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论速写的概念与特征_翟元鑫.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91593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速写的概念与特征_翟元鑫.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速写的概念与特征_翟元鑫.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速写的概念与特征_翟元鑫.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美术时空A R TE D U C A T I O NR E S E A R C H一、速写的概念中国大百科全书 对于速写的概念有明确的解释。传统意义上的速写指对于快速描绘客观对象的临场习作,一般泛指在较短的时间内以简练的绘画语言概括地描绘对象的形体、动态及神态,属于一种现场写生的方法。相对于素描而言,速写最大的特点在于对作画时间的强调。速写一般要求快速、准确地描绘对象,培养的是画家敏锐感知和准确概括客观物象的能力。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速写”这一绘画术语。1 8 世纪以后,速写的含义更加广泛,不再局限于单纯的习作和写生,部分速写作品完全可以被视为精致的艺术品。如,人们熟知的列宾、毕加索、叶浅予(

2、图1)、黄胄等大师的许多作品都是以速写的形式呈现的。速写也被文学、新闻学等借用为文体称谓 1。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对于“速写”作出如下解释:速写是绘画初步阶段的草稿,是画家用迅速的手法将创作构思记录下来的过程,通常表现出画面的整体气氛,并且留有精细加工的余地。从绘画功能上看,速写可以被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叫“草图”(c r o q u i s),是画家对于眼睛所见的描绘;第二种为“粗绘”(p o c h a d e),是画家使用色彩对风景氛围的渲染;第三种用于肖像画,是画家对人物身体以及其他生理特征的记录。从1 8 世纪起,速写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不再单纯是一种绘画形式,逐渐成为可以使用

3、多种绘画工具记录见闻、感受的艺术形式。相关辞书把“速写”解释为素描的一种,也是指用简练的线条概括物象、记录生活、反映现实的绘画方式 2。叶浅予在 怎样画速写 中指出:“凡是为了记录一个形象,采取简练扼要的描写方法,无论是一小时或一分钟来完成,都属于速写这个范畴。”3 其观点的核心是以绘画的表现形式作为速写的判断依据。如果单纯地从“速写”的词义分析,“速”即“速度”,是对于速度的强调,而“写”明确了具体的行为是记录行为。对于速写的概念问题,罗尔纯在 罗尔纯速写集 的前言中提到:“我嫌写生太慢,白白地看着那些动人的形象从视觉流失,没有抓住,深感惋惜,从而改用速写收集素材。”4 如果将叶浅予与罗尔纯

4、对于速写的看法置于一处,会发现两者的说法似乎有所对立。罗尔纯的观点提出了对于速写创作速度的要求。对于“速写”的概念,笔者认为在本质上两位艺术家的观点并不冲突,但二人对于“速写”概念的界定并不完整。速写,依叶浅予所言,在表现上采用的是简洁的描写手法,但在时间方面,应如罗尔纯所言,是快速地描绘。简洁的描写手法与快速地描绘并不冲突,实际上两者都是面对瞬时性物象时必然采取的措施。回到速写的创作对象方面,速写的功能在于能够记录下瞬时性的物象,从而为创作提供素材。至于叶浅予提到的创作时间的问题,笔者认为速写应是创作过程和完善过程的集合,创作过程应当是简洁的、快速的,而完善过程则延长了速写的创作时间,但完善

5、的时间本质上属于后期对于速写快速创作的修饰时间。关于速写的看法,与叶浅予有相似观点的还有于小冬。于小冬在 于小冬讲速写 中提出:“没有速写,只有素描,有长期的或短期的素描之分而已。”5 但于小冬的观点否定了速写的存在,将速写列入了素描的概念范畴,从词义上看取消了“速”反映的时间要求,尽管加上“短期”作为限定,但依旧改变了“速写”概念对于创作速度的强调。综上所述,笔者在结合自身创作感受的基础上认为“速写”的概念应当同时具备简明的描写手法和快速的创作时间,这与速写的功能用途和描绘对象有着直接的联系。如罗尔纯所言:“我不去研究速写该怎么画,只记下想记下的东西,功能仅只如此。”速写描绘的对象是瞬时性的

