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班丢手绢教案和反思
【篇一:游戏《丢手绢》教案】
活动名称游戏 丢手绢
活动目的:
1. 通过丢手绢的游戏,引导学生遵守游戏规则,锻炼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2. 引导学生在游戏中体验童年生活的乐趣,丰富他们的学校生活。
3. 把语文、数学等的知识融入到游戏中,让学生在锻炼身心的同时,巩固所学的知识。
4. 运用游戏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锻炼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 活动难点:
1. 引导学生遵守游戏规则,锻炼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2. 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锻炼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
活动重点:
1. 引导学生在游戏中体验童年生活的乐趣,丰富他们的学校生活。
2. 把所学的知识融入游戏,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教学准备:
1. 学生课前先了解丢手绢的玩法,收集有关丢手绢的资料。
2. 准备手绢两个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玩过很多游戏,也会玩很多的游戏,对游戏的规则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喜欢玩游戏,爱玩游戏,对游戏的意义有了一定的结识。但是,他们的结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们有些只是为了玩而玩,不知道游戏的真正意义,不知道游戏可以使他们锻炼身体的同时,还可以愉悦身心,增长知识,锻炼各方面的能力。
活动设计思想:
将课堂设在户外,在活动开始先让学生交流收集的内容,老师适时给予补充说明。交流结束,学生分男女组进行游戏。教师讲明游戏的规则,学生开始游戏。游戏进行一段时间后,教师适时让学生说说游戏对他们来说有什么意义,从中获得了什么。最后师生共同总结丢手绢游戏的意义。 活动策略与方法:
1. 将活动设计在操场上,让学生亲身体验游戏。
2.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相结合。
3.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思考游戏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出示手绢,引出活动
1.出示手绢,激发爱好
教师:看到手绢你们想到了什么好玩的游戏 ?
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出示手绢,让学生交流自己想到的游戏,激发学生的爱好)
二、交流讨论,激发情绪
1.学生自由交流丢手绢游戏的玩法
学生在交流游戏玩法的时候,教师适时给予提醒。
2.教师总结游戏玩法
一个同学做丢手绢人,其余同学围成一大圆圈,面朝中间。游戏开始时,大家唱儿歌《丢手绢》,丢手绢人拿着手绢沿着圈外走或跑,当唱到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边时,丢手绢的同学悄悄将手绢丢在圈上一同学身后,并迅速离开,当唱到快点快点抓住他时,若被丢的同学发现身后的手绢,被丢的同学立即起身去追丢手绢的人,丢手绢的幼儿则迅速跑到被丢者的位置上蹲下,若丢者被抓捉,则继续做丢者或者表演一个节目,若未被捉,则互换角色继续游戏。若被丢的同学未发现身后的手绢,被丢手绢的人捉住,要表演节目。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交流,了解游戏的具体玩法,进一步对游戏产生爱好)
3.师生共同制定本次游戏规则
学生讨论制定出游戏的规则,教师总结给全班同学听
游戏规则:围成圈的人面朝中间,丢手绢的人跑的时候,其别人不能转头往后看,只能用手摸索。手绢丢下后,其他同学不能告诉被丢的同学。若被丢的同学发现身后的手绢,被丢的同学立即起身去追丢手绢的人,丢手绢的幼儿则迅速跑到被丢者的位置上蹲下,若丢者被抓捉,则继续做丢者或者表演一个节目。若未被捉,则互换角色继续游戏。若被丢的同学未发现身后的手绢,被丢手绢的人捉住,要表演节目。(节目可以是唱歌、跳舞、或者背古诗等)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共同参与游戏规则制定,让他们体验合作的乐趣。引导学生遵守游戏规则,锻炼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三、分组游戏,体验乐趣,体会意义
1.男女生分组进行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教师提出规定:在玩游戏的时候,同时想想丢手绢的游戏有哪些意义。
( 设计意图:让学生参与游戏,在游戏中体会游戏的意义)
2.教师在游戏的过程中适时提醒学生遵守游戏规则,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勇敢的在同学面前表演节目,锻炼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
3. 游戏结束后,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游戏的意义,每组选一名代表讲述本小组的交流结果。
4. 教师总结:
丢手绢游戏,在带给我们快乐的同时,既可以锻炼我们的身体,又可以锻炼自我控制能力,锻炼自我表现能力,还可以体验童年生活的乐趣,丰富学校生活,还可以巩固学过的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度组讨论交流,让学生交流游戏的意义,知道这个游戏可以锻炼自我控制能力,锻炼自我表现能力,体验童年生活的乐趣,丰富学校生活,还可以巩固学过的知识。)
四、交流“丢手绢游戏”与电脑游戏哪个更有益
就现在学生迷恋电脑游戏展开讨论,让学生知道体育游戏融入了智慧,对我们的身心更有好处。鼓励学生多参与体育游戏,不迷恋电脑游戏。
教学反思
本教案的亮点:
1.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精心设计制定游戏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以学生为主题,鼓励他们大胆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见解,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2.打破单一、呆板、严厉的课堂模式,努力发明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景,把课堂设在户外,营造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设计的每个教学环节都源于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体会学习其实可以很有乐趣。
存在的局限性:
1.由于课堂设在户外,课堂纪律不是很好,学生的精力不能完全集中,有些学生不可以按规则参与游戏。
2.部分学生不能大胆表现自己,发表自己的意见见解。
【篇二:丢手绢音乐游戏教案】
丢手绢
活动目的:1体验与同伴一起做游戏的快乐。
2、感受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词大意。
3、积极参与游戏活动,遵守游戏规则。
重点:懂得轻轻的丢下手绢并且快速的跑开不让后面的人追上。
难点:让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不能告知谁的背后被放了手绢。
活动准备:手绢一条,《丢手绢》视频
活动过程:
1、出示手绢,欣赏手绢,引起幼儿爱好。
(1)手绢可以用来做什么?
