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低压变频器行业调查汇报作者:慧聪邓白氏研究5月30日目 录1中国变频器行业宏观环境简述21.1 政策环境21.2 经济环境51.3社会环境61.4技术环境62中国中低压变频器行业现实状况92.1 中国变频器行业发展特征92.2 中国变频器行业简析102.3 中国中低压变频器行业关键下游行业介绍133中国中低压变频器产品市场综述343.1 中国中低压变频器产品市场容量及潜在容量343.2 中国中低压变频器产品销售渠道现实状况363.3 中国中低压变频器产品市场竞争格局简析363.4 品牌比较383.5 关键品牌介绍404. 行业前景及风险47参考文件481关键参考文件482其它资料起源49附录
2、501中国变频器行业宏观环境简述本汇报关键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中国外相关刊物公布和提供大量资料,并依靠慧聪邓白氏研究多年对变频器行业研究经验,结合变频器行业历年供需关系改变规律,对变频器行业内企业群体进行了深入调查和研究,采取定量及定性科学研究方法撰写而成。汇报在宏观上分析了中国外经济环境对中国变频器行业影响,对国际市场情况、中国行业发展情况、竞争情况及风险、中国变频器行业供需情况及趋势进行分析,在微观上描述了中国及以前变频器行业发展运行情况,其中包含:行业规模、企业数量及集中度、行业生产、销售情况、赢利能力、营运能力等经济指标。需要明确是,本
3、汇报中行业规模及企业销售额统计是指生产企业直接销售变频器数据,不包含各企业包含在成套设备中出售变频器销售数据;另外,变频调速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电气化列车、电动汽车和混和动力汽车、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动态无功赔偿(实现柔性输变电关键装置)等众多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宽广行业或领域也有着广泛应用,但因为各相关产品不是以变频器产品形式出现(其中包含“变流装置”、“逆变器”等等),同时产品功效实现除了变频调速技术之外还包含其它技术领域,且从市场方面来看和变频器市场相对独立,所以这些领域也未包含在本汇报中。汇报对变频器行业市场环境和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估计,为企业制订发展战略、进行投资决议
4、和经营管理提供较为可靠决议依据,也为战略投资者选择合适投资时机提供较为全方面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决议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含有一定参考价值。1.1 政策环境依据国家科技部和外经贸部确定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统计目录,高新技术产品包含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生命科学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光电技术、生物技术、材料技术等产品。变频器属于国家关键高新技术产品,而且包含在国家“863” 计划7大领域之中。国家“十一五”计划明确指出,国家激励高科技产业健康发展,强调大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努力掌握关键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科技结果转化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
5、术水平。这些要求也是中国变频器行业发展大趋势。只有技术力量雄厚,创新能力强企业才能顺应这一趋势,在市场竞争中占居有利地位。电能是最关键、最昂贵能源形式之一,节省用电、提升能源效率是国家节能工作关键内容。多年来,国家发改委一直会同国家相关部门致力于变频调速技术开发及推广应用,在技术开发、技术改造方面给了关键扶持,组织了变频调速技术评测推荐工作,同时激励相关单位抓开发、抓示范工程、抓推广应用。1998年1月1日实施中国节省能源法第39条,已将变频调速列入通用节能技术加以推广。在国家经贸委“九五”资源节省综合利用工作纲要中,变频调速也被列入关键组织实施10项资源节省综合利用技术改造示范工程之一。国家
6、发改委开启十大关键节能工程之一就是电机系统节能,并要求:推广变频调速节能技术,风机、水泵、压缩机等通用机械系统采取变频调速节能方法,工业机械采取交流电动机变频调速技术;制订相关经济激励政策、完善电机能效标准体系等配套方法;“十一五”期间,实现电机系统运行效率提升2个百分点,形成年节电能力200亿千瓦时。为推进全社会展开节能降耗,缓解能源瓶颈制约,建设节能型社会,国家发改委制订了节能中长久专题计划,并在11月25日向全社会公布。该“计划”明确指出:能源是战略资源,是全方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物质基础,必需坚持节省优先。温家宝总理在 年工作汇报中明确提出:要愈加重视环境保护节能。以来,中国政府推出了一
