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10T龙门吊安全技术交底1.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931438 上传时间:2024-06-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T龙门吊安全技术交底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0T龙门吊安全技术交底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0T龙门吊安全技术交底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0T龙门吊安全技术交底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0T龙门吊安全技术交底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0T龙门吊安全技术交底工程名称 大西铁路客运专线14标交底日期2012.527交底人复核人接收单位作业一队接受人交底内容:1、 起重作业(1)吊装作业指派专人统一指挥,吊机指挥信号一般采用手势信号和对讲机相结合的方式,手势信号是表示指挥的动作,对讲机是音响辅助,告知司机准备、注意、开始,甚至在发生紧急事件时的紧急指令。参加吊装的起重工要掌握作业的安全要求,其他人员要有明确分工。(2)吊装作业前必须严格检查起重设备各部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进行试吊,各种起重机具不得超负荷使用。(3)作业中遇有停电或其他特殊情况,应将重物落至地面,不得悬在空中。二、作业人员要求(1)参加龙门吊机操作,施工的作业

2、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无作业禁忌疾病、定期进行体检,凡有不适者,均不得从事起重吊装作业。(2)作业人员上班时发现自己人有头昏、恶心、腿脚不适者应暂做休息、如休息后仍觉不见好转者应离开工作岗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危害。(3)作业人员应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应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着软底的防滑鞋,扎紧袖口,束好衣服下摆,扎好裤管口做到衣着灵便。(4)从事起重吊装的作业人员必须服从分工、听从指挥、互相合作,相互配合,在保证安全施工的条件下开展施工。(5)从事吊装作业的人员必须在完善了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做到各项安全设施完善,就位后方开始施工作业。(6)在起重吊装作业中,做到统一信号

3、,统一指挥,服从指令,密切配合,当发现有紧急情况时,每个人都有权命令吊机司机采取紧急措施。(7)从事起重的作业人员严禁岗前饮酒、作业中打闹、开玩笑,在作业环境中睡觉,在危险处休息,严禁因争抢时间而违章冒险作业,打赌斗狠。(8)无论起重司机、司索工、信号指挥员和起重工,必须严格按起重作业“十不吊”进行操作。(9)作业完毕,应对龙门吊机进行机停机防护,经司机检查无误后,作业人员方可离开工作岗位。3、作业要求1、 操作员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关部门颁发的上岗证。熟悉机械性能,熟练操作。2、 开车前必须检查所有机械部分、电气部分是否处良好状态(包括限位器、钢丝绳、吊具、制动器),同时进行润滑,运

4、行时道上的障碍物首先应清除。3、 门吊每次起动前必须响铃提示工作人员,并空载试车,检查起重小车起升电机、制动器及运行电机、制动器是否灵活。4、 应指定专人负责挂钩和信号指挥作业,门吊司机要和员工协调配合。5、 重物提升和下降时操作应平稳匀速,重物下禁止人员停留和来往穿行。6、 吊运重物时,严禁从车上和人员头上越过,应看清信号听从专人指挥。移动物件提升高度至少应在0.5米以上,空车走行时吊钩应离开地面2米。7、 不许吊着重物在空中长时间停留,吊着重物时,司机和信号指挥人员不得离开工作岗位。8、 门吊运行时,严禁任何人停留在机架及攀登门吊。吊起重物后应慢速行驶,行驶中不得突然变速或者倒退。9、 门

5、吊行走时,两侧驱动轮应同步,发现偏移应停止作业,调整好后方可继续使用。门吊使用前应检查设备的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钢丝绳、吊钩限位器 等应完好,电气部分应无漏电,接地装置良好。10、 起吊轨道板时,吊具卡爪卡紧位置应均匀布置在轨道板上,使起重小车整体受力均匀,并插入摆臂销。11、 各个驱动机构作业中发生异味、高温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使用。大车传动链条应拉紧,横梁两端悬臂放下时,相应安装牢阻止天车滑出横档。12、 在起吊中,由于故障造成重物失控时,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向无人处下放重物。禁止起吊轨道板之外未知重量的重物。13、 附近有变电站、信号发射塔等的位置,严禁使用遥控装置

6、操作。14、 门吊进行悬臂起吊作业时,严禁执行其他任何动作。15、 吊装施工应严格遵守“十不吊”的规定:16、 作业完毕后,应停放在指定位置,吊钩升起,并切断电源,并将遥控锁好交由指挥保管。4、使用前检查(1)吊机拼装完毕后,应经设计人员和技术部门进行复核验算,并参照设计,对已拼装好的骨架进行复核是否符合设计,发现问题及时指出,令其整改。(2)作业人员、负责司机应对龙门骨架、天车轨道、起重机构、走行机构进行检查,检查螺栓是否符合设计的大小、数量,销钉是否穿满、到位,保险销是否全部穿满、到位,螺栓是否施拧到位,焊接的焊缝是否符合设计要求。(3)由测量人员对行走的轨道进行测量,以保证龙门走道高差、