6、、变化的。速写应当是画家面对瞬时变化的对象时所采用的创作方法和措施,始终以记录为目的,因此,速写的创作速度一定是快速的,描写手法一定是简明扼要的,至于创作完成后的修饰或调整阶段的用时,与真正的速写创作时间并无关联。速写始终是画家用于记录快速变化的物象的手段。速写的目的,即速写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解决画家面对精彩瞬间难以采用其他绘画方式记录的问题。速写作为一种快速记录的绘画方式,能够帮助画家记录下瞬时变化的物象场景。二是能够帮助画家快速积累大量素材,在较大程度上节省画家的绘制时间,从而能够在尽量少的时间内获得尽量多的创作素材。需要明确的是速写与素描的关系。“速写”是一个中国原创词汇

7、,一方面具有西方素描的特点,另一方面结合了中国画中白论速写的概念与特征翟元鑫摘要:速写作为一种绘画创作方式,是画家快速记录物象形态的重要方法,是绘画创作中不可取代的独特形式,一直以来被广泛应用在各种形式的绘画创作之中。尽管对于绘画创作的研究层出不穷,但是少有从速写的视角讨论创作。在创作实践中,不论何种绘画形式的创作都会涉及速写的问题。任何创作都会涉及构思阶段的草图创作,而草图作为一种快速、简洁的创作方式,实际上就是一种速写。基于这样的思考,该文作者分析速写的概念与特征,探究速写与绘画创作之间的关系。关键词:绘画 速写 创作1 9描技法的特点。因此,严格意义上讲,速写并不完全属于素描,速写的简要

8、勾勒具有中国画追求的气韵生动的特点;速写也并不完全属于白描,速写对线条、结构、形态以及构图等要素的考虑,具有西方素描追求的写实准确的特点。所以,速写应是一个能够作为单独门类的、独立的绘画创作形式,这一点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脱离建筑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具有相似性。二、速写的特征关于速写的特征,大致可以从表现内容、表现形式、描绘对象和具体画面四个方面归纳总结。1.时间性速写作为快速记录的手段,是画家创作的第一现场。画家外出写生时为了追求时间性,使用速写作为记录手段。速写所要描绘的对象是瞬时性的、变化的。速写是画家面对这类瞬时变化的对象时采用的创作方法和措施,始终以记录为目的,因此,速写的创作速度

9、一定是快速的,描写手法一定是简明扼要的,至于创作完成后的修饰或调整阶段,与真正的速写创作阶段并无关联。在完成速写创作阶段后,修饰的简或繁可以根据画家的需求或时间来安排。速写的时间性与速写材料的便携性、多样性有很大的关系。不同的画家对于速写材料有着不同的要求,这与画家对于速写结果的要求相关。2.现场性在表现内容上,速写的目的在于快速记录下瞬时变化的物象场景,因此可以说速写面对的表现对象和内容是即时的、现场的。速写创作需要面对真实物象进行,即使是默写的情况,表现内容也始终是真实的物象。画家通过简练的线条、块面等进行表达,在创作过程中,需要将对事物的直接观察作为创作的基础。但与素描不同的是,速写对于

10、创作的材料、表现方式没有过多的限制,画家可以使用任意能在纸上留下痕迹的材料,如木炭条甚至泥块等,表现方式可以是简练的线条,也可以是涂抹的块面等;在表现内容上,速写更注重对象瞬时的神态、动态等感觉上的表达,对于物象结构、构图、细节等方面的考量相对而言要放松一些。3.概括性在表现形式方面,由于速写表现的对象通常具有瞬时性,因而画家多采用简明扼要的描绘手法。但实际上,“简明扼要”仅是一种笼统的说法。在实际的速写创作中,所谓的“简明扼要”对应着速写的特征之一,即概括性。所谓概括性,是指画家面对要描绘的对象时,需要认真观察和分析对象的特征,包括外形特征、身份特征、神态特征、动态特征等,基于对描绘对象特征

