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育的问题与对策_张朝昌.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89488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育的问题与对策_张朝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育的问题与对策_张朝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育的问题与对策_张朝昌.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卷 第 期 年 月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张朝昌(贺州学院 教学部,广西 贺州 )摘 要:思政教育与“大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是通识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大学语文”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厚植学生民族精神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教师应针对教学中观念、方法层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在思政元素挖掘、教学内容优化和课例开发等方面下功夫,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最终达成以德育人、以文化人之根本目标。关键词:大学语文;思政教育;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

2、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加强思政教育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内在动力,是引导个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风向标。“大学语文”课程蕴含的思政意义和育人价值尤其突出,在其教学中有效融入思政教育成为高校育人的重要方式。“大学语文”思政教育的价值“大学语文”教学中,应将语文学科内容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其课程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培育良好道德素质“大学语文”思政教育极大地发挥着“大学语文”的思想教育功效,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思想,培育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学生通过全面学习“大学语文”,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和世界观,运用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3、规范自己的言行,不断升华自身道德修养与品质。“大学语文”课程中的诸多经典文学作品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可涵养学生的道德品性,提升其思想领悟力、判断力和辨别力,帮助他们塑造正确的道德观、思想观。新时代,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语文”教学实践,这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与美德,激励他们秉持崇高的道德理想,与人为善,遵纪守法,形成强大的思想动力,随时随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作贡献。“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是教学之重。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更利于学生洗涤与升华思想,涵养与陶冶道德,最终成为有思想有道德有素质的有用之才。例如,通过文学作品中思政元素的熏陶,培育学生对国家及民族的认同感、关爱

4、感和责任感,达致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真正实现“立德树人”,让“大学语文”中的优秀文学作品绽放“修齐治平”“仁义礼智信”和“家国天下”的思想和道德光芒,涵育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理应为大学生“精神成人”打牢价值根基。“大学语文”涵括中华民族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年度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作者简介:张朝昌(),男,云南曲靖人,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年第 卷千年开拓奋进的光辉历程,充溢着民族精神的无穷魅力。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语文”教学,能厚植学生

5、民族精神,使民族之光烁古耀今,照亮未来。教学中,教师通过挖掘“大学语文”里的爱国元素厚培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如:大禹治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之爱国情操,儒家经典孟子所力彰的“忠恕”“爱人”“舍生取义”之崇高精神,陆游“尚思为国戍轮台”之家国情思,李大钊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中崇尚人道、追求自由、期望国盛的爱国之心,等等。这些不胜枚举的典范之作以浓烈馥郁的爱国之情扣人心弦,极力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大学语文”中诸子百家的创新精神、仁人志士的奋斗精神、军民一心的团结精神等,都富涵华夏民族的伟大精神。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思想家革故鼎新,奠定了华夏民族创造与创新的精神底色;屈原、商鞅、梁启超、李

6、大钊、毛泽东、鲁迅等人诗词歌赋中的理想抱负、斗争经历及英雄气概,无不体现其奋斗精神;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抵御外侮、复兴祖国的壮美华章,正是其团结精神之表现。课堂上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语文”教学,能使学生从中汲取华夏民族的精神之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之魂。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大学语文”中蕴涵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文化性。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语文”教学,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其文本中承载的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及思维方式等。课程内容所包含的诚信、友善、仁爱、正义、民本、礼仪、和谐等核心思想理念,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见义勇为、敬业乐群、尊老爱幼等优秀传统美德之体现。这是我

7、们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基石,亦是滋养和厚植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源泉。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语文”教学,能更好地发挥母语教育课程培根铸魂的功能,承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真正得到思想政治的熏陶与洗礼,从而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大学语文”教学秉持“以文载道”“以文育人”之理念,通过思政元素与语文课程的深度融合,开展师生、生生、师本、生本之间的深层次对话,唤醒学生对母语学习的浓厚兴趣和挚爱情怀,提升他们对“大学语文”经典作品中优秀传统文化特质、理念、个性、魅力及精神的认知、品悟与陶养。如传统经典的韵味、诗情画意的美妙、小说故事的意味深长,无不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勃勃生机、思政

8、导向和育人功效。“大学语文”中充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活力与灵性的经典作品,催生了学生对新时代文化的自觉、自信与认同,培植了他们对中华文化人文精神的坚守和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进而有力促使学生增强民族意识、坚定文化自信、承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语文”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传统的“大学语文”思政教育缺乏与文本内容、学生经验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等的深度融合,以致尚未达成良好的思政教育。思政教育理念与文本内容结合欠佳长期以来,传统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过于注重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缺乏围绕“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语文”进行的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理论与实践方面广泛深入的探索。“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执教者

