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大时代下的学者散文_刘跃进.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90872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2.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时代下的学者散文_刘跃进.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大时代下的学者散文_刘跃进.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大时代下的学者散文_刘跃进.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东吴学术 2023 年第 2 期054散文研究大时代下的学者散文刘跃进 邱华栋 胡仰曦 费君清等编者按:由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主办的“刘跃进先生 从师记 暨新时代学者散文研讨会”近日在浙江省绍兴市举行。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 40 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一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这里选编两组文章,一是参会感言和编辑手记,二是邱华东和费君清等学者的论文。参会感言与编辑手记刘跃进(河南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在今天这样一个特殊的场合发言,我还是第一次,既惶恐又激动。我有三个“没想到”:第一个“没想到”是这样的作品能够发表,第二个“

2、没想到”是这样的作品能够结集,第三个“没想到”是能为这样的作品召开研讨会。2018 年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要求每一位学部委员提供一份两万字的学术自述,恰好这时“尔雅”公众号主持人杨阿敏邀我做学术访谈,我就和他约谈了几次。我根据阿敏整理的访谈稿作了一些修订,取名 从师记,就把稿子投给了 传记文学 编辑部,得到胡仰曦女士的青睐,一篇毫无文采的访谈稿就这样发表了。不仅如此,胡仰曦还鼓励我继续撰稿,为此开辟了专栏。于是,我贾其余勇,又撰写了若干篇。这是第一个“没想到”。2020 年 2 月末,正是疫情最紧张的时候,我突然接到远在西雅图的俞宁教授的短信,说:“人民文学出版社计划出版弟之怀人散文集

3、最忆师恩。不知道我兄能否拨冗为之写一篇短序。”我与俞先生仅有几面之缘,承蒙厚爱,很感动,便抽出时间拜读了他的全部著作。这篇序言又得到人民文学出版社杜广学先生的赞赏。他看过我在 传记文学 发表的系列文章,盛情邀约编辑此书。能够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文学作品,对于一个爱好文学的人,无论他是青年、中年还是老年,都是最高的荣誉。这是第二个“没想到”。今年九月,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刘家思建议为 从师记 召开一个小型研讨会,我欣然同DOI:10.16100/32-1815/c.2023.02.0132023 年第 2 期 东吴学术055意。在当代文学界,这样的研讨会可能比较多,而在古代文学研究界通常是以新书发

4、布会的方式召开。把一部研究著作作为研讨对象,似乎不多见。在我来说,这是第一次,是这里所说的第三个“没想到”。今天,识我于凡尘中的三位贵人都在现场,他们是胡仰曦、杜广学和刘家思。我不敢称他们为伯乐,因为我不是千里马,只是功在不舍的驽马。我把他们视为我的知己。我很感谢他们。从师记问世后,得到了读书界的广泛关注。我想,不是书写得好,而是点踩得好。我撰写 从师记 那篇文章之际,正好是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周之时。根据文化记忆的一般规律,一场重大的历史事件,四十年是一个关键结点。这个时候,很多亲历者往往会回忆、撰写相关文字来记述走过的道路。这些年,回忆改革开放前期的论著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继续印证着这个理

5、论。我们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受益者,也是参与者,见证了所有的苦难、艰辛、辉煌和梦想,内心充满了各种感动、感恩、感怀、感念、感慨,从师记只是从一个侧面记录了我们这一代人念兹在兹的感恩之心。人民日报 社张鹏宇先生看到 从师记后,约我就学者散文问题写一篇文章,这好像是我第一次听说这个概念,于是试着写了 用散文笔法叙写学术的艰辛快乐。这次会议的主题,也围绕着这个话题召开。为此,我把王水照先生主编的 历代文话,还有 历代文话续编之类的著作翻检一过,希望能从中找到一点答案线索。如果“学者散文”这个概念可以成立,最主要的特质就是学者撰写的散文,当然要有学术气息,真实可感,不做作、不矫情、不卖弄、不虚伪。正如宋

6、代张 仕学规范 作文 所说:“学者须做有用文字,不可尽力虚言。”顾炎武也主张文章须有益于天下。我在 春秋“大一统”观与秦汉时期的文人思想及创作 一文中指出,“在汉帝国走向强盛的历史进程中,以董仲舒、司马相如、严助、司马迁等为代表的一代文豪,在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不妨以此为榜样,“用散文笔法叙写学术的艰辛快乐”,引导学术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走近大众,为这个伟大的时代做出一点微薄的贡献。这样的期许,并不过分。胡仰曦(传记文学 副主编)可以说 从师记 这本书的缘起,是从 从师记这篇文章开始的,而 从师记这篇文章又是从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这篇文章延伸的

