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德宏傣文新词术语翻译审定流程分析和评价_刀成波.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90554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宏傣文新词术语翻译审定流程分析和评价_刀成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德宏傣文新词术语翻译审定流程分析和评价_刀成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德宏傣文新词术语翻译审定流程分析和评价_刀成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收稿日期2022-10-20修回日期2023-04-10第一作者简介刀成波,三级翻译,主要从事傣语翻译实践和理论政策研究。少数民族语文新词术语规范审定工作中,翻译审定活动以翻译流程的形式呈现。翻译流程包括“组织性程序”和“技术性程序”,前者指翻译活动的总体组织过程或步骤,后者指进行文本语言转换的具体过程1。实践表明,翻译程序之于翻译质量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我国历史上著名佛经翻译家玄奘主持的译场,分工具体而严密,有多达 11 种分工和程序:译主、证义、证文、译语、笔受、缀文、参译、刊定、润文、誊抄、梵叹。此外,还设监护大臣监阅总校2。翻译程序的设置使玄奘译场得以大规模高质量流水作业,其出经数量史载

2、最多,质量也更好,创造了经书翻译的“新译”时代。尤金 A 奈达把翻译流程概括为“分析转换重建检测”四个步骤。奈达的翻译理论受到金堤、谭载喜等中国翻译界学者的推崇,至今仍占有重要地位。他所提出的翻译程序纷纷为中国翻译教学、学习书籍所引用3。2021 年度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新词术语规范暨专家评审会实施方案 中指出,新词术语的规范化对促进民族语文的规范化、标准化,对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信息处理、知识传播、信息传递、科技文化教育、新闻出版等,以及消除本民族内外的交流障碍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自 2019 年以来组织翻译审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产生的新词术语 8 400 余

3、条,涉及 14 个民族、18 个文种。笔者有幸组织和参与完成了新词术语德宏傣文 478 条译词的翻译工作,翻译成果得到了业内好评并被传播使用。工作中,笔者感到合理的翻译审定程序对提高新词术语翻译审定工作成效非常重要。本文从“组织性程序”和“技术性程序”两方面分别论述和分析德宏傣文新词术语的翻译审定流程,并引入“企业流程管理”理念评价翻译审定流程,通过介绍德宏傣文翻译组的工作程序可了解云南其他文种翻译审定的一般流程和现状。从学术研究上说,尝试引入“企业流程管理”理念整体而全面地观照翻译的组织程序和技术程序,为学界相关研究开拓了新的研究视角;从实践角度来看,以其他学科成熟的流程管理理论为科学理据,

4、使翻译流程得以“量化管理”和“量化评价”,对德宏傣文新词术语翻译审定流程分析和评价刀成波1,庞仙2(1.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昆明650032;2.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北京100081)摘要高效的少数民族语文翻译审定流程不仅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而且促进党和国家政策、先进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快速传播。结合翻译实践经验,以德宏傣文新词术语翻译审定为例,首先概述云南新词术语翻译工作指导思想和原则方法,其次基于奈达提出的翻译程序理论,从“组织性程序”和“技术性程序”角度分析德宏傣文新词术语的翻译审定流程,最后引入恩纽平迪的“企业流程管理”理念,从流程特征入手论述和评

5、价翻译审定流程。关键词德宏傣文;新词术语;翻译审定;流程;评价中图分类号H25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2266(2023)07-0068-06DOI10.3969/j.issn.2096-2266.2023.07.009大理大学学报JOURNAL OF DALI UNIVERSITY第8卷第7期2023年7月Vol.8No.7Jul.202368 根据翻译审定结束后翻译组填报的 审定意见表 总结,基本围绕该 5 条原则开展选词和译词活动。详见 2021 年度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新词术语规范暨专家评审会实施方案。语用科全称“语言文字应用管理科”,负责组织人员编译民族语文教材、读物,开展民族

6、语文师资培训,指导做好民汉双语教学,制订民族语文应用发展规划,管理民族语文翻译协会日常事务等。语用科制作汉语新词术语文本,分发给各语种专家翻译审定。专家审定结束,语用科编辑出版的本年度内审定完成的全部文种新词术语合集的规范文本,截至 2021 年,共出版了哈尼文、西双版纳傣文、德宏傣文、壮文、滇东北苗文、川黔滇苗文、藏文、傈僳文、拉祜文、佤文、景颇文、载瓦文、彝文、白文、瑶族勉方言文、瑶族门方言文、纳西文、独龙文等 14 个民族语种 18 个文种的新词术语集。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网网址为 https:/ 国家民委“十三五”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规划(民委发 2017 第 36 号)、国家民委关于