11、的分析和把握,进而使用简练的线条实现对于物象的记录和描绘。对于描绘对象特征的把控,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要求的不仅是视觉上的观察,而且需要配合对于物象的思考和分析。如达?芬奇的作品 马的草图(图2),画家对于马的动态,如马蹄的前后交替、尾巴的上下摆动等都有准确的判断,并完整地表现出马的动态。在速写作品中,画家通常不会完整地表现对象的动态过程,而是将对象的瞬间状态定格。然而,实际上人的视觉往往难以快速且精准地捕捉到物象动作的每一个瞬间,对于很多的连贯动作,人的眼睛往往仅能够捕捉到起始和终止的动作,其间的动作变化实际上依靠画家的想象,画家应合理地推断对象在每一个瞬间的动态变化。因此,速写的概括性特征,

12、既直观地指画家用简练的线条概括对象的外形轮廓,又包括画家在把握对象动态轨迹的基础上对于动态趋势的概括,甚至包括画家通过线条描绘对象的面部表情,从而表现出情绪,体现出对于对象情绪状态的概括。更为通俗地讲,即速写中简练的线条概括出的内容不仅是固定的外形,而且包括变化的动作、对象的情绪,这些复杂的内容都由概括性的线条表达出来。除了概括性的线条,速写创作往往并不存在其他的描绘方式或表现形式。在描绘对象方面,速写的描绘对象应当是经过选择后的典型形象。尽管速写常作为快速记录的绘画方式,但是对于艺术创作而言,哪怕是以积累素材为目的,也并不是任何对象都值得以速写的方式记录的。因此,需要谈论的问题应当是:如何选

13、择典型性形象加以记录,需要一个判断的标准。所谓典型性,实际上也就构成了速写创作中对于描绘对象的选择标准。物象是否典型,更进一步讲就是所描绘的物象是否具有某一类形象的共性或特点。如,描绘的对象是孩童,画家就需要对“孩童”这一类形象有所思考,孩童的形象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同时还要大致清楚所要描绘的孩童的状态,如,是开心的还是难过的,等等。这就像是创作前的一种构思,速写并不是漫无目的的创作,而是应当像其他形式的创作一样有一个方向。在创作初期率先建立一系列的问题,并逐步增加词汇让问题变得明确,也就完成了对于描绘对象的选择。如:第一个问题可以是“画什么”,回答可以为“孩童”;第二个问题便可以是“画什么状

14、态下的孩童”,回答可以为“开心的孩童”。当问题进展到第二个的时候,速写的典型性就得到了体现。画家在得到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后,依旧有很大的选择空间,孩童的活动是多样的,他可以在玩耍,也可以在上课,画家只需要寻找满足“开心的孩童”这一条件的对象即可。这时回到典型性形象的判断标准问题,所谓的判断标准也就更加明确和清晰了。画家对于各种物象应当建立一个大致的、系统的分类,如同构建一个书架,对于书的选择,同类书不必过多,书的种类应当丰富且全面。所谓典型,即一类中的代表,具有一类对象的共性和特点,是需要具有普遍共识的形象。画家需要对于主体对象的特性有所把握。依旧以孩童为例,人们对于这一群体的普遍共识包括好奇心

15、强、活泼好动、天真懵懂等,因此,具体的描绘对象就需要具有前述的特点,画家甚至可以描绘将前述特点放大的场面或2 0美术时空A R TE D U C A T I O NR E S E A R C H(下转第4 0 页)图1图2行为。如果画一名聚精会神写作业的孩童,尽管这样的孩童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孩童这一群体的共性和特点并没有得到鲜明体现,这样的描绘对象就显得有些不必要了。但是不可否认在速写的创作中存在广泛的无差别记绘情况。速写创作与无差别记绘的区别就在于创作与练习的不同。如果从创作的结果上看,如,蒋兆和的 流民图 作为一幅具有明确主题的创作,其中的人物形象皆为“流民”中的典型形象。同样,在叶浅予的