7、。一切故事的线索是从“刘跃进老师的1977”,或者说是从“刘跃进老师的上学记”开始的。这让我想起 2006 年,三联出了一本书,何兆武先生的 上学记。通过那本书,我回想起上本科的时候,何兆武先生给我们开的课,老先生戴着一顶棒球帽,给我们讲西南联大,讲他的先生们。那么 16 年以后,同样和清华大学有着很深渊源的刘跃进老师出了这本 从师记,给我们讲他的老师们。我一直有一个想法,就是从何兆武先生的 上学记到刘跃进老师的 从师记,中间是有一条看不见的线联结着。这条看不见的线就是文脉的传承、代际的接力。就像孙郁老师所说,“本书记录的就是作者在文脉中断的岁月里如何通过学习来衔接不同的学术文脉的过程”,代与

8、代之间的沟通,渠道不同、方法各异,但细细想来都值得品味。通过先生的先生、老师的老师,不管是直接授业的老师,还是间接师承的老师,更包括衷心私淑的老师,他们的学识、风度都被作者的文字记录下来,而读者通过阅读这些文字,得以在他者的世界中发现自我,产生共鸣。同时,作为 传记文学 的编辑,通过传记表达的角度,我还从 从师记中看到另一条看不见的线,那就是“从一个人的传记书写一个时代的记忆”从师记 中所写的人与事,都是特定时期的波光,牵扯到历史与时代之间复杂的联系。这本书的跨度 40 多年,如果从刘跃进老师第一场学术讲演算起,也已经有 30年。从师记 记录了作者的知青生活、求学经历、两代人对清华大学文科建设

9、的记忆,以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的点滴。一个人数十年来的个人求学与从师经历,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文科学术发展史,等等。一个人的传记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一个社会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故事的集体记忆。因此,作为 从师记 较早的一个读东吴学术 2023 年第 2 期056者,我认为它的最大特色就是有“文脉传承”与“时代书写”两条线索的支撑。而这两条线索正是通过在书里活着的一个个真实的人物来实现的,是作者通过这些真实的人物书写出的作为“人”的本质来实现的。除了姜亮夫、汪蔚林、沈玉成、曹道衡等先生,在 从师记 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魏隐儒和王继权先生的两篇,他们一个是

10、不为文学研究圈所熟悉的古籍版本学家,一个是在复旦大学默默无闻地教现代文学的普通教师,他们不那么“著名”,也没有过多的“头衔”,如果没有作者专门的回忆文字,大家可能没有机会读到他们的生平与故事。然而他们在自己的事业园地勤恳耕耘的身影、他们对作者真诚无私的热心帮助,他们作为一个大写的“人”的本质之处,不仅作为人生的“痕迹”留在了作者的心里,也打动了读到文字的我们每一个人。刘跃进老师的文字,质朴真诚,往往直达人心。在“缓之专栏”中,没有收入 从师记 的,还有一篇书写一位普通老共产党员的文字,为我们留下了当代传记文学的经典之笔。也希望在未来,传记这个文类,可以做好人生摆渡的角色,帮助更多的作者与读者,

11、共同书写个人与家国的历史,共同完成人类记忆的传承,共同抵达人类心灵的家园。杜广学(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2021 年 4 月,同事李俊兄责编的俞宁先生的 吾爱吾师 出版。当洋溢着墨香的新书摆在我办公桌上时,我照例先读序言。序言名为 近乎本色的记忆,作者“缓之”。“缓之”就是著名学者刘跃进先生的字。此文内容丰富厚重,行文收放自如,语言精练古雅,不是一般的序言,而是一篇精彩的学者散文。刘老师还有其他类似的文章吗?带着好奇,我在微信上搜索起来。不搜不知道,一搜喜上眉梢。原来刘老师近年写了很多篇这样的散文,有黄湖的记忆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从师记 等记述个人在时代浪潮中勤奋读书、不断从师问学的成长历程

12、的,还有追忆与魏隐儒、王继权、傅璇琮等大学者长期交往的点点滴滴的。这些文字,再现了一代学人的集体记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和学术的进步。文中还有大量有效的读书方法和治学方法。刘老师把这些深造有得之言融汇在一个个生动的细节和片段中,兴味盎然,启发深长。曾几何时,我个人非常喜欢阅读著名学者的回忆性散文,包括他们的论学文字。案头常读的就有钱穆先生的 师友杂忆、严耕望先生的 治史三书、程千帆先生的 桑榆忆往、周勋初先生的 艰辛与快乐相随、张伯伟先生的读南大中文系的人、王小盾先生的 章贡随笔等。近年又购置了吴承学先生的 冰壶秋月、刘宁先生的 古典学术观澜集。这些书为广大读者呈现的,“是

