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大通县桦林乡峡口村人畜饮水工程的现状调查以及其施工重要性,其次说明了工程的规模及施工后获得的国民经济指标,然后阐述了施工的编制依据及技术规范。主要针对项目地区的建设条件、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工程任务和工程规模、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管理、环境影响评价、投资估算、效益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最后还附上了工程投资估算书、工程设计图集。笔者花了大量的时间用于现场调查,这也是笔者工作的重点,使所研究的施工项目具有实用价值,所设计的具体施工方案对施工设计员也有很好的参考性。在施工调查和设计过程中,笔者深刻体会到了水利工程的重要性、优越性以及水利工程在解放
2、农村生产力和改善卫生条件及加强社会稳定性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此外,对于工程设计在具体水里工程施工里的应用,笔者在设计论述过程中也做了一定的研究。关键词: 水利工程;国民经济指标;项目建设;工程设计;环境影响;投资估算;效益分析目 录摘要1目 录2大通县桦林乡峡口村人畜饮水工程41 综合说明41.1基本情况41.2工程主要规模、投资、工程量和材料用量51.3 国民经济评价指标62 编制原则和依据72.1 编制原则72.2 编制依据72.2.1 法律法规72.2.2 技术规范72.2.3 技术文件83项目建设条件93.1项目区社会经济条件93.2 引水口所在流域概况93.3 项目区水文气象条件103
3、.3.1 气象103.3.2 水文与地表水源条件103.3.3 洪水113.3.3.1设计洪水计算113.3.3.2洪水流量结果的采用153.3.4 泥沙153.4 工程地质条件163.4.1水文地质163.4.2水质分析163.4.3 区域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163.5 地方材料173.6 交通、通讯和电力174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84.1 项目区人畜饮水存在的问题184.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85 工程任务和工程规模205.1 工程规划与工程任务205.1.1 工程规划205.1.2 工程类型与供水方式的确定205.1.3 工程任务205.2 工程建设方案205.2.1 引水枢纽的位置选定与
4、结构形式205.2.2 工程总体布局205.2.3 供水工艺流程215.3 工程建设标准和工程规模215.3.1 工程建设标准215.3.2 工程供水规模225.3.3 工程规模236 工程设计246.1 引水枢纽平面布置及结构型式246.2 水质处理与消毒设计246.3 管道设计及管网水力计算246.4 主要建筑物设计256.4.1 蓄水池256.4.2 检查井256.4.3 管沟开挖256.5 主要工程量267 工程施工277.1 施工条件277.2 施工方法277.2.1 施工组织277.2.2 施工方法277.3 计划工期288 工程管理298.1 工程建设期管理298.1.1 组织管
5、理298.1.2 质量与进度管理298.1.3 资金管理298.2 工程建后管理308.2.1 管理体制与管理人员配置308.2.2 运行管理308.2.3 水源保护308.2.4 技术服务308.2.5 水费征收319 环境影响评价329.1 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329.2 预防对策和措施3210 投资估算3310.1 编制依据3310.1.1 工程定额3310.1.2 取费标准3310.1.3 人工工资3310.1.4 运输费3310.1.5 材料价格3310.1.6 工程量3310.2 工程投资3410.3 资金筹措3411 效益分析3511.1 成本水价分析3511.1.1 基础数据3
6、511.1.2 费用计算3511.1.3 单位制水成本3511.2 国民经济分析评价3611.2.1 效益计算3611.2.2 国民经济盈利能力(动态)分析3612 结论及建议38参 考 文 献40致谢41大通县桦林乡峡口村人畜饮水工程1 综合说明1.1基本情况大通县桦林乡峡口人畜饮水工程位于县城桥头镇东北的桦林乡,距桥头镇25公里。峡口村处于湟水三级支流瓜拉河上游西岸。整个工程所在地海拔26502950m,均属脑山地区。区内山高坡陡,土壤贫瘠,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条件差,气候寒冷,主要种植小麦、油菜、蚕豆、马铃薯等农作物。2007年峡口村农民人均纯收入3295.30元,比当年全县农民
