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三全育人”视域下东北抗联精神融入思政课优化路径探究_尚洪娟.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92945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0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全育人”视域下东北抗联精神融入思政课优化路径探究_尚洪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全育人”视域下东北抗联精神融入思政课优化路径探究_尚洪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全育人”视域下东北抗联精神融入思政课优化路径探究_尚洪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辽宁科技学院学报第 25 卷文章编号:1008 3723(2023)03 096 04doi:10 3969/j issn 1008 3723 2023 03 028“三全育人”视域下东北抗联精神融入思政课优化路径探究尚洪娟(辽宁科技学院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辽宁 本溪 117004)摘要:2019 年 1 月,教育部提出了“三全育人”的要求,并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接受与认可,特别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三全育人”的内在逻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后简称为思政课)的教育基本理论互相联系、密不可分、内在统一,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深入挖掘东北抗联精神,是更好地实现“立

2、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一环。文章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对东北抗联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进行深入探究,力求为高校的思政课提供一定的借鉴。关键词:三全育人;抗联精神;思政课;大学生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在当今的高等教育中仍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三全育人”的理念符合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的目标,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探索东北抗联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新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相关概念界定1 1“三全育人”“三全育人”是指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的育人,确保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

3、多元化1。“三全育人”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着“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为未来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高校的思政课当中,需要树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理念,构建起贯通的学科体系,具体来看就是要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达到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的目的。(1)全员育人。是指高校所有的教职工、家庭、社会都需要参与到育人工作当中,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思想政治和道德修养方面施加积极的影响2。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责任,为大学生树榜样,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在全员育人当中,学校的党团组织发挥着领导的作用

4、,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老师负责具体的工作,家庭和社会负责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每一方面都起到独特的作收稿日期:2022 12 19基金项目:2021 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东北抗联重要会议对东北抗战的影响研究”(L21ADJ002)作者简介:尚洪娟(1979 ),女,辽宁本溪人,辽宁科技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史党建研究用。另外,全员育人还指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提升大学生整体的素质为根本。(2)全过程育人。它是针对大学生发展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的始终,并从思政课堂延伸到生活中,甚至在节假日也要有精心地安排,保持育人的连续性。如在

5、假期安排实践任务,参与各种社会调查、公益活动等,都会在大学生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全过程育人改变了传统思政课存在的不连贯的问题,让这项工作更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有利于抓住大学生发展的关键点,构建起一个完整的高校思政课体系。(3)全方位育人。主要针对的是育人的“空间性”,建立起多校化和立体化的思想政治学习体系,通过环境的作用来积极地影响学生,注重各种因素之间的联系,融到思政课的各个环节当中,把高校的育人功能好地发挥出来,共同打造协调统一的育人机制3。三全育人在高校的思政课当中,更能够挖掘育人资源,树立长远的育人目标,打造体系与标准相结合的育人格局。1 2东北抗联精神东北抗联精神是指东北抗联将士

6、在抗击日寇时所表现出来的坚定信念、爱国主义情操和不怕牺牲的精神。东北抗联将士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顽强地与敌人作斗争,用生命谱写了中华民族顽强不息的壮烈篇章,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成为激励后世中华儿女的宝贵财富。东北抗联精神主要包含如下内容。(1)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追求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巨大动力。东北抗联将士一直以爱国主义为精神核心,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去捍卫民族尊严,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正如东北人民革命军军长李兆麟所说,“全民族必须团结69第 25 卷第 3 期2023 年 6 月辽宁科技学院学报JOUNAL OF LIAONING

7、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 25No 3Jun2023起来,从敌人手中夺回我们的大好河山。”4 如今爱国主义也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发挥着核心的作用,激励着所有中国人不断的奋发图强。(2)前仆后继的英勇战斗精神在东北抗日战场上,抗联将士面临的艰苦环境无法想象,甚至已经超出了人类生理的极限,低温、饥饿、缺医少药等问题一直让抗联的将士们处于极其困难的环境中,冻死、饿死和病死情况经常出现。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抗联将士从未退缩,他们怀着中华民族必胜的信念,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克服重重困难,前仆后继、英勇战斗,最终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杨靖宇、赵尚

8、志等一批抗联英雄所表现出来的顽强、坚韧、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精神永远激励着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永恒的财富。(3)坚贞不屈的不畏牺牲精神东北抗联将士所面临的环境极其艰苦,大量的抗联将士失去了自己的生命。特别是在 1939 年到1942 年这一期间,抗联将士由一万余人锐减到不足千人,杨靖宇、赵尚志等一批抗联将士也惨遭敌人杀害5。但抗联将士所表现出来的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英雄气概,让敌人闻风丧胆。如今的青少年,也应该继承东北抗联的不怕牺牲的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4)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东北抗日联军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极端困苦的时期,他们突破了人类生存的极限,与敌人在冰