7、进一步做好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的指导意见(民委发 2010 第 198 号)和 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组建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新词术语工作,工作小组由编辑出版组、后勤组和各文种组长组成。编辑出版组准备翻译词条、校阅出版;各文种组长根据领导小组下达的工作计划安排各自文种专业人员具体实施,按时完成本文种新词术语的规范翻译审定任务,并配合编辑出版组完成后期的校阅出版工作。选词和译词活动必须遵守 5 条原则:没有违反国家宪法和法律的内容;没有违背时代方针政策的内容;没有不利于民族团结的内容;没有思想不健康的内容;要符合语言表达习惯。新词术语的

8、规范和审定原则:资料收集要全、要及时,以科学的方法进行统一规范,规范翻译的词条要具有实用性、广泛性;经规范后的每个新词术语,组织各文种民文专家进行审定,审定新词术语是否符合本民族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翻译用字是否统一规范,是否符合新词术语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德宏傣文翻译组除了遵循“挖、创、借”的民族语文翻译的一般方法外,还依据傣族文化学者在历史实践中用德宏傣文总结的 4 条理想翻译标准,分别是:(忠实文义和语体风格);(符合译文语法);(能够理解);(能根植于译文环境中)。二、组织性程序分析新词术语翻译审定工作主要由两条主线贯穿始终,一为编辑出版组,负责词条收集和发布工作。二为翻译组,负责

9、组织语种专家翻译工作。两条主线共同开展、互相配合。(一)编辑出版组的工作流程编辑出版组的工作流程为:收词选词分发翻译组收稿校阅编辑过程中和翻译组互动定稿出版。编辑出版组由单位语用科人员组成,每年 6月至 12 月按照固定流程开展工作。6 月下旬发实施方案。7 月至 8 月确定工作任务,从近年来的重大会议内容、新制定的政策法规等群众关注的政策文件中初选新词条,如 2021 年度主要收集整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频繁出现、急需规范的法律方面的新词术语。初选词条由民语委办牵头,编辑出版组主导联合地州民族语文相关单位和部门组成,各单位收集点人员分工合作,收集到的词条汇总到编辑出版组,编辑出版组对候

10、选词条进行核查、讨论、筛选,删除有歧义和生僻的词条,甄选出具有实用性、广泛性的词条,定稿并制作成规范文本分发给各语种组长组织翻译。9 月至 10 月把完成规范翻译的各文种文本统一制定成规范的备审文件,并组织专业人员审定。11 月,联系各文种组长反复校验已审定的词条,制作完成待公布文本。12 月,公布审定的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新词术语规范翻译词条,公布方式为向参加审定会议的专家学者赠送出版物新词术语集,并在“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网”“规范标准”栏目发布,供社会免费下载使用。刀成波,庞仙德宏傣文新词术语翻译审定流程分析和评价总第 91 期第 8 卷69(二)翻译组的工作流程翻译组的工作流程为:确定专

11、家人选范围商 定 最 终 翻 译 人 员 初 译译 审统稿签字交稿同编辑出版组保持双向沟通反复校验定本,各文种小组基于组织工作流程的一般程序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各文种翻译组组长,每个文种定1 位组长。各文种组长根据领导小组下达的工作计划安排本年度“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新词术语规范暨专家评审会实施方案”,组织完成本文种的新词术语规范翻译工作。首先,各文种组长根据往年翻译审定情况从全省范围内邀约部分该语种翻译专家参与翻译审定,同时结合各有关部门和地州相关单位推荐人员,议定最终专家名单并上报。每个文种翻译组由 5 至 6 人组成,翻译成员主要是来自高校、出版社、广播电视台、社科院所等从事

12、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精通民汉翻译、具有一定翻译经验的专家。近几年,结合文种使用地域范围和疫情防控实际情况,文种组长可以选择采取地州和昆明两地两次翻译或全部在昆明一次完成翻译。有时候会遇到最初选定的翻译人员因为不可抗因素无法参会,为了使翻译审定工作按时开展,翻译组长需要及时沟通,掌握人员变动情况以便邀约调换人员。初译环节在 7 月至 8 月进行,在邀约翻译专家的过程中,翻译组长对工作小组收集整理的待规范新词术语进行初步翻译,同时根据经验酌情增加部分词条,9月至 10 月将译审、统稿签字稿交至云南省民语委办公室。云南省民语委办公室按语种分批主持举办年度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新词术语规范暨专家评审会,对应