7、人均纯收入3309.0元低。当地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农业收入和进城打工等为主,群众生活状况在大通县处于低水平。目前,峡口村和临近的东庄村共同使用一个水源,该饮水工程修建于1987年9月,出现饮水返困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工程修建时间早,已经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管道老化,管网供水能力下降,出现部分群众饮水困难;二是由于两村共用一个水源,在用水高峰期,因水源供水不足,居住在瓜拉河西面山坡的峡口村大多数农户经常出现无水的情况,为此两村之间不断发生用水纠纷,甚至出现群众之间打架斗殴事件,严重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和谐;三是水源不可靠,出水量逐年减小,供水能力下降;四是工程设计用水量标准低。改革开
8、放以来,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水量一年比一年加大,但工程供水能力有限,也是导致群众用水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作者承担了大通县桦林乡峡口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工作,根据现场勘查情况、该村群众目前的饮水困难以及当地干部群众的要求,进行技术方案比较后,确定解决该村人畜饮水困难的方案:峡口村:重新寻找水源,然后对管网进行优化布局。新的水源位于瓜拉河中下游右侧错龙滩的一处地下泉水,出水量大,水质清澈,距离峡口村2.8km,周围植被条件良好,是桦林乡的天然灌丛草场,有专人进行保护,水质无任何污染,经向当地群众调查和在2007年的12月、2008年1月和6月的枯、丰水期进行实地测量,泉水出口以下的
9、水流沟道长7m,平均宽0.5m,实测水深0.130.15m,流速0.5m/s0.57m/s,实测流量分别为32.5L/s、37.4 L/s 、42.8L/s,枯、丰水期平均出流量为37.57 L/s,日平均出水量3252.96 m3,年出流总量118.73万m3。水量变化不大,出流稳定,完全能够满足峡口村工程设计年限内的人畜饮水需要。该水源与大通县43村引水工程属于同一水系,并且处于43村饮水工程水源上游,水质经青海省卫生检验检测中心的检测报告,水源水质符合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和GB5749-200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整个工程实际要彻底解决大通县桦林乡峡口村283户,1279
10、人,2916头匹只牲畜的饮水困难。1.2工程主要规模、投资、工程量和材料用量整个工程主要建设规模:修建引水口1座,150 m3的钢筋砼结构蓄水池1座,检查井11眼,铺设引水管道2.8公里,供水主管道1条15公里,支管道39条26.08公里,进户管道35.105公里,排水管道1条50m;更换供水主管0.5公里,支管道0.65公里。工程估算总投资:137.29万元, 其中:永久工程125.34万元,临时工程1.25万元,其他费用10.70万元,需投入劳动力20824.7工日。资金筹措:计划争取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110.0万元,占总投资的80%,地方配套27.29万元,占总投资的20%。在地方配套中
11、省财政配套60%,为16.37万元;市县财政配套10%,为2.73万元;群众自筹和投劳折资30%,为8.19万元。主要工程量:土石方76910.1 m3,浆砌石97.2 m3,砼与钢筋砼76.1 m3,砌砖740.0 m3,砂砾石垫层66.5 m3。耗用材料:水泥87.0t,钢材7.1t,红砖444.0千块,塑料管16.41t,砂子212.6 m3,砾石302.5 m3,块石114.7 m3。本工程需解决283户,1279人,2916头匹只牲畜的饮水困难,方便群众生活,维护当地社会稳定,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加快建设新农村的步伐。1.3 国民经济评价指标经过分析计算,大通
12、县桦林乡峡口村人畜饮水工程的经济内部收益率16.8%,工程的经济净现值+33.25万元,投资偿还期6.5年(包括建设期1年),工程运行期总效益与总费用比2.3,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均符合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的要求,故项目在国民经济评价分析上可行。2 编制原则和依据2.1 编制原则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坚持放眼长远,立足当前,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保持水资源的持续、合理利用为原则,确定工程类型、规模和建设标准,明确水价机制和水费征收方式,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的管理体制和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确保工程良性运行。2.2 编制依据2.2.1 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13、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大通回族土自治县农村人畜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实施细则(试行);2.2.2 技术规范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5);生活饮用