9、没有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大多运用传统的、陈旧的语文教学观念进行教学,缺乏对学习者主动性的有力调动,导致其教学效率低下。教师过于注重“大学语文”课程理性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对学习者语文素养、语文能力、价值取向及思想道德等方面综合素质的培育。学生被动接受书本知识,其学习能力、人文素养、道德修养、理想信念没有得到较好的培植。教师缺乏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念。“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执教者的教学严重缺乏对思政理论的灵活运用,仅限于文本解读及学生阅读表达能力的培养,没有充分挖掘文本中蕴涵的思政教育元素,因而无法很好地培育学习者的思想道德、个性品质和人文素养,无法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目标。思

10、政教育方式与学生经验结合欠佳传统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大多只重形式,未能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当下不少“大学语文”执教者的课堂教学仍以讲授为主,即在整个教学环节中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解读为主导,教学内容浮于表面,教学方法单调枯燥,使学习者对第 期张朝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育的问题与对策语文学习深感乏味,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由此难对学生的思想品性、道德素质、人文修养产生积极影响,亦不能取得良好的思政教育效果。“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教育性,执教者若没有深入挖掘其思政要素,则无法使学习者形成对文本内涵的深刻领悟,更不可能培养其思想道德素质。即使是采用微课、慕课、云课堂等教学手段

11、,也是止于形式而流于表层,大搞花拳绣腿式作秀而无实质内容,给学习者留下的莫过于月影风声,一闪而过,依然没有改变他们被动受教的状态,亦无法达致“立德树人”。思政教育效果与预期目标脱节史记云:“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当下高等院校将教学重点置于学习者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上,以满足其就业之需。“大学语文”课时相对较少,学习者根本没有真正做到深刻阅读和领悟文学经典。尤其是在新时代倡导“立德树人”的大背景下,执教者“不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有效教学,不能发挥课程应有的对学生的精神净化和陶冶作用”,导致学习者缺乏践行思政教育理念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师教学质量不高。教学管理者和执教者没有明确“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

12、本质属性,即其对学习者的人文素养和精神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及价值,导致教学知识得不到内化,文化精神缺乏承扬,教学质量得不到提升。优化“大学语文”思政教育的对策基于“大学语文”思政教育的重要价值和存在的问题,亟须紧扣课程文本并结合教学实际挖掘元素、重构内容、开发课例、活用教法及革新评价方式,合理优化“大学语文”思政教育,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深入挖掘“大学语文”思政教育元素“大学语文”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是编者人生价值、文化底蕴及社会期望等的集中体现。课程内容既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又充溢着华夏民族的精神与智慧。“大学语文”课程教学须做到:挖掘思政要素,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彰显爱国教育

13、;引领学习者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涵养崇高的道德情操;拓展文化视野,陶冶情操品格,塑造人文情怀,升华思想境界,健全自身人格。庄子的秋水(节选)中,表达了他淡泊名利而超脱旷达的生命意识和人生态度,以及永葆人格独立的精神;孟子(节选)阐述了“民本”思想和“仁政”主张;屈原的离骚主张“举贤授能、修明法度”的政治理想;司马迁的史记垓下之围对英雄人物项羽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精神塑造,表现了其英勇无畏、舍生取义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表达了其高尚情操和完美人格;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少年充满强烈的奋斗、进取精神,寄托了少年对中国的热爱与期望。执教者须以思政教育理念

14、为导向,从文学、文化、思政等视角进行多维度挖掘,深入解读文本的思想情感、审美趣味、人生见解、价值取向等,紧密结合其中的思政教育元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让学生深切感受、理解、体悟、洞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从而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及文化自信等。教学时,执教者应将文本中隐性的思政元素显性化,深入挖掘“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要素,充分引导和启迪学习者了解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弘扬中国精神,提升思想境界,塑造健全人格,涵养正确信念,真正实现全面育人。科学重构“大学语文”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大学语文”具有独特的人文特征,其教学旨在涵育学习者的阅读理解、审美鉴赏、表达交流能力,提升其思想修

15、养和人文素质,培养其合作意识、独立精神及社会责任感。思政视野下“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构,应以专题教学的方式进行。突出专题教学的主题性。“大学语文”课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统领,以专题为教学内容,其专题以“题”(问题、课题、话题)为基本学习单位和学习起点构成一组学习材料。以专题为单位的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以任务为导向,依据任务确定主题,并以学习项目为载体,合理整合学习资源、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凸显主题的明确性和思想的深刻性,启引学生在阅读与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提升自身语文能力、人文素养,培养自身职业精神。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年第 卷彰显专题教学内容的整合性。一方面是要素的整合。整

