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我国各区域印刷业分析
一、中国印刷业概况(统计数字)
○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也是印刷的龙头地区,这是集政策优势、资金流向、对外开放、资源配置优势为一体的发展模式。目前,印刷业已形成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个比较发达的印刷区域产业带。
○2004年,中国印刷业总产值2800亿元,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极其相似。
○2004年全国有各类印刷企业94,282家,复印打字店(户)70,000多家,两项之和为近16,5000家。
○全国有出版物印刷企业近6,000家(图书、期刊、报纸),原书刊两级定点1123家。
○全国有包装印刷企业20,000多家(纸类印刷约占40%)。包装印刷企业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西南、大连、武汉等地,全国54家包装印刷龙头企业的产值,占全国包装印刷总产值的1/5。
○从事其他印刷品(文件、资料、图表、票证等)印刷的企业50,000多家。
○全国有三资印刷企业2000多家。
○企业所有制性质:个体、私营>集体>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国有>外商投资。
○中国虽非世界经济强国,但却是世界最具活力的印刷市场之一。
二、珠三角印刷业概况
1、印刷总产值:截止2004年大约为700多亿,占全国的1/4,并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
2、印刷企业数量:截止2004年大约为15000家。
3、印刷业特点:
①发展迅猛,生产能力已超过本地企业的需要。②品种齐全,经营范围广泛,能适应多种客户的需要。
③多种经济成分企业并存,经营主体多样化。④三资企业占有重要位置。⑤印刷设备先进,管理水平较高。
珠三角印刷业最大的特点是:外向型经营,全国60%以上的三资企业在珠三角。
4、印刷类别:
①书刊印刷:装订成册的图书读物。广东省有20多家出版社。书刊印刷企业除承印本省的出版社、杂志社的出版物外,同时还印刷外省和国外出版机构的出版物(与50多个国家有印刷品业务关系)。
主要书刊印刷企业有:
1/广东新华印刷厂:是省内书刊国有企业的代表,该厂是本省中小学教科书出版物的主要印刷企业。
2/深圳天时印刷有限公司:是外商独资的书刊印刷企业,大量承印港台及国外书刊、杂志。产品质量上乘。
3/中华商务(深圳)印刷有限公司:该厂是港资在广东的代表企业,拥有书刊制作所需的各种设备,除书刊外,还承印各种彩报,已成为综合型印刷企业。
4/利丰雅高印刷有限公司:是广东书刊、杂志的重要印刷基地。
5/深圳当纳利旭日公司:以印刷电话本著名。
6/深圳雅昌印刷公司:以承印高档书刊、画册为主,是国内精品图书印制企业。
7/深圳佳信达、大日本凸版、天之彩等印刷企业也各有特色。
8/广东主要的书刊印刷企业还有:广东广彩、广州南美、广东邮电、广州金羊、韶关、肇庆、汕头、揭阳新华、粤中、惠阳印刷厂、深圳美光、天明、中山新华、东莞中编、蚝江、南海系列等。
②商业印刷:范围广泛,包括文化用品、商业表格、年历贺卡、广告、产品说明书、车票、发票、支票、彩票、名片、信用卡、文件、手袋等,利润高、工期短、多以短版为主。印刷企业遍布全省各地,大多数个体或合作经营。
一是涉及各行各业、公众常见的产品,如产品说明书(企业样本)、零件、表格、名片、广告等各种文化用品。由于这类产品为大众产品,一般无特殊要求。承印此类产品印刷企业数量最多,遍布城乡角落,此类企业一般设备简单,投资少、场地小、多为家庭式企业,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
二是受控制、有行业要求的产品,如车票、发票、支票、门票、彩票、商标、信封、信用卡等,此类多为定点印刷,由特种行业指定企业印制,有较严格管理要求和特定印刷设备,此类企业分布均匀数量受控制。在大城市有印制点。
主要商业印刷企业有:广州人民、广州金冠、广州华南、广州新华(大厂有专营车间)
③包装印刷:现有企业5000多家,厂家主要集中在广州、东莞、中山、佛山、深圳、汕头等地。
5、印刷业发展趋势:广东在极力扩大珠三角的范围,着力推“大珠三角”的概念,以壮在珠三角的实力,从而增加进军国际市场的砝码。2003年,中国通过了“内地与香港建立更紧密经贸的关系安排(CEPA)”,包括印刷在内的17个产品,从2004年1月1日开始零关税进入国内。珠三角成为该项优惠政策最大的内地受惠者。珠港印刷业成为了单向无关税的“自由贸易区”,利于构建大珠三角经济区一个外向型、国际化的印刷生产中心,也使大不三角经济区印刷业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三、长三角印刷业概况(以上海、浙江、江苏为例):