7、系列“铁腕”方法推进节省能源和降低污染物排放:成立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出台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另外,6月24日开幕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首次审议了节省能源法修订草案。这意味着,中国将借助法律手段推进“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准期实现。据中国第七十七号主席令,中国节省能源法已由中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10月28日修订经过,自4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节能法扩大了法律调整范围,在深入规范工业节能基础上,增设建筑、交通运输和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管理要求,并强化了对关键用能单位节能监管。新节能法在强化政府指导和监管职能同时,专门
8、新增“激励政策”一章,明确国家实施财政、税收、价格、信贷和政府采购等政策促进企业节能和产业升级;深入明确了一系列强制性方法限制发展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包含制订强制性能效标志和实施淘汰制度等。节省能源已经成为中国一项基础国策,而国家“十一五”计划中也对“节能减排”设置了目标:到,单位GDP能耗降低20%;关键污染物排放降低10%。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戴彦德在接收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存在困难和挑战,但国家正从行政、法律和经济调整等各方面多管齐下,坚定地推进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政府实施责任制和问责制,要利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需行政手段,来实现节能减排目
9、标,比如,中国已经修订了实施9年之久节能法。节能减排指标已层层分解至各地方、行业和关键企业,而该指标完成情况已成为政府和领导班子政绩考评关键内容。政府及相关机构在科学技术方面激励企业自主创新,同时给财政支持(以下图所表示)。国家财政科技支出为2113.5亿元,比上年增加425.0亿元,增加25.2%;科技拨款占当年国家财政支出比重为4.25%,为1998年以来最高水平。在国家财政科技拨款中,中央财政科技拨款为1043亿元,地方财政科技拨款为1070.5亿元。数据起源:中国科技部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自上世纪末以来,中国用于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正逐年稳步提升。,全国研究和试验发展(R&D)经费总
10、支出为3710.2亿元,比上年增加707.1亿元,增加23.5%,和中国生产总值(GDP)之比为1.49%,达成历史最高水平。分活动类型看,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74.5亿元,比上年增加12.0%;应用研究经费支出为492.9亿元,增加0.8%;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为3042.8亿元,增加29.0%。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4.7%、13.3%和82.0%。基础研究经费比上年增加了18.8亿元,保持了较快增加速度,但因为企业试验发展经费猛增了603.6亿元,使全部R&D经费中基础研究经费所占比重较上年有所下降。分产业部门看,八大行业研究和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和主
11、营业务收入之比)超出1%。专用设备制造业为1.95%,医药制造业为1.82%,通用设备制造业为1.5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为1.4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1.41%,橡胶制品业为1.28%,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为1.15%,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为1.03%。财政部安排了270亿元专题资金,包含: 十大关键节能工程奖励资金75亿元; 中西部地域城市管网建设奖励资金70亿元; 淘汰落后产能奖励资金40亿元; “三河三湖”及松花江流域治理奖励资金50亿元; 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及节能基础工作等35亿元。加上中央建设投资中安排148亿元,中央财政累计安排418亿元用于支持