13、语种邀请专家在昆明集中审定新词术语备审文件。2022 年度由于疫情影响,以德宏傣文翻译组为例,邀请的德宏专家组成员不能到昆明参会,翻译组灵活调整工作方法,在两地分别设置昆明翻译组和德宏翻译组合作翻译审定,翻译组长把经过初步规范翻译并增补词条的文件以电子文件形式发送给德宏翻译组,德宏翻译组打印成纸质文本分发给翻译人员共同讨论翻译,德宏翻译组翻译结束后以电子文件形式返回翻译稿,昆明翻译组结合德宏翻译组翻译稿以“求同存异”的方式进行审定并统稿。统稿完成后反复校验后定样稿,翻译专家组成员签字确认,将全部纸质稿件交给编辑出版组,并制定电子统稿本交编辑出版组。11 月,编辑出版组开始编辑排版新词术语公布文

14、本,编辑组与翻译组长随时沟通,反复检查文字的拼写、声调的搭配、词条的完整等内容,以确保规范和准确,帮助形成定本。三、技术性程序分析新词术语规范审定共有 14 个民族语种包含 18个文种翻译组参与工作,有的进行 3 次翻译、有的进行 2 次翻译。无论多少次翻译都包含相同的基本程序,即熟悉原词翻译校阅,各文种小组基于翻译的一般程序结合语言特点、民族文化等实际情况开展工作。德宏傣文翻译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具体步骤为:读文证文分析论证转 换 重 组 读 文 润 文 读文证文统稿。在小组翻译之前德宏傣文翻译组全体成员已经熟读翻译稿和熟悉词汇背景,翻译中分发的文本也已经进行过初步翻译,为确保翻译审定质量打

15、下了良好基础。在翻译环节,由翻译组全体成员公推一位组员诵读词条,即读文。其余成员对照自己手中文本词条认真检查对比词条是否有别,即证文。诵读员的文本和其余成员的读文统一,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程序。进入分析原文环节,组长解释原词条和初译,其余成员根据自己提前了解查阅的相关资料补充含义。如果对词条的含义理解有异,则需要现场通过网络资源、相关书籍和词典查证词条来源和例子,联系上下文义理解词条含义,并咨询词条收集人员(编辑出版组)的含义解释,直至含义完整、准确,全员无异议才通过。进入到转换环节,根据完整含义进行翻译,即现场口译方式。现场口译中会出现逻辑混乱和用词不当现象,需要全组成员共同纠正调整语序,甄选书

16、面规范用词,写入文本变成笔译,这就是重组环节。规范重组后的译词,在现场翻译中,关照到成员对译场环境的适应度和不同精神注意大理大学学报总第 91 期社会科学70力,还需进行诵读笔译内容,保证全部成员文本上书写的内容无错漏才能进行下一个词条的翻译。而现场笔译词条可能存在用词不够文雅、不切近傣语文书面语风格等问题,为了追求更好的译文,让译词得以更好地根植于傣文环境里,往往还需要再次征求组员有没有更好的译词。若某位成员在翻译后期有了更好的想法,就可以在适时提出来进行修改,即是润文程序。这就是每一个词条的具体翻译都要经过的 8 个小程序。在词条翻译经过 8 个程序之后,还需要诵读全文,根据原词条对照新译

17、词条的诵读顺序,所有成员逐词对照,即全篇的“读文”和“证文”。译稿纸质版样本最后一次对校后,清样由翻译组长组织专家签字收回。组长在充分咨询成员后组织翻译成员填写 项目调查表,之后翻译组长填写 审定意见表,用来了解翻译专家对此次民族语文新词术语翻译的满意度评价、作用评价、意见评价和质量评价,同时也是通过书面形式保证指导思想和翻译审定原则得到贯彻落实。最后对比各个翻译稿,从标点符号到书写字迹等方面甄选出最优稿并制作成初步电子文本,连同所选纸质稿本一并交给编辑出版组编辑。至此,翻译的技术性程序完结。四、翻译审定流程评价(一)翻译审定流程评价的因子和方法2011 年,美国学者恩纽平迪(Anupindi