14、水卫生规范-2001;水利水电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定(DL/T50081999)。2.2.3 技术文件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自治县农村饮水安全总体规划;人畜饮水项目可研报告的编制方法(青海省水利水电勘察设计研究院,2007.5)。3项目建设条件3.1项目区社会经济条件2007年底,峡口行政村现有总户数283户,1831人,大牲畜890头匹,小牲畜1910只,家禽600只。本工程需解决283户,1279人,2916头匹只牲畜的饮水困难的现状。桦林乡是一个回族乡,本工程所属的峡口村也是一个纯回族村。工程区作物种植以小麦、蚕豆、油菜、马铃薯为主,两村现有耕地面积4420亩,人均耕地面积2.41亩。200
15、7年农作物实际种植面积2504.8亩,总收入320.2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为2503.87元,收入来源主要是出售农产品、家庭养殖以及劳务输出为主。近几年来,当地通过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积极发展油菜作物,不断增加了农民收入,但由于受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农民的生活水平与其它地方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村 名户数人口大牲畜小牲畜家禽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农民人均纯收入户人头、匹只只亩亩元峡口村283127989019106002504.81.962503.873.2 引水口所在流域概况大通县桦林乡峡口村均处在瓜拉河流域,属湟水一级支流北川河水系,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13910141,北纬3705
16、3708,流域形状似羽毛状。瓜拉河引水口以上流域面积为107km2,河道平均比降39,沟道长度22.5km。多年平均流量0.92m3/s。流域内植被良好,上游段属高山地区,牧草丰盛,是理想天然的牧草地。中游两岸系高山灌丛带,是天然的水土保持区,水源条件好,也是理想的水源地。下游段河谷开阔,最大宽度约0.8km,随海拔高度的降低,逐步由脑山向浅山转变,土层较厚,是桦林乡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境内有县乡公路和乡村公路通行,交通条件便利。工程所在地在大通县属脑山地区,山高坡陡,地形变化明显,土壤贫瘠,植被条件较差,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瓜拉河流域中上游河谷呈“V”字型,从峡口村以下河道逐步变得开阔,呈“U”
17、字型,河道两岸是河谷阶地和干旱山区,土壤主要以栗钙土和大白土为主,间有潮砂土,成土母质为黄土,厚度较大。河床主要为冲积砂砾石层,土层很薄,厚度一般在0.5m左右,地势比较平坦,是该流域重要的农业生产区。由于受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当地农业生产结构仍然比较单一,生产和经营方式简单传统,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主要种植小麦、油菜、青稞、马铃薯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由于受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农民群众生活水平不高,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出售农蓄产品、开展第三产业和劳务输出等。3.3 项目区水文气象条件 3.3.1 气象本工程区属高原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气温垂直变化明显,日温差较