——今天,我们要跟手绢一起做游戏。
2、观看视频、学唱歌曲《丢手绢》。
(1)播放视频、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初步了解游戏规则。
(2)学唱歌曲《丢手绢》。
——我们要怎么丢手绢,才不会让别人发现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 ——假如我们把手绢放在别人的后面,大家能不能告诉后面有手绢的小朋友?(大家不要告诉他)
——丢手绢的小朋友把手绢丢在一个小朋友的背后以后,接下去他应当怎么做呢?(去抓后面有手绢的小朋友。快点快点抓住他。)
3、游戏:丢手绢
(1)具体讲解游戏规则:
一方面要请一个小朋友来当丢手绢,边唱儿歌边绕着圆圈走,唱完儿歌前要把手绢放在一位小朋友的后面不能让她发现,并快速地跑开。
其他小朋友原地围成圆圈坐下,一边拍手一边唱丢手绢的歌;小眼睛要看着前面,不能告诉其他孩子。
但是当你发现你自己后面有小手绢时你要立即拿起小手绢去追那个丢手绢的小朋友,而我们丢的小朋友要立即跑到那个小朋友的位置上去做好,假如丢手绢的小朋友被你捉住了,那就要请丢手绢的小朋友上来表演一个节目了。
(2)游戏开始:
①先教师丢手绢,边玩边指导孩子。
②请一位小朋友来当丢手绢的人,增强规则意识。
③游戏3~4次。
4、结束游戏。
【篇三:张春花202304小班第四周教案反思】
活动时间:2023年3月23日 (星期一上午) 活动领域:科学 (数学)
活动名称:动物宝宝找妈妈
活动目的: 1、喜欢听故事,能心情快乐的参与数学操作活动。
2、提高幼儿仔细观测排列规律的能力。
3、初步发现和运用事物ab、abb模式的排列规律。
活动重点:发现ab模式的排列规律。
活动难点:运用ab模式的排列规律。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能区分大小。
物质准备——动物妈妈和宝宝的图片若干份。
活动过程:
一 、在白板上贴上第一组图片,引导幼儿观测。
第一组图片:
二、向幼儿提问:
1、图片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大狗、小狗)
2、假如继续排下去,应当再放一张什么样的图片?(大狗)
三、请幼儿找出适合的图片贴在小狗的后面。
四、继续在白板上贴上第二和第三组的图片,引导幼儿观测、发现和讨论。
第二组:
第三组:
五、教师提供图片幼儿自己操作教师指导
六、展示评价幼儿作品。
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幼儿能心情快乐的参与数学操作活动,个别幼儿能仔细观测图片发现其中的规律,教师授课的教具有些小不能满足幼儿的观测能力,教师应在下次的课上把教具准备充足。
活动时间:2023年3月23日 (星期一上午)
活动内容:区域活动
数学区 吃萝卜(重点区)
目的:1、练习2以内的看数取物。
2、能手口一致的点数。
准备:萝卜图片若干、小兔子图片。
指导要点:
1、根据小兔子身边的数字喂小兔子吃萝卜。
2、引导幼儿说出每次喂了几根萝卜。
3、收拾材料并按类摆放。
美术区 小剪刀 (安全)
目的:1、指导剪刀的对的使用方法。
2、呢个延边剪图片。
准备:剪刀,旧图片。
指导要点:
1、出示剪刀请幼儿观测,引导幼儿说说剪刀的用处及使用方法。
2、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用小剪刀把图片剪下来。
3、教师观测,指导幼儿沿着边线剪图片,小心使用剪刀,注意安全。
4、分类收放材料。
自理区 我会拉拉链
目的:1、练习拉拉链的环节方法。
2、发展幼儿的小肌肉
准备:配有拉链的衣服。
指导要点:
1、进区教师讲活动内容和规定 。
2、引导能力弱的幼儿拉拉链。
3、幼儿拉拉链,教师观测指导。
4、鼓励幼儿互相学习。
5、收拾材料。
活动反思:
活动时间:2023年3月24日 (星期二上午)
活动领域:语言
活动名称:狗的本领多(生成)
活动目的:
1、乐意与小朋友共同游戏。
2、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3、尝试简朴语句描述画面重要内容。
活动重点:描述画面重要内容。
活动难点:在游戏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观测过狗的外形特性。
物质准备——狗的图片以及关于狗的视频、轻快地音乐、
小狗布偶。
设计意图:
在平常生活中幼儿与狗接触的比较多,也很喜欢它。但是对于一些狗的生活习性了解的还不是很多。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在喜欢狗的同时也要注意养狗的安全。
