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丰坊《鲁诗世学》伪托黄佐考_杨颜珲.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93204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丰坊《鲁诗世学》伪托黄佐考_杨颜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丰坊《鲁诗世学》伪托黄佐考_杨颜珲.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丰坊《鲁诗世学》伪托黄佐考_杨颜珲.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35 卷 第2期2023年 4 月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Liupanshui Normal UniversityVol.35 No.2Apr.2023丰坊 鲁诗世学 伪托黄佐考杨颜珲,吕斌(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摘要:据丰坊所称,鲁诗世学 包括宋丰稷 正音,明丰庆 续音、丰耘 补音、丰熙 正说、丰坊 考补、何昆 续考 等内容,但所谓“世学”实乃丰坊一人伪造。该书大量伪托黄佐的目的,一是借助黄佐的影响力证明 石经鲁诗 存在,二是诋毁和辱骂季本,三是丰坊称黄佐为其父丰熙的得意门生,以同门而示师法。丰坊选择黄佐为伪托对象,其主要原因一是黄佐自身成就高

2、且门生遍布,具备丰坊所需要的学术影响力,二是黄佐的仕途履历及其有 诗 学专著 诗经通解,能为丰坊提供作伪所需要的佐证材料。关键词:丰坊;鲁诗世学;伪托;黄佐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5X(2023)02-0038-09DOI:10.16595/j.1671-055X.2023.02.005收稿日期:2022-12-11项目基金: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明代中期学术与文学研究”(17JD83);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文化思潮与明代文体学研究”(21A0095)。作者简介:杨颜珲,女,文学博士生,主要从事元明清文学研究;吕斌,男,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元明

3、清文学研究。明嘉靖年间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州)人丰坊(14941571后)可谓遍伪群经。其中,鲁诗世学 中,丰坊署名自己的 考补,大量伪托黄佐(14901566),以“泰泉黄氏”的名义对季本(14851563)极尽诋毁和怒骂的现象尤令人瞠目结舌。不过,通过对 鲁诗世学 版本的源流考证,天一阁博物馆藏早期钞本 鲁诗世学 还不曾借黄佐之口辱骂季本,但在季本 诗说解颐总论 质疑丰坊“石经鲁诗”真伪之后1,丰坊修改 鲁诗世学,新增大量“泰泉黄氏曰”,不只对季本的质疑有所回应,更对季本进行了大量超出学术范围的人身攻击。据笔者考证,正说 9次,仅有1次未提季本;考补 125次,同时提到季本的有60余次

4、,此中明确反驳季本观点或对其辱骂的多达52次;续考 6次,基本都是表示赞同黄佐的观点。为何会有如此现象?其实,丰坊曾以黄佐的名义交代了缘由,其托名黄佐所作的 鲁诗世学序,认为历数古今说诗者数百家,而“至于近世,杨荣、王直、蔡清、季本之流,则又穷荒蛮夷,鸟言兽语,未尝 一 沾 王 化 者 也。其 纵 邪 思 骋 邪 说,宜 矣哉”2 629。关雎考补 更是假托黄佐直言:“季本诈称阳明之徒专以攻击 正说 为事。佐也不敏,窃怀愤激,一为夫子辨,二为先师辨,三为阳明 丰坊生卒年存在争议。其生年应在1494年(李忠伟 丰坊生卒年新考,赤峰学院学报 2015年第12期,第45-46页);据丰坊隆庆五年辛未

5、(1571)行书 寿刘母薛孺人七旬,其卒年应在1571年6月之后(陈斐蓉 丰坊存世书迹丛考,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283-284页)。据王赫 丰坊经学作伪研究,鲁诗世学 有早期版本天一阁博物馆藏明钞本存世,今本又有以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越勤轩钞本为代表的和以上海图书馆藏稿本为代表的两个版本系统。其中早期版本与今本差异较大,体现了丰坊作伪的变本加厉,上海图书馆藏稿本体现丰坊对书稿的精简以及对季本的情绪变化(王赫 丰坊经学作伪研究,2019年南京大学硕士论文,第54-66页)。按,笔者所用版本为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影印的天津图书馆藏清初沈修能钞本,属上海图书馆藏稿本系统,且保留了稿本中被勾掉

6、的注音及“蝍且季本”“酷吏白丁”等大量谩骂。按,即今本 鲁诗世学,后文均指本文所用的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影印的天津图书馆藏清初沈修能钞本。-38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辨。”2 694所以,丰坊伪托黄佐,从表面上看就是为了反驳季本的观点,但更深层的原因则是丰坊伪作在受到质疑之后,其伪造的诗学体系更加成熟,所以要借助黄佐的影响力,进一步完善其说,增加其伪作的真实性,以更令人信服。那么丰坊为什么会选择黄佐作为伪托的对象?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1学界对丰坊 鲁诗世学 作伪的考证前文论述,直接称丰坊伪托黄佐,包括 鲁诗世学 署名黄佐的序亦是丰坊作伪,实是因为自明清起学界对丰坊伪书的考证已十分充分,其