18、大,年温差较小,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冬季漫长,夏季凉爽,冬春大风多,夏秋时有雷雨、冰雹等自然灾害发生。由于当地缺乏气象观测资料,借用与其相邻、且地形条件和海拔高度基本相近的东峡观测点资料,当地全年日照时数2533.5小时,年日照百分率57%,年平均气温1.5,气温年较差25.0,年平均最高气温9.6,年平均最低气温-4.9,全年气温平均日极差14.5,0的积温1703.3(保证率80%)、5的积温1511.7、10的积温768.6。绝对无霜期只有69天,即每年的6月14日8月22日。作物安全生长期60天,6月23日8月21日。地面(0.0cm)平均温度4.2, 其中当年的11月至来年的2月
19、之间的地面温度均在0以下,一般冰冻期5个月左右,年最大冻土深度约1.3m。当地年平均降水量552.2mm,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50.20%。年湿润指数1.09,属湿润地区,但湿润指数只有在510月份的6个月大于1.0,其余半年的湿润指数平均只有0.32,年平均蒸发量1210.0mm。3.3.2 水文与地表水源条件工程处于瓜拉河流域,瓜拉河引水口以上流域面积为107km2,河道平均比降为39,沟道长度为22.5km。多年平均流量0.92m3/s;流域内植被良好,上游段属高山草甸地区,牧草丰盛,是桦林乡的天然牧草地,中下游两岸高山区,植被主要是高山灌丛,是天然的水土保持区。水
20、源区地下水丰富,含水层厚度大,地下水资源储存于河谷第四纪砂砾石之中,其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河水入渗和基岩裂隙水侧向补给及灌溉回归水。 本工程设计引水流量3.6710-3 m3/s,即3.67L/s。水源实测成果表时间2007.12.102008.1.122008.6.30平 均单位LSLSLSLS流量32.537.442.837.57根据调查比较和分析,所选定的水源出水量稳定,水质好,完全可作为工程的供水水源。3.3.3 洪水3.3.3.1设计洪水计算瓜拉河引水口以上流域面积107km2,河道平均比降39,沟道长度为22.5km。河道上没有实测洪水资料,也没有暴雨资料。根据规范规定,对于无
21、资料地区,设计洪水的计算主要采用地区经验公式法、洪峰流量模数法、推理公式法等。根据计算区域的暴雨洪水特性,通过合理性分析后确定符合当地实际的设计洪水成果。(1) 地区经验公式法根据青海省水文手册中年最大流量流域面积经验公式(湟水流域脑山区),计算不同频率的设计洪峰流量,计算结果见表3-1。瓜拉河引水口处设计洪峰流量成果表(经验公式法)表3-1P(%)12510Qm(m3/s)101 826343 (2) 洪峰流量模数法根据青海省东部地区暴雨洪水图集中的洪峰流量模数等值线图,查得流域中心年多年平均洪峰流量模数和洪峰流量变差系数,分别为M=1.5,Cv=0.80,取Cs/Cv=4.0。依公式Qm=
22、MF2/3计算,得洪峰流量均值Qm=9.6m3/s。不同频率的设计洪峰流量见表3-2。瓜拉河引水口处设计洪峰流量成果表(洪峰模数法)表3-2P(%)123.351020Kp4.30 3.55 3.31 2.60 1.91 1.30 Qp(m3/s)78 64 60 47 34 23 (3) 推理公式法暴雨是形成洪水的主要因素,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是当前中小河流设计洪水的重要途径。推理公式法是洪水的成因分析,由设计暴雨间接推求设计洪水的方法。因此,计算设计暴雨是计算设计洪水的一个重要环节。点设计暴雨量:由青海省东部地区暴雨洪水图集中的青海省年最大24小时、6小时、1小时点雨量均值和Cv值等值
23、线图,查得流域中心的暴雨特征参数,根据流域特征和该地区的暴雨特性,按CS=4CV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年最大3小时的点雨量均值。不同频率不同时段的设计点雨量成果见表2-3。H3p=H6p2 (n2-1),式中:H3p、H6p为年最大3小时、6小时的点雨量均值;n2为暴雨强度递减指数,采用青海省东部地区暴雨洪水图集中的脑山区的地区综合值(取0.67)。瓜拉河点设计暴雨计算表雨量 表3-3 单位;mm PCv24kpH24H24pCv6kpH6H6pCv1kpH1H1pn22(n2-1)H3p1%0.502.80451260.583.19351120.63.2920660.670.80892%2.45
24、1102.74962.8156763%2.351062.59912.6653725%2.00902.16762.21446010%1.65741.74611.76354820%1.31 59 1.3246 1.32 26 37 面设计暴雨量:从青海省东部地区暴雨洪水图集中查出F=107km2时的点面折算系数,计算出面设计暴雨,见表3-4。瓜拉河面设计暴雨计算表雨量表3-4 单位;mmP面设计暴雨H24P面设计暴雨H6P面设计暴雨HP点H24P面H24P点H6P面H6P点HP面HP1%0.93126117 0.88112 98.3 0.8888.8 78.2 2%0.93110 103 0.88