1、印刷总产值:截止2004年,上海近200亿、浙江近400亿、江苏300多亿,整个长三角占全国1/3,并以每年15%以上的速度递增。
2、印刷企业数量:截止2004年上海5000多家、浙江近20000家、江苏近10000家。
3、印刷业特点:
▼上海:
1/发展快速,居长三角“龙头老大”地位。
2/上海已形成多个大型印刷企业集团争雄的局面,6大集团年产值达70亿元。
3/一批新兴的外资、合资、港资和民营印刷企业正在崛起,三资印刷企业产值三分天下(如当纳利、秋雨、西口、三印时报)。
4/实力是上海印刷企业最好的写照。
关于上海印刷业:
A、在全市近5000家企业中,年销售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的有50家左右,占全市销售总产值的四成以上;
B、企业分布情况:市中心区为1600家,其中以杨浦区、普陀区为多,郊区、县(包括大区)3000多家,其中以浦东新区、宝山区为多,说明上海市的印刷业有向郊区、县转移的趋势,其中特别是大中型印刷企业在向郊区、县转移,或者郊区、县印刷业发展得更快。
C、浙江、福建、广东、江苏等印刷企业相继来沪,或在沪投资开办印刷企业,或与上海印刷企业合作共同发展,或将已开办印刷企业迁至上海等。境外各投资商也纷纷来沪设立各类外商投资印刷企业,至目前,已设立各类外商投资印刷企业近300家。
D、有区域特色印刷企业群正在形成 上海印刷业正向具有区域特色、功能各异、产品互补的印刷企业群方向迈进。
继浦东新区印刷业作为本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制订浦东印刷业发展“十五’规划以后,上海的不少区县相继制订本区发展印刷企业群的计划。
闵行区在以往十年印刷业高速发展中,形成本区印刷业以塑料包装印刷、票据印刷等领先发展的特色。
闸北区利用市政府给予各区发展特色产业优惠政策,把印刷业作为本区“一区一业”的特色产业,重点发展,并建立上海国际包装印刷城。
除此以外,其他各区县的小型群体项目也在不断建设。
▼浙江:
1/主要以民营印刷企业为主。
2/成为一些地方的支柱产业。
3/印刷加工特色明显:杭州以出版物为主;温州以食品包装、商标印刷、挂历、笔记本为主;义乌以名牌服装、袜业包装为主,宁波以文具、纸塑、扑克、邮件票据为主。
▼江苏:
1/书报刊印刷以胶印为主,多色胶印机居多。
2/包装装璜印刷以胶印、凹印为主。
3/商业印刷以小幅面胶印为主。
4/多数印刷企业对印后加工不太重视。
长三角印刷业最大的特点是:印刷门类齐全、综合实力较强。
4、印刷类别和主要印刷企业:
▼上海:
1/上海印刷集团:书刊、广告商务、金融票据、IC卡基、电子智能化标签、包装装潢和特种印刷,是中国著名的大型印刷企业。
2/上海印钞厂: 人民币、增值税发票、银行票据、有价证券、邮票等高级防伪印刷品的印制任务,也是全国唯一生产护照的企业。
3/上海界龙集团: 全方位印刷。包装、出版物、商标标帖、纸箱印刷等。
4/上海紫江集团:各种塑料印刷包装制品。
5/上海烟草工业印刷厂:高中档卷烟商标;各类精细纸质成型包装品、画册、样本等。
6/上海中华印刷公司:以承制高档画册、书籍和包装装潢产品为主。
7/商务印书馆上海印刷公司:书刊胶印、彩色印刷、特种印刷等。
8/上海人民印刷八厂:专门承印外资、合资企业及全国大中型企业的名牌、高档出口产品包装、样本、大型广告招贴书、不干胶标贴、挂历和精细中小包装等。
9/上海当纳利印刷公司: 2002年10月,由美国印刷巨子当纳利公司和上海新闻出版局发展公司共同投资的上海当纳利印刷有限公司正式投入运营,成为中国内地规模最大的商业印刷公司。
10/上海秋雨印刷公司:是台湾第三大印刷公司秋雨印刷的子公司。以包装与商业印刷为主。
11/上海西口印刷公司: 生产销售包装装潢、产品说明书类印刷品。(日资)
12/上海三印时报印刷公司: 制版、印刷、装订各类书刊、画册及各种宣传图表。
▼浙江:
①书刊出版物印刷:
主要书刊出版物印刷企业:
1/浙江印刷集团公司:书刊出版物印刷龙头企业(基地)。
2/杭州影天印刷公司:样本、画册、海报、杂志、期刊、精装书/画册,包装等印刷加工。
3/杭州富春印刷公司:浙江印刷集团公司下属企业,主营书刊印刷。