7、作伪四经 世学 等已成定论。朱彝尊 丰氏 鲁诗世学 跋 从四个方面论证了 鲁诗世学 实为伪书,并且大量托伪黄佐。其一,丰坊 鲁诗世学 中所引的 鲁诗 之文有的仍同 毛传,与洪适 隶释 所载的数版蔡邕残碑的内容并不相同。其对 鲁诗 解读也不同于依 鲁故 说 诗 的 新序 说苑 列女传 等文献。其二,黄佐有解 诗 著作传世,据其 诗经通解序 可知,黄氏并不认同“鲁最为近之”,并认为 鲁诗 可考的内容已不符合诗义。其三,黄佐认为杨文懿诗私抄 改编 诗 之定次为师心僭妄,丰坊却大量更改 诗 序。其四,今文渊阁书目从无记载魏时 石经3 513。朱氏还指出 鲁诗世学序 亦是丰氏作伪:“且虑己之作伪,未能取

8、信于人,则又假托黄文裕佐作序。”3 513姚际恒 诗经通论诗经论旨4 6古今伪书考5则认为黄佐为丰坊师,丰坊伪 子贡诗传申培诗说 多引黄佐 诗经通解 的内容,并捏造为黄佐偶得 子贡诗传 申培诗说,由此作 诗经通解,故而 诗经通解 才与此二书多暗合。沈修能 录 鲁诗世学 随笔 则以汉唐以来,未有一言论及 子贡诗传 证其伪。又引用董守谕之言,指出黄佐 诗经通解序 与丰氏大相径庭,而且黄佐并未在其 原学 明翰林院学士奉政大夫一斋先生丰公墓碑 中提过参考校雠之事,因此丰氏“不欲自极其丑,托之泰泉以行世耳。己为攻击,而借别人之剸刃,固非厚道”2 630。林庆彰 丰坊与姚士粦6探讨了 子贡诗传申培诗说 的

9、作者问题。考证出 子贡诗传 有抄本、刊本之别,抄本为丰坊伪作,只是附在 鲁诗世学 卷首的一部分,刊本则是王文禄据 鲁诗世学修改的伪作。至于 申培诗说 并非丰坊伪作,而是王文禄抄录 鲁诗世学 的“申公曰”重新组合修改而成。此说被许多讨论明代经学的论著引用。王赫 丰坊经学作伪研究7 11-17则考证出丰坊实际制造的伪书只有 石经大学 鲁诗世学 古书世学 古易世学 春秋世学 5种,而出于篡改经文的需要,又捏造出“石经”“外国本”等概念以作凭据。2 鲁诗世学 正说 的作者问题今本 鲁诗世学 包括宋丰稷 正音,明丰庆续音、丰耘 补音、丰熙 正说、丰坊 考补、何昆 续考 等内容。大部分学者都认为这些内容皆

10、是丰坊一人托伪。如朱彝尊曰:“谓之 世学 者,以 正音 归之远祖稷,以 续音 归之庆,以 补音归之耘,以 正说 归之其父熙,而己为之 考补,其实皆坊一手制也。”3 513姚际恒曰:“道生又自为鲁诗世学,专宗 说 而间及于 传,意以 说 之本 传 也。”4 6黄虞稷曰:“坊言家有 鲁诗 传自元 按,众学者对 鲁诗世学 的辨伪,一般只探讨丰氏一门,不包括 续考 的内容。而 续考 的作者各版本并不相同,但都为丰坊门生。王赫认为其门生的独创性工作仅在于 续考 中的注音、注人名书名,或书稿校抄工作,所以丰坊手稿(上海图书馆藏稿本)称自己为 续考 作者(详见王赫 丰坊经学作伪研究 2019年南京大学硕士论

11、文,第53页)。的确如此,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影印的天津图书馆藏清初沈修能钞本,封面注“何昆 续考”(第60册,第628页),但卷末沈修能注“丰道生人季 考补续考”(鲁诗世学 第61册,第204页)。以 续考 中对黄佐的引用为例,据笔者考证,续考 中黄佐出现6次,其中1次以黄佐有摹本证明 三体石经 真实存在(鲁诗世学 第60册,第690页),3次赞同 考补 中“泰泉先生”对季本的反驳(鲁诗世学 第60册,第733,752,781页),还有2次直接以“泰泉黄氏曰”阐述观点反驳季本,其内容与语气同 考补 如出一辙(鲁诗世学 第61册,第191,200页)。因此,即使不能证明所谓门人是丰坊伪托,也可推

12、断丰坊其实是 续考主要观点的实际作者。-39杨颜珲 吕斌:丰坊 鲁诗世学 伪托黄佐考祖稷,然实自撰。”8 28四库全书总目 鲁诗世学提要亦持此论:“实则坊一人所撰也。”2 204所以,第一种观点,即丰坊作 鲁诗正说。第二种观点,丰稷著 鲁诗正说 以家传。所据为 (雍正)宁波府志 载:“丰稷 古易 鲁诗春秋 礼记 正说。”9第三种观点,丰熙著 鲁诗正说。所据为黄佐 明翰林院学士奉政大夫一斋先生丰公墓碑曰:“(丰熙)所著有 鲁诗正说 古易传义 礼教仪节 白庵集 一斋集。”10 1067(乾隆)福州府志 载:“丰熙 鲁诗正说 八卷。”11千顷堂书目载:“丰熙 鲁诗正说。”8 28丰坊亦著录“丰熙 正