7、轨距符合设计要求。(4)由司机、电器安装人员检查各电路及控制元器件是否符合设计和安全用电要求,系统是否有良好的接地装置。(5)检查各部位的安全装置是否齐备、灵敏、可靠。(6)安全标志设置于明显处和危险部位,提示标志按规定要求设置。(7)与作业人员制定岗位职责,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8)机械调试,试车、试吊准备,进行整车试吊调试、试吊活动必须由设计人员、技术主管负责人,生产主管负责人,质检负责、安检人员、行政负责人和负责司机、拼装吊机的工长参加。5、安全用电(1)龙门吊总用电负荷应与供电能力相适应,电压、电流都在允许范围之内,所有电路设计应符合安全用电规范要求。(2)龙门吊机的各用电器件,电线电

8、缆,应绝缘良好,性能可靠,每台电机都有应做到“一机一匣一漏电保护”,龙门吊机的总电源应采用专用配电箱,不得与其它机械设备混用,避免出现差错。(3)吊机的机房内和操作室应设有紧急开关,以便在紧急情况出现时断电应急。(4)操作室内的配电箱应放置稳固,并且具有防雨、防潮、防尘功能,操作室应具有能锁闭的房门。(5)一当发生电器故障,应及时请电工进行排查、处理,当发现电路出现问题,在没有找出原因前,不得强行使用吊机。6、作业前检查(1)司机在上吊机前应对走行的线路(轨道)进行检查,发现轨道上有障碍物时应予清除,发现轨道有异常或有螺栓松动,应及时给予完善。(2)检查吊机金属骨架,起行机构是否正常,各连结件

9、有无松动。(3)检查钢丝绳外表情况及绳卡牢固情况。(4)检查电源电路情况,确认无漏电后方可上机作业。(5)作业前应进行空载运转,在确认各机构运转正常,制动良好可靠,各限位开关灵敏有效后方可作业。(6)开车前应发出音响信号(电铃)示意,重物起吊或下降操作应平稳匀速,动作不宜过大,防止摆动。7、作业中检查(1)重物起吊前应与信号指挥人员取得联系,明确物体的重量和作业任务;重量不明的吊物应进行分析估算;选用的吊具、索具应验算是否符合安全吊装要求,重物的栓挂是否平稳牢靠,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作业。(2)吊运重物时行走和横移时应鸣铃示警,起重物下禁止站人,重物不得从人头上通过,空钩运行时必须起升到2m以上

10、高度,谨碰撞人头。(3)吊起重物后作横移或纵移时,动作不宜过大,尽可能保持重物平稳,减少摆动。(4)操作时应注意电动葫芦的高度和起重量,严禁超载超限使用,严禁作斜拉起吊。(5)初次使用吊机出现滑轮组打绞时,应尽快采取措施将钢丝绳破劲,以防吊重后出现严重磨损现象。(6)吊机行走时应注意主电缆的收放情况和走行轮啃轨情况。(7)机械运转过程中严禁对机械加油维修、保养。(8)作业中发现人员伤害事故时,必须首先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并做好记录。(9)六级以上大风、大雨、大雪、大雾天气不得进行起吊作业。(10)作业中严格执行起重作业“十不吊”:8、 作业后检查(1)1吊机作业后应将吊机停放在轨道中间的安全位置

11、,吊钩起升至上部位置,起重天车停在靠操作室一侧,并打好天车的止轮器或夹轨钳,吊钩上不得悬挂重物。(2)吊机停机后,将所有操作开关打到零位、方可离开工作岗位。(3)停止工作后,切断吊机总电源,打好吊机止轮器(或是夹轨钳)检查吊机停车状态是否安全,确认无误后方可下班,离开工地。9、安全操作(1)起重作业人员应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本机的安全操作规定,作业中认真按起重作业“十不吊”进行作业。(2)参加作业的全体人员在作业前应进行技术交底,强调安全操作技术,全面落实安全措施。(3)登高作业和登高维护、保养、检修人员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按高处作业着装要求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系好安全带。(4)起重

12、作业的吊具、索具、辅具等到一律不准与电气线路交叉接触。(5)起吊时应事先将运行线路沿途有碍梁体运行的物件清运搬开,以保证作业顺畅、顺利进行。(6)吊运的重物在空中运行不准碰撞任何设备和物体,吊重物不得在空中长时间停留。(7)吊运重物在道路中停放时,放置位置不得影响道路畅通。(8)正确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作业时必须戴好安全帽。10、维修与保养(1)润滑起重机各机构的工作性能和寿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润滑。 润滑时,机电产品的保养、润滑参见自身说明书,走行大车、吊重桁车等应每周注一次润滑脂。卷扬机加注工业齿轮油(SY1172-80)200,应经常检查油面高度,及时补充。(2) 钢丝绳钢丝绳应执行起重机

13、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的规定。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该予以报废:整条钢丝绳断裂。麻芯外露。局部外层钢丝伸长呈笼形状态。钢丝绳打死结。锈蚀严重,锈蚀量达40%。磨损严重,磨损量大于40%。断丝率在一个捻距内断丝,同向捻达5%;交互捻达10%。表面磨损或锈蚀按折减后的断丝数报废。(3) 滑轮组主要检查绳槽磨损情况,轮缘有无崩裂及滑轮在轴上有无卡住现象。(4)车轮定期检查轮缘和踏面,当轮缘部分的磨损或崩裂达到10厚度时应更换新轮。 (5)制动器每班应检查一次。 制动器应动作准确,销轴不许有卡住现象。闸瓦应正确贴合制动轮,松闸时闸瓦间隙应相等。说明:本交底记录一式二份,安质部、班组负责人各一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技术交底/工艺/施工标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