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 目前文档修改密码:8362839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标准本指导标准应在经过培训精神卫生专业人员指导下实施。一、组织领导(一)心理救援医疗队(包含防疫队,下同)在抵达指定救灾地点后,应立即和救灾地救灾指挥部取得联络,成立心理救援协调组,统一安排救灾地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二)后期抵达同一地点心理救援医疗队或人员,应该在上述心理救援协调组统一指挥、组织下开展工作。(三)各心理救援协调组工作,应立即和所在地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沟通和协调,并接收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二、干预基础标准(一)心理危机干预是医疗救援工作一个组成部分,应该和整体救灾工作结合起来,以促进社会稳定为前提,要依据整体救灾工作布署
2、,立即调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关键。(二)心理危机干预活动一旦进行,应该采取方法确保干预活动得到完整地开展,避免再次创伤。(三)对有不一样需要受灾人群应综合应用干预技术,实施分类干预,针对受助者目前问题提供个体化帮助。严格保护受助者个人隐私,不随便向第三者透露受助者个人信息。(四)以科学态度对待心理危机干预,明确心理危机干预是医疗救援工作中一部分,不是“万能钥匙”。三、制订干预方案(一)目标。1. 主动预防、立即控制和减缓灾难心理社会影响;2. 促进灾后心理健康重建;3. 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众心理健康。(二)工作内容。1. 综合应用基础干预技术,并和宣传教育相结合,提供心理救援服务。2. 了解受
3、灾人群社会心理情况,依据所掌握信息,发觉可能出现紧急群体心理事件苗头,立即向救灾指挥部汇报并提供处理方法。3. 经过实施干预,促进形成灾后小区心理社会互助网络。(三)确定目标人群和数量。此次心理危机干预人群分为四级。干预关键应从第一级人群开始,逐步扩展。通常性宣传教育要覆盖到四级人群。第一级人群:亲历灾难幸存者,如死难者家眷、伤员、幸存者。第二级人群:灾难现场目击者(包含救援者),如目击灾难发生灾民、现场指挥、救护人员(消防、武警官兵,医疗救护人员,其它救护人员)。第三级人群:和第一级、第二级人群相关人,如幸存者和目击者亲人等。第四级人群:后方救援人员、灾难发生后在灾区开展服务人员或志愿者。(
4、四)目标人群评定、制订分类干估计划。评定目标人群心理健康情况,将目标人群分为一般人群、关键人群。对一般人群开展心理危机管理;对关键人群开展心理危机援助。(五)干预时限。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时限为灾难发生后4周以内,关键开展心理危机管理和心理危机援助。(六)制订工作时间表。依据目标人群范围、数量和心理危机干预人员数,安排工作,制订工作时间表。四、组建队伍(一)心理救援医疗队。人员以精神科医生为主,可有临床心理诊疗师、精神科护士加入。最少由2人组成,尽可能避免单人行动。有灾难心理危机干预经验人员优先入选。配队长1名,指派1名联络员,负责团体后勤保障和和各方面联络。心理危机干预人员也能够作为其它医疗队组
5、成人员。(二)救灾地点心理危机干预队伍。以精神科医生为主,心理诊疗师、心理咨询师、精神科护士和社会工作者为辅。合适纳入有对应背景志愿者。在开始工作以前对全部些人员进行短期紧急培训。五、出发前准备(一)了解灾区基础情况,包含灾难类型、伤亡人数、道路、天气、通讯和物资供给等;了解现在政府救援计划和实施情况等。(二)复习此次灾难引发关键躯体损伤基础医疗救护知识和技术,比如骨折伤员搬运、创伤止血等。(三)明确立即开展干预地点,准备好交通地图。(四)初步估量干预对象及其分布和数量。(五)制订初步干预方案/实施计划。(六)对没有灾难心理危机干预经验队员,进行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培训。(七)准备宣传手册及简易评