活动过程:
一、播放有关狗的生活片段,让幼儿观测狗的动作和生活习性。
二、请养狗的幼儿介绍家中的狗爱吃的食物,会做的动作、什么时候会叫、叫的因素、天天是否要散步、喜欢和主人玩什么游戏等。
三、出示图片,请幼儿观测,引导幼儿描述狗有什么本领,例如鼻子和耳朵很灵敏、会替主人拿东西、会捉贼等。
四、游戏:传小狗。
播放音乐,让幼儿传小狗布偶,音乐停止时,拿着布偶的幼儿回答教师的问题:
1、狗的鼻子有什么本领?
2、狗的耳朵有什么本领?
3、狗的嘴巴有什么本领?
4、狗的脚有什么本领?
五、请幼儿说一句话称赞狗的本领。教师提醒幼儿当狗进食时,不要骚扰他,在路上看见没有主人的狗,不要触碰它,注意安全。 活动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大部分小朋友乐意与小朋友们共同游戏,幼儿通过老师播放的有关狗的生活片段知道狗的生活习性。
活动时间:2023年3月24日 (星期二 上午)
活动内容:区域活动
音乐区 小小旅行团(重点区)
活动目的:
1、感受故事中的美妙音乐,乐意用语言、动作表达、表现。
2、尝试在音乐伴奏下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乐曲小小旅行团
指导要点:
1、指导幼儿感受歌曲中节奏。
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建构区 美丽的城堡
目的:1、尝试与同伴合作,共同搭建自己喜欢的城堡。
2、体验建构游戏的快乐。
准备:积木、插塑。
指导要点:
1、鼓励幼儿动脑筋想办法:如何能把城堡的墙搭建的又高又稳又美丽。
2、指导幼儿大胆搭建自己心目中的城堡。
3、收放材料
美术区 剪刀和双面胶
目的:1、知道双面胶的用途。
2、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对的使用剪刀和双面胶
准备:剪刀若干、双面胶若干。
指导要点:
1、教师先向幼儿介绍对的使用剪刀和双面胶的方法。
2、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进行操作,幼儿用剪刀剪一段双面胶,贴在纸上。
3、分类收放材料。
活动时间:2023年3月25日 (星期三 上午)
活动领域:社会
活动名称:植树节 (生成) 活动目的:
1、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
2、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幼儿懂得保护植物就是保护环境的意识。
3、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耐心、爱心,体验同伴间互相劳动的喜悦。 活动重点:懂得保护植物就是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难点:学会用水壶给植物浇水的技能。
活动准备:
1、 介绍植树节的相关活动。
2、 已学会用水壶给植物浇水的技能。
3、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知道要保护好植物,不能随便折断树枝。 设计意图:
随着社会的发展,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而对幼儿进行环境启蒙教育,使幼儿知道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简朴的环保知识并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为他们长大以后成为具有牢固的环保观念的人发明一个良好的开端,使他们把初步的环保意识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并在活动中巩固这种意识。于是我们在植树节这天,为美化、净化环境,组织幼儿给路旁的小树浇水,宣传绿色植物的好处,教育小朋友要爱惜树木。
活动过程:
1、交代具体规定,告诉幼儿今天是植树节,我们将为路边的植物浇水,为环保出自己的一份力。
2、幼儿提着水壶出发到路边。
3、师提出规定要按顺序给路边的植物浇水并注意不碰断小树苗不踩坏小花蕊。
4、幼儿开始给植物浇水,教师巡回观摩并给与指导,引导幼儿用对的的方法。
5、教师对幼儿的劳动给予肯定并进行评价。
6、幼儿收好小水壶回园。
活动时间:2023年3月26日 (星期四 下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