12、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另外,为有效应对金融危机,中国政府立即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加政策方法,两年内估计投资万亿元人民币,关键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铁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建设和地震灾后重建。另外,大规模降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加银行体系流动性,扩大贷款总量,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等方面金融支持。各方面资金投资百分比分配以下,其中,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占比5%,调整结构和技术改造占比9%。图2:“4万亿”投资示意图1.2 经济环境从1993年至,中国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改变情况以下图所表示。新世纪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越来越趋于稳定,一致指数越来越驱近于
13、先行指数(一致指数是反应该前经济基础走势,由工业生产、就业、社会需求、社会收入 4个方面合成;先行指数是对经济未来走势估计)。但因为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受到一定影响,7月开始宏观经济景气指数连续下滑。图3:1993中国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数据起源:国家统计局变频器应用于很多工业领域,工业景气程度和发展形势对整个变频器行业有着直接影响。,中国工业增加值及其增加速度情况以下表所表示。 另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实,中国生产总值300,670亿元,比上年增加9.0%。分季度看,一季度增加10.6%,二季度增加10.1%,三季度增加9.0%,四季度增加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000亿元,增加
14、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83亿元,增加9.3%;第三产业增加值120487亿元,增加9.5%。表1:1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增加速度指 标利润总额(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规模以上工业240664.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7985-14.5%其中:集体企业68729.5%股份制企业1346711.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6374-3.1%其中:私营企业549536.6%数据起源:国家统计局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4066亿元,同比增加4.9%。在39个工业大类中,31个行业利润同比增加。实现利润最多5个行业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交通运输设备
15、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整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加12.9%,增速比上年回落5.6个百分点。分全部制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9.1%;集体企业增加8.1%;股份制企业增加15.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9.9%。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13.2%,轻工业增加12.3%。分地域看,东、中、西部地域分别增加11.6%、15.8%和15.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成97.7%。由以上统计信息可见,十几年来中国宏观经济尤其是工业一直保持着连续增加势头,但受金融危机影响,增速较往年有所放缓。1.3社会环境自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近以来,节省能源、保护