13、说”2 628,并在 鲁诗世学序 中假托黄佐曰:“先师一斋先生集为 正说,以宋世摹本授佐,俾订成之。”2 629此观点影响颇为深远。后世学者或以为子贡诗传 申培诗说 之伪书对丰熙等当时学者影响很深,如张次仲 待轩诗记、朱朝瑛 读诗略记 认为“黄泰泉、季彭山虽未深信,亦或取焉。丰一斋著 鲁诗正说,信之最深”12。或对丰坊的诗经 伪著深信不疑,如何楷 诗经世本古义13中多采用 申培诗说 子贡诗传 鲁诗世学 之说,并大量引用其中丰熙、丰坊的观点。或对 鲁诗世学 有所质疑但仍依丰坊之论,如顾起元 说略:“前考言 鲁诗 亡于晋,按宋丰稷 鲁诗正音 云 石经 有数种,在古唯明丰熙 鲁诗正说。所载 石经 出

14、宋时,他传记绝无载者,不知丰氏何自得之也。”14综上所述,宋丰稷所著的可能性甚小,而黄佐等人的记载,有可能只是因丰坊对外宣称丰熙著鲁诗正说 而存录,也存在当时丰熙确有 鲁诗正说 单行本传世的可能。但是从今本 鲁诗世学的内容来看,其中的 鲁诗正说 却一定并非完全是丰熙的论述。首先,正说 中有大量的“今以石经 考之”2 687“今从 石经”2 712“今悉依 石经改正”2 714之类的作伪。其次,正如上文所说,丰坊考补 大量借助“泰泉黄氏曰”辱骂季本,如“蝍且季本”“酷吏白丁”等等,与 续考 的情况相同,正说 有9处提到黄佐,几乎都是反驳季本观点,其中有直接与 考补 的内容及语言风格完全相同的“泰

15、泉黄氏曰蝍且季本,小人之性与。乃信口妄谈,白丁可恶故尔”2 49。如此怒骂季本,显然不可能是丰熙所为。且据前文,丰坊假托黄佐怒骂季本,正是因为季本 诗说解颐 质疑早期 鲁诗世学正说 提到的“石经鲁诗”的真伪所导致,那么 正说 中怎会出现以黄佐怒骂季本的情况?显然,此处或许是丰坊作伪中一时错乱,将考补 的内容夹杂于 正说。此外,据王赫 丰坊经学作伪研究 考证,今本 鲁诗世学 的修改在春秋世学 成书之后,而 春秋世学 成书在丰熙去世之后7 54,故今本 鲁诗世学 正说 很大几率是出自丰坊之手。3黄佐与丰熙、丰坊父子关系考丰坊选择黄佐为伪托的对象,是经过非常慎重的综合考量的结果,而这一切都建立在丰坊

16、对黄佐十分了解的基础之上。那么黄佐与丰氏父子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实际上,对于黄佐而言,丰熙是值得尊敬的师长和前辈,而与丰坊并无深交。3.1丰坊所描述的黄佐与丰氏父子的关系在丰坊所伪造的黄佐世界里,即 鲁诗世学中丰坊以黄佐的名义代自己发言的逻辑体系中,黄佐是丰熙极为重要的弟子,他围绕 鲁诗 的解读皆因秉承先师之志。甚至其辱骂季本,也是因为季氏“于 诗 学实无毫发见闻而妄著 解颐,专以攻讪 正说 为事”2 723。鲁诗世学 中有三处较为详细的论述:其一,鲁诗世学序 曰:“古文 鲁诗 摹于虞喜,废于天监、贞观,发于宣和、绍兴,而重于赵明诚、黄伯思、董逌、洪适、胡元质、范成大,其亦有数存焉。丰清敏公

17、为之正音,其后文忠公、简庵公、西园公世有论著,先师一斋先生集为 正说,以宋世摹本授佐,俾订成之。先师既没,佐起为宫詹,获睹秘阁石本,盖敬且信先师之志,以思无邪为主,以温柔敦厚为教,以正人心扶世道为任。佐也无似,四十年间博学详说,论世尚友,求不下愧于子贡,无负于先师,不敢不勉。嘉靖壬戌之冬,先-40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师嗣子贡生以其所述 考补 寄至泰泉草堂,以序请因,总名曰 鲁诗世学,序以复之。”2 629此序说明了三个问题:第一,丰熙家传摹于虞喜的古文鲁诗 的宋世摹本,并以此教授黄佐。第二,黄佐在担任宫詹时,见到了秘阁所藏的 石经鲁诗。第三,嘉靖壬戌年(1652),丰坊寄 考补 于黄佐,鲁诗世学

18、 成,黄佐作此序。其二,关雎考补,黄佐用近四千字非常详细地说明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追溯丰氏家学渊源,“四明丰氏,唐世以来名儒辈出,盖自清敏至先师一斋先生,十有四世专门诸学,藏经史百家六万余种。先师父子好学尤笃,昼夜披阅,每忘食寝”2 693。第二,黄佐辛巳(1521)登科后,受业于丰熙,丰氏家族因“徽宗诏贮秘书省,时清敏公为御史中丞兼侍讲,赵明城、黄长睿、董彦远、陆农师相继入秘省,故皆有拓本,今石藏御库拓本在内阁,吾家自敏公暨奉直先考皆有辑录”2 693,故存古文 鲁诗 的宋世摹本,丰熙以此教黄佐,并详细为其解释 石经 的不同种类。第三,丰熙作 鲁诗正说,嘱咐其子丰坊:“时学方宗朱 传,勿轻