13、一个可以触摸的学术境界,一种可以贯通的学术精神,一段可以仿效的学术人生”(张伯伟先生语)。既有个人的阅读兴趣,又有编辑的职业敏感,我就想,刘老师能不能也编成这样一部书出版呢?而且从我所搜集到的文章来看,都是写人记事的回忆性散文,更适合大众读者阅读。和编辑部领导汇报后,我便试着和刘老师联系约稿。不敢直接打电话,先发短信。刘老师非常平易近人,经过几次沟通,最终同意在我社出版。2021 年 6 月 14 日,刘老师用电邮传来书稿初稿。经过一系列紧张而又有序的出版程序,于 2022 年 5 月底出书。从师记 出版后,社领导非常重视。6 月27 日,我们举办了隆重的新书发布会,邀请到安平秋、孙郁、傅谨、

14、孙明君、梁鸿鹰、康震、安德明等著名学者,以“读书、从师、成长”为对谈主题,进行深入交流。集团领导李岩总经理和社领导臧永清社长均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嗣后,有十余家媒体进行跟踪报道。9月16日,臧永清社长登上CCTV10 读书栏目,盛情推荐 从师记。臧社长尤其提到,“刘跃进先生转益多师的学术人生让人艳羡,也不得不让人感受到他的幸运。但这幸运的背后,是他自身持续不断的奋斗和付出”。这一看法,发人深省。明师难遇,高徒亦是难寻。真正的高徒,都需要自我持之以恒地修行。从师记 也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在 从师记 新书发布会还未召开的 6 月 7 日,正值全国高考的首日,我们部门公号推送了 从师记 中的

15、一篇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我2023 年第 2 期 东吴学术057在朋友圈转发时曾说道:“刘跃进先生以朴素自然的笔触,细腻生动地记述了1977 年的知青生活和高考经历。在那 战斗的一年里,刘先生用了不足两个月的时间,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成功地考上南开大学,成为 1977 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不到一天,点击量达到八千。(我们部门的公众号推送,一般点击量是一两千,非常好的是四千多。)可见其受到欢迎之程度。7 月份,我们和北京的布衣书局合作,邀请刘老师签名 300 本。开售不到一天,即售罄。在出版界,图书榜单很重要,往往能看出该书受认可的程度。从师记 出版后,上了很多榜单,如 作家文摘

16、 6 月好书榜;文学好书榜 6月榜;六月光明书榜;商报严选好书 6 月读者人气榜;腾讯好书 7 月十大文学好书;中国出版集团好书榜 2022 年第四期;华文好书七、八月人气榜等。1 月 9 日,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2 年“年度二十大好书”。柳宗元在 天爵论 中说:“拳拳于得善,孜孜于嗜学。”“得善”和“嗜学”讲的就是为人和为学的问题,而这两大问题,从师记 中均有精彩而又切实的呈现。作为本书的责任编辑,诚望广大读者悉心阅读,并获得教益!评论六篇邱华栋(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学者散文是 20 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当代散文领域出现的新现象。当时一批人文社科领域的知名学者,如季羡林、金克木、张中行、余秋

17、雨等学者,在学术研究之外,将他们的治学经历、学术素养、理性思考融入散文创作中,拓展了散文写作的领域,增强了散文的学术含量,提高了散文的学术品位。“学者散文”的出现,显示了当代学人关注现实问题、参与文化交流的新趋向。进入新时代以来,大批学者继续跻身散文创作,成为新时代散文领域的亮点与风景,为新时代文学发展注入了无限活力和可能。刘跃进先生的 从师记 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体现了新时代学者散文创作的新成就。从师记以刘跃进先生求学问道、转益多师的经历为线索,时间跨度长达四五十年,地点涉及南开大学、清华大学、杭州大学、中国社科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涉及数十位老、中、青三代学者,从独特的角度展现了 20 世纪七

18、十年代以来中国学术、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变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呈现出独特的学术品格。刘跃进先生的文字朴实严谨,叙事凝练,行文流畅,情理交融,表现出了一位学者深厚的学术修养与文学功底。习近平同志 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2021 年 4 月,中国作协社会联络处与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联合成立“新时代文学研究与实践中心”,旨在探究新时代文学现象,推介

19、彰显新时代精神的作家作品。“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这既是当代文学研究者的历史使命,也是贯彻研究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的重要举措。今天在全国上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我们在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召开刘跃进先生 从师记 暨新时代学者散文研讨会,正是践行新时代文学研究与实践的具体行动。我衷心希望各位专家通过深入研讨刘跃进 从师记 及新时代学者散文,为繁荣新时代散文创作,推出更多的歌颂伟大时代、伟大人民的精品力作建言献策,贡献才智!费君清(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我和跃进先生是老同学、老朋友,从 1984年夏天一起到杭大攻读硕士研究生以来,相识将近 40 年,此后一直相互走动,保持