16、环境和人类可连续性发展已经成为社会专题和全球舆论焦点。国际上,越来越多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及相关团体、组织开始关注能源问题。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在地球贮备量是有限,而它们形成却要历经数亿年生物和地质作用。科学家们估量,按现在开采和使用情况发展,地球上石油量只能维持五六十年,煤炭则最多只有二三百年用量了。而这些能源(石油、煤、天然气等)全部是产生电能关键原料。燃煤排放物是大气污染关键污染源,中国现在燃煤发电单位能耗比发达国家约高20,工业锅炉能耗更高,这不仅大大浪费了煤炭资源,也造成了更多污染排放,给环境增加了更大污染负荷。伴随大家节能、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经过电机节能、少耗电、少燃煤来降
17、低燃煤排放物和大气污染,减小温室效应,是保护环境和缓解能源担心形势肯定选择,变频器市场需求肯定会随“节能环境保护”意识增强而不停增加。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经近8年,现在正是各个经济领域和国际接轨关键时期。在过去8年中,“入世”给中国很多行业全部带来深远影响。变频器行业在此背景下也有了显著改变。首先,加入世贸组织能够实现国际变频器产品更为自由贸易活动,使国产品牌纳入国际市场。同时,入世也加紧了外资品牌和国产品牌合作和交流,本土企业在和外资巨头比较中找不足、找差距、借鉴优异经验,在研发、营销、管理、品牌建设等方面全部取得了长足进步。所以入世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变频器行业发展尤其是本土企业成长。其次,入
18、世使外资品牌进入中国变频器市场门槛深入降低。本土企业在竞争中更为真切感受到,我们产品在质量、性能等方面和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存在着显著不足。竞争压力促进本土变频器企业提升本身实力,迎接挑战。对于中国进口高级变频器产品,因为入世后关税降低,其价格高劣势被弱化,同时很多外资品牌也经过在中国设厂实现了产销当地化,这全部给中国变频器生产企业施加了更大压力,市场竞争愈加猛烈。在此背景之下,部分竞争能力较弱企业正在逐步被市场淘汰。总而言之,中国良好政策环境和相对平稳宏观经济形势为变频调速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提供了优越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即使中国本土企业起步较晚,但现在正在努力追赶并取得了可喜进步,伴随中国经济发
19、展和社会进步,和节能环境保护意识深入普及、中国众多工业企业实现工艺技术升级需求深入增强,中国市场对变频器产品需求逐年增加,电机变频器装配率不停提升,同时也产生新应用领域,这些新应用反过来又推进着行业技术革新和进步。慧聪邓白氏研究估计,在和外资品牌充足竞争中成长起来本土优异企业将伴随市场发展深入成长和壮大,在整个行业中饰演越来越关键角色。1.4技术环境1.4.1 历史发展变频技术是应交流电机无级调速需要而诞生。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通用电气企业推出了电力半导体组件晶闸管(可控硅SCR),给变频技术提供了划时代意义基础硬件。进入70年代,因为直流电机调速不足,交流电机越来越受到大家青睐。伴随市场
20、需求增加,技术也日益发展和完善。1971年,美国、德国提出了矢量控制技术,使得变频器交流调速性能能够和直流调速相媲美。1973年,美国提出了电力电子技术这一新技术学科,其最大应用领域就是调速传动。1979年,日本采取矢量控制变频调速系统开始实用化,技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到了20世纪80年代,因为电力半导体开关器件和微电子技术进步,变频器性能及可靠性提升,生产成本下降,其应用开始普及。几十年间,电力电子器件也从最初SCR(晶闸管)、GTO(门极可关断晶闸管),经过BJT(双极型功率晶体管)、MOSFET(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SIT(静电感应晶体管)、SITH(静电感应晶闸管)、MGT(MOS控
21、制晶体管)、MCT(MOS控制晶闸管),发展到今天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HVIGBT(耐高压绝缘栅双极型晶闸管),器件更新促进变频器应用领域更为广泛,市场规模随之快速扩大。从总体上看,中国变频调速技术起步较晚,比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晚了10 至 。变频调速技术在中国发展简史以下表所表示。表2:中国电气传动和变频调速技术发展简史特征应用年代电机扩大机发电机电动机机组传动50年代初70年代中汞孤整流器供电直流调速传动50年代后期60年代后期磁放大器励磁发电机电动机机组传动60年代初70年代中晶闸管变流器励磁发电机电动机机组60年代后期70年代后期晶闸管变流器供电直流调速传动70年代初现在