18、)在其著作 企业流程管理 中提出企业流程管理(MBPF)理念,该理念是一种研究运营核心观念的创新方法,认为运作管理即为对企业流程的设计和管理,“流程”是利用资本和人力资源,经过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工序,将投入转换为产出,面向流程展开的管理活动称为“流程管理”,企业通过该业务流程来生产和交付商品和服务,产品在客户所关注的特征上是不同的,诸如产品成本、质量、品种以及配送反应实践等方面。一个既定的流程评价,是对从给定的投入中生产出所需产品的能力的评价,要从给定的投入中生产出满意的产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应的业务流程特征,如流程成本、质量、灵活性和流转时间,其中流程成本是生产和交付产品所发生的总成本;流转

19、时间是从投入到产出转换一个流程单元所需的总时间;流程灵活性是衡量流程生产和支付多种产品的能力;流程质量指流程生产和交付高质量产品的能力4。翻译流程和企业管理流程同属于流程范围,同样需要加强管理和优化工作流程以期高质量作业。然而,“翻译作品”和“企业生产产品”毕竟是两个不完全相同的领域,为求更加客观和准确,本文仅从恩纽平迪在“企业管理理念”中提出的四个“流程特征”入手作为流程评价指标,以德宏傣文新词术语翻译审定流程为例,来评价笔者所熟悉的云南少数民族语文新词术语翻译审定流程。尝试把企业流程管理理念引入到翻译流程实践中进行科学管理和评价,也是促进翻译程序高效运行的路径选择。高效的翻译程序有助于译者

20、培养良好的翻译习惯,提高翻译质量与翻译效率,对翻译团队来说,科学的翻译程序有利于高质量完成翻译项目。(二)德宏傣文新词术语翻译审定流程评价翻译流程的评价从翻译组织性流程和翻译技术性流程角度,分别基于流程特征指标综合考量如下。1.翻译组织性流程评价流程成本,应包括所有本次项目工作产生的全部费用成本:包含会议费、专家差旅费和印刷费等全部成本。流转时间,应包括从实施方案下发到翻译文本发布的时间周期,从 6 月下发实施方案到 12月公布翻译成果为止,为期 6 个月。流程质量,应由工作成果相关领导和同行的总体反馈评价来衡量,目前昆明地区只有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设置的翻译流程组织过新词术语的

21、翻译审定工作,具有唯一价值性,得到了上级领导、翻译审定人员和业内同行的高度评价。流程灵活性,应是此组织性流程组织完成其他翻译项目工作的效率,目前此组织流程只负责新词术语翻译工作,还未承担过其他翻译工作。2.翻译技术性流程评价流程成本,应是专家翻译费用、文稿材料复印费用、翻译过程中产生的文具费用。流转时间,应是刀成波,庞仙德宏傣文新词术语翻译审定流程分析和评价总第 91 期第 8 卷71专家集体初译到向编辑出版组交审定稿的时长,2022 年度昆明与德宏两地分开审定,共用时间 2天。流程质量,则由翻译审定结束后翻译组填报的项目调查表 和 审定意见表 评价、编辑评价和同行质量评价 3 方面来体现,得

22、到了领导、翻译审定人员和业内同行的一致好评。流程灵活性,应是翻译组能翻译审定其他翻译项目的能力,此翻译小组除了翻译审定过多次新词术语外,还承担完成过 2年教材审定工作。综合评价:虽然全省范围内没有其他机构组织过新词术语翻译审定工作,缺乏参照对象,但从编辑出版组工作人员 A 处获悉:“因为经费太少了,所以印不了多少(新词术语翻译审定)本”可知,流程成本较低。每年组织性周期 6 个月、技术性周期 2天,德宏傣文翻译组 2019、2020、2021 年分别翻译审定 158、202、118 个德宏傣文新词术语原词,共计478 个原词,加上同等条数译词,共计约 4 780 字。云南民族出版社相关专业编辑

23、人员 B 认为,与出版社同等工作量的译著收稿编辑出版相比,平均周期更短。无论是组织性流程还是技术性流程,翻译结果都同样得到了领导、同行和翻译审定人员的一致好评,可见流程设置比较科学,翻译质量较高。组织性流程专为新词术语工作设置,灵活性差。但是德宏傣文翻译组不仅承担新词术语工作,还承担过 2年小学教材审定工作,所以技术性流程较灵活。五、建议结合流程评价的 4 个因子观照翻译流程实践,深入思考后发现其中的“流程成本”因子具有非普适性:只有在具备参照物,并结合翻译预期目标情况下综合比较,才能更客观地评价流程成本的高低。同时又因为翻译组织的不同性质,比如公益性组织和私人翻译公司,公益性组织更侧重翻译作

