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一学段不同文体“分角色朗读”教学策略初探.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896284 上传时间:2024-06-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学段不同文体“分角色朗读”教学策略初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一学段不同文体“分角色朗读”教学策略初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一学段不同文体“分角色朗读”教学策略初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7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第一学段“阅读与鉴赏”板块明确提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他人交流。”1 8同时,在第一学段“学业质量描述”板块指出,“朗读时能使用普通话,注意发音;注意用语气、语调和节奏表现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1 38可见,朗读在第一学段阅读教学中十分重要。分角色朗读是第一学段朗读的主要要求,它指学生根据不同角色的特点,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对相关角色进行个性化解读,并赋予角色以灵魂的一种朗读形式。分角色朗读旨在让学生通过代入文本角色,充分发挥想象,进而熏陶情感,涵养情趣,发展思

2、维。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愉悦。他们的语言储备将更加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得到锻炼和提升。由此,分角色朗读不仅是一项朗读能力,还是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提升语感、促进理解、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本文将从“编排意图解析”和“不同文体课文的教学策略”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一、编排意图解析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统编教科书”)将分角色朗读作为第一学段重要的语言实践方法,共有八篇课文的课后练习题提出分角色朗读的要求。笔者经过梳理,发现其要求有以下特点。(一)立足文本特点第一学段提出分角色朗读要求的课文文体多样,有散文、童话和寓言,

3、大多篇幅短小,语言浅显易懂、生动有趣,形象鲜明活泼,有时还蕴含一定的哲理。文本角色形象及其心理活动、说话方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接近,非常适合练习分角色朗读。这些文本中往往会出现两个及以上的角色形象,角色的脾第一学段不同文体“分角色朗读”教学策略初探章成洋摘要:分角色朗读是第一学段阅读教学中重要的语文要素,是让学生进入文本角色、得到情感熏陶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语文要素编排序列和文本体裁,明晰分角色朗读的要求,立足文体特点,遵循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发展水平,统筹设计朗读活动,让学生逐步习得朗读方法,最终提升朗读能力。关键词:分角色朗读;语文要素;教学策略382024年第1期气秉性各异。文

4、本中对话占据比重较大,通过对话来塑造角色形象、展开故事情节、凸显作品主题。(二)遵循发展规律分角色朗读为学生搭建了展示的舞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和创作欲。文本语言生动,将具体的形象、精巧的结构和蕴含的道理深深根植于学生心中。第一学段儿童语言的发展正处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关键时期,借助分角色朗读模仿语言、学习语言,可以拓展其思维广度和深度。同时,将分角色朗读和文本理解结合在一起,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又通过朗读促进理解,这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从局部走向整体,从而使阅读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三)体现整体思想第一学段安排大量的“分角色朗读课文”练习,意在让学生在正确、流利地朗读的基础上

5、学习、掌握分角色朗读的方法,从而为分角色表演、复述故事乃至表演课本剧夯实能力基础。第一学段“分角色朗读”的要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仅把分角色朗读作为本课的教学目标,如雨点儿 动物王国开大会等;另一类是不仅将分角色朗读设定为目标,还将其设计为一种阅读手段,启发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文本,如坐井观天 寒号鸟等。二、不同文体课文的教学策略教师在指导分角色朗读时,要有清晰的文体意识,关注不同文体在朗读时的相通点和差异点,更系统地、精准地展开分角色朗读教学,把对单篇文本的具体指导延伸至对一类文体的层次化指导。(一)散文的分角色朗读教学1.品析词语,积蓄情感基础抓住散文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细细品味,联结学生的生活经