22、饱和磁放大器供电交流调速传动60年代初60年代后期静止串级调速交流调速传动70年代中现在循环变流器供电交流变频调速传动80年代后期现在电压或电流型6脉冲逆变器供电交流变频调速传动80年代初现在BJT(IGBT)PWM逆变器供电交流变频调速传动90年代初现在资料起源:“中国变频调速技术发展及应用”,中国自动化网伴随变频器市场不停扩大,不仅国外厂商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中国企业也早在93年就开始进行产品开发和研制,经过近十年努力,技术上逐步缩短了和国外品牌间距离,初步形成产业规模。但因为技术起步晚,中国大部分产品还是一般V/F控制,大部分应用还局限于对性能要求不高低端场所,推出成熟矢量产品中国品牌仍是
23、极少数,到现在为止只有英威腾、森兰等有限几家。1.4.2 未来发展方向伴随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等高新技术发展,变频调速技术也在不停地发展。相关其发展方向,不一样研究机构有不一样见解,但整体方向基础一致,只是各有侧关键。经过此次调研,慧聪邓白氏研究认为,变频技术发展方向有以下多个方面: 系统化和网络化在网络化日益普及今天,和一般点对点硬线连接方法而言,经过高速通讯网络连接变频器系统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系统维护时间、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另外,经过现场总线模块,不一样型号变频器以同一个编程语言和通讯协议来和不一样功率段、不一样型号变频器进行组态,如功率、速度、转矩、电流、设定值
24、等。 矩阵变频器因为矩阵式交-交变频省去了中间直流步骤,能实现功率因数为1,能够同时实现能量反馈功效,而且系统功率密度大,能够降低变频器体积。该技术现在虽还未成熟,但正在吸引着众多企业研发投入。 绿色变频器 变频器运行中会产生高次谐波,处理不妥可能给电网带来污染,或干扰周围环境中敏感设备,现在通常应用滤波器件来减弱其影响。除了采取滤波器件方法之外,业界也在研究采取愈加好控制方法从源头上处理,比如在逆变电路中采取柔性PWM控制技术,能够大幅降低高次谐波产生量,被称为“绿色变频器”。现在相关技术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未见成熟产品推出。1.4.3 工作关键总而言之,慧聪邓白氏研究认为中国未来几年在变频
25、调速技术方面工作关键应该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规范中国变频调速技术方面行业标准,提升产品可靠性和生产工艺水平。 激励中国部分规模大、技术实力较强行业优势企业深入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研发能力,缩小和世界优异水平差距,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市场需求。 激励应用变频调速技术实现对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升级,节省能源、提升生产工艺水平,取得很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中国中低压变频器行业现实状况变频器行业在中国已经有20年历史,市场规模逐年扩大,现在高、中、低压变频器市场总容量已靠近150亿,内外资品牌140余个,又有上千家从事代理销售和二次开发企业。从品牌数量看,内资品牌占70以上,但市场份额却仅约24%,即使内
26、资品牌市场份额在快速扩大,但大部分市场仍被十余个欧美品牌和日本品牌所占据。现在该行业已初具规模,而且发展潜力十分可观。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变频器市场在未来以后才会达成饱和,期间市场年增加速度将保持在15左右。但在,因为受到金融危机影响,行业市场容量增加速度将会显著放缓。本章首先概括中国变频器行业发展特征,然后简明总结、分析中国中、低压变频器行业现实状况。2.1 中国变频器行业发展特征 上世纪80年代外资变频器产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大家节能环境保护意识增强,90年代以来变频器在工业领域应用越发普及,行业规模快速扩大。中国变频器行业关键表现出以下特征: 行业规模和应用领域不停扩