19、示人,唯才伯可与议也。”2 693第四,黄佐起为宫詹之后,得见内阁 石经,与唐顺之皆摹之。第五,季本认为丰熙“所据蔡邕 石经 捗郑樵 通志略,石经 刻于汉末,寻遭兵火不存”2 693,黄佐反驳曰:“先师与佐考订乃虞喜所摹孔壁之古文,非蔡邕之八分也。”2 693并叙述了王阳明与其在广州会面时关于秘府 石经鲁诗 的讨论,最终“阳明怃然”2 693,而季本诈称阳明之徒攻击 正说,因此黄佐于 考补 欲与之辨。其三,鄘风考补 曰:“予家食时,见甘泉子,云秘阁有 石经鲁诗,心切识之。既登第,谒先师一斋先生,出宋时摹本以示,因假归庆寿寓馆,手摹终篇,以复于甘泉,并质诸王浚川、陆虞山、陈琴溪、舒梓溪、王纯父、

20、薛君采诸子,皆曰 此孔门之传也。唐贞观问始,专主毛公,而 鲁诗 近废。近世,举业有 大全 等书,专主朱氏,然毛本简编错乱,而朱多邪说,弊也久矣。于是先师方为 正说,命予检阅四百余家之说,相与选择而润色之,辑为成书,盖先师之志在于辟邪说,正人心,敦人伦,美风俗,使万事之下,如披云雾而亲青天,岂小补哉?妖孽季本,酷吏白丁,其于 诗 学实无毫发见闻而妄著 解颐,专以攻讪 正说 为事。”2 723此处论述大致与前文相同,但值得注意的是:第一,黄佐是从湛若水处知晓秘阁有 石经鲁诗,在手摹丰氏宋时摹本之后又曾拜谒甘泉子,并得到了当时众学者皆认为此 鲁诗 得孔门之传的肯定。第二,黄佐强调举业专宗朱氏,朱氏专

21、宗 毛诗,而朱多邪说,其弊已久,因此丰熙作 正说。综上所述,在丰坊所伪造的黄佐世界中,黄佐在正德十六年(1521)受业于丰熙之前,已经从湛若水那里知晓了秘府 石经。拜师之后,丰熙为黄佐解释了不同 石经 的种类,并传授其家传的古文 鲁诗 的宋世摹本。嘉靖十九年(1540)黄佐升翰林侍读,掌南京院事,因此得见秘府 石经,与唐顺之等人皆手摹,后又携此摹本拜谒湛若水,众学者得见此本评价甚高。其师丰熙据家传 石经鲁诗 作 鲁诗正说,却被季本质疑 石经 真伪,故而黄氏反驳季本欲与之辨,所论皆被丰熙之子丰坊录于 考补。最终,丰坊将其家传 鲁诗辑为 鲁诗世学,黄佐为此书作序。3.2黄佐实际与丰氏父子的关系黄佐

22、 泰泉集 关于丰熙的相关记载主要有一斋记 明翰林院学士奉政大夫一斋先生丰公墓碑(以下简称 墓碑)等。据 一斋记,可以得到以下几个信息:第一,黄佐的确曾受业于丰熙。“佐昔待罪承明,受业于白庵先生,辱以佐为可教也。”10 723据 墓碑 补充:“岁 辛 巳(1521),先 生 奉 诏 教 庶 吉 士,佐 与焉。”101068然而,据 明世宗实录 正德十六年(1521)记载:“丁丑,改进士廖道南、江汝璧、詹泮、郑一鹏、童承叙、黄佐、二十四人为翰林院庶吉士,命掌詹事府事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刘春、按,“曰丁”,据文意改“白丁”。-41杨颜珲 吕斌:丰坊 鲁诗世学 伪托黄佐考翰林院侍讲学士刘龙专管教习。”

23、15 109并未提到丰熙。在黄佐 东川刘文简公集序 中可以找到答案:“正德辛已夏六月朔,佐甫入翰林,厕吉士之末,有诏俾往受业。将及门,而先生薨矣。”10 947刘文简公即刘春,其薨逝后,才由时任右春坊右谕德的丰熙奉诏教庶吉士。但实际上,这段师生关系非常短暂,嘉靖二年(1523)九月,黄佐奉命作为岷府册封副使,前往永州册封南渭安和王朱彦滨。嘉靖三年(1524)“大礼议”之争再起,旁支藩王入皇室继承宗祧,而“旁支因其支裔承袭王位而被追封为王者,其谥号的特点大致同世子追封”16,这种情况在嘉靖之后显著增加,本身具有其特殊性。丰熙正是受“大礼议”事件影响而流放至福建镇海卫,十三年后卒于戍所。第二,黄佐

