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1 目标为了辨识企业范围内作业场所危险源,有效控制作业场所和生产过程中物和环境发生潜在危险原因,评价和控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确保职员安全健康和生产建设顺利进行,特制订本管理制度。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适用于企业生产活动中危险原因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策划活动。3 相关文件和术语3.1 相关文件3.1.1 GB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3.1.2 原冶金部冶金企业危险源(点)分级控制和管理暂行措施3.2 术语3.2.1 危险源(点)是指企业里设备、作业场所和岗位潜在着可能发生事故危险原因。这些设备、场所和岗位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人身死亡、建筑物破坏、设备损坏
2、,是关键控制部位和管理部位。4 管理内容和要求4.1 危险源辨识方法4.1.1 危险源识别按作业场所、设备、岗位进行辨识,并结合现场观察、查阅相关统计和资料、问询和访谈等识别出相关危险源。4.1.2 危险源辨识条件4.1.2.1 辨识时应充足考虑三种状态,即:正常态:指正常、连续生产运行;异常态:指生产开车、停车、检修等情况;紧急态:指发生爆炸、火灾等重大突发情况。4.1.2.2 辨识时应充足考虑三种时态,即:过去:过去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等安全控制状态及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和未遂事故;现在: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等现在维护、改善、报废安全状态;未来:能够预见未来作业活动、系统、设备等立即产生安全状
3、态。4.1.2.3 六种能量逸散类型,即:动能、势能、电能、物理能、化学能、生物能。4.1.2.4 四种事故起因,即:人不安全行为、物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缺点、管理缺点。4.1.3 危险源辨识依据4.1.3.1 有发生爆炸危险场所;4.1.3.2 提升系统有危险场所;4.1.3.3 有被车辆伤害场所;4.1.3.4 有高空坠落危险场所;4.1.3.5 有触电伤害危险场所;4.1.3.6 有烧伤、烫伤危险场所;4.1.3.7 有烧伤、放射、辐射、中毒和窒息危险场所;4.1.3.8 有落物、飞溅、滑坡、坍塌、压埋、淹溺等危险场所;4.1.3.9 有被碾、绞、挂、夹、刺和撞击等危险场所;4.1.3.
4、10 其它轻易致人伤害场所。4.2 风险评价方法4.2.1 风险评价方法采取“危险指数评价法”。4.2.2 判定准则4.2.2.1 危险性指数大于320,确定为A级;4.2.2.2 危险性指数大于等于160,但小于等于320,确定为B级;4.2.2.3 危险性指数大于等于70,但小于等于159,确定为C级;4.2.2.4 危险性指数大于等于20,但小于等于69,确定为D级;4.2.2.5 危险性指数小于20,危险性不大,不列入等级。4.2.3 判定方法:作业危险性是下列三个原因乘积:发生危险事件可能性-L;作业者在危险环境下情况-E;事故可能后果-C;危险指数-W=LEC4.2.3.1 发生危
5、险事件可能性(L)L数 值完全预料到10相当可能6不常常,但可能3意外,极少可能1能够设想,但极少可能0.5极不可能0.2实际上不可能0.14.2.3.2 作业者在危险环境中状态(E)E数 值连续处于危险环境中10天天在有危险环境中工作6每七天一次在危险环境中工作3每个月一次在危险环境中工作2每十二个月一次在危险环境中工作1极难出现在危险环境中工作0.54.2.3.3 事故可能后果(C)现 象可 能 后 果数 值大灾难多人死亡100灾难数人死亡40很严重一人死亡15严重严重致残7重大手足轻伤6较大受伤较重3引人注目轻伤14.2.3.4 危险指数评价(W)W评 价危险源等级320极危险A160-