25、95.984.4 0.8876.3 67.1 3%0.93106 98.3 0.8890.6579.8 0.8872.1 63.5 5%0.9390 83.7 0.8875.666.5 0.8860.1 52.9 10%0.9374 69.1 0.8860.953.6 0.8848.4 42.6 20%0.9359 54.8 0.8846.240.7 0.8836.8 32.3 设计雨量时程分配:在青海省东部地区暴雨洪水图集,该地区没有时程分配雨型,根据其气候特征及暴雨特性,采用脑山区三小时主雨峰对齐的24h时程分配过程,按照不同频率面设计暴雨成果,计算设计雨量的24h分配过程,成果见表3-5
26、。瓜拉河设计雨量24h时程分配过程表表3-5 雨量单位;mm 时间123456789小时小时30.5 48.0 21.5 6小时19.644.436.0 24小时16.414.49.1设计暴雨过程P=1%3.1 3.9 23.8 37.5 16.8 8.9 7.2 2.7 1.7 P=2%3.0 3.4 20.5 32.2 14.4 7.7 6.2 2.6 1.7 P=3%3.0 3.2 19.4 30.5 13.6 7.2 5.9 2.7 1.7 P=5%2.8 2.7 16.1 25.4 11.4 6.0 4.9 2.5 1.6 P=10%2.5 2.1 13.0 20.5 9.2 4.9
27、 3.9 2.2 1.4 P=20%2.3 1.6 9.9 15.5 7.0 3.7 3.0 2.0 1.3 瓜拉河设计雨量24h时程分配过程表续表3-6 雨量单位;mm 时间1011121314151617181924合计小时小时1006小时10024小时19.98.66.96.0 5.62.52.36.51.80100设计暴雨过程P=1%3.8 1.6 1.3 1.1 1.1 0.5 0.4 1.2 0.3 0117P=2%3.6 1.6 1.3 1.1 1.0 0.5 0.4 1.2 0.3 0103P=3%3.7 1.6 1.3 1.1 1.0 0.5 0.4 1.2 0.3 0 98
28、.3P=5%3.4 1.5 1.2 1.0 1.0 0.4 0.4 1.1 0.3 083.7P=10%3.1 1.3 1.1 0.9 0.9 0.4 0.4 1.0 0.3 069.1P=20%2.8 1.2 1.0 0.9 0.8 0.4 0.3 0.9 0.3 054.8设计净雨计算:由表3-3中不同频率的设计暴雨成果,根据设计净雨计算公式,推求设计净雨Rt。Rt= H tc-tc其中,平均下渗率按照下式计算:式中:平均下渗率(mm/h); tc产流历时,按3小时产流计算(h); Htc产流历时内的最大面雨量值(mm)。不同频率的设计净雨计算成果见表3-7。瓜拉河设计净雨计算表表3-7P
29、tcHtcHtc/(45*3)tgh(Htc/45*3)tc-0.25R小时毫米毫米/小时R1R2R3R=Ri1%378.2 0.58 0.52 0.76 15.9 8.0 21.7 0.9 30.6 2%367.1 0.50 0.46 0.76 14.0 6.5 18.2 0.5 25.2 3%363.5 0.47 0.44 0.76 13.3 6.0 17.1 0.3 23.5 5%352.9 0.39 0.37 0.76 11.3 4.8 14.1 0.0 18.9 10%342.6 0.32 0.31 0.76 9.3 3.7 11.2 -0.1 14.8 20%332.3 0.24
30、0.24 0.76 7.1 2.7 8.4 -0.2 10.9 设计洪峰流量:流域面积F=107km2,河道平均比降J=0.039,河道长度L=22.5km,流域几何因素参数=20.63,经验性汇流参数m=0.450.356 ,计算m=1.32。雨强衰减指数n采用图解法计算得n=0.30,产流历时内的平均损失系数如前述。 首先按全面汇流公式计算Qm,计算公式为:式中:Sp雨力,为3小时最大降雨量,本次计算取设计暴雨过程中的3小时时段最大值;将上述计算的参数代入公式中,计算设计洪峰流量,并根据设计洪峰成果,验算是否tc,的计算公式为:=。经计算,tc,说明为部分汇流,因此按部分面汇流公式计算Qm
31、值。计算公式为:根据推理公式法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步骤,由前述计算的引水口处的面设计暴雨成果、时程分配过程成果和设计净雨成果,计算得不同保证率的设计洪峰流量成果见表3-8。瓜拉河设计洪峰流量成果表(推理公式法)表3-8P(%)123.351020Qp(m3/s)262 203 185 138 99 66 3.3.3.2洪水流量结果的采用从上面几种方法计算的结果来看,经验公式法计算的成果与洪峰模数法计算的结果相差不大,而推理公式法计算的结果最大。洪峰模数法对流域面积为5005000km2的流域使用精度较高,更小流域该方法计算设计洪峰流量不适合。由于青海省东部地区暴雨洪水图集的资料条件较好,采用推理公
32、式法计算时充分考虑了当地的暴雨洪水特性,设计洪峰成果是通过设计暴雨进行计算的。根据我省东部地区的暴雨洪水特性,年最大洪水多发生于78月间,且洪水的历时和洪量值不大,洪峰的峰型较陡,说明洪水的产生主要是暴雨形成的,因此采用推理公式法计算结果,设计20年一遇洪水66m3/s.成果见表3-83.3.4 泥沙 瓜拉河流域峡口以上没有农村居民居住,也没有农耕地,是纯灌丛和草山区,植被随海拔的升高,由高山灌丛向高山草甸过度。当地没有任何的实测泥沙资料。近年来,通过实施草山保护和封山育林工程,植被条件比以前越来越好,输沙量也逐步变小,一般在不出现暴雨的情况下,河水清澈见底,输沙量很小,不会影响引水口的水质。