4/杭州长命印刷公司:承印浙江省出版公司、教育出版社大量的中小学课本、少儿出版社的少儿读物、文艺出版社、科技出版社、古籍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杭州出版社的版本小说与科普用书;美术出版社、中国美院、摄影出版社的高档画册、挂历等。杂志有:质量时刊、财税与会计、新农村、大众电视、深圳青年、参花、健康博览、幼儿教育、中学生天地、初中生读书指导等17中刊物。现不仅与省内各出版社,而且与全国各地建立了业务关系,如云南人民出版社、江西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中心、中国法制出版社、北京工人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上海收获出版社、上海美术出版社等单位,业务网络遍及全国。
5/杭州东联广告印刷公司:以商业印刷、包装印刷为主。
②包装装璜印刷、商标印刷、挂历、笔记本等:温州、苍南、义乌、平阳等地
③文具、书刊、票据印刷:
1/宁波远东印务实业有限公司:是合资企业,浙江省包装印刷行业中门类较全, 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包装加工企业。为石化、粮油等行业配制的2.5~4 公升方听罐,各类高档出口商标, 产品样本,包装印刷等。
2/浙江广博集团公司:主营业务笔记本、相册、纸制品、塑料制品及进出口贸易等。
3/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印务中心:对外承印70多种书刊、杂志零印业务,日印刷量140万对开张。
4/上海中药三厂宁波江北包装印刷联营厂:专业生产各类包装彩盒、样本、挂历、吊卡、说明书等印刷品。
5/宁波新华印刷公司:书、报刊及包装的专业印刷公司。
6/宁波大港印务公司:书刊专业印刷厂。
7/还有海茂特种印刷、余姚印刷厂、天华印刷、杉杉印务等。
▼江苏:
①书刊印刷:由分散到相对集中。数量减少,而综合实力大大提升。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江苏书刊印刷企业全国最多,达500多家,现在少一些。
主要书刊印刷企业:
1/南京爱德印刷公司:以印刷薄型纸精装工具书见长,1/3出口。
2/丹阳教育印刷厂:擅长短版图书印刷。
3/金坛古籍装订印刷公司:以印刷古籍版本图书见长。
4/苏州印刷总厂:印刷精品书刊。
5/江苏新华印刷厂、淮阴新华印刷厂、徐州新华印刷厂:以承印中小学彩色课本和江苏版图书为主。
②包装装璜印刷企业:由小变大,朝集团化规模经营方向发展。形势愈来愈好。
主要烟标纸包装印刷:江阴联通实业公司、徐州大东印刷集团、南京三隆彩印公司、淮阴新潮印刷公司、丹阳大亚印刷公司等。
主要出口商品包装印刷:苏州印刷总厂、常州太平洋印刷公司、丹阳中彩印刷公司。
③商业印刷:发展欣欣向荣。南京、常州、无锡、苏州、南通等地大量引进小幅面四色胶印机,数量很多。
5、印刷业发展趋势:上海极力打造全国经济增加最快的综合印刷势力群。上海包装印刷城的兴办,亚洲包装中心落户长三角(杭州),结合长三角发达的制造业的配套与分工,上海最具外资吸引力等有利条件,加强区域内外合作,有希望成为中国印刷业最有潜力的增长地区。
四、环渤海印刷业概况(以北京、天津、青岛(胶东半岛)、大连(辽东半岛)为例):
1、印刷总产值:大约500亿元。
2、印刷企业数量:大约10000多家。
○环渤海地区目前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于珠三角和长三角,印刷工业也相对落后。
○以国有企业为主的所有制结构仍是北京印刷业的特色。
○重量级的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还没有形成。
○北京印刷业的发展与首都的地位极不相称。
○目前北京市已将包装装潢印刷发行列入全市十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重点工程。
3、印刷业特点:
环渤海印刷业最大的特点是:聚集了全国2/5(248家)以上的出版机构(全国568家出版社,其中中央出版社219家、北京17家、天津12家),图书和报纸总印数各占19%,期刊总印数占29%(全国9000多种)。但同时又存在印刷市场化水平低的问题。
4、印刷类别:
北京:以出版印刷为主。企业以新闻出版单位印刷厂居多。
天津:出版印刷、包装及其他印刷都有。
胶东半岛:以包装及其他印刷居多。
辽东半岛:以包装印刷居多。
5、印刷业发展趋势:
北京在完善自身优势的同时,利用2008年奥运会的商机以及出版印刷的区域优势加强与周边区域的协作联运动效应。可以预见,凭借北京雄厚的印刷业基础和环渤海地区的实力和潜在优势,该地区的印刷业很快会有新的发展。
可以预见,凭借北京雄厚的印刷业基础和环渤海地区的实力和潜在优势,该地区的印刷业很快会有新的发展。
五、中西部印刷业概况
1、中部
(1)河南
①行业概况