16、合“大学语文”学习的资源、情境、材料及方式等教学要素,引导学生在语文审美鉴赏过程中提高自身综合语文素养。另一方面是文本的整合。将“大学语文”中不同类型的文本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引入教学,实施基于课堂实际和问题解决的教学活动,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再一方面是素养的整合。以核心素养(语言、思维、审美、文化)为根本而形成有机整体,融入三大文化(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专题教学综合性实践活动中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人文素养,使“立德树人”育人目标落地生根。构建专题教学活动的系列性。开发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语文”的综合性实践课程,在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理论体系

17、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选择调研对象或利用“大学语文”思政教育社会服务实践平台,进行体验式调研或实践活动。例如,学生组建团队对其选定的服务机构进行实践性分析、实践性策划和实践性总结。在老师和社区领导的指导下,各社区服务小组秉持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理论内涵开展实践活动,并进行相关效果或实践绩效评估。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潜移默化地获得心理认知、品德行为和爱国情操的培养,如表 所示。表 大学生“学习劳模”语文综合性课程系列实践活动活动任务任务驱动的情境创设和活动内容活动 学劳模,爱劳动,撰写解说词选取一位劳动模范,为他拍摄一段与“大学语文”课程学习相关的小视频,并配上解说词活动 访

18、劳模,知精神,撰写访后感组建采访小组,走进劳模家庭,走近劳动模范人物,对他们进行采访,并撰写人物访后感活动 承劳心,展梦想,主题演讲赛结合专业,以“劳心筑梦”为主题开展班级演讲比赛 采用专题教学的方式重构“大学语文”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形成教学体系,从而实现知识性传授、价值观塑造和思想道德培养的多元统一。开发“大学语文”思政教育优秀课例采用“五步两轮”模式循环开发课例。第一轮(原教学行为阶段)由教学“构思设计实施评价反思”五步构成。执教教师独立进行教学构思与教案设计,上研究课并全程录像、录音后,召开课例反馈会议,让课例组对其课例进行多角度评议。然后,执教者对课例不断反思,找出其主要问题。第二轮

19、(新教学行为阶段)仍由教学“构思设计实施评价反思”五个基本步骤构成。执教教师在前一轮课例反思总结的基础上围绕要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新的设计思路与方案。参研教师提出改进建议,让执教教师充分吸收其建议后上第二次研究课,参研教师再听课、再观察。课后,再次召开反馈会议,并进行第二次课例评议,执教者对课例进行再反思,继续寻找课例实施现实与课例设计之间的差距。撰写完整课例文本。通过两轮课例开发形成相对定型的课例后,以书面文本的形式把该课例固定下来。课例文本撰写由课例专题责任教师负责组织,会同其他参与教师一道完成。撰写的定型课例文本应包括导言、课例设想、拟解决的实际问题、课堂生成性问题、教学课例实施中的

20、主要策略、课例评析及其反思等内容。课例研究反思总结。首先,专题教师对该课例的研究进行小结。其次,课例组全体教师研讨总结,回顾课例研究的全过程,总结研究经验,进而反思不足并探讨亟须解决的问题,内容应包括教学构思、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评析和教学反思五个部分,如表 所示。合理采用“大学语文”思政教育方法注重教学设计。“大学语文”教学的开展,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进行有效优化设计,其关键是教师要树立“大思政”的教学观,“大力加强对其 课 程 定 位 与 教 学 改 革 的 研 讨 与 深 入 推进”,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第 期张朝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全过程,精心

21、筛选课程内容,规划、完善每一个教学环节,多层次、多角度、多结构、全方位地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重构教学范式。在合理的思政要素与教学内容相统一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大学语文”思政教育的育人功效,促成“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实现。表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育课例研究与开发分工模块内容 责任者 基础专题:赵威后问齐使(战国策)主研:(专题讲座与课例整理)专题:晏子对齐侯问(左传)主研:(专题讲座与课例整理)专题:哀郢(屈原)主研:(专题讲座与课例整理)专题:论睁了眼看(鲁迅)主研:(专题讲座与课例整理)专题:纪念傅雷(施蛰存)主研:(专题讲座与课例整理)专题:苦恼(俄契诃夫)主研:(专题讲座与课例

22、整理)职业专题:讲故事的人(莫言)主研:(专题讲座与课例整理)专题:启功二三事(黄苗子)主研:(专题讲座与课例整理)专题:论毅力(梁启超)主研:(专题讲座与课例整理)专题:都江堰(余秋雨)主研:(专题讲座与课例整理)拓展专题:人间词话节选(王国维)主研:(专题讲座与课例整理)专题:我的大学节选(高尔基)主研:(专题讲座与课例整理)创新教学模式。“大学语文”教学须以“立德树人”为宗旨,重视学生的全面及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应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结合专业实际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其中,让学生立体地受到潜移默化的浸润与涵养。另一方面,运用情境式、体验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创设思政教学情节培育学生思政意识,