24、与丰熙有书信往来。“先生近以 一斋 易其号,书来,俾佐记焉。”10 724可见,黄佐对丰熙颇为尊敬。只是除了丰坊伪作 鲁诗世学 古书世学 托名丰熙的正说 集说 之外,丰熙仅有存诗数首,因此无法得见丰熙写给黄佐的书信资料。第三,一斋记大致作于嘉靖十四年(1535)左右。所据为“自违承明之直已十有一载。且先生戍闽,殆逾一纪”10 724。通过 墓碑 则更能感受黄佐对丰熙的敬重与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1521至1523年间,二人经常讨论学问。“及佐授官后,每左顾及相召,必与佐言,终日弗倦;或评佐诗文,必有起予之叹,盖知佐深矣。”10 1069墓碑 记载了黄佐与丰熙讨论佛老之说、阳儒阴释之学。1523年

25、之后,“佐不肖出使南渭,亦转臬佥,弃官归养。先生在闽,手教再三,墨妙笔精,观其心画,而其自得者可知也”10 1069,则是通过书信相互往来。嘉靖五年(1526年)郊祀大礼之后,黄佐上 郊祀礼成广恩疏,引用宋代“郊祀”时大赦天下的典故,试图为“大礼议”事件中受到牵连的蒋冕、丰熙、杨慎等人请求特赦,但并未被采纳。至于丰坊,黄佐只是在 墓碑 略有提及:“(丰熙)子男二。长坊,乡举解元,嘉靖癸未(1523)进士南京吏部主事;次墀,葬于县东五十里北山之原。”10 1068“坊更名道生,属者贻书俾佐表先生之墓。”10 1070姚际恒在辨伪时称黄佐“乃道生座师”4 6或“乃坊之师”5 5。但实际上,无论是丰

26、坊还是黄佐都不曾以师生相称。不过,墓碑 有言黄佐与丰熙“尝同考礼闱,主试顺天武举各一,得人最多”10 1068,据二人仕途经历,这个时间只能是嘉靖二年(1523)癸未,而丰坊正是此年赐进士出身。泰泉先生黄公行状 曰:“会试,充同考试官,阅北春秋 卷。录成,而 诗 义不称,众不肯署名,公易之,乃授梓。”10 11若按此说,则称黄佐为丰坊“座师”并无不可,不过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嘉靖二年进士登科录17在考官的相关资料中并无记载黄佐与丰熙的信息。而从现存资料看,黄佐除了这两篇与丰熙相关的文章外,并没有与丰坊交往的任何记载。此外,嘉靖十六年(1537)丰熙殁,嘉靖十七年(1538)丰坊效仿张璁、

27、夏言“诣阕上书,言建明堂事,又言宜加献皇帝庙号称宗,以配上帝”18 5071-5072,此举虽大悦世宗,却并未给丰坊带来高官厚禄,反而使得“人咸恶坊畔父”18 5072。黄佐虽无就此事的相关言论,但他学宗程朱,对儒家礼教尤为在意,“大礼议”时虽因南下永州册封南渭安和王而未及参与,却曾为蒋冕、丰熙等人请求特赦,黄佐对此事的态度可见一斑。所以,对于丰坊的此种行为,黄佐定然不耻。总之,对于黄佐而言,丰坊只是丰熙之子而已。因此,黄佐与丰熙的关系实际上是,丰熙正德十六年(1521)奉诏教庶吉士,而黄佐位列其中,因此他们有了一段短暂的师生关系,黄佐十分敬重丰熙。嘉靖二年(1523)黄佐前往永州册封南渭安和

28、王,嘉靖三年(1524)“大礼议”事件丰熙流放福建镇海卫,此后二人有书信往来。因此,对于黄佐而言,丰熙是十分值得敬重的师长,丰坊则是师长之子。4丰坊选择大量伪托黄佐的原因丰坊费尽心思建立起黄佐和 石经鲁诗 的相关联系,其目的不外乎是令人信服丰氏家传 鲁诗 并非作伪。在丰坊想要利用政治投机性献媚于世宗而失败之后,他站在了大部分士人的对立-42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面,人品也受到质疑,因此,他需要一个既符合与丰熙关系亲密,又有较大影响力的对象来代他发言。显然黄佐正是这个非常合适的选择。4.1黄佐具备丰坊所需要的影响力黄佐出身于名门望族香山黄氏,虽然宦海沉浮,在政治上起起落落,但黄氏无论在任期间还是返粤

29、之后,都非常注重教育事业,致力于兴儒学行教化,并主持编纂大量的史志等地方文献。授徒讲学使得黄佐门生遍布,如官至南京工部侍郎的欧大任、刑部主事的梁有誉、河南布政使的黎民表、山西按察司佥事吴旦、南京兵部车驾司主事的李时行等“南园后五子”皆出其门。因此,黄佐具备丰坊所需要的影响力。其一,黄佐出身香山黄氏世家,自身成就很高。香山黄氏相传为蜀汉将军黄忠之后,明朝中叶,黄从简从筠州入粤,先定居南海,后迁至香山。其代表人物便是双槐公黄瑜、粤洲公黄畿、文裕公黄佐祖孙三代,他们的影响力非同一般。黄佐学问渊博,著述宏富,成就卓著,与丘濬、陈献章并称为明代广东三大学者19。其学术遍涉经史子集,黄宗羲称其“典、礼、乐