16、速写创作中,如跳舞的少数民族女性形象,都是作为创作形象而描绘的,典型性是必然存在的。这种情况本身体现了美学中的“典型”理论。而非典型性或无差别记绘的情况,则多是画家的素材积累和习作练习,从创作结果上看多停留在快速描绘阶段,少有进行到创作完善阶段的情况。这一点在诸多画家的画集中有所体现,快速成型的速写稿很多,但真正完善成为最终的创作作品的并不多。4.生成性在描绘的具体画面方面,基于前文关于典型性的阐述,在速写创作实践中,画家表现具体的画面时需要尊重现实,这就要涉及关于“生成性”这一特征的讨论。尽管从典型性上看,要描绘的画面已经有了近乎不可变的限定,但实际上在真实的场景中,速写所描绘的对象是处在不

17、断的变化中、具有无限可能性的。所谓生成性,主要就画面表现方面而言,这一点基于速写本身的特点。由于画家需要快速勾画,因此画面的呈现具有潦草、简略的视觉感受,即给人以未完成、不明确的感觉。也正是由于画面的未完成、不明确,创作的走向和结果是未知的。如,在叶浅予的人物速写中,尽管人物的动态、神情包括服饰样式均有所勾勒,但实际上对于创作而言,始终留有未知的内容。观者可以大胆假设,画中人物的下一个动作是否有可能是摔倒的动作,是否可能是停止的动作,又或者是舞蹈的下一个动作。速写的生成性特征应源自现场性,即速写是尊重真实、尊重现场的,而事物本身变化的不可预知性自然地赋予了速写生成性的特征,大致可以理解为“世事

18、无常”。因此画家尽管通过速写记录下了一个瞬间场景,但是接下来的场景是怎样的,对于观者而言具有未知的魅力和无限的想象空间。之所以提出速写具有生成性的特征,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需要在传统的速写认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些顺应现当代艺术创作的新形式。对于速写的探讨不应当停留在一种创作形式的层面,相关人员应该思考速写本身的创作特征是否能够被现当代的画家重新理解和审视,在观念艺术逐渐盛行的今天,基于技术2 1(上接第2 1 页)面的功能特点,表明用户在这个部分中可以了解到不同时期、不同工艺的漆器制品。“寻漆”界面图标的原型是我国古代的司南,司南是古代的指南针,能够为人们指引方向,用司南做“寻漆”界面图标,不仅体

19、现了漆艺拥有几千年的发展历程,而且表明这个部分可以给用户指明方向,使用户了解漆艺的发源。“观漆”界面图标的设计以传统漆艺铜镜的轮廓为原型,点明该部分的功能是让用户观赏漆器。“我的”界面图标是一个古代人物形象,与整个导航栏的设计风格相呼应,也从侧面说明漆艺在远古时期就已经诞生,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知漆”界面(图3)以传统的菱格纹样表现肌理,以豆粉色为主色调,与导航栏的色彩相呼应,界面中的小卡片采用红色中式边框,底色搭配同样是低饱和度的豆绿色。卡片中的漆器用白色线条勾勒外形,大红色的纹理显示雕漆是漆器的常见形式。“寻漆”界面(图4)采用地图的形式,以当地著名的景点或美食代表该城市,这样的设计不仅

20、增强了视觉趣味性,而且能更好地展现出每个城市的特点。在漆艺发源地上方设计一个红色的地理图标,显示其所在位置。“观漆”界面(图5)的设计较为简约,界面下方分为“A R”和“识物”两个部分。A R 技术让用户可以将漆器3 6 0 度旋转,从不同角度欣赏漆器;“识物”功能则能扫描纸质图片上的器物,使其变成三维立体效果呈现给用户,以此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我的”界面(图6)包含了用户的昵称、头像等个人信息,用户还可以通过滑动观看自己发布、点赞、收藏的不同漆器制品。结语扬州漆艺具有极高的地域人文价值和丰富的艺术内涵,其发展离不开当地的地理优势和手工艺人的智慧。当前,扬州漆艺的发展不仅要结合传统的工艺技巧