33、为工程安全考虑,对处于雨量中心的山区性河流,不仅要考虑泥沙,还要重视暴雨洪水季节的推移质问题因素。据推算,引水口处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96万t。3.4 工程地质条件3.4.1水文地质据有关资料,瓜拉河流域河(沟)谷地下水地下水位埋深一般在0.38-0.67m,平均0.53m左右,含水层岩性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卵石层:以卵石为主,含水层颗粒级配一般,结构松散-稍密。根据省水利水电勘察规划设计研究院于2007年在本工程水源地错龙滩下游1.0km处勘察钻孔抽水试验,河(沟)谷中部冲洪积卵石层的渗透系数为10.2-16.2m/d,平均13.2m/d,属强透水层。自然状态下地下水水力坡度为3.4%左右
34、。3.4.2水质分析经实地勘查,本工程水源与43村饮水工程属于同一水系,且本工程水源位于43村饮水工程上游地区,植被条件比下游更好,更无污染。据省水利水电勘察规划设计研究院在进行大通县43村饮水工程设计时,对位于本工程水源下游1.0公里处的瓜拉峡口水质委托青海省卫生检验检测中心的检测报告, 水质满足水源水质的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和GB5749-200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3.4.3 区域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区的岩土体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卵石层:结构松散稍密,厚度24.7-28.2m之间。根据工程地质类比法,卵石层压缩模量25-30Mpa,内摩擦角34-36,渗透系数为13.2m
35、/d,建议承载力340-450kpa。本工程引水管、供水主支管道及建筑物沿瓜拉峡河谷、级阶地及山前坡地行走,沿线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简单, 管道沿线大部分岩性为坡积、洪积粉质壤土。根据试验,该土属中强湿陷,中高压缩性土。因此,必须做好管道接口及蓄水池的防渗处理。总体地质条件较好,无其它不良地质现象不发育,对管道影响较小。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工程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相应的地震裂度为七度。工程需要的砼骨料砾石,块石料质量和储量均满足工程建设要求。3.5 地方材料 工程所用的地方材料,可以直接到就近的瓜拉河
36、开采拉运,其材料的储量、质量均能够满足工程需求,运距近,平均为1.5公里。也可到东峡河砂石厂购买,最远距离15km。3.6 交通、通讯和电力工程所在地交通、通讯和电力供应条件十分方便和发达,形成了以乡村公路为主、村级道路为辅的道路网络,能够通行载重量15吨以下的各种交通运输机械,交通条件很方便。无线和有线通讯覆盖全地区,380v以下的农电网路布局合理,电力条件也非常优越,能够满足工程施工用电的要求,不需要长的输电线路。水源工程施工时需要架设输电线路2.8公里,或者施工单位自备发电设备发电,也能满足工程施工需要。4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4.1 项目区人畜饮水存在的问题峡口村是一个纯回族村。目前该村和
37、临近的东庄村共同使用一个水源,该饮水工程修建于1987年9月,经过调查,出现饮水返困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工程修建时间早,已经达到设计的使用年限,管道老化失修严重,管网供水能力低,是导致群众用水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是现有饮用水水源不足,出水量逐年减小。由于气候不断干旱和水源经过长期使用,水量也比以前有所减少,并且两村共用一个水源,在用水集中的时间,经常出现供需矛盾,甚至群众之间发生打架斗殴事件,严重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和谐。三是当时的设计用水量标准低。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的用水量也一年比一年加大,加之管网供水能力有限,居住位置高的峡口村村民甚至等到半夜才能够用上水