30、、律、词章,无不该通”20。黄氏著述包括经部16种:诗经通解 25卷、礼典 40卷、续春秋明经 12卷、春秋传意 12卷、乐典 36卷、乐记解 11卷、河间乐记 9卷、大司乐考 10卷、泰泉乡礼 7卷、小学古训 1卷、理学本原 姆训 1卷、敷教录 1卷、论原 10卷、论式 3卷、举烛杂编 等。史部14种:南雍志 24卷、皇明千家姓纂 12卷、革除遗事 16卷、革除遗事节本 6卷、广州人物传 24卷、广东通志 70卷、广州府志 70卷、香山县志 8卷、翰林记 20卷、罗浮山志 12卷、广西通志 60卷、黄氏家乘 20卷、殿阁词林记 22卷、新会县志 等。子部2种:庸言 12卷、漱芳录 等。集部5

31、种:两京赋 2卷、泰泉集 60卷(另有10卷本)、六艺流别 20卷、明音类选 18卷、唐音类选 24卷等。基于他多方面卓越的学术成就,四 库 馆 臣 称 黄 佐“在 明 人 之 中 学 问 最 有 根柢”21 1053,所以,即便丰坊作伪之时黄佐并未完成所有的论著,但黄佐能为他带来的影响力是可以想见的。其二,黄佐重视教育,致力于兴儒学行教化,门生遍布。黄佐的仕途并不顺遂,自正德十六年(1521)成为庶吉士后,他曾先后两次致仕。嘉靖五年(1526)黄佐连上四疏 给假省亲疏 获允归家,嘉靖七年(1528)在出任江西任按察司佥事途中改任督广西学校官,在任期间“修书院,育人材,日与诸生讲明 理一分殊

32、之旨,因辑 理学本源以端士习,又撤淫祠,行射礼,举节孝,立乡社,择士民及瑶、僮之子弟者教之,风化大行”22。嘉靖九年(1530),因母亲病重,他上 患病不职乞休侍养疏 两次之后,致仕弃官。嘉靖十年(1531),因“远近学者踵至,始辟粤洲草堂以居之”10 11,开始讲学。嘉靖十五年(1536)到嘉靖二十五年(1546)间,黄佐又先后被启用为翰林院编修左春坊左司谏、翰林侍读,掌南京院事、南京国子监祭酒。直至嘉靖二十六年(1547),朝廷下诏任黄佐为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但黄佐因河套事与夏言不合,就此致仕归粤讲学。黄佐在粤建泰泉书院,在桂重建宣成书院和湘山书院,授徒众多,门生遍布,其中最有名的就是

33、“南园后五子”。故清人认为黄佐为岭南诗派领袖:“然岭表自 南园五先生后,风雅中坠,文裕力为起衰,如黎维敬、梁公实辈,皆其弟子。嘉靖中,南园后五先生,二子与焉。盖岭南诗派,文裕为领袖,功不可泯也。”23有振兴文风之功:“泰泉先生崛出南海,其持汉家三尺,以号令魏晋六朝,而指挥开元大历。变椎结为 按,黄佐 郡志自叙先世行状(泰泉集,第1260-1276页)所论甚详。曾燕闻 十八世书香的岭南黄氏“文化世家”(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43-46页),黄雪敏、区婉仪 岭南香山黄氏文化世家考述(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第10-16页)等岭南香山黄氏的相关研究皆从其说。按,其

34、中 论原论式两京赋 等著作已并入 泰泉集 60卷本存;乐记解河间乐记 存于 乐典;礼典 附于 六艺流别,未独立成编;大司乐考理学本源举烛杂编姆训敷教录续春秋明经春秋传意皇明千家姓纂黄氏家乘新会县志漱芳录 等著作均已不存。-43杨颜珲 吕斌:丰坊 鲁诗世学 伪托黄佐考章甫,辟荒薙秽于炎徼。功不在陆贾、终军下也。”24所以,四库馆臣论黄佐“文章衔华佩实,亦足以雄视一时,岭南自南园五子以后,风雅中坠,至佐始力为提倡,如梁有誉、黎民表等皆其弟子。广中文学复盛,论者谓佐有功焉”21 1503。4.2黄佐能为丰坊提供作伪所需要的佐证材料由于丰熙与黄佐关系深厚,丰坊十分了解黄佐,因此他具备伪托黄佐的基础条件

35、。而黄佐又恰恰可以满足丰坊作伪所需要的佐证材料。其一,据 明世宗实录 嘉靖十九年(1540)记载:“甲申,升翰林院编修兼左春坊左司谏黄佐为侍读,掌南京翰林院事。”25因此,职务的便利使黄佐在南京见到了很多不为人知的资料,如他编订革除遗事 时“搜出留台案卷榜文,录以见示,悉与兄所示绑缚册簿悉合”10 487,为王度作传亦是“得中秘书参互考之,始闻其概云”10 713。在 书双槐岁抄目录后 黄佐记载尤为详细:“惟馆阁一二事,犹阙疑焉。比佐窃禄留院,堂之东一钜柜扃鐍,案牍虽 吴元年,楮墨完整如新,因据而补之,洪武中科第及永乐初吉士姓名是也。”10 996所以,丰坊伪托黄佐得见“秘府 石经”便顺理成章