9、天雪地当中周旋,既保持了高昂的斗志,同时也体现了乐观主义精神,誓与日本侵略者战斗到底。东北抗联所体现出的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主要包含了一是斗争的极端艰苦性,二是战争的极端残酷性,三是抗日战争的极端复杂性。(5)荣辱与共的国际主义精神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朝、苏等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在艰苦的环境当中,他们团结一致、生死相依,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国际主义英雄篇章。东北抗联所体现出来的荣辱与共的国际主义精神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斗争目标的一致性,二是紧密团结的合作性。2“三全育人”理念与思政课的内在关联性高校是实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因此

10、,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不断地创新,在思政课的教学当中,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采取“三全育人”方式,打造高校育人的新格局。“三全育人”与思政课存在着内在关联性,更是现代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客观需求。2 1体现了思政课全面育人的总体目标高校的思政课要坚持“三全育人”的理念,这样才能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三全育人”机制是一个整体,所包含的三个方面彼此独立,同时又互相依赖,每个方面都与育人主体、育人领域及不同周期密切相连,直接影响到高校思政课的实施方法和模式。只有在育人的过程中建立统筹协调的思想,才能有效地保证高校思政课的质量,最终达到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推动高校育人体系总体目标的实现。2 2符合高校

11、思政课的内在发展规律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生与外界接触的越来越多,他们的思想也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应该充分利用思政课,选择大学生感兴趣,同时贴近大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们的思想始终保持在正确的轨道上。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树立“三全育人”的理念,把三个方面协同起来,让大学生的思想时刻都能处于共产主义教育的“网格”当中,从而把握好人生的方向。2 3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的育人作用在“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校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思政课为阵地,开展各项组织活动,鼓励大学生去积极实践,通过参与社会生活来提高是非判断能力和自我教

12、育能力,不断拓宽人才培育的路径。在教学当中,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推进“三全育人”协同创新,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真正把高校的育人作用发挥出来6。3“三全育人”视域下东北抗联精神融入思政课的路径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高水平的专业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政治理论素养。各高校也应该根据本地的情况,充分发掘红色文化内容,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认同感。东北抗联精神资源是巨大的精神财富,在高校思政课当中融入东北抗联精神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地方价值和现实意义。在“三全育人”的视域下,高校需要全员参与到思政课当中,挖掘东北抗联精神的精髓,打造全过程、立体

13、化的育人体系,把抗联精神真正融入思政课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3 1构建“全员育人”的体系在新的背景下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建全员联动的思政课体系,更为系统深入地挖掘东北抗联精神,发挥好高校的育人作用。高校应该制定相应的计划,密切联系家庭,社辽宁科技学院学报第 25 卷会和学生个人,找准每一个主体的定位和职责。课堂教学是把抗联精神融入思政课中的主要阵地,这种方式最为直接和有效。如今的社会文化正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必须在课堂上引领正确的方向,把抗联精神的精髓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提升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1)要立足于思政课堂。一方面要把东北抗联精

14、神纳入思政课程教学当中。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阵地,针对大学生对东北抗联精神了解比较少的问题,思政课教师需要对东北抗联精神进行总结和研究,深入挖掘精神实质,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如在思政课中讲述“八女投江”“最后一封家书”等一些的故事,让大学生真切地去体验东北抗联将士的大无畏精神,从中汲取力量。另一方面要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手段。当今的信息社会教育手段多种多样,如可以利用互联网及新媒体技术,加大对东北抗联事迹的宣传,促进与思政课的融合;还可以组织大学生群体建立微信群、微博等加大对东北抗联相关信息的传播,并利用这些平台进行积极的宣传和讨论,解答大学生提出的问题,加深对东北抗联精神的

15、理解。(2)思想政治教师要不断加深对抗联精神的认识。思想政治教师要立足于本职工作,对抗联精神进行深入地挖掘。东北抗联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相类似,都是重要的红色文化资源。青年一代应该铭记历史,深入理解红色革命精神,这样才能够树立远大的目标,为民族的复兴贡献更大的力量。思想政治教师要进一步深化对东北抗联精神的研究。高校要利用好自己的便利条件,组织更多的学术活动,引导大学生把握好自己的思想方向。一方面要准确定位,提高研究的准确度和思想价值;另一方面,要强调高校与社会的合作,整理和挖掘更多的有关东北抗联精神的资源,并实现学术研究的常态化。(3)发挥高校其他教职员工的作用。除

16、了思政课之外,高校还要发挥各个机构以及其他教职员工的作用,其他学科也要适当地渗透与东北抗联精神有关的内容,各科教师都要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特别是学校的党委、宣传部、团委等机构都要积极地参与到思政课当中,以抗联精神为主题,组织各种活动,并与社会组织以及学生的家庭密切联系,形成全员育人的体系。3 2努力实现“全过程育人”把抗联精神融入思政课中,需要构建长效的育人机制,大学生除了在校学习生活之外,还要向其他领域延伸,抓好大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各个关键时期,形成紧密衔接的育人链条。抗联精神的渗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大学生的思想当中生根和发展,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任何的松懈,这样才能达到全过程育人