6、定工具,熟悉关键干预技术。(八)做好团体食宿计划和准备,包含队员自用物品、常见药品配置等。(九)尽可能保留全部发生财务票据。外援心理援助医疗队在抵达灾区之前,尽可能和当地联络人进行沟通,了解灾区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六、现场工作步骤(一)接到任务后按时间抵达指定地点,接收当地救灾指挥部指挥,熟悉灾情,确定工作目标人群和场所。(二)在已经有心理危机干预方案地方,继续根据方案开展干预;还没有制订心理危机干预方案地方,抓紧制订干预方案。(三)分小组到需要干预场所开展干预活动。在医院,提议采取线索调查和跟随各科医生查房方法发觉心理创伤较重者;在灾民转移集中安置点,提议采取线索调查和现场巡查方法发觉需要干
7、预对象,同时发放心理救援宣传资料;在灾难发生现场,在抢救生命过程中发觉心理创伤较重者并随时干预。(四)使用简易评定工具,对需要干预对象进行筛查,确定关键人群。(五)依据评定结果,对心理应激反应较重人员立即进行初步心理干预。(六)对筛选出有急性心理应激反应人员进行诊疗及随访。(七)有条件地方,要对救灾工作组织者、小区干部、救援人员采取集体讲座、个体教导、集体心理干预等方法,教会她们简单沟通技巧、本身心理保健方法等。(八)立即总结当日工作。天天晚上召开碰头会,对工作方案进行调整,计划次日工作,同时进行团体内相互支持,最好有督导。(九)将干预结果立即向当地救灾指挥部责任人进行汇报,提出对关键人群干预
8、指导性意见,尤其是对关键人群开展救灾工作时注意事项。(十)心理救援医疗队在工作结束后,要立即总结并汇报给相关部门,全队接收一次督导。七、常见干预技术(一)一般人群。一般人群是指目标人群中经过评定没有严重应激症状人群。对一般人群采取心理危机管理技术开展心理危机管理。从灾难当初救援,到整个事件善后安置处理,全部需要有心理危机管理意识和方法,方便为整个灾难救援工作提供心理保障。包含以下几方面:1. 对灾难中一般人群进行妥善安置,避免过于集中。在集中安置情况下实施分组管理,最好由相互熟悉灾民组成小组,并在每个小组中选派小组长,作为和心理救援协调组联络人。对各小组长进行必需危机管理培训,负责本小组心理危
9、机管理,以建立起新小区心理社会互助网络,立即发觉可能出现严重应激症状人员。2. 依靠各方力量参与。建立和当地民政部门、学校、小区工作者或志愿者组织等负责灾民安置和服务部门/组织联络,并对她们开展必需培训,让她们帮助参与、支持心理危机管理工作。3. 利用大众媒体向灾民宣传心理应激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应对灾难有效方法。4. 心理救援协调组应该主动和救灾指挥部保持亲密联络和沟通,协调好和各个救灾部门关系,确保心理危机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对在心理危机管理中发觉问题,应立即向救灾指挥部汇报并提出对策,以使问题得到立即化解。(二)关键人群。关键人群是指目标人群中经过评定有严重应激症状人群。对关键人群采取“稳
10、定情绪”、“放松训练”、“心理教导”技术开展心理危机救助。1. 稳定情绪技术关键点(1)倾听和了解。目标:以了解心态接触关键人群,给倾听和了解,并做适度回应,不要将本身想法强加给对方。(2)增强安全感。目标:降低关键人群对目前和以后不确定感,使其情绪稳定。 (3)适度情绪释放。目标:利用语言及行为上支持,帮助关键人群合适释放情绪,恢复心理平静。 (4)释疑解惑。目标:对于关键人群提出问题给关注、解释及确定,减轻迷惑。 (5)实际帮助。目标:给关键人群提供实际帮助,帮助关键人群调整和接收因灾难改变了生活环境及状态,尽可能地帮助关键人群处理面临困难。(6)重建支持系统。目标:帮助关键人群和关键支持