23、如可组织学生扮演作品中的人物角色,增强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洞见与深化。以“李将军列传”课程为例,通过让学生扮演“飞将军”李广的角色,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领会和感受李广身上独特的精神品质与文化内涵,如忠实诚信、机智勇敢的英雄形象和廉洁宽厚、从容镇定的人格魅力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时,教师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将思政理念巧妙融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之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如使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英雄故事、爱国影片及新时代的辉煌成就等相关短视频,使学生在耳濡目染的愉悦氛围中体悟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或拓展教学视野,发挥“大学语文”课程实践的育人功效

24、,如举办爱国诗词演唱会、崇德文学作品赛以及“国学讲堂大家谈”等活动,营造多维的思政教学环境,提升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道德实践能力;或善用讨论法、问答法、辩论法等训练学生的思辨力,将语文课堂还给学生,鼓励他们多思多辩,在思辨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引领,提升其综合道德素养;或精选思政融入点择法教学,如表 所示。此外,还可开展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以及项目教学法等开展教学。表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及其方法例举教学内容思政融入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论语(节选)体悟“仁”与“礼”的儒家思想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及价值观的引领讲授 法、讨 论 法、探究法培植学生的“仁爱”思想和道德规范,涵养其价值观离骚(

25、节选)学习诗人“追求光明、爱国献身”的崇高精神与品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演播 法、讨 论 法、问答法培养学生的思政意识,激发其爱国热情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年第 卷 改革“大学语文”思政教育评价方式思政要素贯穿学生学业评价始终。“大学语文”思政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须以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为宗旨,以考查其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为重点,秉持主体多元性、形式多样性、要素全面性和过程发展性等原则,通过评价量化、成果展示和反思总结等形式凸显其检查与诊断、反馈与激励、导向与发展等功能。如表 所示。表 基于思政视野的“大学语文”课程学生素养和能力评价体系评价指标评价要素评价途径评价方式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文案写

26、作、口语交际丰富语言文字,并能将其运用到语境中;通过解说、评价提高自我表达能力,能清晰阐述自己观点,抒发情感课堂或课后在线完成学生自评表学生自评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文本信息进行筛选、分析、整合与应用,发展自身逻辑思维;通过文案写作与点评,厘清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提升其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课内评说并填写小组互评表小组互评审美鉴赏与创造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发现并正确欣赏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能品味作品语言、内容和形式的美,能对具体的作品作出评论,发表自己创造性的观点课内点评与课后作业评价相结合教师点评文化传承与理解以文化人,弘扬“三大文化”(优秀传统文化、革命

27、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活动中了解并传播当地特色景观、历史和文化;能在表达中运用富有文化意蕴的语言材料及形式,增强语言表现力课内点评与课后作品展示评价相结合学生互评 强化“大学语文”师资队伍建设“大学语文”思政教育需要一个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新、教学新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适应当下新时代的优秀人才。从思政教育理论的视角来看,应强化教师的“大学语文”思政教育意识,促使其及时更新自身对“大学语文”课程理论与理念的认知,透视“大学语文”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真正洞见“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与属性,注重“大学语文”学科理论研究和教学思想探讨,明确“大学语文”思政教育的核心内涵和根本目标

28、,体悟“大学语文”课程思想、思政要素及人文陶养等。从思政教育实践的层面来看,须强化教师对“大学语文”思政教育教学途径与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鼓励教师构建科学的“大学语文”思政教育跨学科教学体系,打破各学科之间的教育时空壁垒,整合各学科内部的思政教育资源,形成“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思政教育同向而行、相得益彰的教育格局,进而凸显“大学语文”思政教育的深度、厚度、新度和力度。“大学语文”思政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重要一环,亦是厚植学生人文素养、塑造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强力基石。思政教育与“大学语文”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应成为当下语文教学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新思路、新方略和

29、新举措。基于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应不断革新“大学语文”教学范式,以课程内容为载体,精准提炼思政要义,极力拓展教学视野,构建立体多元的“大学语文”教学体系,科学施以教学之策,给“大学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参考文献: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教育部课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北京:人民出版社,夏中义 大 学 新 语 文 北 京:北 京 大 学 出 版社,李媛论高校思政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关联性语文建设,():蒋承勇,云慧霞大学语文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中国大学教学,():聂迎娉,傅安洲思政教育:大学通识教育改革新视角大学教育科学,():第 期张朝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张辉简论大学语文的育人功能语文建设,():段鸣骅大学语文课程结合思政教育之教学策略探究语文建设,():赵超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探索教育评论,():孙宗美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与教学改革高教探索,():“”(,):“”“”“”,:;(责任校对 唐尧)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