20、联系。从师记作品研讨会能在越秀召开,我感到非常的高兴。可惜的是,由于疫情而未能在线下召开,也使跃进先生本来要到绍兴来的这个承诺落空了,不无遗憾。希望在春暖花开之际,我们仍可以握手言欢,共游山阴道中。我和跃进先生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一是年龄差不多。我比跃进先生大三岁。二是经历相近,都是从乡下考取大学的七七级大学生。我们同一年进入杭州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三是专东吴学术 2023 年第 2 期058业相同,都是中国古典文学。刘跃进先生作为我国古代文学和文献学研究的杰出代表,学术影响巨大。他在从事学术研究的同时,又在尝试创作,用散文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人生经历与治学体会,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迪和丰富的情感体

21、验。从师记透过个人的命运际遇,展现了波澜壮阔的时代潮流,表现了一代知识分子的思考和心声,留下了一代人的记忆。通过个人的求学、自学、问道、传道的经历,表现了一名学者在学术路途上长期跋涉的成长历程。作为当代学术大家,刘跃进先生还为当代文坛贡献了一部精品力作,为我们进一步认识、研究当代文学提供了一个鲜活的作品范本,又为更多的学者投身学者散文创作树立了风向标。作为学者和作家,刘跃进先生在两方面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绝不是偶然的。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三点。第一是从小励志,目标远大而坚定。他年轻的时候曾经有过作家的梦想。读大学以后,受南开大学老师的影响,开始立志当学者。从此,就全力以赴地在自己的学者道路上面

22、持之以恒地踔厉奋发。他说,无论将来发生怎样的变化,绝不放弃对学术理想的追求。就这样,他就咬定青山不放松,八二年大学毕业,今年是二二年,正好是四十年。坚守学术信念四十年,这非常不容易。第二是贵人相助,转益多师。刘跃进先生从师记 中也引用了杜甫的诗“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他说:“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一步都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刘跃进先生比较幸运,他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父母身边同事、邻居,有不少学者、教授、作家、评论家。他从小就在生活在这样的氛围中。更重要的是,他在三个著名的大学以及学术重镇学习工作。先是在南开大学读本科,在杭州大学读硕士,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读博士,又在清华大学教书,在文

23、学所工作。这样的经历有助于他开阔视野,转益多师。我还可以举另外一个例子,张涌泉先生跟刘跃进读研究生时同寝室。张涌泉先生现在是国内敦煌文献学方面的顶级专家,浙江大学的资深教授,享受院士待遇。他在杭州大学读本科、硕士,在四川大学读博士,在北京大学读博士后。他们俩都是走南闯北,在不同的学术重镇求学问道,取得了现在的成就。这就是转益多师的好处。当然也有例外,即使遇到名师,也不一定能修成正果。用功之外,还需要用心,尊师重道、内外兼修。从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他对老师非常尊重,老师讲的每一句话,他如何吸收,然后付诸实施,都有细致的描述。他不仅学到了做老师的学问、做学问的态度和方法,而且仰望老师们

24、的人格魅力和实事求是的学术品格。有人用温润如玉、谦谦君子来形容,是一种儒家的君子之风,是内外兼修的结果。在转益多师的过程中,跃进先生不仅仅是继承,还要发扬光大,千方百计地将学到的本领传承给后学,起到承前启后、创新突破的作用。这就是我们常常讲的道统、文统、学统等传统品格。第三是律己甚严,自强不息。律己甚严也是他书中的话,自强不息是清华大学的校训,用在他身上是贴切的。跃进先生天资聪颖,再加上后天的努力,所以取得今天的成绩。他在农村插队时,生产队里的干部就对他有这样的评价,说他非常努力,非常自律,劳动的时候,非常刻苦,手上打血泡,也不休息。我自己也有农村插队的经历,刚到农村卷起裤腿干活,人家管我们叫

25、白脚杆,而当地农民则是红脚杆,或者叫黑脚杆,因为被太阳晒得很黑。要把自己变成黑脚杆,就要脱胎换骨。上大学以后,他在孜孜求道,以真诚之心做学问。书中写:“生命的意义在于生生不息的追求,要忍耐寂寞,要有学者的坚守。”他是用超乎常人的刻苦和努力,达到了今日的成就。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他曾引用黄侃的话说,“凡古今名人学术之成,皆由心苦,鲜由天才。”这也可以看成是跃进先生的夫子之道。上述三个原因中,一个是外因,两个是内因。唯物辩证法讲的内因外因的共同作用;外因固然很重要,但是起关键作用的还是内因。习近平总书记说:“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

26、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刘跃进先生和新时代其他杰出文学家一2023 年第 2 期 东吴学术059样,扎根生活、扎根人民,向广大读者传播新时代有道德、有筋骨、有温度的好作品,体现了文学作品的时代性和人民性,为繁荣当代文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廖可斌(北京大学中文系)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将学者小说、学者散文确定为重点研究方向,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学者创作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是整个文学中很有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予以必要关注。浙江特别是绍兴是诞生学者兼作家的人物较多的地区,最突出的代表就是“二周”。这构成浙江文化特别是绍兴文化的一个重要