11、者或其它支持起源(包含家庭组员、好友、小区帮助资源等)建立联络,取得帮助。 (7)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提供灾难后常见心理问题识别和应对知识,帮助关键人群主动应对,恢复正常生活。 (8)联络其它服务部门。目标: 帮助关键人群联络可能得到其它部门服务。2. 放松训练关键点包含:呼吸放松、肌肉放松、想象放松。分离反应显著者不适合学习放松技术。(分离反应表现为:对过去记忆、对身份觉察、立即感觉乃至身体运动控制之间正常整合出现部分或完全丧失)。3. 心理教导关键点经过交谈来减轻灾难对关键人群造成精神伤害方法,部分或集体进行,自愿参与。开展集体心理教导时,应按不一样人群分组进行,如:住院轻伤员、医护人
12、员、救援人员等。(1) 目标在灾难及紧急事件发生后,为关键人群提供心理社会支持。同时,判别关键人群中因灾难受到严重心理创伤人员,并提供到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进行诊疗提议和信息。(2) 过程第一,了解灾难后心理反应。了解灾难给人带来应激反应表现和灾难事件对自己影响程度,也能够经过问卷形式进行评定。引导关键人群说出在灾难中感受、恐惧或经验,帮助关键人群明白这些感受全部是正常。第二,寻求社会支持网络。让关键人群确定自己社会支持网络,明确自己能够从哪里得到对应帮助,包含家人、好友及小区内相关资源等。画出能为自己提供支持和帮助网络图,尽可能具体化,能够写出她们名字,并注明每个人能给自己提供哪些具体帮助,如情
13、感支持、提议或信息、物质方面等等。强调让关键人群确定自己能够从外界得到帮助,有些人关心她/她,能够提升关键人群安全感。给儿童做心理教导时,目标和活动内容相同,但形式能够更灵活,让儿童多画画、捏橡皮泥、讲小说或写字。要注意儿童年纪特点,小学三年级以下儿童能够只画出自己网络,不用具体化在哪里得到对应帮助。第三,应对方法。帮助关键人群思索选择主动应对方法;强化个人应对能力;思索采取消极应对方法会带来不良后果;激励关键人群有目标地选择有效应对策略;提升个人控制感和适应能力。讨论在灾难发生后,你全部采取了哪些方法来应对灾难带给自己反应?如多跟亲友或熟悉人呆在一起、主动参与多种活动、尽可能保持以往作习时间
14、、做部分可行且对改善现实状况有帮助事等,避免不好应对(如冲动、酗酒、自伤、自杀)。注意儿童年纪差异,形式能够更灵活,让儿童以说、画、捏橡皮泥等多个方法展示自己应对方法。激励儿童生活规律,多跟同伴、家人等在一起。要善于用儿童使用语言来传输有效信息。附表:1. 心理健康自评问卷2. 心理干预工作日志附表1心理健康自评问卷姓名: 性别: 男 女 年纪: 周岁 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 初中 高中中专 大学及以上联络地址: 邮编: 联络方法(电话或电子邮件): 在灾难发生过程中你是:(能够多项同时选)消防人员 警察 指挥或协调者 医疗救护人员 其它人道援助者新闻人员 直接收影响者 事件目击者 受伤者 死者
15、家眷你和灾难现场接触时间:一直在 大部分时间 小部分时间 不在现场1你是否常常头痛?是否2你是否食欲差?是否3你是否睡眠差?是否4你是否易受惊吓?是否5你是否手抖?是否6你是否感觉不安、担心或担忧?是否7你是否消化不良?是否8你是否思维不清楚?是否9你是否感觉不愉快?是否10你是否比原来哭得多?是否11你是否发觉极难从日常活动中得到乐趣?是否12你是否发觉自己极难做决定? 是否13日常工作是否令你感到痛苦?是否14你在生活中是否不能起到应起作用?是否15你是否丧失了对事物爱好?是否16你是否感到自己是个无价值人? 是否17你头脑中是否出现过结束自己生命想法?是否18你是否什么时候全部感到累? 是否19你是否感到胃部不适?是否20你是否轻易疲惫?是否附表2 省心理干预工作日志 地点: 县(区) 乡(街道) 联络人: 联络电话: 第 页时间姓名SRQ得分对象表 现心理技术深入处理意见备注干预队员1级2级3级4级5级队长签字: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