36、。为了更加令人信服,丰坊甚至将时任翰林院编修兼春坊右司谏的唐顺之也拖入其伪造的世界为其服务。丰坊于 邶风考补 中假称唐顺之曰:“顺之读书中秘,得与泰泉黄子同观天府 石经鲁诗。”2 714其二,据 明史 载,黄佐“寻省亲归,便道谒王守仁,与论知行合一之旨,数相辨难,守仁亦称其直谅”18 4177,事实上,黄佐 庸言 记载了他与王阳明嘉靖二年(1523)和嘉靖七年(1528)的两次辩论。但他们讨论的主题都是围绕“知行”关系,王阳明试图以“天下今皆悦吾言”26 卷九来说服黄佐认同其说,黄氏则曰:“颜渊无所不悦,冉有则勉强谓非不悦尔,恐人各自有夫子。”26 卷九“季、薛二子拉予往受业,予荒遁山中。”2

37、6 卷九黄佐曾多次在 答王阳明书 与崔洹野书 答汪方塘思书 书 辨学论 后 等文中提到他与王阳明的论辩内容,大都关于“知行”及佛、道空谈,崇尚顿悟等阳儒阴释的相关问题。丰坊却据此捏造出王阳明与黄佐关于秘府 石经鲁诗 的讨论,并以黄佐名义称王氏“夫先海日公固知秘府有 石经 矣”2 694。正如上文所言,丰坊将唐顺之、王阳明、湛若水等都牵涉其中,无非都是增加 石经鲁诗 的真实度。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季、薛二子”中的季氏,正是季本。在黄氏的著作中,这是唯一一次提到季本,然而丰坊考补 满篇皆是托名黄佐怒骂季本之言。其三,黄佐著有 诗经通解 专论 诗。诗经通解序 是朱彝尊论证丰坊伪托黄佐所依据的重要材料

38、,姚际恒也有提及 诗经通解 与伪书 申培诗说 子贡诗传 的师承关系。实际上,除了 序中所涉及的黄佐不赞同 诗经“鲁最为近”27 序以及 凡例 黄佐视杨文懿改编 诗 序为“师心自用,僭妄甚矣”27 凡例,还有很多方面黄佐和丰坊的解诗 截然不同,如对待朱熹的态度。明史 称黄佐“学以程朱为宗”18 4175。黄佐对朱熹非常崇敬,一般称“朱子”或“子朱子”,凡例 称“俱以子朱子集传 为主”27 凡例。虽然实际上黄佐并非独遵朱熹一家之言,而是以兼容并包的态度试图集众家之所长,但对于不同于 诗集传 观点的著作,黄佐或是采用以“取其无碍于 集传 者入 通解”25 凡例的标准,将不同的观点“择其可取者并入分注

39、”27 凡例,或是一方面解释为“兹亦子朱子之志也”27 凡例,但又委婉指出“与 集传 大不相同,然观子朱子之意,则亦未尝断以 集传 为是也”27 凡例。这是因为朱熹 诗集传 作为明代科举的官方指定用书,黄佐不论是作为举子,还是主管教育的官员,还是讲学的授业者,身份虽有转变,但奉朱熹 诗集传 之说为圭臬的观念则是一贯的。然而,丰坊对朱子的态度却并非如此,因此他所伪造的黄佐对朱熹非但没有尊敬,甚至持贬损的态度,如 关雎考补曰:“朱元晦倔强好异,始更以指后妃。”2 692更假托以丰熙的角度嘱咐丰坊:“时学方宗朱 传,勿轻示人,唯才伯可与议也。”2 693在 鄘风考补 中,丰 据徐渭 长沙公行状 载,

40、嘉靖七年(1528)“新建伯始建敷文书院于南宁,至是遂留先生使主教事,未几,新建伯还师广东待朝命,先生亦归揭阳”(徐渭 徐渭集 长沙公行状,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45页)。-44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坊则说:“近世,举业有 大全 等书,专主朱氏,然毛本简编错乱,而朱多邪说,弊也久矣。于是先师方为 正说。”2 723显然可以说,丰坊是站在了朱熹的对立面,这与黄佐实际解 诗 的立足点有本质的区别。所以,刘毓庆在 季本、丰坊与明代 诗学 一文中曾提出:“尽管他们二人(丰坊、季本)相互攻击,但他们的思路却很相似,同样都受到了王阳明的影响。”28但即使 诗经通解 运用了独特的融合了“诗教”与“性情

41、”的以诗解 诗 的方式来解读 诗经,虽不仅从政治教化的文体功能方面解诗,同时也兼顾了“诗缘情”的传统,注重文学性的审美功能,其本质却还是为了满足科举制艺的现实需求而编纂。5余论实际上,除了上文所提到的这些,其实还有很多材料可以佐证丰坊 鲁诗世学 伪托黄佐。譬如黄佐学术以“博约”为宗,其藏书颇丰,有自己的藏书楼“宝书楼”。对于考据学也很擅长,他认为“学必博通 六经,而后能知本,故 书 曰:学于古训,乃有获。此仲尼之所以信而好古也”10 1015。所以,黄氏经常会提到藏本、考证等相关的信息,如孔子家语序 曰:“尝阅王文恪公所著 震泽长语,知公家藏有宋版肃本,乃贻书其姻家贞山陆君浚明,即询得之,因录