据统计,河南省目前有各类印刷企业3000家。其中,出版物印刷企业300家,包装装潢和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2700家。上述企业遍布全省18个市地和各个县区。省会郑州和开封、洛阳等文化发达地区的印刷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幅射全省的印刷产业基地。河南第一、第二新华印刷厂和近年发展起来的一批多种经济类型的大中型骨干企业,生产能力不断扩大,综合实力迅速增长,我省跨入了全国印刷大省的行列。
②主要特点
以大型国有骨干企业为核心,多种类型的大、中、小企业并存,优势互补、相互竞争、共同发展;门类齐全、专业分工明确并各具特色;行业内部生产工序逐步分离,排、制版和印刷、印后加工各环节专业分工日趋社会化;精美产品的生产能力大幅度增长,比例逐年上升。这些变化和特点,使河南省印刷行业形成崭新格局,出现了发展的好势头。
(2)湖北(以武汉为例)
①行业概况
全市现有包装印刷企业2697户,年产值近10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近100户。近十多年来,该市包装装璜印刷企业发展加快,形成八大门类基本齐全的工业体系;包装纸制品发展迅速,生产能力增长近10倍。
②发展规划
发展目标:建成一城(包装工业城),二区(印刷、纸品加工区、金属包装材料制品加工区)。重点发展:纸制品包装、包装装璜印刷等。
③主要企业
武汉南洋实业总公司 、武汉诚成文化集团公司、武汉紫江包装公司、武汉新特装璜印刷公司、武汉盛世包装公司、武汉大学出版社、武汉新华印刷公司
(3)湖南
现在湖南有各种印刷企业近5000家,主要以书刊印刷,烟、酒、陶瓷等包装印刷为主。作为全国五大出版基地之一的湖南书刊印刷,已为湖南的新闻出版事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尤其是在快出书、出好书方面较为突出。与此同时,更促进了湖南书报刊印刷企业的生产规模和素质提升。到目前为止,湖南的书报刊印刷质量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每年所送国家印刷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几千种受检产品,优品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大批产品抽查合格率平均在95%以上。
为适应21世纪数字化网络技术的发展,已进入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目前,全省重点印刷企业已经拥有国内外最先进的图文数字制版,高速多色胶印和凹印,无线胶装联动等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现代设备,尤其在书刊印刷国家定点企业和合资包装企业,不但设备先进,技术精良,结构合理,而且现代化管理程度高,产品质量优良。湖南的印刷业已经有了一个比较良好的基础,可以预料,进入21世纪,一定会更加快速、健康发展。
(4)江西
近年来江西省印刷及包装工业的发展势头迅猛。自2000年以来全省印刷及包装工业总产值连续5年都达到12%以上的增长率,据统计,2004年全省现有印刷包装企业1600多家, 2004年全省印刷包装工业总产值达80亿元。
2、西部
(1)印刷总产值:300多亿元。其中陕西(60亿)、四川(70亿)、重庆(30亿)云南(20多亿)的印刷产值超过了180亿元以上。
(2)印刷企业数量:12000家,33万印刷从业人员(四川4000家、重庆3500多家、陕西3800家中80%在关中平原“四市一区”)。
(3)印刷业特点:
1/包装装璜印刷占西部印刷总产值的一半,书刊印刷和其他占一半。
2/大型印刷企业包装装璜印刷多(2004年百强有6家),书刊印刷企业少(只有陕西新华印刷1家)。
3/西部诸省印刷业发展水平不平衡。如云南、四川、重庆、陕西较好,其他省份发展较慢。
4/印刷业整体水平较低。
(4)主要印刷企业:
1/云南侨通包装印刷有限公司:印烟包为主、年产值5个多亿,利税近亿元。
2/四川宜宾五粮液精美印务有限公司:印五粮液包装盒为主,年产值3亿多元,利税7000多万。
3/四川成都军区印刷厂(书刊印刷企业创利首户),四川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和成都九兴包装印刷公司3家强势企业进行重组,全力打造四川印刷“旗舰”--四川新华彩色印务有限公司。
4/成都博瑞传播股份公司印务公司:报纸和商业印刷能力在西部位居前列,“中国印刷百强”之一。
5/重庆新华印刷厂:2003年起其综合经济指标已名列全国150家列入统计的书刊印刷企业前茅。
6/重庆华江印务公司(酒包装)、宏声印务公司(烟包):当地包装龙头企业。
7/重庆报业印务公司:该市最大最强的大型印刷企业。