27、大1993年中国变频器市场容量不足4亿元,到1999年已达成28亿元,已靠近150亿元。伴随市场扩大和用户端需求多样化,中国市场上变频器产品功效不停完善,集成度和系统化程度越来越高,操作愈加方便,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行业专用变频器产品。另外,变频器应用领域也在不停扩大。从工厂生产加工设备到中央空调、从重型机械到轻纺行业、从0.4KW小功率到900KW大功率电机全部已广泛使用,且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和外资品牌相比,内资品牌在技术上存在一定差距中国变频器配套产业实力相对较弱,总体上看国产品牌不管在技术、加工制造、工业设计等方面还是在资金实力方面,全部和国外品牌存在差距,尤其是和西门子、ABB两大巨头相
28、比差距愈加显著。现在,外资品牌在中国中低压变频器市场拥有率和基础相当,仍保持在76%左右,同时因为中国加大基础工程投资(欧美领先品牌传统优势领域)等原因,前十大外资企业行业集中度有所提升,尤其是行业领先品牌份额深入扩大。本土变频器企业大部分以V/F控制产品为主,对于性能优越、技术含量高矢量变频器等产品,绝大多数内资企业还没有开发出成熟产品。即使部分表现突出内资品牌如深圳英威腾、成全部期望森兰等已经有矢量变频器产品问世,并在部分市场应用领域取得了突破,但和国际巨头相比,其产品种类、规格还有待深入充实和丰富。 本土品牌份额快速扩大,本土优势品牌实力快速提升,但大部分市场份额仍被十大外资品牌占领中国
29、市场巨大潜力吸引了外资介入,比如西门子、ABB、三菱、安川等。中国变频器市场是以外资品牌进入而发端,外资品牌先入为主,直到前后还占据着90%左右市场份额。伴随本土品牌兴起,内资变频器企业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尤其是近几年出现加速替换外资品牌趋势。内资品牌在中低压变频器市场份额还只有15%左右,到达成20%,深入扩大到24%;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因为中国当年开启很多基础工程建设项目是欧美领先变频器品牌传统优势市场,内资品牌未能继续扩大势力,继续保持着24%市场份额。即使如此,内资品牌份额也已前后超越韩资品牌、台资品牌、甚至90年代雄霸中国市场日本品牌,形成欧美品牌、日本品牌、内资品牌三足鼎立。按这个趋
30、势,未来五年左右内资品牌市场份额超出欧美品牌也是完全可能,最少在高压变频器细分市场上内资品牌已经完成了这一超越。到现在为止中国市场外资品牌约40个,其中比较活跃外资品牌有十余个。同时涌现出上百家内资品牌,这些变频器生产厂商关键集中在沿海开放省市如广东、山东、江苏等地。深圳英威腾、成全部期望森兰、深圳汇川技术全部推出了矢量产品,其中深圳英威腾不仅低压矢量产品功率规格已经比较丰富,还拥有成熟中压矢量产品,去年又开发出高压变频器等新产品,其综合产品线齐全程度已经超越富士、三菱、艾默生等外资著名品牌,正在逐步靠近西门子和ABB两大巨头;深圳汇川技术行业专用矢量变频器也取得了初步市场成功,成功进入拉丝机
31、、电梯、机床等日资品牌优势行业,表现出较强市场竞争力。2.2 中国变频器行业简析 根据变频器所配电机电压等级,变频器市场细分为低压、中压和高压3个部分。中国变频器市场总量靠近150亿元,其中低压变频器为97.7亿元,中压变频器为14.1亿元(二者相加达成111.8亿元),二者累计占到市场总量76左右,其它35亿元左右为高压变频器。不管是从品牌和厂家数量还是从产品应用范围广度来看,中低压变频器行业代表性全部远非高压变频器所能比拟,所以中低压变频器产品是此次市场调研关注焦点。本节将从以下5个方面简明分析中国中、低压变频器行业现实状况,其中所述生产企业关键是指内资企业。2.2.1变频器生产企业供给商
32、一个企业所处供给链上、下游企业全部会对其运行产生正面或负面影响。对于本土中、低压变频器企业,其供给商大致能够分为两类:第一类供给商关键提供外壳材料和一般电子元件等,比如机箱、散热装置、电抗器、滤波器、制动电阻、断路器、继电器等。这类供给商关键来自中国,数量相对较多,对变频器生产企业影响相对较小。变频器生产企业通常有较多选择,选择不一样品牌对其最终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影响较小,所以议价能力相对较强。第二类供给商提供中、低压变频器产品关键功率器件IGBT。IGBT属微电子产品,现在中国在该领域技术相对落后,几家较大内资品牌普遍采取德国和日本进口产品。现在,对于中、低压变频器生产所需功率器件IGBT,
33、在该领域中国技术还刚刚起步,只有极部分企业能够供给,而且产销量偏小、产品规格还不够齐全。从表面上看,该行业内本土企业不得不大部分依靠德国和日本进口产品,议价能力较弱。但实际上,较有实力变频器企业往往备有多个产品方案,能够采取不一样品牌IGBT,不会对某一品牌有太大依靠。而且伴随产品技术和相关市场发展,现在IGBT厂商在-推出下一代产品中均采取了标准化结构设计,各品牌兼容性大大提升,所以本土变频器企业采购风险正在降低。IGBT行业市场格局和发展趋势对变频器厂商较为有利。首先现在市场上两大主流IGBT供给商日本三菱和德国英飞凌市场份额和技术水平相当,即使二者累计占到世界IGBT市场70-80%,但
34、二者互为牵制,没有在IGBT市场形成垄断可能。其次,TYCO等中小品牌也陆续推出了较多新产品,其综合产品性能日益靠近三菱和英飞凌。伴随技术发展和供货渠道增多,近两年IGBT市场价格展现显著下降趋势,变频器企业在IGBT器件采购方面主动性越来越强。2.2.2变频器用户 用户需求对生产企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直接影响一个行业利润率。现在中国中、低压变频器产品用户以中国用户为主,分布于众多经济领域,比如塑胶、化工、建材等。即使部分优异品牌产品出口国外,但从整体来看整个行业出口百分比还十分有限。在中、低压变频器市场方面,中国有广大产业群体作为用户。即使变频器行业在中国发展已经有20年历史,但仍未成熟,