27、特色。越秀外国语学院推进这方面的研究,既享有地利之便,也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刘跃进先生 从师记 的问世,具有学术和文学的双重意义。刘跃进先生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成长起来的杰出学者代表。这本书呈现了一个优秀文史学者的炼成史。刘跃进先生虔心向学,转益多师,取得突出成就。他现身说法,金针度人,为后辈学者指出治学门径,对后辈学者具有重要示范作用,体现了一个优秀学者对学术事业的担当。这本书还展现了两代学人的精神生活史。这里所说的两代人,指的是刘跃进先生从师的前辈学者,和刘跃进先生这一辈的学者。这两代学人都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看到了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充满激情,

28、对理想、学术充满热忱,相信自己所从事的学术事业,对国家、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师生以道义相交,老师对学生无私关爱,学生对老师满怀敬意。在社会越来越功利化的今天,从师记 缅怀过去的美好岁月,好似一道清溪,滋润人们的心田,引发人们对学术事业、对师生关系的思考,具有重要意义。这本书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四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真实图景。不管从哪个角度观察,这四十多年构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时期,或者说一个阶段,这是毫无疑问的。如今,这段岁月已经成为往事,两代亲历者也已经或即将退入幕后。从师记 留下了这段历史的许多生动片段,可供人们缅想。从文学方面来看,学者以学术为主业,写散文很容易习惯性地掉书袋

29、、讲道理、列文献,造成枯燥乏味。另外,学者长期从事某个专门领域的研究,注重自己的独到见解,视野可能受到限制,容易固执己见,滑向迂腐冬烘、尖酸刻薄。刘跃进先生的这本书完全没有这些毛病。它既包含扎实的知识,清晰的论辩,体现出学者散文的特色,又文采斐然,摇曳生姿,可读性强,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这不仅与刘跃进先生才情丰沛有关,更来自刘跃进先生真诚、通达、温润的人格,可以说文如其人。刘跃进先生在本书中浓墨重彩记述了他在杭州大学读硕士的经历,并引南开大学罗宗强先生的话“你在杭州大学学到真学问了”。作为杭州大学的毕业生,我为此感到自豪。杭州大学确实有一批非常优秀的前辈学者,有良好的学风。这些前辈学者自身取

30、得了卓越的学术成就,也培养出了一批学术薪火的传承人。一个优秀的文学史研究者,需要有扎实广博的知识基础,比较丰厚的理论修养,敏锐的文学艺术感悟力,还要掌握具体的研究方法。刘跃进先生的学术研究,起步于南开,进展于清华和杭大,成就于社科院。他在南开亲炙多位名师,学习用功,获得了扎实广博的知识基础,比较丰厚的理论修养,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文学艺术感悟力,为日后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到清华工作后,他开始关注文献,注意调查书目、版本。到杭州大学求学时,在姜亮夫先生等的指导下,更受到了文献学的系统训练。从此以后,他在时间上注意年表,在空间上注意地理,同时注重制度、目录、版本等,找到了学术研究的正确门径。在

31、社科院,他在曹道衡、沈玉成先生等的指导下,将这些研究方法付之于实践,并加以进一步拓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他在本书中多次谈到自己的治学心得,那就是,研究一个人,首先要考察他的生平经历,最好能编成年表,要把他的所有作品、相关的人和事都弄清楚;研究一本书,要尽量掌握所有的版本。在充分掌握文献、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才能对研究对象做出准确深入的分析,得出独到而可靠的结论。这是学术研究的常识,也是从事文史研究的不二法门。从刘跃进先生这本书中,后辈学者可以获得很多东吴学术 2023 年第 2 期060启发。刘召明(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世说新语 载王献之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

32、之际,尤难为怀。”我想这也是阅读刘跃进先生 从师记 的大致感受。从师记 是刘跃进先生回顾四五十年来从师求学经历的散文集。该书收文章十六篇,字数约略二十万,内容丰富,情感真挚,文风朴实,文笔细腻。其间既有波澜壮阔的历史经纬,也有跌宕起伏的命运浮沉;既有学术殿堂的高尚事业,也有田间地头的乡村生活;既有蜚声中外的学术大师,也有默默无闻的图书馆员。书中一幅幅时代画面、一桩桩历史事件、一个个人物影像,连同作者内心深处的赤子情怀,隐现于字里行间,构成了作者转益多师、从师求学的人生轨迹与心路历程,也构成了学人精神世界一道道独特的风景。时空交错是该书构思最大的特点。从师记 中的散文都是回忆性的,从知青生活、求

