上组安置点24亩。(5)生态能源:节柴灶:253眼。其中:西布河乡西布河村委会下农场安置点12眼、上农场安置点10眼;西川乡竹山村委会上金型安置点14眼、下金型安置点28眼;战河乡清水池村委会哨坪村安置点30眼、万河村委会三组安置点34眼;永宁坪乡永宁坪村委会永一组安置点12眼、永二组安置点12眼;跑马坪乡跑马坪村委会农场村安置点13眼;大兴镇干河子社区五组安置点13眼;蝉战河乡蝉战河村委会大干河安置点12眼、大石洞安置点14眼;大兴镇干河子社区五组安置点25眼;新营盘乡新营盘村委会上组安置点24眼。沼气池:37口:其中:跑马坪农场13口,新营盘上组24口。(6)通电工程:安装进户线表253套。其中:西布河乡西布河村委会下农场安置点12套、上农场安置点10套;西川乡竹山村委会上金型安置点14套、下金型安置点28套;战河乡清水池村委会哨坪村安置点30套、万河村委会三组安置点34套;永宁坪乡永宁坪村委会永一组安置点12套、永二组安置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