24、品水平,翻译公司在追求译文质量达标的同时更侧重盈利,所以价值追求的不同,“流程成本”可以视作非必要考量因素。对于现有的德宏傣文新词术语翻译和流程管理实践,我们可以从 5 个方面进行改进:现有的德宏傣文翻译流程是翻译前辈们在多年实践中形成的,适合德宏傣文团队翻译现状。然而,不同的文本形式、质量追求和译者经验水平,应适用不同的翻译程序,比如个人翻译和团队翻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翻译和普通文学读本翻译。应该基于现有的完备的团队翻译流程进行取舍,总结创新适用于不同翻译内容的翻译流程。在文件指导方面,应逐步完善制定规范翻译审定流程细分步骤的指导性文件,使每一个步骤“有据可依”。在具体操作层面,采取增

25、加经费投入、扩大新词术语发布渠道、开发智能化应用产品等措施。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牵头,集合相关单位和个人的优势资源,群策群力,有目的有规划地培养专业翻译人才队伍,开展专门培训,提高翻译技术水平,培养规范翻译流程意识。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委员会牵头定期组织“专家碰头会”,为翻译专家提供一个平台,实现经验总结、交流、分享、互助,激发民族翻译活力,对青年翻译工作者来说同样是一个学习平台。综上,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是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和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尤其是国家安全的客观需要5。新时期民族语文翻译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产出高质量

26、成果,只有制定科学而具体明确的程序,才能高效作业。“云南省少数民族新词术语规范暨专家评审会”项目自 2019 年实施以来,主要取得了以下 4 个方面的成就:一是规范审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治、法律、经济、科技、医学、文化等方面出现的一批新词术语;二是制定了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新词术语规范翻译的原则和方法;三是按照国家民委相关要求初步建立了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新词术语规范审定公布制度;四是为“十四五”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划工作找到了新的着力点,提高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公共服务能力6。德宏傣文新词术语审定成果表明,其科学的翻译审定流程是值得借鉴的,引入“企业流程管理”理念和方法对翻译流程进行综合评价,也是促

27、进翻译流程建设和优化的可行路径。但尝试引入“企业大理大学学报总第 91 期社会科学72流程管理”理念评价翻译审定流程,未能深入结合翻译实践探究其机理,为求客观表述而简化了评价内容,这是笔者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参考文献1NIDA E 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M.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and Education Press,2004:20-22.2尹富林,张志芳.从古代佛经翻译看译者的主体间性 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3):81-84.3王爽,李楠.奈达与傅雷翻译程序对比 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

28、会科学版),2014,14(6):108-111.4RAVI ANUPINDI.企业流程管理 M.梅绍祖,蒋梨利,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8-9.5穆雷.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翻译研究现状分析 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7(1):130-140.6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十三五”期间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新词术语规范取得新进展EB/OL.(2021-01-22)2022-01-22.https:/ and Evaluation of the Approval Process of Translation of New Terms in Dehong Dai Langu

29、ageDao Chengbo1,Pang Xian2(1.Office of Yunnan Ethnic Minority Language Guidance Committee,Kunming 650032,China;2.School of Chinese Ethnic MinorityLanguages and Literature,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081,China)AbstractEfficient translation approval process of minority language not only impro

30、ves translation efficiency and quality,but alsopromotes the rapid dissemination of Party and state policies and advanced culture in minority areas.Combining with practicalexperience in translation and taking Dehong Dai language neologism translation as an example,it first summarizes the guidingideol

31、ogy,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Yunnan neologism translation work.Secondly,based on Nidas translation procedure theory,thepaper analyzes the translation approval process of new terms in Dehong Dai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rganizationalprocedures in addition to technical procedures.Finally,it

32、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enterprise process management byAnupindi,and discusses and evaluates the translation approval proc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cess characteristics.Key wordsDehong Dai language;new terms;approval of translation;process;evaluation(责任编辑 党红梅)刀成波,庞仙德宏傣文新词术语翻译审定流程分析和评价总第 91 期第 8 卷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