35、很多细分市场尚待开发。考虑到现在中国交流电机装机容量及其变频器装配率,市场潜力仍十分巨大。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最少后中国变频器市场才能趋于饱和并成熟,期间市场年均增加率将在15左右。 变频器作为动力控制设备,属关键设备,用户在购置中通常把产品性能、质量可靠性、售后服务立即性和综合性能价格比作为关键考虑原因,性能很好、质量稳定、含有一定品牌基础和服务网络规模变频器生产企业议价能力较强。2.2.3中国变频器行业进入壁垒假如一个行业进入壁垒较高,对于业内现有企业意味着较高利润,同时也会吸引行业外资本进入该行业参与竞争,使利润降低。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因为变频器市场已经很成熟,其市场被十家左右企业主
36、导,外部潜在竞争者进入成本很高。而中国因为国情特殊性,工业发展起步较晚,早期市场经济体制管理和运行经验不足、法律法规不十分健全等,直到前后变频器行业进入壁垒仍然不是很高,所以国产品牌大量涌现。间,伴随少数优异国产品牌产品性能逐步靠近甚至达成外资领先品牌水平、市场份额连续扩大,同时市场价格继续下降、部分规模较小品牌开始被市场淘汰,中国变频器行业正在从发展早期向成熟期过渡,行业进入壁垒也已从之前“较低”转变为“较高”。在中、低压变频器行业,规模经济很关键。一个企业生产只有含有一定规模,才有可能有效降低产品成本,提升竞争力。过去几年,因为市场快速扩张,部分中、低压变频器生产企业即使只有作坊式生产规模
37、,有些企业甚至不含有必需检测设备,但仍然能够生存并有不错效益。伴随行业逐步成熟,市场竞争加剧,市场销售价格逐步开始下降。从现在竞争形势来看,没有形成一定规模企业即使能够在业内勉强生存,也极难适应该前日趋猛烈市场竞争,因为产销量小而无法在采购、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各方面形成大企业所含有成本优势,利润日益微薄;更没有多出资金在研发投入上进行大投入,实现产品升级,产品技术水平低下又反过来影响产品盈利能力和用户口碑,其发展严重缺乏连续性。所以,从规模经济方面看,中国中低压变频器行业进入壁垒已从较低转为较高。 变频器属高技术产品,包含电力电子,控制和信息产业等领域。不管从理论上还是设计工艺及制造工艺上
38、,中、低压变频器生产全部需要较高技术水平和经验积累,所以对人才队伍有较高要求,需要其研发队伍在软件、硬件、结构设计等方面均拥有理论和实践水平较高、经验丰富技术人才。相对来讲,新进入企业要取得并组合好这么人才队伍有很大难度。所以,从技术方面看,中国中、低压变频器行业有较高进入门槛。 另外,该行业新进入者不得不考虑销售渠道。第一,工业品不一样于消费品,极难快速建立渠道,要想进入已经有渠道,替换成本巨大,尤其是排名前列几大外资品牌以其突出质量和性能表现,在中国市场已经取得了较高品牌忠诚度。在这种情况下,新进入者极难取得有效销售渠道。第二,即使中国中、低压变频器应用领域宽广,市场潜力巨大,但行业新进入
39、者在开辟新市场和销售渠道早期全部需要有一定资本作后盾,以逐步适应起初较长代理商回款周期。所以,从销售渠道方面看,该行业进入壁垒较高。 从整体来看,早期因为中国中、低压变频器市场不成熟、产品价格高、用户对产品认识有限等原因,新进入者赢利和发展相对较轻易,所以进入壁垒不高,这也是现在内资品牌众多关键原因之一。伴随中国市场成熟和竞争加剧,近两三年进入壁垒已经大大提升,现有一大批规模较小品牌也注定会被市场逐步淘汰。2.4.4变频器产品替换品从中低压变频器产品性能和功效看,现在还没有出现功效相同或相近替换产品和技术,变频器被认为是经过电机调速实现节能和提升工艺控制水平最好选择。2.2.5中国变频器行业内
40、竞争从整体看,现在中国中低压变频器行业竞争日趋猛烈。首先,中国变频器市场极具吸引力,不仅市场容量大,而且潜在容量也十分可观,吸引了众多行业参与者。据统计,现在中国变频器市场上已经有包含外资和内资在内约140个品牌,和数千个从事产品代理销售和二次开发企业。其次,产品同质化,尤其是V/F产品,加剧了市场价格竞争。很多中国中小品牌只能生产V/F产品,价格竞争往往被看成最有效市场手段,企业必需在确保质量同时有效降低成本才能生存和发展,很多不含有规模优势中小品牌生存将越来越艰苦。2.3 中国中低压变频器行业关键下游行业介绍 中、低压变频器产品应用包含到中国国民经济很多领域,行业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下游相关
41、行业和应用领域影响。本节简明介绍中低压变频器产品关键应用领域如起重机械、市政、煤炭、油气钻采、纺织化纤、食品饮料行业等。依据此次调研结果,中低压变频器在其相关应用行业分布以下表所表示。因各行业低压变频器市场统计数字中全部已包含该行业工业公用工程用变频器,所以在累计市场容量时不再把工业公用工程计算在内。表3:中国中低压变频器产品行业应用分布 (亿元)序号行业名称低压变频器中压变频器中低压变频器累计1起重机械 13.10.413.52纺织化纤12.9012.94油气钻采7.22.810.03石化和化工8.90.69.55冶金7.52.19.66煤炭3.85.29.07电梯8.008.08建材6.3