42、而藏焉。斯编也,燕泉公尝遍求诸海内而不获,佐乃一旦得诸贞山。”10 930与范东明书 曰:“承教 乾坤凿度,非真本,以 易 注疏证之,诚然,诚然!鄙性好古,尝考两汉以前经籍。”10 504再如 史记考要序黄佐提到柯维骐,称其“家学世以 春秋 鸣”10 918,既然黄佐会关注家学渊源与藏本、辨伪、考证等考据学的内容,以 石经鲁诗 影响程度,黄佐不可能连只言片语都未论及。因此,丰坊假托黄佐的言论作为 石经鲁诗 确有其书的论据本身就是不成立的。此外,丰坊不止伪托了黄佐,如上文所涉及的唐顺之、王阳明、湛若水等人,丰坊实际上是构建了一个虚拟的学术圈,他攀扯了很多前世与当世的大儒与学者为他的伪书作证。如

43、关雎续考:“按,三体石经,魏主邵陵,厉公正和二年,重校诸经,诗则兼用鲁齐韩毛四家,诏虞喜、邯郸淳、钟会以三体书,刻之于石。三体者,喜摹孔壁古文,而淳以小篆,会以八分附其后,盖以释古文,使人易晓夜。至唐太宗,乃初榻本,刘原父、赵明诚、陆农师、黄长睿、董彦远、尤延之、洪景伯、吴才老、陆放翁,皆及见之。今内阁亦有石本,杨东里、鲁西墅、程篁墩、李西涯、吴匏庵、乔白岩、何燕泉、都南濠、王浚川、湛甘泉、崔后渠、陆俨山、杨升庵、舒梓溪、黄泰泉、唐荆川,皆有摹本藏于家。”2 690涉及如此多学者,按理说其书不可能有比较大的影响力,但以 鲁诗世学 为例,确有不少人信以为真,如四库总目 鲁诗世学 提要中提到的康熙

44、中礼部侍郎平湖陆葇乃尊信其中三年之丧必三十六月之说2 204。刘毓庆曾论及丰坊伪书在当时能轰动一时,除了明人浅薄的缘故,还因为其观点的本身有一定合理性29。个中缘由或值得更加深入的探究。6参考文献1季本.诗说解颐:卷二 M.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胡宗宪刻本.2丰坊.鲁诗世学 M.丰稷,正音;丰庆,续音;丰耘,补音;丰熙,正说;丰坊,考补;何昆,续考.山东:齐鲁书社,1995:第60册:629-831;第61册:1-204.3朱彝尊.曝书亭集:卷四十二 M.上海:世界书局,1937.4姚际恒.诗经通论 M.顾颉刚,编.北京:中华书局,1958.5姚际恒.古今伪书考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

45、39.6林庆彰.林庆彰著作集 丰坊与姚士粦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61-135.7王赫.丰坊经学作伪研究 D.南京:南京大学,2019.-45杨颜珲 吕斌:丰坊 鲁诗世学 伪托黄佐考8黄虞稷.千顷堂书目 M.瞿凤起,潘景郑,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9曹秉仁.(雍正)宁波府志:卷三十五 M.清道光二十六年慈溪沈琛其沈氏介祉堂重刊本.10黄佐.泰泉集 M.陈广恩,点校.南京:江苏凤凰出版社,2021.11徐景熙.(乾隆)福州府志:卷七十二 M.清乾隆二十一年刻本.12朱朝瑛.读诗略记 论伪诗传:卷首 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13何楷

46、.诗经世本古义 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14顾起元.说略:卷十二 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15“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明实录70 明世宗实录:卷二 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5:109.16王浩淼,徐梓又.明代藩王谥号的特点 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22,34(1):58.17龚延明.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点校本 中 M.邱进春,点校.宁波:宁波出版社,2016:327-329.18张廷玉,等.明史 M.北京:中华书局,198519温汝能.粤东诗海 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3

47、58.20黄宗羲.明儒学案 文裕黄泰泉先生佐:卷五十一 M.北京:中华书局,1985:1199.21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 M.北京:中华书局,1965.22郭棐.粤大记 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723.23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十一 M.郭绍虞,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297.24屈大均.广东新语 M.北京:中华书局,1997:355.25“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明实录82 明世宗实录:卷二 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5:4918.26黄佐.庸言 著述 M.明嘉靖三十一年孙学古等刻本.27黄佐.诗经通解 M.明嘉靖四十年刻本.28刘毓庆.季本

48、、丰坊与明代 诗 学 J.中国文学研究,2003(3):47-51.29刘毓庆.从经学到文学:明代 诗经 学史论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200.A Study of the Fabrications on Huang Zuo in Feng FangA Study of the Fabrications on Huang Zuo in Feng Fang s s Lushi ShixueLushi ShixueYang Yanhui,Lv Bin(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Xiangtan University,Xiangtan 4111

49、05,China)Abstract:Abstract:Although according to Feng Fang,the book entitled Lushi Shixue(literally on the Lu Poetry)contains Zhengyincomposed by Feng Ji(Song Dynasty),Xuyin by Feng Qing(Ming Dynasty),Buyin by Feng Yun,Zhengshuo by Feng Xi,Kaobuby Feng Fang and Xukao by He Kun,etc.,it was actually f

50、abricated by Feng Fang alone.Feng Fang made those substantial fabrications with a view to proving the existence of Shijing Lushi(literally the Lu Poetry inscribed on stones)by leveraging Huang s influence,defaming and vilifying Ji Ben,and carrying forward the knowledge handed down by Feng Xi(his fat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