6、320高度危险B70-159很危险C20-69可能危险D20不定级4.3 风险控制4.3.1 风险控制标准:风险控制方法应首先考虑风险消除标准,然后在考虑风险降低方法(降低风险概率,降低伤害或财产潜在严重程度),将使用个体防护方法做为最终手段。4.3.2 A级危险源4.3.2.1 对评价出A级危险源,各单位要分析原因,实施纠正及预防方法。4.3.2.2 对于存在技术、资金问题A级危险源,机动科、技术科等职能部门应将分期列入当年或明年管理方案进行整改。4.3.2.3 安全科和所在车间分别建立A级危险源(点)登记台帐。4.3.3 B级危险源4.3.3.1 从改善风险控制效果出发,可考虑制订目标、管
7、理方案。4.3.3.2 所在车间建立B级危险源(点)登记台帐,安全科立案。4.3.4 C、D级危险源(点)由所在作业区(班组)建立危险源(点)登记台帐,所属车间和安全科立案。4.4 危险源(点)编号和标志4.4.1 编号4.4.1.1 A级危险源为:WA1,WA2,。4.4.1.2 B级危险源为:WB1,WB2,。4.4.1.3 C级危险源:WC1,WC2,。4.4.1.4 D级危险源为:WD1,WD2,。4.4.2 标志4.4.2.1 以标牌为标志。A、B级危险源必需设置醒目标危险标志并悬挂在显著位置,方便提醒。4.4.2.2 标志内容及要求(1) 标牌内容要有名称、编号、等级、危险原因、监
8、控单位、责任人、监控标准,要有必需警示标志和对应补充标志,并写清注意事项(提醒)。详见图一。(2) 标牌大小和形状为:500mm650mm左角绘有警钟长方板(3) 标牌背景色A级为红色、B级绿色C级黄色字体为白色,D级为白色,字体为黑色。 图一:名称 : 编号: 范围: 危害: 责任者: 注意(提醒):(4) 危险区域标牌应设在危险区域周围醒目标地方,固定要牢靠。(5) 危险区域标牌每六个月最少检验一次,如发觉有变形、破损或变色时,应立即修整或更换。4.5 危险源(点)分级管理要求4.5.1 对危险源进行分级管理和控制,首先要针对危险源潜在危险原因及估计可能发生事故危害程度制订对应控制对策和控
9、制方法。4.5.2 A、B级危险源由各车间主管安全领导组织工艺、设备、安全等专业人员,定时检验测定和评价,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并将检验情况报安全科。4.5.3 C、D级危险源由各作业区(班组)组织专业人员定时检验评价,每个月进行一次,并向车间安全管理人员汇报。作业区(班组)建立检验台帐。4.5.4 各车间必需制订危险区域管理分析控制图表。严格根据危险区域统计台帐、危险区域危险原因分析监控表、危险区域岗位检验表上要求认真检验,如实填报和汇总。4.5.5 依据安全生产责任制“谁主管谁负责”标准,危险区域各自负责控制管理,各级危险区域均由所属业务主管部门严格控制和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安全科负责监督。4.
10、5.6 危险区域升降级及增减4.5.6.1 当危险区域潜在危险性增加或降低时,应根据“危险区域等级划分”程序办理升级或降级,经安全科认可后,更换对应等级标志牌。4.5.6.2 因为工艺改善,新增作业设备岗位或设备腐蚀、磨损、环境变迁等,出现新危险区域均应按“危险区域辨识和等级划分”程序办理增加,并同时增加对应标志牌。因为工艺改善消除危险区域时,应经安全科验收、认可后给予取消并摘除标志牌。4.5.6.3 原危险区域标志牌及多种统计可暂不更换,各车间在统一更换标志牌和统计时再给予变更。4.5.7 危险源(点)实施逐层检验考评制度,检验结果和奖惩挂钩,并纳入安全竞赛评选内容。4.5.8 各班组对本组
11、辖区危险源(点),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按时检验,统计清楚,并作为班组岗位安全标准化达标和考评评选关键内容之一。4.5.9 企业每三个月对A级以上危险源(点)检验一次;各(车间)主管领导组织专业人员对本车间B级以上危险源(点)每个月检验一次;各作业区组织对本区域内危险源(点)每七天检验一次;班组长及岗位人员对本区域内各级危险源(点)每班最少检验一次。4.5.10 各单位要本着隐患整改“五到位”标准,对发觉问题立即整改或限期整改。对确属本车间(作业区)、班组不能处理问题要立即上报。5 产生统计5.1 zhb-jc-04-1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表;5.2 zhb-jc-04-2 A级危险源记录表;5.3 zhb-jc-04-3 B级危险源记录表;5.4 zhb-jc-04-4 C级危险源记录表;5.5 zhb-jc-04-5 D级危险源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