42、0.56.89电力60.66.610市政3.41.24.611食品饮料烟草3.903.912塑胶3.703.713机床2.802.814造纸印刷2.602.6其它7.60.78.3累计97.714.1111.82.3.1起重机械行业(包含港口起重机械)中国起重运输(物料搬运)机械行业,也被称为工程起重机行业(下称起重行业),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建立并逐步发展壮大,已形成了多种门类产品范围和庞大企业群体,服务于国民经济各行各业。自以来,中国起重行业快速发展。至,全行业各项指标达成了历史最高纪录;受到宏观调控影响,稍有回落(较下降了4.4);而又以突出业绩发明了历史新高。中国工程起重机(流动式
43、起重机)行业上六个月经历了超高速发展,下六个月伴随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和蔓延,对中国经济影响逐步显现,中国起重机市场也开始放缓了增加速度,从整年来看增速仍然很高。据工程起重机分会统计,销售收入达272.7亿元,同比增加60.2%,利润总额达成26.1亿元,同比增加46%,销售四大类起重机(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随车起重机和轮胎起重机)共2.8万台: 汽车起重机(包含全路面起重机),销售约21500多台,同比增加10%。从增加速度来说是近几年来最低值,比增速下降了28个百分点。上六个月高速增加,销量同比增加32%。下六个月销量开始下滑,三季度增加率靠近零,四季度为负增加,增加率为-25%,几年来首
44、次出现负增加。 随车起重机销售4600台,同比增加21.5%。上六个月销量同比增加52%。三季度增加率仅为5%,四季度为-11%。 履带起重机销售1600多台,是增加最快产品,同比增加68.9%。但到第四季度也出现了负增加。 轮胎起重机销量仅230台,市场改变不大。起重机出口销售量和销售额超出往年,出口工程起重机近5000台,同比增加57%;出口金额超出82亿元,同比增加88%,但第四季度出口量也展现下滑。汽车起重机出口3400多台,同比增加45%;履带起重机出口800多台,同比增加136%;随车起重机出口600多台,同比增加54%。总体来说,中国起重行业特点和发展趋势以下所表示: 以汽车起重
45、机为主导 中国汽车起重机生产集中度较高 多年来中国履带式起重机增加幅度较大 起重机出口剧增,进口锐减受金融危机影响 ,起重机械行业在12季度会相对疲软,不过国家4万亿资金投入用于城市建设及道路建设(高铁及高速公路建设),又给工程机械发展带来机会,资金投入及设备购置有一个滞后期,估计三季度会有所回升,整年仍可实现一定增加。初步估计起重运输机械行业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将再创历史新高,生产销售增加率将保持18%左右增加速度。“十五”期间起重行业年均增加率超出30,“十一五”期间国家关键发展能源、电力、石化、冶金、造船、交通等工业领域,带动起重行业连续景气。1) 煤炭工业: 产煤量27.93亿吨,
46、估计达30亿吨,关键发展综采、煤化工、煤基液化燃料(煤炭液化)和低热值煤矸石洗选设备。起重运输机械制造业将提供所需竖井提升设备、斜井防爆下运带式输送机、防爆移置式带式输送机、装车机、露天矿连续开采输送设备、用于洗选设备多种输送设备等。 2) 电力工业:发电量3.47万亿kwh,同比增加5.6,估计装机容量达6.2亿kw。“十一五”期间,以大型高效环境保护机组为关键优先发展火电,建设大型煤电基地,对多种电站专用桥式门式起重机、料场用物料搬运装卸设备(堆取料机、混匀料机等)、输煤给煤栈桥内物料输送设备、环境保护排灰输送设备、水电站用闸门启闭机械、升船机、核电站废料处理专用起重机等有较大需求。3)
47、石化工业: 原油产量1.90亿吨,估计达1.96亿吨,和大量进口原油炼油、提供化工原料和煤制油等急需,石化工业将投资多亿元对石油、化工装备进行技改,增加石油化工制品乙烯、尿素、液化石油气等产品。所以,石化工业在“十一五”期间将继续保持稳定增加态势。起重行业将提供所需自动灌装和包装码垛设备、仓储专用设备、厂内和车间内物料搬运装卸设备等。4) 其它行业:冶金工业及原材料工业快速发展,对多种冶金起重机、厂内和车间内物料搬运装卸设备、料场堆取料和混匀料设备、金属露天矿连续/半连续开采输送设备等将有较大需求。造船工业发展目标是在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在“十一五”期间将对关键船舶制造基地扩建和进行技术改造,完善基础设施、扩大造船能力,对大跨度、高起升造船门式起重机、大吨位门座起重机和大跨度桥式起重机等将有较大需求。交通运输业中国计划以前每十二个月投资14001500亿元用于高速公路建设,“十一五”期间,沿海港口关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