6、验,唤醒其审美体验,是深入理解文本意境,为分角色朗读积蓄情感基础的有效方法。比如,雨点儿中的“飘落”一词就很有特点。对于“飘落”一词,教师可以先播放多媒体动画,在学生脑海中建立直观印象;接着告诉学生只有“轻轻地、慢慢地落下来”才是飘落,并引导学生读出飘落时的轻盈灵动之感;然后,引导学生拓展表达:“你还知道什么东西也是飘落下来的?”生活经验储备是学生与文本有效联结的基础。生活中,学生对落叶、雪花飘落的场景有印象,但比较零碎。教师通过画面的呈现和词语的串联,可勾起学生对美的回忆,浮现出对这些美的感受。当生活体验被唤醒,学生脑海中的知识储备和情感经历便不再是零散碎片式的,而是由告知接受走向自主建构。

7、至此,教师通过词语飘落的过程,不仅让学生理解了“飘落”的意思,还给学生提供了美的储备。待到分角色朗读时,学生也就能更顺利地将身心和情思融入文本意境之中了。2.联想想象,领会情感主旨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对主旨表达的关键处进行思考是帮助其领会散文情感内涵的重要途径。在雨点儿一文中,小雨点儿说:“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对学生来说,小雨点儿的回答是比较好理解的,因为花花草草需要雨水的滋润。大雨点儿说:“我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这个回答就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相冲突了。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代表了不同的内心指向,也是学生在理解时最需经历一番思索的地方。对此,教师可以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追问

8、学生:“有花有草的地方是怎样的?小雨点儿为什么要去那儿?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又是怎样的?大雨点儿为什么还要去那儿呀?”如此,学生便能理解大、小雨点儿话语中表露的不同心理,从而领会文本想要传达的主旨和深意了。滋养花草是一种奉献,滋养那没有39花没有草的地方,让贫瘠的土地变得肥沃和生机盎然,实现花朵盛放、绿草茵茵,也是一种奉献。(二)童话的分角色朗读教学1.关注插图,把握角色内心第一学段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插图生动活泼、惟妙惟肖,是帮助学生揣摩角色对话心理、读好角色对话的重要媒介,对分角色朗读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文小马过河是一篇文学童话。老马、小马、老牛、松鼠四个角色的说话语气符合各自的身份,

9、且富于变化。但要落实“读出恰当的语气”的目标,还需通过插图来感悟每个角色的内心情感。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分角色朗读时,观察插图,揣摩角色内心情感。课文配有三幅插图,前两幅插图画的是小马来到河边,与老牛、松鼠对话的情景:老牛是那样的和蔼,就像一位长者,见多识广,说话语气应当是十分肯定的;松鼠因为亲眼见到自己的同伴淹死在河里,所以会大喊大叫,拦住小马的动作细腻地表现了它焦急紧张的心理。第三幅画的是小马听了妈妈的话,再次来到河边,小心过河的情景。这些插图都可以帮助学生感受人物的心情和说话的语气,进而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让分角色朗读更加饱满自然。2.情境还原,直观了解知识在科学童话的教学中,要重视

10、分角色朗读的训练,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中通过还原情境,了解科学知识,感悟童话的语言魅力,与童话角色产生共鸣,感受童话鲜活的角色形象。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科学童话,语言生动、富于儿童化,易于模仿学习。全文以小蝌蚪与鲤鱼阿姨、乌龟、青蛙的对话展开,非常适合分角色朗读练习。对此,教师可以聚焦小蝌蚪与鲤鱼妈妈、乌龟、青蛙妈妈的三次对话,组织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带上动作、表情反复品读2 23,进而在熟悉的文本结构、内容的基础上,移情入境,明白小蝌蚪身体、习性变换等方面的科学知识,深刻体会小蝌蚪努力寻找妈妈时的急切和找到妈妈后的激动心情。如读“小蝌蚪游哇游”时,可以让学生做出游泳的动作,用缓慢的语速读,突

11、出时间长;动一动自己的双腿,表示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2 23;读到“就迎上去”时可以表现出急切的样子,将语气变得更为迫切些。(三)寓言文体中的分角色朗读教学1.体会角色形象第一,巧用对比,体会角色形象。在寓言坐井观天中,青蛙自以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而小鸟则对“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这一观点很是笃定。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读出青蛙陷在自己的视角里的固执和小鸟的自信呢?首先,可以让学生思考青蛙说的是不是真话。何为真话?就是看到什么就说什么。寓言中青蛙坐在井里,看到的天的确只有井口那么大,那么它说的就是真话。既然说的是真话,它就一定坚信自己的看法是对的。接着,朗读青蛙的两处对话。第一处,组织学