33、学生涯到治学经历,作者穿梭于一个个历史的时空:从河南黄湖农场到密云塘子公社,从南开大学、杭州大学再到中国社科院,种种人生阅历,一个个求学地点,其间还辅以清华大学、社科院的工作经历、在美大学的访学经历,在时空交错的叙述中,人生的历程巧妙地接榫完整,构成了一个人的成长史、心灵史。这种不同时空的交错叠加,还体现在书中人物的回忆中。在 记忆中的水木清华 中,姜亮夫先生回忆清华园一节尤其令人感动。文末作者写道:“从姜老的书房出来,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候,落日的余晖映红了西边的天空。时惟早春,寒意未尽,而我内心却温暖如春。西溪旧地,道古桥边,谈话间,一个甲子的风云,好像在指缝间倏忽滑去,留下来的是对水木清华不

34、舍的记忆。”时空交错的特点,形成了 从师记文本内容的活力与张力,让读者在时间的流变与空间的转换中感受历史的波澜与沧桑、命运的跌宕与神秘。点线交集是该书叙事最精当的所在。从师记虽然是一篇篇回忆性散文连缀而成,但是这一个个散点般的独立存在,又构成一条无形的长线,形成了全文点线交集的叙事结构。从师记 是一个人的回忆,也是一代人的记忆,既是作者对四十多年求学经历的追忆,也是当代中国历史演变的缩影。因此,从师记 中的内容是人与人的交集,也是人与历史的交集。里面写到的人和事,构成了作者人生的长线,也成为历史长线中的一个个散点。个人的是非成败、酸甜苦辣不可避免地与历史相交织,甚至历史脉搏的每一次跳动,都会给

35、个人带来盛衰荣辱,甚至生死存亡的沧桑巨变。比如 王伯祥日记 中的俞平伯先生 一文,通过王伯祥先生的日记述说俞平伯先生的个人遭际,进而窥见隐秘在历史深处的细节。从这个角度看,作为私人史的记述,从师记 中的“微叙事”以小见大,厚重而沧桑,具有补白历史的特殊意义。再如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从“我”的角度生动描写了恢复高考对千万人命运的改变。“高考改变命运”,六字看似寻常,但通过作者笔下的真实描写,我们更能体会这六个字的分量。从起圈撒肥的脏累到开垦条田的血泡,从通宵熬夜“龙口夺粮”到寒风“噎得喘不上气”,再到高考午间蹲在墙根、啃凉馒头,这一个个点与线交集的场景,让我们对个人命运与家国历史的关系有了更

36、深刻的理解。刘跃进先生文献功底深厚,重视资料收集,擅于从资料中发现问题。从这一角度看,从师记 中的丰富史料无不具有独特的内涵。正如作者所言:“系统整理资料,可以有助于我们走进中国历史的宏大叙事中,也有助于我们从细枝末节中发现历史的某些面相。”情理交融是该书艺术成就最突出的表现。阅读 从师记,我们不仅了解了作者游学南北、数从名师的成长经历,还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浓厚真挚的师生情谊,作者对学术的坚守与传承。作品中浓厚真挚的情感氛围来自作者对老一辈学人风范的景仰之情,也来自老一辈学人对青年学者的关心、提携与爱护,还有老一辈学人深厚真挚的家国情怀。如作者所言:“我很景仰他们,也很感念他们,很希望有更多机

37、会将这种感念之情表而彰之,让更多的读者从不同侧面了解前辈学者的为人风范和学术业绩。”如罗宗强先生六次修改作者的学年论文,其认真的态度、严谨的精神令作者终生难忘;再如作2023 年第 2 期 东吴学术061者见到数十年来远远关注自己成长的王继权老师,“头发稀疏,行动也有所不便”时,一时难以接受:“岁月不居,人生易老,一晃二十四年过去了。离开上海前的那个晚上,我独自漫步在四平路街头,追寻故迹,凭吊旧情,不禁感慨万千。”叶嘉莹先生,“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老人家用生命书写出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真挚、深情的爱”,成为“传授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浓厚的感情在作者的理性叙述中,常常不自觉生

38、成,自然而然表达。所谓情因事起,理在情中。学者散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理性色彩较浓。作者如能在理性的叙述中自然表现内心情感,则情感内涵更厚重,感染力愈强,文章就会达到情理交融的艺术境界,情感与理性就会实现高度的统一。从师记 在处理情感与理性关系时,分寸把握非常好,往往能做到情感含蓄张弛有度,理性沉着进退自如,情感、理性并重交融,既能给人以情感的感染陶冶,又能给人以理性的智慧启迪。王伯祥日记 中的俞平伯先生 一文最后写道:“俞平伯先生是大家还是名家,今天再来讨论这些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那一代学者留给后人的穆如清风的处世态度、修辞立诚的为人风范、严谨求实的学术精神,都值得我们感念不忘,更需要我们