38、,出现该村绝大部分群众不能按时用上自来水的情况。 经过访问群众和实地调查了解,该村同时存在对工程经营管理粗放简单,甚至出现无人管理的情况,干部和群众仍然存在严重的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传统落后,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报酬不按时兑现等问题。4.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关于修建和改造大通县桦林乡峡口村人畜饮水工程的问题,当地乡政府和村干部曾积极向县水务部门进行了多次情况反映,希望早日解决人畜饮水困难。解决好农村缺水地区的人畜饮水问题,是当地广大干部群众的迫切希望,也是大通县农村安全饮水规划的具体实施。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步推进,解决群
39、众饮水安全问题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而且对对水量和水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也越来越明显。解决农村饮水困难,首先是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群众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经济活动,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群众致富奔小康;其次,改善了卫生条件,减少了疾病,提高了群众的健康和生活水平;三是加强了团结,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维护了社会稳定,实践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因此,加快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畜饮水困难的步伐,对于改善该村农村基础设施,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和改善民族地区的党群、干群关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建设该项目是十分必要的。5 工程任务
40、和工程规模5.1 工程规划与工程任务5.1.1 工程规划根据峡口村的地理条件和目前存在的饮水安全问题,本工程的建设符合大通县水资源总体利用规划的要求,也符合大通县农村饮水安全规划。5.1.2 工程类型与供水方式的确定本工程的类型按工程规模划分,解决的人数在1000-5000人之间,属于类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源为截泉引水,供水管网为树枝状自压供水,供水方式为供水进户。5.1.3 工程任务通过本工程建设,其任务是彻底解决大通县桦林乡峡口村283户,1279人,2916头匹只牲畜的饮水困难的现状。确保该村群众的饮水安全。5.2 工程建设方案5.2.1 引水枢纽的位置选定与结构形式根据所选定的水源位
41、置和地形条件,选择饮水枢纽位置。本工程水源位于峡口村上游2.8km的瓜拉河右岸,水源位置地形比较开阔,宽度约45m左右,根据水源为地下泉水,且出流集中的实际情况,饮水枢纽采用浆砌石结构,“八”字墙截水形式。5.2.2 工程总体布局本工程总体布局为:峡口村从水源开始,布置引水管道一条,长度800m,在0+800处设高位蓄水池1座,然后由蓄水池通过供水主管道供水到整个树枝状供水管网及各用水户。5.2.3 供水工艺流程根据实地勘察和分析,经过方案比较,峡口村采用完全自压供水方式,其供水工艺为:水源引水口 蓄水池 输水干管 供水主管供水支管 供水到户。 5.3 工程建设标准和工程规模5.3.1 工程建
42、设标准工程等级:本工程解决的人数在10005000人之间,根据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等级划分标准,本供水工程等级为级。设计保证率:本工程属集中式供水工程,设计保证率95%。防洪标准:根据工程等级,本工程的主要建筑物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50年一遇洪水校核。地震烈度与建筑物设计级别:当地地震烈度为7度。按照要求,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抗震设计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和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的有关规定,主要建筑物为蓄水池和引水口,其设计级别均为级。工程设计年限:本工程的设计现状年为2007年,设计水平年为2008年,工程设计使用年限15年,即20082013年。供水方便程度:由于本工程拟定的水源和蓄水池位置高,能够满足工程区各住户自压供水到户的水压力要求,故工程设计采取供水入户的方式。设计供水标准:按青海省用水定额(青海省水利厅2004年5月8日)有关农村供水工程用水标准规定,结合本地区群众生活习惯和实际用水水平,日平均用水量确定为: 人:60 Ld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