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统治第1页【知识管理】第2页第3页第4页第5页B第6页知识点2朱元璋强化皇权2.“今我朝罢(废除)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牵制)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上文中我朝是()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C第7页C第8页C第9页5明朝有不少只会背诵“四书”“五经”书呆子却能考中科举做上高官,这是因为明朝()A废除行中书省B设置锦衣卫C提升六部职权D实施八股取士D第10页知识点4经济发展6.我国国外引种历史悠久,当前栽培600种作物中约有二分之一是国外引进。明朝时从国外引进农作物有()玉米甘薯小麦花生A.B.C.D.
2、7.明朝时期,景德镇以陶瓷举世闻名。最能表达其高超制瓷工艺是()A.青瓷B.白瓷C.唐三彩D.青花瓷DA第11页【能力提升】8明朝建国之初,太祖朱元璋鉴于“人君不能恭览庶政,大臣专权自恣(放纵)”情况,采取办法是()A设置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实施科举制,扩大统治基础C废除丞相,强化君主专制D大兴文字狱,禁锢知识分子思想C第12页9某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宰相制度终止、锦衣卫特务机构研究、“八股取士”制度考等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他选择论文题目应该是()A叙说科举兴起与变迁B略谈明朝君主专制C细述三省六部分工职能D.浅论明朝文化政策B第13页10.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明
3、代成化年间,科举考试之法又大大变更,用排偶文体阐发经义,称为“八股”以后便承袭下来,格式愈益严格,文章越发空虚应试者必须代圣贤立言,依格式填写材料二: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倒霉!第14页材料三: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1)材料一中“科举考试”最早是在哪个朝代出现?正式确立标志是什么?答案:隋朝;隋炀帝时,进士科创建。第15页(2)材料一反应了明代科举考试发生了什么改变?在当初参加科举考试必须从小学习和苦练什么?答案:实施八股取士
4、(要求答卷为“八股文”);学习“四书”“五经”,苦练八股文。(3)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了什么?答案:说明了八股文脱离实际,禁锢思想。应试人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顺从者。(意思靠近即可)第16页1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秦汉中央实施丞相制度,秦朝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是百官之首。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从贞观年间开始,皇帝开始任命中央其它高级官员为相。加强皇权,分散相权,方便建立能为皇帝所控制中央决议系统办法。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第17页答案: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第18页(2)材料二中展现中央官制与哪一位皇帝相关,与之对应是他采取什么办法?他这么做目标是什么?为了达成此目标,他在地方采取了哪些办法?答案: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强化皇权。取消行中书省,设置“三司”;先后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第19页(3)据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丞相(宰相)制度演变过程及其实质。答案:中国古代宰相制度从秦汉开始设置,以后历代逐步减弱宰相权利,直至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其实质是君主专制(皇权)逐步加强。第20页【直击中考】12(郴州中考)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明朝加强专制统治”为主题探究活动,以下符合主题有()废丞相,设三司设置厂卫制度八股取士设三省六部制ABCDD第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