39、发扬光大。”字里行间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学术的执着坚守与传承。正如作者在本文前面所说“学术需要传承,不忘本来,才能开创未来。”这虽然是理性的表述,却有一种感动、激发人心的力量。龚定庵云:“欲为平易近人诗,下笔情深不自持。”从师记 中这些感动人心的文字当是作者情深难持的自然流露。从师记 以四五十年来两代学人之间的学统延续、文脉传承,生动展现了一代学人的精神史,真实记录了一个国家时代变迁中的学术升降,具有珍贵的历史文献价值。作为散文,书中巧妙的立意构思,精当的叙事技巧,圆融的艺术境界,令人读罢掩卷,回味无穷,堪称新时代学者散文的代表之作。陈蘅瑾(绍兴文理学院)从师记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古典

40、文学专家刘跃进撰写的回忆性散文集。从师记 以个人的梦想和从师求学并行双线,讲述了个体在不同时空中的成长经历,以及求学问道中的点滴往事。读 从师记,有对刘跃进老师文学梦想隐退的感慨,有对其从师求学中感念之情的共鸣,也有试图透过其个人视角进一步解读宏大历史的冲动。野草 杂志的编辑朝潮对散文的价值有过这样的表述:“散文的贵重之处,不在于写什么,在于它的内容与个体的精神世界患难相恤”,阅读 从师记,对此观点深以为然。我以两组关键词来概括 从师记 的阅读体会。第一组关键词:城市与农村。作者的“文学梦”在农村与城市的空间有两次转换。第一次是刘跃进随父母下放到干校,在 黄湖的记忆 这一篇中,作者写道:“一些

41、老干部很不情愿,说 前半辈子做官,后半辈子为民 早知当农民,何必学外文。我们这些孩子更是不知所以,懵懵懂懂地跟着大人走。”显然,作者被动来到迥然于城市的农村。和熟悉的小伙伴们,在不同的环境中学习、生活,三年黄湖的时光成为作者童年里难忘的记忆。第二次是作者主动寻求的“广阔天地”,这一次于作者是文学梦的延伸,是到“广阔天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于父母却是他们一辈子奋斗,把祖辈传下来的农民身份转为城市户口的努力全部归零。个人与家庭的冲突以及个体与社会的融合,在作者“内心还是狠狠地紧缩了一下”中充分呈现,这不由得让人想起食指的那首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空间的转移、身份的转换和未知前路的惶恐,都靠着“广

42、阔天地”实现“文学梦”的精神世界支撑,才走得如此义无反顾,这是作者精神世界的真实呈现。然而想象的农村与真实的农村毕竟不是同一个农村,农村的劳累一天天加剧,理想一步步远离,“下乡前,看了很多描写农村生活的小说,挺向往。真正当了农民才知道,那是作家笔下的虚构。”由此,刘跃进有了“在严酷的现实生活面前,理想啊,抱负啊,其实都不如待在家里吃一顿好饭”的彻悟,他开始渴望回城。至此,刘跃进老师在空间的转换中完成了想象农村与真实农村的碰撞,“文学梦”在真实农村空间中被迫隐退。在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一文中,东吴学术 2023 年第 2 期062刘老师这样写道:“我常常躺在地头,望着蓝天遐想:什么时候才能回

43、城呢?因为渴望回城,就拼命干活表现自己。越是这样,文学的梦想就离我越远。”文学梦是刘跃进老师个体精神世界的起航地,终被“广阔天地”的农村世界无情遮蔽。刘跃进以平和的语言书写失落的梦想,表面看并没有太多的疼痛感溢出,然而多次重复书写的“文学的梦想就离我越远”“至于文学的梦想,早已像天边的游云,渐渐散去”和不知疲倦的身体劳作的对比书写,却时时以痛感撞击着读者,个体的梦想在上山下乡的洪流中被无情遮蔽。第二组关键词:个体与历史。作者的学者梦从考上大学开始,在漫长的从师的路上逐渐延伸。在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一文中里,刘跃进老师有这样一段书写:2008 年 12 月,中央电视台 10 频道播放了一部名

44、为 似水流年的专题片,选择有代表性的事件、人物,记录二十世纪中国人过春节的特殊经历和心态。其中,1978 年春节的第一个镜头就是采访我,旁白说:“1978 年的春节,北京有个叫刘跃进的人,在焦虑地等待着大学录取的通知。”这一段记录式的文字,把个人的历史与历史中的个人严丝合缝地接在了一起。顺着这个角度,读者不难发现,从师记 寄寓了刘跃进先生在求学路上对师恩感念之情,也饱含了一位学者在治学路上对人、社会、历史的思考与感悟。叶嘉莹先生开启了刘跃进的学者梦,也带他进入文学与历史的新的空间。叶嘉莹先生离开南开大学那一天,刘跃进把叶先生的一首诗写进日记,文中,他这样记述:“我的日记还记录了叶先生的一首词:

45、虽别离,经万里,梦魂通。书生报国心事,吾辈共初衷。天地几回翻覆,终见故国春好,百卉竞芳丛。何幸当斯世,莫放此生空。今天读来,依然感动。近一个世纪以来,老人家用生命书写出对祖国历史文化的那种真挚、深情的爱,是叶先生传授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刘跃进先生的思想境界:个人对文学的理解、对文化的情感、对学术的选择,其背后与家国的兴衰紧密相连。而后,刘跃进先生向读者娓娓道来与罗宗强、姜亮夫、曹道衡、傅璇琮、魏隐儒等良师益友的交往,而贯穿于其中的是求学路上的刘跃进先生,对前辈们治学态度、治学方向以及治学视野的理解与把握。文中这样书写:“文学就是人学;关注人,就必须关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

46、制度史、社会经济史等。”“研究一部书,就要从这部书的流传版本做起,继而掌握作者的全部资料,最终要关注到作者的时代。同样,研究一位作家,要从他的年谱做起,熟读他的全部著作,最终还是要关注他所处的时代。研究一个命题、一个专题,也是如此,都要从资料的收集、整理入手。系统整理资料,可以有助于我们走进中国历史的宏大叙事中,也有助于我们从细枝末节中发现历史的某些面相。有时候,历史的真相往往隐藏在历史细节里。”谈到的好像只是研究路径和方法,然而,个人与社会、个体与历史、求学与治学的关系却呈现得淋漓尽致。个人成长的岁月、感念师恩的真情,都自然融进了治学的态度、方法与视野中。散文集 从师记 传递着人间的温感,传

47、承着育人的师道,也指引着学人们的治学道路。丁太勰(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刘跃进先生撰写的回忆性散文集 从师记一经出版即走出学术界,引起读书界广泛的关注。在 2022 年 6 月的新书发布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孙郁教授高度评价本书在文章学上的意义,认为“本书的写法延续了传统治学里的文章之道,刘跃进先生在摸索一条属于自己这代学者的词章之路。”(舒晋瑜 引发大时代下文学之路热议,中华读书报 2022年7月13日)作为新时代学者散文的代表之作,作者以情纬文,深情追忆与前辈学者交往的点点滴滴,细致叙写自己人生经历中的温情往事。同时,又不拘泥于一时一地一事,而是心游万仞,从一代学人宏通的视野来回顾自己求学问道之

48、路,反映了时代变迁中古典学术传统的薪2023 年第 2 期 东吴学术063火相传。从师记 中朴素自然的语言、娓娓道来的笔触、鲜活真实的人物、温馨动人的细节,如脉脉的温情静静淌过岁月的河,是属于刘跃进先生自己的词章,叫人回味无穷。一、对前辈恩师深情的感念从 1978 年春走进南开大学,刘跃进先生逐渐走上学术之路,游学南北,数从名师,潜心治学,终成大家。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他深有感触地说:“在我过去四十多年的求学经历中,老师们的影响既广且深。他们不仅传道、授业、解惑,那种坚忍不拔的人格魅力和实事求是的学术品格,更是激励我不断前行的不竭动力。”怀着这种感念之情,从师记 深情记录了他与叶嘉莹、王达津、

49、罗宗强、姜亮夫、曹道衡、沈玉成、魏隐儒、王继权、傅璇琮等先生学术交往的点点滴滴。有赖于作者忠实的记录,我们得以了解前辈学者严谨的态度和渊雅的风范。读 从师记,给我鲜明印象的有两点:一是作者深情的回忆充满了历史的温度。翻开 从师记,仿佛那些前辈学者从岁月深处走来,依然带着亲切的笑容。叶嘉莹先生“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在春风化雨中,改变了作者的学术选择。罗宗强先生指导学年论文,他严格要求,悉心指正,热情推荐,为作者规划治学方向。从师记 忠实地记述了先生严肃的批评与真诚的褒奖,让作者“从此端正自己治学态度”,并摸索到了治学的门径。王达津先生指点阅读古书的“门道”,孙昌武老师提醒“人生成败

50、一念间”的箴言,刘桂生老师传授治史的“四把钥匙”,钱逊老师分享“独乐孤往”的治学理念,姜亮夫先生的治学方法,曹道衡先生的言传身教,魏隐儒先生的热情勉励,王继权老师的循循善诱,傅璇琮先生的提携不倦 前辈学者们“手把手地把我引入到学术殿堂的门前”,让作者铭刻在心,并形诸笔端。“经师易遇,人师难遭”,读 从师记,我们似乎看见诸位先生从故纸堆里抬起头来,深情注视着作者的治学之路。二是作者对前辈学者的追怀感念,看似轻松展开,随意而出,实则神思方运,熔裁有方。在刘跃进先生笔下,既有一章一节对前辈学者集中正面的人物特写,也有贯穿全书倏忽闪过的匆匆身影,疏密得当,隐括情理,以极高的文学技巧,塑造出前辈学者立体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