21、,而且要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充分发挥漆艺特色,带动漆艺的传承和发展。扬州漆艺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展示平台的设计目的不仅仅是重现历史,更重要的是吸引大众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将其融入现代生活,赋予其“第二次生命”。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颗璀璨的明珠才不会脱离大众,而能在历史舞台中永放光芒。基金项目: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扬州漆艺在现代装饰画创作中的应用”(S J C X 2 1 _ 0 3 2 1)。参考文献:1 乔十光.漆艺 M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 0 0 0.2 吴雪蒙.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探究 J .开封大学学报,2 0 2

22、0,3 4(3):7 7-7 9.3 陈捷.浅谈漆艺数字化文化创意的设计运用 J 中国生漆,2 0 2 0,3 9(4):2 6-2 8.(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编辑杨婷性的研究,是否能够对速写展开一些新的讨论。说得更加直白一些,除了认为速写是一种采用简练的描绘方法快速记录对象的手段,在当下相关人员是否能够从哲学的层面出发延展出对于速写的新思考,即上述生成性,实际上对应着关于“不可知论”的思考。由于快速地描绘记录,采用的简明的表现手法呈现出的速写画面与最终的创作结果之间的关系是值得讨论的,创作结果并不是基于速写画面所能得到的唯一结果。速写得到的初始画面其实就像一个故事的开端,如

23、,一名身着裙子的少女在欢快地舞蹈,由于速写并不具备快速交代全部因素的能力,所呈现出的信息是有限的,可能存在的其他因素、信息,因此接下来故事的发展、结局,即舞蹈少女之后的动作,则有无限的可能。相较于其他形式的创作,速写本身具有的快速、简明表现的特点,决定了速写表现的画面内容一定是过程性而不是结果性的。它是一个动作、一个场景、一个瞬间,并不是对于一个结果的展示。这样的阐述似乎还是比较晦涩,换一种说法,如德拉克洛瓦的作品 自由引导人民,其画面是一种结果的展示,即斗争胜利的场景。然而,如果依旧把认识停留在“速写只是一个草稿”的层面,那么问题也就失去了探讨的价值。事实是 自由引导人民 中的人物形象虽然来

24、自速写得到的形象素材,但画家已经将速写的画面进行了移用和嫁接。因此,对于 自由引导人民 的认识不能局限于画作成品所体现的视觉效果,观者需要对创作过程进行艺术思维的审视,将速写的生成性特征置入作品的创作过程。在整体审视这幅作品的前提下可以得知,在反复的素材积累与嫁接中,速写体现的生成性价值贯穿创作的始终。文章探讨的中心始终基于速写的画面,这时就会发现速写本身似乎一直被忽视了,所有的关注点几乎都集中在将速写作为创作的素材或创作的初始阶段上,较少有人意识到速写实际上能够成为独立的绘画形式,成为独立的创作,并具有更深刻的思想性。综上所述,速写的概念与特征是速写创作发展过程中经久不衰的探讨话题,在众多观

25、点的基础上,笔者以文章抛砖引玉,期待未来诸家对于速写创作展开深入探讨。参考文献:1 刘曦林.速写 M/O L /中国大百科全书 总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美术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 0 2 1(2 0 2 3-0 4-1 8)2 0 2 3-0 4-2 2 .h t t p s:/w w w.z g b k.c o m/e c p h/w o r d s?S i t e I D=1&I D=4 1 9 3 7&T y p e=b k z y b&S u b I D=1 6 9 2 9 4.2 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编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不列颠百科全书 国际中文版编辑部,编译.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第1 5册)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 0 0 7:4 0 1 a.3 叶浅予.怎样画速写 M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 9 5 4:5.4 罗尔纯.罗尔纯速写集 M .北京:百雅轩文化艺术机构,2 0 1 0:1.5 钟文才,主编,于小冬,著.于小冬讲速写:十周年纪念版 M .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 0 1 8:4 2.(作者单位:西安美术学院)编辑杨婷4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