17、的目标。(1)要从课堂向实践延伸。思政课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必须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利用思政课实践活动的环节,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给大学生布置社会实践任务,让他们在实践当中去了解更多有关东北抗联的故事,把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2)由校内生活向校外延伸。寒暑假和其他假期都是思政课堂的有效延伸,绝不能由于大学生离校而产生断点。假期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需要在方法上有所创新,虽然学生不需要在此期间学习理论知识,但学校和思想政治教师也要为他们布置任务,进行积极的引导,把抗联精神的学习融入日常生活中,把假期的实践性更好地发挥出来。比如在寒暑假期间,让学生以社会实践的方式

18、去亲身接触与抗联精神有关的内容,从实践当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认识,加深对课内学习的理论知识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社会实践活动一定要注重实效,摒弃形式主义,加强对大学生的指导,让他们能够在实践当中拿出真正的成果,有切实的收获,这样才能够不断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提升思政课的质量。(3)把日常学习和关键时间点结合起来。在思政课中更好地融入东北抗联精神,还要利用好一些关键的时间点,在这些时间让大学生去亲身体验和感悟,加深对东北抗联精神的理解,同时还能够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体系。如在一些红色纪念日举行纪念活动,特别是在清明节、建党节、建军节等一些节日和纪念日,举行有关缅怀先烈的纪念活动,使大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

19、。3 3打造立体式“全方位育人”机制在“三全育人”的视域下,在高校的思政课堂中,融入东北抗联精神的相关内容,并引导大学生去积极体验和实践,对于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加强以抗联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三全育人”离不开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当中整理东北抗联精神的相关内容,创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组织更多的以东北抗联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活动,拓展传播的路径,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组织丰富多彩的抗联精神宣传活动,可以把戏剧表演、辩论会等一些形式融到教学当中,以直观生动的方式让大学生得到熏陶和教育。针对高校大学生个性独特、思维活跃等特征,可以建89第 25 卷第

20、 3 期2023 年 6 月辽宁科技学院学报JOUNAL OF LIAONI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 25No 3Jun2023立创联教育基地,满足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需求,从学生的体验当中培养他们的吃苦耐劳、顽强坚毅的品格。(2)创造与东北抗联精神相关的校园环境。如可在图书馆、教学楼等学生经常出入的场所,以图片展览的方式,宣传东北抗联英雄事迹,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还可举办一些读书活动、演讲比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会抗联精神,实现“全方位育人”。(3)做好大学生社团工作。在大学生社团活动当中,做好东北抗联精神的传承工作。高校的社团在大学生

21、的教育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多组织与抗联精神相关的社团活动,如观看有关东北抗联的影视节目、组织研讨会等方式,让大学生在社团活动当中得到深刻体悟。4结语在“三全育人”的视域下,要注重抗联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长期性和系统性,只有打造所有育人主体密切合作的育人体系,才能构建起全员联动、全过程衔接、全方位育人的思政课体系。从目前高校思政课的现状来看,还没有能够真正形成把抗联精神融入思政课当中的完善体系,这就需要高校进行统筹的规划,各个育人主体的责任,并联系社会与家庭,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育人氛围,挖掘抗联精神的相关内容,并合理安排学生的假期,向课外延伸,抓好各种显性和隐性的教育方式,真正实现三全育人的目

22、标。参考文献:1谭建平,王继荣“三全育人”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J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22(6):97 101 2王志建,潘红 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J 锦旗医科大学学报,2022,20(3):85 88 3李彤“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思政课程个体性与群体性之统一 J 成才,2022(11):25 26 4关欣,孙丹 东北抗联精神在青年思政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J 经济师,2022(5);173 174 5贠占军 东北抗联精神典型特征述论 J 红色文化学刊,2022(2):39 47+110 6赵金雨,张小雨,周兆辉 从社会大众的角度看东北抗联文化传播 J 文化产业,2

23、022(14):93 95(上接第 95 页)通过实践活动践行英雄精神。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英雄文化实践育人的虚拟现实平台建设,通过大数据、V、人工智能等技术,依托红色文化、英雄文化场景构建虚拟现实平台,拓宽学生交流实践平台形式,突破英雄文化实践育人基地的地域性限制。参考文献:1习近平 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的讲话 N 人民日报,2021 06 30(01)2韩云波,叶翔宇 论新时代英雄文化研究的五个面向 J 重庆社会科学,2020(10):122 140 3田旭明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新时代培育和弘扬英雄文化的若干思考 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8):139 146+164 4向麟,邹太龙 英雄主义教育:生命教育不可偏废的另一端 J 当代教育科学,2020(5):81 84 5刘欢,廖运生 新时代大学生英雄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J 老区建设,2020(18):74 80 6郁明 重识本真把握内涵找到落点:疫情背景下开展“英雄教育”的三个关键点 J 教育家,2020(14):25 26 7唐勇 英雄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略探 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6):44 46 8张明仓 英雄文化的反思与重构 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6(5):32 36 9梁涛 英雄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育人的路径研究 D 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