8/重庆华林印务:重庆书刊印刷第二名。
9/ 陕西宝鸡好猫实业集团公司:以包装印刷为主,年产值2亿多元,利税2000万元。
10/陕西印刷厂:西部地区唯一入选“2004年中国印刷百强”的印刷书刊企业。
11/西安新华印刷厂:以书刊印刷为主
12/西安万裕高科文化产业(集团)公司:在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建成后的印刷产值可达10亿元
13/人民日报西安印务中心
(5)印刷业发展趋势:
①建设工业园区的步伐不断加快
1/南宁双龙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2年以企业投资开办广西乃至西部地区首家工业园区。
2/云南省已把建设印刷工业园区的工作列入行业发展规划之中,目标是建成云南规模最大、功能最全、
竞争力最强的印刷工业城。
3/西安印刷包装工业园项目,2005年已正式启动,规划面积5000亩,一期3000亩2006年完成,二期2000亩2008年建成。最终目标是建成西部最大的出版、印刷、包装综合基地。
4/成都锦江工业园区 配套“西部鞋都”,打造“印务基地”。
5/甘肃等省地在酝酿或正在筹建印刷工业园区,一个建设印刷工业园区的热浪正在西部兴起。
②西部诸省制订本省印刷产业发展规划
1/陕西省新闻出版局提出,到2010年全省印刷工业总产值达到12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20年全省印刷业总产值达到320亿元,向全国印刷强省迈进。
2/云南省新闻出版局提出,到2006年印刷业总产值达到54-56亿元,再经过一二十年的努力,将印刷业发展成为云南省乃至西部的优势产业。在云南省形成立足中国西南部、辐射东南亚,在本地区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区域印刷中心。
3/“甘肃-陕西-重庆-成都-云南”印刷产业带(相对“三角”而言)。
六、东北印刷业概况
1、印刷总产值:目前,辽宁40亿左右、吉林10亿左右、黑龙江7亿左右。
2、印刷企业数量:辽宁6300家左右、吉林3000多家、黑龙江4000多家,东三省大约13000多家。
3、印刷业特点:①企业小而分散;②高新技术有所应用,但整体上比较滞后,变化不大。
4、印刷业发展趋势:重点发展包装装璜印刷、出版物印刷,其他印刷卡得比较严。
七、其他区域印刷业概况
1、闽南地区(厦门、泉州等地):
厦门市在出版方面,有鹭江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在报刊方面,厦门有6家公开发行的报纸, 8种公开发行的期刊,5家侨刊乡讯类报刊, 20家连续性内部资料出版物。印刷复制业方面,厦门有各类印刷企业643家,光盘复制企业1家,其中出版物省级定点企业1家, 出版物印刷非定点企业21家,出版物印刷专项企业16家,包装装璜印刷品印刷企业313家,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55家,打字复印企业238家。福建光盘有限公司形成年产光盘4 000万片的生产能力,全年生产销售CD光盘1 500万片、DVD光盘1 300万片。此外新嘉莹印刷有限公司还荣获全国书刊印刷百佳企业称号。
泉州市共有公开发行的报纸、期刊19种。全市共有内部资料性出版物25种。全市现有各类印刷企业1456家,其中出版物印刷品印刷企业29家;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企业656家,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217家,复印打字单位554家,印刷企业数占福建省四分之一强,全市印刷企业从业人员约2万人,2003年完成工业销售产值约40亿元人民币。据不完全统计,泉州市印刷企业销售收入突破1000万元的近300家。
2、新疆(乌鲁木齐市):
以新疆新华印刷厂为代表的书刊印刷厂和以新疆日报社印刷厂为代表的报刊印刷厂已成为我区印刷行业的骨干。在新疆新华印刷厂的带动下,新疆数十家规模较大的印刷企业进行了大量技改投入,使该区印刷工业的装备水平有了较大改善。到目前,已形成了包括书刊、报纸、包装装潢、社会零件及塑料印刷等组成的印刷体系。
中国印刷业小结:中国印刷外向型经济比重的提高,中国印刷的企业向规模化发展,都得益于上述区域(特别三角)更大的发展。因此,“三角”区域在全国印刷业的比重还会有较大的提高。
随着直接制版技术的大规模市场化应用,以及网络化、数字化的进一步渗透,印刷“三角”在我国的总体印刷业的核心地位更加稳固。其在技术应用、资源配置中的优势将越发明显。西部地区印刷业,与三个三角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