12、生分别朗读“还用飞那么远吗?”和“不用飞那么远。”,讨论问号和句号的语气区别及表达效果的差异,进而体会青蛙对“飞了一百多里”的质疑。第二处,引导学生思考:青蛙为什么“笑了”?学生联系青蛙所说的内容,明白青蛙笑是因为自己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认为是小鸟弄错了。因此,要读出“天天”“不会”等词语所表达的坚定的语气。同样,对于小鸟的笑,也可以采用句式对比的方式进行探究,体会其对天很大的感叹,以及对青蛙如此固执己见的好气和好笑。如此,通过对三轮对话的对比体会,学生分角色朗读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就会入情入境,情感表达就会更深刻。402024年第1期第二,体验移情,体会角色形象。对话是角色形象

13、的表现形式之一,可以通过品味角色对话,认知、了解角色。比如,在教学课文寒号鸟中,为帮助学生理解喜鹊第一次劝告时着急的语气,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联系上文,知道喜鹊着急是因为寒号鸟这时还未做窝,还在玩和睡觉。紧接着,通过问题“在生活中,你也有过着急的感受吗?当时是什么原因让你感到着急的?”创设源于真实生活的理解情境,引导学生在移情体验中感受这发自内心的着急。至于领会喜鹊劝告时担心的语气,教师则可带领学生关注冬天快要到了这一时间信息,懂得喜鹊担心是因为寒号鸟此时不为做窝作准备,可能就无法顺利度过即将到来的冬天。在此基础上,借由问题“你有担心过什么吗?是因为什么而担心的呢?”充分调动学生相似的生活经历,

14、促使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对角色内心的洞悉之中,进而感受喜鹊发自肺腑的担心。至此,当学生自我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被唤醒和激发,他们自然能读出“别”“赶快”等词所表现出的喜鹊的着急和担心。2.领悟寓意第一,情节补白,领悟寓意。坐井观天的第三道课后练习提出“它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的思考要求。教师可以将其与分角色朗读教学整合。比如,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补写结尾的留白处:文章结尾,当小鸟最后提出让青蛙跳出来看一看,青蛙会不会跳出来呢?如果青娃依然不会跳出井口,那它以后的世界是怎样的呢?如果青蛙跳出井口,那它跳出井口后,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呢?它还会想什么,说什么呢?以此给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指引学生尽

15、情发挥创造力。学生想得合情合理,切合实际,使“坐井观天”这个寓言本来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寓意很自然地被接受了。第二,联结生活,领悟寓意。寒号鸟的课后练习题在要求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提出了有一定思考空间的问题“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而寒号鸟却冻死了?”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直接指向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可设计如下学习活动。首先,组织学生读好喜鹊和寒号鸟的两次对话,读懂其中的意思。其次,出示寒号鸟和喜鹊的两次对话,引发学生思考喜鹊的两次劝告和寒号鸟的两次回答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再次,借助课文情境,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最后,引导学生就课后练习题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并试着联系生

16、活经验进行表达。这实际上是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将寓言中蕴含的智慧和自己的生活经历建立联结,深化对寓言的理解。这很好地避免了课文朗读上的机械模仿,以及孤立生硬的问题讨论,有效促进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发展了思维能力。综上所述,在分角色朗读教学时,要厘清分角色朗读要求的编排序列,紧扣文本体裁和具体的朗读要求,从整体入手,统筹设计朗读活动,让学生学会分角色朗读,爱上分角色朗读,从而达成分角色朗读目标,提升有声素养。3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2叶成珠.科学童话的教学定位刍议: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J.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9(9):22-24.3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省学科教学关键问题研究丛书 小学语文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21:75.(作者章成洋系浙江省杭州市文一街小学语文教师。)(责任编辑:陈 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